CN112809145B - 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9145B
CN112809145B CN202110143674.7A CN202110143674A CN112809145B CN 112809145 B CN112809145 B CN 112809145B CN 202110143674 A CN202110143674 A CN 202110143674A CN 112809145 B CN112809145 B CN 1128091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resistance
welding wire
information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436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09145A (zh
Inventor
范瑞芬
焦琳
慈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14367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091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09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91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091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91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32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2Automatic feeding or moving of electrodes or work for spot or seam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33Means for feeding electrodes, e.g. drums, rolls,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送丝驱动电机的电流参数和焊丝在送丝软管中的阻力参数;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进行数理分析;根据经所述数理分析后提取出电流参数和阻力参数这两个特征量,得到焊丝送进所需的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根据所述的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得到对焊丝送进性能的评价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焊丝质量检测中对其送进性能方面信息的不完整、难以对比以及分析方法难以满足现代焊接制造需求的不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丝送进性能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气体保护焊接使用的填充焊丝“送进稳定性”评定的方法和检测装置,是一种能够对不同形式(如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多股绞合焊丝等)、不同规格(根据国内外行业标准所规定的各种气体保护焊焊丝的直径)、不同表面状态的焊丝(焊丝表面镀铜、不镀铜或其他防腐蚀镀层)在自动送进时出现与焊接过程稳定性相关的(如焊丝直径不一致、焊丝拉拔后的残余应力或表面状态导致的送进阻力、弹性震荡、镀层不均匀或焊丝打滑等)信息进行在线检测,对相关信息的特征量进行定量的分析与评价。
背景技术
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焊接方法。其中,焊丝一方面作为电极形成电弧热源,另一方面作为填充材料实现材料之间的连接。在现有的焊丝产品国家标准中,为了保证焊接过程中焊丝送进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均对焊丝产品作了如表面质量、尺寸及其公差、松弛直径、翘距等的规定(GB/T 8110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 8110-2008,AWS A5.18M:2005、AWS A5.28M:2005,MOD),例如对100mm直径盘装的所有直径焊丝,松弛直径均规定为100-230mm,翘距≦13mm,由此推测焊丝的刚度、回弹量并进一步推测焊丝送进时在软管中的摩擦阻力,这一传统的经验判据一方面受到抽检样本的方法与样本数量等方面的局限,另一方面其信息的物理量表征不明确、难以分析和对比等弊端越来越受到日益涌现的新材料和新工艺需求的挑战。目前,广泛应用的机器人焊接和自动化专机焊接大多数都是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工艺,并有越来越多的高强、超高强等新型材料应用于3D增材制造、激光复合焊接等新工艺的发展,对焊丝送进稳定性和填充金属的精量化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送进过程不打滑,减小送丝软管中的摩擦阻力、消除焊丝的弹性颤动和螺旋状摆动等,由此才能确保焊接过程的高稳定性、对中性以及焊缝成形的一致性。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焊丝质量检测中对其送进性能方面信息的不完整、难以对比以及分析方法难以满足现代焊接制造需求的不足。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焊丝质量检测中对其送进性能方面信息的不完整、难以对比以及分析方法难以满足现代焊接制造需求的不足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方法,包括:获取送丝驱动电机的电流参数和焊丝在送丝软管中的阻力参数;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进行数理分析;根据经所述数理分析后提取出电流参数和阻力参数这两个特征量,得到焊丝送进所需的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根据所述的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得到对焊丝送进性能的评价结果。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进行数理分析包括:通过预设算法对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进行处理,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偏度和峰度。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进力分析信息和阻力分析信息得到评价结果包括:计算所述焊丝送进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的平均值、标准差、数据偏度以及随机偏差的发生次数与分布,并对焊丝的状态变化信息进行记录。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焊丝送进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得到评价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评价结果进行展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送丝驱动电机的电流参数和焊丝在送丝软管中的阻力参数;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进行数理分析;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经所述数理分析后提取出电流参数和阻力参数这两个特征量,得到焊丝送进所需的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评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得到对焊丝送进性能的评价结果。
可选的,所述生成模块包括:处理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算法对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进行处理,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偏度和峰度。
可选的,所述评价模块包括: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焊丝送进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的平均值、标准差、数据偏度以及随机偏差的发生次数与分布,并对焊丝的状态变化信息进行记录。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展示模块,用于将所述评价结果进行展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运行时执行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获取电流参数和阻力参数;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进行数理分析;根据经所述数理分析后的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得到焊丝送进的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根据所述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得到评价结果的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焊丝质量检测中对其送进性能方面信息的不完整、难以对比以及分析方法难以满足现代焊接制造需求的不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焊接的送进性检测机构的构成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评价焊丝送进性能检测与分析的方法的构成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分布的特点与物理表征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方法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实施例一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获取送丝驱动电机的电流参数和焊丝在送丝软管中的阻力参数。
步骤S104,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进行数理分析。
步骤S106,根据经所述数理分析后的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得到焊丝送进的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
步骤S108,根据所述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得到评价结果。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进行数理分析包括:通过预设算法对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进行处理,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偏度和峰度。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得到评价结果包括:计算所述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的平均值、标准差、数据偏度以及随机偏差的发生次数与分布,并对焊丝的状态变化信息进行记录。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得到评价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评价结果进行展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术语中,对焊丝“送进性”的定义涉及到以下内容:
(1)焊丝的送进力(F送进)。是送丝轮压力(F压力)与焊丝摩擦系数μ的乘积,即:F送进=μ×F压力,其大小与焊丝表面状态相关的因素有:粗糙度、镀层均匀度、表面硬度以及材料拉伸强度等。(注:摩擦力产生条件有三:一是物体间相互接触,物体接触面有一定粗糙度;二是物体间有相互挤压、物体间有弹力作用;三是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2)送进阻力FΣ阻力。形成焊丝送进阻力的主要因素有:焊丝直径及偏差,焊丝的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镀层属性、力学性能以及残余应力等因素在送丝软管内产生的接触应力和摩擦力,以及焊丝与导电嘴之间的接触阻力。
(3)焊丝平稳送进的必要条件:F送进>FΣ阻力;在焊丝送进过程中,F送进和FΣ阻力都是与焊丝状态相关的变量,当送进阻力变化时,送进推力亦随之产生变化。即任一瞬间的电机电流变化均对应于焊丝通过送进机构时出现的几何或表面状态等差异的影响;同样,任一瞬间f(t)的变化均对应于焊丝通过送进机构时出现的在几何或表面状态等所导致的摩擦阻力与变化的影响。
(4)焊丝送进信息分析的方法。是采用数理统计的n阶矩的分析原理,对送丝机构驱动电机的电流d(t)和焊丝送进的阻力f(t)这两个在足够的统计时长内获得的特征信息,通过计算得到:平均值、标准差(二阶矩)、变异系数、偏度(三阶矩)和峰度(四阶矩)的范围与统计分布等物理量;能够对所测对象或多个不同对象之间特征量的对比分析,从而作出检测结果的定量评价。
(5)定量分析的物理意义。送丝机电机的电枢电流均值、均方差σ以及偏度;从物理意义上,电流均值是电机实际驱动力的具体表征,该值与送丝轮的压力设定有关,根据行业标准,对于Φ1.2mm实心的钢焊丝,实际推进力不小于50N(其中,送丝轮的压力采用推力计标定,计算出推进力的理论值和焊丝摩擦系数的平均值)。采用“均值±xσ”的统计分析方法,偏差量及分布反映了焊丝直径、表面状态和残余应力等因素对电机驱动电流的影响,是对焊丝送进性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对送进过程“反作用力”的检测,亦包括了均值、均方差以及偏度,其物理意义着重在与焊丝送进过程产生的各种阻力的总和,也与焊丝表面状态和残余应力等因素相关,并与电机电流有较强的耦合关系,即当焊丝的送进阻力增大时,电机电流和送进反作用力亦会同时增加,但各自的增量有所不同,呈非线性关系。
(6)焊丝的几何量与物理状态属性。焊丝直径、力学性能、表面状态以及残余应力等及其差异与其生产过程的工艺及最终状态相关,是焊丝送进稳定性和导致送进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焊丝与导电嘴的接触状态与焊丝表面粗糙度、镀层属性以及接触应力相关。因此,送丝机构驱动电机的电流d(t)和焊丝送进的阻力f(t)这两个特征信息具有非线性耦合的特点,其耦合程度与各影响因素的随机变化与组合相关,对其耦合程度的定量分析是用person相关系数表达。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对焊丝的送进过程多特征量进行在线检测与评价是通过在焊丝送进过程中对送丝机构驱动电机的电流d(t)和焊丝送进的阻力f(t)这两个特征信息的在线检测和数理统计分析,一方面实现对焊丝送进性能的综合评价;另一方面对影响焊丝送进性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关性作出定量分析。
本发明实施例对数据与其特征量的分析计算方法及其结果的物理意义由图3和图4所示,实现焊丝送进性评价(包括对比、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等)的定量表征。对焊丝送进性的检测时长可以“分钟”或“小时”为单位任意选择设置。其中,表征焊丝“送丝性”的特征信息包括:
1、送丝电机电流d(t)。当焊丝的直径、表面状态、送丝阻力等发生变化时,送丝电机的电流会瞬间发生变化。同时,足够的检测时长能够克服以往在检测焊丝送进性能时取样的局限性。
2、焊丝送进过程的阻力f(t)。焊丝表面粗糙度、焊丝直径公差、表面镀层的属性等均会影响并使焊丝在送进过程中的阻力发生变化。同时,足够的检测时长能够获得以往在检测焊丝送进性能时所缺乏的送进阻力信息。
3、从导电嘴到工件的电弧电压u(t),以及焊接电流i(t)等共4个相关信息相互耦合的特征量。电弧电压u(t)和焊接电流i(t)这两个信息与送丝电机电流d(t)变化、焊丝送进过程的阻力f(t)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d(t)和f(t)中任一因素的变化均能在电弧电压u(t)和焊接电流i(t)信息中得到实时反应。
焊丝送进机构(送丝机)的工作原理是:送丝电机通过二级齿轮减速器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送丝机构中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与两侧从动齿轮的啮合传动,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固连在从动齿轮上的送丝轮,从而实现焊接的送进。对于直流电机速度控制的方法是改变电枢电压,本装置采用恒压电源对送丝电机供电,电机的稳态转速n与电机电枢的控制电压Ua之间呈线性关系,其关系表达式为:
n=K(Uai-Ua0) (1)
式中:Ua0为启动电压,通过调节电枢电压Uai就可以实现调节送丝速度的目的。焊丝送进速度的可调范围是0-25m/min。
焊丝送进阻力检测的工作原理是:焊丝送进阻力的检测采用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由该传感器传递送丝机构在焊丝送进过程中由于送进阻力产生的反作用力(参见图2)。送丝机构安装在滚珠滑块上,与传感器之间趋于零间隙,使送进阻力能够有效传递。阻力的检测范围是0-25N(牛)。
通过上述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焊丝质量检测中对其送进性能方面信息的不完整、难以对比以及分析方法难以满足现代焊接制造需求的不足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二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模块50,用于获取送丝驱动电机的电流参数和焊丝在送丝软管中的阻力参数。
分析模块52,用于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进行数理分析。
生成模块54,用于根据经所述数理分析后的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得到焊丝送进的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
评价模块56,用于根据所述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得到评价结果。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进行数理分析包括:通过预设算法对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进行处理,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偏度和峰度。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得到评价结果包括:计算所述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的平均值、标准差、数据偏度以及随机偏差的发生次数与分布,并对焊丝的状态变化信息进行记录。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得到评价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评价结果进行展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术语中,对焊丝“送进性”的定义涉及到以下内容:
(1)焊丝的送进力(F送进)。是送丝轮压力(F压力)与焊丝摩擦系数μ的乘积,即:F送进=μ×F压力,其大小与焊丝表面状态相关的因素有:粗糙度、镀层均匀度、表面硬度以及材料拉伸强度等。(注:摩擦力产生条件有三:一是物体间相互接触,物体接触面有一定粗糙度;二是物体间有相互挤压、物体间有弹力作用;三是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2)送进阻力FΣ阻力。形成焊丝送进阻力的主要因素有:焊丝直径及偏差,焊丝的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镀层属性、力学性能以及残余应力等因素在送丝软管内产生的接触应力和摩擦力,以及焊丝与导电嘴之间的接触阻力。
(3)焊丝平稳送进的必要条件:F送进>FΣ阻力;在焊丝送进过程中,F送进和FΣ阻力都是与焊丝状态相关的变量,当送进阻力变化时,送进推力亦随之产生变化。即任一瞬间的电机电流变化均对应于焊丝通过送进结构时出现的几何或表面状态等差异的影响;同样,任一瞬间f(t)的变化均对应于焊丝在几何或表面状态等所导致的摩擦阻力与变化的影响。
(4)焊丝送进信息分析的方法。是采用数理统计的n阶矩的分析原理,对送丝机构驱动电机的电流d(t)和焊丝送进的阻力f(t)这两个在足够的统计时长内获得的特征信息,通过计算得到:平均值、标准差(二阶矩)、变异系数、偏度(三阶矩)和峰度(四阶矩)的范围与统计分布等物理量;能够对所测对象或多个不同对象之间特征量的对比分析,从而作出检测结果的定量评价。
(5)定量分析的物理意义。送丝机电机的电枢电流均值、均方差σ以及偏差;从物理意义上,电流均值是电机实际驱动力的具体表征,该值与送丝轮的压力设定有关,根据行业标准,对于Φ1.2mm实心的钢焊丝,实际推进力不小于50N(其中,送丝轮的压力采用推力计标定,计算出推进力的理论值和焊丝摩擦系数的平均值)。采用“均值±xσ”的统计分析方法,偏差量及分布反映了焊丝直径、表面状态和残余应力等因素对电机驱动电流的影响,是对焊丝送进性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对送进过程“反作用力”的检测,亦包括了均值、均方差以及偏差,其物理意义着重在与焊丝接触的各种阻力的总和,也与焊丝表面状态和残余应力等因素相关,并与电机电流有较强的耦合关系,即当焊丝的送进阻力增大时,电机电流和送进反作用力亦会同时增加,但各自的增量有所不同,呈非线性关系。
(6)焊丝的几何量与物理状态属性。焊丝直径、力学性能、表面状态以及残余应力等及其差异与其生产过程的工艺及最终状态相关,是焊丝送进稳定性和导致送进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焊丝与导电嘴的接触状态与焊丝表面粗糙度、镀层属性以及接触应力相关。因此,送丝机构驱动电机的电流d(t)和焊丝送进的阻力f(t)这两个特征信息具有非线性耦合的特点,其耦合程度与各影响因素的随机变化与组合相关,对其耦合程度的定量分析是用person相关系数表达。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对焊丝的送进过程多特征量进行在线检测与评价是通过在焊丝送进过程中对送丝机构驱动电机的电流d(t)和焊丝送进的阻力f(t)这两个特征信息的在线检测和数理统计分析,一方面实现对焊丝送进性能的综合评价;另一方面对影响焊丝送进性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关性作出定量分析。
本发明实施例对数据与其特征量的分析计算方法及其结果的物理意义由图3和图4所示,实现焊丝送进性评价(包括对比、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等)的定量表征。对焊丝送进性的检测时长可以“分钟”或“小时”为单位任意选择设置。其中,表征焊丝“送丝性”的特征信息包括:
1、送丝电机电流d(t)。当焊丝的直径、表面状态、送丝阻力等发生变化时,送丝电机的电流会瞬间发生变化。同时,足够的检测时长能够克服以往在检测焊丝送进性能时取样的局限性。
2、焊丝送进过程的阻力f(t)。焊丝表面粗糙度、焊丝直径公差、表面镀层的属性等均会影响并使焊丝在送进过程中的阻力发生变化。同时,足够的检测时长能够获得以往在检测焊丝送进性能时所缺乏的送进阻力信息。
3、从导电嘴到工件的电弧电压u(t),以及焊接电流i(t)等共4个相关信息相互耦合的特征量。电弧电压u(t)和焊接电流i(t)这两个信息与送丝电机电流d(t)变化、焊丝送进过程的阻力f(t)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d(t)和f(t)中任一因素的变化均能在电弧电压u(t)和焊接电流i(t)信息中得到实时反应。
焊丝送进机构(送丝机)的工作原理是:送丝电机通过二级齿轮减速器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送丝机构中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与两侧从动齿轮的啮合传动,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固连在从动齿轮上的送丝轮,从而实现焊接的送进。对于直流电机速度控制的方法是改变电枢电压,本装置采用恒压电源对送丝电机供电,电机的稳态转速n与电机电枢的控制电压Ua之间呈线性关系,其关系表达式为:
n=K(Uai-Ua0) (1)
式中:Ua0为启动电压,通过调节电枢电压Uai就可以实现调节送丝速度的目的。焊丝送进速度的可调范围是0-25m/min。
焊丝送进阻力检测的工作原理是:焊丝送进阻力的检测采用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由该传感器传递送丝机构在焊丝送进过程中由于送进阻力产生的反作用力(参见图2)。送丝机构安装在滚珠滑块上,与传感器之间趋于零间隙,使送进阻力能够有效传递。阻力的检测范围是0-25N(牛)。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送丝驱动电机的电流参数和焊丝在送丝软管中的阻力参数;
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进行数理分析;
根据经所述数理分析后提取出电流参数和阻力参数这两个特征量,得到焊丝送进所需的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
根据所述的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得到对焊丝送进性能的评价结果;
所述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进行数理分析包括:
通过预设算法对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进行处理,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偏度和峰度;
根据所述的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得到对焊丝送进性能的评价结果包括:
计算所述的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的平均值、标准差、数据分布偏度以及随机偏差的发生次数与分布,并对焊丝的状态变化信息进行记录;
所述送丝驱动电机包括:
通过二级齿轮减速器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送丝机构中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与两侧从动齿轮的啮合传动,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固连在从动齿轮上的送丝轮;
采用恒压电源对所述送丝驱动电机供电,其中,所述送丝 驱动电机的稳态转速n与电机电枢的控制电压Ua之间呈线性关系,其关系表达式为:
n=K(Uai-Ua0)
式中:Ua0为启动电压,通过调节电枢电压Uai实现调节送丝速度的目的,其中,焊丝送进速度K的可调范围是0-25m/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的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得到对焊丝送进性能的评价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评价结果用图表展示。
3.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送丝驱动电机的电流参数和送丝过程的阻力参数;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进行数理分析;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经所述数理分析后的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得到焊丝送进的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
评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得到评价结果;
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算法对所述电流参数和所述阻力参数进行处理,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偏度和峰度;
所述评价模块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能量信息和阻力信息的平均值、标准差、数据偏差程度以及随机偏差的发生次数与分布,并对焊丝的状态变化信息进行记录;
所述送丝驱动电机包括:
通过二级齿轮减速器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送丝机构中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与两侧从动齿轮的啮合传动,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固连在从动齿轮上的送丝轮;
采用恒压电源对所述送丝驱动电机供电,其中,所述送丝 驱动电机的稳态转速n与电机电枢的控制电压Ua之间呈线性关系,其关系表达式为:
n=K(Uai-Ua0)
式中:Ua0为启动电压,通过调节电枢电压Uai实现调节送丝速度的目的,其中,焊丝送进速度K的可调范围是0-25m/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展示模块,用于将所述评价结果进行展示。
5.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6.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143674.7A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8091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3674.7A CN112809145B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3674.7A CN112809145B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9145A CN112809145A (zh) 2021-05-18
CN112809145B true CN112809145B (zh) 2022-12-27

Family

ID=75860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3674.7A Active CN112809145B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091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209873B3 (de) 2021-09-07 2023-01-26 Fronius International Gmbh Schweißvorrichtung mit Einfädelmodus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Schweißvorrichtung mit Einfädelmodus
CN113732451B (zh) * 2021-09-22 2023-04-07 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 焊接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843486B (zh) * 2021-10-18 2022-09-2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一种焊接工作站的保障系统及其保障方法
CN113857633B (zh) * 2021-10-22 2022-09-23 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 焊丝剩余量估测方法和估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82814B2 (ja) * 1994-05-06 1997-11-26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アーク溶接用ワイヤ
US5973291A (en) * 1998-08-11 1999-10-26 Lincoln Glob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feedability of welding wire
KR100494015B1 (ko) * 2000-03-31 2005-06-10 현대종합금속 주식회사 아아크 용접용 와이어
KR100508604B1 (ko) * 2001-12-26 2005-08-17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고베 세이코쇼 알루미늄 합금 용접 와이어
CN102430835A (zh) * 2011-10-31 2012-05-0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电弧焊熔滴过渡过程稳定性的定量评价方法
CN203679498U (zh) * 2014-01-23 2014-07-02 郑州亚丰立得表面技术有限公司 焊丝送丝阻力检测仪
CN106891077A (zh) * 2015-12-18 2017-06-27 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数字式保护气体焊机焊接过程实时监测装置
US10500671B2 (en) * 2017-04-06 2019-12-10 Lincoln Glob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rc welding and wire manipulation control
US10688589B2 (en) * 2017-06-20 2020-06-23 Esab Ab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resistance in a wire feed device
CN108127295B (zh) * 2017-12-21 2019-11-08 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 送丝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971802A (zh) * 2018-07-16 2018-12-11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焊接的药芯焊丝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9145A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09145B (zh) 一种焊丝送进性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2387887B (zh) 线电极放电加工机的线电极移动系统的维护系统
KR100319285B1 (ko) 용접 와이어의 급송능을 측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Quintana et al. Surface roughness generation and material removal rate in ball end milling operations
CN107921587A (zh) 电弧焊接质量判断系统
CN106649971B (zh) 一种弧齿锥齿轮长寿命传动疲劳可靠性的评价方法
JP5622182B2 (ja) リアルタイム溶接品質判定装置及び判定方法
Brecher et al. Approach for the calculation of cutting forces in generating gear grinding
WO2010042236A1 (en) Production or assembly line method of spot welding
Bas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production quality in machining by integrating a system of high precision measurement
JP2011209063A (ja) 歯車形状測定装置
Xinmin et al. Weld quality inspection based on online measured indentation from servo encoder in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JP2012139725A (ja) スポット溶接自動検査装置
Zhang et al. On-line evaluation of electrode wear by servo gun in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Stančeková et al. Investigation of defects in forging tools by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method
El-Taweel Parametric study and optimisation of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of Al-Cu-TiC-Si P/M composite
Neugebauer et al. Gear rolling process
Zhang et al. Online quality inspection of resistance spot welded joint based on electrode indentation using servo gun
CN112262027B (zh) 异常判定装置和异常判定方法
Čabrijan et al. Analysis of the Cross-Wire Welding Process Stability
CN106769582B (zh) 双金属导体包覆层质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Tien et al. Combined analysis of acoustic emission and vibration signals in monitoring tool wear, surface quality and chip formation when turning SCM440 steel using MQL
CN114155623B (zh) 一种轧机联轴器疲劳寿命的在线计算方法
JP6333904B2 (ja) 噛み合い試験用マスタギヤ
Yun et al. Load distribution analysis for the plastic helical gear meshing with steel wor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