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8557B - 一种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以及无线访问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以及无线访问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8557B
CN112788557B CN201911089928.0A CN201911089928A CN112788557B CN 112788557 B CN112788557 B CN 112788557B CN 201911089928 A CN201911089928 A CN 201911089928A CN 112788557 B CN112788557 B CN 1127885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wlan
trigger condition
measurement parameters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99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8557A (zh
Inventor
高红彦
黄正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899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8557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9858 priority patent/WO2021088582A1/zh
Priority to EP20885847.2A priority patent/EP4037351B1/en
Publication of CN112788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8557A/zh
Priority to US17/738,152 priority patent/US2022026426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85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85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G08C23/04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using light waves, e.g. infrar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以及无线访问点,可用于无线局域网与物联网融合领域中,具有无线局域网功能的无线访问点获取物联网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其中,物联网传感器集成在无线访问点中,在测量参数满足第一触发条件时,无线访问点指示第一触发条件所触发的第一执行动作指向的执行器执行第一执行动作,实现了无线局域网和物联网在边缘接入侧的融合,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无线局域网和物联网的布线方案,节省了基础网络布线的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以及无线访问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以及无线访问点。
背景技术
目前,园区中部署有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但WLAN和IOT的布线方式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以及无线访问点,用于提供一种简单的WLAN和IOT的布线方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具有WLAN功能的无线访问点(access point,AP)中集成有一个或多个IOT传感器。无线AP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以及与触发条件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执行动作。在无线AP获取每个IOT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之后,会判断获取到的测量参数是否满足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在测量参数满足上述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中的第一触发条件时,无线AP指示第一触发条件所触发的第一执行动作指向的执行器执行第一执行动作。其中,执行器指的是IOT系统中的执行设备。无线AP可以通过蓝牙、红外线、WLAN等无线网络向执行器发送指示,也可以通过无线AP与执行器之间的有线网络向执行器发送指示。由于无线AP中集成有IOT传感器,可以由无线AP控制执行器执行动作,也即利用无线AP来实现物联网网关的功能,从而无需单独部署物联网网关。上述方案实现了WLAN和IOT的融合,提供了一种简单的WLAN和IOT的布线方案。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可以在无线AP出厂之前,在无线AP的程序代码中预先写入第一触发条件以及与第一触发条件对应的第一执行动作。也可以为无线AP接收并保存控制器发送的第一关联规则,其中,第一关联规则中包括第一触发条件以及与第一触发条件对应的第一执行动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无线AP上还可以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以及触发条件触发的无线AP的WLAN功能的设定的改变方式,无线AP可以实时获取每个IOT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判断获取到的测量参数是否满足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中的第二触发条件,在测量参数满足第二触发条件时,无线AP会改变无线AP的WLAN功能的设定。其中,第二触发条件为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不存在人类活动,第二触发条件触发的WLAN功能的设定的改变方式为关闭WLAN功能,或者,第二触发条件为出现紧急情况,第二触发条件触发的WLAN功能的设定的改变方式为取消所有WLAN认证以开放WLAN。本实现方式中,无线AP还可以根据IOT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来改变无线AP的WLAN功能的设定,实现了WLAN与IOT之间的联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测量参数满足第二触发条件时,无线AP改变无线AP的WLAN功能的设定,包括:当测量参数表明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不存在人类活动时,无线AP关闭WLAN功能;当测量参数标明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出现人类活动时,无线AP打开WLAN功能。具体的,无线AP可以根据红外传感器实时采集到的红外信息,判断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人类活动,在不存在人类活动的情况下,停止给无线AP中用于支持WLAN功能的硬件供电;当测量参数标明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出现人类活动时,给用于支持WLAN功能的硬件上电。本实现方式中,当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不存在人类活动时,无线AP关闭WLAN功能,避免了电力资源的浪费,也有利于延长无线AP中WLAN功能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集成于无线AP中的传感器可以通过延长线与无线AP连接,从而可以确保传感器可以对无线AP的全部覆盖范围进行测量,利用IOT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来判断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人类活动,可以提高判断过程的准确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测量参数满足第二触发条件时,无线AP改变无线AP的WLAN功能的设定,包括:无线AP集成的至少一种IOT传感器中包括烟雾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则无线AP可以根据至少一种传感器实时采集到的测量参数,判断是否出现了紧急情况,当测量参数表明出现紧急情况时,无线AP可以取消所有WLAN认证以开放WLAN。具体的,无线AP在接收到WLAN设备发送的WLAN接入请求之后,不再向WLAN设备推送认证页面,而是直接将WLAN网络放通,从而WLAN设备可以直接访问互联网。本实现方式中,当测量参数表明出现紧急情况时,无线AP取消所有WLAN认证以开放WLAN,从而处于紧急情况中的用户可以通过WLAN网络与外界进行通信连接,以提高获救概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测量参数表明出现紧急情况的情况下,无线AP在接收到WLAN设备发送的网页访问请求时,可以向WLAN设备推送特定网页,特定网页展示撤离地图或撤离路线等协助撤离,以提高获救概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无线AP与WLAN设备建立关联之后,无线AP可以接收WLAN设备发送的WLAN接入请求,WLAN接入请求中携带有账户信息或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其中,WLAN设备指的是WLAN终端设备,具体为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掌上电脑。无线AP获取与WLAN接入请求对应的账户信息,具体的,若WLAN接入请求中携带账户信息,则无线AP从WLAN接入请求中提取账户信息;若WLAN接入请求中携带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且未携带账户信息,则无线AP获取与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账户信息。之后无线AP可以通过交换机向控制器发送账户信息,账户信息用于供控制器在根据至少两个无线AP发送的账户信息确定满足第三触发条件时,控制打开或关闭第三触发条件所触发的与WLAN设备的位置相关执行器。其中,第三触发条件为WLAN设备与执行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触发打开前述执行器,或者,第三触发条件为WLAN设备与执行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六阈值,触发关闭前述执行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前述方式,可以根据WLAN设备接入无线AP的行为,自动化控制打开或关闭与WLAN设备的位置相关的执行器,提高了执行器管理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测量参数表明出现紧急情况时,无线AP获取基于WLAN功能获取的无线接入信息,无线接入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接入WLAN功能的WLAN设备的数量、WLAN设备的位置信息和使用WLAN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其中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账号、姓名、性别和年龄;之后无线AP可以向控制器发送安全告警,安全告警用于指示出现了紧急情况,安全告警中携带有无线接入信息,安全告警可以触发控制器展示无线接入信息。本实现方式中,当测量参数表明出现紧急情况时,无线AP向控制器上报接入WLAN功能的WLAN设备的数量、WLAN设备的位置信息或使用WLAN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有利于救援人员对发生紧急情况区域内的待救援人员有初步了解,以评估紧急情况的等级,从而制定相应的救援策略,使得救援过程更具有针对性,以提高救援成功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无线AP中配置有模数转换电路,无线AP获取IOT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可以包括:无线AP的模数转换电路在获取到IOT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之后,将模拟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再传输给无线AP的处理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无线AP,可用于WLAN与IOT融合领域中,无线AP包括:外壳、处理器、WLAN电路和IOT传感器,处理器、WLAN电路和IOT传感器集成于外壳中。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IOT传感器与处理器固定于同一电路板上,和/或,IOT传感器通过延长线与处理器连接。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IOT传感器和处理器之间还设置有模数转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用于获取IOT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将模拟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将数字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传输给处理器。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处理器用于:获取IOT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其中,IOT传感器集成在无线AP中,在测量参数满足第一触发条件时,指示第一触发条件所触发的第一执行动作指向的执行器执行第一执行动作。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在IOT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满足第二触发条件时,改变无线AP的WLAN功能的设定。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处理器,具体用于在IOT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表明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不存在人类活动时,关闭WLAN电路。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处理器,具体用于在IOT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表明出现紧急情况时,取消所有WLAN认证以开放WLAN。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接收WLAN设备发送的WLAN接入请求,获取与WLAN接入请求对应的账户信息,向控制器发送账户信息,账户信息用于供控制器在根据至少两个无线AP发送的账户信息确定满足第三触发条件时,控制打开或关闭第三触发条件所触发的与WLAN设备的位置相关执行器。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在IOT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表明出现紧急情况时,获取基于WLAN电路获取的无线接入信息,其中,无线接入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接入WLAN电路的WLAN设备的数量、WLAN设备的位置信息和使用WLAN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安全告警,安全告警用于指示出现了紧急情况,安全告警中携带有无线接入信息。
对于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无线访问点AP的组成元件执行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实现方式的具体实现步骤,以及每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均可以参考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描述,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传感器管理。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传感器管理。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基带处理装置或射频装置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发送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基带处理装置或射频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传感器管理系统的一种网络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访问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访问点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以及无线访问点,用于提供一种简单的WLAN和IOT的布线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这仅仅是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相同属性的对象在描述时所采用的区分方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他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以便包含一系列组件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那些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本申请可以应用于各种WLAN与IOT融合的场景中,作为示例,例如在办公园区中,通常设置有WLAN以及照明灯、空调、告警喇叭、消防喷水阀等执行器,园区管理人员可以利用IOT,对办公园区中的照明灯、空调、告警喇叭、消防喷水阀等执行器进行管理;作为另一示例,例如在家庭住宅中,通常设置有WLAN以及照明灯、空调、热水器、冰箱等执行器,对于家庭住宅中的照明灯、空调、热水器、冰箱等执行器也可以通过IOT进行管理等;在各种WLAN与IOT融合的场景,均存在提供一种简单的WLAN和IOT的布线方式,应当理解,此处对应用场景的举例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不用于限定本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IOT传感器管理系统的一种网络架构图,图1中包括无线AP、IOT传感器、执行器、交换机和控制器。
其中,无线AP具有WLAN功能,其中集成有至少一种IOT传感器,用于获取IOT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如图所示,前述传感器具体可以表现为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或其他类型的传感器等等,具体配置哪些传感器需要结合实际场景需要确定,此处不做限定。无线AP还与至少一种执行器通信连接,用于向执行器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执行器执行相应的执行动作,在部分实现方式中,执行器有WLAN功能,从而无线AP通过向执行器发送无线信号的形式来管理执行器;在另一部分实现方式中,无线AP上也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接口,从而执行器可以通过有线网络连接于无线AP的接口上,继而无线AP与执行器之间通过有线网络进行通信连接。
无线AP还与交换机连接,交换机用于将为实现无线AP的WLAN功能提供数据转发,具体的,包括将无线AP上传的数据发送至互联网(Internet)中,将来自Internet的数据传输给无线AP,以及在无线AP连接WLAN设备时,将无线AP获取到的WLAN设备的账户信息发送给控制器,以使得控制器对WLAN设备的账户信息进行认证。可选地,在部分实现方式中,交换机还用于为实现无线AP对IOT传感器的管理提供数据转发,具体的,可以包括将控制器生成的传感器与执行器之间的关联规则转发给无线AP,或者将无线AP通过IOT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参数等IOT相关信息发送给控制器。交换机可以有以太网供电系统(power overEthernet,POE)能力。控制器可以为仅用于支持无线AP实现WLAN功能,也可以为还用于支持无线AP实现对IOT传感器的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1中示出了六个执行器、两个无线AP、一个交换机和一个控制器,但应当理解,一个园区内设置几个交换机和几个控制器、一个交换机连接几个无线AP,一个无线AP用于控制几个执行器均应当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确定,图1中的举例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结合上述描述,下面开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进行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可以包括:
201、具有WLAN功能的无线AP获取IOT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具有WLAN功能的无线AP中集成有一个或至少两个IOT传感器,IOT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测量参数,对应的,无线AP可以实时获取到每个IOT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其中,集成指的是IOT传感器与处理器固定于同一电路板上,或者,IOT传感器通过延长线与处理器连接。IOT传感器指的是为实现对IOT中的一个或多个执行器的控制,而配置的传感器,具体可以表现为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或其他类型的传感器等。对应的,无线AP获取到的测量参数的参数类型可以为红外信息、温度信息、烟雾浓度信息、光线亮度信息等。进一步的,红外信息可以用来确定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是否有人类活动。前述对IOT传感器以及测量参数的举例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具体的,可以为每个IOT传感器每隔预设时长向无线AP上报一次测量参数,作为示例,预设时长的取值可以为10毫秒、20毫秒、30毫秒、50毫秒或其他时长值等等;也可以为每个IOT传感器实时向无线AP上报采集到的测量参数,无线AP的处理器根据其自身处理能力对上报的测量参数进行处理。
更具体的,无线AP获取IOT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将模拟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进一步地,无线AP中配置有模数转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在获取到IOT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之后,会将模拟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再传输给无线AP的处理器对数字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进行处理。
202、无线AP判断测量参数是否满足第一触发条件,若满足第一触发条件,则进入步骤203;若不满足第一触发条件,则进入步骤204。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AP中会预先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前述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可以被划分为一类或多类,前述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中的第一类触发条件用于触发指向执行器的执行动作。其中,第一触发条件归属于第一类触发条件,用于触发第一执行动作,第一执行动作为针对执行器的执行动作。在无线AP获取到每个IOT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之后,会判断获取到的测量参数是否满足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中的一个第一触发条件。第一类触发条件的个数和第一类触发条件触发的执行动作的个数均可以结合实际场景中执行器的数量、传感器的数量或其他因素确定,作为示例,例如第一触发条件为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对应的,第一执行动作为打开喷水阀门;作为另一示例,例如第一触发条件为光线亮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对应的,第一执行动作为打开照明灯;作为再一示例,例如第一触发条件为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对应的,第一执行动作为打开空调制冷;或者,第一触发条件为温度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对应的,第一执行动作为打开空调制暖等,第一触发条件和第一执行动作还可以具体表现为其他形式,此处不做穷举。
具体的,针对无线AP判断测量参数是否满足第一触发条件的过程,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无线AP在获取到每个IOT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参数之后,可以遍历无线AP中所有用于进行判断操作的触发条件,以判断获取到的测量参数是否满足其中的一个第一触发条件;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无线AP在获取到每个IOT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参数之后,可以确定测量参数的参数类型,进而获取与该参数类型对应的第一触发条件,进而判断测量参数是否满足前述第一触发条件,作为示例,例如获取到的测量参数为烟雾浓度信息,则对应的第一触发条件为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具体的,针对无线AP预先存储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以及与触发条件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执行动作的过程。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为在无线AP出厂之前,在无线AP的程序代码中预先写入触发条件以及与触发条件触发的执行动作,从而无线AP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程序代码来执行测量参数是否满足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中的任一个第一触发条件的判断。可选地,无线AP的外壳上还可以配置有与每个执行器对应的开关按钮,从而用户可以通过前述开关按钮对待管理的执行器进行选择,对应的,无线AP可以根据用户对执行器的选择操作,从预设的多个触发条件中选取在进行判断操作时采用的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作为示例,例如无线AP的程序代码中包括用于控制喷水阀门、照明灯和空调的触发条件以及执行动作,无线AP的外壳上分别设置有与喷水阀门、照明灯和空调对应的开关按钮,无线AP中配置有用于控制喷水阀门的触发条件和触发条件触发的执行动作、用于控制照明灯的触发条件和触发条件触发的执行动作以及用于控制空调的触发条件和触发条件触发的执行动作,若用户打开了照明灯和空调的开关,关闭了喷水阀门的开关,则无线AP在对测量参数执行判断操作时,会只用到用于管理照明灯的触发条件以及用于管理空调的触发条件,应理解,此处举例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也可以为由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向无线AP发送第一关联规则,无线AP接收到第一关联规则之后,保存至本地。其中,第一关联规则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以及触发条件触发的执行动作,其中包括第一触发条件以及与第一触发条件对应的第一执行动作。控制器向无线AP发送的第一关联规则可以具体表现为命令行、又下一代(Yet Another Next Generation,YANG)模型或其他形式。更具体的,可以为管理员根据应用场景的实际情况,通过控制器的展示界面对无线AP中的第一触发条件以及第一执行动作进行配置,控制器根据管理员的配置操作生成第一关联规则,进而将第一关联规则发送给无线AP。可选地,管理员还可以通过控制器的展示界面对第一关联规则中的第一触发条件以及第一执行动作进行修改,继而将更新后的第一关联规则发送给无线AP,从而无线AP对更新后的第一关联规则进行保存。进一步的,无线AP可以通过表格、索引或其他形式对第一关联规则进行保存,以下以通过表格的形式保存第一关联规则为例,对第一关联规则的具体形式进行介绍。
表1
触发条件 执行动作
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百分之零点零六 打开喷水阀
温度大于或等于30度 打开空调制冷
光线亮度低于100尼特 打开照明灯
请参阅如上表1,表1中以第一关联规则中包括三个触发条件与三个执行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例,应理解,表1中的举例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
203、无线AP指示第一触发条件所触发的第一执行动作指向的执行器执行第一执行动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AP上会预先存储有第一触发条件和第一执行条件,第一触发条件与第一执行动作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则无线AP在通过步骤202判断确定测量参数满足一个第一触发条件之后,会获取前述第一触发条件所触发的第一执行动作,进而指示第一执行动作指向的执行器执行第一执行动作,其中,执行器指的是IOT系统中的执行设备,例如照明灯、空调、喷水阀、电视机、热水器或其他设备等。
具体的,可以为通过无线网络向执行器发送指示,以控制执行器执行第一执行动作,例如可以通过蓝牙、红外线、WLAN或其他无线网络等;也可以为在无线AP上预设有至少一个接口,无线AP通过前述至少一个接口与执行器建立有线网络,从而通过有线网络向执行器发送指示,以控制执行器执行第一执行动作。
204、无线AP判断测量参数是否满足第二触发条件,若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则进入步骤205;若不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则进入步骤206。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AP上还可以预先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中还可以包括第二类触发条件,第二类触发条件触发的为对无线AP的WLAN功能的设定的改变,上述对于第一类触发条件和第二类触发条件的划分可以为人为划分,在无线AP中可以不存在对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的分类。其中,第二触发条件归属于第二类触发条件,用于触发对无线AP的WLAN功能的设定进行改变。无线AP在获取到每个IOT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参数之后,会判断测量参数是否满足至少一个触发条件中的一个第二触发条件。具体针对无线AP判断测量参数是否满足第二触发条件的过程,和,针对无线AP预先存储第二触发条件,以及第二触发条件触发的无线AP的WLAN功能的设定的改变方式的过程,均可以参阅上述步骤203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第二触发条件和第二触发条件触发的WLAN功能的设定的改变方式为控制器通过第二关联规则的形式发送给无线AP的情况下,第二关联规则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可以参阅步骤203中对第一关联规则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在一种情况中,第二触发条件为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不存在人类活动,第二触发条件触发的WLAN功能的设定的改变方式为关闭WLAN功能,以及,第二触发条件为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出现人类活动,第二触发条件触发的WLAN功能的设定的改变方式为打开WLAN功能。在另一种情况中,第二触发条件为出现紧急情况,第二触发条件触发的WLAN功能的设定的改变方式为取消所有WLAN认证以开放WLAN。作为示例,例如紧急情况可以为发生火灾、发生爆炸或其他类型的紧急情况;此处不对第二触发条件以及WLAN功能的设定的改变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穷举。
205、无线AP改变无线AP的WLAN功能的设定。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无线AP确定IOT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满足至少一个触发条件中的一个第二触发条件时,会获取第二触发条件所触发的WLAN功能的设定的改变方式,进而改变无线AP的WLAN功能的设定。通过上述方式,无线AP还可以根据IOT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来改变无线AP的WLAN功能的设定,实现了IOT与WLAN之间的联动。
具体的,在一种情况下,当测量参数表明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不存在人类活动时,无线AP关闭WLAN功能;当测量参数标明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出现人类活动时,无线AP打开WLAN功能。更具体的,无线AP集成的至少一种IOT传感器中包括红外传感器,则在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可以配置有一个或多个红外传感器,无线AP可以根据所有红外传感器实时采集到的红外信息,判断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人类活动,在不存在人类活动的情况下,关闭WLAN功能,也即停止给无线AP中用于支持WLAN功能的硬件供电;在确定无线AP的覆盖范围内重新出现人类活动时,打开WLAN功能,也即给无线AP中用于支持WLAN功能的硬件上电。可选地,无线AP还可以获取基于WLAN功能获取的无线接入信息,在根据红外传感器采集到的红外信息在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未发现人类活动,且根据无线接入信息确定不存在接入WLAN功能的WLAN设备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不存在人类活动。通过前述方式,可以使得判断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人类活动的过程更为严谨,进一步提高判断过程的准确率。
本实施例中,当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不存在人类活动时,无线AP关闭WLAN功能,避免了电力资源的浪费,也有利于延长无线AP中WLAN功能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集成于无线AP中的传感器可以通过延长线与无线AP连接,从而可以确保传感器可以对无线AP的全部覆盖范围进行测量,利用IOT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来判断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是否存在人类活动,可以提高判断过程的准确率。
在另一种情况下,当测量参数表明出现紧急情况时,无线AP取消所有WLAN认证以开放WLAN。更具体的,无线AP集成的至少一种IOT传感器中包括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或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则无线AP可以根据至少一种传感器实时采集到的测量参数,判断是否出现了紧急情况。作为示例,例如当烟雾传感器采集的烟雾浓度大于等于百分之0.1时,可以视为发生了火灾;作为另一示例,例如当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参数大于等于500度时,可以视为发生了爆炸等等,此处不对所有场景进行穷举。则无线AP可以取消所有WLAN认证以开放WLAN,更具体的,无线AP在接收到WLAN设备发送的WLAN接入请求之后,无线AP不再向WLAN设备推送认证页面,而是直接将WLAN网络放通,从而WLAN设备可以直接访问互联网(Internet)。本实施例中,当测量参数表明出现紧急情况时,无线AP取消所有WLAN认证以开放WLAN,从而处于紧急情况中的用户可以通过WLAN网络与外界进行通信连接,以提高获救概率。可选地,无线AP在接收到WLAN设备发送的网页访问请求时,还可以向WLAN设备推送特定网页,前述特定网页展示撤离地图、撤离路线等信息;具体的,可以通过对用户发起的网页访问请求中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网页做访问重定向,从而将其定向到前述特定网页;通过前述方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用户的获救概率。
应当理解,步骤204和205为可选步骤,若不执行步骤204和205,则在执行完步骤203之后,可以直接执行步骤206;若执行步骤204和205,则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步骤202与步骤204之间的执行顺序,可以为先执行步骤202,再执行步骤204,也可以为先执行步骤204,再执行步骤202,还可以为同时执行步骤202和204。
206、无线AP接收WLAN设备发送的WLAN接入请求。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无线AP与WLAN设备建立关联之后,无线AP可以接收WLAN设备发送的WLAN接入请求,其中,WLAN设备指的是WLAN终端设备,具体可以表现为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或其他类型的WLAN终端设备。针对需要通过账号和密码接入的无线AP,WLAN接入请求中可以直接携带有账户信息,账户信息包括账号和密码。账户信息可以为用户通过WLAN设备的展示界面输入的,也可以为预先存储于WLAN设备中,WLAN设备从自身的存储介质中获取的。WLAN接入请求中也可以不携带账户信息,而是携带其他类型的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例如终端设备的媒体存取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MAC)地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identity,IMSI)或其他类型的身份标识信息等。
207、无线AP获取与WLAN接入请求对应的账户信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AP在接收到WLAN设备发送的WLAN接入请求之后,若WLAN接入请求中携带有账户信息,则无线AP可以直接从WLAN接入请求中提取账户信息。由于无线AP上可以存储有用户的账户信息,则若WLAN接入请求中未携带账户信息,而是携带其他类型的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无线AP可以获取与WLAN接入请求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账户信息。
208、无线AP向控制器发送账户信息,账户信息用于供控制器在根据至少两个无线AP发送的账户信息确定满足第三触发条件时,控制打开或关闭第三触发条件所触发的与WLAN设备的位置相关执行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AP在获取到与WLAN接入请求对应的账户信息之后,可以通过交换机向控制器发送账户信息,由于一个交换机可以连接至少两个无线AP,则控制器可以根据至少两个无线AP发送的账户信息来判断是否满足第三触发条件,在确定满足第三触发条件时,控制打开或关闭第三触发条件所触发的与WLAN设备的位置相关执行器。其中,第三触发条件可以为WLAN设备与执行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触发打开前述执行器;第三触发条件还可以为WLAN设备与执行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六阈值,触发关闭前述执行器,第五阈值和第六预置的取值可以相同或不同;进一步地,控制器上会存储有WLAN设备和执行器之间的对应关系,具有关联关系的WLAN设备和执行器被同一个用户使用,WLAN设备和执行器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为一对一或一对多,执行器具体可以表现为门、个人电脑、空调或其他设备等;控制器中可以存储有执行器的设备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每一个执行器,从而便于控制器对执行器进行管理,执行器的设备标识具体可以表现为数字编码或字符编码,作为示例,例如“0000005”、“KT00005”或“LJQ01KT”等,当执行器的设备标识具体表现为字符编码时,设备标识可以结合执行器类型、执行器使用者名称或其他因素确定。
具体的,由于控制器可以通过交换机与至少两个无线AP之间进行数据交互,而控制器可以预先获知每个无线AP的位置,则控制器可以根据至少两个无线AP发送的账户信息来确定同一账户信息对应的WLAN设备的位置移动规律,当控制器根据至少两个无线AP发送的账户信息发现目标WLAN设备距离目标执行器越来越近,当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时,控制器打开目标执行器,第五阈值的取值可以为10米、5米、3米、2米、1米或其他数值等,目标WLAN设备与目标执行器被同一用户使用;对应的,当控制器根据至少两个无线AP发送的账户信息发现目标WLAN设备距离目标执行器越来越远,当大于或等于第六阈值时,控制器关闭目标执行器;第六阈值的取值可以为10米、5米、3米、2米、1米或其他数值等,具体第五阈值和第六阈值的取值可以结合应用场景的大小、目标执行器的种类或其他因素确定。
可选地,由于与一个WLAN设备具有对应关系的执行器可以为至少两个,还可以为不同的执行器设定不同的阈值,作为示例,例如当WLAN设备距离空调10米时,打开空调,当WLAN设备距离门2米时,打开门等等,此处不进行穷举。则控制器上会存储有账户信息、执行器标识信息以及第五阈值(或第六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控制器可以通过表格、索引或其他方式对前述对应关系进行存储,此处以通过表格的形式进行存储为例。
表2
用户 WLAN设备的账号 执行器标识 第五阈值
李经理 188****5384 空调的设备标识 10米
李经理 188****5384 门的设备标识 2米
李经理 188****5384 电脑的设备标识 1米
请参阅如上表2,表2中示出了账号为“188****5384”的用户(也即表2中的李经理)使用的WLAN设备和执行器之间的对应关系,针对第一行数据,当账号为“188****5384”的WLAN设备距离李经理使用的空调小于或等于10米时,控制打开李经理使用的空调,对于第二行数据以及第三行数据可以参考对第一行数据的介绍理解。在实际情况中,控制器还可以存储其他终端设备标识信息或者其他类型的用户身份信息,例如性别、年龄等,控制器也可以只存储账号信息,而不存储用户身份信息等,表2中的举例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为进一步理解本方案,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图3中以通过三个AP发送的账户信息确定满足第三触发条件为例,其中,A1、无线AP1接收到目标WLAN设备发送的WLAN接入请求;A2、无线AP1获取与WLAN接入请求对应的账户信息之后,向控制器发送账户信息;A3、无线AP2接收到目标WLAN设备发送的WLAN接入请求;A4、无线AP2获取与WLAN接入请求对应的账户信息之后,向控制器发送账户信息;A5、无线AP3接收到目标WLAN设备发送的WLAN接入请求;A6、无线AP3获取与WLAN接入请求对应的账户信息之后,向控制器发送账户信息;控制器根据三个AP发送的账户信息确定同一账户信息对应的目标WLAN设备距离目标空调越来越近,并在接收到无线AP3发送的账户信息之后,确定目标WLAN设备与目标空调之间的距离小于10米,控制器控制打开目标空调。图3中的举例均仅为方便理解本方案,不用于限定本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AP接收WLAN设备发送的WLAN接入请求后,获取与WLAN接入请求对应的账户信息,并向控制器发送账户信息,以使控制器在根据至少两个无线AP发送的账户信息确定满足第三触发条件时,控制打开或关闭第三触发条件所触发的与WLAN设备的位置相关执行器。通过前述方式,可以根据WLAN设备接入无线AP的行为,自动化控制打开或关闭与WLAN设备的位置相关的执行器,提高了执行器管理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应当理解,步骤206至208为可选步骤,若不执行步骤206至208,则在执行完步骤205之后,可以视为执行结束。若执行步骤206至208,则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步骤201至步骤205与步骤206至208之间的执行顺序,可以先执行步骤201至205,再执行步骤206至208;也可以先执行步骤206至208,再执行步骤201至205;还可以为步骤206至208在步骤201至205中任一步骤之前或之后或同时执行。
209、在测量参数表明出现紧急情况时,无线AP获取基于WLAN功能获取的无线接入信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测量参数表明出现紧急情况时,无线AP获取基于WLAN功能获取的无线接入信息。其中,无线接入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接入WLAN功能的WLAN设备的数量、WLAN设备的位置信息和使用WLAN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具体的,在测量参数表明出现紧急情况时,无线AP获取基于WLAN功能获取的无线接入信息,无线接入信息中可以包括接入WLAN功能的WLAN设备的数量和/或WLAN设备的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部分使用WLAN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其中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账号、姓名、性别和年龄。由于接入WLAN功能的WLAN设备中部分WLAN设备之前通过账号和密码的形式接入过无线AP的WLAN设备,则当前述WLAN设备再次接入无线AP的WLAN功能时,可以获取到使用WLAN设备的用户的账号。可选地,在部分场景中,无线AP根据用户的账号还可以获取到用户的姓名、性别或者年龄等信息。
210、无线AP发送安全告警,安全告警用于指示出现了紧急情况,安全告警中携带有无线接入信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AP可以向控制器发送安全告警,安全告警用于指示出现了紧急情况,安全告警中携带有无线接入信息,从而控制器可以通过展示界面展示无线接入信息。可选地,当无线接入信息中携带接入无线AP的WLAN功能的账号时,也可以为控制器根据接入WLAN功能的账号获取到使用WLAN设备的用户的姓名、性别或年龄等其他身份信息等。本实施例中,当测量参数表明出现紧急情况时,无线AP向控制器上报接入WLAN功能的WLAN设备的数量、WLAN设备的位置信息或使用WLAN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有利于救援人员对发生紧急情况区域内的待救援人员有初步了解,以评估紧急情况的等级,从而制定相应的救援策略,使得救援过程更具有针对性,以提高救援成功率。
应当理解,步骤209至210为可选步骤,若不执行步骤209至210,则在执行完步骤208之后,可以视为执行结束。若执行步骤209至210,则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步骤201至步骤208与步骤209至210之间的执行顺序,可以先执行步骤201至208,再执行步骤209至210;也可以先执行步骤209至210,再执行步骤201至208;还可以为还可以为步骤209至210在步骤201至208中任一步骤之前或之后或同时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访问点AP中集成有IOT传感器,无线AP通过传感器采集测量参数,在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满足第一触发条件的情况下,获取第一执行动作指向的执行器,并控制执行器执行第一执行动作,也即利用无线AP来实现物联网网关的功能,从而无需单独部署物联网网关,实现了WLAN和IOT在边缘接入侧的融合,提供了一种简单的WLAN和IOT的布线方案,节省了基础网络布线的开销。
为了更好的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下面还提供用于实施上述方案的相关设备。具体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访问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无线AP包括:外壳401、处理器402、WLAN电路403和IOT传感器404,处理器402、WLAN电路403和至少一个IOT传感器404集成于外壳401中;具体的,一个IOT传感器404的部分元件可以在外壳401中,部分元件可以露在外壳401外面。作为示例,例如IOT传感器404为烟雾传感器,该烟雾传感器集成于外壳401中是指烟雾传感器的部分电路在外壳401中,烟雾传感器的烟雾感应口可以露在外壳401外面。作为另一示例,例如IOT传感器404为红外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集成于外壳401中是指红外传感器的部分电路在外壳401中,红外传感器的探头部分可以露在外壳401外面。其中,WLAN电路403用于实现无线AP的WLAN功能,IOT传感器404的数量和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AP中集成有IOT传感器404,可以利用无线AP来实现物联网网关的功能,从而无需单独部署物联网网关,实现了WLAN和IOT在边缘接入侧的融合,提供了一种简单的WLAN和IOT的布线方案,节省了基础网络布线的开销。
具体的,处理器402和WLAN电路4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连接;针对集成于外壳401内的IOT传感器404,IOT传感器404与处理器402可以固定于同一电路板上,针对位于外壳401外面的IOT传感器404,IOT传感器404可以通过延长线与处理器402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IOT传感器404和处理器402的具体连接方式,提高了本方案的可实现性;且通过延长线与处理器402连接的方式可以扩大传感器404的测量范围,从而提高传感器404采集的测量参数的可靠度。
可选地,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访问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处理器402和IOT传感器404之间还设置有传感器处理电路405。传感器处理电路405位于外壳401内部,与处理器402之间可以通过总线连接,传感器处理电路405与位于外壳401内的IOT传感器404固定于同一电路板上,或者,传感器处理电路405通过延长线与位于外壳401外面的IOT传感器404连接。传感器处理电路405中包括模数转换电路4051,模数转换电路4051用于获取每个IOT传感器404采集的模拟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将模拟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将数字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传输给处理器402。传感器处理电路405中还包括滤波电路或其他电路等。
图4中的无线AP中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2和图3所示的IOT传感器404管理方法中无线AP执行的步骤,具体的,处理器402用于:获取IOT传感器404采集的测量参数,其中,IOT传感器404集成在无线AP中,在测量参数满足第一触发条件时,指示第一触发条件所触发的第一执行动作指向的执行器执行第一执行动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402,还用于在IOT传感器404采集的测量参数满足第二触发条件时,改变无线AP的WLAN功能的设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402,具体用于在IOT传感器404采集的测量参数表明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不存在人类活动时,关闭WLAN电路403。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402,具体用于在IOT传感器404采集的测量参数表明出现紧急情况时,取消所有WLAN认证以开放WLAN。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402,还用于接收WLAN设备发送的WLAN接入请求,获取与WLAN接入请求对应的账户信息,向控制器发送账户信息,账户信息用于供控制器在根据至少两个无线AP发送的账户信息确定满足第三触发条件时,控制打开或关闭第三触发条件所触发的与WLAN设备的位置相关执行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402,还用于在IOT传感器404采集的测量参数表明出现紧急情况时,获取基于WLAN电路403获取的无线接入信息,其中,无线接入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接入WLAN电路403的WLAN设备的数量、WLAN设备的位置信息和使用WLAN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安全告警,安全告警用于指示出现了紧急情况,安全告警中携带有无线接入信息。
可选地,请继续参阅图5,无线AP还可以包括存储器406、执行器处理电路407、有线网络端口408、数据交换芯片409或至少一个天线410中的一项或多项,存储器406、执行器处理电路407和数据交换芯片409位于外壳401内部,有线网络端口408位于外壳401上,至少一个天线410位于外壳401外面。
其中,存储器406和处理器402连接,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执行器处理电路407通过总线与处理器402连接,用于将处理器402生成的数字信号形式的指示信息转换为模拟信号形式的指示信息,通过蓝牙、红外线、WLAN电路等无线网络发送给执行器50,可选地,也可以通过有线网络发送给执行器50;有线网络端口408可以与处理器402通过总线连接,用于与交换机连接,从而无线AP可以接入到有线网络中。
数据交换芯片409可以与处理器402通过总线连接,其中可以存储有MAC表和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分配表,数据交换芯片409可以通过有线网络端口408获取下行方向的数据,以及,通过WLAN电路403获取上行方向上的数据,并根据其中存储的MAC表或VLAN分配表确定数据的目标地址;WLAN电路403可以与处理器402通过总线连接,用于在处理器402的控制下利用至少一个天线410将下行方向的信息发送给WLAN设备,以及,利用至少一个天线410接收上行方向上的信息;天线410用于接收或发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访问点无线AP中各组件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前述图2至图3所示实施例描述的方法中无线AP所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用于进行信号处理的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前述图2至图3所示实施例描述的方法中无线AP所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AP具体可以为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例如可以是处理器,所述通信单元例如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无线AP内的芯片执行上述图2至图3所示实施例描述的方法中无线AP所执行的步骤。可选地,所述存储单元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端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其中,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第一方面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或固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光盘)、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SD))等。

Claims (9)

1.一种物联网IOT传感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具有无线局域网WLAN功能的无线访问点AP获取IOT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其中,所述IOT传感器集成在所述无线AP中;
在所述测量参数满足第一触发条件时,所述无线AP指示所述第一触发条件所触发的第一执行动作指向的执行器执行所述第一执行动作;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AP接收WLAN设备发送的WLAN接入请求;
所述无线AP获取与所述WLAN接入请求对应的账户信息;
所述无线AP向控制器发送所述账户信息,所述账户信息用于供所述控制器在根据至少两个无线AP发送的所述账户信息确定满足第三触发条件时,控制打开或关闭第三触发条件所触发的与所述WLAN设备的位置相关执行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测量参数满足第二触发条件时,所述无线AP改变所述无线AP的WLAN功能的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量参数满足第二触发条件时,所述无线AP改变所述无线AP的WLAN功能的设定,包括:
在所述测量参数表明所述无线AP的覆盖区域内不存在人类活动时,所述无线AP关闭所述WLAN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量参数满足第二触发条件时,所述无线AP改变所述无线AP的WLAN功能的设定,包括:
在所述测量参数表明出现紧急情况时,所述无线AP取消所有WLAN认证以开放WLAN。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测量参数表明出现紧急情况时,所述无线AP获取基于WLAN功能获取的无线接入信息,其中,所述无线接入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接入WLAN功能的WLAN设备的数量、所述WLAN设备的位置信息和使用所述WLAN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无线AP发送安全告警,所述安全告警用于指示出现了紧急情况,所述安全告警中携带有所述无线接入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AP获取IOT传感器采集的测量参数包括:
所述无线AP获取所述IOT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
所述无线AP将所述模拟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
7.一种无线访问点AP,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AP包括:外壳、处理器、无线局域网WLAN电路和物联网IOT传感器,所述处理器、所述WLAN电路和所述IOT传感器集成于所述外壳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所述无线AP执行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AP,其特征在于,
所述IOT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固定于同一电路板上;和/或,
所述IOT传感器通过延长线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AP,其特征在于,所述IOT传感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还设置有模数转换电路;
所述模数转换电路用于获取所述IOT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将模拟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将数字信号形式的测量参数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CN201911089928.0A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以及无线访问点 Active CN1127885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9928.0A CN112788557B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以及无线访问点
PCT/CN2020/119858 WO2021088582A1 (zh) 2019-11-08 2020-10-07 一种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以及无线访问点
EP20885847.2A EP4037351B1 (en) 2019-11-08 2020-10-07 Internet-of-things sensor management method and wireless access point
US17/738,152 US20220264267A1 (en) 2019-11-08 2022-05-06 Internet-of-Things Sensor Management Method and Wireless Access Poi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9928.0A CN112788557B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以及无线访问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8557A CN112788557A (zh) 2021-05-11
CN112788557B true CN112788557B (zh) 2022-11-18

Family

ID=75748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9928.0A Active CN112788557B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以及无线访问点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64267A1 (zh)
EP (1) EP4037351B1 (zh)
CN (1) CN112788557B (zh)
WO (1) WO2021088582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3529A (zh) * 2016-09-28 2017-02-22 浙江大学 基于wifi的鸡舍物联网传感器节点数据采集、监测及控制设备
CN206209311U (zh) * 2016-09-21 2017-05-31 广州虚与实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无线传感农场系统
WO2017097093A1 (zh) * 2015-12-08 2017-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家庭物联网的实现方法及机顶盒、物联网服务器
CN107124458A (zh) * 2017-04-27 2017-09-01 大连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感知设备及感知系统
CN107241784A (zh) * 2017-06-16 2017-10-10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82279B2 (en) * 2004-05-07 2014-03-2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upporting emergency calls o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7499679B2 (en) * 2005-09-30 2009-03-03 James Yang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point and sensor
GB2464262B (en) * 2008-10-03 2012-12-05 Vodafone Plc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network management techniques
KR101396777B1 (ko) * 2012-07-10 2014-05-20 주식회사에어플러그 경로에 따른 접속점 순차정보를 생성하고, 그 생성된 접속점 순차정보를 이용하여 무선 통신망을 접속하는 방법과 장치
KR101560470B1 (ko) * 2014-01-07 2015-10-16 한국과학기술원 스마트 연결 장치 및 스마트 연결 장치를 활용하여 IoT 장치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GB2526511B (en) * 2014-03-14 2019-06-12 British Gas Trading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 of thermal appliances
CN104968037B (zh) * 2015-05-29 2018-07-06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代理设备的低功耗物联网实现方法
US9986402B2 (en) * 2016-09-22 2018-05-29 T-Mobile Usa, Inc. Commandeering wireless access points during emergencies
JP7054323B2 (ja) * 2017-05-25 2022-04-13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防災連携システム
US20190205936A1 (en) * 2017-12-31 2019-07-04 OneMarket Network LLC Symbiotic Reporting Code and Location Tracking Infrastructure for Physical Venues
CN108810072A (zh) * 2018-04-04 2018-11-13 北京艾普智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接入点控制方法及装置、信息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7093A1 (zh) * 2015-12-08 2017-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家庭物联网的实现方法及机顶盒、物联网服务器
CN206209311U (zh) * 2016-09-21 2017-05-31 广州虚与实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无线传感农场系统
CN106453529A (zh) * 2016-09-28 2017-02-22 浙江大学 基于wifi的鸡舍物联网传感器节点数据采集、监测及控制设备
CN107124458A (zh) * 2017-04-27 2017-09-01 大连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感知设备及感知系统
CN107241784A (zh) * 2017-06-16 2017-10-10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37351B1 (en) 2024-01-31
EP4037351A4 (en) 2023-01-04
CN112788557A (zh) 2021-05-11
US20220264267A1 (en) 2022-08-18
WO2021088582A1 (zh) 2021-05-14
EP4037351A1 (en) 2022-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239506B2 (en) EFFICIENT NETWORK LAYER FOR IPv6 PROTOCOL
US11688263B2 (en) Motion detection us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20180293367A1 (en)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via Network-Connected Devices
US20220239622A1 (en) Efficient Network Stack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s
CN105681142B (zh) 组网系统和组网方法
US9807621B1 (en) Distributed channel sampling across a mesh network
KR20150005746A (ko) 가전 원격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20170104953A (ko) 시스템을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834680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radio signal emitted by a gateway, and corresponding gateway and computer program
TW201539918A (zh) 無線電器的控制方法
Ding et al. Interference-aware wireless networks for home monitor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US11483173B2 (en) Smart adaptation of the functionalities of a remote control in a local area network
US10930142B2 (en) Remote control device and remote control system
CN113934151B (zh) 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网关的通讯方法
CN112788557B (zh) 一种物联网传感器管理方法以及无线访问点
CN110677329A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与监测系统
KR101729062B1 (ko) 모바일 메신저를 이용한 스마트 사물 인터넷 하드웨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0251036B2 (en) Network architecture implementing convergence of small cell and M2M system, related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yo Development of a Home Automation System Using Wireless Sensor/Actuator Nod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