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2441A - 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2441A
CN112802441A CN202011602121.5A CN202011602121A CN112802441A CN 112802441 A CN112802441 A CN 112802441A CN 202011602121 A CN202011602121 A CN 202011602121A CN 112802441 A CN112802441 A CN 112802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reduction
wall structure
outdoor
sound
reduction eff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021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02441B (zh
Inventor
姚景光
冯雪珍
欧智敏
阳小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preme Nap Acoustics (hui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preme Nap Acoustics (hui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preme Nap Acoustics (huizhou) Ltd filed Critical Supreme Nap Acoustics (hui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0212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024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02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2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02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24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及其系统。上述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包括接收室、户外扬声器系统和声级计系统。接收室上设置有外墙构筑物。户外扬声器系统包括多个扬声器组,多个扬声器组线性阵列排布于接收室外,且多个扬声器组的声源方向朝向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处,所述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与所述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0°~90°,所述户外扬声器系统与所述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5m。声级计系统包括多个第一麦克风和多个第二麦克风,多个第一麦克风均匀分布于接收室内,多个第二麦克风的部分设置在外墙构筑物处,另一部分设置在扬声器组处。上述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测得的降噪效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再现性。

Description

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降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主城区结合主干道建筑外立面改造和节能改造推进了外墙构筑物的建设,促进了各类外墙构筑物的隔声效果的标准化,使得外墙构筑物根据隔音的效果进行分级,并且对住宅建筑、学校建筑、医院建筑和办公建筑具有不同的分级标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对外墙构筑物的隔音效果要求不同,使得在对外墙构筑物进行选择时,需要依据外墙构筑物的隔音检测得到的隔音效果作为标准进行选择,因此,外墙构筑物的隔声检测对外墙构筑物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一般的外墙构筑物的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得到的隔声检测结果的精确度较差,常出现检测结果偏大的问题,若检测结果偏大,则误判外墙构筑物不达标,使得原本达标的外墙构筑物报废;若检测结果偏小,则使得外墙构筑物成为劣质品,影响使用者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再现性的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包括:
接收室,所述接收室上设置有外墙构筑物;
户外扬声器系统,所述户外扬声器系统包括多个扬声器组,多个所述扬声器组线性阵列排布于所述接收室外,且多个所述扬声器组的声源朝向所述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处,所述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与所述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0°~90°,所述户外扬声器系统与所述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5m;
声级计系统,所述声级计系统包括多个第一麦克风和多个第二麦克风,多个所述第一麦克风均匀分布于所述接收室内,多个所述第二麦克风的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墙构筑物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扬声器组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组的数目为十一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扬声器组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9m~2.2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在所述外墙构筑物处的所述第二麦克风的个数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麦克风设置所述外墙构筑物外且位于所述外墙构筑物的几何中点处的正前面方0.9m~1.1m处,及所述第二麦克风与所述接收室地面之间的距离为0.9m~1.1m,另一所述第二麦克风设置所述外墙构筑物外且位于所述外墙构筑物的几何中点处的正前面方1.9m~2.1m处,及所述第二麦克风与所述接收室地面之间的距离为1.3m~1.8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扬声器组的几何中心到所述外墙构筑物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或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两个所述第一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大于2m,且所述第一麦克风与相邻的所述接收室的反射面的距离大于1m。
一种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所述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所述扬声器进行线性阵列扬声器位置布置操作得到户外扬声器系统;
采用所述麦克风于接收室和户外扬声器系统中进行测试位置布置操作,得到声级计系统;
调节所述户外扬声器系统的声功率,通过声级计系统对打开普通外墙构筑物状态的接收室进行平均声压级检测操作,得到第一室内平均声压级L2,CW和第一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CW和L1,2m,CW
调节所述户外扬声器系统的声功率,通过声级计系统对打开外墙构筑物状态的接收室进行平均声压级检测操作,得到第二室内平均声压级L2,SDW和第二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SDW和L1,2m,SDW
对第一室内平均声压级L2,CW、第一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CW和L1,2m,CW、第二室内平均声压级L2,SDW和第二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SDW和L1,2m,SDW进行背景噪音修正处理;
采用ANR=-10lg(∑100.1(Li-D1m))+10lg(∑100.1Li)得到普通外墙构筑物和隔声外墙构筑物的第一降噪量ANRCW和第二降噪量ANRSDW
采用RNR(1、2、3······i)=ANRSDW-ANRCW和RNRAverage=-10lg((∑10-0.1RNRi)/3)得到平均相对降噪量RNRAverage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声级计系统调节所述户外扬声器系统的声功率,其中,设置在所述扬声器组处的所述第二麦克风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扬声器组调节点处,所述扬声器调节点与所述所述扬声器组的数目相同,多个所述扬声器调节点与多个所述所述扬声器组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扬声器调节点设置在相应的所述扬声器组声源方向上且与相应的所述扬声器的距离为0.9m~1.2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调节所述户外扬声器系统的声功率的步骤之前,所述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使用声级校准器对所述声级计系统进行校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室进行平均声压级检测操作的步骤中,于所述接收室的外立面和所述接收室内同时进行平均声压级检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中,采用多个扬声器组线性排列于接收室外,多个扬声器组的声源方向朝向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处,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0°~90°,户外扬声器系统与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5m,更好地模拟了现实场景下的声源,并且声级计系统中将多个第一麦克风均匀分布于接收室内,提高了接受室内声源的声压级的测量精度,又将第二麦克风的部分设置在外墙构筑物处,另一部分设置在扬声器组处,使得采用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得到的降噪量更具有代表性,准确度和重现性更高;
2、本发明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中,采用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先进行线性阵列扬声器位置布置操作,得到户外扬声器系统,其中户外扬声器系统设置在接收室外,而多个扬声器组的声源方向朝向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处,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0°~90°,户外扬声器系统与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5m,更好地模拟了现实场景下的声源,其次进行测试位置布置操作,得到声级计系统,其中,声级计系统中将多个第一麦克风均匀分布于接收室内,提高了接受室内声源的声压级的测量准确度,又将第二麦克风的部分设置在外墙构筑物处,另一部分设置在扬声器组处,使得采用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得到的降噪量更具有代表性,准确度和重现性更高,并且对得到的第一室内平均声压级L2,CW、第一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CW和L1,2m,CW、第二室内平均声压级L2,SDW和第二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SDW和L1,2m,SDW进行背景噪音修正处理,进一步提高了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得到的降噪量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包括接收室、户外扬声器系统和声级计系统。接收室上设置有外墙构筑物。户外扬声器系统包括多个扬声器组,多个扬声器组线性阵列排布于接收室外,且多个扬声器组的声源方向朝向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处,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0°~90°,户外扬声器系统与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5m。声级计系统包括多个第一麦克风和多个第二麦克风,多个第一麦克风均匀分布于接收室内,多个第二麦克风的部分设置在外墙构筑物处,另一部分设置在扬声器组处。
上述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中,采用多个扬声器组线性排列于接收室外,多个扬声器组的声源方向朝向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处,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0°~90°,户外扬声器系统与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5m,更好地模拟了现实场景下的声源,并且声级计系统中将多个第一麦克风均匀分布于接收室内,提高了接受室内声源的声压级的测量精度,又将第二麦克风的部分设置在外墙构筑物处,另一部分设置在扬声器组处,使得采用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得到的降噪量更具有代表性,准确度和重现性更高。
可以理解,对外墙构筑物的隔声效果的传统的检测方法包括实验室测试方法和现场测试方法,对于前者其与实际应用环境的隔声效果没有参考价值,实验室测试的条件优于现场实际情况,如侧向传声的限制方面,实验室条件下处理得更好,测出来的隔声量结果会高于实际情况下的;而现场测试方法通常是要到现场进行测试,即已建造完成或完成了样品房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测试,属于工程验收的范畴,且传统的测试方法只使用单一声源进行测试,无法体现线声源的传播特性,因此,针对一些大型项目的前期设计阶段,以及面对噪声源为线声源的情况,则没有办法给出有参考价值的隔声结果数据,本测试方法则可以提供一种设计阶段或研发阶段的模拟测试,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再现性。
还可以理解,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主要用于隔声窗、隔声门和隔声阳台等具有隔声作用的外墙构筑物的降噪效果的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几何中心为本体结构的所有平分线的交点。
还需要说明是的,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0°~90°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其一,当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0°时,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投影为直线,且投影与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平行,即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平行;另一,当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90°时,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投影为点,即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垂直;又一,当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0°,90°)时,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投影为直线,投影与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较差形成的与外墙构筑物朝向相同的夹角为(0°,90°)、(90°,180°)、(180°,270°)或(270°,360°)。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10,以下对本申请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10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一实施方式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10包括接收室100、户外扬声器系统200和声级计系统300。接收室100上设置有外墙构筑物。户外扬声器系统200包括多个扬声器组210,多个扬声器组210线性阵列排布于接收室100外,且多个扬声器组210的声源方向朝向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处,户外扬声器系统200所在直线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0°~90°,户外扬声器系统200与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5m。声级计系统300包括多个第一麦克风310和多个第二麦克风320,多个第一麦克风310均匀分布于接收室100内,多个第二麦克风320的部分设置在外墙构筑物处,另一部分设置在扬声器组210处。
上述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10中,采用多个扬声器组210线性排列于接收室100外,多个扬声器组210的声源方向朝向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处,户外扬声器系统200所在直线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0°~90°,户外扬声器系统200与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5m,更好地模拟了现实场景下的声源,并且声级计系统300中将多个第一麦克风310均匀分布于接收室100内,提高了接受室内声源的声压级的测量精度,又将第二麦克风320的部分设置在外墙构筑物处,另一部分设置在扬声器组210处,使得采用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10得到的降噪量更具有代表性,准确度和重现性更高。
可以理解,多个第二麦克风320的部分设置在外墙构筑物处,另一部分设置在扬声器组210处,其中,设置在扬声器组210处的第二麦克风320与设置在外墙构筑物处的第二麦克风320配合使用测得了声源在空气中传播过程中的降噪量,即得到单位距离空气传播对声源的降噪量,另外再根据设置在扬声器组210处或设置在外墙构筑物处的第二麦克风320和设置在外墙构筑物内的第一麦克风310测得了外墙构筑物对声源的降噪量,以声源在空气中传播过程中的降噪量进行修正,更好地提高了外墙构筑物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10的准确度。
还可以理解,多个扬声器组210的声源朝向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处,户外扬声器系统200所在直线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0°~90°,户外扬声器系统200与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5m,以使声音在窗口上均匀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扬声器组210的数目为十一组。可以理解,扬声器组210的数目为十一组,线性阵列分布于接收室100外,户外扬声器系统200所在直线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0°~90°,户外扬声器系统200与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5m,更好地模拟了规定的测试场景,使得模拟的规定的测试场景的声源更符合现实场景下的声源,使得采用外墙构筑物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10得到的降噪量更具有代表性,准确度更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麦克风310中,部分第一麦克风310的高度为1.2m~1.4m,部分第一麦克风310的高度为1.5m~1.6m,剩余部分第一麦克风310的高度为1.7m~1.9m,更好地模拟了人耳高度,使得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10得到的降噪量更具有代表性,准确度更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两个相邻的扬声器组210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9m~2.2m。可以理解,每两个相邻的扬声器组210以1.9m~2.2m的几何中心间距放置,形成长度为20.9m~24.2m的线源户外扬声器系统200,防止了扬声器组210在低频时产生声音干涉现象。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扬声器组210的长度为900mm~1000mm,更好地防止了扬声器组210在低频时产生声音干涉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户外扬声器系统200的频率范围为39Hz~20kHz,减少了背景噪音对平均声压级检测操作的影响,使得采用外墙构筑物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10得到的降噪量更具有代表性,精确度更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在外墙构筑物处的第二麦克风320的个数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二麦克风320设置外墙构筑物外且位于外墙构筑物的几何中点处的正前面方0.9m~1.1m处,及第二麦克风320与接收室100地面之间的距离为0.9m~1.1m,另一第二麦克风320设置外墙构筑物外且位于外墙构筑物的几何中点处的正前面方1.9m~2.1m处,及第二麦克风320与接收室100地面之间的距离为1.3m~1.8m,使得测得的降噪量更具有代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扬声器组210的几何中心到外墙构筑物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60°,更好地模拟了规定的测试场景,使得模拟的规定的测试场景的声源更符合现实场景下的声源,使得采用外墙构筑物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10得到的降噪量更具有代表性,准确度更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两个第一麦克风310之间的距离大于2m,且第一麦克风310与相邻的接收室100的反射面的距离大于1m使得采用外墙构筑物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10得到的降噪量更具有代表性,准确度更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扬声器组210包括多个扬声器,多个扬声器线性排列于接收室100外,且多个扬声器的声源均朝向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扬声器组210包括三个扬声器,三个扬声器线性排列于接收室100外,且三个扬声器的声源方向均朝向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处。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进行检测。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扬声器进行线性阵列扬声器位置布置操作得到户外扬声器系统;采用麦克风于接收室和户外扬声器系统中进行测试位置布置操作,得到声级计系统;调节户外扬声器系统的声功率,通过声级计系统对打开普通外墙构筑物状态的接收室进行平均声压级检测操作,得到第一室内平均声压级L2,CW和第一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CW和L1,2m,CW;调节户外扬声器系统的声功率,通过声级计系统对打开外墙构筑物状态的接收室进行平均声压级检测操作,得到第二室内平均声压级L2,SDW和第二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SDW和L1,2m,SDW;对第一室内平均声压级L2,CW、第一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CW和L1,2m,CW、第二室内平均声压级L2,SDW和第二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SDW和L1,2m,SDW进行背景噪音修正处理;采用ANR=-10lg(∑100.1(Li-D1m))+10lg(∑100.1Li)得到普通外墙构筑物和隔声外墙构筑物的第一降噪量ANRCW和第二降噪量ANRSDW;采用RNR(1、2、3······i)=ANRSDW-ANRCW和RNRAverage=-10lg((∑10-0.1RNRi)/3)得到平均相对降噪量RNRAverage
上述的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中,采用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先进行线性阵列扬声器位置布置操作,得到户外扬声器系统,其中户外扬声器系统设置在接收室外,而多个扬声器组的声源方向朝向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处,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0°~90°,户外扬声器系统与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5m,更好地模拟了现实场景下的声源,其次进行测试位置布置操作,得到声级计系统,其中,声级计系统中将多个第一麦克风均匀分布于接收室内,提高了接受室内声源的声压级的测量准确度,又将第二麦克风的部分设置在外墙构筑物处,另一部分设置在扬声器组处,使得采用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得到的降噪量更具有代表性,准确度和重现性更高,并且对得到的第一室内平均声压级L2,CW、第一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CW和L1,2m,CW、第二室内平均声压级L2,SDW和第二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SDW和L1,2m,SDW进行背景噪音修正处理,进一步提高了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得到的降噪量的精确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以下对本申请的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请参阅图3,一实施方式的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采用扬声器进行线性阵列扬声器位置布置操作得到户外扬声器系统,其中,户外扬声器系统包括多个扬声器组,多个扬声器组线性阵列排布于接收室外,且多个扬声器组的声源朝向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处,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0°~90°,户外扬声器系统与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5m,更好地模拟了现实场景下的声源。
S200、采用麦克风于接收室和户外扬声器系统中进行测试位置布置操作,得到声级计系统,其中,声级计系统包括多个第一麦克风和多个第二麦克风,多个第一麦克风均匀分布于接收室内,多个第二麦克风的部分设置在外墙构筑物处,另一部分设置在扬声器组处,使得采用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得到的降噪量更具有代表性,准确度更高。
S300、调节户外扬声器系统的声功率,通过声级计系统对打开普通外墙构筑物状态的接收室进行平均声压级检测操作,得到第一室内平均声压级L2,CW和第一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CW和L1,2m,CW
S400、调节户外扬声器系统的声功率,通过声级计系统对打开外墙构筑物状态的接收室进行平均声压级检测操作,得到第二室内平均声压级L2,SDW和第二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SDW和L1,2m,SDW
S500、对第一室内平均声压级L2,CW、第一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CW和L1,2m,CW、第二室内平均声压级L2,SDW和第二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SDW和L1,2m,SDW进行背景噪音修正处理,进一步提高了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得到的降噪量的准确度。
S600、采用ANR=-10lg(∑100.1(Li-D1m))+10lg(∑100.1Li)得到普通外墙构筑物和隔声外墙构筑物的第一降噪量ANRCW和第二降噪量ANRSDW
S700、采用RNR(1、2、3······i)=ANRSDW-ANRCW和RNRAverage=-10lg((∑10-0.1RNRi)/3)得到平均相对降噪量RNRAverage
上述的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中,采用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先进行线性阵列扬声器位置布置操作,得到户外扬声器系统,其中户外扬声器系统设置在接收室外,而多个扬声器组的声源方向朝向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处,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0°~90°,户外扬声器系统与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5m,更好地模拟了现实场景下的声源,其次进行测试位置布置操作,得到声级计系统,其中,声级计系统中将多个第一麦克风均匀分布于接收室内,提高了接受室内声源的声压级的测量准确度,又将第二麦克风的部分设置在外墙构筑物处,另一部分设置在扬声器组处,使得采用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得到的降噪量更具有代表性,准确度和重现性更高,并且对得到的第一室内平均声压级L2,CW、第一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CW和L1,2m,CW、第二室内平均声压级L2,SDW和第二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SDW和L1,2m,SDW进行背景噪音修正处理,进一步提高了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得到的降噪量的精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采用扬声器于接收室外进行线性阵列扬声器位置布置操作的步骤中,调节线源户外扬声器系统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30°和60°的水平角度时,线源户外扬声器系统保持在0°的水平角度时同一位置,使接收室旋转至30°和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采用扬声器于接收室外进行线性阵列扬声器位置布置操作的步骤中,调节线源户外扬声器系统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20°和150°的水平角度时,线源户外扬声器系统保持在90°时相同位置,使接收室旋转至30°和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进行平均声压级检测操作时,户外扬声器系统产生白噪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使用十一组独立的噪声信号连接到每个扬声器组,使得各扬声器组产生非相干声场的白噪声,即使得每个扬声器组在连续的频率范围内具有稳定的非相干声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在不同场景下设置线声源方向时的噪声测量场景》调节户外扬声器系统的声功率,以使接收室的外立面的第二麦克风测量得到的噪声水平保持在规定的水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采用麦克风于接收室和户外扬声器系统中进行测试位置布置操作的步骤中,声级计系统中户外扬声器系统中设置有两个测试位置,两个测试位置均设置有第二麦克风,其中一个测试位置设置外墙构筑物外且位于外墙构筑物的几何中点处的正前面方0.9m~1.1m处,及第二麦克风与接收室地面之间的距离为0.9m~1.1m,另一测试位置设置外墙构筑物外且位于外墙构筑物的几何中点处的正前面方1.9m~2.1m处,及第二麦克风与接收室地面之间的距离为1.3m~1.8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调节户外扬声器系统的声功率的步骤中,在户外扬声器系统的任意声功率下,于距离外墙构筑物几何中心1m且与外墙构筑物几何中心位于同一平面处,以及与接收室地面的高度为1m处的第二麦克风检测得到的噪声水平均为86dB(A),且至少高于背景噪声水平10dB(A)。在本实施例中,另一第二麦克风设置在距离外墙构筑物几何中心2m且与外墙构筑物几何中心位于同一平面,以及设置于与接收室地面的高度为1.5m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两个第二麦克风保持水平且垂直于接收室外立面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采用麦克风于接收室和户外扬声器系统中进行测试位置布置操作的步骤中,声级计系统中接收室内均匀设置有六个测试位置,接收室内的六个测试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麦克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平均声压级检测操作的步骤中,第一室内平均声压级L2,CW和第二室内平均声压级L2,SDW通过单个第一麦克风从六个测试位置中的任一测试位置开始依次移动到另一测试位置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声级计系统调节户外扬声器系统的声功率,其中,设置在扬声器组处的第二麦克风可移动设置在扬声器组调节点处,扬声器调节点与扬声器组的数目相同,多个扬声器调节点与多个扬声器组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扬声器调节点设置在相应的扬声器组声源方向上且与相应的扬声器的距离为0.9m~1.2m,确保每个扬声器组都能发出相同声功率。在本实施例中,在采用声级计系统调节户外扬声器系统的声功率的步骤中,当每个扬声器组在0.9m~1.2m处发出相同的声压级后,将第二麦克风设置在与第六个扬声器组对应的扬声器调节点处,以监测测试过程中的参考声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得到平均相对降噪量RNRAverage的步骤之后,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对接收室进行混响时间检测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对接收室进行混响时间检测操作的步骤中,于两个扬声器组处各设置三个测量位置,每个测量位置记录两个衰减,以实现至少十二个声压级衰减,每个测量位置均设置有对应的第二麦克风,每一扬声器组对应的各测量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9m~2.1m,且每个测量位置上的第二麦克风位置到距离最近的反射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1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混响时间检测操作中的扬声器位置和测量位置符合ISO3382-2中的工程方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十二面体扬声器产生的粉红噪声进行混响时间检测操作。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断噪声方法进行混响时间检测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调节户外扬声器系统的声功率的步骤之前,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使用声级校准器对声级计组进行校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声级计系统对开窗后的接收室进行平均声压级检测操作的步骤中,于接收室的外立面和接收室内同时进行平均声压级检测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调节户外扬声器系统的声功率的步骤之前,且在采用麦克风于接收室和户外扬声器系统中进行测试位置布置操作的步骤之后,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对接收室的外墙构筑物进行漏声检测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漏声检测操作为检查窗户试样和窗框连接紧密性,以确定任何可见的漏声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漏声检测操作步骤为:测量得到接收室内的六个测量位置的两组声压级。计算每组数据的对数平均值,比较这两个平均值的差值。若差值小于10dB(A),则使用声像仪Nor848A检查声音泄漏位置,对检查出的漏声处进行密封。通过声像仪再次检查,以确保窗框没有声音泄漏。重复上述测试,直到两个平均值的差值≥10dB(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调节户外扬声器系统的声功率的步骤之前,且在采用麦克风于接收室和户外扬声器系统中进行测试位置布置操作的步骤之后,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进行背景噪音检测操作,得到背景噪音声压级M,其中,第一室内平均声压级L2,CW-背景噪音声压级M>10dB(A),并且第二室内平均声压级L2,SDW-背景噪音声压级M>10dB(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背景噪声应在接收室外立面和接收室内的麦克风位置进行测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中,采用多个扬声器组线性排列于接收室外,多个扬声器组的声源方向朝向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处,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0°~90°,户外扬声器系统与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5m,更好地模拟了现实场景下的声源,并且声级计系统中将多个第一麦克风均匀分布于接收室内,提高了接受室内声源的声压级的测量精度,又将第二麦克风的部分设置在外墙构筑物处,另一部分设置在扬声器组处,使得采用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得到的降噪量更具有代表性,准确度和重现性更高;
2、本发明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中,采用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先进行线性阵列扬声器位置布置操作,得到户外扬声器系统,其中户外扬声器系统设置在接收室外,而多个扬声器组的声源方向朝向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处,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与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0°~90°,户外扬声器系统与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5m,更好地模拟了现实场景下的声源,其次进行测试位置布置操作,得到声级计系统,其中,声级计系统中将多个第一麦克风均匀分布于接收室内,提高了接受室内声源的声压级的测量准确度,又将第二麦克风的部分设置在外墙构筑物处,另一部分设置在扬声器组处,使得采用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得到的降噪量更具有代表性,准确度和重现性更高,并且对得到的第一室内平均声压级L2,CW、第一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CW和L1,2m,CW、第二室内平均声压级L2,SDW和第二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SDW和L1,2m,SDW进行背景噪音修正处理,进一步提高了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得到的降噪量的精确性以下以下列举一些具体实施例,需注意的是,下列实施例并没有穷举所有可能的情况,并且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1、得到隔声外墙构筑物的第一降噪量ANRSDW和普通外墙构筑物的第二降噪量ANRCW的测试步骤详述如下:
首先,将立面外距隔声窗水平方向1m处,且高度离接收室地面1m处的第二麦克风定义为L1,1m。将立面外距隔声窗水平方向2m处,且高度离接收室地面1.5m处的第二麦克风定义为L1,2m
然后,采用户外扬声器系统中的上述两个第二麦克风,其中隔声外墙构筑物为打开状态,打开角度为90°,选择接收室1#和2#测点的两个第一麦克风;以大于1min测量时段同时测量室外的两个第二麦克风和样品房内的两个第一麦克风位置的声压;
其次,采用户外扬声器系统中的上述两个第二麦克风,其中隔声外墙构筑物为打开状态,打开角度为90°,选择接收室3#和4#测点的两个第一麦克风;以大于1min测量时段同时测量室外的两个第二麦克风和样品房内的两个第一麦克风位置的声压;
然后,采用户外扬声器系统中的上述两个第二麦克风,其中隔声外墙构筑物为打开状态,打开角度为90°,选择接收室5#和6#测点的两个第一麦克风;以大于1min测量时段同时测量室外的两个第二麦克风和样品房内的两个第一麦克风位置的声压;
再然后,在所有六个室内测点1#、2#、3#、4#、5#和6#完成测量后,重复上述全部步骤两次,以便获得三次重复的噪声测量;
再然后,按照平均声压级检测操作进行噪声测量,并用dB记录噪声频谱,计算出第二室内平均声压级L2,SDW和第二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SDW和L1,2m,SDW
再然后,通过上述的操作步骤得到第一室内平均声压级L2,CW和第一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CW和L1,2m,CW
2、通过背景噪声修正,计算修正后的第一室内平均声压级L2,CW、第一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CW和L1,2m,CW、第二室内平均声压级L2,SDW和第二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SDW和L1,2m,SDW
3、通过第一室内平均声压级L2,CW、第一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CW和L1,2m,CW、第二室内平均声压级L2,SDW和第二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SDW和L1,2m,SDW得到场景的修正降噪能力D1m
4、采用ANR=-10lg(∑100.1(Li-D1m))+10lg(∑100.1Li)得到隔声窗的第一降噪量ANRSDW和第二降噪量ANRCW,其中ANR是根据交通噪声频谱调整的隔声窗修正降噪能力的单数等级,dB(A);D1m是修正后的L1,1m corrected和修正后的L2,corrected在1/3倍频程下的差值;
Li是BS EN 1793-3中定义的第i个1/3倍频程中的交通噪声的规范化A加权声压级,dB。
5、采用RNR(1、2、3······i)=ANRSDW-ANRCW和RNRAverage=-10lg((∑10-0.1RNRi)/3)得到平均相对降噪量RNRAverage,其中,ANRSDW为隔声外墙构筑物的修正降噪量;ANRCW为普通外墙构筑物的修正降噪量;RNRAverage为隔声外墙构筑物的平均降噪量;RNRi=第i次重复测量的相对降噪量RNR(1、2、3······i)[dB(A)]。
需要说明的是,在每个场景中,通过计算ANRSDW与ANRCW的差值,可以得到每个场景下的RNR[dB(A)]值。即对比在相同仰角和水平角度线源阵列下各场景下的隔声外墙构筑物的降噪量的RNR。
还需要说明的是,隔声外墙构筑物和普通外墙构筑物的每个场景的修正降噪能力D1m,通过标准EN1793-3:1998“道路交通降噪设施—交通噪声声学性能测定的试验方法—第3部分标准化交通噪音频谱”中所规定的交通噪声频谱进行规范化计算。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室,所述接收室上设置有外墙构筑物;
户外扬声器系统,所述户外扬声器系统包括多个扬声器组,多个所述扬声器组线性阵列排布于所述接收室外,且多个所述扬声器组的声源朝向所述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处,所述户外扬声器系统所在直线与所述外墙构筑物所在平面的夹角为0°~90°,所述户外扬声器系统与所述外墙构筑物可开启部分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5m;
声级计系统,所述声级计系统包括多个第一麦克风和多个第二麦克风,多个所述第一麦克风均匀分布于所述接收室内,多个所述第二麦克风的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墙构筑物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扬声器组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组的数目为十一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扬声器组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9m~2.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外墙构筑物处的所述第二麦克风的个数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麦克风设置所述外墙构筑物外且位于所述外墙构筑物的几何中点处的正前面方0.9m~1.1m处,及所述第二麦克风与所述接收室地面之间的距离为0.9m~1.1m,另一所述第二麦克风设置所述外墙构筑物外且位于所述外墙构筑物的几何中点处的正前面方1.9m~2.1m处,及所述第二麦克风与所述接收室地面之间的距离为1.3m~1.8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扬声器组的几何中心到所述外墙构筑物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6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第一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大于2m,且所述第一麦克风与相邻的所述接收室的反射面的距离大于1m。
7.一种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降噪效果的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所述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所述扬声器进行线性阵列扬声器位置布置操作得到户外扬声器系统;
采用所述麦克风于接收室和户外扬声器系统中进行测试位置布置操作,得到声级计系统;
调节所述户外扬声器系统的声功率,通过声级计系统对打开普通外墙构筑物状态的接收室进行平均声压级检测操作,得到第一室内平均声压级L2,CW和第一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CW和L1,2m,CW
调节所述户外扬声器系统的声功率,通过声级计系统对打开隔声外墙构筑物状态的接收室进行平均声压级检测操作,得到第二室内平均声压级L2,SDW和第二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SDW和L1,2m,SDW
对第一室内平均声压级L2,CW、第一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CW和L1,2m,CW、第二室内平均声压级L2,SDW和第二室外平均声压级L1,1m,SDW和L1,2m,SDW进行背景噪音修正处理;
采用ANR=-10lg(∑100.1(Li-D1m))+10lg(∑100.1Li)得到普通外墙构筑物和隔声外墙构筑物的第一降噪量ANRCW和第二降噪量ANRSDW
采用RNR(1、2、3······i)=ANRSDW-ANRCW和RNRAverage=-10lg((∑10-0.1RNRi)/3)得到平均相对降噪量RNRAverage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声级计系统调节所述户外扬声器系统的声功率,其中,设置在所述扬声器组处的所述第二麦克风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扬声器组调节点处,所述扬声器调节点与所述所述扬声器组的数目相同,多个所述扬声器调节点与多个所述所述扬声器组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扬声器调节点设置在相应的所述扬声器组声源方向上且与相应的所述扬声器的距离为0.9m~1.2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所述户外扬声器系统的声功率的步骤之前,所述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使用声级校准器对所述声级计系统进行校准。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室进行平均声压级检测操作的步骤中,于所述接收室的外立面和所述接收室内同时进行平均声压级检测。
CN202011602121.5A 2020-12-29 2020-12-29 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Active CN1128024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2121.5A CN112802441B (zh) 2020-12-29 2020-12-29 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2121.5A CN112802441B (zh) 2020-12-29 2020-12-29 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2441A true CN112802441A (zh) 2021-05-14
CN112802441B CN112802441B (zh) 2024-04-19

Family

ID=75805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02121.5A Active CN112802441B (zh) 2020-12-29 2020-12-29 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0244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0655A (zh) * 2021-06-09 2021-09-14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城轨车辆的主动降噪效果评价方法
CN116399952A (zh) * 2023-06-08 2023-07-07 深圳东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声学材料的隔音减震性能的智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83907A5 (en) * 1974-05-02 1977-01-14 Telediffusion Fse Sound insulation measuring device - uses two omnidirectional microphones connected via amplifier chains to respective rectifier bridges
CN102723076A (zh) * 2012-05-31 2012-10-10 四川正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多通道有源噪声控制系统
CN103308154A (zh) * 2013-06-15 2013-09-18 西安费斯达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金属复合结构阵列驻极体噪声检测器
JP2013185999A (ja) * 2012-03-08 2013-09-19 Nissan Motor Co Ltd 遮音度測定用伝達特性生成方法、遮音度測定用伝達特性生成装置、遮音度測定方法および遮音度測定装置
CN104749256A (zh) * 2014-11-21 2015-07-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隔声材料的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6664489A (zh) * 2014-06-05 2017-05-10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扬声器系统
CN108776176A (zh) * 2018-04-28 2018-11-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测量电抗器隔声罩隔声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09187759A (zh) * 2018-09-12 2019-01-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手持式声强探头套件的隔声测量系统
CN208938642U (zh) * 2018-06-08 2019-06-04 武汉安立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试验室隔音降噪处理系统
CN110118827A (zh) * 2019-06-19 2019-08-13 盈普声学(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构筑物隔声测试设备
CN111063334A (zh) * 2019-12-27 2020-04-24 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模块密闭空间前馈主动降噪方法
CN211505342U (zh) * 2020-08-11 2020-09-15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降噪组件的降噪效果的测试组件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83907A5 (en) * 1974-05-02 1977-01-14 Telediffusion Fse Sound insulation measuring device - uses two omnidirectional microphones connected via amplifier chains to respective rectifier bridges
JP2013185999A (ja) * 2012-03-08 2013-09-19 Nissan Motor Co Ltd 遮音度測定用伝達特性生成方法、遮音度測定用伝達特性生成装置、遮音度測定方法および遮音度測定装置
CN102723076A (zh) * 2012-05-31 2012-10-10 四川正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多通道有源噪声控制系统
CN103308154A (zh) * 2013-06-15 2013-09-18 西安费斯达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金属复合结构阵列驻极体噪声检测器
CN106664489A (zh) * 2014-06-05 2017-05-10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扬声器系统
CN104749256A (zh) * 2014-11-21 2015-07-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隔声材料的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8776176A (zh) * 2018-04-28 2018-11-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测量电抗器隔声罩隔声量的方法及系统
CN208938642U (zh) * 2018-06-08 2019-06-04 武汉安立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试验室隔音降噪处理系统
CN109187759A (zh) * 2018-09-12 2019-01-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手持式声强探头套件的隔声测量系统
CN110118827A (zh) * 2019-06-19 2019-08-13 盈普声学(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构筑物隔声测试设备
CN111063334A (zh) * 2019-12-27 2020-04-24 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模块密闭空间前馈主动降噪方法
CN211505342U (zh) * 2020-08-11 2020-09-15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降噪组件的降噪效果的测试组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0655A (zh) * 2021-06-09 2021-09-14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城轨车辆的主动降噪效果评价方法
CN113390655B (zh) * 2021-06-09 2022-04-0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城轨车辆的主动降噪效果评价方法
CN116399952A (zh) * 2023-06-08 2023-07-07 深圳东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声学材料的隔音减震性能的智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6399952B (zh) * 2023-06-08 2023-08-18 深圳东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声学材料的隔音减震性能的智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2441B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02441B (zh) 降噪效果的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ES2747646T3 (es) Método de detección y sistema de detección para características de transmisión de audio de sistema de intercomunicación de edificio
US20080002833A1 (en) Volume estimation by diffuse field acoustic modeling
Jeon et al.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assessment of sound diffuseness in musical venues via computer simulations and a scale model
Aspöck Validation of room acoustic simulation models
Farina Validation of the pyramid tracing algorithm for sound propagation outdoors: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nd with the ISO–DIS 9613 standards
Arend et al. Binaural reproduction of self-generated sound in virtual acoustic environments
Bo et al. Geometrical acoustic simulation of open-air ancient theatres: Investigation on the appropriate objective parameters for improved accuracy
Bote et al. Procedure for verification of sound source coverage over façades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SO 140–5
Drabek Comparison of two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Girdhar et al. Modeling a representative room to explore standard sou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ASTM Impact Sound Rating testing
L’Espérance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sound field spatial uniformity in offices provided by surface-mounted sound masking systems vs plenum-mounted systems
Aspöck et al. Room geometry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s for geometrical acoustics simulation models
da Rocha et al. Accuracy of computer simulation software using hybrid models for microscale urban environments
Agus et al. Energy-Based Binaural Acoustic Modeling
Qiu et al.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peech privacy performance of the Fabpod
Keränen et al. Facade sound insulation of residential houses within 5–5000 Hz
Kłaczyński et al. Metrological capabilities of the acoustic testing laboratory-small anechoic chamber at the AGH Department of Mechanics and Vibroacoustics
Chan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novative Noise Mitigation Measure for a Luxury Seaview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Sharp et al. Indoor-outdoor method for measuring building noise reduction
Wittstock et al. MEASUREMNT OF FACADE SOUND INSULATION: INFLUENCE OF LOUDSPEAKER TYPE
Mu et 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irectional distribution of incident acoustic energy on the boundary of a reverberation chamber
CN115389631A (zh) 一种关于静音舱声学性能的测量方法
Lam et al. A possible mitigation measures for urbanized residential care homes for elderly (RCHE)-acoustic window with natural ventilation
Yamasaki et al. A basic study on laboratory measurement of oblique-incidence sound transmission loss of building ele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