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2583A -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62583A CN112762583A CN202110007638.8A CN202110007638A CN112762583A CN 112762583 A CN112762583 A CN 112762583A CN 202110007638 A CN202110007638 A CN 202110007638A CN 112762583 A CN112762583 A CN 1127625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load
- exchange space
- space
- air conditio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32 seas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10014173 Factor X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50—Loa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空调机组的控制方式没有很好地贴合换热空间的实际负荷需求而导致室内舒适度难以快速提升的问题。为此,本发明的空调机组包括室内机,室内机设置在换热空间内,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和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根据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和预设单位负荷确定空间负荷;根据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确定人员负荷;根据确定出的空间负荷和人员负荷确定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根据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控制空调机组的运行,以使空调机组的运行状况能够最大程度地贴合实际负荷需求,从而有效保证空调机组的换热效率,进而使得室内空间的舒适度得到快速提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维持舒适的环境温度,空调机组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换热设备。同时,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空调机组的综合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空调机组的换热效率和换热舒适度而言,这是绝大部分用户都很注重的两大方面。具体而言,空调机组的换热效率和换热舒适度都是由空调机组的运行方式决定的,现有控制空调机组运行的方式有很多种。通常地,空调机组都是基于室内温度和目标温度的差值来控制自身的运行方式;再或者,空调机组也可以直接按照用户设定的参数运行。但是,这些控制方式都没有很好地贴合空调机组所对应的换热空间的实际负荷需求,因而很容易导致换热效率不佳以及室内舒适度难以快速提升的问题。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调机组的控制方式没有很好地贴合其对应的换热空间的实际负荷需求,因而很容易导致室内舒适度难以快速提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设置在换热空间内,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和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根据所述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和预设单位负荷确定空间负荷;根据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确定人员负荷;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空间负荷和所述人员负荷确定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根据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控制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和预设单位负荷确定空间负荷”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确定所述换热空间的面积;计算所述换热空间的面积和所述预设单位负荷的乘积,即为所述空间负荷;其中,所述预设单位负荷为单位面积负荷。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计算所述换热空间的面积”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换热空间的高度确定面积修正系数;计算所述换热空间的长度、所述换热空间的宽度和所述面积修正系数的乘积,即为所述换热空间的面积。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换热空间的高度确定面积修正系数”的步骤具体包括:如果所述换热空间的高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高度,则所述面积修正系数为第一预设值;如果所述换热空间的高度大于所述预设高度,则结合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模式确定所述面积修正系数。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结合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模式确定所述面积修正系数”的步骤具体包括:如果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所述面积修正系数为所述第一预设值;如果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所述面积修正系数为第二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1,所述第二预设值为1.2。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确定人员负荷”的步骤具体包括:通过下式计算所述人员负荷:
Q人员=φnq2X
其中,Q人员为所述人员负荷,φ为群集系数,n为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数量,q2为不同人员状态下的人体显热量,X为人体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空间负荷和所述人员负荷确定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的步骤具体包括:计算所述空间负荷和所述人员负荷的和,即为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控制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和所述空调机组的目标换热温度控制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参数。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参数包括所述空调机组的压缩机频率、所述空调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所述室内机的送风速度和所述室内机的送风方向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设置在换热空间内,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和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根据所述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和预设单位负荷确定空间负荷;根据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确定人员负荷;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空间负荷和所述人员负荷确定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根据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控制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基于上述控制方式,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能够结合有关所述换热空间的空间负荷和人员负荷控制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以使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状况能够最大程度地贴合所述换热空间的实际负荷需求,从而有效保证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状况与实际换热需求紧密贴合,进而有效保证所述空调机组的换热效率,以便使得所述室内空间的舒适度得到快速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尽管本申请中按照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些顺序并不是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所述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基于背景技术中指出的现有空调机组都是基于室内温度和目标温度的差值来控制自身的运行方式,或者直接按照用户设定的参数运行;这些控制方式都没有很好地贴合空调机组对应的换热空间的实际负荷需求,因而很容易导致换热效率不佳以及室内舒适度难以快速提升的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旨在结合所述换热空间内的空间负荷和人员负荷来控制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以使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状况能够最大程度地贴合所述换热空间的实际负荷需求,从而有效保证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状况与实际换热需求紧密贴合,进而有效保证所述空调机组的换热效率,以便使得所述室内空间的舒适度得到快速提升。
具体地,本发明的空调机组包括冷媒循环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上的室内机、四通阀、变频压缩机、室外机和电子膨胀阀,所述室内机设置在换热空间中,所述空调机组中的冷媒通过所述冷媒循环管路流经各个元件并因此实现循环,以使冷媒在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之间不断换热,以便与所述换热空间中的空气进行换热,从而有效满足用户的换热需求。可以理解的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所述换热空间的类型,其可以是家用空间,例如卧室、客厅等,还可以是共用空间,例如商场、工厂等。所述室内机中设置有室内风机,通过控制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就能够控制所述室内机的送风速度,并且所述室内机上还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通过控制所述导风板的转动角度就可以控制所述室内机的送风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空调机组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例如,自行设定所述室外机的结构、所述变频压缩机的类型等。这种具体结构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空间检测模块和人员检测模块,其中,所述空间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所述人员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空间检测模块和所述人员检测模块的具体类型和设置位置作任何限制,只要其能够检测相应的信息即可。作为一种优选设置方式,所述空间检测模块可以选用雷达测距仪,用以检测所述换热空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且当所述室内机占用空间较大时,所述雷达测距仪还能够检测出所述室内机占用的空间尺寸,以便有效修正所述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进而有效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所述人员检测模块可以选用人体姿态识别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数量及其活动状态。此外,所述空间检测模块和所述人员检测模块优选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在所述空调机组没有运行时,所述导风板能够将所述空间检测模块和所述人员检测模块遮蔽起来,以便更好地保证所述室内机的整体性。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获取所述空间检测模块和所述人员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并且所述控制器还能够控制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状态,例如,控制所述变频压缩机的频率、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所述导风板的转动角度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控制器的具体结构和型号作任何限制,并且所述控制器可以是所述空调机组原有的控制器,也可以是为执行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单独设置的控制器,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所述控制器的结构和型号。
首先参阅图1,该图是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如图1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机组,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下列步骤:
S1:获取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和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
S2:根据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和预设单位负荷确定空间负荷;
S3:根据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确定人员负荷;
S4:根据确定出的空间负荷和人员负荷确定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
S5:根据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控制空调机组的运行。
在步骤S1中,所述控制器能够获取所述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和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当然,本发明不对所述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和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的获取顺序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既可以分先后顺序获取,也可以同时获取。需要说明的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选定所述尺寸信息中包含的具体种类以及所述人员信息中包含的具体种类;例如,所述尺寸信息可以包括所述换热空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所述人员信息可以包括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数量、人员身份信息、人员姿态信息等。
在步骤S2中,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和所述预设单位负荷确定所述空间负荷;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其具体确定方式作任何限制,只要其所使用的控制方法根据所述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和所述预设单位负荷来确定所述空间负荷就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接着,在步骤S3中,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确定所述人员负荷;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其具体确定方式作任何限制,只要其所使用的控制方法根据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来确定所述人员负荷就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步骤S4中,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步骤S2中确定出的所述空间负荷以及步骤S3中确定出的所述人员负荷确定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可以理解的是,在确定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的过程中,所述控制器可以仅将所述空间负荷和所述人员负荷求和得到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还可以再加入其他负荷一起求和而得到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
最后,在步骤S5中,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步骤S4中确定出的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控制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其具体控制方式及控制参数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例如,其控制的运行参数可以是所述变频压缩机的频率、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和所述导风板的转动角度中的一种或多种。
接着参阅图2,该图是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机组,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例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S101:获取换热空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S102:根据换热空间的高度确定面积修正系数;
S103:计算换热空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乘积,即为换热空间的面积;
S104:计算换热空间的面积和单位面积负荷的乘积,即为空间负荷;
S105:获取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
S106:根据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确定人员负荷;
S107:计算空间负荷和人员负荷的和,即为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
S108:根据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和空调机组的目标换热温度控制空调机组的运行参数。
具体地,在步骤S101中,所述控制器能够获取所述换热空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控制器的具体获取方式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例如,所述控制器可以通过所述雷达测距仪获取,也可以是技术人员提前存储好的尺寸数据,所述控制器直接提取使用,只要所述控制器能够获取到所述换热空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即可。
接着,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步骤S101中获取到的尺寸信息计算所述换热空间的面积,当然,所述换热空间的面积可以是计算出来的,也可以是技术人员直接输入的所述换热空间的建筑面积,这并不是限制性的。
作为一种优选计算方式,所述换热空间的面积通过步骤S102和步骤S103确定。具体而言,在步骤S102中,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换热空间的高度确定面积修正系数k,以便有效提升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面积修正系数k的具体确定方式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例如,可以设定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可以通过预设关系式计算得出,这都不是限制性的。接着,在步骤S103中,计算出所述换热空间的长度、宽度和面积修正系数k的乘积,这个乘积即为所述换热空间的面积。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3中确定出的面积是根据所述换热空间的高度修正后的面积,以便更好地反映所述换热空间的空间负荷,进而有效提高控制的精准性;并且,当所述换热空间的形状不规则时,所述换热空间的长度和宽度可以选用积分产生的长度和宽度,只要长度和高度的乘积可以反映所述换热空间的实际面积即可。
作为面积修正系数k的优选确定方式:如果所述换热空间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高度,则将面积修正系数k确定为所述第一预设值;如果所述换热空间的高度大于所述预设高度,则结合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模式确定面积修正系数k,即,在所述换热空间的高度大于所述预设高度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将面积修正系数k确定为所述第一预设值;而如果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将所述面积修正系数为第二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可以理解的是,冷空气容易下沉,而热空气容易上浮,因而当所述换热空间的高度较高而所述空调机组又在运行制热模式时,往往需要所述空调机组产生更多制热量才能保证所述室内空间的舒适性。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所述预设高度、所述第一预设值和所述第二预设值的具体取值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优选地,所述预设高度设定为3m,所述第一预设值设定为1,所述第二预设值设定为1.2。
基于步骤S103的计算结果,在步骤S104中,计算所述换热空间的面积和所述单位面积负荷的乘积,这个乘积即为所述空间负荷。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预设单位负荷为单位面积负荷,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当所述空间负荷为所述换热空间的体积和所述预设单位负荷的乘积时,所述预设单位负荷显然就应该采用单位体积负荷;并且,本发明还不对所述单位面积负荷的具体取值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优选地,所述单位面积负荷设定在150~180W/m2。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5中,所述控制器还能够获取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包括人员数量及其身份信息和姿态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这些人员信息的具体获取方式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
基于步骤S105的获取结果,在步骤S106中,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确定所述人员负荷,其具体通过下式计算得出:
Q人员=φnq2X
其中,Q人员为所述人员负荷,φ为群集系数,n为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数量,q2为不同人员状态下的人体显热量,X为人体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群集系数φ可以根据不同使用群体自行设定,例如,当所述空调机组用于给家庭居住的房屋换热时,群集系数φ一般设定为1;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数量n可以通过人体探测仪检测得到;而不同人员状态下的人体显热量q2和人体散热的冷负荷系数X则通常采用查表方式得到。
作为一种优选设定方式,不同人员状态下的成年男子显热量可以通过下表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器可以通过所述人体姿态识别传感器获取人员的不同状态,当然,这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获取。另外,通过上表确定出的是成年男子显热量,而所述控制器还可以获取人员身份信息,以便根据人员身份信息进一步精确不同人员状态下的人体显热量q2;具体地,成年女子显热量通常为成年男子显热量0.85倍,儿童和老人的显热量则为成年男子显热量0.75倍,以便对通过上表确定出的显热量进行修正。当然,所述控制器也可以不对人员身份进行判断,直接统一采用上表进行确定。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人体散热的冷负荷系数X可以通过下表确定:
进一步地,基于步骤S104和步骤S106确定出的结果,在步骤S107中,计算所述空间负荷和所述人员负荷的和,两者之和即为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
接着,在步骤S108中,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结合所述空调机组的目标换热温度控制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参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空调机组的目标换热温度既可以是用户的设定温度,也可以是所述控制器根据其他控制逻辑自动确定出的温度。具体而言,所述运行参数可以是所述变频压缩机的频率、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和所述导风板的转动角度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所述空调机组的目标换热温度和运行模式的一种优选设定方式,所述控制器可以根据季节信息进行确定,而获取季节信息的途径可以采用室外环温、上次运行模式以及上次运行时间与本次运行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行判断,也可以采用所述控制器中的设定日期进行判断,还可以直接通过联网的方式获取日期进行判断。基于获取到的季节信息,在冬季时期,所述运行模式设定为制热模式,所述目标换热温度设定在21~24℃;在夏季时期,所述运行模式设定为制冷模式,所述目标换热温度设定在23~26℃;在春季或秋季时期,所述运行模式设定为新风模式/加湿模式/除湿模式。当然,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
此外,作为一种优选送风方式,所述控制器能够通过人体检测传感器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温度,并且基于获取到的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温度控制所述导风板的转动角度。具体地,在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温度没有达到所述目标换热温度之前,所述空调机组采用躲避用户的送风方式,即,当所述导风板限定的送风方向正好朝向用户所在的位置时,则所述室内风机停止转动,并且所述导风板加速转动以尽快改变送风方向,从而有效保证送风的舒适度,以便有效避免用户的不适反应,进而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仅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设置在换热空间内,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和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
根据所述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和预设单位负荷确定空间负荷;
根据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确定人员负荷;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空间负荷和所述人员负荷确定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
根据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控制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和预设单位负荷确定空间负荷”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确定所述换热空间的面积;
计算所述换热空间的面积和所述预设单位负荷的乘积,即为所述空间负荷;
其中,所述预设单位负荷为单位面积负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换热空间的尺寸信息计算所述换热空间的面积”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换热空间的高度确定面积修正系数;
计算所述换热空间的长度、所述换热空间的宽度和所述面积修正系数的乘积,即为所述换热空间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换热空间的高度确定面积修正系数”的步骤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换热空间的高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高度,则所述面积修正系数为第一预设值;
如果所述换热空间的高度大于所述预设高度,则结合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模式确定所述面积修正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模式确定所述面积修正系数”的步骤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所述面积修正系数为所述第一预设值;
如果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所述面积修正系数为第二预设值;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1,所述第二预设值为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信息确定人员负荷”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下式计算所述人员负荷:
Q人员=φnq2X
其中,Q人员为所述人员负荷,φ为群集系数,n为所述换热空间内的人员数量,q2为不同人员状态下的人体显热量,X为人体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空间负荷和所述人员负荷确定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的步骤具体包括:
计算所述空间负荷和所述人员负荷的和,即为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控制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换热空间内的总负荷和所述空调机组的目标换热温度控制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参数包括所述空调机组的压缩机频率、所述空调机组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所述室内机的送风速度和所述室内机的送风方向中的一种或多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07638.8A CN112762583A (zh) | 2021-01-05 | 2021-01-05 |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07638.8A CN112762583A (zh) | 2021-01-05 | 2021-01-05 |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62583A true CN112762583A (zh) | 2021-05-07 |
Family
ID=75699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007638.8A Pending CN112762583A (zh) | 2021-01-05 | 2021-01-05 |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762583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83897A (zh) * | 2020-09-18 | 2021-01-29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
CN114508830A (zh) * | 2022-01-25 | 2022-05-1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控制空调运行的方法、空调、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007359A (ja) * | 2009-06-23 | 2011-01-13 |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 空調設備制御装置 |
CN104573292A (zh) * | 2013-10-12 | 2015-04-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多联式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及选型装置 |
WO2015119119A1 (ja) * | 2014-02-07 | 2015-08-13 | 株式会社 東芝 | 空調システム、空調装置、空調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08870671A (zh) * | 2018-04-19 | 2018-11-23 | 天津大学 | 一种适用于建筑规划阶段的空调负荷预测方法 |
-
2021
- 2021-01-05 CN CN202110007638.8A patent/CN11276258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007359A (ja) * | 2009-06-23 | 2011-01-13 |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 空調設備制御装置 |
CN104573292A (zh) * | 2013-10-12 | 2015-04-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多联式空调系统的选型方法及选型装置 |
WO2015119119A1 (ja) * | 2014-02-07 | 2015-08-13 | 株式会社 東芝 | 空調システム、空調装置、空調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08870671A (zh) * | 2018-04-19 | 2018-11-23 | 天津大学 | 一种适用于建筑规划阶段的空调负荷预测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杜茂安等主编: "《供热系统运行调节与控制》",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pages: 235 - 236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83897A (zh) * | 2020-09-18 | 2021-01-29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
CN114508830A (zh) * | 2022-01-25 | 2022-05-1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控制空调运行的方法、空调、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508830B (zh) * | 2022-01-25 | 2024-05-07 | 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控制空调运行的方法、空调、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9034127A1 (zh) | 基于人体舒适度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
WO2020035912A1 (ja) | 空調装置、制御装置、空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9855253B (zh) |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JP6832985B2 (ja) | 空調装置 | |
WO2021199381A1 (ja)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方法 | |
CN108317692B (zh) | 基于穿衣补偿的温冷感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
CN113574323A (zh) | 空调系统 | |
CN111550911A (zh) | 一种能自动设定目标温度的温控器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地暖 | |
CN112762583A (zh) |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 |
JP6698947B1 (ja) | 空調装置、制御装置、空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2240581B (zh) |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9708195A (zh) | 一种适用于高海拔的热泵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288131A (zh) | 一种空调器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 | |
CN113418283B (zh) |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JP6932264B2 (ja) | 空調装置、制御装置、空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3239110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 |
JPWO2020035911A1 (ja) | 空調装置、制御装置、空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7191110B2 (ja) | 空調装置、制御装置、空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8317691B (zh) | 基于性别补偿的温冷感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
CN108413589B (zh) | 一种基于温冷感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
CN113154626B (zh) |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 |
CN115419936A (zh) | 一种地暖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地暖 | |
JPWO2020035910A1 (ja) | 空調装置、制御装置、空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8050670A (zh) | 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
CN108302718A (zh) | 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