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1071B - 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1071B
CN113031071B CN201911247971.5A CN201911247971A CN113031071B CN 113031071 B CN113031071 B CN 113031071B CN 201911247971 A CN201911247971 A CN 201911247971A CN 113031071 B CN113031071 B CN 1130310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arrival
arrival data
long wavelength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79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1071A (zh
Inventor
首皓
曾同生
王兴
崔栋
秦楠
张征
李艳东
宋建勇
宋雅莹
康敬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479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10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1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1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1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10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6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on records, e.g. correcting spread; Correlating seismic signals; Eliminating effects of unwanted energy
    • G01V1/362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Stack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7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seismic attributes, e.g. amplitude, instantaneous phase or frequency, reflection strength or polar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50Corrections or adjustments related to wave propagation
    • G01V2210/53Statics correction, e.g. weathering layer or transformation to a datu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1Analysis by combining or comparing a seismic data set with other data
    • G01V2210/612Previously recorded data, e.g. time-lapse or 4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将目标工区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数据与预设标志层的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得到数据相似度,并将所述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初至数据设定为目标初至数据;根据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确定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其中,所述相对基准时间为根据所述层位数据确定的;本申请能够有效降低长波长问题产生的误差,从而提高构造解释精度。

Description

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震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震波通过近地表低速地层时,如果近地表低速地层厚度大且横向变化快,会使得相邻位置接收到的地震信号存在较大时差,静校正处理可以校正因近地表低速地层引起的时差,从而改善同相轴连续性,减少假象,提高解释精度。
由于目前静校正的计算基于速度横向匀速或者缓变速的假设,同时基于出射射线为近乎垂直出射的假设,当实际情况与假设不相符时,静校正量的求取会出现误差,当误差表现为低频长周期的时候成为长波长问题,解决长波长问题的静校正方法为长波长静校正。目前静校正的方法仍是基于上述两点假设,因此长波长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降低长波长问题产生的误差,从而提高构造解释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包括:
将目标工区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数据与预设标志层的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得到数据相似度,并将所述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初至数据设定为目标初至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确定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其中,所述相对基准时间为根据所述层位数据确定的。
进一步地,所述将目标工区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数据与预设标志层的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得到对应的数据相似度,包括:
将所述初至数据按照预设偏移距间隔划分为多组;
将各组初至数据分别与所述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得到对应的数据相似度。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初至数据设定为目标初至数据,包括:
根据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各组初至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所述层位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所述各组初至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将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所述各组初至数据相加,得到所述目标初至数据。
进一步地,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确定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层位数据的平均值、所述层位数据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以及所述层位数据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任意值中的任意一种,确定所述相对基准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确定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包括:
将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所述相对基准时间的差值设定为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
进一步地,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确定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确定对应的所述目标工区的炮点校正量和/或检波点校正量;
应用所述炮点校正量和/或检波点校正量对所述地震资料进行校正,生成校正后的地震资料。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装置,包括:
高相干性确定模块,用于将目标工区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数据与预设标志层的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得到数据相似度,并将所述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初至数据设定为目标初至数据;
高相干性排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确定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其中,所述相对基准时间为根据所述层位数据确定的。
进一步地,所述高相干性确定模块包括:
初至数据分组单元,用于将所述初至数据按照预设偏移距间隔划分为多组;
各组依次分析单元,用于将各组初至数据分别与所述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得到对应的数据相似度。
进一步地,所述高相干性确定模块包括:
各组归一化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各组初至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所述层位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所述各组初至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各组处理后汇总单元,用于将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所述各组初至数据相加,得到所述目标初至数据。
进一步地,还包括:
相对基准时间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层位数据的平均值、所述层位数据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以及所述层位数据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任意值中的任意一种,确定所述相对基准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高相干性排除模块包括:
校正量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所述相对基准时间的差值设定为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
进一步地,还包括:
长波长校正量分解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确定对应的所述目标工区的炮点校正量和/或检波点校正量;
地震资料校正单元,用于应用所述炮点校正量和/或检波点校正量对所述地震资料进行校正,生成校正后的地震资料。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的步骤。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及装置,通过将目标工区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数据与预设标志层的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确定存在长波长问题的目标初至数据,即将互相关分析后得到的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初至数据设定为目标初至数据,然后根据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的数值差异,确定一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以消除初至数据与层位数据的相干性,有效降低长波长问题产生的误差,提高构造解释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装置的结构图之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装置的结构图之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装置的结构图之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装置的结构图之四;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装置的结构图之五;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目前静校正的计算基于速度横向匀速或者缓变速的假设,同时基于出射射线为近乎垂直出射的假设,当实际情况与假设不相符时,静校正量的求取会出现误差,当误差表现为低频长周期的时候成为长波长问题,解决长波长问题的静校正方法为长波长静校正,目前静校正的方法仍是基于上述两点假设,因此长波长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及装置,通过将目标工区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数据与预设标志层的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确定存在长波长问题的目标初至数据,即将互相关分析后得到的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初至数据设定为目标初至数据,然后根据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的数值差异,确定一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以消除初至数据与层位数据的相干性,有效降低长波长问题产生的误差,提高构造解释精度。
为了能够有效降低长波长问题产生的误差,从而提高构造解释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的实施例,参见图1,所述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S101:将目标工区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数据与预设标志层的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得到数据相似度,并将所述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初至数据设定为目标初至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初至数据和所述层位数据可以为时间数据,在地震勘探中,尤其在浅层地震勘探、层析成像和地震波法超前探测中初至时间拾取精度直接影响勘探区域地质结构的反演结果。
可选地,可以在目标工区内预先选取一相对信噪比高、连续性好、时间变化小的同相轴作为预设标志层,并将该目标工区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数据与该预设标志层的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以确认长波长问题是否存在以及出现长波长问题的具体初至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互相关分析即现有技术中两个函数的互相关计算,器互相关运算的结果反映了两个函数(或者说信号)之间的相似度。
可选地,可以预先设置一阈值,用于将高于该阈值的相似度所述对应的初至数据设定为目标初至数据,即出现长波长问题的初至数据。
步骤S102:根据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确定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其中,所述相对基准时间为根据所述层位数据确定的。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相对基准时间可以为现有的基准面对应的时间,进行静校正处理后,地震数据校正到一个绝对高程面,这个高程面称为基准面,而地震数据的起始时间由静校正前的0,变为相对于基准面的时间,这里称为基准时间,用于作为上述步骤S101得到的目标初至数据的校正基准,以去除初至数据与层位数据的相关性,进而降低长波长问题导致的对精度的影响。
具体地,所述相对基准时间可以通过与层位数据相关的多种方式确定,例如,将所述层位数据整体的平均值设定为所述相对基准时间,再例如,将所述层位数据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设定为所述相对基准时间,还可以将所述层位数据中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任意一个值设定为所述相对基准时间,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对基准时间还可以通过与层位数据相关的其他计算方式确定。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能够通过将目标工区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数据与预设标志层的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确定存在长波长问题的目标初至数据,即将互相关分析后得到的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初至数据设定为目标初至数据,然后根据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的数值差异,确定一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以消除初至数据与层位数据的相干性,有效降低长波长问题产生的误差,提高构造解释精度。
为了能够克服在互相关分析时部分初至数据可能缺失的问题,在本申请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还可以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S201:将所述初至数据按照预设偏移距间隔划分为多组。
步骤S202:将各组初至数据分别与所述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得到对应的数据相似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获取到的目标工区的所有初至数据用于进行互相关分析时,由于实际生产现场复杂的作业环境,有可能存在部分初至数据缺失的问题,进而影响后续互相关分析,因此,可以根据一设定的偏移距,并将该偏移距划分为多个偏移距间隔,以此将与每个偏移距间隔具有对应关系的初至数据设定为一组,通过各组初至数据以此分别与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得到各组对应的数据相似度,以此克服初至数据部分缺失可能导致的影响后续计算的问题。
为了能够简化后续计算以及缩小量值,在本申请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还可以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S301:根据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各组初至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所述层位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所述各组初至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步骤S302:将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所述各组初至数据相加,得到所述目标初至数据。
可选地,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某一组或多组初至数据即为存在长波长问题的初至数据,拾取该组初至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层位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进行归一化处理,具体地,所述归一化处理的公式为:
可选地,将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所述各组初至数据进行叠加,即可得到所述目标初至数据。
为了能够准确地去除相干性,在本申请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的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根据所述层位数据的平均值、所述层位数据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以及所述层位数据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任意值中的任意一种,确定所述相对基准时间。
可选地,所述相对基准时间可以通过与层位数据相关的多种方式确定,例如,将所述层位数据整体的平均值设定为所述相对基准时间,再例如,将所述层位数据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设定为所述相对基准时间,还可以将所述层位数据中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任意一个值设定为所述相对基准时间,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对基准时间还可以通过与层位数据相关的其他计算方式确定。
为了能够准确地去除相干性,在本申请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的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将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所述相对基准时间的差值设定为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
可选地,可以通过计算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设定为针对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同时,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换算公式,例如加入权重计算因子。
为了能够根据长波长校正量进一步确定与地震资料相关的其他要素的校正量,以对整体地震资料进行校正,在本申请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4,还可以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S401:根据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确定对应的所述目标工区的炮点校正量和/或检波点校正量。
步骤S402:应用所述炮点校正量和/或检波点校正量对所述地震资料进行校正,生成校正后的地震资料。
可以理解的是,在得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后,可以对所述长波长校正量进行炮点分解和检波点分解,求得最终的炮点和检波点静校正量,以完整针对地震资料的校正工作,具体地,根据地表一致性假设,检波点在位置i的延迟Ri和炮点在位置j的延迟Sj,对所有相应的地震道都是相同的,令检波器组在位置i的延迟Ri和震源在位置j的延迟Sj,对所有相应的地震道都是相同的。令一个道总的时移量为Tij,则有Tij=Ri十Sj,可以利用互相关求一个道相对于另一个道的时移量(Tij–Tmn),使用最小平方问题使误差的平方和最小来获得Ri和Sj。
为了能够有效降低长波长问题产生的误差,从而提高构造解释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所述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装置的实施例,参见图5,所述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装置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高相干性确定模块10,用于将目标工区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数据与预设标志层的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得到数据相似度,并将所述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初至数据设定为目标初至数据。
高相干性排除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确定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其中,所述相对基准时间为根据所述层位数据确定的。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装置,能够通过将目标工区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数据与预设标志层的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确定存在长波长问题的目标初至数据,即将互相关分析后得到的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初至数据设定为目标初至数据,然后根据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的数值差异,确定一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以消除初至数据与层位数据的相干性,有效降低长波长问题产生的误差,提高构造解释精度。
为了能够克服在互相关分析时部分初至数据可能缺失的问题,在本申请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6,所述高相干性确定模块10包括:
初至数据分组单元11,用于将所述初至数据按照预设偏移距间隔划分为多组。
各组依次分析单元12,用于将各组初至数据分别与所述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得到对应的数据相似度。
为了能够简化后续计算以及缩小量值,在本申请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7,所述高相干性确定模块10包括:
各组归一化处理单元13,用于根据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各组初至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所述层位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所述各组初至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各组处理后汇总单元14,用于将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所述各组初至数据相加,得到所述目标初至数据。
为了能够准确地去除相干性,在本申请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相对基准时间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层位数据的平均值、所述层位数据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以及所述层位数据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任意值中的任意一种,确定所述相对基准时间。
为了能够准确地去除相干性,在本申请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8,所述高相干性排除模块20包括:
校正量确定单元21,用于将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所述相对基准时间的差值设定为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
为了能够根据长波长校正量进一步确定与地震资料相关的其他要素的校正量,以对整体地震资料进行校正,在本申请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9,还包括:
长波长校正量分解单元31,用于根据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确定对应的所述目标工区的炮点校正量和/或检波点校正量。
地震资料校正单元32,用于应用所述炮点校正量和/或检波点校正量对所述地震资料进行校正,生成校正后的地震资料。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本方案,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装置实现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的具体应用实例,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1、拾取初至数据并应用已求得的静校正量;
步骤2、在叠加剖面上拾取标志层层位数据,具体包括:
选取相对信噪比高、连续性好、时间变化小的同相轴作为标志层;
步骤3、对初至数据按照偏移距分组排序,包括:
按照给定偏移距间隔后按照等间隔将偏移距分为若干组;
将相同组内的偏移距范围对应的初至数据相加得到该组初至数据;
步骤4、按照偏移距对初至数据与层位数据进行对比,包括:
采用人工方法观察不同偏移距分组的初至数据与层位数据相似程度;
采用求取相关系数的方法判断相似程度;
记录起伏变化趋势类似的偏移距分组;
步骤5、提取相关度高的偏移距初至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包括:
提取拾取标志层层位的时间最大和最小值;
提取不同偏移距分组对应的初至数据的最大和最小值;
对每组偏移距对应的初至数据分别采用下面的公示进行归一化处理:
步骤6、将归一化处理后的初至信息相加得到初至叠加数据;
步骤7、基于标志层层位数据中,求取相对基准时间,包括:
相对基准时间为层位数据的平均值或者标志层层位数据最大最小值的平均值或者介于最大最小值之间的值;
步骤8、求取初至叠加数据每个值与相对基准时间的差,获得长波长校正量;
步骤9、对长波长校正量进行炮点和检波点分解,完整校正工作,求得最终的炮点和检波点静校正量。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还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对初至信息和层位信息的对比可以确认长波长问题是否存在,通过消除初至与层位之间的相关性可以有效降低长波长带来的误差,通过将静校正分解为炮点和检波点静校正量,可以进一步降低初至校正时非地表一致性因素的影响,有效降低本方法的误差。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中全部步骤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0,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处理器(processor)601、存储器(memory)6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603和总线604;
其中,所述处理器601、存储器602、通信接口603通过所述总线6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通信接口603用于实现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装置、在线业务系统、客户端设备以及其他参与机构之间的信息传输;
所述处理器6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602中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中的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步骤S101:将目标工区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数据与预设标志层的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得到数据相似度,并将所述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初至数据设定为目标初至数据。
步骤S102:根据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确定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其中,所述相对基准时间为根据所述层位数据确定的。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能够通过将目标工区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数据与预设标志层的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确定存在长波长问题的目标初至数据,即将互相关分析后得到的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初至数据设定为目标初至数据,然后根据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的数值差异,确定一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以消除初至数据与层位数据的相干性,有效降低长波长问题产生的误差,提高构造解释精度。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中全部步骤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的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步骤S101:将目标工区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数据与预设标志层的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得到数据相似度,并将所述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初至数据设定为目标初至数据。
步骤S102:根据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确定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其中,所述相对基准时间为根据所述层位数据确定的。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通过将目标工区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数据与预设标志层的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确定存在长波长问题的目标初至数据,即将互相关分析后得到的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初至数据设定为目标初至数据,然后根据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的数值差异,确定一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以消除初至数据与层位数据的相干性,有效降低长波长问题产生的误差,提高构造解释精度。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硬件+程序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客户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车载人机交互设备、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
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说明书实施例,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目标工区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数据与预设标志层的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得到数据相似度,并将所述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初至数据设定为目标初至数据;所述初至数据和所述层位数据为时间数据;在目标工区预先选取一相对信噪比高、连续性好、时间变化小的同相轴作为预设标志层;
根据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确定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其中,所述相对基准时间为根据所述层位数据确定的;所述相对基准时间为现有的基准面对应的时间进行静校正处理后,地震数据校正到一个绝对高程面,该高程面称为基准面,而地震数据的起始时间由静校正前的0,变为相对于基准面的时间,称为相对基准时间;
所述将目标工区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数据与预设标志层的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得到对应的数据相似度,包括:
将所述初至数据按照预设偏移距间隔划分为多组;将相同组内的偏移距范围对应的初至数据相加得到该组初至数据;
将各组初至数据分别与所述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得到对应的数据相似度;
所述将所述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初至数据设定为目标初至数据,包括:
根据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各组初至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所述层位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所述各组初至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将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所述各组初至数据相加,得到所述目标初至数据;
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确定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层位数据的平均值、所述层位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以及所述层位数据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任意值中的任意一种,确定所述相对基准时间;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确定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包括:
将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所述相对基准时间的差值设定为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确定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确定对应的所述目标工区的炮点校正量和/或检波点校正量;
应用所述炮点校正量和/或检波点校正量对所述地震资料进行校正,生成校正后的地震资料。
3.一种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相干性确定模块,用于将目标工区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数据与预设标志层的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得到数据相似度,并将所述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初至数据设定为目标初至数据;所述初至数据和所述层位数据为时间数据;在目标工区预先选取一相对信噪比高、连续性好、时间变化小的同相轴作为预设标志层;
高相干性排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相对基准时间,确定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其中,所述相对基准时间为根据所述层位数据确定的;所述相对基准时间为现有的基准面对应的时间进行静校正处理后,地震数据校正到一个绝对高程面,该高程面称为基准面,而地震数据的起始时间由静校正前的0,变为相对于基准面的时间,称为相对基准时间;
所述高相干性确定模块包括:
初至数据分组单元,用于将所述初至数据按照预设偏移距间隔划分为多组;将相同组内的偏移距范围对应的初至数据相加得到该组初至数据;
各组依次分析单元,用于将各组初至数据分别与所述层位数据进行互相关分析,得到对应的数据相似度;
各组归一化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数据相似度高于预设阈值的各组初至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所述层位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所述各组初至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各组处理后汇总单元,用于将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所述各组初至数据相加,得到所述目标初至数据;
所述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装置还包括:
相对基准时间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层位数据的平均值、所述层位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以及所述层位数据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任意值中的任意一种,确定所述相对基准时间;
所述高相干性排除模块包括:
校正量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初至数据与所述相对基准时间的差值设定为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长波长校正量分解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初至数据的长波长校正量,确定对应的所述目标工区的炮点校正量和/或检波点校正量;
地震资料校正单元,用于应用所述炮点校正量和/或检波点校正量对所述地震资料进行校正,生成校正后的地震资料。
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的步骤。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的步骤。
CN201911247971.5A 2019-12-09 2019-12-09 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0310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7971.5A CN113031071B (zh) 2019-12-09 2019-12-09 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7971.5A CN113031071B (zh) 2019-12-09 2019-12-09 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1071A CN113031071A (zh) 2021-06-25
CN113031071B true CN113031071B (zh) 2023-09-26

Family

ID=76450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7971.5A Active CN113031071B (zh) 2019-12-09 2019-12-09 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107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6184A (zh) * 2011-11-16 2013-05-22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表层调查中计算横波静校正量的方法
CN104181599A (zh) * 2014-08-19 2014-12-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近地表层的折射波静校正处理方法以及系统
CN104914469A (zh) * 2014-03-13 2015-09-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横波中的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5319595A (zh) * 2014-07-31 2016-02-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黄土塬地震资料井控中长波长静校正方法
CN105911592A (zh) * 2016-06-30 2016-08-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钻约束的三维地震资料长波长静校正方法
CN108279436A (zh) * 2017-12-20 2018-07-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拾取地震波初至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6184A (zh) * 2011-11-16 2013-05-22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表层调查中计算横波静校正量的方法
CN104914469A (zh) * 2014-03-13 2015-09-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横波中的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5319595A (zh) * 2014-07-31 2016-02-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黄土塬地震资料井控中长波长静校正方法
CN104181599A (zh) * 2014-08-19 2014-12-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近地表层的折射波静校正处理方法以及系统
CN105911592A (zh) * 2016-06-30 2016-08-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钻约束的三维地震资料长波长静校正方法
CN108279436A (zh) * 2017-12-20 2018-07-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拾取地震波初至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长波长静校正问题的识别与解决方法--以鄂尔多斯黄土塬地震资料为例;杨城增 等;地球物理学进展;第31卷(第5期);2212-22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1071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73187A1 (en) Focus-stacking imaging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correlation-based seismic interferometry
CN111781635B (zh) 海底四分量弹性波高斯束深度偏移方法和装置
CN107329174B (zh) 在地震剖面上显示测井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17525A (zh) 一种近地表常速填充方法及装置
CN109696705A (zh) 深海obs上下行波场成像数据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8445532A (zh) 一种深度域反偏移方法及装置
CN106054252B (zh) 一种叠前时间偏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39832B (zh) 3d3c-vsp成像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031071B (zh) 地震波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2379436A (zh) 混合震源激发地震资料静校正量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2764102B (zh) 地震资料采集方法及装置
Midzi et al. 1-D velocity model for use by the SANSN in earthquake location
CN111007565A (zh) 三维频率域全声波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11337973B (zh) 地震数据重建方法、系统
CN113009569B (zh) 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9471173B (zh) 一种剩余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2649875B (zh) 海底节点检波器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2255679A (zh) 地震资料绕射深度偏移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999767B (zh) 起伏地表的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11948714B (zh) 海底结点地震数据中上行波的降噪方法及降噪装置
CN111435172A (zh) 层析静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41022B (zh) 基于射线密度生成层析反演模型速度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13093279B (zh) 转换波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2558157B (zh) 一种基于多波联合的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4076979B (zh) 近地表等效速度建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