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97669B -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97669B
CN112797669B CN202110007983.1A CN202110007983A CN112797669B CN 112797669 B CN112797669 B CN 112797669B CN 202110007983 A CN202110007983 A CN 202110007983A CN 112797669 B CN112797669 B CN 1127976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heat exchanger
control valve
communicated
way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79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97669A (zh
Inventor
王磊
杨智峰
熊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00079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976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97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7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97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7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2Heat pumps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设备。热泵系统包括:室内机(100),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1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2);室外机(200),包括压缩机(1)和室外换热器(20);和阀门组件(30),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和吸气口、第一室内换热器(11)、第二室内换热器(12)以及室外换热器(20)连接,阀门组件(30)被配置为控制冷媒的流向和/或连接管路的通断,以实现热泵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其中,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再热模式,在除湿再热模式下,阀门组件(30)被配置为连通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第一接口,以使第一室内换热器(11)用作冷凝器。

Description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人们所处环境的舒适度,会采用恒温恒湿机对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大部分的恒温恒湿机需要配置电加热装置,比如,当室内湿度大于设定湿度,且室内温度小于或等于设定温度时,为避免室内温度太低,需要使用电加热装置提高室内温度;再比如,当室内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室内需要升温,但此时若室外换热器出现结霜现象,需要将热泵系统中的一部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用于化霜,这会降低热泵系统中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从而导致制热能力降低,导致室内温度产生波动,此时也需要使用电加热装置调节室内温度。
发明内容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使用电加热装置虽然能够满足室内温度的调节需求,但是会增加耗电量,降低能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热泵系统,以确保热泵系统的换热性能。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包括:室内机,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和阀门组件,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吸气口、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以及所述室外换热器连接,所述阀门组件被配置为控制冷媒的流向和/或连接管路的通断,以实现所述热泵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再热模式,在所述除湿再热模式下,所述阀门组件被配置为连通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以使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用作冷凝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在所述除湿再热模式下所述阀门组件还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中的至少一个用作冷凝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湿再热模式包括第一除湿再热模式、第二除湿再热模式和第三除湿再热模式,在所述第一除湿再热模式下,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均用作冷凝器;在所述第二除湿再热模式下,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用作蒸发器;在所述第三除湿再热模式下,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所述阀门组件被配置为能够使所述热泵系统在所述第一除湿再热模式、所述第二除湿再热模式和所述第三除湿再热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化霜模式,在所述化霜模式下,所述阀门组件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中的一个用作蒸发器,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中的另一个用作冷凝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化霜模式包括第一化霜模式和第二化霜模式,在所述第一化霜模式下,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在所述第二化霜模式下,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所述阀门组件被配置为能够使所述热泵系统在所述第一化霜模式和所述第二化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还包括第一室外风机和第二室外风机,所述第一室外风机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位于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二室外风机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位于处于第二风道内,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独立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室内风机,所述室内风机、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位于同一风道内,所述室内风机产生的室内侧回风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组件还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四端口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其中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和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还包括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三节流装置和第四节流装置;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四节流装置的第二接口;所述第四节流装置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接口,所述第四节流装置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第二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组件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组件还包括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热泵系统,包括:确定热泵系统的工作模式;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并基于所述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热泵系统中的阀门组件的动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热泵系统,包括:确定热泵系统的工作模式;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并基于所述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热泵系统中的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的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工作模式为第一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均为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工作模式为第二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为截止状态,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均为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工作模式为第三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为截止状态,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均为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阀为截止状态,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均为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工作模式为第一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均为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工作模式为第二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阀为截止状态,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均为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工作模式为第一化霜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为截止状态,所述第二控制阀为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工作模式为第二化霜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为截止状态,所述第一控制阀为导通状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指令;处理器,耦合到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空调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热泵系统和/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在制冷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在第一除湿再热模式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在第二除湿再热模式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在第三除湿再热模式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在第一制热模式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在第二制热模式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在第一化霜模式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在第二化霜模式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室内机;200、室外机;
1、压缩机;2、第一四通阀;3、第二四通阀;4、第一控制阀;5、第二控制阀;6、第三控制阀;7、第一节流元件;8、第二节流元件;9、第一节流装置;10、第二节流装置;11、第一室内换热器;12、第二室内换热器;13、室内风机;14、第三节流装置;15、第四节流装置;16、第一截止阀;17、第二截止阀;18、第三截止阀;19、储液罐;20、室外换热器;21、第一室外换热器;22、第二室外换热器;23、第一室外风机;24、第二室外风机;30、阀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热泵系统包括室内机100、室外机200。室内机100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1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2,室外机200包括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20和阀门组件30。阀门组件30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和吸气口、第一室内换热器11、第二室内换热器12以及室外换热器20连接。阀门组件30被配置为控制冷媒的流向和/或连接管路的通断,以实现所述热泵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热泵系统的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再热模式,在除湿再热模式下,阀门组件30被配置为连通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第一接口,以使第一室内换热器11用作冷凝器。
在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系统中,通过阀门组件30控制冷媒的流向和/或连接管路的通断,可以实现热泵系统在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再热模式之间的切换,满足用户在不同季节的不同需求。在除湿制热模式下,通过阀门组件30可以使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第一接口连通,即第一室内换热器11用作冷凝器,从而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1对室内环境进行加热,避免由于除湿造成室内温度降低过多,从而改善热泵系统的换热性能。此外还能够减少使用电加热装置,降低耗电量,提高能效。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室内换热器11用作冷凝器时,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第一接口直接连通压缩机1的排气口,因此可以将压缩机1的一部分排气直接引入室内对室内环境进行再热,再热效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20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2,在除湿再热模式下阀门组件30还被配置为使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2中的至少一个用作冷凝器。
在上述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阀门组件30,在除湿再热模式下,设置在室外的两个换热器可以同时处于工作状态并用作冷凝器,此时压缩机1的工作频率较高,压缩机1内的润滑油可以随冷媒顺利流通。设置在室外的两个换热器也可以其中一个用作冷凝器,而另一个用作蒸发器。在设置在室外的两个换热器中的一个用作冷凝器,而另一个用作蒸发器的实施例中,由于在除湿再热模式下,设置在室内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1用作冷凝器,第二室内换热器12用作蒸发器,因此整体来看,室内和室外的换热器可以实现更好的分流,在提高室内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再热能力而提高压缩机1的频率后,可以通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2和室外的用作蒸发器的换热器之间的动态分流,将室内环境调整至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湿再热模式包括第一除湿再热模式、第二除湿再热模式和第三除湿再热模式,在第一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2均用作冷凝器。在第二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21用作冷凝器,第二室外换热器22用作蒸发器。在第三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二室外换热器22用作冷凝器,第一室外换热器21用作蒸发器。阀门组件30被配置为能够使热泵系统在第一除湿再热模式、第二除湿再热模式和第三除湿再热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如图3所示,在第一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21、第二室外换热器22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1均用作冷凝器,第二室内换热器12用作蒸发器,室内环境通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2进行降温和除湿,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1可以对室内环境进行再热,防止为了满足除湿要求而使室内环境的温度过低。
如图4所示,在第二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二室外换热器22用作蒸发器,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1均用作冷凝器,第二室内换热器12用作蒸发器,室内环境通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2进行降温和除湿,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1可以对室内环境进行再热,防止为了满足除湿要求而使室内环境的温度过低。第二室内换热器12内的冷媒分流至第二室外换热器22中,以避免压缩机1频率的提高造成对室内环境过度除湿。
如图5所示,在第三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21用作蒸发器,第二室外换热器22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1均用作冷凝器,第二室内换热器12用作蒸发器,室内环境通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2进行降温和除湿,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1可以对室内环境进行再热,防止为了满足除湿要求而使室内环境的温度过低。第二室内换热器12内的冷媒可以分流至第一室外换热器21中,以避免压缩机1频率的提高造成对室内环境过度除湿。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20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2,工作模式包括化霜模式,在化霜模式下,阀门组件30被配置为使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2中的一个用作冷凝器,且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2中的另一个用作蒸发器。
在室内外的环境温度较低,需要利用热泵系统进行制热时,由于室外换热器会将吸收的热量快速输送至室内,因此室外换热器的外表面容易出现结霜现象。在上述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阀门组件30,可以使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2中的一个用作冷凝器,以通过冷凝器释放的热量对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2中的另一个的外表面上所凝结的霜进行换热融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阀门组件30,可以实现制冷模式、制热模式、除湿再热模式和化霜模式的切换,使热泵系统能够适应更多的工况,满足更多的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化霜模式包括第一化霜模式和第二化霜模式,在第一化霜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21用作蒸发器,第二室外换热器22用作冷凝器。在第二化霜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21用作冷凝器,第二室外换热器22用作蒸发器。阀门组件30被配置为能够使热泵系统在第一化霜模式和第二化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通过两个化霜模式的交替进行,可以对两个室外换热器分别进行化霜操作。热泵系统使用双室外侧换热器,采用第一化霜模式和第二化霜模式可以做到异步化霜,且化霜时室内侧换热器依然保持高压状态,保持室内侧热量输出,减小普通热泵空调化霜时因室内侧换热器不制热导致的室内温度大幅波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机200还包括第一室外风机23和第二室外风机24,第一室外风机23与第一室外换热器21位于第一风道内,第二室外风机24与第二室外换热器22位于处于第二风道内,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独立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机100还包括室内风机13,室内风机13、第一室内换热器1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2位于同一风道内,室内风机13产生的室内侧回风依次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2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1。
第二室内换热器12设置在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上游,这样在通过室内风机10的作用下,室内侧回风可以先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2再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1。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在热泵系统处于除湿再热模式时,第一室内换热器11用作冷凝器,第二室内换热器12用作蒸发器,由此可以避免冷凝器释放的热量直接被蒸发器吸收,有利于提高室内换热器的能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9所示,阀门组件30包括第一四通阀2和第二四通阀3。
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通,第一四通阀2的第二端口C1与第二室外换热器22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一四通阀2的第三端口S1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通,第一四通阀2的第四端口E1与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一接口连通。
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二端口C2与第一室外换热器21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三端口S2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E2与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一接口连通。
第一四通阀2得电时,第一端口D1和第四端口E1连通,第二端口C1和第三端口S1连通。第一四通阀2掉电时,第一端口D1和第二端口C1连通,第三端口S1和第四端口E1连通。第二四通阀3具有与之相同的属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9所示,阀门组件30还包括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
第一控制阀4设置在第一四通阀2的第四端口E2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一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第一控制阀4的第一接口与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一控制阀4的第二接口与第一四通阀2的第四端口E2连通。
第二控制阀5设置在第二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E3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一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第二控制阀5的第一接口与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二控制阀5的第二接口与第二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E3连通。
第三控制阀6设置在压缩机1的排气口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第一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9所示,室外机200还包括第一节流装置9和第二节流装置10。
第一节流装置9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一室外换热器21的第二接口,第一节流装置9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二节流装置10的第二接口。第二节流装置10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二室外换热器22的第二接口,第二节流装置10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二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9所示,室内机100还包括第三节流装置14和第四节流装置15。
第三节流装置14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第二接口,第三节流装置14的第二接口连接第四节流装置15的第二接口。第四节流装置15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二接口,第四节流装置15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二节流装置10的第二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9所示,阀门组件30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7。第一节流元件7连接于第一四通阀2的第四端口E1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
通过在第一四通阀2的第四端口E1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设置第一节流元件7,可以在第一四通阀2换向后及时排走在第一四通阀2的第四端口E1至第一控制阀4之间管路中的液体制冷剂,避免液击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9所示,阀门组件30还包括第二节流元件8。第二节流元件8连接于第二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E2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
通过在第二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E2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设置第二节流元件8,可以在第二四通阀3换向后及时排走在第二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E2至第二控制阀5之间管路中的液体制冷剂,避免液击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流元件7和第二节流元件8为毛细管。
下面基于图1至图9对本公开热泵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热泵系统包括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室内机100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11、第二室内换热器12、室内风机13、第三节流装置14和第四节流装置15。室外机200包括压缩机1、第一节流装置9、第二节流装置10、室外换热器20(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2)、第一室外风机23和第二室外风机24。阀门组件30设置于室内。
阀门组件30包括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第三控制阀6、第一节流元件7和第二节流元件8。
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一截止阀16、第二截止阀17、第三截止阀18和储液罐19。
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通,第一四通阀2的第二端口C1与第二室外换热器22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一四通阀2的第三端口S1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通,第一四通阀2的第四端口E1与第一控制阀4的第二端连通。
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二端口C2与第一室外换热器21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三端口S2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E2与第二控制阀5的第二端连通。
第一室外风机23与第一室外换热器21位于第一风道内,第二室外风机24与第二室外换热器21位于处于第二风道内,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独立设置。
第一节流装置9的第一端与第一室外换热器19的第二接口连通,第一节流装置9的第二端与储液罐19连通。第二节流装置10的第一端与第二室外换热器20的第二接口连通,第二节流装置10的第二端与储液罐19连通。
储液罐19设置于室外,储液罐19与室外机200的第一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截止阀16,室内机100的第一接口与室外机200的第一接口连通,室内机100的第一接口与另一第一截止阀16连通。
第三节流装置14的第一端与位于室内机100内的第一截止阀16连通,第三节流装置14的第二端与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第二接口连通。第四节流装置15的第一端与位于室内机100内的第一截止阀16连通,第四节流装置15的第二端与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二接口连通。
室内风机13、第一室内换热器1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2位于同一风道内,室内风机13产生的室内侧回风依次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2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1。
第一室内换热器11与室内机100的第二接口之间设有第二截止阀17,室内机100的第二接口与室外机200的第二接口连通,室外机200的第二接口设有另一第二截止阀17。
第二室内换热器12与室内机100的第三接口之间设有第三截止阀18,室内机100的第三接口与室外机200的第三接口连通,室外机200的第三接口设有另一第三截止阀24。
在该实施例中,热泵系统具有两种制冷模式、三种除湿再热模式、两种制热模式和两种化霜模式,具体控制方式参见以下表1和表2。
Figure BDA0002883816310000151
表1
Figure BDA0002883816310000161
表2
下面结合附图对各个工作模式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2所示,在制冷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和第二四通阀3均掉电,第一控制阀4和第二控制阀5均得电导通,第三控制阀6掉电截止。室内风机13、第一室外风机23和第二室外风机24均处于运行状态,第一节流装置9、第二节流装置10和第四节流装置15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三节流装置14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室外换热器19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0均作为冷凝器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使用。第一室内换热器11不工作。
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一路经第一四通阀2、第二室外换热器22、第二节流装置10进入储液罐19,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另一路经过第二四通阀3、第一室外换热器21、第一节流装置9进入储液罐19。储液罐19中的冷媒从储液罐19流出后,经第一截止阀16到达室内机100,在经第四节流装置15、第二室内换热器12后再分为两个支路,一个支路经第一四通阀2返回压缩机1内,另一个支路经第二四通阀3返回压缩机1内。
如图3所示,在第一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和第二四通阀3均掉电,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均得电导通,室内风机13、第一室外风机23和第二室外风机24均处于运行状态,第一节流装置9、第二节流装置10、第三节流装置14和第四节流装置15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室外换热器21、第二室外换热器22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1均作为冷凝器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使用。
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一路经第一四通阀2、第二室外换热器22、第二节流装置10进入储液罐19,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另一路经过第二四通阀3、第一室外换热器21、第一节流装置9进入储液罐19。储液罐19中的冷媒从储液罐19流出后,经第一截止阀16到达室内机100。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还有一路经过第三控制阀6、第一室内换热器11、第三节流装置14后,与经过第一截止阀16进入室内机100的冷媒汇合,经第四节流装置15、第二室内换热器12后,再分为两个支路,一个支路经第一四通阀2返回压缩机1内,另一个支路经第二四通阀3返回压缩机1内。
在室内机100中,第二室内换热器12为蒸发器,可以对室内环境进行降温和除湿;第一室内换热器11为冷凝器,可以向室内释放热量,避免室内环境因满足湿度要求而使温度过低。
如图4所示,在第二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得电,第二四通阀3掉电,第一控制阀4掉电截止,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得电导通,室内风机13和第一室外风机23均处于运行状态,第二室外风机24处于停止或运行状态,第一节流装置9、第三节流装置14和第四节流装置15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二节流装置10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1均作为冷凝器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使用,第二室外换热器22作为蒸发器使用。在第二室外换热器22作为蒸发器使用时,第二室外换热器22可以对热泵系统中低压侧的流量进行分流,使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换热量保持不变,保持室内控湿的稳定性。
在第二室外风机22处于运行状态和第二节流装置10处于打开状态时,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一路经第二四通阀3、第一室外换热器21、第一节流装置9进入储液罐19。储液罐19中的冷媒从储液罐19流出后,一路经第一截止阀16到达室内机100,另一路经第二节流装置10、第二室外换热器12、第一四通阀2返回压缩机1内。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还有一路经过第三控制阀6、第一室内换热器11、第三节流装置14后,与经过第一截止阀16进入室内机100的冷媒汇合,再经第四节流装置15、第二室内换热器12、第二控制阀5、第二四通阀3返回压缩机1内。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室外换热器22作为蒸发器使用。
如图5所示,在第三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掉电,第二四通阀3得电,第一控制阀4和第三控制阀6得电导通,第二控制阀5掉电截止,室内风机13和第二室外风机24均处于运行状态,第一室外风机23处于运行状态,第二节流装置10、第三节流装置14和第四节流装置15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一节流装置9处于打开状态,第二室外换热器22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1均作为冷凝器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使用,第一室外换热器21作为蒸发器使用。在第一室外换热器21作为蒸发器使用时,第一室外换热器21可以对热泵系统中低压侧的流量进行分流,使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换热量保持不变,保持室内控湿的稳定性。
在第一室外风机23处于运行状态和第一节流装置9处于打开状态时,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一路经第一四通阀2、第二室外换热器22、第二节流装置10进入储液罐19。储液罐19中的冷媒从储液罐19流出后,一路经第一截止阀16到达室内机100,另一路经第一节流装置9、第一室外换热器21、第二四通阀3返回压缩机1内。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还有一路经过第三控制阀6、第一室内换热器11和第三节流装置14,然后与经过第一截止阀16进入室内机100的冷媒汇合,再经第四节流装置15、第二室内换热器12、第一四通阀2返回压缩机1内。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室外换热器19作为蒸发器使用。
在三个除湿再热模式中,除湿和再热功能是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相互配合实现的,第二室内换热器12负责除湿和降温,由于室内湿负荷和冷负荷不相等,热泵系统输出以湿负荷和冷负荷的大者为调节依据,当湿负荷大于冷负荷,会导致室内温度超调(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低于设定温度),这时第一室内换热器11介入调节冷负荷,即补偿输出过大的制冷量,使得室内温度和设定值匹配。
如图6所示,在第一制热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和第二四通阀3均得电,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均得电导通,室内风机13、第一室外风机23和第二室外风机24均处于运行状态,第一节流装置9、第二节流装置10、第三节流装置14和第四节流装置15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2均作为蒸发器使用,第一室内换热器1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2均作为冷凝器使用。
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一路经第一四通阀2、第二室内换热器12、第四节流装置15到达第一截止阀16处。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另一路经第二四通阀3、第二室内换热器12、第四节流装置15到达第一截止阀16处。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还有一路通过第三控制阀6、第一室内换热器11、第三节流装置14到达第一截止阀16处。冷媒在第一截止阀16处汇合后,通过第四节流装置15进入室外机200的储液罐19。从储液罐19出来的冷媒分两路,一路经第一节流装置9、第一室外换热器21、第二四通阀3返回压缩机1内,另一路经第二节流装置10、第二室外换热器22、第一四通阀2返回压缩机1内。
如图7所示,在第二制热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和第二四通阀3均得电,第一控制阀4和第二控制阀5均得电导通,第三控制阀6掉电截止,室内风机13、第一室外风机23和第二室外风机24均处于运行状态,第一节流装置9、第二节流装置10和第四节流装置15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三节流装置14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2均作为蒸发器使用,第一室内换热器11不参与工作,第二室内换热器12作为冷凝器使用。
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一路经第一四通阀2到达第二室内换热器12。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另一路经第二四通阀3也到达第二室内换热器12,冷媒在第二室内换热器12汇合后,通过第四节流装置15进入室外机200的储液罐19。从储液罐19出来的冷媒分两路,一路经第一节流装置9、第一室外换热器21、第二四通阀3返回压缩机1内,另一路经第二节流装置10、第二室外换热器22、第一四通阀2返回压缩机1内。
相比第一制热模式来说,单位时间内第二制热模式的制热能力较小。因此在室内温度达不到需求温度时,可以同时打开第三节流装置14和第四节流装置15,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2同时进行制热;在室内温度超过需求温度时可以关闭第三节流装置14,仅通过第二室内换热器12进行制热。
如图8所示,在第一化霜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掉电,第二四通阀3掉电,第一控制阀4得电导通,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掉电截止,室内风机13和第一室外风机23均处于运行状态,第二室外风机24停止,第一节流装置9、第二节流装置10和第四节流装置15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三节流装置14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室外换热器22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2均作为冷凝器使用,第一室内换热器11不参与工作,第一室外换热器21作为蒸发器使用。
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一路经第一四通阀2、第二室内换热器22、第二节流装置10进入储液罐19。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另一路经第二四通阀3、第二室内换热器12、第四节流装置15后进入储液罐19。储液罐19中的冷媒通过第一节流装置9、第一室外换热器21、第二四通阀3返回压缩机1内。
如图9所示,在第二化霜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得电,第二四通阀3掉电,第一控制阀4得电导通,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掉电,室内风机13和第二室外风机24均处于运行状态,第一室外风机23处于停止状态,第一节流装置9、第二节流装置10和第四节流装置15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三节流装置14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2均作为冷凝器使用,第一室内换热器11不参与工作,第二室外换热器22作为蒸发器使用。
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一路经第一四通阀2、第二室内换热器12、第四控制阀15后进入储液罐19。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另一路经第二四通阀3、第一室外换热器21、第一节流装置9后进入储液罐19。储液罐19中的冷媒通过第二节流装置10、第二室外换热器22、第一四通阀2返回压缩机1内。
在室外机200中,第一室外换热器19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0交替作为蒸发器和冷凝器,冷凝器放出的热量可以用于对蒸发器因吸热而结的霜进行融化,实现异步化霜。
基于上述的热泵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上述的热泵系统。其中通过确定热泵系统的工作模式,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并基于工作模式控制热泵系统中的阀门组件30的动作。
基于上述的热泵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上述的热泵系统。其中通过确定热泵系统的工作模式,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并基于工作模式控制热泵系统中的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的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工作模式为第一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第二端口C1连通、第三端口S1与第四端口E1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第二端口C2连通、第三端口S2与第四端口E2连通,控制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均为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工作模式为第二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第四端口E1连通,第二端口C1与第三端口S1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第二端口C2连通、第三端口S2与第四端口E2连通,控制第一控制阀4为截止状态,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均为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工作模式为第三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第二端口C1连通、第三端口S1与第四端口E1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第四端口E2连通、第二端口C2与第三端口S2连通,控制第二控制阀5为截止状态,第一控制阀4和第三控制阀6均为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控制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第二端口C1连通、第三端口S1与第四端口E1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第二端口C2连通、第三端口S2与第四端口E2连通,控制第三控制阀6为截止状态,第一控制阀4和第二控制阀5均为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工作模式为第一制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第四端口E1连通,第二端口C1与第三端口S1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第四端口E2连通,第二端口C2与第三端口S2连通,控制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均为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工作模式为第二制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第四端口E1连通,第二端口C1与第三端口S1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第四端口E2连通,第二端口C2与第三端口S2连通,控制第三控制阀6为截止状态,第一控制阀4和第二控制阀5均为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工作模式为第一化霜模式时,控制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第二端口C1连通,第三端口S1与第四端口E1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第四端口E2连通,第二端口C2与第三端口S2连通,控制第一控制阀4和第三控制阀6为截止状态,第二控制阀5为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工作模式为第二化霜模式时,控制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第四端口E1连通,第二端口C1与第三端口S1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第二端口C2连通,第三端口S2与第四端口E2连通,控制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为截止状态,第一控制阀4为导通状态。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指令;处理器,耦合到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执行实现上述的热泵系统控制方法。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空调设备,包括上述的热泵系统和/或上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装置。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热泵系统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包括高速RAM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包括存储器阵列。存储器还可能被分块,并且块可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虚拟卷。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公开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和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24)

1.一种热泵系统,包括:
室内机(100),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1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2);
室外机(200),包括压缩机(1)和室外换热器(20);和
阀门组件(30),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和吸气口、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1)、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2)以及所述室外换热器(20)连接,所述阀门组件(30)被配置为控制冷媒的流向和/或连接管路的通断,以实现所述热泵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
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再热模式,在所述除湿再热模式下,所述阀门组件(30)被配置为连通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第一接口,以使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1)用作冷凝器;
所述室外换热器(20)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2),在所述除湿再热模式下所述阀门组件(30)还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2)中的至少一个用作冷凝器;
所述除湿再热模式包括第一除湿再热模式、第二除湿再热模式和第三除湿再热模式,在所述第一除湿再热模式下,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2)均用作冷凝器;在所述第二除湿再热模式下,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21)用作冷凝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2)用作蒸发器;在所述第三除湿再热模式下,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2)用作冷凝器,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21)用作蒸发器;所述阀门组件(30)被配置为能够使所述热泵系统在所述第一除湿再热模式、所述第二除湿再热模式和所述第三除湿再热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中,所述室外换热器(20)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2),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化霜模式,在所述化霜模式下,所述阀门组件(30)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2)中的一个用作蒸发器,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2)中的另一个用作冷凝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系统,其中,所述化霜模式包括第一化霜模式和第二化霜模式,在所述第一化霜模式下,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21)用作蒸发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2)用作冷凝器;在所述第二化霜模式下,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21)用作冷凝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2)用作蒸发器;所述阀门组件(30)被配置为能够使所述热泵系统在所述第一化霜模式和所述第二化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中,所述室外机(200)还包括第一室外风机(23)和第二室外风机(24),所述第一室外风机(23)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21)位于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二室外风机(24)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2)位于处于第二风道内,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独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中,所述室内机(100)还包括室内风机(13),所述室内风机(13)、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1)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2)位于同一风道内,所述室内风机(13)产生的室内侧回风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2)和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1)。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其中,所述阀门组件(30)包括第一四通阀(2)和第二四通阀(3);
所述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四通阀(2)的第二端口(C1)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2)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一四通阀(2)的第三端口(S1)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四通阀(2)的第四端口(E1)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一接口连通;
所述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3)的第二端口(C2)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21)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3)的第三端口(S2)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E2)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一接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泵系统,其中,所述阀门组件(30)还包括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
所述第一控制阀(4)设置在所述第一四通阀(2)的第四端口(E2)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一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阀(4)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4)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四通阀(2)的第四端口(E2)连通;
所述第二控制阀(5)设置在所述第二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E3)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一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其中所述第二控制阀(5)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5)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E3)连通;
所述第三控制阀(6)设置在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和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第一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泵系统,其中,所述室外机(200)还包括第一节流装置(9)和第二节流装置(10);
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21)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节流装置(9)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0)的第二接口;
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0)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2)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0)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二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泵系统,其中,所述室内机(100)还包括第三节流装置(14)和第四节流装置(15);
所述第三节流装置(14)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1)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三节流装置(14)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四节流装置(15)的第二接口;
所述第四节流装置(15)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12)的第二接口,所述第四节流装置(15)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0)的第二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泵系统,其中,所述阀门组件(30)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7),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连接于所述第一四通阀(2)的第四端口(E1)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泵系统,其中,所述阀门组件(30)还包括第二节流元件(8),所述第二节流元件(8)连接于所述第二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E2)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
12.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包括:
确定热泵系统的工作模式;
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并基于所述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热泵系统中的阀门组件(30)的动作。
13.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包括:
确定热泵系统的工作模式;
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并基于所述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热泵系统中的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的动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所述热泵系统中的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的动作包括:
在所述工作模式为第一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所述第二端口(C1)连通、第三端口(S1)与所述第四端口(E1)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所述第二端口(C2)连通、第三端口(S2)与所述第四端口(E2)连通;
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均为导通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所述热泵系统中的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的动作包括:
在所述工作模式为第二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所述第四端口(E1)连通,第二端口(C1)与所述第三端口(S1)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所述第二端口(C2)连通、第三端口(S2)与所述第四端口(E2)连通;
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4)为截止状态,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均为导通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所述热泵系统中的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的动作包括:
在所述工作模式为第三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所述第二端口(C1)连通、第三端口(S1)与所述第四端口(E1)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所述第四端口(E2)连通、第二端口(C2)与所述第三端口(S2)连通;
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5)为截止状态,所述第一控制阀(4)和所述第三控制阀(6)均为导通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所述热泵系统中的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的动作包括:
在所述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所述第二端口(C1)连通、第三端口(S1)与所述第四端口(E1)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所述第二端口(C2)连通、第三端口(S2)与所述第四端口(E2)连通;
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阀(6)为截止状态,所述第一控制阀(4)和所述第二控制阀(5)均为导通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所述热泵系统中的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的动作包括:
在所述工作模式为第一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所述第四端口(E1)连通,所述第二端口(C1)与第三端口(S1)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所述第四端口(E2)连通,所述第二端口(C2)与所述第三端口(S2)连通;
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4)、所述第二控制阀(5)和所述第三控制阀(6)均为导通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所述热泵系统中的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的动作包括:
在所述工作模式为第二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所述第四端口(E1)连通,所述第二端口(C1)与第三端口(S1)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所述第四端口(E2)连通,所述第二端口(C2)与所述第三端口(S2)连通;
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阀(6)为截止状态,所述第一控制阀(4)和所述第二控制阀(5)均为导通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所述热泵系统中的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的动作包括:
在所述工作模式为第一化霜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所述第二端口(C1)连通,第三端口(S1)与所述第四端口(E1)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所述第四端口(E2)连通,所述第二端口(C2)与所述第三端口(S2)连通;
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4)和所述第三控制阀(6)为截止状态,所述第二控制阀(5)为导通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所述热泵系统中的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和第三控制阀(6)的动作包括:
在所述工作模式为第二化霜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所述第四端口(E1)连通,所述第二端口(C1)与所述第三端口(S1)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所述第二端口(C2)连通,所述第三端口(S2)与所述第四端口(E2)连通;
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5)和所述第三控制阀(6)为截止状态,所述第一控制阀(4)为导通状态。
22.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
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指令;
处理器,耦合到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2-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空调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和/或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装置。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007983.1A 2021-01-05 2021-01-05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设备 Active CN1127976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7983.1A CN112797669B (zh) 2021-01-05 2021-01-05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7983.1A CN112797669B (zh) 2021-01-05 2021-01-05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7669A CN112797669A (zh) 2021-05-14
CN112797669B true CN112797669B (zh) 2022-03-29

Family

ID=75808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7983.1A Active CN112797669B (zh) 2021-01-05 2021-01-05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976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9442B (zh) * 2021-09-24 2024-09-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0030A (zh) * 2001-12-20 2003-07-16 Lg电子株式会社 热泵型空调
CN104251548A (zh) * 2013-06-28 2014-12-31 海尔集团公司 单机空调器换热系统、单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44270A (zh) * 2015-12-22 2016-03-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04178A (zh) * 2014-02-27 2016-11-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源侧单元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6152264A (zh) * 2015-04-07 2016-11-2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
CN106152263A (zh) * 2015-04-07 2016-11-2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40513A (zh) * 2016-10-27 2017-02-2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780254A (zh) * 2020-07-02 2020-10-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28470B2 (ja) * 2002-04-26 2007-06-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0030A (zh) * 2001-12-20 2003-07-16 Lg电子株式会社 热泵型空调
CN104251548A (zh) * 2013-06-28 2014-12-31 海尔集团公司 单机空调器换热系统、单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04178A (zh) * 2014-02-27 2016-11-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源侧单元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6152264A (zh) * 2015-04-07 2016-11-2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
CN106152263A (zh) * 2015-04-07 2016-11-2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44270A (zh) * 2015-12-22 2016-03-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40513A (zh) * 2016-10-27 2017-02-2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780254A (zh) * 2020-07-02 2020-10-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7669A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56233B (zh)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CN108332285B (zh) 空调器系统
CN106546028B (zh) 一种无霜型制冷剂双循环新风空调机组
CN112268381B (zh)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CN214148412U (zh) 热泵系统和空调设备
CN110440414B (zh) 空调系统、蓄热控制方法及化霜控制方法
CN112228977B (zh)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CN111237928B (zh) 一种双温双闪发空调制冷系统
US11747057B2 (en) Heat pump system
CN112902478B (zh) 空调换热结构、空调外机、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112228992B (zh)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CN112902473A (zh) 空调换热结构、空调外机、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111811036A (zh) 一种除湿再热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0832213U (zh) 空调器
CN112797669B (zh)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设备
CN213480647U (zh) 热泵系统及其空调设备
CN112902479B (zh) 一种空调换热结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空调外机
CN213480643U (zh) 热泵系统和空调设备
CN213778228U (zh) 热泵系统和空调设备
CN213514499U (zh) 热泵系统和空调设备
CN215951815U (zh) 热泵系统及空调设备
CN112577101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03954B (zh)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CN215113324U (zh) 热泵系统和空调设备
CN214148413U (zh) 热泵系统和空调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