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2756A - 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2756A
CN112782756A CN201911087520.XA CN201911087520A CN112782756A CN 112782756 A CN112782756 A CN 112782756A CN 201911087520 A CN201911087520 A CN 201911087520A CN 112782756 A CN112782756 A CN 112782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alysis
velocity
inversion
weighting factor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75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晶璇
刘鸿
何光明
王光银
陈三平
张恩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0875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27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2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27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analysis, for interpretation, for correction
    • G01V1/282Application of seismic models, synthetic seismogra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analysis, for interpretation, for correction
    • G01V1/30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进行深度域初始层速度反演的分析道网格和时间网格,根据时间偏移剖面得到分析道网格中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道间相关系数;根据所述相关系数与预设系数确定加权因子;根据所述加权因子和时间网格对应的垂直速度得到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并进行层速度反演得到层速度场,本发明可有效解决Dix层速度求取结果纵向误差放大的缺点并改善速度反演纵横向连续和变速的问题,提高深度域初始层速度模型的精度,实现层速度场在精细表现地质构造特征的同时层间速度尽量平滑,更符合地质规律。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震勘探速度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山地复杂构造地震资料处理中,层速度计算的精度无论对深度速度模型建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还是时深转换和储层预测等方面都至关重要。在深度速度模型建立中,速度模型的迭代更新对初始模型是非常敏感的(杜泽源,2017),高精度的层速度场保证了高精度的初始深度速度模型,进一步保证了深度速度模型的快速收敛和高精度(绍荣峰,2016)。因此,层速度的计算对深度域速度建模至关重要。
最初层速度求取通常采用均方根速度通过Dix公式转换得到(Dix,1955),但Dix公式适用范围小并容易产生高频振荡(叶勇,2008)。Koren等(2005)、叶勇(2008)在Dix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约束Dix反演层速度方法,有效改善了Dix公式速度反演时出现的高频震荡现象,但在复杂地下介质情况下反演误差传递严重,横向振荡严重。为解决层速度横向波动大的问题,Koren和Ravve(2006)在指数渐进边界速度趋势模型约束层速度反演公式中引入一个固定的影响半径联合井数据资料和旁分析道信息来解决纵横向连续和变速的问题。但是,要得到能达到最优效果的一个合适的影响半径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来确定,过大或者过小的影响半径都会影响反演效果。并且通过一个常数来匹配所有的局部构造,构造简单区域该方法可行,构造复杂区域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会为当前分析点引入非同层速度而造成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有效解决Dix层速度求取结果纵向误差放大的缺点并改善速度反演纵横向连续和变速的问题,提高深度域初始层速度模型的精度,实现层速度场在精细表现地质构造特征的同时层间速度尽量平滑,更符合地质规律。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系统。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读介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包括:
确定进行深度域初始层速度反演的分析道网格和时间网格,根据时间偏移剖面得到分析道网格中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道间相关系数;
根据所述相关系数与预设系数的关系确定加权因子;
根据所述加权因子和时间网格对应的垂直速度得到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并进行层速度反演得到层速度场。
优选的,所述根据时间偏移剖面得到分析道网格中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道间相关系数具体包括:
根据时间偏移剖面得到分析道网格中每一分析道与预设半径内的其他分析道的道间相关系数。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相关系数与预设系数的关系确定加权因子具体包括:
当所述相关系数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系数时,所述加权因子为第一预设值;
当所述相关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系数时,所述加权因子为第二预设值;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设值为1,所述第二预设值为0。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加权因子和时间网格对应的垂直速度得到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具体包括:
对每一分析道的所有时间网格的垂直速度进行纵向累加;
基于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加权因子对其他分析道的垂直速度进行横向累加得到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系统,包括:
相关系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进行深度域初始层速度反演的分析道网格和时间网格,根据时间偏移剖面得到分析道网格中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道间相关系数;
加权因子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关系数与预设系数的关系确定加权因子;
层速度场反演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权因子和时间网格对应的垂直速度得到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并进行层速度反演得到层速度场。
优选的,所述相关系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时间偏移剖面得到分析道网格中每一分析道与预设半径内的其他分析道的道间相关系数。
优选的,所述加权因子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相关系数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系数时,所述加权因子为第一预设值;当所述相关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系数时,所述加权因子为第二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设值为1,所述第二预设值为0。
优选的,所述层速度场反演单元具体用于对每一分析道的所有时间网格的垂直速度进行纵向累加;基于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加权因子对其他分析道的垂直速度进行横向累加得到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
本发明通过进行深度域初始层速度反演的分析道网格和时间网格,确定分析道网格中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道间相关系数,从而得到可表示地质构造的横向连续性,根据所述相关系数与预设系数的关系确定横向垂直速度累加的加权因子,形成速度趋势函数的全局横向约束。根据所述加权因子和时间网格对应的垂直速度得到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并进行层速度反演得到层速度场,可剔除因均方根速度拾取误差导致的高频振荡和横向振荡。本发明不仅能够有效解决Dix层速度求取结果纵向误差放大的缺点,并且能够实现反演得到的层速度场在精细表现地质特征的同时层间速度尽量平滑,更符合地质规律,从而能够很好的应用在叠前深度域速度建模处理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发明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之一;
图2示出本发明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之二;
图3示出本发明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之三;
图4示出本发明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之四;
图5示出本发明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一个具体例子采用现有层速度反演方法得到的层速度分布示意图;
图6示出本发明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一个具体例子采用本发明层速度反演方法得到的层速度分布示意图;
图7示出本发明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8示出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0:确定进行深度域初始层速度反演的分析道网格和时间网格,根据时间偏移剖面得到分析道网格中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道间相关系数。
S200:根据所述相关系数与预设系数的关系确定加权因子。
S300:根据所述加权因子和时间网格对应的垂直速度得到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并进行层速度反演得到层速度场。
本发明通过进行深度域初始层速度反演的分析道网格和时间网格,确定分析道网格中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道间相关系数,从而得到可表示地质构造的横向连续性,根据所述相关系数与预设系数的关系确定横向垂直速度累加的加权因子,形成速度趋势函数的全局横向约束。根据所述加权因子和时间网格对应的垂直速度得到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并进行层速度反演得到层速度场,可剔除因均方根速度拾取误差导致的高频振荡和横向振荡。本发明不仅能够有效解决Dix层速度求取结果纵向误差放大的缺点,并且能够实现反演得到的层速度场在精细表现地质特征的同时层间速度尽量平滑,更符合地质规律,从而能够很好的应用在叠前深度域速度建模处理中。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S100中根据时间偏移剖面得到分析道网格中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道间相关系数具体可包括:
S110:根据时间偏移剖面得到分析道网格中每一分析道与预设半径内的其他分析道的道间相关系数。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预先设置预设半径的值,使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进行横向速度累加时只考虑预设半径内的其他分析道,在保证层速度反演准确性的条件下减少计算量。优选的,该约束半径可以选择一个较大的常数,尽量大于剖面的最大构造横向长度,保证横向连续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S200具体可包括:
S210:当所述相关系数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系数时,所述加权因子为第一预设值。
S220:当所述相关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系数时,所述加权因子为第二预设值。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可以理解的是,可根据经验预先设置预设系数的值,当道间相关系数大于等于预设系数时,表示当前分析道与该相关系数对应的分析道的相关性比较强,具有极为相似的地质构造,层速度趋于一致,为了保证横向连续性,使加权因子为第一预设值,在第一预设值的加权因子的基础上对该分析道的垂直速度进行加权叠加,使反演得到的层速度与地质构造相匹配。由于相关系数大于预设系数时,表示对应分析道的垂直速度与当前分析道的速度相关性较强,因此叠加的加权因子需设置的较高,使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从而更高权重的叠加与当前分析道地质构造更相关的分析道的垂直速度,使反演得到的层速度与实际地质规律更相符,层间速度更加平滑。
在一个具体例子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1,所述第二预设值为0。由此,当相关系数大于等于预设系数,认为两个分析道的相关性很高,很可能为同层地质构造,即叠加该分析道的垂直速度,而当相关系数小于预设系数时,认为两个分析道的相关性较低,很可能为不同层地质构造,不叠加该分析道的垂直速度。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S100中计算道间相关系数时,可设当前分析道为Trace1,利用时间偏移剖面,求取余下各道Trace2、Trace3……TraceN与Trace1在各时间网格的道间相关系数S1、S2……SN,用道间相关系数S1、S2……SN标识各道与当前分析道Trace1的构造横向连续性。在一个具体例子中,相关系数可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2265879110000061
其中,sj为第j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相关系数,tri为不同地震到记录的振幅值,
Figure BDA0002265879110000062
为地震记录的平均振幅值,m为纵向样点数。
利用相关系数作为纳入联合反演的垂向函数的划分依据和影响权重,从单独的道来看,每道纳入的旁道数是跟相关系数有关是变化的,是与剖面构造的连续性匹配的。从全局来看,当相关系数大时纳入联合反演的垂向函数可以是远距离的,不再局限于相邻范围内,与地质构造的走向与分布有关,这与层速度的地质规律相匹配。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S300中根据所述加权因子和时间网格对应的垂直速度得到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具体可包括:
S310:对每一分析道的所有时间网格的垂直速度进行纵向累加。
S320:基于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加权因子对其他分析道的垂直速度进行横向累加得到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
同一层内岩层速度的变化应比较小,与距离的远近不成正比。如果构造变化,近距离道的速度也会存在差异,所以通过距离的远近作为权重来确定旁道对当前道的影响大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引入了道间相关系数作为影响半径的划分依据同时将该系数作为影响权重。相关系数大说明地震道相同性高地层速度相对变化小,反之说明地震道相异性高地层速度出现动荡,相关系数反映了地震道的相似性,因此,选用相关系数作为影响权重因子比选用距离的函数作为权重因子更合理。在一个具体例子中,通过S310和S320得到的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为:
Figure BDA0002265879110000071
其中,内层求和表示对第i个垂直速度函数的所有个拾取节点的累加,外层求和为第i个垂直速度函数的所有相关系数大于给定S的全部个垂直速度函数的加权累加。
Figure BDA0002265879110000072
表示纳入加权叠加的各道与当前道的的相关系数。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S300中进行层速度反演得到层速度场的实质就是求解一个目标函数的极小值,将常规CVI公式的常规指数渐进趋势函数修改为基于相关系数约束的指数渐进速度趋势函数。解反演线性方程组并平滑插值后得到基于纵向构造约束的约束速度层速度场。
图5和图6分别示出了一个具体例子中采用现有方法和本发明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得到的层速度场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得到速度更加平滑,更符合地质规律。本文通过剖面地质构造的连续性对约束速度反演算法的趋势函数及影响因子进行约束,建立了合理的、随地质构造自动变化的道间约束,产生的层速度受精细地质条件的约束,较好的解决了层速度场纵横向连续和变速的问题,也解决了固定半径选取和输入的局限性,提高约束速度反演的精度。
基于相同原理,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相关系数确定单元11、加权因子确定单元12和层速度场反演单元13。
其中,相关系数确定单元11用于确定进行深度域初始层速度反演的分析道网格和时间网格,根据时间偏移剖面得到分析道网格中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道间相关系数。
加权因子确定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相关系数与预设系数的关系确定加权因子。
层速度场反演单元13用于根据所述加权因子和时间网格对应的垂直速度得到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并进行层速度反演得到层速度场。
本发明通过进行深度域初始层速度反演的分析道网格和时间网格,确定分析道网格中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道间相关系数,从而得到可表示地质构造的横向连续性,根据所述相关系数与预设系数的关系确定横向垂直速度累加的加权因子,形成速度趋势函数的全局横向约束。本发明不仅能够有效解决Dix层速度求取结果纵向误差放大的缺点,并且能够实现反演得到的层速度场在精细表现地质特征的同时层间速度尽量平滑,更符合地质规律。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相关系数确定单元11具体用于根据时间偏移剖面得到分析道网格中每一分析道与预设半径内的其他分析道的道间相关系数。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预先设置预设半径的值,使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进行横向速度累加时只考虑预设半径内的其他分析道,在保证层速度反演准确性的条件下减少计算量。优选的,该约束半径可以选择一个较大的常数,尽量大于剖面的最大构造横向长度,保证横向连续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权因子确定单元12具体用于当所述相关系数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系数时,所述加权因子为第一预设值;当所述相关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系数时,所述加权因子为第二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可以理解的是,可根据经验预先设置预设系数的值,当道间相关系数大于等于预设系数时,表示当前分析道与该相关系数对应的分析道的相关性比较强,具有极为相似的地质构造,层速度趋于一致,为了保证横向连续性,使加权因子为第一预设值,在第一预设值的加权因子的基础上对该分析道的垂直速度进行加权叠加,使反演得到的层速度与地质构造相匹配。由于相关系数大于预设系数时,表示对应分析道的垂直速度与当前分析道的速度相关性较强,因此叠加的加权因子需设置的较高,使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从而更高权重的叠加与当前分析道地质构造更相关的分析道的垂直速度,使反演得到的层速度与实际地质规律更相符,层间速度更加平滑。
在一个具体例子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1,所述第二预设值为0。由此,当相关系数大于等于预设系数,认为两个分析道的相关性很高,很可能为同层地质构造,即叠加该分析道的垂直速度,而当相关系数小于预设系数时,认为两个分析道的相关性较低,很可能为不同层地质构造,不叠加该分析道的垂直速度。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计算道间相关系数时,可设当前分析道为Trace1,利用时间偏移剖面,求取余下各道Trace2、Trace3……TraceN与Trace1在各时间网格的道间相关系数S1、S2……SN,用道间相关系数S1、S2……SN标识各道与当前分析道Trace1的构造横向连续性。在一个具体例子中,相关系数可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2265879110000081
其中,sj为第j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相关系数,tr1i、tr2i与为不同的地震道记录,
Figure BDA0002265879110000082
与为地震道记录的平均值,m为纵向样点数。
利用相关系数作为纳入联合反演的垂向函数的划分依据和影响权重,从单独的道来看,每道纳入的旁道数是跟相关系数有关是变化的,是与剖面构造的连续性匹配的。从全局来看,当相关系数大时纳入联合反演的垂向函数可以是远距离的,不再局限于相邻范围内,与地质构造的走向与分布有关,这与层速度的地质规律相匹配。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层速度场反演单元13具体用于对每一分析道的所有时间网格的垂直速度进行纵向累加,基于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加权因子对其他分析道的垂直速度进行横向累加得到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同一层内岩层速度的变化应比较小,与距离的远近不成正比。如果构造变化,近距离道的速度也会存在差异,所以通过距离的远近作为权重来确定旁道对当前道的影响大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将道间相关系数作为影响半径的划分依据同时将该系数作为影响权重。相关系数大说明地震道相同性高地层速度相对变化小,反之说明地震道相异性高地层速度出现动荡,相关系数反映了地震道的相似性。在一个具体例子中,得到的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为:
Figure BDA0002265879110000091
其中,内层求和表示对第i个垂直速度函数的所有个拾取节点的累加,外层求和为第i个垂直速度函数的所有相关系数大于给定S的全部个垂直速度函数的加权累加。
Figure BDA0002265879110000092
表示纳入加权叠加的各道与当前道的的相关系数。
将常规约束速度反演公式中的常规指数渐进速度趋势函数修改为本发明中的基于道间相关系数的指数渐进速度趋势函数,求解可得到最终初始速度场分布。
由于该系统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以上方法类似,因此本系统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设备,具体的,计算机设备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在一个典型的实例中计算机设备具体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
下面参考图8,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计算机设备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工作和处理。在RAM603中,还存储有系统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601、ROM602、以及RAM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反馈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5。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如存储部分6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进行深度域初始层速度反演的分析道网格和时间网格,根据时间偏移剖面得到分析道网格中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道间相关系数;
根据所述相关系数与预设系数的关系确定加权因子;
根据所述加权因子和时间网格对应的垂直速度得到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并进行层速度反演得到层速度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时间偏移剖面得到分析道网格中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道间相关系数具体包括:
根据时间偏移剖面得到分析道网格中每一分析道与预设半径内的其他分析道的道间相关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关系数与预设系数的关系确定加权因子具体包括:
当所述相关系数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系数时,所述加权因子为第一预设值;
当所述相关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系数时,所述加权因子为第二预设值;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1,所述第二预设值为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加权因子和时间网格对应的垂直速度得到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具体包括:
对每一分析道的所有时间网格的垂直速度进行纵向累加;
基于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加权因子对其他分析道的垂直速度进行横向累加得到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
6.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关系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进行深度域初始层速度反演的分析道网格和时间网格,根据时间偏移剖面得到分析道网格中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道间相关系数;
加权因子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关系数与预设系数的关系确定加权因子;
层速度场反演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权因子和时间网格对应的垂直速度得到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并进行层速度反演得到层速度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约束层速度反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系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时间偏移剖面得到分析道网格中每一分析道与预设半径内的其他分析道的道间相关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约束层速度反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权因子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相关系数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系数时,所述加权因子为第一预设值;当所述相关系数小于所述预设系数时,所述加权因子为第二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约束层速度反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1,所述第二预设值为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约束层速度反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速度场反演单元具体用于对每一分析道的所有时间网格的垂直速度进行纵向累加;基于每一分析道与其他分析道的加权因子对其他分析道的垂直速度进行横向累加得到指数渐进速度趋势模型。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
CN201911087520.XA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27827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7520.XA CN112782756A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7520.XA CN112782756A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2756A true CN112782756A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48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7520.XA Pending CN112782756A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2756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10797A2 (en) * 2003-07-23 2005-02-03 Lee Wook B Improved 3d veloctiy modeling, with calibration and trend fitting using geostatistical techniques, particularly advantageous for curved-ray prestack time migration and for such migration followed by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US7254091B1 (en) * 2006-06-08 2007-08-07 Bhp Billiton Innovation Pty Ltd. Method for estimating and/or reducing uncertainty in reservoir models of potential petroleum reservoirs
US20120053841A1 (en) * 2009-04-13 2012-03-01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Well constrained horizontal variable h-v curve constructing method for seismic wave velocity field construction
US20130054212A1 (en) * 2010-03-31 2013-02-28 Statoil Petroleum As Estimating interval velocities
CN105277978A (zh) * 2015-10-15 2016-01-2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近地表速度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53412A (zh) * 2015-12-14 2016-02-2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井震联合平均速度场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6597533A (zh) * 2016-11-17 2017-04-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山前带地震资料处理的深度域速度建模方法
CN109444959A (zh) * 2018-11-01 2019-03-08 科吉思石油技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全频高精度层速度场建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10797A2 (en) * 2003-07-23 2005-02-03 Lee Wook B Improved 3d veloctiy modeling, with calibration and trend fitting using geostatistical techniques, particularly advantageous for curved-ray prestack time migration and for such migration followed by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US7254091B1 (en) * 2006-06-08 2007-08-07 Bhp Billiton Innovation Pty Ltd. Method for estimating and/or reducing uncertainty in reservoir models of potential petroleum reservoirs
US20120053841A1 (en) * 2009-04-13 2012-03-01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Well constrained horizontal variable h-v curve constructing method for seismic wave velocity field construction
US20130054212A1 (en) * 2010-03-31 2013-02-28 Statoil Petroleum As Estimating interval velocities
CN105277978A (zh) * 2015-10-15 2016-01-2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近地表速度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53412A (zh) * 2015-12-14 2016-02-2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井震联合平均速度场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6597533A (zh) * 2016-11-17 2017-04-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山前带地震资料处理的深度域速度建模方法
CN109444959A (zh) * 2018-11-01 2019-03-08 科吉思石油技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全频高精度层速度场建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ONG JING-XUAN等: "An improved constrained velocity inversion algorithm for geological structures", 《APPLIED GEOPHYSICS》, vol. 19, no. 1, pages 1 - 14 *
周洪生;程冰洁;张薇;高妍;梁群: "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及其处理系统的Qt研发", 《科学技术与工程》, vol. 12, no. 34, pages 9144 - 9149 *
张如伟等: "地震相关性分段约束多道速度反演", 《地球物理学进展》, vol. 27, no. 01, pages 326 - 334 *
曾庆猛;刘成林;张贵斌;毛智慧: "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地震层速度求取方法的研究", 《地学前缘》, vol. 23, no. 05, pages 176 - 183 *
熊晶璇等: "山地复杂构造区叠前深度偏移初始层速度约束反演改进新方法", 《天然气工业》, vol. 42, no. 5, pages 47 - 55 *
薛怀艳;张星宇: "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模型建模方法应用研究――以JY工区崎岖海底为例",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vol. 39, no. 01, pages 103 - 108 *
陈殿远等: "一种新的速度模型及其在深水区低幅构造区域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以南海某勘探区为例", 《科学技术与工程》, vol. 13, no. 10, pages 2642 - 264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83186B (zh) 一种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06896406B (zh) 基于阻抗域属性预测优质储层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25289A (zh) 确定低频波阻抗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60961B (zh) 基于多信息约束反演的品质因子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828659B (zh) 基于傅里叶有限差分低秩分解的地震波场延拓方法及装置
CN112782756A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构造约束的约束层速度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08445532A (zh) 一种深度域反偏移方法及装置
CN109581494B (zh) 叠前偏移方法及装置
CN111323814A (zh) 基于岩石物理模板定量确定砂岩储层含水饱和度的方法
CN112415598A (zh) 近地表地层品质因子模型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11856565B (zh) 一种利用自适应分析时窗提取地震属性的方法、存储介质
CN114970135A (zh) 一种砂岩比例的确定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56314B (zh) 道集记录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068646A (zh) 一种岩心归位方法、装置及计算系统
CN112363243A (zh) 预测页岩油优质储层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1751879A (zh) 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1999767B (zh) 起伏地表的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13495296B (zh) 层析静校正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41022A (zh) 基于射线密度生成层析反演模型速度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38077A (zh) 基于倾角约束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及装置
CN117849875B (zh) 一种地震信号分析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948714B (zh) 海底结点地震数据中上行波的降噪方法及降噪装置
CN108254787B (zh) 波的走时获得方法及装置、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13031071B (zh) 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5639602A (zh) 提高成像质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