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1439A - 眼睛佩带物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眼睛佩带物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1439A
CN112771439A CN201980063517.6A CN201980063517A CN112771439A CN 112771439 A CN112771439 A CN 112771439A CN 201980063517 A CN201980063517 A CN 201980063517A CN 112771439 A CN112771439 A CN 1127714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unit
external terminal
state
eyew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35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菅龙贵
大户孝文
村松昭宏
彦坂英一郎
青野晓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s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771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14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2View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8Auxiliary lenses; Arrangements for varying focal length
    • G02C7/081Ophthalmic lenses with variable focal length
    • G02C7/083Electrooptic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2Head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2/00Generic opt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subgroups of G02C7/00
    • G02C2202/20Diffractive and Fresnel lenses or lens por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61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in the context of movement of objects on the screen or movement of the observer relative to the scree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yeglasses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眼睛佩带物具备:镜框;镜片,被镜框支撑,且具有其光学特性通过电气控制发生变化的光学特性变化部;通信部,从外部终端接收信息;以及控制部,基于从外部终端接收的信息来控制光学特性变化部。

Description

眼睛佩带物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睛佩带物及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发了使用者能够戴在身上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的例子包括具有能够利用电压来切换度数的区域的眼睛佩带物(例如,电子眼镜)(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的眼睛佩带物的镜片具有:透明的第一基板,在一侧的面上配置有透明的第一电极;透明的第二基板,在一侧的面上配置有透明的第二电极;以及液晶层,配置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具体而言,在第一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形成有同心圆状的多个突条的衍射区域。液晶层配置于在第一基板的厚度方向上与衍射区域相对置的位置。
液晶层构成为,其折射率与电压的施加的有无相应地变化。若与对液晶层的电压施加的有无对应地,液晶层的折射率发生变化,则镜片中的与液晶层对应的部分(以下,称为“光学特性变化部”)的度数发生变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0-5324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具有上述那样的光学特性变化部的眼睛佩带物中,并未意图与智能手机或个人计算机等外部终端协作来进行光学特性变化部的控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状况而完成的,以提供眼睛佩带物能够与外部终端协作来进行对光学特性变化部的控制的技术为课题。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眼睛佩带物具备:镜框;镜片,被镜框支撑,且具有其光学特性通过电气控制发生变化的光学特性变化部;通信部,从外部终端接收第一信息;以及控制部,基于第一信息来对光学特性变化部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程序使搭载于与眼睛佩带物无线连接的外部终端的计算机实施以下处理:检测第一信息的处理,该第一信息是关于外部终端的信息、关于眼睛佩带物的信息、和关于眼睛佩带物的用户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以及将第一信息发送至眼睛佩带物的处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眼睛佩带物能够与外部终端协作来进行对光学特性变化部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子眼镜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子眼镜的内部电路及系统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3是镜片的剖面图。
图4A是用于说明电子眼镜的前倾角度的示意图。
图4B是用于说明电子眼镜的前倾角度的示意图。
图4C是用于说明电子眼镜与外部终端之间的距离的示意图。
图4D是用于说明电子眼镜与外部终端之间的距离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外部终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6是表示外部终端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服务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8是自动启动控制的流程图。
图9是自动停止控制的流程图。
图10是超过预防控制的流程图。
图11是使用状态改善控制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电子眼镜的内部电路及系统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3是表示外部终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4是表示外部终端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电子眼镜、外部终端、以及在服务器的存储部中存储的数据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16A是表示电子眼镜G的自动模式中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6B是图16A的处理1的流程图。
图16C是图16A的处理2的流程图。
图17A是自动学习控制的流程图。
图17B是图17A的处理3的流程图。
图17C是图17A的处理4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若干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本说明书的整体中,只要无特别说明,则对相同元件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在下面与附图一同记载的事项是用于说明例示性的实施方式的事项,并非用于表示唯一的实施方式的事项。例如,当在实施方式中表示动作的顺序的情况下,在整体的动作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也可以适当改变动作的顺序。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分成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来进行说明,但实施方式1与实施方式2可以适当组合。在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中,即使是分别赋予了不同的附图标记的元件,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这些元件彼此也可以由相同的硬件构成。
[实施方式1]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眼睛佩带物的结构进行说明。眼睛佩带物例如可以是图1所示的电子眼镜G。
图1是电子眼镜G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电子眼镜G的内部电路及系统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电子眼镜>
电子眼镜G具有:镜框10、一对镜片11、操作输入部12、电源13、通信部14、角度检测部15、距离检测部16、照度检测部17、动作检测部18、存储部19、以及控制部20等。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配置前框10a的部分作为电子眼镜G的正面(前方)来进行说明。
电子眼镜G的用户(佩戴者)通过对设置于镜框10的操作输入部12进行操作(例如,接触操作),来对镜片11的第一区域11a中的特性变化部111(参照图3)的光学特性(度数或光的透射率等)进行切换。特性变化部111相当于光学特性变化部的一个例子。
当由用户对操作输入部12进行操作时,控制部20基于该操作,对向特性变化部111施加了电压的状态(以下,称为“开启状态”)、和未施加电压的状态(以下,称为“关闭状态”)进行切换。特性变化部111的开启状态也是电子眼镜G的开启状态。另外,特性变化部111的关闭状态也是电子眼镜G的关闭状态。
<镜片>
图3是表示一对镜片11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电子眼镜G的右眼用的镜片11进行说明。
镜片11具有:能够利用电压来对其度数进行切换的第一区域(电活性区域)11a、以及设置于第一区域11a以外的区域的第二区域11b。
<第一区域>
如图3所示,第一区域11a从后侧(图3中的下侧)依次具有第一基板110、特性变化部111及第二基板112等。
在特性变化部111的关闭状态下,第一区域11a具有与第二区域11b的度数大致相同的度数。另一方面,在特性变化部111的开启状态下,第一区域11a具有与第二区域11b的度数不同的度数。
<特性变化部>
特性变化部111从后侧依次具有衍射结构110a、第一电极111a、液晶模块111c、以及第二电极111e等。
在对液晶模块111c施加了电压的开启状态下,特性变化部111具有规定的折射率。此外,通过电压的施加而变化的特性变化部111的光学特性不限于折射率。作为一例,在镜片是电致变色镜片(electrochromic lens)的情况下,通过电压的施加而变化的特性变化部111的光学特性可以是光的透射率。
<前框>
如图1所示,前框10a具有支撑一对镜片11的一对镜圈10d;以及将一对镜圈10d在宽度方向上彼此连接的鼻架10e。镜圈10d的形状是与镜片11的形状对应的形状。鼻架10e具有与使用者的鼻子接触的一对鼻垫10f。
如图1所示,在前框10a的内部(例如,形成于内周面的凹槽)设置有配线21,该配线21用于将镜片11的第一电极111a及第二电极111e分别与后述的控制部20电连接。
此外,可以是第一电极111a及第二电极111e与配线21的导通部(未图示)通过导电橡胶等导电部件(未图示)连接。
<镜腿>
一对镜腿10b与10c在电子眼镜G中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且彼此具有相同的构成要素。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右侧(宽度方向上的一方侧)用的镜腿10b进行说明。
镜腿10b在其前端部与前框10a连接。例如,可以是镜腿10b可旋转地卡合于前框10a的镜圈10d。如图1所示,镜腿10b具有壳体10g。
<操作输入部>
操作输入部12保持于壳体10g。操作输入部12例如具有静电容量方式的检测垫。检测垫可以是可作为接触传感器使用的公知的检测垫。操作输入部12可以在用户的手指接触于操作输入部12时,检测通过该接触产生的静电容量的变化。
<操作输入的例子>
操作输入部12例如接受用户对操作输入部12的操作输入(接触操作)。操作输入部12接受多种操作输入。上述的控制部20进行与操作输入部12所接受的操作输入对应的控制。下面,对操作输入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第一操作输入是用于将特性变化部111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开启状态的输入。操作输入部12可以在特性变化部111的关闭状态下接受第一操作输入。
第二操作输入是用于将特性变化部111从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的输入。操作输入部12可以在特性变化部111的开启状态下接受第二操作输入。
<电源>
电源13向操作输入部12、通信部14、角度检测部15、距离检测部16、照度检测部17、动作检测部18、存储部19及控制部20等供给电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13是可装拆地保持于镜腿10b、10c的另一端部(后端部)的充电式的电池组。
<通信部>
通信部14通过无线通信与后述的外部终端5进行通信。因此,通信部14例如可以具备信息的发送部及接收部(未图示)。由通信部14进行的与外部终端5之间的通信例如可由控制部20控制。
无线通信可以是WiFi(注册商标)、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无线LAN(LocalArea Network,局域网)、或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等。
通信部14也可以具有经由网络N与后述的服务器7进行通信的功能。由通信部14进行的与服务器7之间的通信例如可以由控制部20控制。
通信部14从外部终端5接收信息。通信部14从外部终端5接收的信息例如可以包括:关于外部终端5的状态的信息(以下,称为“终端状态信息”)、关于电子眼镜G的状态的信息(以下,称为“眼镜状态信息”)、和关于电子眼镜G的用户的状态的信息(以下,称为“用户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通信部14将所接收的信息发送至控制部20。这样的信息可以用于由控制部20实施的、特性变化部111的控制中。此外,终端状态信息、眼镜状态信息、以及用户状态信息相当于第一信息的一个例子。
终端状态信息例如可以包含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开始的信息。表示使用开始的信息例如可以是表示外部终端5的电源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开启状态的信息。另外,表示使用开始的信息可以是表示解除了外部终端5的睡眠状态的信息。另外,表示使用开始的信息可以是表示在外部终端5中启动了特定的应用的信息。特定的应用也可以是多个。特定的应用可以是在外部终端5预先登记的应用。另外,表示使用开始的信息可以是表示在外部终端5中进行了用户的操作输入的信息。
另外,终端状态信息可以包含:与通过开始了使用的应用而在外部终端5的画面中显示的文字的字体的大小相关的信息(也称为“文字的尺寸信息”)、或表示外部终端5的画面的明亮度(辉度)的信息等。
此外,表示使用开始的信息可以是表示外部终端5的摄像机或传感器识别出电子眼镜G已进入规定距离内(位置)的信息。
终端状态信息例如可以包含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结束的信息。表示使用结束的信息例如可以是表示外部终端5的电源从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的信息。另外,表示使用结束的信息可以是表示外部终端5切换为睡眠状态的信息。
另外,表示使用结束的信息可以是表示在外部终端5中结束了特定的应用的信息。另外,表示使用结束的信息可以是表示在外部终端5中用户的操作输入未进行规定时间的信息。
另外,表示使用结束的信息可以是表示外部终端5的摄像机或传感器识别出电子眼镜G已离开至规定距离外(位置)的信息。另外,表示使用结束的信息可以是表示外部终端5的加速度传感器或角速度传感器识别出外部终端5以规定的加速度或角速度进行了移动的信息。
另外,终端状态信息例如可以包括关于外部终端5的画面的明亮度(辉度)、与外部终端5的周边环境光之差的信息。另外,终端状态信息可以是关于从用户的眼睛(也可以是电子眼镜G)至外部终端5为止的距离的信息。
眼镜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关于电子眼镜G的角度(姿势)的信息、和关于电子眼镜G的移动(动作)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用户状态信息可以包含关于用户的姿势的信息、关于用户或电子眼镜G与外部终端5之间的距离的信息、和关于外部终端5的使用持续时间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另外,用户状态信息也可以包含由外部终端5的摄像部54拍摄到的用户的摄像图像信息。
<角度检测部>
角度检测部15相当于第一角度检测部的一个例子,例如是设置于电子眼镜G的镜腿10b的角度传感器。角度检测部15也可以设置于镜腿10c。另外,角度检测部15也可以设置于前框10a。
角度检测部15检测关于电子眼镜G的角度的信息。角度检测部15可以以规定的时间间隔检测电子眼镜G的角度。例如,角度检测部15可以检测电子眼镜G相对于水平方向(参照图4A及图4B的直线L1)的前倾角度θ。例如,如图4A所示,可以将电子眼镜G的镜腿10b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状态下的前倾角度θ规定为基准状态下的前倾角度。如图4B所示,电子眼镜G自基准状态越前倾,则前倾角度θ越大。
在前倾角度θ为0°的状态下,判断为用户朝向正面。另外,前倾角度θ越大,判断为用户的脸越朝向下方。角度检测部15可以将检测值(角度信息)发送至控制部20。角度检测部15也可以将检测值(角度信息)发送至存储部19。
<距离检测部>
距离检测部16例如是设置于电子眼镜G的前框10a的红外线测距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或激光测距传感器等测距传感器。距离检测部16检测电子眼镜G与物体之间的距离L、该物体是在镜片11的光轴方向(以下,简称为“光轴方向”)上与电子眼镜G相对置的物体(参照图4C及图4D)。此外,图4C中,外部终端5是智能手机或平板终端。另外,图4D中,外部终端5是台式电脑。
例如,距离检测部16检测电子眼镜G、和在光轴方向上与电子眼镜G相对置的外部终端5(具体而言,外部终端5的显示部53)之间的距离L。距离检测部16可以将检测值(距离信息)发送至控制部20。角度检测部15也可以将检测值(距离信息)发送至存储部19。
此外,距离检测部16也可以从外部终端5获取上述距离L。外部终端5可以基于由摄像机等摄像装置拍摄到图像,来计算上述距离L。作为一例,可以是,外部终端5在摄像时,基于通过自动聚焦功能进行了聚焦的距离的信息来计算上述距离L。此外,外部终端5所计算的距离信息相当于用户状态信息的一个例子。
<照度检测部>
照度检测部17例如是设置于电子眼镜G的前框10a的照度传感器。照度检测部17检测周围的照度。照度检测部17可以将检测值(照度信息)发送至控制部20。角度检测部15也可以将检测值(照度信息)发送至存储部19。照度检测部17例如也可以是紫外线照度传感器。
此外,照度检测部17也可以从外部终端5获取照度信息。外部终端5可以基于摄像机等摄像装置的摄像信息、或基于照度传感器的检测值,获取电子眼镜G的周围的照度信息。此外,照度信息相当于眼镜状态信息的一个例子。
<动作检测部>
动作检测部18检测电子眼镜G正在移动(即,用户正在移动)的情况。另外,动作检测部18可以检测电子眼镜G的用户的步行动作、站立动作、和坐下动作中的至少一种动作。动作检测部18例如是设置于镜框10(前框10a或镜腿10b、10c)的角速度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动作检测部18可以将检测值(动作信息)发送至控制部20。动作检测部18也可以将检测值(动作信息)发送至存储部19。
此外,可以通过控制部20,将上述动作信息发送至自远程监护电子眼镜G的用户的人(例如,家属等)的终端(以下,称为“监护终端”)等。上述监护的人能够基于在监护终端的显示部上所显示的上述动作信息,来知道电子眼镜G的用户正在活动。
<存储部>
存储部19存储通信部14从外部终端5所获取的信息。具体而言,存储部19存储通信部14可以从外部终端5所获取的终端状态信息、眼镜状态信息、和用户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另外,存储部19也可以存储由电子眼镜G的各检测部检测出的角度信息、距离信息、照度信息、和动作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以下,称为“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
存储部19也可以与关于用户的信息(例如,用户ID)相关联地,存储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另外,存储部19可以与关于电子眼镜G的信息(例如,眼镜ID)相关联地,存储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眼镜ID是用于辨别电子眼镜G的信息。
存储部19可以存储外部终端5的使用开始时间、外部终端5的使用结束时间、和外部终端5的使用持续时间中的至少一种时间。
存储部19可以存储特性变化部111的开启状态的持续时间。
<控制部>
控制部20经由配线21与操作输入部12的检测垫、第一电极111a、以及第二电极111e电连接。这样的控制部20控制上述的通信部14、角度检测部15、距离检测部16、照度检测部17、动作检测部18、以及存储部19的功能。
控制部20在操作输入部12检测出对象物的接触时,对一对镜片11施加电压,或停止对一对镜片11的电压施加,以切换第一区域11a的度数或光的透射率(参照图2)。
具体而言,控制部20在操作输入部12接受了表示停止向特性变化部111的电压施加的信息的情况下,停止向特性变化部111的电压施加。
另外,控制部20在操作输入部12接受了表示对特性变化部111施加电压的信息的情况下,对特性变化部111施加电压。
控制部20基于通信部14从外部终端5所接收的信息,对特性变化部111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部20可以基于通信部14从外部终端5所接收的终端状态信息、眼镜状态信息、和用户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对特性变化部111进行控制。上述的一种信息相当于第一信息的一个例子。
更具体地,可以是控制部20在从通信部14获取了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开始的信息的情况下,对一对镜片11施加电压,以使电子眼镜G成为开启状态。
另外,也可以是,控制部20在从通信部14获取了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开始的信息的情况下,基于该信息、以及从角度检测部15所获取的角度信息,判定是否要使电子眼镜G成为开启状态。具体而言,控制部20在从通信部14获取了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开始的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从角度检测部15所获取的角度信息,来检测用户的姿势。而且,在用户的姿势是适于使用外部终端5的姿势的情况下,使电子眼镜G成为开启状态。
另外,可以是,控制部20在从通信部14获取了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结束的信息的情况下,停止向一对镜片11的电压施加,以使电子眼镜G成为关闭状态。
控制部20在电子眼镜G通过后述的电子眼镜的自动启动控制成为开启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电子眼镜G的开启状态的持续时间(以下,简称为“开启状态的持续时间”)。而且,控制部20判定开启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为规定时间以上。控制部20在开启状态的持续时间为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以将表示开启状态的持续时间已超过规定时间的信息(以下,称为“超时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5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
控制部20可以基于从照度检测部17所获取的照度信息,计算外部终端5的周边的环境光的明亮度(照度)、与外部终端5的显示部53的明亮度(辉度)之差(以下,称为“明亮度之差”)。控制部20可以从外部终端5获取关于外部终端5的显示部53的明亮度的信息。
控制部20可以判定明亮度之差是否是规定值以上。在明亮度之差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20可以以将使用状态改善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5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使用状态改善信息是用于在外部终端5中实施使用状态改善处理的信息。该情况下在外部终端5中实施的使用状态改善处理,例如可以是将表示明亮度之差为规定值以上的信息显示于显示部53的处理。另外,使用状态改善处理可以是将催促减小明亮度之差的信息显示于显示部53的处理。另外,使用状态改善处理可以是以使明亮度之差变小的方式调整外部终端5的显示部53的明亮度(辉度)的处理。
控制部20也可以以将所获取的角度信息、距离信息、照度信息、和动作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与电子眼镜G连接的服务器7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控制部20可以将关于电子眼镜G的用户的信息(例如,用户ID)包含在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中。
控制部20可以将关于电子眼镜G的信息(例如,眼镜ID)包含在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中。此外,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可以是从角度检测部15、距离检测部16、照度检测部17及动作检测部18所获取的信息。另外,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也可以是存储于存储部19的信息。
控制部20可以在特性变化部111的开启状态和/或关闭状态下,基于从动作检测部18所获取的动作信息,检测用户正在动作、和/或用户的动作时间等信息(以下,称为“用户的动作信息”)。控制部20可以以将用户的动作信息发送至上述监护终端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
控制部20可以基于所获取的角度信息,判定用户的姿势。例如,可以是,在电子眼镜G的前倾角度θ(参照图4B)为规定角度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20判定为用户的姿势不佳。另外,可以是,在电子眼镜G的前倾角度θ比规定角度小的情况下,控制部20判定为用户的姿势良好。控制部20在用户的姿势不佳(不适当)的情况下,以将使用状态改善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5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使用状态改善信息相当于关于控制部的判定结果的信息的一个例子。
控制部20也可以基于所获取的距离信息,判定用户的姿势。例如,可以是,在电子眼镜G与外部终端5之间的距离L(参照图4C)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20判定为用户的姿势不佳。另外,可以是,在电子眼镜G与外部终端5之间的距离L比规定值大的情况下,控制部20判定为用户的姿势良好。控制部20在用户的姿势不佳(不适当)情况下,以将使用状态改善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5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使用状态改善信息相当于关于控制部的判定结果的信息的一个例子。
控制部20可以将所获取的角度信息和/或所获取的距离信息依次存储至存储部19。控制部20可以基于当前的角度信息和/或当前的距离信息、存储于存储部19的过去的角度信息和/或过去的距离信息,来计算用户的姿势的持续时间。
控制部20也可以判定用户的姿势不佳状态是否已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控制部20在用户的姿势不佳状态已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可以以将使用状态改善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5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使用状态改善信息是用于在外部终端5中实施使用状态改善处理的信息。使用状态改善信息相当于关于判定结果的信息的一个例子。
控制部20可以在用户的姿势不佳状态已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以将疲劳通知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5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疲劳通知信息是用于在外部终端5中实施疲劳改善处理的信息。
对于以上那样的控制部20体现的功能,既可以由集成电路实现,也可以由控制部20读出并实施存储于存储部19的程序来实现。
例如,可以是,作为控制部20发挥功能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将用于执行上述的各功能的程序,从作为存储部19发挥功能的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中读出并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中展开,执行所展开的程序来控制上述的各功能部的动作。电子眼镜G的硬件结构可以与后述的外部终端5的硬件结构大致相同。因此,电子眼镜G的硬件结构可以适当引用后述的外部终端5的硬件结构的说明。
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电子眼镜G也可以在电子眼镜G接触用户的身体的一部分的鼻垫或镜腿、耳挂部,具有用于获取用户的心率或血流等身体信息的检测部。
<向服务器的数据发送的时刻>
下面,对电子眼镜G将关于电子眼镜G的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7的发送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发送方法是每当在电子眼镜G中检测出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角度信息、距离信息、照度信息、以及动作信息等)时,电子眼镜G将检测出的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7的方法。
第二发送方法是电子眼镜G在规定的时刻,将存储于存储部19的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7的方法。规定的时刻例如可以是电子眼镜G从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的时刻、电子眼镜G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开启状态的时刻、或者电子眼镜G在未被使用的状态(例如,作为关于电子眼镜G的使用状况的信息的角度信息或照度信息、动作信息等在一定时间内未发生变化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时间的时刻。
第三发送方法是经由外部终端5将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7的方法。电子眼镜G可以在规定的时刻将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5。外部终端5可以将所接收的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在规定的时刻发送至服务器7。
外部终端5也可以在每当从电子眼镜G接收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时,将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7。或者,外部终端5可以将所接收的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存储于存储部58,并在规定的时刻将存储于存储部58的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7。
第四发送方法是经由具有与服务器7进行通信的功能及对电子眼镜G供给电源的功能的充电器(未图示),将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7的方法。在第四发送方法中,可以是,在通过充电器对电子眼镜G进行充电时,经由充电器的通信部,将关于电子眼镜G的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7。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保存于包含充电电池的单元(未图示)中所包含的存储部。
<外部终端>
如图5所示,外部终端5具有通信部51、输入部52、显示部53、摄像部54、状态获取部55、距离检测部56、图像识别部57、存储部58及控制部59等。
外部终端5是智能手机、平板终端、台式电脑及膝上型计算机等。
<通信部>
通信部51通过无线通信与电子眼镜G进行通信。另外,通信部51也可以经由网络N与服务器7进行通信。因此,通信部51例如可以具备信息的发送部及接收部(未图示)。利用通信部51进行的与电子眼镜G的通信例如可以由控制部59来控制。
<关于通信部发送的信息>
通信部51将信息发送至电子眼镜G。具体而言,通信部51可以将终端状态信息、眼镜状态信息、和用户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发送至电子眼镜G。此外,终端状态信息、眼镜状态信息、以及用户状态信息相当于第一信息的一个例子。
用户状态信息例如可以包含由摄像部54拍摄到的摄像图像信息。另外,用户状态信息可以包含距离检测部56的检测值(距离信息)。
也可以是通信部51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7。具体而言,通信部51可以将终端状态信息、眼镜状态信息、和用户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发送至服务器7。
<关于通信部接收的信息>
通信部51可以从电子眼镜G接收已述的超时信息。通信部51可以将所接收的超时信息发送至控制部59。
通信部51可以从电子眼镜G接收上述的使用状态改善信息。通信部51可以将所接收的使用状态改善信息发送至控制部59。
通信部51可以从电子眼镜G接收已述的疲劳通知信息。通信部51可以将所接收的疲劳通知信息发送至控制部59。
<输入部>
输入部52接受信息的输入。例如,来自用户的输入信息由输入部52接受后被输入至控制部59。
<显示部>
显示部53显示信息。显示于显示部53的信息例如可以是存储于存储部58的信息,也可以是由控制部59所生成的信息。
输入部52与显示部53可以由独立的设备构成,例如也可以如接触面板显示器那样,一体化成可同时进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显示)的设备。
<摄像部>
摄像部54例如是搭载于外部终端5的摄像机模块。摄像部54将摄像图像信息发送至控制部59。例如,摄像部54在控制部59的控制下,拍摄外部终端5的用户的脸。
摄像部54将摄像图像信息发送至控制部59。在摄像图像信息中可以包含关于用户的脸图像的信息(以下,称为“脸图像信息”)、和/或关于用户佩戴的电子眼镜G的图像的信息(以下,称为“眼镜图像信息”)。眼镜图像信息也可以用作眼镜ID。脸图像信息相当于用户状态信息的一个例子。另外,眼镜图像信息相当于眼镜状态信息的一个例子。
<状态获取部>
状态获取部55在控制部59的控制下,获取表示外部终端5的状态的信息(终端状态信息)。终端状态信息如上所述。状态获取部55将所获取的终端状态信息发送至控制部59。
<距离检测部>
距离检测部56基于所获取的摄像图像信息,检测外部终端5和与外部终端5相对置的物体(用户的脸或电子眼镜G等)之间的距离。距离检测部56将检测值(距离信息)发送至控制部59。此外,距离检测部56实施的距离检测方法可以是公知的方法。距离检测部56检测的距离信息相当于用户信息的一个例子。
<图像识别部>
图像识别部57基于所获取的摄像图像信息,进行使用外部终端5的用户的认证。可以是图像识别部57基于所获取的摄像图像信息中包含的用户的脸图像信息,进行用户的认证。另外,也可以是图像识别部57基于所获取的摄像图像信息中包含的眼镜图像信息,进行用户的认证。
例如,可以通过将登记于存储部58中的脸图像信息(以下,称为“登记脸图像信息”)、与所获取的摄像图像信息中包含的脸图像信息进行比较,来进行用户的认证。另外,可以通过将登记于存储部58中的眼镜图像信息(以下,称为“登记眼镜图像信息”)、与所获取的摄像图像信息中包含的眼镜图像信息进行比较,来进行用户的认证。此外,电子眼镜G的图像也可以作为眼镜ID来使用。
在用户和/或电子眼镜已被认证的情况下,图像识别部57将表示已被认证的信息(以下,称为“认证信息”)发送至控制部59。
<存储部>
存储部58存储登记脸图像信息和/或登记眼镜图像信息等。存储部58可以将登记脸图像信息及登记眼镜图像信息与用户信息(用户ID等)相关联地进行存储。
<控制部>
控制部59例如对上述的外部终端5的部件51~58各自的动作进行控制。
控制部59以将信息发送至电子眼镜G的方式控制通信部51。例如,也可以是,控制部59在从图像识别部57获取了认证信息的情况下,以将信息发送至电子眼镜G的方式控制通信部51。此外,通信部51发送至电子眼镜G的信息可以包含终端状态信息、用户状态信息、和眼镜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控制部59通过对显示部53提供与显示于显示部53的信息相应的显示控制信号,来对显示部53的显示状态进行控制。控制部59也相当于显示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具体而言,控制部59可以在从状态获取部55获取了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开始的信息的情况下,将选择是否使电子眼镜G成为开启状态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53。
用户选择是否使电子眼镜G成为开启状态,并将选择结果输入至输入部52。来自用户的输入信息由输入部52接受,并被发送至控制部59。以下,将表示使电子眼镜G成为开启状态的输入称为“开启输入”。
控制部59在从输入部52获取了开启输入的情况下,以将终端状态信息(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开始的信息)发送至电子眼镜G的方式控制通信部51。
另外,可以是,控制部59在状态获取部55获取了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结束的信息的情况下,将选择是否使电子眼镜G成为关闭状态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53。
用户选择是否使电子眼镜G成为关闭状态,并将选择结果输入至输入部52。来自用户的输入信息由输入部52接受,并被发送至控制部59。以下,将表示使电子眼镜G成为关闭状态的输入称为“关闭输入”。
控制部59在从输入部52获取了关闭输入的情况下,以将终端状态信息(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结束的信息)发送至电子眼镜G的方式控制通信部51。
控制部59可以在获取了超时信息的情况下实施超过预防处理。超过预防处理例如是将通知信息显示于显示部53的处理。通知信息可以包含表示过度使用外部终端5的信息。通知信息相当于警报信息的一个例子。
另外,超过预防处理可以包含将外部终端5切换为睡眠状态的处理。此外,也可以是控制部59在自将通知信息显示于显示部53中起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将外部终端5切换为睡眠状态。
控制部59可以在将外部终端5切换为睡眠状态之前,将选择是否延长向睡眠状态的切换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53。用户选择是否延长,并将选择结果输入至输入部52。来自用户的输入信息由输入部52接受,并被发送至控制部59。此外,将表示延长的输入称为“延长输入”。
控制部59在从输入部52获取了延长输入的情况下,以将终端状态信息的发送延长的方式控制通信部51。可以适当设定将终端状态信息的发送延长的时间(以下,称为“延长时间”)。延长时间例如可以是5分钟。也可以以与延长时间对应的间隔,多次(例如,两次)进行延长选择图像的显示。
另外,可以是,控制部59在获取了超时信息的情况下、或者在获取了疲劳通知信息的情况下,实施疲劳改善处理。疲劳改善处理例如是将恢复精神(refresh)的图像(例如,催促用户运动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53的处理。催促用户运动的图像例如可以是光标左右移动的图像。用户能够通过用眼睛追随左右移动的光标,来进行眼睛的运动。恢复精神图像可以包含使眼睛运动的图像或使眼睛休息的图像等。
控制部59在将催促运动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53之前,可以将选择是否对恢复精神图像的显示进行延长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53。用户选择是否延长,并将选择结果输入至输入部52。来自用户的输入信息由输入部52接受,并被发送至控制部59。
控制部59在获取了延长输入的情况下,以将恢复精神图像的显示延长的方式控制显示部53。
控制部59在获取了使用状态改善信息的情况下,实施使用状态改善处理。使用状态改善处理例如是使显示部53显示通知信息的处理。该通知信息可以包含表示用户的姿势不佳的信息。另外,该通知信息可以包含关于姿势的改善手段的信息。关于姿势的改善手段的信息例如可以是“请稍微抬头”或“请使脸部离开外部终端”等消息。通知信息相当于警报信息的一个例子。
另外,控制部59在从距离检测部56获取了距离信息的情况下,以将所获取的距离信息发送至电子眼镜G的方式控制通信部51。
另外,也可以是,控制部59基于从距离检测部56所获取的距离信息,来判定用户的姿势。例如,可以是,在电子眼镜G与外部终端5之间的距离L(参照图4C)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59判定为用户的姿势不佳。另外,在电子眼镜G与外部终端5之间的距离L比规定值大的情况下,控制部20可以判定为用户的姿势良好。可以是,控制部59在用户的姿势不佳情况下,实施上述的使用状态改善处理。
可以是,控制部59基于存储于存储部58的长期的距离信息,判定电子眼镜G的用户的视力是否已下降。例如,在用户的视力逐渐变差的情况下,有时存储于存储部58的距离信息会逐渐变小。在该情况下,控制部59判定为用户的视力已下降。
控制部59在判定为用户的视力变差的情况下,可以将用于向用户通知视力的下降的通知信息(以下,称为“视力下降通知信息”)显示于显示部53。另外,控制部59也可以在将视力下降通知信息显示于显示部53之后,将用于测定视力的表(以下,称为“视力测定图像”)显示于显示部53。
控制部59在判定为用户的视力变差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与用户的视力相应的尺寸的文字显示于显示部53。
<外部终端的硬件结构>
如图6所示,在着眼于硬件结构的情况下,外部终端5例如可以具备处理器1001、输入装置1002、输出装置1003、内存1004、存储器1005及摄像装置1006。另外,外部终端5可以具备通信接口(IF,Interface)1007、传感器1008及电源电路1009。这些部件1001~1009例如可以通过总线1010连接。
处理器1001对外部终端5的动作进行控制。处理器1001是具备运算能力的电路或设备的一个例子。处理器1001例如可以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以及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的至少一者。
输入装置1002可以包含图5所示的输入部52。输入装置1002可以包含在针对外部终端5进行的信息输入中使用的设备,例如,键盘、接触面板及鼠标的至少一者。可以通过输入装置1002将信息输入处理器1001。
输出装置1003可以包含图5所示的显示部53。具体而言,输出装置1003可以包含相当于显示部53的显示器(或监视器)。显示器可以是接触面板式的显示器。可以将接触面板式的显示器视为相当于输入装置1002及输出装置1003这两者。
内存1004例如存储由处理器1001实施的程序、以及对应于程序的实施得到处理的数据或信息。内存1004可以包含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及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可以用作处理器1001的工作内存。“程序”也可以称为“软件”或者“应用”。
存储器1005存储由处理器1001实施的程序、以及对应于程序的实施得到处理的数据或信息。
存储器1005可以包括硬盘驱动器(HDD:Hard Disk Drive)、或固态驱动器(SSD:Solid-state drive)之类的半导体驱动装置。存储器1005也可以作为半导体驱动装置的增补或代替包括闪存之类的非易失性内存。可以将内存1004及存储器1005视为相当于存储部58。
程序可以包括用于实施后述的电子眼镜G的自动启动控制的程序。既可以是构成程序的程序代码的全部或一部分存储于内存1004和/或存储器1005,也可以是构成程序的程序代码的全部或一部分装入到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的一部分中。
程序和/或数据可以以记录于处理器1001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的形态被提供。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可列举:软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CD-R(Compact Disc-Recordable,可录光盘)、CD-RW(Compact Disc-Rewritable,可重复录写光盘)、MO(Magneto-optical drive,光磁盘)、DVD(DigitalVersatile Disc,数字通用光盘)、蓝光光盘及移动硬盘。另外,USB(universal 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内存等半导体内存也是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
另外,程序和/或信息也可以从应用服务器(未图示)经由网络N等提供(下载)至外部终端5。可以通过通信IF1007将程序和/或信息提供至外部终端5,并存储于内存1004和/或存储器1005。另外,程序和/或数据通也可以过输入装置1002提供至外部终端5,并存储于内存1004和/或存储器1005。
通信IF1007相当于通信部51,是用于与电子眼镜G及服务器7进行通信的接口。通信IF1007可以具备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接口。另外,通信IF1007也可以具备用于有线通信的有线接口。
处理器1001读出并实施存储于存储部58的程序,由此外部终端5实现后述的电子眼镜G的自动启动控制中的外部终端5侧的功能。通过处理器1001实施程序,使上述的控制部59的各功能体现。
摄像装置1006例如是搭载于外部终端5的摄像机模块。可以将摄像装置1006视为相当于摄像部54。
可以将传感器1008视为相当于距离检测部56。
电源电路1009将用于上述的各部件1001~1008进行工作的电力分别供给至各部件1001~1008。
<服务器>
如图7所示,服务器7具有通信部71、存储部72及控制部73等。此外,服务器的硬件结构与上述的外部终端5的硬件结构大致相同。
<通信部>
通信部71经由网络N(例如,因特网)与电子眼镜G和/或外部终端5进行通信。对于通信部71与电子眼镜G和/或外部终端5之间的通信,既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一部分经由无线通信。因此,通信部71可以具备信息的发送部及接收部(图示省略)等。可以由控制部73来控制与电子眼镜G和/或外部终端5之间的通信。
通信部71从电子眼镜G接收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如上所述。通信部71将所接收的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控制部73。
<存储部>
存储部72存储所获取的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存储部72可以例如将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中包含的各信息彼此相关联地存储。
存储部72可以按每个用户(例如,按每个用户ID)存储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另外,存储部72可以按每个电子眼镜G(例如,按每个眼镜ID)存储接收信息。
存储部72可以存储从外部终端5所获取的终端状态信息、眼镜状态信息、和用户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电子眼镜的通常动作>
接着,对电子眼镜G的通常动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对电子眼镜G的关闭状态进行说明。在电子眼镜G的关闭状态下,在镜片11的第一区域11a中,液晶模块111c的折射率与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12的折射率大致相同。因此,在特性变化部111中,不产生由液晶模块111c带来的透镜效果。因此,在镜片11中,第一区域11a的度数与第二区域11b的度数彼此大致相同。
在电子眼镜G的关闭状态下,当使用者的手指与操作输入部12接触时,由操作输入部12的检测垫检测出基于该接触的静电容量的变化。上述基于该接触的检测信息被发送至控制部20。控制部20在电子眼镜G的关闭状态下,基于所获取的操作输入部12的检测信息,对特性变化部111施加电压。
由此,特性变化部111的液晶模块111c中的液晶材料的取向发生变化,液晶模块111c的折射率发生变化(成为开启状态)。
在电子眼镜G的开启状态下,液晶模块111c的折射率与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12的折射率彼此不同。因此,在第一区域11a中,产生由液晶模块111c带来的透镜效果。其结果,第一区域11a的度数发生变化。
在电子眼镜G的开启状态下,当操作输入部12检测出使用者的手指的接触时,控制部20停止向特性变化部111的电压施加。由此,液晶模块111c中的液晶材料的取向回到电压施加前的状态,特性变化部111从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眼镜G中,能够检测用户的手指的接触,来切换镜片11的第一区域11a的度数。
<电子眼镜的自动启动控制>
接着,参照图8,对电子眼镜G的自动启动控制进行说明。图8是电子眼镜G的自动启动控制的流程图。电子眼镜G的自动启动控制是用于在与电子眼镜G无线连接的外部终端5的使用已开始的情况下,与外部终端5联动来使电子眼镜G成为开启状态的控制。
这样的自动启动控制包括:在外部终端5中实施的处理、在电子眼镜G中实施的处理。也可以将自动启动控制视为由具备电子眼镜G与外部终端5的电子眼镜的驱动控制系统实施的控制。
首先,在图8的步骤S101中,外部终端5的状态获取部55获取外部终端5的终端状态信息。然后,状态获取部55将检测出的终端状态信息发送至控制部59。
接着,在图8的步骤S102中,外部终端5的控制部59判定所获取的终端状态信息是否是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开始的信息。当在步骤S102中,终端状态信息不是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开始的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02中为“否”),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101。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02中,终端状态信息是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开始的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02中为“是”),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103。
在图8的步骤S103中,外部终端5的控制部59以将终端状态信息(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开始的信息)发送至电子眼镜G的方式控制通信部51。通信部51在图8的步骤S103中,将终端状态信息(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开始的信息)发送至电子眼镜G。以上的步骤S101~步骤S103的控制处理是在外部终端5中实施的。
接着,在图8的步骤S104中,电子眼镜G的通信部14从外部终端5接收终端状态信息。然后,通信部14将终端状态信息发送至控制部20。
接着,在图8的步骤S105中,控制部20判定电子眼镜G是否是关闭状态。当在步骤S105中,电子眼镜G不是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即,开启状态的情况下),结束控制处理。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05中,电子眼镜G是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106。
接着,在图8的步骤S106中,控制部20使电子眼镜G成为开启状态。
<电子眼镜的自动停止控制>
接着,参照图9,对电子眼镜G的自动停止控制进行说明。图9是电子眼镜G的自动停止控制的流程图。电子眼镜G的自动停止控制是用于在与电子眼镜G无线连接的外部终端5的使用已结束的情况下,与外部终端5联动地使电子眼镜G成为关闭状态的控制。
这样的自动停止控制包括:在外部终端5中实施的处理、在电子眼镜G中实施的处理。也可以将自动停止控制视为由具备电子眼镜G与外部终端5的电子眼镜的驱动控制系统实施的控制。
首先,在图9的步骤S201中,外部终端5的状态获取部55获取外部终端5的终端状态信息。然后,状态获取部55将检测出的终端状态信息发送至控制部59。
接着,在图9的步骤S202中,外部终端5的控制部59判定所获取的终端状态信息是否是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结束的信息。当在步骤S202中,终端状态信息不是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结束的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202中为“否”),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201。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2中,终端状态信息是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结束的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202中为“是”),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203。
在图9的步骤S203中,外部终端5的控制部59以将终端状态信息(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结束的信息)发送至电子眼镜G的方式控制通信部51。通信部51在图9的步骤S203中,将终端状态信息(表示外部终端5的使用结束的信息)发送至电子眼镜G。以上的步骤S201~步骤S203的控制处理是在外部终端5中实施的。
接着,在图9的步骤S204中,电子眼镜G的通信部14从外部终端5接收终端状态信息。然后,通信部14将终端状态信息发送至控制部20。
接着,在图9的步骤S205中,控制部20判定电子眼镜G是否是开启状态。当在步骤S205中,电子眼镜G不是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即,关闭状态的情况),结束控制处理。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5中,电子眼镜G是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206。
接着,在图9的步骤S206中,控制部20使电子眼镜G成为关闭状态。此外,可以是,并行地实施上述的自动启动控制与自动停止控制。或者,也可以是,在电子眼镜G通过自动启动控制成为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实施自动停止控制。在该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图9的步骤S205的处理。
<电子眼镜中的使用时间的超过预防控制>
接着,参照图10,对电子眼镜G中的使用时间的超过预防控制进行说明。图10是使用时间的超过预防控制的流程图。使用时间的超过预防控制是如下的控制,即,用于以电子眼镜G通过上述的自动启动控制成为开启状态作为前提,在电子眼镜G的开启状态的持续时间成为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使与电子眼镜G无线连接的外部终端5实施超过预防处理的控制。
这样的超过预防控制包括:在外部终端5中实施的处理、在电子眼镜G中实施的处理。也可以将超过预防控制视为由具备电子眼镜G与外部终端5的电子眼镜的驱动控制系统实施的控制。
首先,在图10的步骤S301中,电子眼镜G的控制部20获取电子眼镜G的开启状态的持续时间。
接着,在图10的步骤S302中,电子眼镜G的控制部20判定开启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为规定时间以上。当在步骤S302中判定为开启状态的持续时间小于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302中为“否”),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301。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02判定为开启状态的持续时间为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02中为“是”),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303。
接着,在图10的步骤S303中,电子眼镜G的控制部20以将超时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5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通信部14在步骤S303中将超时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5。以上的步骤S301~步骤S303的控制处理是在电子眼镜G中实施的。
接着,在图10的步骤S304中,外部终端5的通信部51接收超时信息。通信部51将所接收的超时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5的控制部59。
接着,在图10的步骤S305中,外部终端5的控制部59实施超过预防处理。超过预防处理如上所述。优选地,在电子眼镜G通过自动启动控制成为开启状态之后,实施以上的超过预防控制。可以是以规定的时间间隔来实施超过预防控制。
<电子眼镜中的使用状态改善控制>
接着,参照图11,对电子眼镜G中的使用状态改善控制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在使用状态改善控制中实施的处理的流程图。使用状态改善控制是如下的控制,即,用于在电子眼镜G为开启状态下,当用户的姿势不佳情况下,使与电子眼镜G无线连接的外部终端5实施使用状态改善处理的控制。
这样的使用状态改善控制包括:在外部终端5中实施的处理、在电子眼镜G中实施的处理。也可以将使用状态改善控制视为由具备电子眼镜G与外部终端5的电子眼镜的驱动控制系统实施的控制。
首先,在图11的步骤S401中,电子眼镜G的控制部20基于所获取的角度信息、和/或所获取的距离信息等,判定用户的姿势是否不佳。用户的姿势的判定方法如上所述。当在步骤S401中,用户的姿势并非不佳的情况下,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401。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401中,用户的姿势不佳情况下,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402。
接着,在图11的步骤S402中,电子眼镜G的控制部20判定姿势的持续时间是否为规定时间以上。姿势的持续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上所述。当在步骤S402中,姿势的持续时间小于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401。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402,姿势的持续时间为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403。
接着,在图11的步骤S403中,电子眼镜G的控制部20以将使用状态改善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5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在步骤S403中,通信部14将使用状态改善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5。使用状态改善信息如上所述。以上的步骤S401~步骤S403的控制处理是在电子眼镜G中实施的。
接着,在图11的步骤S404中,外部终端5的通信部51接收使用状态改善信息。通信部51将所接收的使用状态改善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5的控制部59。
接着,在图11的步骤S405中,外部终端5的控制部59实施使用状态改善处理。使用状态改善处理如上所述。优选地,在电子眼镜G通过自动启动控制成为开启状态之后,实施以上的使用状态改善控制。可以是以规定的时间间隔来实施使用状态改善控制。
<关于作用和效果>
根据以上那样的本实施方式,能够与无线连接于电子眼镜G的外部终端5的状态联动地切换电子眼镜G的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
具体而言,例如在用户佩戴有电子眼镜G的状态下,当开始了智能手机等外部终端的使用的情况下,电子眼镜G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开启状态。此外,在开始了外部终端的使用的情况下,只要将是否使电子眼镜G成为开启状态的选择图像显示于外部终端的显示部,则能够在对用户不需要的状况下,不使电子眼镜G成为开启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的超过预防处理,用户能够根据外部终端5的显示得知电子眼镜G的开启状态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这样的功能对于保持用户的眼睛的健康是有效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的使用状态改善处理,用户能够根据外部终端5的显示得知操作姿势不佳的情况。这样的功能不限于用户的眼睛,对于保持用户的整个身体的健康是有效的。
[实施方式2]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眼睛佩带物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适当参照在记述的实施方式1的说明中所使用的图。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实施方式2作为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实施方式来说明。但是,可以与实施方式1的眼睛佩带物及程序适当组合,来实施本实施方式的眼睛佩带物及程序。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本实施方式的眼睛佩带物具有与图1所示的电子眼镜G相同的基本结构。图12是表示电子眼镜G的内部电路及系统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眼镜G所具备的结构既可以包含与实施方式1的电子眼镜G所具备的结构相同的硬件,也可以包含不同的硬件。
<电子眼镜>
电子眼镜G具有:镜框10、一对镜片11、操作输入部12A、电源13A、通信部14A、角度检测部15A、距离检测部16A、照度检测部17A、动作检测部18A、存储部19A、识别部22A、获取部23A及控制部20A等。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配置前框10a的部分作为电子眼镜G的正面(前方)来进行说明。
电子眼镜G的用户(佩戴者)通过对设置于镜框10的操作输入部12A进行操作(例如,接触操作),来对镜片11的第一区域11a中的特性变化部111(参照图3)的光学特性(度数或光的透射率等)进行切换。特性变化部111相当于光学特性变化部的一个例子。
当由用户对操作输入部12A进行操作时,控制部20A基于该操作,对向特性变化部111施加了电压的状态(以下,称为“开启状态”)、和未施加电压的状态(以下,称为“关闭状态”)进行切换。特性变化部111的开启状态也是电子眼镜G的开启状态。另外,特性变化部111的关闭状态也是电子眼镜G的关闭状态。
与实施方式1的电子眼镜G同样地,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眼镜G具有图3所示的一对镜片11的结构。因此,省略镜片11的说明。另外,与实施方式1的电子眼镜G同样地,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眼镜G具有图1所示的前框10a及一对镜腿10b、10c的结构。因此,省略前框10a及镜腿10b、10c的说明。
<操作输入部>
操作输入部12A保持于壳体10g。操作输入部12A例如具有静电容量方式的检测垫。检测垫可以是可作为接触传感器使用的公知的检测垫。操作输入部12A可以在用户的手指接触于操作输入部12A时,检测通过该接触产生的静电容量的变化。此外,操作输入部12A可以是与实施方式1的操作输入部12相同的操作输入部。
<操作输入的例子>
操作输入部12A例如接受用户对操作输入部12A的操作输入(接触操作)。操作输入部12A接受多种操作输入。后述的控制部20A进行与操作输入部12A所接受的操作输入对应的控制。下面,对操作输入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第一操作输入是用于将特性变化部111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开启状态的输入。操作输入部12A可以在特性变化部111的关闭状态下接受第一操作输入。
第二操作输入是用于将特性变化部111从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的输入。操作输入部12A可以在特性变化部111的开启状态下接受第二操作输入。
第三操作输入是用于对电子眼镜G的模式进行切换的输入。操作输入部12A可以在特性变化部111的开启状态及关闭状态下,接受第三操作输入。
具体而言,第三操作输入可以包括用于将电子眼镜G的模式在手动模式与自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输入。另外,第三操作输入可以包括用于对电子眼镜G的学习模式的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进行切换的输入。手动模式相当于第一模式的一个例子。自动模式相当于第二模式的一个例子。
将第三操作输入中的、用于将电子眼镜G的模式从手动模式切换为自动模式的输入称为“自动模式执行输入”。操作输入部12A可以在电子眼镜G的模式为手动模式的情况下,接受自动模式执行输入。
将第三操作输入中的、用于将电子眼镜G的模式从自动模式切换为手动模式的输入称为“手动模式执行输入”。操作输入部12A可以在电子眼镜G的模式为自动模式的情况下,接受手动模式执行输入。
将第三操作输入中的、用于将电子眼镜G的学习模式切换为开启状态的操作称为“学习模式执行输入”。操作输入部12A可以在电子眼镜G的学习模式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接受学习模式执行输入。
另外,将第三操作输入中的、用于将电子眼镜G的学习模式切换为关闭状态的输入称为“学习模式停止输入”。操作输入部12A可以在电子眼镜G的学习模式为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接受学习模式停止输入。
<电源>
电源13A向操作输入部12A、通信部14A、角度检测部15A、距离检测部16A、照度检测部17A、动作检测部18A、存储部19A、识别部22A、获取部23A及控制部20A等供给电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13A是可装拆地保持于镜腿10b、10c的另一端部(后端部)的充电式的电池组。此外,电源13A可以是与实施方式1的电源13相同的电源。
<通信部>
通信部14A通过无线通信与后述的外部终端5A进行通信。因此,通信部14A例如可以具备信息的发送部及接收部(未图示)。由通信部14A进行的与外部终端5A之间的通信例如可以由控制部20A控制。此外,通信部14A可以是与实施方式1的通信部14相同的通信部。
无线通信可以是WiFi(注册商标)、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无线LAN、或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等。
通信部14A也可以具有经由网络N与后述的服务器7进行通信的功能。由通信部14A进行的与服务器7之间的通信例如可以由控制部20A控制。
通信部14A从外部终端5A接收用于对外部终端5A进行确定的信息(以下,称为“介质信息”)。从与电子眼镜G无线连接的外部终端5A所获取的介质信息被称为“使用介质信息”。介质信息例如可以是外部终端5A的终端ID或生产编号等、能够辨别外部终端5A的信息。通信部14A可以将所接收的介质信息发送至获取部23A。
<角度检测部>
角度检测部15A相当于第二角度检测部的一个例子,例如是设置于电子眼镜G的镜腿10b的角度传感器。角度检测部15A也可以设置于镜腿10c。此外,角度检测部15A可以是与实施方式1的角度检测部15相同的角度检测部。也就是说,第一角度检测部与第二角度检测部可以是相同的角度检测部。
角度检测部15A检测关于电子眼镜G的角度的信息。角度检测部15A可以以规定的时间间隔检测电子眼镜G的角度。例如,角度检测部15A可以检测电子眼镜G相对于水平方向(参照图4A及图4B的直线L1)的前倾角度θ。例如,如图4A所示,可以将电子眼镜G的镜腿10b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状态下的前倾角度θ规定为基准状态下的前倾角度。如图4B所示,电子眼镜G自基准状态越前倾,则前倾角度θ越大。
在角度θ为0°的状态下,判断为用户朝向正面。另外,角度θ越大,判断为用户的脸越朝向下方。角度检测部15A可以将检测值(角度信息)发送至控制部20A。角度检测部15A也可以将检测值(角度信息)发送至存储部19A。
<距离检测部>
距离检测部16A例如是设置于电子眼镜G的前框10a的红外线测距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或激光测距传感器等测距传感器。距离检测部16A检测电子眼镜G与物体之间的距离L、该物体是在镜片11的光轴方向(以下,简称为“光轴方向”)上与电子眼镜G相对置的物体(参照图4C)。此外,距离检测部16A可以是与实施方式1的距离检测部16相同的距离检测部。
图4C中,信息介质是智能手机或平板终端等外部终端5A。另外,图4D中,信息介质是台式电脑等外部终端5A。此外,信息介质不限于图4C及图4D所示的信息介质。例如,信息介质也可以是不与电子眼镜G无线连接的信息介质。具体而言,信息介质也可以是电视机、报纸、以及书籍等。
例如,距离检测部16A检测电子眼镜G、和在光轴方向上与电子眼镜G相对置的信息介质(具体而言,外部终端5A的显示部53A、或报纸的纸面等)之间的距离L。距离检测部16A可以将检测值(距离信息)发送至控制部20A。角度检测部15A也可以将检测值(距离信息)发送至存储部19A。
<照度检测部>
照度检测部17A例如是设置于电子眼镜G的前框10a的照度传感器。照度检测部17A检测周围的照度。照度检测部17A可以将检测值(照度信息)发送至控制部20A。照度检测部17A也可以将检测值(照度信息)发送至存储部19A。此外,照度检测部17A可以是与实施方式1的照度检测部17相同的照度检测部。
<动作检测部>
动作检测部18A检测电子眼镜G正在移动(即,用户正在移动)的情况。动作检测部18A例如是设置于镜框10(前框10a或镜腿10b、10c)的角速度传感器。动作检测部18A可以将检测值(动作信息)发送至控制部20A。动作检测部18A也可以将检测值(动作信息)发送至存储部19A。此外,动作检测部18A也可以是与实施方式1的动作检测部18相同的动作检测部。
<识别部>
识别部22A识别与电子眼镜G的镜片11相对置的信息介质。例如,识别部22A可以基于照度检测部17A的检测值,来识别与电子眼镜G的镜片11相对置的信息介质。在信息介质为智能手机或个人计算机等的情况与信息介质为报纸或书籍等的情况之间,信息介质的用户侧的面(例如,显示部)的明亮度不同,因此照度检测部17A的检测值也不同。因此,识别部22A能够对应于照度检测部17A的检测值,来识别与电子眼镜G的镜片11相对置的信息介质的种类。
作为一例,在信息介质是电视机的情况下,识别部22A可以是,基于照度检测部17A的检测值及距离检测部16A的检测值,识别为信息介质是电视机。具体而言,识别部22A可以在照度检测部17A的检测值(例如,信息介质的显示部的明亮度)为规定值以上,且距离检测部16A的检测值(例如,电子眼镜G与信息介质的显示部之间的距离)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识别为信息介质是电视机。
此外,识别部22A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识别与电子眼镜G的镜片11相对置的信息介质。识别部22A可以将识别出的关于信息介质的信息(也称为“使用介质信息”)发送至获取部23A。
<获取部>
获取部23A获取关于信息介质的信息。具体而言,获取部23A从识别部22A获取关于信息介质的信息。另外,获取部23A也可以获取由通信部14A从外部终端5A所获取的关于信息介质的信息(使用介质信息)。获取部23A可以将所获取的关于信息介质的信息发送F至控制部20A。
<存储部>
如图15所示,存储部19A可以将介质信息、与角度检测部15A检测出的角度信息(第一角度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如图15所示,可以是存储部19A将介质信息与第一角度信息作为表格式的阈值表来存储。此外,存储部19A可以是与实施方式1的存储部19相同的存储部。
第一角度信息可以是在手动模式中,电子眼镜G的状态通过用户的操作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开启状态的情况下的角度检测部15A的检测值。
可以是,存储于存储部19A的第一角度信息按每个外部终端5A来进行存储。第一角度信息也被称为“特性变化显现条件”。可以是,特性变化显现条件在电子眼镜G的自动模式中,作为使电子眼镜G自动地成为开启状态时的阈值(第一阈值)来使用。可以是存储部19A将第一角度信息与关于用户的信息(例如,用户ID)相关联地存储。
另外,存储部19A如图15所示,存储部19A可以将第二角度信息与介质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第二角度信息也被称为“特性变化停止条件”。特性变化停止条件可以在电子眼镜G的自动模式中,作为使电子眼镜G自动地成为关闭状态时的阈值(第二阈值)来使用。存储部19A可以将第二角度信息与关于用户的信息(例如,用户ID)相关联地存储。
存储部19A可以存储所获取的角度信息、距离信息、照度信息、和动作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以下,称为“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也可以是存储部19A与关于用户的信息(例如,用户ID)相关联地,存储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另外,存储部19A可以将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与关于电子眼镜G的信息(例如,眼镜ID)相关联地存储。眼镜ID是用于辨别电子眼镜G的信息。
存储部19A可以存储外部终端5A的使用开始时间、外部终端5A的使用结束时间、和外部终端5A的使用持续时间中的至少一种时间。
存储部19A可以在手动模式中,存储电子眼镜G成为开启状态的时刻、和/或电子眼镜G成为关闭状态的时刻。另外,存储部19A也可以存储自电子眼镜G成为开启状态起的经过时间。
存储部19A可以将所获取的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与电子眼镜G成为开启状态的时刻、和/或自成为开启状态起的经过时间相关联地存储。
存储部19A可以在手动模式中,存储电子眼镜G的开启状态的持续时间。另外,存储部19A可以在手动模式中,存储电子眼镜G的开启状态持续时的角度检测部15A的检测值(以下,简称为“开启状态下的角度信息”)。另外,可以是存储部19A存储开启状态下的角度信息的平均值、变化、中位数、众数、和标准偏差中的至少一者。
另外,存储部19A可以在手动模式中,存储紧跟在电子眼镜G的状态(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被切换的时间点之前(规定时间前)和/或之后(规定时间后)的动作检测部18A的检测值。具体而言,存储部19A可以存储紧跟在电子眼镜G的状态被切换的时间点之前和/或之后的、规定时间内的用户的头部的动作(例如,低头的动作或抬头的动作)的角速度(加速度)。例如,用户在将电子眼镜G切换为开启状态时,以比较慢的速度低头。另外,用户在将电子眼镜G切换为关闭状态时,以比将电子眼镜G切换为开启状态时低头的速度更快的速度抬头。
另外,存储部19A也可以存储用户的生活规律。具体而言,存储部19A可以存储用户使用信息介质的时间段。
作为一例,存储部19A可以存储用户读书的时间段、利用笔记本电脑进行操作的时间段、在通勤中阅览智能手机(看书)的时间段。存储部19A也可以将规定的偏移时间包含于这些时间段。
<控制部>
控制部20A经由配线21与操作输入部12A的检测垫、第一电极111a及第二电极111e电连接。这样的控制部20A控制上述的通信部14A、角度检测部15A、距离检测部16A、照度检测部17A、动作检测部18A、存储部19A、识别部22A及获取部23A的功能。此外,控制部20A可以是与实施方式1的控制部20相同的控制部。
可以是,控制部20A以在规定的时刻,从与通信部14A无线连接的外部终端5A(也称为“正在使用的外部终端5A”)获取介质信息(使用介质信息)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A。可以是控制部20A将使用介质信息存储于存储部19A。
控制部20A也可以基于从获取部23A所获取的关于信息介质的信息,判定与电子眼镜G的镜片11相对置的(即,用户正在使用的)信息介质的种类。
控制部20A也可以以将存储于存储部19A的每个信息介质的介质信息、第一角度信息、以及第二角度信息(关于图15所示的阈值表的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5和服务器7中的至少一者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A。
另外,控制部20A以将从角度检测部15A所获取的角度信息发送至与电子眼镜G无线连接的外部终端5A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A。控制部20A也可以将角度信息及关于电子眼镜G的用户的信息(例如,用户ID)发送至外部终端5A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A。
控制部20A也可以以将从角度检测部15A所获取的角度信息发送至与电子眼镜G连接的服务器7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A。也可以是,控制部20A以将角度信息及关于电子眼镜G的用户的信息(例如,用户ID)发送至服务器7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A。
控制部20A也可以以将所获取的角度信息、距离信息、照度信息、和动作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经由网络N发送至与电子眼镜G通信连接的服务器7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A。控制部20A可以将关于电子眼镜G的用户的信息(例如,用户ID)包含于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中。
控制部20A可以将关于电子眼镜G的信息(例如,眼镜ID)包含于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中。此外,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可以是从角度检测部15A、距离检测部16A、照度检测部17A及动作检测部18A所获取的信息。另外,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也可以是存储于存储部19A的信息。
以下,对在电子眼镜G的模式中实现的、控制部20A的功能进行说明。
<关于手动模式中的控制部的功能>
可以是,在电子眼镜G的模式为手动模式时,控制部20A在操作输入部12A接受了上述的第一操作输入的情况下,使电子眼镜G成为开启状态。另外,可以是,控制部20A在操作输入部12A接受了上述的第二操作输入的情况下,使电子眼镜G成为关闭状态。
另外,可以是控制部20A在操作输入部12A接受了手动模式执行输入的情况下,将电子眼镜G的模式从自动模式切换为手动模式。
另外,可以是控制部20A在操作输入部12A接受了自动模式执行输入的情况下,将电子眼镜G的模式从手动模式切换为自动模式。
另外,可以是,在电子眼镜G的模式为手动模式,且学习模式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以下,称为“第一手动模式”),控制部20A在操作输入部12A接受了学习模式执行输入时,将学习模式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开启状态。
另外,可以是,在电子眼镜G的模式为手动模式,且学习模式为开启状态的情况下(以下,称为“第二手动模式”),控制部20A在操作输入部12A接受了学习模式停止输入时,将学习模式从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
另外,可以是,在电子眼镜G的模式为第二手动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20A以从外部终端5A接收使用介质信息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A。控制部20A可以获取通信部14A所接收的使用介质信息。此外,控制部20A也可以从存储部19A获取使用介质信息。
另外,也可以是,在电子眼镜G的模式为第二手动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20A从获取部23A获取关于信息介质的信息(使用介质信息)。
另外,可以是,在电子眼镜G的模式为第二手动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20A在操作输入部12A接受了上述的第一操作输入时,以检测电子眼镜G(镜框10)的角度的方式控制角度检测部15A。控制部20A可以获取角度检测部15A的检测值。然后,控制部20A可以将从角度检测部15A所获取的角度信息,与从外部终端5A或获取部23A所获取的使用介质信息相关联地存储于存储部19A。在与使用介质信息对应的介质信息和与该介质信息相关联的角度信息已经存储于存储部19A的情况下,控制部20A可以将存储于存储部19A的角度信息(参照图15的第一角度信息)更新为角度检测部15A的检测值(最新角度信息)。将这样的控制处理称为“自动学习控制”。
此外,可以是,在电子眼镜G的模式为第二手动模式的情况下,用户通过对操作输入部12A的操作(例如,关闭状态下的5秒的长按),来设定已述的第一角度信息的基准值(以下,称为“第一基准值”)。另外,可以是,在电子眼镜G的模式为第二手动模式的情况下,用户通过对操作输入部12A的操作(例如,开启状态下的5秒的长按),来设定上述的第二角度信息的基准值(以下,称为“第二基准值”)。
可以是,在电子眼镜G的模式为第二手动模式的情况下,在包含第一基准值的规定范围内实施上述的自动学习控制。作为一例,规定范围可以是第一基准值±10度的范围。在设定了该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在操作输入部12A接受了第一操作输入时的角度检测部15A的检测值包含于上述规定范围的情况下,控制部20A可以将存储于存储部19A的角度信息更新为角度检测部15A的检测值(最新角度信息)。
<关于自动模式中的控制部的功能>
在电子眼镜G的模式为自动模式的情况下,在操作输入部12A接受了第一操作输入时,控制部20A既可以使电子眼镜G成为开启状态,也可以不使电子眼镜G成为开启状态。另外,在操作输入部12A接受了第二操作输入时,控制部20A既可以使电子眼镜G成为关闭状态,也可以不使电子眼镜G成为关闭状态。
在电子眼镜G的模式为自动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20A可以从存储部19A获取第一角度信息(参照图15),该第一角度信息与从获取部23A所获取的关于信息介质的信息对应。作为一例,在信息介质是与电子眼镜G通信连接的外部终端5A的情况下,控制部20A可以从存储部19A获取第一角度信息(参照图15),该第一角度信息与经由通信部14A从正在使用的外部终端5A所获取的使用介质信息对应。
另外,作为一例,在信息介质为电视机、报纸、或书籍等的情况下,控制部20A可以从存储部19A获取第一角度信息(参照图15),该第一角度信息与由识别部22A识别出的关于信息介质的信息对应。
控制部20A可以将所获取的第一角度信息,设定为在自动模式中将电子眼镜G从关闭状态自动地切换为开启状态时的阈值(第一阈值)。此外,控制部20A也可以从外部终端5A或服务器7获取第一角度信息。
另外,在电子眼镜G的模式为自动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20A可以从存储部19A获取第二角度信息(参照图15),该第二角度信息与从获取部23A所获取的关于信息介质的信息对应。作为一例,在信息介质是与电子眼镜G通信连接的外部终端5A的情况下,控制部20A可以从存储部19A获取第二角度信息(参照图15),该第二角度信息与经由通信部14A从正在使用的外部终端5A所获取的使用介质信息对应。
另外,作为一例,在信息介质为报纸或书籍等的情况下,控制部20A可以从存储部19A获取第二角度信息(参照图15),该第二角度信息与由识别部22A识别出的关于信息介质的信息对应。
控制部20A可以将所获取的第二角度信息,设定为在自动模式中将电子眼镜G从开启状态自动地切换为关闭状态时的阈值(第二阈值)。此外,控制部20A也可以从外部终端5A或服务器7获取第二角度信息。
控制部20A可以在角度检测部15A的检测值与第一阈值之间的关系满足规定条件(也称为“第一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自动地使电子眼镜G成为开启状态。规定条件例如可以是角度检测部15A的检测值与第一阈值相等的情况。规定条件例如也可以是角度检测部15A的检测值为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
另外,规定条件例如也可以是角度检测部15A的检测值包含于含有第一阈值在内的规定范围中的情况。规定范围例如可以是第一阈值±1度的范围。
此外,控制部20A也可以在角度检测部15A的检测值与第一阈值之间的关系满足规定条件,且动作检测部的检测值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自动地使电子眼镜G成为开启状态。动作检测部的检测值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例如可以是用户抬头/低头的加速度(角速度)为与加速度有关的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
另外,控制部20A也可以在角度检测部15A的检测值与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满足规定条件(也称为“第二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自动地使电子眼镜G成为关闭状态。规定条件例如可以是角度检测部15A的检测值与第二阈值相等的情况。另外,规定条件例如也可以是角度检测部15A的检测值为第二阈值以下的情况。另外,规定条件例如可以是角度检测部15A的检测值包含于含有第二阈值在内的规定范围中的情况。规定范围例如可以是第二阈值±1度的范围。
此外,控制部20A也可以在角度检测部15A的检测值与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满足规定条件,且动作检测部的检测值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自动地使电子眼镜G成为关闭状态。动作检测部的检测值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例如可以是用户抬头/低头的加速度(角速度)为与加速度有关的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作为一例,与加速度有关的第一阈值可以比与加速度有关的第二阈值小。
对于通过以上那样的控制部20A体现的功能,既可以由集成电路实现,也可以由控制部20A读出并实施存储于存储部19A的程序来实现。
作为控制部20A发挥功能的CPU可以将用于执行上述的各功能的程序,从作为存储部19A发挥功能的ROM中读出并在RAM中展开,执行所展开的程序来控制上述的各功能部的动作。电子眼镜G的硬件结构与已述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眼镜G的硬件结构相同。因此,省略电子眼镜G的硬件结构的说明。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电子眼镜G也可以具有获取用户的心率或血流等身体信息的检测部。
<向服务器的数据发送的时刻>
下面,对将关于电子眼镜G的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7的发送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发送方法是每当在电子眼镜G中,检测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角度信息、距离信息、照度信息及动作信息等)时,电子眼镜G将检测出的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7的方法。
第二发送方法是电子眼镜G在规定的时刻,将存储于存储部19A的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7的方法。规定的时刻例如可以是电子眼镜G从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的时刻、电子眼镜G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开启状态的时刻、或者电子眼镜G在未被使用的状态(例如,作为关于电子眼镜G的使用状况的信息的角度信息或照度信息、动作信息等在一定时间内未变化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时间的时刻。
第三发送方法是经由外部终端5A将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7的方法。电子眼镜G可以在规定的时刻将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5A。外部终端5A可以将所接收的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在规定的时刻发送至服务器7。
外部终端5A也可以在每当从电子眼镜G接收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时,将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7。或者,外部终端5A可以将所接收的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存储于存储部58A(参照图13),并在规定的时刻将存储于存储部58A的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7。
第四发送方法是经由具有与服务器7进行通信的功能及对电子眼镜G供给电源的功能的充电器(未图示),将关于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7的方法。在第四发送方法中,可以是,在通过充电器对电子眼镜G进行充电时,经由充电器的通信部,将关于电子眼镜G的使用状况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7。
<外部终端>
外部终端5A具有通信部51A、输入部52A、显示部53A、距离检测部56A、存储部58A及控制部59A等。
外部终端5A是智能手机、平板终端、台式电脑及膝上型计算机等。
通信部51A通过无线通信与电子眼镜G进行通信。另外,通信部51A也可以经由网络N与服务器7进行通信。因此,通信部51A例如可以具备信息的发送部及接收部(未图示)。利用通信部51A进行的与电子眼镜G及服务器7的通信例如可以由控制部59A控制。
<关于通信部发送的信息>
另外,通信部51A可以对应于来自电子眼镜G的要求,将用于确定外部终端5A的介质信息发送至电子眼镜G。
另外,通信部51A可以将与电子眼镜G无线连接作为条件,将用于确定外部终端5A的介质信息发送至电子眼镜G。
另外,通信部51A可以对应于来自电子眼镜G的要求,上已述的第一角度信息发送至电子眼镜G。另外,通信部51A可以对应于来自电子眼镜G的要求,将上述的第二角度信息发送至电子眼镜G。
通信部51A可以将从电子眼镜G所获取的信息(角度信息、介质信息及关于用户的信息等)发送至后述的服务器7。
<关于通信部接收的信息>
通信部51A可以从电子眼镜G接收角度信息(第一角度信息)。通信部51A可以从电子眼镜G接收关于用户的信息。通信部51A可以将从电子眼镜G所接收的信息发送至控制部59A。
<输入部>
输入部52A接受信息的输入。例如,来自用户的输入信息由输入部52A接受后被输入至控制部59A。
<显示部>
显示部53A显示信息。显示于显示部53A的信息例如可以是存储于存储部58A的信息,也可以是由控制部59A生成的信息。
输入部52A与显示部53A可以由独立的设备构成,例如也可以如接触面板显示器那样,一体化成可同时进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显示)的设备。
<距离检测部>
距离检测部56A基于所获取的摄像图像信息,检测外部终端5A和与外部终端5A相对置的物体(用户的脸或电子眼镜G等)之间的距离。距离检测部56A将检测值(距离信息)发送至控制部59A。此外,距离检测部56A实施的距离检测方法可以是公知的方法。
<存储部>
存储部58A存储外部终端5A的介质信息。另外,存储部58A可以将从电子眼镜G所获取的第一角度信息与介质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参照图15)。存储部58A可以将从电子眼镜G所获取的第二角度信息与介质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参照图15)。存储部58A可以将介质信息、第一角度信息及第二角度信息,与关于用户的信息(例如,用户ID)相关联地进行存储。
<控制部>
控制部59A例如对上述的外部终端5A的部件各自的动作进行控制。
可以是,控制部59A以将介质信息发送至电子眼镜G的方式控制通信部51A。例如,在存在来自电子眼镜G的要求的情况下,控制部59A可以以将介质信息发送至电子眼镜G的方式控制通信部51A。或者,控制部59A可以将外部终端5A与电子眼镜G经通信连接(例如,配对(pairing))作为条件,以将介质信息发送至电子眼镜G的方式控制通信部51A。
控制部59A可以通过对显示部53A提供与显示于显示部53A的信息相应的显示控制信号,来对显示部53A的显示状态进行控制。控制部59A也相当于显示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另外,控制部59A可以在从距离检测部56A获取了距离信息的情况下,以将所获取的距离信息发送至电子眼镜G的方式控制通信部51A。
[外部终端的硬件结构]
如图14所示,在着眼于硬件结构的情况下,外部终端5A例如可以具备处理器1001、输入装置1002、输出装置1003、内存1004及存储器1005。另外,外部终端5A可以具备通信接口(IF)1007、传感器1008及电源电路1009。这些部件1001~1005、1007~1009例如可以通过总线1010连接。这样的外部终端5A的部件1001~1005、1007~1009、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外部终端5的部件1001~1005、1007~1009大致相同。因此,省略关于外部终端5A的硬件结构的说明。此外,外部终端5A也可以与实施方式1的外部终端5同样地具备摄像装置1006。
<服务器>
如图7所示,服务器7具有通信部71、存储部72及控制部73等。此外,服务器的硬件结构与上述的外部终端5A的硬件结构大致相同。
<通信部>
通信部71经由网络N(例如,因特网)与电子眼镜G和/或外部终端5A进行通信。对于通信部71与电子眼镜G和/或外部终端5A之间的通信,既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一部分经由无线通信。因此,通信部71可以具备信息的发送部及接收部(图示省略)等。可以由控制部73来控制与电子眼镜G和/或外部终端5A之间的通信。
通信部71可以从电子眼镜G接收第一角度信息、第二角度信息和介质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通信部71可以将所接收的第一角度信息、第二角度信息及介质信息发送至控制部73。
<存储部>
存储部72可以将所获取的第一角度信息与所获取的介质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参照图15)。存储部72可以将所获取的第二角度信息与获取的介质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参照图15)。
存储部72可以将第一角度信息及介质信息与关于用户的信息(例如,用户ID)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存储部72可以将第二角度信息及介质信息与关于用户的信息(例如,用户ID)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另外,存储部72可以将第一角度信息及介质信息与每个关于电子眼镜的信息(例如,眼镜ID)相关联地进行存储。
<电子眼镜的动作:手动模式>
接着,对电子眼镜G的手动模式中的动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电子眼镜G在手动模式中,基于用户的操作输入(例如,第一操作输入及第二操作输入),对特性变化部111的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进行切换。
首先,对电子眼镜G的特性变化部111的关闭状态进行说明。在电子眼镜G的关闭状态下,在镜片11的第一区域11a中,液晶模块111c的折射率与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12的折射率大致相同。因此,在特性变化部111中,不产生由液晶模块111c带来的透镜效果。因此,在镜片11中,第一区域11a的度数与第二区域11b的度数彼此大致相同。
在电子眼镜G的关闭状态下,当操作输入部12A接受记述的第一操作输入时,由操作输入部12A的检测垫来检测基于第一操作输入的静电容量的变化。基于第一操作输入的检测信息被发送至控制部20A。控制部20A基于所获取的操作输入部12A的检测信息,将特性变化部111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开启状态。
由此,特性变化部111的液晶模块111c中的液晶材料的取向发生变化,液晶模块111c的折射率发生变化(成为开启状态)。
在电子眼镜G的开启状态下,液晶模块111c的折射率与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12的折射率彼此不同。因此,在第一区域11a中,产生由液晶模块111c带来的透镜效果。其结果,第一区域11a的度数发生变化。
在电子眼镜G的开启状态下,当操作输入部12A接受第二操作输入时,控制部20A停止向特性变化部111的电压施加。由此,液晶模块111c中的液晶材料的取向回到电压施加前的状态,特性变化部111从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眼镜G中,能够检测用户的手指的接触,来切换镜片11的第一区域11a的度数。
<电子眼镜的动作:自动模式>
接着,参照图16A~图16C,对电子眼镜G的自动模式中的动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电子眼镜G在自动模式中,基于存储于存储部19A的介质信息及角度信息(第一角度信息及第二角度信息),来切换特性变化部111的状态(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可以是,由控制部20A(CPU)从存储部19A(ROM)读出用于实现自动模式中的处理的程序,并在RAM展开,执行所展开的程序,来实现图16A~图16C所示的电子眼镜G的自动模式中的动作。
首先,在图16A的步骤S501中,用户向操作输入部12A输入自动模式执行输入。当操作输入部12A接受自动模式执行输入时,控制部20A将电子眼镜G的模式切换为自动模式。
接着,在图16A的步骤S502中,控制部20A判定用户正在使用的信息介质是否为与电子眼镜G通信连接的通信终端。此外,不特别地限定判定是否为通信终端的方法。例如,控制部20A可以基于电子眼镜G与信息介质之间的通信的结果,判定是否为通信终端。
当在步骤S502中,信息介质为通信终端的情况下(步骤S502中为“是”),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503(处理1)。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502中,信息介质不是通信终端的情况下(步骤S502中为“否”),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504(处理2)。
<处理1>
下面,参照图16B,对在图16A的步骤S503中实施的处理1进行说明。
首先,在步骤S5101中,使电子眼镜G与外部终端5A无线连接。可以基于用户的操作输入来进行步骤S5101的控制处理。或者,步骤S5101的控制处理也可以是由控制部20A进行的自动控制。例如,可以是,控制部20A在检测出电子眼镜G与外部终端5A为彼此可无线连接的状态的情况下,使电子眼镜G与外部终端5A连接。另外,当在步骤S5101中电子眼镜G与外部终端5A已无线连接的情况下,可以省略步骤S5101。
接着,在图16B的步骤S5102中,控制部20A以从外部终端5A获取使用介质信息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A。于是,在步骤S5102中,通信部14A从外部终端5A获取使用介质信息(关于信息介质的信息)。
接着,在图16B的步骤S5103中,控制部20A从存储部19A获取与在步骤S5102中所获取的使用介质信息对应的第一角度信息。然后,控制部20A将所获取的第一角度信息设为第一阈值。
接着,在图16B的步骤S5104中,控制部20A从存储部19A获取与在步骤S5102中所获取的使用介质信息对应的第二角度信息。然后,控制部20A将所获取的第一角度信息设为第二阈值。
接着,在图16B的步骤S5105中,控制部20A以获取电子眼镜G(镜框10)的角度信息的方式控制角度检测部15A。在步骤S5105中,角度检测部15A获取电子眼镜G(镜框10)的角度信息(以下,称为“使用角度信息”)。此外,角度检测部15A既可以连续地获取使用角度信息,也可以离散地(隔开规定的时间间隔)获取使用角度信息。
接着,在16B的步骤S5106中,控制部20A判定电子眼镜G是否为关闭状态。此外,即使在电子眼镜G(特性变化部111)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也执行图16B所示的自动模式控制。在步骤S5106中,在电子眼镜G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5106中为“是”),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5107。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5106中,电子眼镜G不是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5106中为“否”),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5109。
接着,在步骤S5107中,控制部20A对使用角度信息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当在步骤S5107中,使用角度信息为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5107中为“是”),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5108。
此外,作为变形例,也可以是,当在步骤S5107中使用角度信息与第一阈值相等的情况下(步骤S5107中为“是”),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5108。在变形例的情况下,也可以是,若使用角度信息与第一阈值之差为规定范围内,则视为使用角度信息与第一阈值相等。规定范围可以是第一阈值±偏移量的范围。也可以基于标准偏差等的统计信息来自动地设定偏移量。另外,例如,也可以是由用户从“狭小”、“普通”及“宽大”之中选择偏移量的大小。另外,当在步骤S5107中,使用角度信息不在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5107中为“否”),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5105。
接着,在步骤S5108中,控制部20A将电子眼镜G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开启状态。
另外,在从步骤S5106迁移后的步骤S5109中,控制部20A对使用角度信息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当在步骤S5109中,使用角度信息为第二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5109中为“是”),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5110。
此外,作为变形例,也可以是,当在步骤S5109中使用角度信息与第二阈值相等的情况下(步骤S5109中为“是”),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5110。在变形例的情况下,也可以是,若使用角度信息与第二阈值之差为规定范围内,则视为使用角度信息与第二阈值相等。另外,当在步骤S5109中,使用角度信息不在第二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5109中为“否”),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5105。
接着,在步骤S5110中,控制部20A将电子眼镜G从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
接着,在步骤S5111中,控制部20A判定是否输入了将电子眼镜G的自动模式设为关闭的输入(以下,称为“自动模式停止输入”)。当在步骤S5111中输入了自动模式停止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5111中为“是”),结束控制处理。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5111中未输入自动模式停止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5111中为“否”),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5105。
<处理2>
下面,参照图16C,对在图16A的步骤S504中实施的处理2进行说明。
首先,在步骤S5201中,控制部20A从获取部23A获取关于信息介质的信息(使用介质信息)。在步骤S5201中获取的使用介质信息是由识别部22A识别出的关于信息介质的信息。
图16C的步骤S5202~步骤S5210与图16B所示的步骤S5103~步骤S5111相同。因此,省略关于图16C的步骤S5202~步骤S5210的说明。
<电子眼镜的自动学习控制>
接着,参照图17A~图17C,对电子眼镜G的自动学习控制进行说明。图17A~图17C是电子眼镜G的自动学习控制的流程图。电子眼镜G的自动学习控制是如下的处理:用于在与无线连接于电子眼镜G的外部终端5A之间的关系中,将在自动模式中使电子眼镜G自动地成为开启状态时的阈值最佳化。此外,图17A~图17C所示的自动学习控制是在学习模式基于用户的操作输入成为了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实施的。
首先,在图17A的步骤S601中,用户从操作输入部12A输入学习模式执行输入。于是,操作输入部12A接受学习模式执行输入。控制部20A在操作输入部12A接受学习模式执行输入时,使学习模式成为开启状态。
接着,在图17A的步骤S602中,控制部20A判定用户正在使用的信息介质是否为与电子眼镜G通信连接的通信终端。此外,不特别地限定判定是否为通信终端的方法。例如,控制部20A可以基于电子眼镜G与信息介质之间的通信的结果,判定是否为通信终端。
当在步骤S602中,信息介质是通信终端的情况下(步骤S602中为“是”),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603(处理3)。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602中,信息介质不是通信终端的情况下(步骤S602中为“否”),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604(处理4)。
<处理3>
下面,参照图17B,对在图17A的步骤S603中实施的处理3进行说明。
首先,在步骤S6101中,使电子眼镜G与外部终端5A无线连接。可以基于用户的操作输入来进行步骤S6101的控制处理。或者,步骤S6101的控制处理也可以是由控制部20A进行的自动控制。例如,控制部20A可以在检测出电子眼镜G与外部终端5A为彼此可无线连接的状态的情况下,将电子眼镜G与外部终端5A自动地连接。另外,当在步骤S6101中电子眼镜G与外部终端5A正在无线连接的情况下,可以省略步骤S6101。
此外,当在步骤S6101中存在多个可与电子眼镜G连接的外部终端5A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选择要与电子眼镜G连接的外部终端5A。用户可以通过对电子眼镜G的操作输入部12A进行操作,来选择与电子眼镜G连接的外部终端。另外,也可以自动地选择在电子眼镜G预先登记的外部终端5A中的、与电子眼镜G面对的外部终端,作为与电子眼镜G连接的外部终端。另外,也可以基于外部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外部终端具有的传感器(例如,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的检测值、外部终端具有的摄像装置的摄像信息等,来选择与电子眼镜G连接的外部终端。
接着,在图17B的步骤S6102中,控制部20A以从外部终端5A获取使用介质信息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A。于是,在步骤S6102中,通信部14A从外部终端5A获取使用介质信息。
接着,在图17B的步骤S6103中,控制部20A判定是否自用户输入了第一操作输入。换言之,在步骤S6103中,控制部20A判定电子眼镜G是否基于用户的操作输入已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开启状态。
当在步骤S6103中未输入第一操作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6103中为“否”),控制处理重复步骤S6103。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6103中输入了第一操作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6103中为“是”),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6104。
接着,在图17B的步骤S6104中,控制部20A以检测电子眼镜G(镜框10)的角度信息的方式控制角度检测部15A。于是,角度检测部15A在步骤S6104中检测电子眼镜G(镜框10)的角度信息。此外,在步骤S6103中,也可以在电子眼镜G自成为开启状态起在规定时间(例如,5秒)以内已成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将步骤S6104中角度检测部15A检测出的检测值作为基于用户的误操作的检测值来处理。在该情况下,虽然省略图示,但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6103。
接着,在图17B的步骤S6105中,控制部20A以将所获取的角度信息与在步骤S6102中所获取的使用介质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的方式,控制存储部19A。于是,在步骤S6105中,存储部19A将所获取的角度信息与使用介质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
此外,在步骤S6105中,在存储部19A存储有与使用介质信息对应的介质信息、以及与该介质信息相关联的角度信息(第一角度信息)的情况下,存储部19A也可以将所存储的角度信息(第一角度信息)更新为最新的角度信息(即,步骤S6105中所获取的角度信息)。
另外,在步骤S6104已执行多次的情况下,控制部20A也可以以如下方式控制存储部19A:将所获取的角度信息中的、例如自电子眼镜G成为开启状态至成为关闭状态为止的期间内最频繁检测到的角度信息,与在步骤S6102中所获取的使用介质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图17B的步骤S6106之后实施步骤S6104的处理。
接着,在图17B的步骤S6106中,控制部20A判定是否输入了第二操作输入。换言之,在步骤S6106中,控制部20A基于用户的操作输入判定电子眼镜G是否已从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
当在步骤S6106中输入了第二操作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6106中为“是”),自动学习控制结束。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6106中未输入第二操作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6106中为“否”),控制处理迁移至步骤S6104。
此外,在图17B所示的流程图中,也可以是,当在步骤S6104中获取了角度信息之后,控制部20A以在规定的时刻将所获取的角度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5A和/或服务器7的方式控制通信部14A。也可以是,控制部20A在与图17B所示的自动学习控制不同的处理中,将角度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5A和/或服务器7。发送方法如上所述。
<处理4>
以下,参照图17C,对在图17A的步骤S604中实施的处理4进行说明。
首先,在步骤S6201中,控制部20A从获取部23A获取关于信息介质的信息(使用介质信息)。在步骤S6201中获取的使用介质信息是由识别部22A识别出的关于信息介质的信息。
图17C的步骤S6202~步骤S6205与图17B所示的步骤S6103~步骤S6106相同。因此,省略关于图17C的步骤S6202~步骤S6205的说明。
<关于作用和效果>
根据以上那样的本实施方式,在电子眼镜G的自动模式中实施与无线连接于电子眼镜G的外部终端5A相应的控制。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电子眼镜G的自动模式中,能够对应于所无线连接的外部终端5A,来设定使电子眼镜G自动地成为开启状态时的阈值(第一阈值)、以及使电子眼镜G自动地成为关闭状态时的阈值(第二阈值)。因此,能够进行适于用户正在使用的外部终端5A的控制。
另外,电子眼镜G在存储部19A按每个外部终端5A存储有第一阈值(第一角度信息)及第二阈值(第二角度信息)。而且,控制部20A在电子眼镜G的学习模式为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将存储于存储部19A的第一角度信息更新为新获取的第一角度信息。由此,能够将存储于存储部19A的每个外部终端5A的第一角度信息保持为最新的角度信息。其结果,电子眼镜G能够在自动模式中,在对用户适宜的时刻实现开启状态。
在2018年9月2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8-182616号、以及在2018年9月2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8-182617中包含的说明书、附图及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引用于本申请。
<备注>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眼睛佩带物,对电子眼镜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眼睛佩带物不限于电子眼镜。作为眼睛佩带物的其他例子,例如包括,太阳镜、护目镜、头戴式显示器等。
<参考例>
下面,对本发明的参考例的眼睛佩带物及程序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参考例的眼睛佩带物及程序与实施方式2中所说明的眼睛佩带物及程序对应。对于这样的参考例的眼睛佩带物及程序,既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以参考例的眼睛佩带物及程序为主,并与实施方式1的眼睛佩带物及程序组合来实施。
<参考例1>
参考例1的眼睛佩带物具备:
镜框;
镜片,被上述镜框支撑,且具有其光学特性通过电气控制发生变化的光学特性变化部;
获取部,获取关于与上述镜片相对置的信息介质的信息;
角度检测部,检测关于上述镜框的倾斜角的角度信息;以及
控制部,在第一模式中,基于来自用户的输入进行上述电气控制,在第二模式中,基于上述角度检测部的检测值及关于上述信息介质的信息进行上述电气控制。
<参考例2>
参考例2的眼睛佩带物为参考例1的眼睛佩带物,且参考例2的眼睛佩带物中,
上述信息介质是与上述眼睛佩带物无线连接的外部终端,
上述获取部从上述外部终端获取关于上述信息介质的信息。
<参考例3>
参考例3的眼睛佩带物为参考例1或2的眼睛佩带物,且参考例3的眼睛佩带物中,
还具备存储每个上述信息介质的第一阈值的存储部,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第二模式中,从上述存储部获取与所获取的关于上述信息介质的信息对应的上述第一阈值,在上述角度检测部的检测值为上述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电气控制来使上述光学特性变化部成为开启状态。
<参考例4>
参考例4的眼睛佩带物为参考例3的眼睛佩带物,且参考例4的眼睛佩带物中,
上述存储部存储每个上述信息介质的第二阈值,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第二模式中,从上述存储部获取与所获取的关于上述信息介质的信息对应的上述第二阈值,在上述角度检测部的检测值为上述第二阈值以下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电气控制使上述光学特性变化部成为关闭状态。
<参考例5>
参考例5的眼睛佩带物为参考例3或4的眼睛佩带物,且参考例5的眼睛佩带物中,
上述检测部在上述第一模式中,检测上述光学特性变化部通过上述控制部的电气控制成为开启状态时的上述角度信息,
上述控制部将存储于上述存储部的上述第一阈值更新为上述第一模式中的上述角度检测部的检测值。
<参考例6>
参考例6的眼睛佩带物为参考例3或4的眼睛佩带物,且参考例6的眼睛佩带物中,
上述检测部在上述第一模式中,在自上述光学特性变化部通过上述控制部的电气控制成为开启状态至成为关闭状态为止的期间,检测上述角度信息,
上述控制部将存储于上述存储部的上述第一阈值,更新为在上述期间内上述角度检测部最频繁检测到的检测值。
<参考例7>
参考例7的程序使搭载于具备镜片的眼睛佩带物的计算机实施以下处理,该镜片被镜框支撑且具有其光学特性通过电气控制发生变化的光学特性变化部:
获取关于与上述镜片相对置的信息介质的信息的处理;
检测关于上述镜框的倾斜角的角度信息的处理;以及
基于检测出的上述角度信息及所获取关于上述信息介质的信息,进行上述电气控制的处理。
<参考例8>
参考例8的程序为参考例7的程序,且参考例8的程序中,
还包括获取与上述信息介质对应的第一阈值的处理,
在进行上述电气控制的处理中,在关于上述倾斜角的信息与上述第一阈值一致的情况下,使上述光学特性变化部成为开启状态。
<参考例9>
参考例9的程序为参考例8的程序,且参考例9的程序中还包括以下处理:
在基于用户的操作输入进行了上述电气控制时,进行检测关于上述倾斜角的信息的处理,并将所存储的上述第一阈值,更新为检测出的关于上述倾斜角的信息。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不限于电子眼镜,可以适宜地用于各种眼睛佩带物。
附图标记说明
G 电子眼镜
10 镜框
10a 前框
10b、10c 镜腿
10d 镜圈
10e 鼻架
10f 鼻垫
10g 壳体
11 镜片
11a 第一区域
11b 第二区域
110 第一基板
110a 衍射结构
111 特性变化部
111a 第一电极
111c 液晶模块
111e 第二电极
112 第二基板
12、12A 操作输入部
13、13A 电源
14、14A 通信部
15、15A 角度检测部
16、16A 距离检测部
17、17A 照度检测部
18、18A 动作检测部
19、19A 存储部
20、20A 控制部
21 配线
22A 识别部
23A 获取部
5、5A 外部终端
51、51A 通信部
52、52A 输入部
53、53A 显示部
54 摄像部
55 状态获取部
56、56A 距离检测部
57 图像识别部
58、58A 存储部
59、59A 控制部
1001 处理器
1002 输入装置
1003 输出装置
1004 内存
1005 存储器
1006 摄像装置
1007 通信接口(IF)
1008 传感器
1009 电源电路
1010 总线
7 服务器
71 通信部
72 存储部
73 控制部

Claims (27)

1.一种眼睛佩带物,其具备:
镜框;
镜片,被所述镜框支撑,且具有其光学特性通过电气控制发生变化的光学特性变化部;
通信部,从外部终端接收第一信息;以及
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一信息来控制所述光学特性变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睛佩带物,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一信息是表示所述外部终端的使用开始的信息的情况下,使所述光学特性变化部成为开启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睛佩带物,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一信息是表示所述外部终端的使用结束的信息的情况下,使所述光学特性变化部成为关闭状态。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眼睛佩带物,其中,
所述通信部在所述光学特性变化部的开启状态的持续时间为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将表示所述持续时间为所述规定时间以上的超时信息发送至所述外部终端。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眼睛佩带物,其中,
所述通信部在所述光学特性变化部的开启状态的持续时间为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将用于显示警报信息的信号发送至所述外部终端。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眼睛佩带物,其中,
所述通信部在所述光学特性变化部的开启状态的持续时间为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将用于使所述外部终端停止显示的信号发送至所述外部终端。
7.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眼睛佩带物,其中,
所述通信部在所述光学特性变化部的开启状态的持续时间为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将用于显示催促用户进行运动的信息的信号发送至所述外部终端。
8.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眼睛佩带物,其中,
所述第一信息是关于所述眼睛佩带物的用户的状态的信息,
所述控制部在关于所述用户的状态的信息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下,使所述光学特性变化部成为开启状态。
9.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眼睛佩带物,其中,
所述第一信息是关于所述眼睛佩带物的状态的信息,
所述控制部在关于所述眼睛佩带物的状态的信息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下,使所述光学特性变化部成为开启状态。
10.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眼睛佩带物,其中,
还具备检测所述眼睛佩带物的角度的第一角度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及所述第一角度检测部的检测值,对所述光学特性变化部进行控制。
11.如权利要求1~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眼睛佩带物,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获取的关于所述眼睛佩带物的角度的信息,判定所述眼睛佩带物的用户的姿势是否是适合于使用所述眼睛佩带物的姿势,
所述通信部在所述用户的姿势不适当的情况下,将关于所述控制部的判定结果的信息发送至所述外部终端。
12.如权利要求1~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眼睛佩带物,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获取的关于所述眼睛佩带物与所述外部终端之间的距离的信息,判定正在使用所述眼睛佩带物的用户的姿势是否是适合于使用所述眼睛佩带物的姿势,
所述通信部在所述用户的姿势不适当的情况下,将关于所述控制部的判定结果的信息发送至所述外部终端。
13.如权利要求1~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眼睛佩带物,其具备:
获取部,获取关于与所述镜片相对置的信息介质的信息;
第二角度检测部,检测关于所述镜框的倾斜角的角度信息;以及
控制部,在第一模式中,基于来自用户的输入来进行所述电气控制,在第二模式中,基于所述第二角度检测部的检测值及关于所述信息介质的信息,进行所述电气控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眼睛佩带物,其中,
所述信息介质是与所述眼睛佩带物无线连接的所述外部终端,
所述获取部从所述外部终端获取关于所述信息介质的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眼睛佩带物,其中,
还具备存储每个所述信息介质的第一阈值的存储部,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二模式中,从所述存储部获取与所获取的关于所述信息介质的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阈值,且在所述第二角度检测部的检测值为所述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电气控制使所述光学特性变化部成为开启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眼睛佩带物,其中,
所述存储部存储每个所述信息介质的第二阈值,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二模式中,从所述存储部获取与所获取的关于所述信息介质的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阈值,且在所述第二角度检测部的检测值为所述第二阈值以下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电气控制使所述光学特性变化部成为关闭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眼睛佩带物,其中,
所述检测部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检测所述光学特性变化部通过所述控制部的电气控制成为了开启状态时的所述角度信息,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第一阈值,更新为所述第一模式中的所述第二角度检测部的检测值。
18.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眼睛佩带物,其中,
所述检测部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在自所述光学特性变化部通过所述控制部的电气控制成为开启状态至成为关闭状态为止的期间,检测所述角度信息,
所述控制部将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第一阈值,更新为在所述期间内所述第二角度检测部最频繁检测到的检测值。
19.一种程序,使搭载于与眼睛佩带物无线连接的外部终端中的计算机实施以下处理:
检测第一信息的处理,该第一信息是关于所述外部终端的信息、关于所述眼睛佩带物的信息、和关于所述眼睛佩带物的用户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以及
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所述眼睛佩带物的处理。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程序,其中,
关于所述外部终端的信息是关于所述外部终端的状态的状态信息,
在所述发送的处理中,在所述状态信息符合规定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眼睛佩带物。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规定状态是以下状态中的至少一种状态:解除了所述外部终端的睡眠状态后的状态、所述外部终端的电源从关闭变成开启后的状态、在所述外部终端中启动了特定的应用的状态、以及在所述外部终端中由用户进行了输入的状态。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规定状态是以下状态中的至少一种状态:所述外部终端变成睡眠状态后的状态、所述外部终端的电源从开启变成关闭后的状态、在所述外部终端中停止了特定的应用后的状态、以及在所述外部终端中在规定时间内未由用户进行输入的状态。
23.如权利要求19~2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程序,其还使所述计算机实施以下处理:
获取所述外部终端和与所述外部终端相对置的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处理;以及
在所述距离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使所述外部终端的显示部显示警报信息的处理。
24.如权利要求19~2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程序,其中,还包括以下处理:
当在所述发送的处理之后从所述眼睛佩带物接收到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信息的情况下,基于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信息控制显示部的显示。
25.一种程序,使搭载于具备镜片的眼睛佩带物中的计算机实施以下处理,该镜片被镜框支撑且具有其光学特性通过电气控制发生变化的光学特性变化部:
获取关于与所述镜片相对置的信息介质的信息的处理;
检测关于所述镜框的倾斜角的角度信息的处理;以及
基于检测出的所述角度信息及所获取的关于所述信息介质的信息,进行所述电气控制的处理。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程序,其中,
还包括获取与所述信息介质对应的第一阈值的处理,
在进行所述电气控制的处理中,在关于所述倾斜角的信息与所述第一阈值一致的情况下,使所述光学特性变化部成为开启状态。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程序,其中,还包括以下处理:
在基于用户的操作输入进行了所述电气控制时进行检测关于所述倾斜角的信息的处理,并将所存储的所述第一阈值,更新为检测出的关于所述倾斜角的信息的处理。
CN201980063517.6A 2018-09-27 2019-09-26 眼睛佩带物及程序 Pending CN1127714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2616 2018-09-27
JP2018182617 2018-09-27
JP2018-182617 2018-09-27
JP2018-182616 2018-09-27
PCT/JP2019/037811 WO2020067265A1 (ja) 2018-09-27 2019-09-26 アイウェア、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1439A true CN112771439A (zh) 2021-05-07

Family

ID=69950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3517.6A Pending CN112771439A (zh) 2018-09-27 2019-09-26 眼睛佩带物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34045B2 (zh)
JP (1) JP7108701B2 (zh)
CN (1) CN112771439A (zh)
TW (1) TWI830785B (zh)
WO (1) WO20200672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1663B (zh) * 2020-06-30 2021-10-01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裝置與耳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9331A (zh) * 2010-04-27 2010-09-01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遥控变焦眼镜装置
CN105607252A (zh) * 2015-09-23 2016-05-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6353897A (zh) * 2016-10-28 2017-01-25 上海市第人民医院 一种可治疗眼部视功能障碍的电子眼镜
CN107850793A (zh) * 2015-06-30 2018-03-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控制用于可调节视力矫正的镜片
CN107924069A (zh) * 2015-07-10 2018-04-17 依视路国际公司 连接的光学元件
WO2018168644A1 (ja) * 2017-03-13 2018-09-2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アイウェア
WO2018168570A1 (ja) * 2017-03-13 2018-09-2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アイウェア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76353A (ja) * 2001-09-04 2003-03-14 Sharp Corp ヘッドマウント型表示装置
JP2008257671A (ja) 2007-03-15 2008-10-23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US8317321B2 (en) 2007-07-03 2012-11-27 Pixeloptics, Inc. Multifocal lens with a diffractive optical power region
JP5272813B2 (ja) * 2009-03-09 2013-08-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US8953242B2 (en) * 2011-03-31 2015-02-10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Varible focus stereoscopic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WO2013088630A1 (ja) * 2011-12-16 2013-06-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可変焦点レンズの制御装置、可変焦点レンズ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子メガネ
US9442305B2 (en) * 2012-06-14 2016-09-13 Mitsui Chemicals, Inc. Electronic eyeglass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US9851786B2 (en) * 2014-12-10 2017-12-26 Sixense Entertainmen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sting a user in remaining in a selected area while the user is in a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JP2016212150A (ja) * 2015-04-30 2016-12-15 株式会社ニコン 観察光学装置、メガネ、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6383875B2 (ja) * 2015-06-26 2018-08-29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通知装置、通知システム、通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61425B2 (ja) 2016-03-28 2019-01-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映像投影機能付き眼鏡
CN106249432A (zh) * 2016-10-18 2016-12-21 广州初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光感控制的电子变色智能眼镜
CN207096604U (zh) * 2017-06-01 2018-03-13 深圳市潮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智能变色功能的太阳眼镜
JP7026925B2 (ja) * 2017-06-13 2022-03-01 株式会社エルシオ 眼鏡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9331A (zh) * 2010-04-27 2010-09-01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遥控变焦眼镜装置
CN107850793A (zh) * 2015-06-30 2018-03-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控制用于可调节视力矫正的镜片
CN107924069A (zh) * 2015-07-10 2018-04-17 依视路国际公司 连接的光学元件
CN105607252A (zh) * 2015-09-23 2016-05-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6353897A (zh) * 2016-10-28 2017-01-25 上海市第人民医院 一种可治疗眼部视功能障碍的电子眼镜
WO2018168644A1 (ja) * 2017-03-13 2018-09-2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アイウェア
WO2018168570A1 (ja) * 2017-03-13 2018-09-2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アイウェ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6608A (zh) 2020-05-01
US11934045B2 (en) 2024-03-19
US20220035180A1 (en) 2022-02-03
JP7108701B2 (ja) 2022-07-28
WO2020067265A1 (ja) 2020-04-02
JPWO2020067265A1 (ja) 2021-08-30
TWI830785B (zh) 202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16478B2 (en) Controlling a lens for adjustable vision correction
US11614641B2 (en) Eyewear
TWI619986B (zh) 可與一外部裝置介面接合的眼用鏡片系統
EP3588173B1 (en) Eyewear
JP6461425B2 (ja) 映像投影機能付き眼鏡
JP6811305B2 (ja) アイウェア
KR20190079252A (ko) 모듈화된 안경 다리 및 스마트 아이웨어
CN112771439A (zh) 眼睛佩带物及程序
JP6482728B2 (ja) 装着性調整値出力メガネシステム、装着性調整値出力メガネ、装着性情報検出メガネ、および装着性調整値出力メガネ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調整機能付メガネ
KR101911787B1 (ko) 자동 초점 조절 안경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US11457804B1 (en) System for monitoring vision changes
KR101882191B1 (ko) 자동 초점 조절 안경의 구동 방법
KR102511785B1 (ko) 졸음 방지 및 집중력 강화를 위한 스마트 안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