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6111A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6111A
CN112766111A CN202110023600.XA CN202110023600A CN112766111A CN 112766111 A CN112766111 A CN 112766111A CN 202110023600 A CN202110023600 A CN 202110023600A CN 112766111 A CN112766111 A CN 112766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ft register
control uni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stag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36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66111B (zh
Inventor
余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236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61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6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6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661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61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包括跳变信号线和K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组,移位寄存器组包括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指纹识别扫描线一一对应电连接,每个移位寄存器组中包括至少第一级和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控制单元、仅第一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控制单元,指纹识别阶段第一控制单元导通第二控制单元关断,指纹识别扫描线依次进行指纹识别扫描;触控阶段第一控制单元关断,第二控制单元导通,移位寄存器组中的第1个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进行触控扫描。本发明不需要单独设置触控扫描线实现了指纹识别和触控功能。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将指纹识别技术、触控技术与显示技术相结合,以使显示面板不仅具有显示功能,还能够进行指纹识别和触控功能,从而丰富了显示面板的功能。
随着全面屏技术兴起,指纹识别也逐渐由设计在显示屏外部发展至设计到显示屏内部,即屏内指纹识别技术,以追求更高的屏占比。
目前,触摸屏按照组成结构可以分为:外挂式触摸屏(Add on Mode TouchPanel)、以及内嵌式触摸屏(In Cell Touch Panel)。其中,外挂式触摸屏是将触摸屏与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分开生产,然后贴合到一起成为具有触摸功能的液晶显示屏,但其存在光透过率较低、模组较厚等缺点。而内嵌式触摸屏将触摸屏的触控电极内嵌在液晶显示屏内部,可以减薄模组整体的厚度,提升光透过率,因此受到各大面板厂家青睐。
现有技术的具有指纹识别和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触控结构和指纹识别系统分离设计,显示面板在执行指纹识别动作时,触控功能和显示功能停止,显示面板执行精细取点,识别指纹信息;显示面板在执行触控动作时,指纹识别功能和显示功能停止,显示面板执行正常报点,回传触控位置信息,因此现有技术中集成指纹识别功能和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设计复杂,布线复杂。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将指纹识别与触控功能集成一体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用以复用指纹识别扫描线为触控扫描线,不需要增加显示屏内触控扫描线的前提下实现任意位置的指纹识别和触控功能。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区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布的N条指纹识别扫描线,N为正整数;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跳变信号线和第1-K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组,其中,第L个移位寄存器组的信号输出端与第L+1个移位寄存器组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包括M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一一对应电连接,K为大于1的正整数,1≤L≤K-1,且L为正整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每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包括:至少第一级和最后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控制单元,以及仅第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不同时导通;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跳变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下一级的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跳变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下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的第1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指纹识别阶段和触控阶段,其中,
所述指纹识别阶段,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导通,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关断,第1至第N条指纹识别扫描线依次进行指纹识别扫描;
所述触控阶段,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关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导通,K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的第1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的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进行触控扫描。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区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布的N条指纹识别扫描线,N为正整数;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跳变信号线和第1-K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组,其中,第L个移位寄存器组的信号输出端与第L+1个移位寄存器组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包括M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一一对应电连接,K为大于1的正整数,1≤L≤K-1,且L为正整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每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包括:至少第一级和最后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控制单元,以及仅第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不同时导通;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跳变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下一级的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跳变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下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的第1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指示识别阶段和触控阶段,其中,
所述指示识别阶段,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导通,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关断,第1至第N条指纹识别扫描线依次进行指纹识别扫描;
所述触控阶段,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关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导通,K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的第1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的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进行触控扫描。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通过在非显示区设置了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每个移位寄存器组中第一控制单元与至少第一级和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二控制单元仅与第一级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不同时导通,指纹识别扫描时,第一控制单元导通,第二控制单元关断,这样指纹识别扫描信号从上一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输出后能够通过第一控制单元传输至下一级的移位寄存器,由此实现指纹识别扫描线的逐行扫描,触控阶段时,第一控制单元关断,第二控制单元导通,这样触控扫描信号不能逐级的从上一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输出至下一级移位寄存器,同一个移位寄存器组中第2个至第M-1个移位寄存器不会逐级导通,而是从上一个移位寄存器组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跳转至下一个移位寄存器组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即移位寄存器组中的第1个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进行触控扫描,本发明在原有指纹识别扫描架构的基础上,将触控扫描结合到指纹识别系统中,不需要单独设置触控扫描线的前提下,就能实现任意位置的指纹识别和触控功能。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处于指纹识别阶段时的时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处于触控阶段时的时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
显示区AA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沿第二方向Y排布的N条指纹识别扫描线1,N为正整数;
非显示区BB包括跳变信号线Skip和第1-K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组2,其中,第L个移位寄存器组2的信号输出端Gout与第L+1个移位寄存器组2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移位寄存器组2中包括M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3,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与指纹识别扫描线1一一对应电连接,K为大于1的正整数,1≤L≤K-1,且L为正整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每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包括:至少第一级和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连接有第一控制单元4,以及仅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连接有第二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4与第二控制单元5不同时导通;
第一控制单元4的控制端41与跳变信号线Skip电连接,第一控制单元4的输入端42与指纹识别扫描线1电连接,也即与对应的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电连接,第一控制单元4的输出端43与下一级的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第二控制单元5的控制端51与跳变信号线Skip电连接,第二控制单元5的输入端52与指纹识别扫描线1电连接,第二控制单元5的输出端53与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第1个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
显示面板100包括指纹识别阶段和触控阶段,其中,
指纹识别阶段,第一控制单元4导通,第二控制单元5关断,第1至第N条指纹识别扫描线1依次进行指纹识别扫描;
触控阶段,第一控制单元4关断,第二控制单元5导通,K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第1个移位寄存器3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1进行触控扫描。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为有机自发光显示面板,这里不对显示面板的类型做具体限定。
图1中仅示出了单边驱动的情况,即仅在非显示BB的左边框中设置的移位寄存器,当然也可以采用双边驱动的方式,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区AA中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指纹识别单元中具有指纹识别电路,指纹识别电路与指纹识别扫描线电连接,指纹识别电路可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电路图,本发明的指纹识别检测电路包括:光电二极管01,用于在光照作用下产生电荷,光电二极管01包括第一极、第二极,第一极连接参考电压信号端02,第二极连接至第一节点N1;第一晶体管M1,用于响应第一控制信号而导通,将传输至第一节点N1的电荷传输至第二节点N2;第二晶体管M2,用于响应第二控制信号而导通,将驱动电压信号端03的驱动电压信号传输至第二节点N2;第三晶体管M3,用于响应第二节点N2的电压信号而导通,将第二节点N2的电压传输至第三节点N3;第四晶体管M4,用于响应第三控制信号而导通,将第三节点N3的电压传输至信号输出端04;存储电容05,耦接于参考电压信号端02与第二节点N2之间,该指纹识别检测电路00还包括驱动电压信号线91,为驱动电压信号端03提供驱动电压信号,还包括输出信号线92,通过输出信号线将信号输出端04的电压信号传输至处理芯片,当然这里不对指纹识别电路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移位寄存器组2的数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中移位寄存器组2的数量。当然不同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移位寄存器3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其中一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移位寄存器3的数量为100个,而其它移位寄存器组2中移位寄存器3的数量可以多于100也可以小于100,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第L个移位寄存器组2的信号输出端Gout与第L+1个移位寄存器组2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这里是指第L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与第L+1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第1个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这样实现上一级移位寄存器组的扫描信号输出到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组。
图1中仅示出了每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仅第一级和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连接有第一控制单元4,当然也可以每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均连接有第一控制单元4。在第2级至第M-1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不连接第一控制单元4时,在第2级至第M-1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与下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INF之间通过走线连接,只要第1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连接有第一控制单元4,在与第1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单元4导通时,从第1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输出的指纹识别扫描信号就能够逐级向下一级移位寄存器3输入,从而对扫描信号线1进行逐行扫描。当然每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均连接有第一控制单元4时,需要每一个第一控制单元4均导通,才能够实现从第1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输出的指纹识别扫描信号就能够逐级向下一级移位寄存器3输入。
当然,仅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连接有第二控制单元5,这样在第一控制单元4关断,第二控制单元5导通时,由第1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第一个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输出的信号通过第二控制单元5后进入了第2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第一个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从而跳过了第1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第2级至第M级移位寄存器,当然第2级至第L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信号传输以此类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跳变信号线Skip传输的信号为方波信号,方波信号中包括高电位和低电位,例如在高电位时第一控制单元4导通第二控制单元5关断,或者在高电位时第一控制单元4关断第二控制单元5导通,还可以在低电位时第一控制单元4导通第二控制单元5关断,或者在低电位时第一控制单元4关断第二控制单元5导通。
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和触控是分时进行的,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与触控相比,指纹识别的过程需要更精细,在指纹识别时需要逐行扫描,而触控可以跳过一部分扫描线。
以图1中第1级移位寄存器组2和第2级移位寄存器组为例做说明:
在指纹识别阶段,跳变信号线Skip传输跳变信号,第1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与其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输出指纹识别扫描信号,同时与其第一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Gout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单元4在跳变信号使能信号的控制下导通,由于第一控制单元4的输出端43与第2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所以触发了第2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输出扫描信号至与其电连接的扫描信号线1、以及第3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依次类推,实现了同一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移位寄存器2的逐级输出。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输入的扫描信号通过与其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单元4传输至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由此,实现了第1级移位寄存器组2的信号传输至下一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第1至第N条指纹识别扫描线1依次进行指纹识别扫描。
在触控阶段,跳变信号线Skip传输跳变信号,第1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与其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输出触控扫描信号,同时与其第一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Gout电连接的第二控制单元5在跳变信号使能信号的控制下导通,由于第二控制单元5的输出端43与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第1个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所以触发了第2级移位寄存器组2的第一个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输出触控扫描信号至与其电连接的扫描信号线1,这样,触控扫描信号跳过了同一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第2-第M级的移位寄存器3,依次类推,触控扫描信号仅在每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第1个移位寄存器3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1进行触控扫描,不需要每条指纹识别扫描线1均进行触控扫描,在原有指纹识别扫描架构的基础上,将触控扫描结合到指纹识别系统中,不需要单独设置触控扫描线的前提下,就能实现任意位置的指纹识别和触控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100通过在非显示区BB设置了第一控制单元4和第二控制单元5,每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第一控制单元4与至少第一级和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电连接,第二控制单元5仅与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电连接,第一控制单元4和第二控制单元5不同时导通,指纹识别扫描时,第一控制单元4导通,第二控制单元5关断,这样指纹识别扫描信号从上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输出后能够通过第一控制单元4传输至下一级的移位寄存器3,由此实现指纹识别扫描线的逐行扫描,触控阶段时,第一控制单元4关断,第二控制单元5导通,这样触控扫描信号不能逐级的从上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输出至下一级移位寄存器3,同一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第2个至第M-1个移位寄存器3不会逐级导通,而是从上一个移位寄存器组2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跳转至下一个移位寄存器组2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即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第1个移位寄存器3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进行触控扫描,本发明在原有指纹识别扫描架构的基础上,将触控扫描结合到指纹识别系统中,不需要单独设置触控扫描线的前提下,就能实现任意位置的指纹识别和触控功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第L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与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单元4的输出端与第L+1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第1个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
参照图1,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输入的扫描信号通过与其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单元4传输至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由此,实现了第1级移位寄存器组2的信号传输至下一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
本实施例中,第L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通过第一控制单元4与第L+1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第1个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与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单元4导通时,这样实现上一级移位寄存器组的扫描信号输出到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在非显示区BB中,还包括第K+1个移位寄存器组2,该第K+1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仅具有一个移位寄存器3,该移位寄存器3不与第一控制单元4与第二控制单元5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N个指纹识别扫描信号线1是最后一行,所以与第N个指纹识别扫描信号线1电连接的移位寄存器3不需要连接有第一控制单元4和第二控制单元5,即该移位寄存器3不需要向下一级传输扫描信号,即该第K+1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仅有的一个移位寄存器3为最后一个移位寄存器,与其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信号线1为信号截止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中第一控制单元4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跳变信号线Skip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与指纹识别扫描线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与下一级的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
图3中仅以第一晶体管T1为N型晶体管为例,当然第一晶体管T1也可以为P型晶体管,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当第一晶体管T1为N型晶体管时,跳变信号线Skip的跳变信号为高电位时第一晶体管T1导通,上一级的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输出的扫描信号通过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和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传输至下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由此实现第1至第N条指纹识别扫描线1依次进行指纹识别扫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中,第二控制单元5包括第二晶体管T2,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跳变信号线Skip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与指纹识别扫描线1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与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第1个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
图4中仅以第二晶体管T2为P型晶体管为例进行说明,图4中第一晶体管T1为N型晶体管,这样当跳变信号线Skip传输跳变信号时第一晶体管T1与第二晶体管T2不会同时导通。
在触控阶段,跳变信号线Skip传输跳变信号,第1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与其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输出触控扫描信号,同时与其第一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Gout电连接的第二晶体管T2在跳变信号使能信号的控制下导通,由于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与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第1个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所以触发了第2级移位寄存器组2的第一个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输出触控扫描信号至与其电连接的扫描信号线1,这样,触控扫描信号跳过了同一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第2-第M级的移位寄存器3,依次类推,触控扫描信号仅在每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第1个移位寄存器3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1进行触控扫描,不需要每条指纹识别扫描线1均进行触控扫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4和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第一晶体管T1为N型晶体管,第二晶体管T2为P型晶体管,或者,第一晶体管T1为P型晶体管,第二晶体管T2为N型晶体管。
图4中,第一晶体管T1为N型晶体管,第二晶体管T2为P型晶体管,图5中第一晶体管T1为P型晶体管,第二晶体管T2为N型晶体管,这样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不会同时导通,第一晶体管T1导通时,指纹识别扫描线1逐行扫描,第二晶体管T2导通时触控扫描信号仅在每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第1个移位寄存器3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1进行触控扫描,不需要每条指纹识别扫描线1均进行触控扫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20≤M≤150。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移位寄存器3的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移位寄存器3的数量过多,那么在触控阶段时从上一个移位寄存器组2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跳转至下一个移位寄存器组2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则中间跳过的移位寄存器3的数量会过多,当跳过的数量过多会影响触控检测的精度;而移位寄存器的数量过少,那么在触控阶段时从上一个移位寄存器组2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跳转至下一个移位寄存器组2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则中间跳过的移位寄存器3的数量太少,扫描过于精细,会增加能耗。
本实施例中,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移位寄存器3的数量在20-150之间,即能够保证触控检测的精度也不会使触控扫描过于精细增加能耗。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第1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第1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连接有触发信号STV。
本实施中触发信号STV为第1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第1级移位寄存器3提供触发信号,使移位寄存器逐级进行扫描。
基于同一发明思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参照图6、图7和图8,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图,图7是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处于指纹识别阶段时的时序图,图8是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处于触控阶段时的时序图。
当然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可参照图1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显示区AA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沿第二方向Y排布的N条指纹识别扫描线1,N为正整数;非显示区BB包括跳变信号线Skip和第1-K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组2,其中,第L个移位寄存器组2的信号输出端Gout与第L+1个移位寄存器组2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移位寄存器组2中包括M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3,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与指纹识别扫描线1一一对应电连接,K为大于1的正整数,1≤L≤K-1,且L为正整数,M为大于1的正整数;每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包括:至少第一级和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连接有第一控制单元4,以及仅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连接有第二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4与第二控制单元5不同时导通;第一控制单元4的控制端与跳变信号线Skip电连接,第一控制单元4的输入端与指纹识别扫描线1电连接,第一控制单元4的输出端与下一级的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第二控制单元5的控制端与跳变信号线Skip电连接,第二控制单元5的输入端与指纹识别扫描线1电连接,第二控制单元5的输出端与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第1个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
参照图6,该驱动方法包括指示识别阶段和触控阶段,其中,
S1:指示识别阶段,第一控制单元导通,第二控制单元关断,第1至第N条指纹识别扫描线依次进行指纹识别扫描;
S2:触控阶段,第一控制单元关断,第二控制单元导通,K个移位寄存器组中的第1个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1进行触控扫描。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不对指纹识别阶段和触控阶段的先后顺序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操作动作先进行指纹识别后进行触控识别,也可以先进行触控后进行指纹识别。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中还包括显示阶段,在显示阶段时指纹识别阶段和触控阶段均停止。
结合图1、图7和图8,以图1中第1级移位寄存器组2和第2级移位寄存器组为例做说明:
在指纹识别阶段,参照图7,图7中的Sel1是指第1个指纹识别扫描线,Sel2是指第2个指纹识别扫描线,Sel3是指第3个指纹识别扫描线,SelN是指第N个指纹识别扫描线,跳变信号线Skip传输跳变信号为高电位,第1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与其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输出指纹识别扫描信号,同时与其第一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Gout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单元4在跳变信号使能信号的控制下导通,由于第一控制单元4的输出端43与第2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所以触发了第2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输出扫描信号至与其电连接的扫描信号线1、以及第3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依次类推,实现了同一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移位寄存器2的逐级输出。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输入的扫描信号通过与其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单元4传输至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由此,实现了第1级移位寄存器组2的信号传输至下一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第1至第N条指纹识别扫描线1依次进行指纹识别扫描。
在触控阶段,参照图8,Sel1是指第1个指纹识别扫描线,Sel1+M是指第2级移位寄存器组中的第一个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Sel1+2M是指第3级移位寄存器组中的第一个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SelN是指第N个指纹识别扫描线,跳变信号线Skip传输跳变信号为负电位,第1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与其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输出触控扫描信号,同时与其第一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Gout电连接的第二控制单元5在跳变信号使能信号的控制下导通,由于第二控制单元5的输出端43与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第1个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所以触发了第2级移位寄存器组2的第一个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输出触控扫描信号至与其电连接的扫描信号线1,这样,触控扫描信号跳过了同一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第2-第M级的移位寄存器3,依次类推,触控扫描信号仅在每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第1个移位寄存器3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1进行触控扫描,不需要每条指纹识别扫描线1均进行触控扫描,在原有指纹识别扫描架构的基础上,将触控扫描结合到指纹识别系统中,不需要单独设置触控扫描线的前提下,就能实现任意位置的指纹识别和触控功能。
本发明在原有指纹识别扫描架构的基础上,将触控扫描结合到指纹识别系统中,不需要单独设置触控扫描线的前提下,就能实现任意位置的指纹识别和触控功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9、以及继续参照图4、图7和图8,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第一控制单元4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跳变信号线Skip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与指纹识别扫描线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与下一级的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第二控制单元5包括第二晶体管T2,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跳变信号线Skip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与指纹识别扫描线1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与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第1个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
S1:指示识别阶段,第一晶体管导通,第二晶体管关断,第1至第N条指纹识别扫描线依次进行指纹识别扫描;
S2:触控阶段,第一晶体管关断,第二晶体管导通,K个移位寄存器组中的第1个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进行触控扫描。
结合图1、图7和图8,以图1中第1级移位寄存器组2和第2级移位寄存器组为例做说明:
在指纹识别阶段,参照图7,跳变信号线Skip传输跳变信号为高电位,第1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与其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输出指纹识别扫描信号,同时与其第一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Gout电连接的第一晶体管T1在跳变信号使能信号的控制下导通,由于第一晶体管T1的输出端43与第2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所以触发了第2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输出扫描信号至与其电连接的扫描信号线1、以及第3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依次类推,实现了同一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移位寄存器2的逐级输出。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输入的扫描信号通过与其电连接的第一晶体管T1传输至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由此,实现了第1级移位寄存器组2的信号传输至下一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第1至第N条指纹识别扫描线1依次进行指纹识别扫描。
在触控阶段,参照图8,跳变信号线Skip传输跳变信号为负电位,第1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与其第一级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输出触控扫描信号,同时与其第一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Gout电连接的第二晶体管T2在跳变信号使能信号的控制下导通,由于第二晶体管T2的输出端43与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组2中的第1个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入端INF电连接,所以触发了第2级移位寄存器组2的第一个移位寄存器3的信号输出端Gout输出触控扫描信号至与其电连接的扫描信号线1,这样,触控扫描信号跳过了同一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第2-第M级的移位寄存器3,依次类推,触控扫描信号仅在每个移位寄存器组2中第1个移位寄存器3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1进行触控扫描,不需要每条指纹识别扫描线1均进行触控扫描,在原有指纹识别扫描架构的基础上,将触控扫描结合到指纹识别系统中,不需要单独设置触控扫描线的前提下,就能实现任意位置的指纹识别和触控功能。
本发明在原有指纹识别扫描架构的基础上,将触控扫描结合到指纹识别系统中,不需要单独设置触控扫描线的前提下,就能实现任意位置的指纹识别和触控功能。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图10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11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可以是电脑、电视、电子纸、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111,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显示面板1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通过在非显示区设置了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每个移位寄存器组中第一控制单元与至少第一级和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二控制单元仅与第一级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不同时导通,指纹识别扫描时,第一控制单元导通,第二控制单元关断,这样指纹识别扫描信号从上一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输出后能够通过第一控制单元传输至下一级的移位寄存器,由此实现指纹识别扫描线的逐行扫描,触控阶段时,第一控制单元关断,第二控制单元导通,这样触控扫描信号不能逐级的从上一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输出至下一级移位寄存器,同一个移位寄存器组中第2个至第M-1个移位寄存器不会逐级导通,而是从上一个移位寄存器组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跳转至下一个移位寄存器组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即移位寄存器组中的第1个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的指纹识别扫描线进行触控扫描,本发明在原有指纹识别扫描架构的基础上,将触控扫描结合到指纹识别系统中,不需要单独设置触控扫描线的前提下,就能实现任意位置的指纹识别和触控功能。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区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布的N条指纹识别扫描线,N为正整数;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跳变信号线和第1-K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组,其中,第L个移位寄存器组的信号输出端与第L+1个移位寄存器组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包括M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一一对应电连接,K为大于1的正整数,1≤L≤K-1,且L为正整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每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包括:至少第一级和最后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控制单元,以及仅第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不同时导通;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跳变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下一级的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跳变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下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的第1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指纹识别阶段和触控阶段,其中,
所述指纹识别阶段,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导通,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关断,第1至第N条指纹识别扫描线依次进行指纹识别扫描;
所述触控阶段,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关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导通,K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的第1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的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进行触控扫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第L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与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的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第L+1个移位寄存器组中第1个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K+1个移位寄存器组,该所述第K+1个移位寄存器组中仅具有一个移位寄存器,该移位寄存器不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跳变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下一级的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跳变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下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的第1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
或者,所述第一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20≤M≤1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第1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的第1级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有触发信号。
9.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区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布的N条指纹识别扫描线,N为正整数;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跳变信号线和第1-K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组,其中,第L个移位寄存器组的信号输出端与第L+1个移位寄存器组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包括M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一一对应电连接,K为大于1的正整数,1≤L≤K-1,且L为正整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每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包括:至少第一级和最后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控制单元,以及仅第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不同时导通;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跳变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下一级的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跳变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下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的第1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指示识别阶段和触控阶段,其中,
所述指示识别阶段,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导通,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关断,第1至第N条指纹识别扫描线依次进行指纹识别扫描;
所述触控阶段,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关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导通,K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的第1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的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进行触控扫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跳变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下一级的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跳变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下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的第1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指示识别阶段,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所述第二晶体管关断,第1至第N条指纹识别扫描线依次进行指纹识别扫描;
所述触控阶段,所述第一晶体管关断,所述第二晶体管导通,K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组中的第1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电连接的所述指纹识别扫描线进行触控扫描。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0023600.XA 2021-01-08 2021-01-08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7661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3600.XA CN112766111B (zh) 2021-01-08 2021-01-08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3600.XA CN112766111B (zh) 2021-01-08 2021-01-08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6111A true CN112766111A (zh) 2021-05-07
CN112766111B CN112766111B (zh) 2022-09-13

Family

ID=75700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3600.XA Active CN112766111B (zh) 2021-01-08 2021-01-08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6111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6859A (zh) * 2016-08-23 2017-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驱动电路、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指纹识别方法
US20170123556A1 (en) * 2015-11-04 2017-05-04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and shift register thereof
CN109739379A (zh) * 2018-12-27 2019-05-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20190227652A1 (en) * 2016-08-26 2019-07-25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Hanyang University Capacitive in-cell touch panel structures and readout method in the same
CN110728265A (zh) * 2019-10-29 2020-01-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显示面板及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CN110989871A (zh) * 2019-12-19 2020-04-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028811A (zh) * 2019-12-25 2020-04-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76486A (zh) * 2019-12-30 2020-05-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179812A (zh) * 2020-03-16 2020-05-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1542801A (zh) * 2018-11-30 2020-08-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电路、驱动电路、触控显示面板、接收切换电路及驱动方法
CN112181202A (zh) * 2020-09-28 2021-01-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23556A1 (en) * 2015-11-04 2017-05-04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and shift register thereof
CN106326859A (zh) * 2016-08-23 2017-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驱动电路、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指纹识别方法
US20190227652A1 (en) * 2016-08-26 2019-07-25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Hanyang University Capacitive in-cell touch panel structures and readout method in the same
CN111542801A (zh) * 2018-11-30 2020-08-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电路、驱动电路、触控显示面板、接收切换电路及驱动方法
CN109739379A (zh) * 2018-12-27 2019-05-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0728265A (zh) * 2019-10-29 2020-01-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显示面板及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CN110989871A (zh) * 2019-12-19 2020-04-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028811A (zh) * 2019-12-25 2020-04-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76486A (zh) * 2019-12-30 2020-05-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179812A (zh) * 2020-03-16 2020-05-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2181202A (zh) * 2020-09-28 2021-01-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6111B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37502B2 (en) Shift registe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ing circuit,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937718B (zh) 双向移位寄存器
US9965986B2 (en) Shift register un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shift register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681700B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方法
US10762975B2 (en) Shift register circuit,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648703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081180B (zh) 一种阵列基板、其检测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575409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双向移位暂存装置
US10403210B2 (en) Shift register and driving method, driving circuit,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575411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双向移位暂存装置
CN107622746B (zh) 移位寄存单元、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629117B2 (en) Detection circuit, pixel electrical signal collection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075192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871468B (zh) 输出复位电路、栅极集成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0522065B2 (en) Transmitting electrode scan driving unit, driving circuit, driving method and array substrate
KR102098133B1 (ko) 시프트 레지스터 회로, goa 회로,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그 구동 방법
CN110689839B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10942742B (zh) 栅极驱动单元及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TWI427610B (zh) 可降低功率消耗之液晶顯示器及相關驅動方法
CN109147646B (zh) 移位寄存器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586604B1 (en) Shift register, gate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8231122B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扫描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US10997892B1 (en) Data caching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100306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516492B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