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9588A - 显示屏模组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模组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9588A
CN112749588A CN201911045794.2A CN201911045794A CN112749588A CN 112749588 A CN112749588 A CN 112749588A CN 201911045794 A CN201911045794 A CN 201911045794A CN 112749588 A CN112749588 A CN 112749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odule
display screen
backlight
ref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57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嘉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04579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49588A/zh
Priority to EP20882000.1A priority patent/EP3933671B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19976 priority patent/WO2021082880A1/zh
Priority to US17/601,277 priority patent/US11493796B2/en
Publication of CN112749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95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31Cover gla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4Sensors therefor by using geometrical optics, e.g. using pris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02B5/045Prism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G02B5/10Mirrors with curved 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4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46Tapered light guide, e.g. wedge-shaped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6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lacement of the optical elements
    • G02F1/133562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lacement of the optical elements on the viewer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11Function characteristic involving infrared radi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屏模组及终端。其中,所述显示屏模组包括: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方的LCD屏幕、设置于所述LCD屏幕上方的能透光的盖板、设置于背光模组的背光光源中的第一光源、设置于LCD屏幕和盖板之间的反射部件和用于接收由反射部件反射的光线以用于指纹识别的光接收模组。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在不过度增加显示屏模组的厚度的情况下,实现LCD屏幕的屏下指纹识别,从而可以满足用户关于大电池容量、超薄机身以及大显示屏幕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显示屏模组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模组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对智能终端的喜好更偏向于大电池容量、超薄机身以及更大的显示屏幕,而更大的显示屏幕,则要求厂家往屏下指纹识别的方向作出新的设计。在大电池容量、超薄机身以及大显示屏幕的诉求下,采用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实现屏下指纹识别是常用的技术方案,但是,对厂家来说,OLED屏幕的价格较高,而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屏幕属于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屏幕,并且LCD屏幕的价格较低,因此,在满足智能终端的大电池容量、超薄机身以及大显示屏幕的要求下,如何利用LCD屏幕实现屏下指纹识别,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模组及终端,能够用于实现LCD屏幕的屏下指纹识别,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模组,包括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方的LCD屏幕和设置于所述LCD屏幕上方的能透光的盖板,还包括:
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光光源中,并与所述背光光源相互独立;
反射部件,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盖板之间;
光接收模组,面向所述反射部件设置,用于接收由所述反射部件反射的光线。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有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屏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包括:通过在背光模组的背光光源中设置与背光光源相互独立的第一光源,能够免去额外设置的用于安装第一光源的位置;另外,反射部件设置于背光模组和盖板之间,光接收模组面向反射部件设置,并且能够接收由反射部件反射的光线,例如光接收模组可以面向反射部件的侧面设置,处于由反射部件反射的光线的传播路径上,并且该反射部件的侧面为非上侧面和非下侧面的其他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从而可以避免过度增加显示屏模组的厚度的问题;此外,由于光接收模组能够接收由反射部件反射的光线,因此可以用于指纹识别,从而能够实现LCD屏幕的屏下指纹识别。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在不过度增加显示屏模组的厚度的情况下,实现LCD屏幕的屏下指纹识别,从而可以满足用户关于大电池容量、超薄机身以及大显示屏幕的使用需求。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A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C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中反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D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中反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E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中反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中反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中反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C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中反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光线往外部传播的光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光线形成第二光线的光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中反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中反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中反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中反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中反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A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B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模组及终端,通过在背光模组的背光光源中设置与背光光源相互独立的第一光源,在背光模组和盖板之间设置反射部件,并且反射部件能够把从盖板传播过来的光线进行反射,此外,还设置有能够接收由反射部件反射的光线以用于指纹识别的光接收模组,因此,显示屏模组能够实现LCD屏幕的屏下指纹识别;另外,由于第一光源设置在背光模组的背光光源中,因此能够节省额外设置第一光源的空间;另外,光接收模组可以面向反射部件设置,例如该光接收模组可以面向反射部件的侧面设置,处于由反射部件反射的光线的传播路径上,并且该反射部件的侧面为非上侧面和非下侧面的其他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从而可以避免过度增加显示屏模组的厚度的问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在不过度增加显示屏模组的厚度的情况下,实现LCD屏幕的屏下指纹识别,从而可以满足用户关于大电池容量、超薄机身以及大显示屏幕的使用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显示屏模组100包括背光模组110、设置于背光模组110上方的LCD屏幕120和设置于LCD屏幕120上方的能透光的盖板130,此外,该显示屏模组100还包括:
第一光源140,设置于背光模组110的背光光源111中,并与背光光源111相互独立,用于发出能够透射盖板130的第一光线L1;
反射部件150,设置于背光模组110和盖板130之间,能够把经过指腹反射的第一光线L1反射形成第二光线L2;
光接收模组160,面向反射部件150设置,能够接收第二光线L2以使第二光线L2能被用于指纹识别。
在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10可以为侧光式结构,也可以为直下型结构,还可以为中空型结构。当背光模组110采用侧光式结构,如图1所示,第一光源140和背光光源111均设置于背光模组110中的一侧,由第一光源140发出的光和由背光光源111发出的光均从侧边入射到背光模组110中,经过背光模组110对光的路径的改变,使得光能够透射LCD屏幕120和盖板130而向外出射。当背光模组110采用直下型结构,如图1A所示,第一光源140和背光光源111均设置于背光模组110的下部,由第一光源140发出的光和由背光光源111发出的光直接向上并从背光模组110的上表面射出,然后透射LCD屏幕120和盖板130而向外出射。当背光模组110采用中空型结构,如图1B所示,第一光源140和背光光源111均设置于背光模组110的中空腔内,由第一光源140发出的光和由背光光源111发出的光均从背光模组110的上表面射出,然后透射LCD屏幕120和盖板130而向外出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40可以与背光光源111共用一个线路板,并且第一光源140和背光光源111分别受控于不同的控制信号;此外,第一光源140还可以与背光光源111分别使用独立的线路板。由于第一光源140和背光光源111分别受控于不同的控制信号,因此可以在需要获取用户指纹时,例如进行指纹解锁或指纹支付时,才触发对第一光源140的控制,使得第一光源140可以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下执行工作,从而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准确的指纹识别。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光源140和背光光源111共用一个线路板,可以节省线路板的数量,并且可以降低空间占用率,为实现超薄整机的需求提供条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40可以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第一光源140可以为红外线发射器,也可以为能够发出蓝光或紫光等单色光的LED灯。当第一光源140采用红外线发射器时,光接收模组160采用红外线接收器;当第一光源140采用能够发出蓝光或紫光等单色光的LED灯时,光接收模组160可以采用对应的光敏传感器。
在一实施例中,盖板130可以采用玻璃板,也可以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板,只要不影响LCD屏幕120的显示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反射部件150中可以设置有正四棱锥,也可以设置有三棱柱。如图1C所示,反射部件150设置有第一表面a、第二表面b、第三表面c、第四表面和第五表面(图1C中第四表面和第五表面均未示出),其中,第一表面a与第四表面互为相对设置的面,第二表面b与第五表面互为相对设置的面,当反射部件150中设置有正四棱锥时,可以把该正四棱锥设置于第三表面c,经过该正四棱锥反射的光能够垂直于第一表面a、第二表面b、第四表面和第五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而射出,此时,光接收模组160可以对应地朝向第一表面a、第二表面b、第四表面和第五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如图1D所示,反射部件150设置有第一表面a、第二表面b、第三表面c、第四表面和第五表面(图1D中第四表面和第五表面均未示出),其中,第一表面a与第四表面互为相对设置的面,第二表面b与第五表面互为相对设置的面,当反射部件150中设置有三棱柱时,可以把该三棱柱设置于第三表面c,该三棱柱的三角形表面采用直角三角形,并且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平行于第三表面c,另一个直角边垂直于第三表面c,此时,经过该三棱柱反射的光能够垂直于第一表面a、第二表面b、第四表面和第五表面中的任意一个而射出,此时,光接收模组160可以对应地朝向第一表面a、第二表面b、第四表面和第五表面中的一个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反射部件150可以设置在LCD屏幕120和盖板130之间,也可以设置在背光模组110和LCD屏幕120之间。当反射部件150设置在LCD屏幕120和盖板130之间时,如果经过指腹反射的第一光线L1透射盖板130并射向反射部件150,可以在反射部件150的作用下反射形成第二光线L2,能够较好地保持足够的光功率以满足光接收模组160的接收要求。当反射部件150设置在背光模组110和LCD屏幕120之间时,如果经过指腹反射的第一光线L1透射盖板130和LCD屏幕120后射向反射部件150,需要考虑LCD屏幕120对该第一光线L1的光功率损耗的影响,例如可以通过增加第一光源140的光功率输出而弥补LCD屏幕120所造成的光功率损耗的影响。本实施例中,反射部件150优选设置在LCD屏幕120和盖板130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E所示,光接收模组160可以设置于除了反射部件150的正上方区域P1和正下方区域P2之外的其他位置,且不处于盖板130的上方,并能够接收第二光线L2以使第二光线L2能被用于指纹识别。在如图1E所示的实施例中,LCD屏幕120和盖板130之间设置有间隙170,反射部件150设置在该间隙170中,反射部件150可以把第一光线L1反射形成第二光线L2,使得第二光线L2可以从该间隙170内往外出射,在这种情况下,光接收模组160可以朝向该间隙170并面向反射部件150的侧面设置,例如,光接收模组160可以设置在图1E中的第一侧面位置M1、第二侧面位置M2、上侧面位置M3和下侧面位置M4中的任一个位置,只要光接收模组160能够有效接收第二光线L2即可。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在不过度增加显示屏模组的厚度的情况下,实现LCD屏幕的屏下指纹识别。
在一实施例中,光接收模组160可以预留用于对外连接的接线端口,该接线端口可以与外部的信号处理器进行连接,以实现利用第二光线L2进行指纹识别的目的。例如,光接收模组160的接线端口可以与终端的主控板进行连接,当光接收模组160接收到第二光线L2后,光接收模组160会把对应于第二光线L2的光信号转换成对应的电信号,该电信号通过接线端口传输到终端的主控板中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对该电信号进行处理以实现指纹识别。此外,光接收模组160还可以包含有信号处理器,即在光接收模组160接收到第二光线L2后,光接收模组160中的信号处理器即可根据对应于第二光线L2的光信号进行指纹识别,另外,当光接收模组160中的信号处理器完成指纹识别后,光接收模组160还可以将得到的识别结果发送给外部设备以执行其他的相关操作,例如可以发送给终端的主控板以实现指纹解锁或指纹支付等操作。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在背光模组110的背光光源111中设置与背光光源111相互独立的第一光源140,能够节省额外设置第一光源140的空间;另外,设置于背光模组110和盖板130之间的反射部件150,能够把经过指腹反射的第一光线L1反射形成能够被光接收模组160接收的第二光线L2,而该光接收模组160可以面向反射部件150设置,例如该光接收模组160可以面向反射部件150的侧面设置,处于第二光线L2的传播路径上,并且该反射部件150的侧面为非上侧面和非下侧面的其他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从而可以避免过度增加显示屏模组100的厚度的问题;此外,由于光接收模组160能够使第二光线L2可以被用于指纹识别,因此能够实现LCD屏幕120的屏下指纹识别。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在不过度增加显示屏模组100的厚度的情况下,实现LCD屏幕的屏下指纹识别,从而可以满足用户关于大电池容量、超薄机身以及大显示屏幕的使用需求。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反射部件150设置有能够入射第一光线L1的第一光入射面151、垂直于第一光入射面151的光透射面152和能够将第一光线L1反射形成第二光线L2的光反射面153,光反射面153延伸至与光透射面152连接,第一光入射面151面向LCD屏幕120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光线L1透过LCD屏幕120而入射到反射部件150时,第一光线L1会经过第一光入射面151进入到反射部件150的内部,当第一光线L1在反射部件150内部进行传播而到达光反射面153的背面时,第一光线L1可以透过光反射面153而进入到盖板130中,接着,第一光线L1透过盖板130而往外传播。当用户进行指纹解锁或指纹支付而把手指的指腹靠近或贴在盖板130的表面时,并且当第一光线L1朝着指腹传播时,第一光线L1会在指腹的反射作用下反向传播到盖板130的内部,此时,第一光线L1携带有对应于指腹的指纹信息,当携带有指纹信息的第一光线L1透过盖板130到达反射部件150的光反射面153时,携带有指纹信息的第一光线L1会在光反射面153的反射作用下改变传播路径,即,携带有指纹信息的第一光线L1在光反射面153的作用下反射形成第二光线L2,当光接收模组160接收到该第二光线L2后,可以由外接的处理器进行后续的指纹识别处理,以实现对指纹信息的识别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光线L1经过光反射面153到达盖板130或者经过光反射面153反射形成第二光线L2时,都会受到反射或透射的影响而导致部分光功率发生损失,为了保证被光接收模组160接收到的第二光线L2能够满足指纹识别的要求,可以通过增大第一光源140所发出的光功率的强度来实现,由于第一光源140和背光光源111相互独立,因此增大第一光源140的光功率输出,并不会影响背光光源111的正常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光反射面153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光反射面153可以为凹形弧面,也可以为凸形弧面,还可以为平面。当光反射面153为凹形弧面时,参照图2A,光反射面153朝着第一光入射面151和光透射面152的延伸连接处凹陷,当第一光线L1在该凹陷处发生反射形成第二光线L2时,第二光线L2可以沿着如图2A中所示的反射部件150的延伸方向进行传播。当光反射面153为凸形弧面时,参照图2B,光反射面153朝着背向第一光入射面151和光透射面152的延伸连接处的方向往外凸出,当第一光线L1在该外凸处发生反射形成第二光线L2时,第二光线L2可以沿着如图2B中所示的反射部件150的延伸方向进行传播。当光反射面153为平面时,参照图2,光反射面153可以与第一光入射面151形成锐角,当第一光线L1在光反射面153发生反射形成第二光线L2时,第二光线L2可以沿着如图2中所示的反射部件150的延伸方向而传播到光接收模组160。
在一实施例中,反射部件150可以为透明的玻璃薄膜,也可以为透明的亚克力薄膜,只要具有良好的光透射能力及光反射能力,并且不影响LCD屏幕120的显示即可。
另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C,作为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光反射面153的一种实施方式,光反射面153为能与光透射面152形成锐角a1的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光反射面153与光透射面152所形成的锐角a1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而进行适当的调整,本实施例中,光反射面153与光透射面152所形成的锐角a1优选为45度,如图2C所示,当经过指腹反射的第一光线L1为竖向光时,该竖向光能够被光反射面153反射而形成平行于第一光入射面151的第二光线L2,因此,可以把光接收模组160面向反射部件150设置,使得光接收模组160能够有效接收平行于第一光入射面151的第二光线L2,从而可以避免过度增加显示屏模组的厚度。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反射部件150的光透射面152和光反射面153的数量均为两个及以上,光透射面152和光反射面153沿着反射部件150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如图3所示的第一光线L1往外部传播的光路示意图,当第一光线L1从反射部件150的下方向上射至光反射面153的背面时,第一光线L1可以透过光反射面153射向盖板130;当第一光线L1经过指腹的反射并透过盖板130射向光反射面153时,参照如图4所示的第一光线L1形成第二光线L2的光路示意图,第一光线L1会被光反射面153反射而形成第二光线L2,第二光线L2射向光透射面152,光透射面152可以对光线进行透射,因此第二光线L2可以穿透光透射面152而射向光反射面153的背面,接着,第二光线L2依次穿透光反射面153的背面和光透射面152而进行传播。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光透射面152和光反射面153沿着反射部件150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因此光透射面152和光反射面153可以布满整个反射部件150,即,当第一光源140利用背光模组110形成布满整个屏幕的第一光线L1时,用户可以在整个屏幕的任意位置进行指纹识别,从而达到全屏指纹识别的效果,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光反射面153设置有能够定向反射的反射镀层154。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定向反射指的是,光线从第一光入射面151往光反射面153的背面传播时,可以透过反射镀层154而向外传播,而当光线从反射部件150的外部射向反射镀层154时,会在反射镀层154的表面反射形成反射光线。
在一实施例中,反射镀层154可以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反射镀层154可以由电致变色材料配合透明导电膜构成,具体地,例如可以先把电致变色材料形成电致变色薄膜,再把电致变色薄膜和透明导电膜通过层合构成。当反射镀层154由电致变色材料配合透明导电膜构成时,可以配合外部设置的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开关电路实现对第一光线L1的反射作用,例如当用户进行指纹解锁时,终端向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开关电路发出一个对应的电信号,使得反射镀层154能够对第一光线L1进行反射。由于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开关电路是较为常规的电路,因此其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详述。又如,反射镀层154可以由高反射率的金属薄膜构成,例如,由非常细微且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铬薄膜、铝薄膜或铱薄膜等金属薄膜构成。当反射镀层154采用高反射率的金属薄膜构成时,反射部件150可以由具有强透光能力的高分子材料构成,以使得反射部件150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和反射性。
在一实施例中,反射镀层154可以通过如溅射法、蒸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浸涂法、模涂法、湿涂法、喷涂法等方法设置在光反射面153朝外的一侧,可以优选从这些方法中根据光反射面153的形状等适当选择。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电致变色材料是通过电使反射率、颜色等各种物性可逆变化的材料。作为电致变色材料,可以使用例如通过施加电压使结构可逆变化的材料。更具体地,作为电致变色材料,可以使用例如由于质子等的掺杂或脱掺杂,反射特性变化的反射型调光材料。所谓反射型调光材料,具体地,是能够通过外部刺激将光学的性质控制在透明的状态、镜的状态、和/或其中间状态的材料。作为这样的反射型调光材料,可以使用例如镁和镍的合金材料、以镁和钛的合金材料为主成分的合金材料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透明导电膜是以在可见区域中具有透明性的导电性材料为主成分的透明导电膜。透明导电膜例如以氧化锡、氧化锌、碳纳米管含有体、铟掺杂氧化锡、铟掺杂氧化锌、锑掺杂氧化锡等透明导电物质为主成分。或者,可以使用将这些的纳米粒子、金属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的纳米粒子、纳米棒、纳米丝以高浓度分散在树脂中的层。
如图6所示,本申请提出了与如图2所示实施例互为并列实施方案的另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如图2所示实施例具有相似的实施原理以及相同的技术效果,两者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光反射面153处于反射部件150的内部,而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光反射面153则形成反射部件150的一个外表面。下面将对两者的区别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两者相同的内容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
在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反射部件150设置有能够入射第一光线L1的第一光入射面151和第二光入射面155,第一光入射面151和第二光入射面155之间设置有能够将第一光线L1反射形成第二光线L2的光反射面153,第一光入射面151面向LCD屏幕120设置,第二光入射面155面向盖板130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光入射面151和第二光入射面155可以为平行设置,也可以为非平行设置,这并不影响光的传播路径,当第一光入射面151和第二光入射面155为平行设置时,能够便于显示屏模组的组装。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在反射部件150中设置能够定向反射的金属薄膜,该金属薄膜朝向盖板130的一侧形成了该光反射面153。另外,还可以把反射部件150分为由同种材料构成的两部分,这两部分之间的任一分界面都可以形成该光反射面153。
在一实施例中,光反射面153可以为凹形弧面,也可以为凸形弧面,还可以为平面。当光反射面153为凹形弧面时,与如图2A所示实施例相似,光反射面153可以把第一光线L1汇聚于反射部件150的内部形成第二光线L2,使得第二光线L2能够在反射部件150的内部沿着反射部件150的延伸方向进行传播。当光反射面153为凸形弧面时,与如图2B所示实施例相似,光反射面153朝着反射部件150的延伸方向凸出,当第一光线L1在该凸出处发生反射形成第二光线L2时,第二光线L2可以在反射部件150的内部沿着反射部件150的延伸方向进行传播。当光反射面153为平面时,与如图2C所示实施例相似,光反射面153可以与第一光入射面151形成锐角,当第一光线L1在光反射面153发生反射形成第二光线L2时,第二光线L2可以在反射部件150的内部沿着反射部件150的延伸方向进行传播。由于第二光线L2能够在反射部件150的内部进行传播,因此可以把光接收模组160设置在反射部件150的侧面并处于第二光线L2的传播路径上,从而可以避免过度增加显示屏模组的厚度。本实施例中关于光反射面153的形状结构的实施方式,分别与上述如图2A、图2B和图2C所示实施例中关于光反射面153的形状结构的实施方式,具有相同的把第一光线L1反射形成第二光线L2的技术原理及技术效果,区别仅在于光反射面153是处于反射部件150的内部还是构成反射部件150的一个外表面。
参照图7,在另一实施例中,作为如图6所示实施例中光反射面153的一种实施方式,光反射面153为能与第二光入射面155形成锐角a2的平面,并且第一光入射面151和第二光入射面155互为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光反射面153与第二光入射面155所形成的锐角a2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而进行适当的调整,本实施例中,光反射面153与第二光入射面155所形成的锐角a2优选为45度,当经过指腹反射的第一光线L1为竖向光时,该竖向光能够垂直入射到第二光入射面155,并且能够被光反射面153反射而形成平行于第二光入射面155的第二光线L2,因此,第二光线L2能够在反射部件150的内部按照平行于第二光入射面155的光路进行传播,所以,可以把光接收模组160面向反射部件150设置,并处于第二光线L2的传播路径上,使得光接收模组160能够有效接收平行于第二光入射面155的第二光线L2,从而可以避免过度增加显示屏模组的厚度。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光入射面151和第二光入射面155之间的光反射面153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两个以上的光反射面153均布于反射部件150内部,并且相邻两个光反射面153之间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8,当第一光线L1从反射部件150的下方透过第一光入射面151向上射至光反射面153的背面时,第一光线L1可以依次透过光反射面153和第二光入射面155而射向盖板130;而当第一光线L1经过指腹的反射并透过盖板130射向第二光入射面155时,第一光线L1会透过第二光入射面155而射向光反射面153,此时,第一光线L1会被当前的光反射面153反射而形成射向相邻一个光反射面153的背面的第二光线L2,接着,第二光线L2依次穿透每一个光反射面153的背面而进行传播,并且可以被光接收模组160所接收。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光反射面153均布于反射部件150内部,并且相邻两个光反射面153之间平行设置,因此光反射面153可以布满整个反射部件150,即,当第一光源140利用背光模组110形成布满整个屏幕的第一光线L1时,用户可以在整个屏幕的任意位置进行指纹识别,从而达到全屏指纹识别的效果,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参照图9,在一实施例中,光反射面153朝向第二光入射面155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定向反射的反射镀层154。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定向反射指的是,光线可以从第一光入射面151透过反射镀层154向第二光入射面155传播,而当光线从第二光入射面155传播到反射镀层154时,会在反射镀层154形成反射光线。
在一实施例中,反射镀层154可以由电致变色材料配合透明导电膜构成,也可以由高反射率的金属薄膜构成。反射镀层154的构成原理、生成方法以及技术效果,已在上述实施例中作出了详细说明,因此此处不再详述。
如图10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10为包括有导光板112的侧光式结构,第一光源140和背光光源111设置于导光板112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40可以由多个串联的红外线发射器构成,也可以由多个并联的红外线发射器构成;背光光源111可以由多个串联的白色LED灯构成,也可以由多个并联的白色LED灯构成。另外,第一光源140和背光光源111可以形成矩阵式布置,例如,第一光源140可以形成第一矩阵,背光光源111可以形成第二矩阵,接着两个矩阵合并成一个整体的矩阵。又如,第一光源140可以散乱地设置于背光光源111的间隙中,接着第一光源140和背光光源111共同形成一个整体的矩阵。
在一实施例中,导光板112可以为楔形板,也可以为平板。当导光板112为楔形板时,导光板112的斜面处可以印刷设置有能够反射光线的扩散点,或者导光板112的内部密布有能够反射光线的微小凸点;当导光板112为平板时,导光板112的内部密布有能够反射光线的微小凸点。
以下为示例性说明:
参照图10,图10以导光板112为楔形板作为示例进行说明。第一光源140从导光板112的侧面朝着导光板112发出第一光线L1后,第一光线L1会进入到导光板112的内部,此时,当第一光线L1射向导光板112的斜面X时,第一光线L1会被设置在斜面X的扩散点Q所反射,因此,第一光线L1在扩散点Q及斜面X的作用下,会被转变成垂直于LCD屏幕120的光线。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导光板112的底面,即在导光板112中背向LCD屏幕120的一面,设置有反射板,该反射板用于将在导光板112的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112中,用来提高光的使用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光源140和背光光源111设置于导光板112的一侧,不仅可以节省额外设置第一光源140的位置,避免过度增加显示屏模组100的厚度,而且还可以利用背光模组110的组成结构,在不过度增加显示屏模组100的厚度的情况下,实现LCD屏幕的屏下指纹识别。
如图11A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光接收模组160包括用于接收第二光线L2以使第二光线L2能被用于指纹识别的光敏传感器161,光敏传感器161面向反射部件150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光敏传感器161可以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光敏传感器161可以为红外线接收器,也可以为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当光敏传感器161采用红外线接收器时,参照图11A,光敏传感器161可以直接靠近反射部件150并面向第二光线L2设置;当光敏传感器161采用CCD图像传感器或CMOS图像传感器时,参照图11B,光敏传感器161可以先与透镜163配合,再靠近反射部件150并面向第二光线L2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光敏传感器161需要根据第一光源140的类型进行对应的选择,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光源140采用红外线发射器,因此光敏传感器161采用红外线接收器。
如图12所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模组,具体地,参照图12,该显示屏模组100包括背光模组110、LCD屏幕120、能透光的盖板130、红外线发射器141、反射部件150和红外线接收器162,其中,背光模组110、LCD屏幕120、反射部件150和盖板130依次层叠设置;红外线发射器141设置于背光模组110的背光光源111中,并与背光光源111相互独立;红外线接收器162靠近反射部件150的一侧并面向反射部件150设置;反射部件150设置有朝向盖板130的第二光入射面155和朝向LCD屏幕120的第一光入射面151,第一光入射面151和第二光入射面155之间设置有光反射面153,光反射面153与第一光入射面151和第二光入射面155均形成45度的锐角,光反射面153朝向盖板130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定向反射的反射镀层154。
在如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在背光模组110的背光光源111中设置与背光光源111相互独立的红外线发射器141,在LCD屏幕120和盖板130之间设置反射部件150,并且反射部件150中设置有光反射面153,光反射面153朝向盖板130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定向反射的反射镀层154,因此反射部件150能够把经过指腹反射的第一光线L1反射形成第二光线L2,并且该第二光线L2能够朝着红外线接收器162传播,因此,红外线接收器162能够接收第二光线L2以使第二光线L2能被用于指纹识别,从而能够达到实现LCD屏幕的屏下指纹识别的目的;另外,由于红外线发射器141设置在背光光源111中,因此能够免去额外设置的用于安装红外线发射器141的位置;而由于红外线接收器162靠近反射部件150的侧面并面向反射部件150设置,因此可以避免过度增加显示屏模组100的厚度的问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在不过度增加显示屏模组的厚度的情况下,实现LCD屏幕的屏下指纹识别,从而可以满足用户关于大电池容量、超薄机身以及大显示屏幕的使用需求。
此外,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有如上所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模组100。该终端具有由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模组100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例如,该终端通过在背光模组110的背光光源111中设置与背光光源111相互独立的第一光源140,在背光模组110和盖板130之间设置反射部件150,并且反射部件150中设置有光反射面153,光反射面153朝向盖板130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定向反射的反射镀层154,因此反射部件150能够把经过指腹反射的第一光线L1反射形成第二光线L2,并且第二光线L2能够朝着光接收模组160传播;此外,靠近反射部件150并面向反射部件150设置的光接收模组160,能够接收第二光线L2以使第二光线L2能被用于指纹识别,从而能够达到实现LCD屏幕的屏下指纹识别的目的;另外,由于第一光源140设置在背光光源111中,因此能够免去额外设置的用于安装第一光源140的位置;而由于光接收模组160靠近反射部件150并面向反射部件150设置,因此可以避免过度增加显示屏模组100的厚度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的终端能够在不过度增加显示屏模组的厚度的情况下,实现LCD屏幕的屏下指纹识别,从而可以满足用户关于大电池容量、超薄机身以及大显示屏幕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是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申请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屏模组,包括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方的LCD屏幕和设置于所述LCD屏幕上方的能透光的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光光源中,并与所述背光光源相互独立;
反射部件,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盖板之间;
光接收模组,面向所述反射部件设置,用于接收由所述反射部件反射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件设置有能够入射光线的第一光入射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光入射面的光透射面和能够将光线进行反射的光反射面,所述光反射面延伸至与所述光透射面连接,所述第一光入射面面向所述LCD屏幕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面为能与所述光透射面形成锐角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面设置有能够定向反射的反射镀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件设置有能够入射光线的第一光入射面和第二光入射面,所述第一光入射面和所述第二光入射面之间设置有能够将光线进行反射的光反射面,所述第一光入射面面向所述LCD屏幕设置,所述第二光入射面面向所述盖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面为能与所述第二光入射面形成锐角的平面,所述第一光入射面和所述第二光入射面互为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面朝向所述第二光入射面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定向反射的反射镀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为包括有导光板的侧光式结构,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背光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收模组包括用于接收由所述反射部件反射的光线的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面向所述反射部件设置。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模组。
CN201911045794.2A 2019-10-30 2019-10-30 显示屏模组及终端 Pending CN1127495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5794.2A CN112749588A (zh) 2019-10-30 2019-10-30 显示屏模组及终端
EP20882000.1A EP3933671B1 (en) 2019-10-30 2020-10-09 Display screen module and terminal
PCT/CN2020/119976 WO2021082880A1 (zh) 2019-10-30 2020-10-09 显示屏模组及终端
US17/601,277 US11493796B2 (en) 2019-10-30 2020-10-09 Display screen module and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5794.2A CN112749588A (zh) 2019-10-30 2019-10-30 显示屏模组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9588A true CN112749588A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41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5794.2A Pending CN112749588A (zh) 2019-10-30 2019-10-30 显示屏模组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93796B2 (zh)
EP (1) EP3933671B1 (zh)
CN (1) CN112749588A (zh)
WO (1) WO202108288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6893A1 (zh) * 2022-05-07 2023-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73996A (zh) * 2022-04-21 2023-10-31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光感测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74187B1 (en) * 2014-03-21 2021-01-06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splay-based fingerprint reader
CN203838722U (zh) * 2014-04-04 2014-09-17 深圳印象认知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终端设备及指纹采集器
US10635878B2 (en) * 2015-10-23 2020-04-28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fingerprint sensor with force sensing capability
US20170124376A1 (en) * 2015-10-28 2017-05-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frared fluorescent backlight for optical touch and fingerprint
KR20170099034A (ko) * 2016-02-22 2017-08-31 크루셜텍 (주) 지문 이미지 스캐닝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미지 스캔 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646158B1 (ko) * 2016-12-13 2024-03-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식 이미지 인식 센서 내장형 평판 표시장치
CN107527039B (zh) * 2017-08-31 2019-09-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及显示装置
US10955603B2 (en) 2017-10-17 2021-03-23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cal imaging using point source illumination
US10303921B1 (en) * 2018-02-26 2019-05-28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n-LCD screen optical fingerprint sensing based on optical imaging with lens-pinhole module and other optical designs
EP3637316A4 (en) * 2018-08-15 2020-08-19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LC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YSTEM, UNDER A SCREEN OPTICAL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0150879A1 (zh) * 2019-01-22 2020-07-3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系统、液晶显示屏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521590B (zh) * 2018-12-14 2021-05-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09713003B (zh) * 2018-12-27 2021-06-0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863508B (zh) * 2019-01-23 2023-05-26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cd屏下指纹识别模组、lcd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2749601A (zh) * 2019-10-31 2021-05-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系统、背光模组、光源组件及显示屏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6893A1 (zh) * 2022-05-07 2023-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93796B2 (en) 2022-11-08
EP3933671A4 (en) 2022-06-22
EP3933671A1 (en) 2022-01-05
WO2021082880A1 (zh) 2021-05-06
US20220163833A1 (en) 2022-05-26
EP3933671B1 (en) 2024-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25957B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172542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570424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backlight unit
JP387383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10155481U (zh) 一种背光模组、屏下光学指纹系统、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0376780A (zh) 屏下检测系统、液晶显示装置和背光模组
KR19980080215A (ko) 조명장치,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전자기기
CN210864743U (zh) 一种屏下感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103888A1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8121114A (zh) 具有二向色滤光器的显示装置
KR20190007750A (ko)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11913320A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US20200218005A1 (en) Display device
EP3933671B1 (en) Display screen module and terminal
EP2530375B1 (en) Light guide design for edge-illumination in a backlight unit
CN11175202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4555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0401950U (zh) 屏下检测系统、液晶显示装置和背光模组
CN113126197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1348911U (zh) 液晶显示屏指纹识别系统、电子装置及指纹识别模组
RU2504810C1 (ru) Жидко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CN217689707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7608122B (zh) 显示屏、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4063347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6523723U (zh) 内置光源的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