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1595A -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源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源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1595A
CN112751595A CN201911038496.0A CN201911038496A CN112751595A CN 112751595 A CN112751595 A CN 112751595A CN 201911038496 A CN201911038496 A CN 201911038496A CN 112751595 A CN112751595 A CN 112751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tate information
channel state
appointe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384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51595B (zh
Inventor
刘立洋
公维伟
刘亚
贾永超
车悦
张一帆
吴德胜
李言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han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han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3849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51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51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1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51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1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26Power distribution
    • H04B7/043Power distribution using best eigenmode, e.g. beam forming or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6Weighted combining using weights depending on external parameters, e.g.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predetermined weights or beamfor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源基站。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从多个波束中筛选出指定波束;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预测指定波束下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根据移动方位角,按照多种指定方式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波束调整信息,对指定波束下的用户设备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采用渐进的指定方式对波束进行调整,有效减少了基站处理复杂度,提升了调整效率,且不需要增加空口开销,能够有效提升信道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源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源基站。
【背景技术】
目前5G网络正在试验推广,大量终端接入5G网络并提供高速率的服务,对5G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大容量场景下的用户感知,成为5G将来面临的一个问题。5G采用大天线阵列实现波束赋形进行空分,但未考虑到大量用户终端集中在同一区域时单波束提供业务产生的干扰问题,导致信道质量下降。当出现单波束承载用户过多的情况时,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简称:CSI-RS)选择信号电平最好的小区,实际上信道质量较差。
传统技术在压缩感知条件下进行波束赋形的增益提升,主要应用于智能天线,未考虑大容量下密集组网信道质量变差情况下无线信道的优化;进行波束调整时调整效率低下,耗费成本较高,不能有效提升信道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源基站,可以在大量用户接入的情况下,采用渐进的指定方式对波束进行调整,可以减少基站处理复杂度,不需要增加空口开销,有效提升信道质量。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从多个波束中筛选出指定波束;
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预测指定波束下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
根据移动方位角,按照多种指定方式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可选地,在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预测指定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之前,还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包括第一电平值、当前方位角、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功率、小区的参考信号功率、天线振子反馈信号。
可选地,根据所述移动方位角,按照多种指定方式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波束调整信息,包括:
将指定波束偏移至所述移动方位角,并调整指定波束的权值信息;
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天线振子反馈信号、第二电平值和第二信道质量指示值;
判断第二电平值是否小于电平门限值且第二信道质量指示值是否小于信道质量指示值门限值,若否,则根据移动方位角和所述权值信息,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可选地,若第二电平值小于电平门限值且第二信道质量指示值小于信道质量指示值门限值,则通过波束赋形算法,将所述天线振子反馈信号调整至最优权重矢量并调整天线阵列模式;
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三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第三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三电平值和第三信道质量指示值;
判断第三电平值是否小于电平门限值且第三信道质量指示值是否小于信道质量指示值门限值,若否,则根据天线振子反馈信号、天线阵列模式和最优权重矢量,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可选地,若第三电平值小于电平门限值且第三信道质量指示值小于信道质量指示值门限值,则通过X2接口将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发送给目标基站,以供目标基站对目标基站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目标基站波束信息;
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确认切换消息,将UE切换至目标基站;
根据第三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所述目标基站波束信息,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可选地,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预测指定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包括:
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移动仿真模型预测出指定波束下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移动轨迹,按照多种指定方式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波束调整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波束调整信息,生成用户行为模型。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调整装置,包括:
筛选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从多个波束中筛选出指定波束;
预测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预测指定波束下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移动方位角,按照多种指定方式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波束调整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源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包括程序指令的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程序指令的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上述波束调整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源基站。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从多个波束中筛选出指定波束;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预测指定波束下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根据移动方位角,按照多种指定方式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波束调整信息,对指定波束下的用户设备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采用渐进的指定方式对波束进行调整,有效减少了基站处理复杂度,提升了调整效率,且不需要增加空口开销,能够有效提升信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波束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基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设定阈值,但这些设定阈值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设定阈值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设定阈值也可以被称为第二设定阈值,类似地,第二设定阈值也可以被称为第一设定阈值。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从多个波束中筛选出指定波束。
步骤102、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预测指定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
步骤103、根据移动方位角,按照多种指定方式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源基站。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从多个波束中筛选出指定波束;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预测指定波束下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根据移动方位角,按照多种指定方式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波束调整信息,对指定波束下的用户设备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采用渐进的指定方式对波束进行调整,有效减少了基站处理复杂度,提升了调整效率,且不需要增加空口开销,能够有效提升信道质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波束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上报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简称:CSI)报告。
本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可由源基站执行。
本实施例中,第一CSI报告包括:当前接入波束、第一电平值、当前方位角、第一信道质量指示值(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简称CQI)、小区的参考信号功率(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Power,简称:RSRP)、天线振子反馈信号、波束成形预编码加权因子、滤波系数中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步骤202、根据第一CSI报告从该小区内的多个波束中筛选出指定波束。
本实施例中,指定波束指大容量差信道波束,即接入UE数量大于预设UE数量门限值、RSRP大于预设RSRP门限值且CQI小于预设CQI门限值的波束。
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CSI报告与源基站的吞吐率进行二维匹配生成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预先设置UE门限值、RSRP门限值和CQI门限值。
在大量用户设备接入的情况下以信道质量作为波束调整的主要标准,保障用户的使用感知,减少出现信号强速率低的情况发生,有效提升信道质量。
步骤203、通过移动仿真模型预测出指定波束下UE的移动方位角。
本实施例中,向移动仿真模型中输入UE的当前方位角,输出移动方位角。
步骤204、按照指定波束下UE的移动方位角,将指定波束偏移至移动方位角。
进一步地,根据当前天线阵列调整指定波束的权值信息。具体为根据当前天线阵列的振子的幅值和相位调整指定波束的权值信息。其中,指定波束的权值信息包括:波束的覆盖宽度、波束的方向和天线方向图。
步骤205、接收UE上报的第二CSI报告。
本实施例中,UE周期性向源基站上报CSI报告。第二CSI报告中包括第二电平值和第二CQI。其中,第二电平值表示指定波束偏移至移动方位角后的UE的电平值;第二CQI表示指定波束偏移至移动方位角后的UE的CQI。
步骤206、判断第二电平值是否小于电平门限值且第二CQI是否小于CQI门限值,若是,则执行步骤208;若否,则执行步骤207。
本实施例中,源基站接收到UE上报的第一CSI报告,根据第一CSI报告计算出电平值的平均值和CQI平均值,将电平值的平均值确定为电平门限值以及将CQI平均值确定为CQI门限值。
本实施例中,当UE向源基站上报CSI的周期较长时,以资源利用率为辅助依据判断是否需要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其中,该小区实时统计小区流量、已调度资源数量和可调度资源数量,已调度资源数量和可调度资源数量的总和为资源总数量,将已调度资源数量除以资源总数量得出资源利用率。根据扩容标准对资源利用率进行判断,在指定时间内,当判断出小区流量的增长速度相比于资源利用率的增长速度明显减慢时,需要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其中,可选地,指定时间为5分钟。
步骤207、根据移动方位角和权值信息,生成波束调整信息,继续执行步骤214。
步骤208、通过波束赋形算法,将天线振子反馈信号调整至最优权重矢量并调整天线阵列模式。
本实施例中,步骤208具体包括:
步骤2081、设定天线振子反馈信号x(n)的初始值为0、最优权重矢量w(n)的初始值为0,即x(n)=w(n)=[0 0 …… 0]T
需要指出的是,初始化并不一定设置为0;如果知道最优权重矢量的粗略值,可直接利用这些值构成w(0),这样可以减少到达最优权重矢量的所需的迭代次数。
步骤2082、当n≥0时,按照y(n)=xT(n)w(n)计算输出信号y(n),其中xT(n)是x(n)的转置。
步骤2083、按照公式e(n)=d(n)-y(n)计算出误差矩阵;
本实施例中,d(n)为期望信号,期望信号是根据前一次的天线振子反馈信号设定的,即d(n)=x(n-1)。
本实施例中,将期望信号d(n)减去输出信号y(n),进行误差更新,降低计算最优权重矢量的误差,消除滞后性。
步骤2084、按照公式w(n+1)=w(n)+2μe(n)x(n)更新最优权重矢量。
其中,为了确保算法能够收敛,步长μ应该在某个范围内取值。算法收敛性与步长μ成正比,如果步长太小,那么收敛速度会很慢,即步长比d(n)变化速度慢,那么天线阵列不能跟上d(n)的变化;若步长太大,算法将不能得到最优权重矢量。因此,需要选择一个合理的步长使算法保持收敛,一般情况下,取
Figure BDA0002252202570000081
Figure BDA0002252202570000082
其中,λmax为x(n)的自相关矩阵Rxx的最大特征值。由于正定矩阵的所有特征值均大于零,若只有一个期望信号,干扰信号都是噪声,那么可近似为
Figure BDA0002252202570000083
Rxx为x(n)的自相关矩阵,Tr[Rxx]为该自相关矩阵的迹。
步骤2085、将天线振子反馈信号调整至最优权重矢量。
进一步地,将天线振子反馈信号调整至最优权重矢量之后进行波束间负荷均衡。具体地,保持相邻波束间UE数量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差值门限值,即保持各波束下的接入UE数量和资源利用率的平衡,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避免不必要的扩容或网络拥塞的发生。
步骤2086、将天线阵列模式调整为空间分集模式。
本实施例中,将天线阵列模式调整为空间分集模式可以增强空分效果。
本实施例中,仅当电平值和信道质量指示值满足一定门限值时才对天线振子反馈信号和天线阵列模式进行调整,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完成整体信道质量的提升。
步骤209、接收UE上报的第三CSI报告。
本实施例中,UE周期性向源基站上报CSI报告。第三CSI报告中包括第三电平值和第三CQI。其中,第三电平值表示将天线振子反馈信号调整至最优权重矢量并调整天线阵列模式后的UE的电平值;第三CQI表示将天线振子反馈信号调整至最优权重矢量并调整天线阵列模式后的UE的CQI。
步骤210、判断第三电平值是否小于电平门限值且第三CQI是否小于CQI门限值,若是,则执行步骤212;若否,则执行步骤211。
本实施例中,当UE向源基站上报CSI的周期较长时,以资源利用率为辅助依据判断是否需要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
步骤211、根据天线振子反馈信号、天线阵列模式和最优权重矢量,生成波束调整信息,继续执行步骤214。
步骤212、通过X2接口将第三CSI报告发送给目标基站,以供目标基站对目标基站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目标基站波束信息。
本实施例中,X2接口支持基站之间数据和信令的直接传输。
本实施例中,根据UE的当前方位角预测用户设备的移动轨迹;根据UE的移动轨迹使目标基站波束对准相应的区域,以适应UE的移动,实现无缝切换。
本实施例中,目标基站波束信息包括邻区的参考信号功率、天线振子反馈信号、波束成形预编码加权因子、滤波系数中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步骤213、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确认切换消息,将UE切换至目标基站。
本实施例中,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确认切换消息后,向UE发送建立RRC连接重配消息,接收UE返回的RRC连接重配确认消息后,将UE切换至目标基站。
进一步地,将UE切换至目标基站之后进行波束间负荷均衡,具体地,保持相邻波束间UE数量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差值门限值,即保持各波束下的接入UE数量和资源利用率的平衡,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避免不必要的扩容或网络拥塞的发生。
进一步地,将第三CSI报告和目标基站波束信息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本实施例中,仅当电平值和信道质量指示值满足一定门限值时才将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基站,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完成整体信道质量的提升。
本实施例中,步骤203至步骤213中波束调整方法的复杂度逐步提升,有效进行阶梯式调整,提升波束调整效率,物理资源消耗较低,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中,源基站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不增加空口开销,减少了物理资源的消耗。
步骤214、根据波束调整信息生成用户行为模型。
本实施例中,将波束调整信息输入聚类算法,生成用户行为模型。周期性在多个预设时间点获取用户行为模型中UE的移动方位角,根据多个不同时间点UE的移动方位角生成用户行为模型库。根据用户行为模型库,得出小区与用户行为关系表,以便于实施后期的波束动态调整。其中,按照指定时间粒度对用户行为模型库进行统计,得出小区与用户行为关系表,该小区与用户行为关系表具体为UE数量、预设时间点和移动方位角的关系表。可选地,指定时间粒度为15分钟。进一步地,根据小区与用户行为关系表,实施后期的波束动态调整。例如:根据小区与用户行为关系表,统计出在早上8:00至8:15之间,移动方位角为30度的用户数量的平均值为80,则实施后期波束动态调整时,在7:55时将波束偏移至30度,即用户设备移动的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源基站。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从多个波束中筛选出指定波束;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预测指定波束下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根据移动方位角,按照多种指定方式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波束调整信息,对指定波束下的用户设备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采用渐进的指定方式对波束进行调整,有效减少了基站处理复杂度,提升了调整效率,且不需要增加空口开销,能够有效提升信道质量。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波束调整方法,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筛选单元11、预测单元12和第一生成单元13。
筛选单元11用于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从多个波束中筛选出指定波束。
预测单元12用于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预测指定波束下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
第一生成单元13用于根据移动方位角,按照多种指定方式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本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14。
接收单元14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包括第一电平值、当前方位角、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功率、小区的参考信号功率、天线振子反馈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生成单元13具体用于将指定波束偏移至所述移动方位角,并调整指定波束的权值信息;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天线振子反馈信号、第二电平值和第二信道质量指示值;判断第二电平值是否小于电平门限值且第二信道质量指示值是否小于信道质量指示值门限值,若否,则根据移动方位角和所述权值信息,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生成单元13具体还用于若第二电平值小于电平门限值且第二信道质量指示值小于信道质量指示值门限值,则通过波束赋形算法,将所述天线振子反馈信号调整至最优权重矢量并调整天线阵列模式;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三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第三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三电平值和第三信道质量指示值;判断第三电平值是否小于电平门限值且第三信道质量指示值是否小于信道质量指示值门限值,若否,则根据天线振子反馈信号、天线阵列模式和最优权重矢量,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生成单元13具体还用于若第三电平值小于电平门限值且第三信道质量指示值小于信道质量指示值门限值,则通过X2接口将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发送给目标基站,以供目标基站对目标基站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目标基站波束信息;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确认切换消息,将UE切换至目标基站;根据第三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所述目标基站波束信息,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测单元12具体用于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移动仿真模型预测出指定波束下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
本发明实施例中,本装置还包括:第二生成单元15。
第二生成单元15用于根据波束调整信息,生成用户行为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源基站。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从多个波束中筛选出指定波束;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预测指定波束下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根据移动方位角,按照多种指定方式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波束调整信息,对指定波束下的用户设备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采用渐进的指定方式对波束进行调整,有效减少了基站处理复杂度,提升了调整效率,且不需要增加空口开销,能够有效提升信道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波束调整方法的实施例的各步骤,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波束调整方法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源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包括程序指令的信息,处理器用于控制程序指令的执行,程序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上述波束调整方法的实施例的各步骤,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波束调整方法的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基站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源基站20包括:处理器21、存储器22以及存储在存储22中并可在处理器2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23,该计算机程序23被处理器21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中的应用于波束调整方法,为避免重复,此处不一一赘述。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21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中应用于波束调整装置中各模型/单元的功能,为避免重复,此处不一一赘述。
源基站20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21、存储器2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仅仅是源基站20的示例,并不构成对源基站2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源基站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2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22可以是源基站2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源基站20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22也可以是源基站2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源基站2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22还可以既包括源基站2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2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源基站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2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波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从多个波束中筛选出指定波束;
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预测所述指定波束下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
根据所述移动方位角,按照多种指定方式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预测指定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之前,还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包括第一电平值、当前方位角、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功率、小区的参考信号功率、天线振子反馈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移动方位角,按照多种指定方式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波束调整信息,包括:
将指定波束偏移至所述移动方位角,并调整所述指定波束的权值信息;
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天线振子反馈信号、第二电平值和第二信道质量指示值;
判断第二电平值是否小于电平门限值且第二信道质量指示值是否小于信道质量指示门限值,若否,则根据所述移动方位角和所述权值信息,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第二电平值小于电平门限值且第二信道质量指示值小于信道质量指示值门限值,则通过波束赋形算法,将所述天线振子反馈信号调整至最优权重矢量并调整天线阵列模式;
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三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所述第三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三电平值和第三信道质量指示值;
判断第三电平值是否小于电平门限值且第三信道质量指示值是否小于信道质量指示值门限值,若否,则根据所述天线振子反馈信号、天线阵列模式和最优权重矢量,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波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第三电平值小于电平门限值且第三信道质量指示值小于信道质量指示值门限值,则通过X2接口将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发送给目标基站,以供目标基站对目标基站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目标基站波束信息;
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确认切换消息,将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基站;
根据所述第三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所述目标基站波束信息,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预测指定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包括:
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移动仿真模型预测出指定波束下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移动轨迹,按照多种指定方式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波束调整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波束调整信息,生成用户行为模型。
8.一种波束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筛选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从多个波束中筛选出指定波束;
预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预测所述指定波束下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方位角,按照多种指定方式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波束调整方法。
10.一种源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包括程序指令的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程序指令的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波束调整方法的步骤。
CN201911038496.0A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源基站 Active CN112751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8496.0A CN112751595B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源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8496.0A CN112751595B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源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1595A true CN112751595A (zh) 2021-05-04
CN112751595B CN112751595B (zh) 2022-02-11

Family

ID=75641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38496.0A Active CN112751595B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源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5159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6371A (zh) * 2022-03-30 2022-05-10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波束控制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79651A1 (zh) * 2022-03-23 2023-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波束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2198A1 (en) * 2010-09-30 2012-04-05 Nec (China)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quired for beamforming
CN105830481A (zh) * 2013-12-18 2016-08-0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移动台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148790A (zh) * 2014-11-06 2017-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波束成形信道状态参考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N108574954A (zh) * 2017-03-08 2018-09-25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US20190037530A1 (en) * 2017-07-28 2019-01-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r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166091A (zh) * 2018-02-11 2019-08-23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用户配对方法、装置及基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2198A1 (en) * 2010-09-30 2012-04-05 Nec (China)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quired for beamforming
CN105830481A (zh) * 2013-12-18 2016-08-0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移动台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148790A (zh) * 2014-11-06 2017-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波束成形信道状态参考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N108574954A (zh) * 2017-03-08 2018-09-25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US20190037530A1 (en) * 2017-07-28 2019-01-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r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166091A (zh) * 2018-02-11 2019-08-23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用户配对方法、装置及基站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9651A1 (zh) * 2022-03-23 2023-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波束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466371A (zh) * 2022-03-30 2022-05-10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波束控制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66371B (zh) * 2022-03-30 2023-10-13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波束控制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1595B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62506A1 (en) Beam reporting method, beam information determin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Yang et al. DECCO: Deep-learning enabled coverage and capacity optimization for massive MIMO systems
US1143216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broadcast beam domain
WO2021121585A1 (en) Methods for cascade federated learning fo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performance and related apparatus
KR101727016B1 (ko) 상향 링크에서의 다중 사용자 간섭 정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597799B (zh) 用于调整波束赋形简档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Werthmann et al. Multiplexing gains achieved in pools of baseband computation units in 4G cellular networks
WO2018098701A1 (zh) 一种波束合成方法及装置
CN107431937B (zh) 自适应天线系统的自适应扇区配置
CN108347272A (zh) 一种基于波束组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CN108781416A (zh) 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
US20210336712A1 (en) Method for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and device
US1164745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ance-aware energy saving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12751595B (zh)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源基站
CN104993857A (zh) 一种协作波束赋形的方法及装置
KR20220050364A (ko) 셀-탈피 대규모 mimo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Hossain et al. Toward self-organizing sectorization of LTE eNBs for energy efficient network operation under QoS constraints
CN113825194B (zh) 基于WiFi6的多业务多目标无缝切换决策方法及装置
CN110166091B (zh) 多用户配对方法、装置及基站
Femenias et al. Mobile edge computing aided cell-free massive MIMO networks
Dastoor et al. Cellular planning for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mobile network using novel energy efficient CoMP
KR20180027748A (ko) 다중 입출력 시스템에서 빔포밍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4231458A1 (en) Reflective surface adjustment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3595599B (zh) 面向5g的群簇协作通信异构系统和干扰抑制的方法
CN116801367A (zh) 一种交叉链路干扰抑制方法、网络节点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