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5425A - 织造透气纺织品 - Google Patents

织造透气纺织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5425A
CN112805425A CN201980065772.4A CN201980065772A CN112805425A CN 112805425 A CN112805425 A CN 112805425A CN 201980065772 A CN201980065772 A CN 201980065772A CN 112805425 A CN112805425 A CN 112805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ven
quadrant
yarns
face
war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57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妮弗·G·博洛尼亚
斯科特·K·赫特森皮勒
侯盾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e Inc
Nike Innovate CV USA
Original Assignee
Nik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e Inc filed Critical Nike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805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54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00Woven fabrics designed to make specified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2Layered material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1/00Double or multi-ply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3D11/02Fabrics formed with pockets, tubes, loops, folds, tucks or flap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3/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 D03D13/004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with weave pattern being non-standard or providing special effect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2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283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synthetic polymer-based, e.g. polyamide or polyester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9/00Open-work fabr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500/00Materials for garments
    • A41D2500/20Wo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28Means for venti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10Impermeable to liquids, e.g. waterproof; Liquid-repellent
    • A41D31/102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2Cross-sectional features
    • D10B2403/023Fabric with at least two, predominantly unlinked, knitted or woven plies interlaced with each other at spaced locations or linked to a common internal co-extensive yarn system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4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文的各方面涉及织造透气纺织品。纺织品包括第一织造区和第二织造区,其中第一织造区和第二造区一体地织造,使得特定经纱延伸通过纺织品的第一织造区和第二织造区。第一织造区包括第一织造和第二织造层,其中在第一织造层和第二织造层之间形成空间或空隙。第二织造区包括单个织造层,该个织造层包括通过织造过程形成的多个孔,其中每个孔位于重复的交织图案的中心处。

Description

织造透气纺织品
技术领域
本文的各方面涉及一种织造透气纺织品,该织造透气纺织品在结合到服装中时提供隔热性和透气性。
背景技术
制造隔热服装的传统方法包括通过例如将材料片缝合在一起来形成腔室以及将羽绒或其他合成纤维吹入到腔室中。这通常需要很多材料并且可能造成材料浪费。此外,传统的隔热服装会吸收穿着者产生的湿气,这可能导致穿着者不舒服。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例,其中:
图1图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结合织造透气纺织品的示例性服装的前视图;
图2图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在图1所指示的区域处截取的织造透气纺织品的特写视图;
图3图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在图1所指示的区域处截取的织造透气纺织品的透视横截面图;
图4图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图1的示例性服装的后视图;
图5图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结合织造透气纺织品的另一个示例性服装的前视图;
图6图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包括在示例性织造纺织品的第二织造区处的重复的交织图案(repeating pattern of interlacings)的示例性织造图案;
图7图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使用纱表示(yarn representations)的图6的织造图案;
图8图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示例性织造纺织品的第一织造区的示例性织造图案;
图9图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使用纱表示的图8的织造图案;以及
图10图示了根据本文各方面的制造织造透气纺织品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具体描述了本发明的主题以满足法定要求。然而,该描述本身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相反,本发明人已经预期,所要求保护或公开的主题也可以以其他方式结合其他当前或未来技术来体现,以包括不同的步骤或者与本文档中描述的步骤类似的步骤的组合。此外,尽管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步骤”和/或“框”来表示所采用的方法的不同元素,但是除非并且除当明确陈述个别步骤的次序时之外,否则这些术语不应被解释为暗示本文所公开的各种步骤之中或之间的任何特定次序。
在高水平上,本文的各方面涉及一种织造透气纺织品,该织造透气纺织品可以结合到服装或者其他类型的服饰物品中。在示例性方面,织造透气纺织品至少包括第一织造区和第二织造区,其中第一织造区和第二织造区一体地织造,使得例如特定经纱延伸通过纺织品的第一织造区和第二织造区。第一织造区包括第一织造层和第二织造层,其中在第一织造层和第二织造层之间形成空间或空隙。当结合到例如服装中时,空间或空隙可以填充有热绝缘填充材料,例如羽绒或合成填充物(例如,聚填料纤维、聚填料片材或非织造片材)。继续,第二织造区包括具有通过织造过程形成的多个孔的单个织造层。更具体地,每个孔位于重复的交织图案的中心处。在示例性方面,织造透气纺织品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织造区和多个第二织造区。例如,织造透气纺织品可以包括第一织造区、第二织造区、第一织造区、第二织造区等的重复图案。
结合织造纺织品的服装或服饰物品被配置成提供隔热性和透气性。例如,在第一织造区的第一织造层和第二织造层之间形成的空间中使用热绝缘填充材料有助于为服装提供隔热效果。该服装可能特别适用于在寒冷或凉爽天气条件下锻炼的穿着者。在这些条件下,穿着者可能会以汗液的形式释放水分。在织造纺织品的第二织造区中提供孔允许来自汗液的水分逸出到外部环境,从而帮助穿着者保持舒适、温暖和干燥。
因此,本文的各方面涉及一种织造纺织品,该织造纺织品包括具有第一织造层和第二织造层的第一织造区,其中第二织造层邻近第一织造层定位以限定第一织造层和第二织造层之间的空间。织造纺织品还包括具有多个孔的第二织造区,其中每个孔位于重复的交织图案的中心处。重复的交织图案包括:1)在织造纺织品的第一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浮纱(float)的第一象限,该至少一个浮纱由第一纬纱形成,2)在第一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浮纱的第二象限,该至少一个浮纱由第一经纱形成,3)在第一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浮纱的第三象限,该至少一个浮纱由第二纬纱形成,以及4)在第一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浮纱的第四象限,该至少一个浮纱由第二经纱形成。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相对于彼此对角定位并且由多个孔中的相应孔分开,并且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相对于彼此对角定位并且由相应孔分开。
本文的各方面还涉及一种服装,该服装包括至少一个织造片。织造片包括具有第一织造层和第二织造层的第一织造区,其中第二织造层邻近第一织造层定位以限定第一织造层和第二织造层之间的空间,并且其中使用多个经纱和第一多个纬纱来形成第一织造区。织造片还包括具有多个孔的第二织造区,其中每个孔位于使用多个经纱和第二多个纬纱的重复的交织图案的中心处。重复的交织图案包括:1)在织造片的第一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浮纱的第一象限,该至少一个浮纱由第二多个纬纱中的第一纬纱形成,2)在第一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浮纱的第二象限,该至少一个浮纱由多个经纱中的第一经纱形成,3)在第一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浮纱的第三象限,该至少一个浮纱由第二多个纬纱中的第二纬纱形成,以及4)在第一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浮纱的第四象限,该至少一个浮纱由多个经纱中的第二经纱形成。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相对于彼此对角定位并且由多个孔中的相应孔分开,并且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相对于彼此对角定位并且由相应孔分开。织造片另外包括包含在第一织造层和第二织造层之间的空间内的热绝缘填充材料。
在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织造纺织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第一多个经纱和第一多个纬纱织造第一织造区,其中织造第一织造区包括织造第一织造层和织造第二织造层,使得第二织造层邻近第一织造层定位以限定第一织造层和第二织造层之间的空间。该方法另外包括使用第一多个经纱和第二多个纬纱织造第二织造区,其中第二织造区被织造成具有多个孔,并且其中每个孔位于重复的交织图案的中心处。重复图案包括:1)在织造纺织品的第一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浮纱的第一象限,该至少一个浮纱由第二多个纬纱中的第一纬纱形成,2)在第一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浮纱的第二象限,该至少一个浮纱由多个经纱中的第一经纱形成,3)在第一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浮纱的第三象限,该至少一个浮纱由第二多个纬纱中的第二纬纱形成,以及4)在第一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浮纱的第四象限,该至少一个浮纱由多个经纱中的第二经纱形成。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相对于彼此对角定位并且由多个孔中的相应孔分开,并且其中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相对于彼此对角定位并且由相应孔分开。
如本文所用,术语“纱”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长丝纱,例如形成连续股线的单丝纱或复丝纱。术语纱也可以指加捻或铺设在一起以形成连续股线的纤维集合。如本文所用,术语“织造”是指纱以直角交织的过程。如本文所用,术语“交织”可以被定义为纱从纺织品的一侧或一面到纺织品的另一侧或另一面改变其位置的点。如本文所用,术语“浮纱”可以被定义为在将位置改变到纺织品的另一侧或另一面之前一次跨越多于一个纱的纱。
继续,如本文所述的织造纺织品的部件包括经纱和纬纱(filling yarns或weftyarns),其中经纱在纺织品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即,平行于织边),并且纬纱在纺织品的横向方向上延伸。在一个示例性方面,经纱可以包括75旦尼尔/72长丝DTY(拉伸变形纱)聚酯纱,并且纬纱可以包括50旦尼尔/72长丝DTY聚酯纱,然而本文中对于经纱和纬纱设想了其他旦尼尔/长丝比。
如本文所用,术语“一体地织造”是指在单个织造事件期间织造第一织造区和第二织造区。因此,第一织造区和第二织造区共享至少一个共同的经纱。本公开设想了用于织造织造纺织品的多种不同类型的织机,例如喷气织机、剑杆织机、喷水织机、片梭织机、多宽度或多经轴织机、多梭口织机、圆型织机、提花织机、多臂织机等。在示例性方面,织造织机可以包括喷水多臂织机。在其他示例性方面,织造织机可以包括高经纱密度的单经轴提花织机和/或双经轴提花织机。关于高经纱密度的单经轴提花织机,在示例性方面,经轴整经过程在八个不同的较小经轴上利用大约2750个经纱,这些经轴组合以形成具有22000个经纱的全宽度的单经轴。
本文中使用的位置术语诸如“上(superior)”、“下(inferior)”、“内侧”、“外侧”、“上(upper)”、“下(lower)”、“侧”、“前”、“后”、“水平”、“竖直”、“对角”、“面向外的表面”、“面向内的表面”等将被赋予其相对于所穿着的结合织造透气纺织品的服装或服饰物品的通常含义,服装或服饰物品如本文所示和所述旨在由站立在直立位置(即,站立在解剖位置)中的假想穿着者穿着。例如,服装的“前部”被配置成覆盖穿着者的前躯干区域、前臂区域和/或前腿区域,并且服装的“后部”被配置成覆盖穿着者的后躯干区域、后臂区域和/或后腿区域。此外,在描述服装或服饰物品相对于穿着者的不同部分时使用的短语“被配置成接触”或其他类似短语是指针对特定穿着者适当确定尺寸的服装或服饰物品。
现在转到图1和图4,根据本文的各方面分别图示了由织造透气纺织品形成的服装100的前视图和后视图。服装100包括前部分105(见图1)和后部分107(见图4),它们一起至少限定了颈部开口109、腰部开口111、第一袖子开口103和第二袖子开口115。服装100以无袖背心的形式示出,但是本文设想服装100可以采取夹克、外套、套头衫、连帽衫、紧身衣等的形式,每个都具有全袖、四分之三袖、半袖、四分之一袖、可移除袖、无袖等。服装100可以包括穿着在一个或多个基层上或穿着者皮肤上的独立服装。或者,服装100可以是服装系统的部分,使得一个或多个附加层(例如,外壳层)可以穿着在服装100上。当被配置成穿着在例如外壳层下面时,服装100可以使用例如拉链或其他滑动机构、纽扣、钩环紧固件、缝合等可释放地或永久地紧固到外壳。任何和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化被设想在本文的各方面内。
继续,尽管服装100示出为完全由织造透气纺织品形成,但是本文设想织造透气纺织品可以结合为一个或多个服装片。在该方面,服装的未由织造透气纺织品形成的部分可以包括其他纺织品,例如针织纺织品、非织造纺织品或甚至具有与本文所述的织造透气纺织品不同的织造构造的织造纺织品。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本文还设想织造透气纺织品可以结合到其他服饰物品中和/或形成其他服饰物品,例如鞋、帽子、包(行李袋、背包)等。任何和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化被设想在本文的各方面内。
服装100包括数个第一织造区110和数个第二织造区112。图2中示出了第二织造区112的特写视图。如图2所示,第二织造区112包括多个孔113。在图3中将提供第一织造区110和第二织造区112的更详细的视图。回到图1和图4,在示例性方面,第一织造区110和第二织造区112形成交替且重复的图案,使得第二织造区112通常将第一织造区110彼此分开,并且第一织造区110通常将第二织造区112彼此分开。
第一织造区110和第二织造区112延伸贯穿服装100的前部分105和后部分107。然而,本文还设想,第一织造区110和第二织造区112可以限于服装100的前部分105和/或后部分107中的一个或多个子部分(仅上前部、仅上后部、仅下前部、仅下后部、仅袖子(当存在时)等)。例如,第一织造区110和第二织造区112在服装100上的放置可以基于隔热性需要和/或透气性需要最大的地方。作为一个实例,当例如穿着者跑步时,至少穿着者的上胸部区域可能暴露于盛行风中。基于此,在该区域中隔热性需要可能更大。然而,该区域也是高汗水产生区域(基于例如人体的汗水地图)。因此,在该区域中透气性和渗透性需要也更大。通过将第一织造区110和第二织造区112定位在该区域中,实现了隔热性和透气性/渗透性。例如,通过将第二织造区112定位在具有更大透气性和渗透性需要的区域中,穿着者产生的湿气可以通过第二织造区112中的孔113逸出,并且来自外部环境的空气可以经由孔113进入服装100并促进保留在穿着者服装和/或皮肤上的湿气蒸发。
尽管第一织造区110和第二织造区112中的每一个被示出为总体上具有如从例如第一织造区110和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边缘到第一织造区110和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二边缘测量的总体上一致的宽度,但是本文设想,可以调节第一织造区110和/或第二织造区112的宽度以定制服装100的某些区域中所需的隔热性和/或透气性的量。例如,第一织造区110的宽度可以在需要较高隔热量的服装100的区域中增加,并且可以在需要相对较低隔热量的区域中减小。类似地,第二织造区112的宽度可以在服装100的邻近穿着者的高热量或汗水产生区域定位的区域中增加,并且可以在服装100的邻近低热量或汗水产生区域定位的区域中减小。
此外,尽管第一织造区110和第二织造区112中的每一个被示出为在服装100上总体上具有水平取向(即,第一织造区110和第二织造区112的纵向方向在第一袖子开口105和第二袖子开口115之间延伸),但是本文设想第一织造区110和第二织造区112可以从该水平取向偏斜。例如,服装100可以形成为使得织造透气纺织品的经纱竖直地取向(例如,在从颈部开口109延伸到腰部开口111的方向上),使得第一织造区110和第二织造区112具有图1和图4所示的取向。或者,服装100可以形成为使得织造透气纺织品的经纱水平地取向(例如,在从第一袖子开口103延伸到第二袖子开口115的方向上),使得第一织造区110和第二织造区112具有在颈部开口109和腰部开口111之间延伸的纵向竖直取向。
继续,在又一个方面,织造透气纺织品可以偏斜地结合到服装100中,使得经纱和纬纱与例如从第一袖子开口103的下缘延伸到腰部开口111的线成例如大致45度角(例如,与将前部分105接合到后部分107的侧缝成45度)或者与从颈部开口109延伸到腰部开口111的线成45度角。当将织造透气纺织品偏斜地结合到服装100中时,第一织造区110和第二织造区112可以在服装100上以对应的45度角定位。尽管描述了45度角,但是本文还设想,织造透气纺织品可以以小于或大于45度(例如在5度至85度之间)的角度偏斜地结合,使得第一织造区110和第二织造区112呈现对应的角度。任何和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化被设想在本文的各方面内。
如上所述,第一织造区110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织造层和第二织造层。在第一织造层和第二织造层之间形成空间或空隙,并且该空间或空隙可以用热绝缘填充材料填充。这在图3中更清楚地示出,图3描绘了沿着图1的切割线3-3截取的透视横截面图。图3描绘了由第二织造区112分开的第一织造区110的一部分。如横截面图所示,第一织造区110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织造层310和第二织造层312。第一织造层310包括第一表面314和与第一表面314相对的第二表面316。第二织造层312包括第三表面318和与第三表面318相对的第四表面320。
织造第一织造层310和第二织造层312,使得第一织造层310的第二表面316邻近第二织造层312的第三表面318定位,以限定第二表面316和第三表面318之间的空间322。在示例性方面,并且如图3所示,空间322可以填充有热绝缘填充材料324。热绝缘填充材料324可以包括羽绒、松散的合成纤维、合成片材(聚填料片材、非织造片材)等。第一织造层310的第一表面314可以包括服装100的面向内的表面(即,被配置成面向穿着者的身体表面(或内基层)的表面),而第二织造层312的第四表面320可以包括服装100的面向外的表面(即,被配置成面向外部环境(或外壳层)的表面)。
第二织造区112与第一织造区110一体地织造,使得第二织造区112与第一织造区110共享至少一个共同的经纱。然而,与第一织造区110相反,第二织造区112包括如图3所示的单个织造层。第二织造区112的单个织造层包括第一面326和与第一面326相对的第二面328。在示例性方面,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包括服装100的面向外的表面,并且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二面328包括服装100的面向内的表面。
在示例性方面,第一织造区110的第一织造层310和第二织造层312中的每一者可以包括75×50的织物密度(即,每平方厘米75个经纱和50个纬纱),并且第二织造区112也可以包括75×50的织物密度,然而本文也设想了其他织物密度。在示例性方面,当形成第一织造层310和第二织造层312时,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附加的纬纱供给器,并且当形成第二织造区112时,通过去掉经纱中的一些,可以在第二织造区112中实现以及在第一织造区110的第一织造层310和第二织造层312中实现相同的织物密度。本文所述的织物密度有助于防止包含在第一织造层310和第二织造层312之间的填充材料通过第一织造层310和第二织造层312伸出或戳破。此外,如本文所述的织物密度的使用有助于为织造透气纺织品提供一定程度的耐候性,并且还为例如耐久的防水剂的应用提供均匀的表面。
第二织造区112可以包括与第二边缘332间隔开的第一边缘330,第二边缘332与第一边缘330相对,其中第一边缘330和第二边缘332均沿着第二织造区112的长度延伸。第一边缘330可以包括指示第一织造区110过渡到第二织造区112的位置的分界线。换言之,第一边缘330指示织造透气纺织品从两层构造过渡到单层构造的位置。以类似的方式,第二边缘332可以包括指示第二织造区112过渡到第一织造区110的位置的分界线。换言之,第二边缘332指示织造透气纺织品从单层构造过渡到两层构造的位置。在示例性方面,孔113以规则的重复图案分布在整个第二织造区112中,如下面更全面描述的。也就是说,孔113以规则的重复图案位于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边缘330和第二边缘332之间。此外,孔113从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延伸通过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二面328,使得它们包括湿气和/或空气可以通过的通道。孔113的尺寸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且本文设想孔113的尺寸可以小于或大于所示的尺寸。
图5图示了下身服装500的前视图,并且用于图示本文所述的织造透气纺织品可以作为片结合到服装中。下身服装500以裤子的形式示出,然而本文设想下身服装500可以是紧身裤、短裤、连裤袜等的形式。下身服装500包括具有前面和后面(未示出)的躯干部分510、第一腿部分511和第二腿部分514。躯干部分510限定腰部开口516,并且第一腿部分511和第二腿部分514中的每一个限定相应的腿部开口518和腿部开口520。
代替用于形成整个下身服装500,本文所述的织造透气纺织品可以结合在选定位置中作为片522和524。例如,在一个示例性方面,可以在下身服装500中为每个片522和524形成开口,其中开口的形状对应于片522和524的周边形状。然后可以使用诸如缝合、粘合剂、粘结、焊接等固定技术将片522和524的周边边缘贴附到下身服装500中的开口。在该实例中,下身服装500可以由一种类型的纺织品形成,例如针织纺织品、非织造纺织品或具有不同织造构造的织造纺织品,而片522和524包括本文所述的织造透气纺织品。
在另一个示例性方面,下身服装500以及片522和524可以彼此一体地织造(即,共享至少一个共同的经纱或纬纱)。在该方面,下身服装500的不包括片522和524的部分可以包括第一类型的织造结构(例如,斜纹织造或缎纹织造),而片522和524包括下面关于图6至图9描述的织造构造。任何和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化被设想在本文的各方面内。
片522和524可以根据隔热性和透气性需要在选定位置处结合到下身服装500中。在图5所示的方面中,片522和524位于下身服装500的上部前大腿区域中。当例如由跑步的穿着者穿着时,该区域可能经历大量的风流。此外,该区域中的大肌肉群可能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或汗水。通过将片522和524定位在该位置,提供了隔热性,同时仍允许湿气逸出并且还允许一些空气与外部环境交换以提供局部冷却效果。片522和524的位置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且本文设想片522和524可以根据服装的特定隔热性和透气性需要定位在下身服装500上的其他位置处。同样,本文设想这些片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服装和制品中,例如上身服装、帽子、手套等。任何和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化被设想在本文的各方面内。
现在转到图6,描绘了织造图,该织造图图示了用于本文所述的第二织造区112的织造图案。如前所述,第二织造区112包括多个孔,例如孔113,其中每个孔位于重复的交织图案的中心处。这种重复的交织图案在图6中示出,并且通常由数字600表示。在图6中,“X”表示在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上处于向上位置的经纱,并且空白表示在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上处于向下位置的经纱。如织造领域已知的,经纱在经轴和织物轴之间延伸。经纱经由综线布置上升和下降。当经纱中的一些上升而其余经纱保持在向下位置中时,形成梭口或空间,纬纱通过该梭口或空间插入。因此,为了以不同的方式描述图6的织造图,每个“X”表示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上的经纱,并且每个空白表示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上的纬纱。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二面328将包括在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上看到的图案的反面。
以此作为背景,重复图案600可以假想地由竖直线605和水平线607分成四个象限,竖直线605将重复图案600竖直地平分成大致相等的右侧和左侧,水平线607将重复图案600水平地平分成大致相等的顶半部和底半部。象限包括第一象限610、第二象限612、第三象限614和第四象限616。象限612、614、616和618在重复图案600的中心处相交,如由附图标记620和圆圈所指示。为了以不同的方式描述它,重复图案600的中心620位于竖直线605与水平线607相交的位置。如将在图7中更清楚地示出的,中心620包括在纱已经被推动或组装(pack)到位之后孔所在的区域。
关于第一象限610,第一象限610可以包括例如六个经纱622、624、626、628、630和632以及三个纬纱634、636和638。经纱和纬纱交织,使得至少纬纱636包括在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上的在经纱622、624、626、628、630和632上延伸的浮纱。
关于第二象限612,第二象限612可以包括附加的六个经纱640、642、644、646、648和650以及与重复图案600的第一象限610中相同的三个纬纱634、636和638。也就是说,纬纱634、636和638在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上或在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二相对面328上延伸通过第一象限610和第二象限612。经纱和纬纱在第二象限612中交织,使得至少经纱644和646包括在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上的在纬纱634、636和638上延伸的浮纱。为了以不同的方式描述第二象限612中的重复图案600,包括在第一象限610中的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上的在经纱622、624、626、628、630和632上延伸的浮纱的纬纱636现在定位在第二象限612中的经纱640、642、644、646、648和650下方。因此,在第二象限612中,纬纱636包括在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二面328上的在经纱640、642、644、646、648和650上延伸的浮纱。
关于第三象限614,第三象限614可以包括与第二象限612中相同的经纱组。也就是说,第三象限包括经纱640、642、644、646、648和650。因此,经纱640、642、644、646、648和650在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上或在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二相对面328上延伸通过第二象限612和第三象限614。第三象限614包括三个纬纱652、654和656。经纱和纬纱在第三象限614中交织,使得至少纬纱654包括在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上的在经纱640、642、644、646、648和650上延伸的浮纱。
关于第四象限616,第四象限616包括与第一象限610相同的六个经纱622、624、626、628、630和632。因此,经纱622、624、626、628、630和632在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或第二面328上延伸通过第一象限610和第四象限616。此外,第四象限616包括与重复图案600的第三象限614中相同的三个纬纱652、654和656。也就是说,纬纱652、654和656延伸通过第三象限614和第四象限616。经纱和纬纱在第四象限616中交织,使得至少经纱626和628包括在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上的在纬纱652、654和656上延伸的浮纱。为了以不同的方式描述第四象限616中的重复图案600,包括在第三象限614中的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上的在经纱640、642、644、646、648和650上延伸的浮纱的纬纱654现在定位在第四象限616中的经纱622、624、626、628、630和632下方。因此,在第四象限616中,纬纱654包括在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二面328上的在经纱622、624、626、628、630和632上延伸的浮纱。
在示例性方面,第一象限610和第三象限614在重复图案600中相对于彼此对角定位,并且第二象限612和第四象限616在重复图案600中相对于彼此对角定位。
尽管十二个经纱和六个纬纱被共同描述为形成重复图案600,但是本文设想可以存在更多或更少数量的根据本文各方面的经纱和纬纱。在任一情况下,本文的各方面设想第一象限610包括由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上的第一纬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第二象限612包括由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上的第一经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第三象限614包括由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上的第二纬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并且第四象限616包括由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上的第二经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
为了以不同的方式描述重复图案600,本文的各方面设想第一象限610包括由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上的第一纬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第二象限612包括由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二面328上的第一纬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第三象限614包括由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一面326上的第二纬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并且第四象限616包括由第二织造区112的第二面328上的第二纬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关于该描述,第一纬纱在第一象限610的第一面326和第二象限612的第二面328上跨越相同数量的经纱,并且第二纬纱在第三象限614的第一面326和第四象限616的第二面328上跨越相同数量的经纱。
根据本文的各方面,图7中示出了使用纱的重复图案600的视觉描绘。图7中使用图6中提供的相同附图标记来指定经纱和纬纱。经纱和纬纱示出为稍微间隔开以更好地图示重复图案600。实际上,除非另有说明,经纱和纬纱将通常组装在一起以形成相对紧密的织造结构。
如图7中更清楚地所示,重复图案600的中心620包括孔(这里也用数字620表示)。孔620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在纬纱652、654和656被插入之后对它们进行组装、加捻或打纬来形成。在一个示例性方面,筘或筘座可以用于将纬纱打纬或推动到位。在组装之后,纬纱652、654和656与纬纱634、636和638间隔开距离710。此外,筘的筘齿图案可以使得经纱622、624、626、628、630和630与经纱640、642、644、646和648间隔开距离712以进一步形成孔620。如图7所示,孔620在重复图案600的中心处,使得第一象限610关于孔620与第三象限614对角,并且第二象限612关于孔620与第四象限616对角。
现在转到图8,描绘了织造图,该织造图图示了第一织造区110的第一织造层310和第二织造层312中的每一个的织造图案800。换句话说,织造图案800用于织造第一织造层310和第二织造层312。如上所述,单经轴多臂织机可以用于织造第一织造区110的两个不同层。替代地,可以使用双经轴织机织造第一织造区110的第一织造层310和第二织造层312以及织造第二织造区112。第一织造层310和第二织造层312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平纹织造图案,其中每个经纱与每个纬纱交织以形成每个给定区域的最大数量的交织。因为第一织造层310包括与第二织造层312分离且不同的层,所以本文设想第一组经纱和第一组纬纱用于形成第一织造层310,并且不同组经纱和不同组纬纱用于形成第二织造层312。为了以另一种方式对此进行描述,本文设想第一织造层310不与第二织造层312共享任何经纱或任何纬纱,使得它们彼此分离。
类似于图6,图8的织造图中的每个“X”表示处于向上位置的经纱,并且每个空白表示处于向下位置的经纱。因此,图8的织造图包括经纱812、814、816、818、820和822以及纬纱824、826、828、830、832和834。如图所示,例如,经纱812与纬纱824、826、828、830、832和834中的每一个交织。其余经纱814、816、818、820和822也是如此。为了以不同的方式描述织造图案800,织造图案800不包括任何浮纱。
图9描绘了使用纱的织造图案800。图9中使用图8中提供的相同附图标记来指定经纱和纬纱。经纱和纬纱示出为稍微间隔开以更好地图示织造图案800。实际上,经纱812、814、816、818、820和822以及纬纱824、826、828、830、832和834将通常组装在一起以形成相对紧密的织造结构。尽管在图8和图9中仅示出了六个经纱和六个纬纱,但是本文设想第一织造区110的第一织造层310和第二织造层312可以包括多个经纱和多个纬纱,它们足以使得第一织造区110包括所需的长度和宽度。
现在转到图10,提供了形成本文所述的织造透气纺织品的示例性方法1000的流程图。在步骤1010处,使用第一多个经纱和第一多个纬纱来织造第一织造区,例如第一织造区110。第一织造区通过同时织造第一织造层(例如第一织造层310)和织造第二织造层(例如第二织造层312)来形成,使得第二织造层的表面邻近第一织造层的表面定位以限定这两个表面之间的空间。在示例性方面,第一织造层使用第一多个经纱的第一子组和第一多个纬纱的第一子组以平纹织造图案(例如织造图案800)织造。类似地,第二织造层也使用第一多个经纱的第二子组和第一多个纬纱的第二子组以平纹织造图案(例如织造图案800)织造。
在步骤1012处,使用第一多个经纱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多个纬纱来织造第二织造区,例如第二织造区112。第二织造区被织造成具有多个孔,例如孔113,其中每个孔位于重复的交织图案(例如重复图案600)的中心处。在示例性方面,重复图案包括第一象限,例如第一象限610,该第一象限具有由第二多个纬纱中的在织造纺织品的第一面上的第一纬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重复图案还包括第二象限,例如第二象限612,该第二象限具有由第一多个经纱的部分中的在织造纺织品的第一面上的第一经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继续,重复图案另外包括第三象限,例如第三象限614,该第三象限具有由第二多个纬纱中的在织造纺织品的第一面上的第二纬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重复图案还包括第四象限,例如第四象限616,该第四象限具有由第一多个经纱的部分中的在织造纺织品的第一面上的第二经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在重复图案中,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相对于彼此对角定位,并且由相应孔分开。而且,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相对于彼此对角定位,并且也由相应孔分开。
继续参考方法1000,方法1000还可以包括将织造纺织品结合到服装中并且用诸如羽绒、合成纤维、聚填料片材、空气等的热绝缘填充材料填充第一织造层和第二织造层之间的空间。
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方面,其意图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脱离其范围的替代方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是明显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开发实施上述改进的替代方法。
应当理解,某些特征和子组合是有用的,并且可以在不参考其他特征和子组合的情况下采用,并且被认为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并非所有附图中列出的所有步骤都必须以所述的特定顺序执行。

Claims (20)

1.一种织造纺织品,包括:第一织造区,所述第一织造区包括第一织造层和第二织造层,所述第二织造层的表面邻近所述第一织造层的表面定位以限定所述第一织造层和所述第二织造层之间的空间;以及具有多个孔的第二织造区,所述多个孔中的每个孔位于重复的交织图案的中心处,所述重复的交织图案包括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所述第一象限在所述织造纺织品的第一面上具有由第一纬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所述第二象限在所述第一面上具有由第一经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所述第三象限在所述第一面上具有由第二纬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所述第四象限在所述第一面上具有由第二经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其中所述第一象限和所述第三象限相对于彼此对角定位并且由所述多个孔中的相应孔分开,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象限和所述第四象限相对于彼此对角定位并且由所述多个孔中的所述相应孔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造纺织品,其中所述第一织造层和所述第二织造层中的每一个包括使用第一多个经纱和第一多个纬纱形成的平纹织造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造纺织品,其中所述第二织造区包括所述第一多个经纱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多个纬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造纺织品,其中所述第一多个经纱包括75旦尼尔、72长丝的纱,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多个纬纱和所述第二多个纬纱中的每一个包括50旦尼尔、72长丝的纱。
5.根据权利要求3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织造纺织品,其中所述第一多个经纱、所述第一多个纬纱和所述第二多个纬纱包括拉伸变形纱(DTY)。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织造纺织品,其中所述第一纬纱延伸通过所述重复的交织图案的所述第一象限和所述第二象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织造纺织品,其中所述第二纬纱延伸通过所述重复的交织图案的所述第三象限和所述第四象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织造纺织品,其中所述第一经纱延伸通过所述重复的交织图案的所述第二象限和所述第三象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织造纺织品,其中所述第二经纱延伸通过所述重复的交织图案的所述第一象限和所述第四象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织造纺织品,其中所述织造纺织品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织造区并且还包括多个所述第二织造区。
11.一种服装,包括:至少一个织造片,所述至少一个织造片包括:第一织造区,所述第一织造区包括第一织造层和第二织造层,所述第二织造层的表面邻近所述第一织造层的表面定位以限定所述第一织造层和所述第二织造层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织造区使用多个经纱和第一多个纬纱来形成;包括多个孔的第二织造区,所述多个孔中的每个孔位于使用所述多个经纱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多个纬纱的重复的交织图案的中心处,所述重复的交织图案包括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所述第一象限在所述至少一个织造片的第一面上具有由所述第二多个纬纱中的第一纬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所述第二象限在所述第一面上具有由所述多个经纱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中的第一经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所述第三象限在所述第一面上具有由所述第二多个纬纱中的第二纬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所述第四象限在所述第一面上具有由所述多个经纱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中的第二经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其中所述第一象限和所述第三象限相对于彼此对角定位并且由所述多个孔中的相应孔分开,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象限和所述第四象限相对于彼此对角定位并且由所述多个孔中的所述相应孔分开;以及包含在所述第一织造层和所述第二织造层之间的所述空间内的热绝缘填充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织造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并且其中所述多个孔中的每个孔延伸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织造片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第二织造区包括单个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热绝缘填充材料包括羽绒和合成填充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第一纬纱延伸通过所述重复的交织图案的所述第一象限和所述第二象限。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第二纬纱延伸通过所述重复的交织图案的所述第三象限和所述第四象限。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第一经纱延伸通过所述重复的交织图案的所述第二象限和所述第三象限。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服装,其中所述第二经纱延伸通过所述重复的交织图案的所述第一象限和所述第四象限。
19.一种制造织造纺织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第一多个经纱和第一多个纬纱织造第一织造区,其中织造所述第一织造区包括织造第一织造层和织造第二织造层,使得所述第二织造层的表面邻近所述第一织造层的表面定位以限定两者之间的空间;以及使用所述第一多个经纱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多个纬纱织造第二织造区,所述第二织造区织造成具有多个孔,所述多个孔中的每个孔位于重复的交织图案的中心处,所述重复的交织图案包括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所述第一象限在所述织造纺织品的第一面上具有由所述第二多个纬纱中的第一纬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所述第二象限在所述第一面上具有由所述第一多个经纱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中的第一经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所述第三象限在所述第一面上具有由所述第二多个纬纱中的第二纬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所述第四象限在所述第一面上具有由所述第一多个经纱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中的第二经纱形成的至少一个浮纱,其中所述第一象限和所述第三象限相对于彼此对角定位并且由所述多个孔中的相应孔分开,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象限和所述第四象限相对于彼此对角定位并且由所述多个孔中的所述相应孔分开。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造织造纺织品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织造纺织品结合到服装中;以及用热绝缘填充材料填充所述第一织造层和所述第二织造层之间的所述空间。
CN201980065772.4A 2018-10-03 2019-09-27 织造透气纺织品 Pending CN1128054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740689P 2018-10-03 2018-10-03
US62/740,689 2018-10-03
US16/582,198 US11690417B2 (en) 2018-10-03 2019-09-25 Woven breathable textile
US16/582,198 2019-09-25
PCT/US2019/053378 WO2020072290A1 (en) 2018-10-03 2019-09-27 Woven breathable texti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5425A true CN112805425A (zh) 2021-05-14

Family

ID=70051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5772.4A Pending CN112805425A (zh) 2018-10-03 2019-09-27 织造透气纺织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90417B2 (zh)
EP (1) EP3861157B1 (zh)
CN (1) CN112805425A (zh)
WO (1) WO20200722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47574B1 (ko) * 2022-04-25 2022-09-27 주식회사 아성섬유 통기성 직물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45532A (ja) * 1993-11-22 1995-06-06 Motomikurosu Kogyo Kk 格子状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M490488U (en) * 2014-08-04 2014-11-21 Deertex Inc Elastic breathable woven fabric
KR101582550B1 (ko) * 2015-08-27 2016-01-07 (주)기영텍스 자카드 직기를 이용한 통기성 신발용 갑피 직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205125111U (zh) * 2016-01-22 2016-04-06 安徽省金日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演员专用的降温羽绒服
CN206744618U (zh) * 2017-03-20 2017-12-15 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透气性好的运动羽绒服
CN107780018A (zh) * 2017-11-06 2018-03-09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透气丝织布及其制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31290A (en) 1949-01-24 1953-03-17 Klepper Hans Garment ventilating means
US3228821A (en) 1962-04-12 1966-01-11 Trope Davida Ruth Vented waterproof fabric
US3805720A (en) 1972-09-25 1974-04-23 H Hunt Quilted construction
US3839756A (en) 1973-02-02 1974-10-08 Atlantic Prod Corp Sleeping bag design
US3878574A (en) 1973-09-24 1975-04-22 North Face Sleeping bag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US4194041A (en) 1978-06-29 1980-03-18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Waterproof laminate
JPH06503981A (ja) 1990-12-31 1994-05-12 ラキック ニコラ はき物、グローブ、ヘルメットおよびシールド用の空気膨脹式裏材
US5181287A (en) 1992-03-18 1993-01-26 Jun Jie Yang Heat-venting insulating article
US5415924A (en) 1993-02-05 1995-05-16 Aquatic Design Waterproof, breathable fabric for outdoor athletic apparel
US5692245A (en) 1996-12-19 1997-12-02 Reuben; Ronnie Thin down-fill inner lining fabric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5987669A (en) 1997-08-15 1999-11-23 Down Lite International Closed baffle construction article, baffle gate and method to make same
US6185744B1 (en) 1998-01-26 2001-02-13 Mike Poholski Thermal vest
JP3286787B2 (ja) * 1999-10-04 2002-05-27 株式会社三宅デザイン事務所 長尺布帛よりの衣類の形成方法
GB2388299A (en) 2002-05-10 2003-11-12 Antoine Yvon Messiou An active ventilation structure for garments
US20040131830A1 (en) 2002-10-02 2004-07-08 Davidson Maximilian E. Protection and insulation cloth
US20040175532A1 (en) 2003-03-06 2004-09-09 John Rainbolt Non-clumping fabric and extruding method
US8187984B2 (en) 2006-06-09 2012-05-29 Malden Mills Industries, Inc. Temperature responsive smart textile
US20090155543A1 (en) 2007-07-18 2009-06-18 Rick Fowler Insulat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20090089911A1 (en) 2007-10-05 2009-04-09 Smith Timothy J Comfortable Protective Garments
US20090325445A1 (en) 2008-06-27 2009-12-31 Bogdan Mary C Method of insulating temporary polymeric structures with polyurethane or polyisocyanurate foam
US8578516B2 (en) 2008-07-30 2013-11-12 Yick Lap Li Insulating product and method
GB2490263A (en) 2009-11-30 2012-10-24 Zhik Pty Ltd Waterproof breathable stretchable composite material
EP2800491A4 (en) 2012-01-06 2016-01-20 Amer Sports Canada Inc THERMAL INSULATION STRUCTURE AND PRODUCTS MANUFACTURED THEREFROM
US9392825B2 (en) 2012-04-18 2016-07-19 Nike, Inc. Cold weather vented garment
US10111480B2 (en) * 2015-10-07 2018-10-30 Nike, Inc. Vented garment
WO2014087161A1 (en) 2012-12-04 2014-06-12 Herbert Parkinson Limite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fabrics
CA2914044A1 (en) 2013-05-24 2014-11-27 Columbia Sportswear North America, Inc. Insulating material with continuous insulation and fill
CN104413702A (zh) 2013-08-21 2015-03-18 訾建平 镂空与实纹相间的多孔面料服装
US20150218737A1 (en) * 2014-02-03 2015-08-06 Under Armour, Inc. Article of apparel including apertures
CN204812094U (zh) 2015-07-30 2015-12-02 宿州学院 一种改进结构的透气服装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45532A (ja) * 1993-11-22 1995-06-06 Motomikurosu Kogyo Kk 格子状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M490488U (en) * 2014-08-04 2014-11-21 Deertex Inc Elastic breathable woven fabric
KR101582550B1 (ko) * 2015-08-27 2016-01-07 (주)기영텍스 자카드 직기를 이용한 통기성 신발용 갑피 직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205125111U (zh) * 2016-01-22 2016-04-06 安徽省金日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演员专用的降温羽绒服
CN206744618U (zh) * 2017-03-20 2017-12-15 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透气性好的运动羽绒服
CN107780018A (zh) * 2017-11-06 2018-03-09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透气丝织布及其制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72290A1 (en) 2020-04-09
US11690417B2 (en) 2023-07-04
EP3861157B1 (en) 2023-05-24
US20200107599A1 (en) 2020-04-09
EP3861157A1 (en) 2021-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8813B (zh) 保温服装
EP3155916A1 (en) Insulated composite fabric
US20220022580A1 (en) Woven trim piece
KR20160149304A (ko) 복수 구역으로 이루어진 단일 직조 직물 구성물
CN112805425A (zh) 织造透气纺织品
CN211165652U (zh) 一种透气效果好的涤纶纤维面料
CN216088965U (zh) 居家服套装
CN116397365A (zh) 由单丝纱线形成的轻质透气服装
CN213486930U (zh) 一种防风保暖衣套装
CN219353114U (zh) 透气运动短裤
CN217729866U (zh) 凉感梭织涤棉布
CN218666527U (zh) 一种凉感面料
CN217149473U (zh) 一种具有凸起横楞效应的织物
CN220423166U (zh) 一种透气梭织裤
CN210283506U (zh) 一种防透风作训服面料
CN210436743U (zh) 一种透气面料
CN214983764U (zh) 一种透气性能好的防辐射面料
CN212199588U (zh) 一种乔其多层复合织造透气纱
CN213096110U (zh) 一种透气性好的男士短裤
CN215551495U (zh) 一种抗菌透气弹力涤纶布
CN214629970U (zh) 一种舒适型运动短裤
CN217226879U (zh) 一种防钻绒羽绒抗菌复合面料
CN215360381U (zh) 一种防水吸汗的化纤面料
CN216359833U (zh) 一种单向导湿梭织面料及服装
CN216330601U (zh) 一种半光涤纱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