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2800B - 导光板、导光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光板、导光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2800B
CN112782800B CN202110184279.3A CN202110184279A CN112782800B CN 112782800 B CN112782800 B CN 112782800B CN 202110184279 A CN202110184279 A CN 202110184279A CN 112782800 B CN112782800 B CN 1127828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reflection
scat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42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2800A (zh
Inventor
于洋
陈平
熊攀伟
西娅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angao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8427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28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2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2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2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28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导光板、导光板组件及显示装置,该导光板包括:导光板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反射面和出光面、以及与反射面和出光面相邻的入光面,入光面使来自光源的光线进入导光板主体中,且光线在导光板主体中进行全反射;位于导光板主体中的多个反射部,反射部具有使光线反射并从出光面射出的反射散射面;以及,位于反射散射面上的半透半反膜层,半透半反膜层用于反射和透射光线,从而,能够增大反射散射面对光线的反射量,使得更多的光线能够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以减少从导光板的反射面射出的光线数量,进而能够减轻反射式显示装置在环境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补充光源进行显示时对人眼造成的伤害,并提高了对光源发射光线的使用率。

Description

导光板、导光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光板、导光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依据显示装置所利用的光源类型(背光源、外界光)的不同,显示装置可分为透射式、反射式和半透半反式三种。其中,反射式显示装置通过对入射至反射式显示装置内的环境光反射来实现显示。由于反射式显示装置无需额外设置背光模组来为其显示提供背光,因此,反射式显示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反射式显示装置对于环境光线的倚赖较强。在环境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显示清晰明亮,但是在环境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显示效果就下降很多。而且,为了实现反射式显示装置在环境光线不足时的有效显示,现有技术的方案是在用户和反射式显示装置的显示屏之间设置导光板,以在环境较暗的时候利用补充光源进行显示。
但是,由于补充光源存在固定发散角度,使得补充光源发射的光线在导光板内进行全反射之后,会自然地向两个方向进行传播,因而存在一定数量的光线从导光板的反射面射出而直接射入人眼,对人眼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导光板组件及显示装置,以减少从导光板的反射面射出的光线数量,进而减轻反射式显示装置在环境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补充光源进行显示时对人眼造成的伤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导光板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反射面和出光面、以及与反射面和出光面相邻的入光面,入光面使来自光源的光线进入导光板主体中,且光线在导光板主体中进行全反射;位于导光板主体中的多个反射部,反射部具有使光线反射并从出光面射出的反射散射面;以及,位于反射散射面上的半透半反膜层,半透半反膜层用于反射和透射光线。
其中,随着反射散射面与入光面之间的距离增大,位于对应反射散射面上的半透半反膜层的反射率递增。
其中,随着反射散射面与入光面之间的距离增大,对应反射散射面的尺寸递增。
其中,反射部设于反射面上,且为凹部、凸部或者凹部和凸部的组合。
其中,导光板主体由多个导光板块拼接形成,多个导光板块在垂直于入光面的方向上沿直线排布,相邻两个导光板块的交界面向靠近入光面方向倾斜。
其中,相邻两个导光板块的交界面处形成反射部,且交界面对应为反射部的反射散射面。
其中,导光板还包括位于出光面上的透射部,透射部具有使光线射出导光板主体的透射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导光板组件,该导光板组件包括光源和上述任一项的导光板,光源对应入光面设置。
其中,导光板组件还包括位于光源和入光面之间的至少一个反射板,反射板使来自光源的光线反射并从入光面进入导光板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反射式显示面板和上述任一项的导光板组件,导光板组件位于反射式显示面板的显示正面上,且导光板组件使来自于光源的光线进入反射式显示面板中,以实现反射式显示面板的显示。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导光板通过在导光板中设置反射部,并在该反射部的发射散射面上设置半透半反膜层,能够增大反射散射面对光线的反射量,以使得更多的光线能够从导光板的出光面侧射出,以减少从导光板的反射面侧射出的光线数量,进而能够减轻反射式显示装置在环境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补充光源进行显示时对人眼造成的伤害,并提高了对光源发射光线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的线O-O’截取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导光板的反射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来自光源的光线在图1中的导光板中进行传播的效果示意图;
图5是来自光源的光线在图1中的导光板中进行传播的另一效果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另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另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另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另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另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另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的线O-O’截取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导光板中反射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来自光源的光线在图1中的导光板中进行传播的效果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导光板可以包括导光板主体21、多个反射部22、以及半透半反膜层23。其中,导光板主体21具有相对设置的反射面21A和出光面21B、以及与反射面21A和出光面21B相邻的入光面21C,其中,入光面21C可以使来自光源10的光线L进入导光板主体21中,且该光线L可以在导光板主体21中进行全反射。上述反射部22位于导光板主体21中,具有使光线L反射并从出光面21B射出的反射散射面22A。上述半透半反膜层23位于反射散射面22A上,用于反射和透射上述光源10发出的光线L。并且,相比较于反射散射面22A上不覆盖半透半反膜层23(比如,反射散射面22A直接与空气接触)的情况,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反射散射面22A上形成半透半反膜层23,能够增大反射散射面22A对光线L的反射量,从而使得更多的光线L能够从导光板主体21的出光面21B射出,减少了从导光板主体21的反射面21B射出的光线数量。
具体地,上述导光板主体21的反射面21A和出光面21B可以相互平行,且该导光板主体21可以具体为板状结构,其上表面可以为反射面21A,下表面可以为出光面21B,至少一个侧面(比如,左侧面)可以为入光面21C。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导光板主体21可以具有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入光面21C,且每个入光面21C可以对应一个光源10。如图5所示,该光源10用于向导光板20射入光线L,且具体可以为灯条,比如,LED(发光二极管)灯条,其中,光源10发出的光线L可以为白光。其中,上述导光板主体21的材质可以为透明材料,具体地,该导光板主体21可以是玻璃板、或是由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硅树脂、环聚烯烃树脂等合成树脂构成的板等,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该导光板主体21的厚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为1毫米或者更厚。该导光板主体21的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矩形、正方形或六面体等多边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圆柱状。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反射部22可以具有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反射散射面22A。该反射散射面22A可以为平面、曲面或者平面和曲面的组合,且不平行于上述导光板主体21的反射面21A和出光面B。具体地,如图4所示,光源10具有一定的发散角度,其发射的光线L在从导光板主体21的入光面21C进入导光板主体21内部后,会向远离该入光面21C的方向进行传播,并在其传播过程中,该光线L会在上述导光板主体21的反射面21A和出光面B上发生全反射。并且,当进入导光板主体21内部的光线L到达反射部22的反射散射面22A时,该光线L中的部分会透过该反射散射面22A,剩余部分会在该反射散射面22A上发生反射,且反射后的光线L会接着向上述出光面21B进行传播,并在到达出光面21B时,该反射后的光线L中的部分或全部会从该出光面21B射出到导光板外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反射散射面22A能够改变光源10发射的至少部分光线L对于出光面21B的入射角,比如,减小光源10发射的至少部分光线L对于出光面21B的入射角,以使得该至少部分光线L在导光板主体21的出光面21B上不能发生全反射而射出。
并且,相比较于反射散射面22A上不覆盖半透半反膜层23(比如,反射散射面22A直接与空气接触)的情况,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反射散射面22A上形成半透半反膜层23,该半透半反膜层23能够减少透过上述反射散射面22A的光线数量,并增加在上述反射散射面22A上发生反射的光线数量,从而能够在不破坏导光板的透明效果的情况下使导光板侧面入射的光线相当大的程度上反射到导光板的出光面侧而射出。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反射部22可以设于上述导光板主体21的反射面21A上,且可以具体为凹部、凸部或者凹部和凸部的组合。可以理解的是,作为反射部22或用于构成反射部22的凸部和凹部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但前提是需要满足该反射部22能够具有至少一个上述反射散射面22A,以通过该反射散射面22A改变光源10发射的至少部分光线L对于出光面21B的入射角,进而使得该至少部分光线L在导光板主体21的出光面21B上不能发生全反射而射出。
具体地,上述作为反射部22或用于构成反射部22的凹部可以为在导光板主体21的反射面21A上形成的凹槽。上述作为反射部22或用于构成反射部22的凸部可以突出导光板主体21的反射面21A设置,且其可以与导光板主体21的材质相同,并具体可以是与该导光板主体21一体成型的。
其中,上述作为反射部22或用于构成反射部22的凹槽和凸部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或倒梯形等几何多边形,相应地,反射部22的反射散射面22A可以对应为该几何多边形的一个边。具体地,当反射部22为形成于反射面21A上的凹槽,且该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几何多边形时,该反射部22的反射散射面22A可以对应为该几何多边形的一个边,且该边可以为向靠近入光面21C方向倾斜且与出光面21C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比如,在40度~60度之间)的斜边。例如,如图2所示,凹槽(也即,反射部22)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该反射部22的反射散射面22A可以对应为该三角形的斜边W1。进一步地,当反射部22为形成于反射面21A上的凸部,且该凸部的截面形状为几何多边形时,该反射部22的反射散射面22A也可以对应为该几何多边形的一个边,且该边可以为向靠近入光面21C方向倾斜且与出光面21C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比如,在40度~60度之间)的斜边。例如,如图6所示,凸部(也即,反射部22)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该反射部22的反射散射面22A可以对应为该三角形的边W2。
其中,上述作为反射部22或用于构成反射部22的凹槽和凸部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为半圆形、半扁圆形等圆弧形,相应地,反射部22的反射散射面22A可以为该圆弧形的部分或全部圆弧边。具体地,如图7所示,当反射部22为形成于反射面21A上的凹槽,且该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时,该反射部22的反射散射面22A可以对应为该半圆形的圆弧边W3靠近入光面21C的一半。如图8所示,当反射部22为形成于反射面21A上的凸部,且该凸部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时,该反射部22的反射散射面22A可以对应为该半圆形的整个圆弧边W4。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凹槽或凸部的形状可以为规则的多面体形状(比如,六面体形状、棱柱形状或棱台形状等),例如,如图3所示,为三棱柱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比如,半球形状、半圆柱形、圆锥形状或棱锥形状等)。具体地,如图1所示,上述多个反射部22可以在上述导光板主体21的反射面21A上呈行列排布,其中,行方向可以为垂直于入光面21C的水平方向,列方向可以为平行于入光面21C 的垂直方向。且该多个反射部22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也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和不同的尺寸,还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尺寸。并且,上述多个反射部22可以均为形成于上述反射面21A上的凸部,也可以均为形成于上述出光面21A上的凹部,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多个反射部22中的一部分可以为形成于上述反射面21A上的凸部,另一部分可以为形成于上述出光面21A上的凹部,也即,该多个反射部22为凹部和凸部的组合。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上述导光板主体21可以由多个导光板块211拼接形成,且该多个导光板块211可以在垂直于入光面21C的方向上沿直线排布,相邻两个导光板块211的交界面211A可以向靠近入光面21C方向倾斜,且与出光面21C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比如,在40度~60度之间),或者,还可以向远离入光面21C方向弯曲。相应地,每相邻两个导光板块211的交界面211A处可以对应形成一个反射部22,且交界面211A可以对应为该反射部22的反射散射面22A。具体地,每相邻两个导光板块211的交界面211A上还可以设置有位于这相邻两个导光板块211之间的半透半反膜层23。其中,相邻两个导光板块211的交界面211A可以为平面、曲面或者平面和曲面的组合,例如,如图9所示,相邻两个导光板块211的交界面211A为向靠近入光面21C方向倾斜的倾斜平面,又例如,如图10所示,上述相邻两个导光板块211的交界面211A为向远离入光面21C方向弯曲的弧面。
并且,具体实施时,可以在相邻两个导光板块211中的任一个导光板块211的边界面211A上形成半透半反膜层23,并在一个导光板块211的边界面211A上形成半透半反膜层23之后,可以接着在该半透半反膜层23与另一个导光板块211的边界面211A之间设置光学透明胶(图中未示出),以实现相邻两个导光板块211之间的粘接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多个反射部22可以均形成于相邻两个导光板块211的交界面211A处,对应上述半透半反膜层23可以仅位于相邻两个导光板块211之间,也即仅覆盖该相邻两个导光板块211的交界面211A。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多个反射部22也可以均形成于导光板主体21的反射面21A上,对应上述半透半反膜层23可以仅形成于位于反射面21A上的反射部22的反射散射面22A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多个反射部22中的一部分可以形成于相邻两个导光板块211的交界面211A处,另一部分可以形成于导光板主体21的反射面21A上,对应上述半透半反膜层23的一部分形成于相邻两个导光板块211的交界面211A处,另一部分形成于位于反射面21A上的反射部22的反射散射面22A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导光板在出光面侧的出光均匀性,可以设置:随着反射散射面22A与入光面21C之间的距离增大,位于对应反射散射面22A上的半透半反膜层23的反射率递增,和/或,位于对应反射散射面上的半透半反膜层的透射率递减。例如,如图2所示,反射部22-1与入光面21C之间的距离大于反射部22-2与入光面21C之间的距离,即反射部22-1的反射散射面22A与入光面21C之间的距离大于反射部22-2的反射散射面22A与入光面21C之间的距离,对应位于反射部22-1的反射散射面22A上覆盖的半透半反膜层23的反射率可以大于位于反射部22-2的反射散射面22A上覆盖的半透半反膜层23的反射率,如此,相比较于所有反射部的反射散射面上覆盖的半透半反膜层的反射率均相同的情况,增加了距离光源较远的反射散射面22A对于光线的反射量,从而能够改善由于光源发射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所造成的出光不均匀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在两个反射部22(比如,图2中示出的反射部22-1和反射部22-2)的形状和尺寸都相同的情况下,当有相同数量的光线L到达这两个反射部22的反射散射面22A上时,反射散射面22A上覆盖的半透半反膜层23的反射率越大,对应该反射散射面22A上反射的光线L越多。
并且,具体实施时,当上述多个反射部22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比如均为图3中的三棱柱形状时,可以设置相邻两列反射部22中靠近入光面21C的一列反射部22上设置的半透半反膜层23的反射率小于靠近入光面21C的一列反射部22上设置的半透半反膜层23的反射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多列反射部22,还可以从导光板靠近入光面21C(或光源10)的一侧向远离入光面21C(或光源10)的一侧,每n列反射部22为一组,设置每组中的反射部22上覆盖的半透半反膜层23具有相同的反射率,且远离光源10的一组反射部22上覆盖的半透半反膜层23的反射率大于靠近光源10的一组反射部22上覆盖的半透半反膜层23的反射率,其中,n可以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导光板在出光面侧的出光均匀性,可以设置:随着反射散射面22A与入光面21C之间的距离增大,对应反射散射面22A的尺寸递增。例如,如图11所示,反射部21-3与入光面21C之间的距离大于反射部22-4与入光面21C之间的距离,即反射部22-3的反射散射面22A与入光面21C之间的距离大于反射部22-4的反射散射面22A与入光面21C之间的距离,对应该反射部22-3的反射散射面的尺寸可以大于该反射部22-4的反射散射面的尺寸,因而使得距离入光面21C较远的反射部22-3的反射散射面22A的面积可以大于距离入光面21C较近的反射部21-4的反射散射面22A的面积。如此,相比较于所有反射部的反射散射面尺寸都相同的情况,增大了光源发射的光线到达距离光源较远的反射散射面的可能性,从而相比较于距离光源较近的反射散射面,距离光源较近的反射散射面能够将更多的光线反射至导光板的出光面侧而射出,以能够改善由于光源发射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所造成的出光不均匀的问题。
并且,具体实施时,当上述多个反射部22具有相同的形状,比如均为图3中的三棱柱形状时,可以设置相邻两列反射部22中靠近入光面21C(或光源10)的一列反射部22在垂直于出光面21B的方向上的深度或高度小于远离入光面21C(或光源10)的一列反射部22在垂直于出光面21B的方向上的深度或高度,且二者之间的差值可以为一固定值,以实现尺寸以等幅度增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靠近入光面21C(或光源10)的相邻两列反射部22在垂直于出光面21B的方向上的深度差或高度差还可以小于远离入光面21C(或光源10)的相邻两列反射部在垂直于出光面21B的方向上的深度差或高度差,以实现尺寸以递增的幅度增大。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多列反射部22,还可以从导光板靠近入光面21C(或光源10)的一侧向远离入光面21C(或光源10)的一侧,每m列反射部22为一组,设置每组中的反射部22在纵向Z上具有相同的深度或高度,且远离光源10的一组反射部22在纵向Z上的深度或高度大于靠近光源10的一组反射部22在纵向Z上的深度或高度,其中,m可以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导光板在出光面侧的出光均匀性,还可以同时设置:随着反射散射面22A与入光面21C之间的距离增大,对应反射散射面22A的尺寸递增,且位于对应反射散射面22A上的半透半反膜层23的反射率递增。例如,如图11所示,反射部21-3与入光面21C之间的距离大于反射部22-4与入光面21C之间的距离,即反射部22-3的反射散射面22A与入光面21C之间的距离大于反射部22-4的反射散射面22A与入光面21C之间的距离,对应该反射部22-3的反射散射面22A的尺寸可以大于该反射部22-4的反射散射面22A的尺寸,且同时该反射部22-3的反射散射面22A上覆盖的半透半反膜层23的反射率可以大于该反射部22-4的反射散射面22A上覆盖的半透半反膜层23的反射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半透半反膜层23的透射率和反射率可以为大于零的任何数值,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半透半反膜层23的透射率可以为4%~88%,反射率可以为18%~70%。具体地,上述半透半反膜层23的制作材料可以包括金属材料,比如银。并且,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控制两个反射散射面22A上覆盖的半透半反膜层23的厚度不同来实现两个反射散射面22A上覆盖的半透半反膜层23的反射率不同,且半透半反膜层23的厚度越大,可以对应该半透半反膜层23的反射率越大,透射率越小。以半透半反膜层为银金属层为例,当银金属层的厚度在50nm以下时,对应该银金属层的反射率可以控制在15%~75%之间,透射率可以在5%~70%之间,且具体的反射率和透射率的数值可以通过银金属层的厚度和工艺来调整。
具体地,上述半透半反膜层23可以是采用低温镀膜工艺在上述反射散射面22A上形成的,以减少或避免在反射散射层22A上形成半透半反膜层23的制程工艺对导光板主体结构的损伤。并且,上述半透半反膜层23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叠层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上述半透半反膜层23为叠层结构时,该叠层结构可以是利用多个掩膜版进行多次镀膜形成的。
并且,具体实施时,当上述反射部22除了反射散射面22A之外,还具有其他表面上,上述半透半反膜层23除了覆盖反射部22的反射散射面22A之外,还可以覆盖反射部22的其他表面。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从导光板出光面侧射出的光线数量,如图12所示,上述导光板还可以包括位于出光面21B上的透射部24,该透射部24具有使光线射出导光板主体2的透射面24A。具体地,该透射部24为可以凹部、凸部或者凹部和凸部的组合,且作为透射部24或用于构成透射部24的凸部和凹部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但前提是需要满足该透射部24能够具有至少一个上述透射面24A,且进入导光板主体21内部的光线在透射面24A上不能发生全反射而射出。其中,作为透射部24或用于构成透射部24的凹部可以为在导光板主体21的出光面21B上形成的凹槽。作为透射部24或用于构成透射部24的凸部可以突出导光板主体21的出光面21B设置,且其可以与导光板主体21的材质相同,并具体可以是与该导光板主体21一体成型的。具体地,作为透射部24或用于构成透射部24的凹槽和凸部的具体结构与上述作为反射部22或用于构成反射部22的凹槽和凸部的具体结构可以相同或相似,且作为透射部24或用于构成透射部24的凹槽和凸部的具体结构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见上述作为反射部22或用于构成反射部22的凹槽和凸部的具体结构的实施方式,故此处不再赘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导光板通过在导光板中设置反射部,并在该反射部的发射散射面上设置半透半反膜层,能够增大反射散射面对光线的反射量,以使得更多的光线能够从导光板的出光面侧射出,以减少从导光板的反射面侧射出的光线数量,进而能够减轻反射式显示装置在环境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补充光源进行显示时对人眼造成的伤害,并提高了对光源发射光线的使用率。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该导光板组件包括光源31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导光板32。其中,上述导光板32包括导光板主体、多个反射部、以及半透半反膜层。导光板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反射面和出光面、以及与反射面和出光面相邻的入光面。上述光源31可以对应导光板32的入光面设置,该入光面可以使来自光源31的光线L进入导光板32中,且该光线L可以在该导光板32的导光板主体中进行全反射。并且,上述导光板32的反射部位于导光板主体中,具有使光线L反射并从出光面射出的反射散射面。上述半透半反膜层位于反射散射面上,用于反射和透射上述光源31发出的光线L。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上述导光板组件还可以包括位于光源31和导光板32的入光面侧之间的至少一个反射板33,该反射板33能够使来自光源31的光线L反射并从导光板32的入光面侧进入该导光板32中。并且,当反射板33的数量为多个,比如两个时,这两个反射板33可以在垂直于导光板32的出光面的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且反射板33的存在使得光源31射出的无法到达导光板32的入光面的光线能够反射至该入光面而进入导光板32内,增大了光源发射的光线的利用率。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导光板组件通过在导光板中设置反射部,并在该反射部的发射散射面上设置半透半反膜层,能够增大反射散射面对光线的反射量,以使得更多的光线能够从导光板的出光面侧射出,以减少从导光板的反射面侧射出的光线数量,进而能够减轻反射式显示装置在环境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补充光源进行显示时对人眼造成的伤害,并提高了对光源发射光线的使用率。
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80可以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组件81、以及反射式显示面板82,其中,导光板组件81位于反射式显示面板82的显示正面82A上。
具体地,上述导光板组件81可以包括光源和导光板。其中,导光板可以包括导光板主体、多个反射部、以及半透半反膜层。导光板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反射面和出光面、以及与反射面和出光面相邻的入光面。光源可以对应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该入光面可以使来自光源的光线进入导光板中,且该光线可以在该导光板的导光板主体中进行全反射。并且,上述导光板的反射部位于导光板主体中,具有使光线反射并从出光面射出的反射散射面。上述半透半反膜层位于反射散射面上,用于反射和透射上述光源发出的光线。
其中,上述导光板组件81可以使来自于光源的光线进入反射式显示面板82中,以实现该反射式显示面板82的显示。具体地,反射式显示面板82可以具体包括彩色滤光基板821、与彩色滤光基板821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822、填充于彩色滤光基板821与阵列基板822之间的液晶材料层823、设置于彩色滤光基板821背离液晶材料层823的一面上的偏光片824、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822和液晶材料层823之间反射片825。对应地,上述导光板组件81可以设置于偏光片824背离彩色滤光基板821的一面上。
具体地,在环境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上述反射式显示面板82可以利用导光板组件81所携带的光源进行显示。例如,在环境光线不足的使用场景中,可以点亮光源,以使反射式显示面板82可以利用该光源发射的光线进行显示。在环境光线充足的使用场景中,可以关闭光源,以使上述反射式显示面板利用环境光进行显示。
并且,当反射式显示面板82利用导光板组件81所携带的光源进行显示时,该光源发射的光线可以从导光板主体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主体,并从导光板主体的出光面射出,接着可以经过上述反射式显示面板82的显示正面82A入射至该反射式显示面板82中,然后可以依次经过上述偏光片824、彩色滤光基板821和液晶材料层823,并在反射片825上发生反射,且反射的光线会在依次经过液晶材料层823、彩色滤光基板821和偏光片824后入射到反射式显示面板82的显示正面82A而射出。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反射式显示装置,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大大增加了光源发射的从导光板出光面侧射出的光线数量,并减少了光源发射的从导光板反射面侧射出的光线数量,也即,减少了射入人眼的光线数量。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通过在导光板主体中设置反射部,并在该反射部的发射散射面上设置半透半反膜层,能够增大反射散射面对光线的反射量,以使得更多的光线能够从导光板的出光面侧射出,以减少从导光板的反射面侧射出的光线数量,进而能够减轻反射式显示装置在环境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补充光源进行显示时对人眼造成的伤害,并提高了对光源发射光线的使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光板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反射面和出光面、以及与所述反射面和所述出光面相邻的入光面,所述入光面使来自光源的光线进入所述导光板主体中,且所述光线在所述导光板主体中进行全反射;
位于所述导光板主体中的多个反射部,所述反射部具有使所述光线反射并从所述出光面射出的反射散射面;以及,
位于所述反射散射面上的半透半反膜层,所述半透半反膜层用于反射和透射所述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随着所述反射散射面与所述入光面之间的距离增大,位于对应所述反射散射面上的所述半透半反膜层的反射率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随着所述反射散射面与所述入光面之间的距离增大,对应所述反射散射面的尺寸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设于所述反射面上,且为凹部、凸部或者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主体由多个导光板块拼接形成,所述多个导光板块在垂直于所述入光面的方向上沿直线排布,相邻两个所述导光板块的交界面向靠近所述入光面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导光板块的交界面处形成所述反射部,且所述交界面对应为所述反射部的所述反射散射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出光面上的透射部,所述透射部具有使所述光线射出所述导光板主体的透射面。
8.一种导光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和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导光板,所述光源对应所述入光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光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光源和所述入光面之间的至少一个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使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线反射并从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板中。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式显示面板和如权利要求8-9任一所述的导光板组件,所述导光板组件位于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的显示正面上,且所述导光板组件使来自于所述光源的光线进入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中,以实现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的显示。
CN202110184279.3A 2021-02-08 2021-02-08 导光板、导光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7828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4279.3A CN112782800B (zh) 2021-02-08 2021-02-08 导光板、导光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4279.3A CN112782800B (zh) 2021-02-08 2021-02-08 导光板、导光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2800A CN112782800A (zh) 2021-05-11
CN112782800B true CN112782800B (zh) 2022-10-25

Family

ID=75761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4279.3A Active CN112782800B (zh) 2021-02-08 2021-02-08 导光板、导光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280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9179A (en) * 1992-10-01 1994-08-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Edge-lit transflective non-emissive display with angled interface means on both sides of light conducting panel
JPH06201919A (ja) * 1992-12-28 1994-07-22 Ikuo Iwai 平面型照明装置
JP3899711B2 (ja) * 1998-11-18 2007-03-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2014336A (ja) * 2000-06-29 2002-01-18 Casio Comput Co Ltd 反射/透過素子及び反射/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GB2364789A (en) * 2000-07-14 2002-02-06 Sharp Kk A transflector
US20100002461A1 (en) * 2008-07-02 2010-01-07 Rong-Yaw Wu Light guide bar with patterned surface to enhance light uniformity and intensity
JP5205511B2 (ja) * 2009-04-22 2013-06-0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表示装置および採光窓
CN103883936A (zh) * 2012-12-24 2014-06-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JP2018055085A (ja) * 2016-09-26 2018-04-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0161612B (zh) * 2018-02-13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波导器件、近眼显示设备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2800A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84906A1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KR100898100B1 (ko) 프리즘 시트
US1136635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5409901B2 (ja) 面状光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TWI484250B (zh) Front light module
JP5295382B2 (ja) 面状光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US20060187651A1 (en) Direct-illumination backlight apparatus having transparent plate acting as light guide plate
CN101118044A (zh) 发光装置和液晶显示器
WO2020253567A1 (zh) 透明显示基板及透明显示装置
KR20150056457A (ko) 광학 소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KR102281937B1 (ko) 표시 장치
KR20080009490A (ko) 광제어용 구조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면광원 장치
JP2006054088A (ja) 面発光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10788614B2 (en) Optical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156707B (zh) 面光源装置和平板显示装置
US20080079870A1 (en) Small-angled, predetermined-positioned and predetermined-orientated light emitting device of backlight modul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350009B2 (ja) 面発光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12782800B (zh) 导光板、导光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JP5174685B2 (ja) 面状光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6628889B2 (ja) 複数の光チャネルを備える導光体
JP4544182B2 (ja) 照明装置、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74214A (ja) 指向性反射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反射型表示装置
CN211653351U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KR20170020589A (ko) 측면부 반사 패턴을 갖는 도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460613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3

Address after: 518126 3rd Floor, Xincheng Square, Hedong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yu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8 / F, TC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uilding, F4 building, e city, TCL International City, 1001 Zhongshan Park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8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1418-27 Moganshan Road,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1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SANGAO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6 3rd Floor, Xincheng Square, Hedong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yu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