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1052B - 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1052B
CN112741052B CN202110269169.7A CN202110269169A CN112741052B CN 112741052 B CN112741052 B CN 112741052B CN 202110269169 A CN202110269169 A CN 202110269169A CN 112741052 B CN112741052 B CN 1127410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thworms
earthworm
base material
breed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91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41052A (zh
Inventor
周志军
王洪梅
袁显磊
殷东生
张文达
李艳霞
张海峰
胡伟
金术
赵庆军
康迎昆
李春明
白卉
苏欣
卓泳杉
董哲
吴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21102691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410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41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1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41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10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A01K67/0332Earthwor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寒地野生红蚯蚓的采集;寒地野生红蚯蚓基料的准备;场地准备;蚯蚓饲养箱的准备;基料的准备;营养料的准备;接种蚯蚓密度;蚯蚓饲养方法:采用的是饲养箱侧面投料法;每年5‑10月份采集野生的红蚯蚓,把性成熟的红蚯蚓分别放入不同的蚯蚓箱;每年定期把所有蚯蚓箱的种蚓放在一个大的容器里进行混合,然后再重新按蚯蚓箱基料厚度10‑15cm,每平方米接种0.8‑1.1kg蚯蚓;种蚓可连续使用2年,2年以后种蚯蚓淘汰和更新。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简单方便,环保实用有效,繁殖出来的寒地野生红蚯蚓足够一个家庭农场进行土壤改良。

Description

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北方蚯蚓生物有机培肥技术的寒地野生红蚯蚓的繁殖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有机培肥技术(FBO)的主要特点是利用自然培肥机制管理土壤、农作物和森林。实践证明:该技术既可以提高树木种植园产量,又可以保持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肥力。该技术在印度和法国茶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寒冷地区还很少有人应用这项技术,主要是因为还没有大量培育出适合黑龙江省寒冷地区的蚯蚓品种,现有技术养殖的红蚯蚓主要是太平2号,主要是利用牛粪进行大面积养殖,获得大量的红蚯蚓,作物药材、高蛋白饲料、鱼饵、蚯蚓粪等进行商品销售,这个品种是杂交品种,繁殖快,产量高,但这个品种不具有抗寒性,不易用于北方寒地蚯蚓生物有机培肥技术上;还有牛粪、羊粪、猪粪发酵时间长(北方寒冷地区的牛粪发酵至少要经过一个夏天和一个冬天),且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随时获得畜禽的粪便,鉴于以上原因,设计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简单方便,环保实用有效,繁殖出来的寒地野生红蚯蚓足够一个家庭农场进行土壤改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寒地野生红蚯蚓的采集;
步骤2、寒地野生红蚯蚓基料的准备:采用生活厨余垃圾编织袋堆肥法,把生活厨余垃圾收集起来直接放到聚乙烯编织袋里进行有氧发酵,聚乙烯编织袋的大小为长80-120cm,宽45-65cm;
步骤3、场地准备:半地下室养殖野生红蚯蚓,冬季室内温度至少在15℃以上;
步骤4、蚯蚓饲养箱的准备:蚯蚓箱采用塑料箱,塑料箱长45cm-50cm,宽30cm-40cm,高15cm-20cm,在饲养箱底和侧面设有排水孔和通气孔,通气孔孔径为0.6cm-1.5cm;
步骤5、基料的准备:基料为无化学和农药污染的园土和发酵好的厨余垃圾;
步骤6、营养料的准备:每天厨余垃圾产生的新鲜有机废料,新鲜有机废料包括丢弃的菜叶、水果皮、菜市场丢弃的菜叶和水果,然后将新鲜有机废料切成小于3cm的碎块;
步骤7、接种蚯蚓密度:蚯蚓箱基料厚度为10-15cm,每平方米接种0.8-1.1kg蚯蚓;
步骤8、蚯蚓饲养方法:蚯蚓箱里基料厚度10-15cm,基料的高度距离箱高3-4cm,每平方米接种0.8-1.1kg蚯蚓,基料湿度保持在55-60%,7天添加一次营养料,每次添加营养料的重量是初始接种蚯蚓总重量的3-4倍,21天基料粪化,采用饲养箱侧面投料法,集中收集陈旧料堆中的大量卵茧另行孵化,21天完成一个繁殖周期;
步骤9、每年5-10月份采集野生的红蚯蚓,把性成熟的红蚯蚓分别放入不同的蚯蚓箱;
步骤10、每年定期把所有蚯蚓箱的种蚓放在一个大的容器里进行混合,然后再重新按蚯蚓箱基料厚度10-15cm,每平方米接种0.8-1.1kg蚯蚓;
步骤11、种蚓可连续使用2年,2年以后种蚯蚓淘汰和更新。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寒地野生蚯蚓的采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地点:城市里找老的小区,且小区的路是板油路,农村找腐殖质多的地方采集;
S2、采集时间:寒冷地区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大雨过后的第二天早上5点钟采集;
S3、采集工具:利用空的矿泉水瓶子斜轧一个口,用一个铁的叉子挑起蚯蚓放入矿泉水瓶中,采集满了把蚯蚓放入塑料袋里,采完放到土壤里,如果未及时放入土壤里,在蚯蚓上面放上一层湿土;
S4、蚯蚓分类:把采集来的蚯蚓进行分类,选择中型表居红蚯蚓长50-80mm,宽3-5mm进行人工繁殖。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聚乙烯编织袋堆肥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放入活菌土或落叶:打开编织袋,在编制袋内底部装入活菌土或落叶;
S2、放入厨余:将较大体积的厨余事先剪为1cm,厨余放3-5cm;
S3、撒入EM厨余堆肥菌:均匀的撒上一层EM厨余堆肥菌;
S4、放入堆肥土:放入完熟的堆肥土;
S5、均匀搅拌:放入完熟的堆肥土后均匀搅拌和摇晃;
S6、扭紧袋口:编织袋内的厨余装到三分之二后将袋口旋转扭紧,平放在砖头、板凳上或塑料框上,底部悬空透气,下回再放厨余时,重复上述步骤,从最后一次倒入厨余开始计算,夏季经过1-2个月,冬季经过1.5-3个月堆肥达到半熟,倒出来放入到容器中,静置一个月达到完熟,挂上标牌,做好记录。
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蚯蚓箱养殖按基料厚度10-15cm,每平方米接种0.8-1.1kg野生红色蚯蚓,每个单蚓重180-250mg,把采集来的红蚯蚓接种到准备好的基料里,喷上水,每7天均匀地撒上一层粉碎的鸡蛋壳,观察蚯蚓钻入土壤的情况,行动缓慢,未钻入土壤的蚯蚓,剔除掉,21天基料粪化,铲出旧料和蚓茧,添加新料,完成一个繁殖周期。
优选的,所述步骤8中饲养箱侧面投料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蚯蚓箱里铺上10-15cm厚的基料,基料的高度距箱高3-4cm,每平方米接种0.8-1.1kg野生红蚯蚓;
S2、在基料上每7天撒上一层粉碎的鸡蛋壳;
S3、用五齿耙爪把基料耙向一侧见底,第一次加入新鲜的有机废料,用基料盖上;
S4、在第一次加有机废料的对面,用五齿耙爪把基料耙向一侧见底,7天后第二次加入新鲜的有机废料,用基料盖上;
S5、在第一次加新鲜有机废料的位置,用五齿耙爪把基料耙向一侧见底,14天后第三次加入新鲜的有机废料,用基料盖上;
S6、当21天基料粪化时,把蚯蚓箱上陈旧基料连同蚯蚓用五齿耙爪向蚯蚓箱的一侧推拢,留出空的地方加新的基料,加基料厚度10-15cm;
S7、经过1-3天后,成蚓大部分钻入新加的基料堆里时,收集蚯蚓粪、蚓茧和幼蚓,另外养殖,再把蚯蚓箱空出的地方加10-15cm厚基料,之后,重复S2-S7的步骤。
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简单方便,环保实用有效,繁殖出来的寒地野生红蚯蚓足够一个家庭农场进行土壤改良。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实施例1的基料厚度不同影响蚯蚓日繁殖倍数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实施例1的基料厚度不同影响蚯蚓日增重倍数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实施例2的接种密度不同影响蚯蚓日繁殖倍数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实施例2的接种密度不同影响蚯蚓日增重倍数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实施例3的每次加入新鲜有机废料与初始接种红蚯蚓的总重量的比例不同影响蚯蚓日繁殖倍数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实施例3的每次加入新鲜有机废料与初始接种红蚯蚓的总重量的比例不同影响蚯蚓日增重倍数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实施例4-6的基质不同影响蚯蚓日繁殖倍数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实施例4-6的基质不同影响蚯蚓日增重倍数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实施例7的室内温度不同影响蚯蚓日繁殖倍数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实施例7的室内温度不同影响蚯蚓日增重倍数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实施例8的基料湿度不同影响蚯蚓日繁殖倍数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实施例8的基料湿度不同影响蚯蚓日增重倍数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寒地野生红蚯蚓的采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地点:城市里找老的小区,且小区的路是板油路,农村找腐殖质多的地方采集;
S2、采集时间:寒冷地区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大雨过后的第二天早上5点钟采集,这样可以减少蚯蚓被车碾压及缺水而死,因为大雨过后,由于水中缺氧,蚯蚓就会从土壤里出来,爬到路面上,就可以采集;
S3、采集工具:利用空的矿泉水瓶子斜轧一个口,用一个铁的叉子挑起蚯蚓放入矿泉水瓶中,采集满了把蚯蚓放入塑料袋里,采完放到土壤里,如果未及时放入土壤里,在蚯蚓上面放上一层湿土;
S4、蚯蚓分类:把采集来的蚯蚓进行分类,选择中型表居红蚯蚓长50-80mm,宽3-5mm进行人工繁殖。
步骤2、寒地野生红蚯蚓基料的准备:采用生活厨余垃圾编织袋堆肥法,把生活厨余垃圾收集起来直接放到聚乙烯编织袋里进行有氧发酵,聚乙烯编织袋的大小为长80-120cm,宽45-65cm,太宽不容易悬空放置;编织袋上的透气孔可提供氧气,而且堆肥完熟之后,很方便暂时存放,放入EM厨余堆肥菌,加速堆肥的过程,使用编制袋堆肥法,可天天打开来放入厨余,然后顺便翻搅,装到三分之二以后,编织袋口可以用绳子咂紧就可以,从最后一次倒入厨余开始计算,夏季大约经过至少1个月,冬季大约经过至少1个半月,堆肥就达半熟,可倒出来放入容器,再静置1个月就完熟了,挂上标牌,做好记录。
编织袋可以重复使用。
用于室内厨余垃圾堆肥的方法,主要是密封桶发酵法,密封桶发酵时间长,要4-6个月才会完熟,而发酵时间短的厨余容易酸化,造成蚯蚓体液的酸碱度的失衡,从而导致表皮黏液代谢的紊乱,引起蚯蚓胃酸偏高,表现为拒食,逃逸,不利于蚯蚓的生长。
而家庭农场要养殖蚯蚓就要有保证足够的食物供应,这种厨余堆肥法,不适合大量养殖野生红蚯蚓。
编织袋堆肥法要比密封桶发酵法要容易操作得多,编织袋北方堆肥完熟需要夏季2个月,冬季3个月,而密封式堆肥期很漫长,要4-6个月才会完熟,而且刚开始每隔2-3天须排出水分,如果不及时排出产生的液体,厨余泡在液体中易发臭,导致堆肥失败,而编织袋堆肥法操作容易,管理简单,容易成功。
聚乙烯编织袋堆肥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放入活菌土或落叶:打开编织袋,在编制袋内底部装入活菌土或落叶;
S2、放入厨余:将较大体积的厨余事先剪为1cm,厨余放3-5cm;
S3、撒入EM厨余堆肥菌:均匀的撒上一层EM厨余堆肥菌;
S4、放入堆肥土:放入完熟的堆肥土;
S5、均匀搅拌:放入完熟的堆肥土后均匀搅拌和摇晃;
S6、扭紧袋口:编织袋内的厨余装到三分之二后将袋口旋转扭紧,平放在砖头、板凳上或塑料框上,底部悬空透气,下回再放厨余时,重复上述步骤,从最后一次倒入厨余开始计算,夏季经过1-2个月,冬季经过1.5-3个月堆肥达到半熟,倒出来放入到容器中,静置一个月达到完熟,挂上标牌,做好记录。
步骤3、场地准备:半地下室养殖野生红蚯蚓,冬季室内温度至少在15℃以上,就能保证寒地野生蚯蚓正常生长和繁殖。
步骤4、蚯蚓饲养箱的准备:蚯蚓箱采用塑料箱,塑料箱长45cm-50cm,宽30cm-40cm,高15cm-20cm,在饲养箱底和侧面设有排水孔和通气孔,通气孔孔径为0.6cm-1.5cm。
步骤5、基料的准备:基料为无化学和农药污染的园土和发酵好的厨余垃圾。
步骤6、营养料的准备:每天厨余垃圾产生的新鲜有机废料,新鲜有机废料包括丢弃的菜叶、水果皮、菜市场丢弃的菜叶和水果,然后将新鲜有机废料切成小于3cm的碎块。
步骤7、接种蚯蚓密度;蚯蚓箱养殖按基料厚度10-15cm,每平方米接种0.8-1.1kg野生红色蚯蚓,每个单蚓重180-250mg,把采集来的红蚯蚓接种到准备好的基料里,喷上水,每7天均匀地撒上一层粉碎的鸡蛋壳,观察蚯蚓钻入土壤的情况,行动缓慢,未钻入土壤的蚯蚓,剔除掉,21天基料粪化,铲出旧料和蚓茧,添加新料,完成一个繁殖周期。
加入粉碎的鸡蛋壳有助于蚯蚓取食,相当于沙粒的作用。
蚯蚓的砂囊具有极发达的肌肉壁,其内壁具有坚硬的角质层。
在砂囊腔内常存有沙粒,因砂囊的肌肉强收缩、蠕动,可使食物不断地受到挤压,加上坚硬的角质膜和沙粒的研磨,食物逐渐变小、破碎,最后成为浆状食糜,便于吸取。
步骤8、蚯蚓饲养方法:蚯蚓箱里基料厚度10-15cm,基料的高度距离箱高3-4cm,每平方米接种0.8-1.1kg蚯蚓,基料湿度保持在55-60%,7天添加一次营养料,每次添加营养料的重量是初始接种蚯蚓总重量的3-4倍,21天基料粪化,采用饲养箱侧面投料法,收集陈旧料堆中的大量卵茧集中收集另行孵化,完成一个繁殖周期;饲养箱侧面投料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蚯蚓箱里铺上10-15cm厚的基料,基料的高度距箱高3-4cm,每平方米接种0.8-1.1kg野生红蚯蚓;
S2、在基料上每7天撒上一层粉碎的鸡蛋壳;
S3、用五齿耙爪把基料耙向一侧见底,第一次加入新鲜的有机废料,用基料盖上;
S4、在第一次加有机废料的对面,用五齿耙爪把基料耙向一侧见底,7天后第二次加入新鲜的有机废料,用基料盖上;
S5、在第一次加新鲜有机废料的位置,用五齿耙爪把基料耙向一侧见底,14天后第三次加入新鲜的有机废料,用基料盖上;
S6、当21天基料粪化时,把蚯蚓箱上陈旧基料连同蚯蚓用五齿耙爪向蚯蚓箱的一侧推拢,留出空的地方加新的基料,加料厚度10-15cm;
S7、经过1-3天后,成蚓大部分钻入新加的基料堆里时,收集蚯蚓粪、蚓茧和幼蚓,另外养殖,再把蚯蚓箱空出的地方加10-15cm厚基料,之后,重复S2-S7的步骤。
步骤9、每年5-10月份采集野生的红蚯蚓,把性成熟的红蚯蚓分别放入不同的蚯蚓箱。
步骤10、每年定期把所有蚯蚓箱的种蚓放在一个大的容器里进行混合,然后再重新按蚯蚓箱基料厚度10-15cm,每平方米接种0.8-1.1kg蚯蚓。
步骤11、种蚓可连续使用2年,2年以后种蚯蚓淘汰和更新,因为2年以后种蚯蚓的产茧数量和质量明显下降。
实施例1
蚯蚓箱高度的筛选,蚯蚓箱的高度决定基料的厚度问题,蚯蚓箱选择的高度有15cm、20cm和30cm。本发明饲养的蚯蚓主要分布在7-20cm土壤层里的表居红蚯蚓。基料装得过少,投喂的蚯蚓也少,又易失去水分、干燥,从而影响蚯蚓的生长和繁殖且养殖效率也低,所以基料厚度小于8cm不在筛选范围内。
根据养殖经验,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55-60%,每平方米接种0.8kg蚯蚓,单蚓重180-250mg,基料是发酵好的厨余垃圾,基料厚度分三个等级10-15cm、15-20cm、20-30cm,分别用T1、T2、T3表示。
在蚯蚓繁殖过程中,每周进行一次蚯蚓生物量的调查,以蚯蚓日繁殖倍数和日增重倍数评价基料厚度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蚯蚓日繁殖倍数和日增重倍数计算公式为:
日繁殖倍数=(培养一段时间后的蚯蚓总数-初始蚯蚓数)/(初始总蚯蚓数×培养时间);
日增重倍数=(培养一段时间后的蚯蚓总重-初始蚯蚓重)/(初始蚓重×培养时间)。
图1和图2显示:基料厚度在10-15cm和15-20cm蚯蚓的日繁殖倍数和日增重倍数都要好于20-30cm,可能是由于基料过厚,导致通气不良,影响蚯蚓的生长,另一方面基料过厚,用五齿耙爪松土费劲,操作困难,不利于补充基料中的氧气,影响蚯蚓的生长。
从图1和图2中也可以看出,基料厚度为15-20cm的蚯蚓日繁殖倍数和日增重倍数都要略好于基料厚度为10-15cm,但是为了饲养员操作方便,更有利于饲养箱侧面投料法的实施,采用箱高15-20cm,基料厚度10-15cm,操作方便,饲养的效率更高。
综合来看,基料厚度保持在10-15cm的厚度既能保证蚯蚓的快速繁殖,又有利于饲养员分离旧的基料和蚓茧,蚯蚓箱高于20cm,蚯蚓箱过高,操作费劲,不利于饲养员的日常管理。
实施例2
基料厚度10-15cm,每平方米接种蚯蚓总重量的筛选,试验于2019年1-12月在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的地下实验室进行,蚯蚓品种为野生红蚯蚓(主要品种是赤子爱胜蚓)。
蚯蚓箱(规格为47cm×31cm×15cm),基料厚度控制在10cm,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55-60%,基料都是发酵好的生活厨余垃圾,按蚯蚓箱每平方米分别接种0.5kg、0.8kg、1.1kg,单蚓重180-250mg时,研究接种密度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3周为一个繁殖周期。在蚯蚓繁殖过程中,每周进行一次蚯蚓生物量的调查,以蚯蚓日繁殖倍数和日增重倍数评价接种密度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蚯蚓日繁殖倍数和日增重倍数计算公式同上。
图3显示,在蚯蚓繁殖一个周期内(21天),随着蚯蚓养殖天数的增加,各组蚯蚓的日繁殖倍数快速上升,T1和T2在3周内增长速度要比T3的快,放养密度过大影响蚯蚓的繁殖效果。图4和表1显示,随着蚯蚓养殖天数的增加,第一周内食物充足,随着食物的减少,蚯蚓日增重变慢,特别是T3蚯蚓密度大,在第15天出现基料粪化,随着基料的粪化,蚯蚓日增重倍数会变小,可能与基料中有机质含量的下降有关。
表1基料厚度10cm,每平方米接种蚯蚓的重量,填一次基料粪化的速度
0.5kg/m<sup>2</sup> 0.8kg/m<sup>2</sup> 1.1kg/m<sup>2</sup> 基料基本粪化的时间 41天 21天 15天
基料厚度控制在10cm,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55-60%,基料都是发酵好的生活厨余垃圾,观察整个蚯蚓箱粪化的速度,当0.5kg/m 2 蚯蚓接种,单蚓重180-250mg时,粪化时间是41天,41天换一次基料,蚓茧在20-25℃,20天内易孵化成幼蚓,20天不及时换基料,在41天换基料容易导致成蚓与幼蚓混养,且不易分离。
蚯蚓接种密度较小有利于单位容积内的蚯蚓生长繁殖但蚯蚓繁殖效率低。
当0.8kg/m 2 蚯蚓接种,单蚓重180-250mg时,粪化时间是21天,21天换一次基料,粪化的基料中是未孵化的蚓茧,21天换一次基料,保证成蚓与蚓茧分离,防止种群退化。
当1.1kg/m 2 蚯蚓接种,单蚓重180-250mg时,粪化时间是15天,接种密度过高使种群内发生生存空间和食物的争夺,种蚓日增重倍数小,繁殖率低,不利于蚯蚓的生长繁殖。
表2基料厚度15cm,每平方米接种蚯蚓的重量,填一次基料粪化的速度
0.8kg/m<sup>2</sup> 1.1kg/m<sup>2</sup> 1.4kg/m<sup>2</sup> 基料基本粪化的时间 39天 22天 16天
蚯蚓箱(规格为50cm×32cm×20cm),基料厚度控制在15cm,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55-60%,基料都是发酵好的生活厨余垃圾,观察整个蚯蚓箱粪化的速度。如表2所示,当0.8kg/m 2 蚯蚓接种,单蚓重180-250mg时,粪化时间是39天;当1.1kg/m 2 蚯蚓接种,单蚓重180-250mg时,粪化时间是22天;当1.4kg/m 2 蚯蚓接种,单蚓重180-250mg时,粪化时间是16天。
图3和图4结合表1和表2显示:基料厚度在10-15cm时,每平方米接种0.8-1.1kg蚯蚓,单蚓重180-250mg,21天基料粪化,形成一个繁殖周期,保证成蚓与幼蚓和蚓茧分离。
实施例3
基料厚度10-15cm,每次加入新鲜有机废料与初始接种红蚯蚓的总重量的比例对野生红蚯蚓繁殖的影响。蚯蚓饲养箱(规格为47cm×31cm×15cm),基料厚度控制在10cm,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55-60%,每平方米接种0.8kg种蚓,单蚓重180mg-250mg时,研究加入新鲜有机废料在7天内消化的速度,基料是发酵好的厨余垃圾,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3周为一个繁殖周期。
由于新鲜有机废料放久会腐败、发霉对蚯蚓生长繁殖不利,本发明采用一个生长周期(21天换一次基料)内分三次投喂新鲜有机废料,每次换位置投喂,防止食物在一个地方酸化,影响蚯蚓的繁殖。
投放新鲜有机废料的比例主要依据性成熟的红蚯蚓,每天的摄食量为自身体重的80-90%,设计成新鲜有机废料的重量是投放蚯蚓总重量的2倍、3倍、4倍和5倍,了解每次投喂新鲜有机废料多少有利于野生红蚯蚓的生长。
表3新鲜有机废料与初始接种蚯蚓总重量的比例对蚯蚓繁殖的影响
图5显示:蚯蚓日繁殖倍数随着繁殖的时间逐渐增加,但随着新鲜有机废料的酸化,特别是T4模式,一次性添加的食物过多,需要8-10天才能消化掉,第1周影响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料的酸化,蚯蚓的日繁殖倍数变小。
T2和T3模式整体效果都比较好,新鲜有机废料添加的质量是接种蚯蚓的3-4倍比较合适,投喂少了影响蚯蚓的日繁殖倍数,一次性添加食物过多,土壤容易酸化,影响蚯蚓的进食。
图6显示:蚯蚓日增重倍数,第1周增加,然后开始下降,表现好的是T2和T3模式,T4模式随着土壤的酸化,日增重倍数最低。
由图5和图6结合表3显示:新鲜有机废料加入的质量是接种蚯蚓总重量的3-4倍比较合适,且5-8天就可以消耗掉,没有等食物太腐败就可以在另一个位置加入新鲜有机废料。
实施例4
基料厚度10cm,温度控制在20-25℃,每平方米接种0.8kg种蚓,单蚓重180-250mg时,新鲜有机废料是初始蚯蚓总重量的3倍,繁殖野生红蚯蚓的效果。
本发明所用的生活厨余垃圾不包括含高盐、高油的餐厨垃圾,主要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饭、果皮、烂水果、蛋壳、茶渣、市场小贩丢弃的烂蔬菜、烂水果和秋季时收集的枯枝落叶,但不包括葱、姜、蒜和辣椒。
新鲜有机废料主要包括水果皮、丢弃不用的菜叶,把新鲜有机废料切成小于3cm的碎块。
材料:蚯蚓箱(规格为47cm×31cm×15cm),基料是没有被化学肥料和农药污染的园土,基料厚度10cm,每平方米接种0.8kg种蚓(每个单蚓重180-250mg),每7天加一次新鲜有机废料,新鲜有机废料的重量是接种蚯蚓总重量的3倍,每7天在基料上均匀地撒上一层粉碎的鸡蛋壳,21天基料粪化,更新一次基料,铲出的蚓茧另行孵化。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基料是用厨余垃圾堆的肥,基料厚度10cm,每平方米接种0.8kg种蚓(每个单蚓重180mg-250mg),只用基料进行养殖不加新鲜有机废料,21天基料粪化,更新一次基料,铲出的蚓茧另行孵化。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基料是用厨余垃圾堆的肥,基料厚度10cm,每平方米接种0.8kg种蚓(每个单蚓重180mg-250mg),每7天加一次新鲜有机废料,新鲜有机废料的重量是接种蚯蚓总重量的3倍,21天基料粪化,更新一次基料,铲出的蚓茧另行孵化。
实施例4-6,实验结束后分离蚯蚓、蚓茧和蚓粪。
蚯蚓水洗后用滤纸吸干水分称重(不进行消化道残余物矫正),蚯蚓总数包括蚓茧数、成蚓数和幼蚓数,每个蚓茧按1条蚯蚓计,培养时间以天计,蚓重以克计。基料厚10cm,湿度控制在55-60%,温度控制在20℃-25℃。
在蚯蚓繁殖过程中,每周进行一次蚯蚓生物量的调查,以蚯蚓日繁殖倍数和日增重倍数评价基质(基料和营养料)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蚯蚓日繁殖倍数和日增重倍数计算公式为:
日繁殖倍数=(培养一段时间后的蚯蚓总数-初始蚯蚓数)/(初始总蚯蚓数×培养时间)。
日增重倍数=(培养一段时间后的蚯蚓总重-初始蚯蚓重)/(初始蚓重×培养时间);
图7显示:随着蚯蚓堆肥天数的增加,蚯蚓日繁殖倍数逐渐上升,21天内繁殖较快。
图8显示:在蚯蚓箱的第1周内,蚯蚓日增重倍数快速上升,随着蚯蚓箱内食物的粪化,蚯蚓日增重变小,到第3周日增重变得更小,这时基料粪化可以铲出旧的基料,加入新的基料,进行下一个周期的养殖,其中实施例6日增重表现最好,这可能与蚯蚓箱中分3次补充新鲜有机废料有关。
图7-8说明实施例4-6配制的基质(包括基料和营养料)符合蚯蚓生长所要求的环境,能够让蚯蚓顺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保持并提高蚯蚓种群密度,保证蚯蚓繁殖的顺利进行。
实施例7
基料厚度10cm,每平方米接种0.8kg种蚓(单蚓重180-250mg),新鲜有机废料是初始蚯蚓总重量的3倍,湿度控制在55-60%,室内温度分别控制在15-20℃、20-25℃、25-30℃,分别用T1、T2、T3表示。研究室内温度对寒地野生红蚯蚓繁殖的影响,计算方法同上。
图9和图10显示:野生红蚯蚓在20-25℃繁殖效率最高,室温在15-20℃的范围生长情况要好于20-30℃,由于本技术是在地下室进行的,夏季室内温度最高才30℃,蚯蚓仍能正常繁殖。整体来看,只要室内温度大于15℃,蚯蚓就能保持良好的繁殖状态。
实施例8
基料厚度10cm,每平方米接种0.8kg种蚓(单蚓重180-250mg),新鲜有机废料是初始蚯蚓总重量的3倍,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蚯蚓箱基料湿度控制在50%-55%、55%-60%、60%-65%,分别用T1、T2、T3表示。
研究蚯蚓箱基料湿度对寒地野生红蚯蚓繁殖的影响,计算方法同上。图11和图12显示:蚯蚓箱基料的湿度在55-60%时,繁殖和生长最好。
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简单方便,环保实用有效,繁殖出来的寒地野生红蚯蚓足够一个家庭农场进行土壤改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寒地野生红蚯蚓的采集;所述步骤1中寒地野生蚯蚓的采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地点:城市里找老的小区,且小区的路是板油路,农村找腐殖质多的地方采集;
S2、采集时间:寒冷地区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大雨过后的第二天早上5点钟采集;
S3、采集工具:利用空的矿泉水瓶子斜轧一个口,用一个铁的叉子挑起蚯蚓放入矿泉水瓶中,采集满了把蚯蚓放入塑料袋里,采完放到土壤里,如果未及时放入土壤里,在蚯蚓上面放上一层湿土;
S4、蚯蚓分类:把采集来的蚯蚓进行分类,选择中型表居野生红蚯蚓长50-80mm,宽3-5mm进行人工繁殖;
步骤2、寒地野生红蚯蚓基料的准备:采用生活厨余垃圾编织袋堆肥法,把生活厨余垃圾收集起来直接放到聚乙烯编织袋里进行有氧发酵,聚乙烯编织袋的大小为80-120cm,宽45-65cm;
步骤3、场地准备:半地下室养殖野生红蚯蚓,冬季室内温度至少在15℃以上;
步骤4、蚯蚓饲养箱的准备:蚯蚓箱采用塑料箱,塑料箱长45cm-50cm,宽30cm-40cm,高15cm-20cm,在饲养箱底和侧面设有排水孔和通气孔,通气孔孔径为0.6cm-1.5cm;
步骤5、基料的准备:基料为无化学和农药污染的园土和发酵好的厨余垃圾;
步骤6、营养料的准备:每天厨余垃圾产生的新鲜有机废料,新鲜有机废料包括丢弃的菜叶、水果皮、菜市场丢弃的菜叶和水果,然后将新鲜有机废料切成小于3cm的碎块;
步骤7、接种蚯蚓密度:蚯蚓箱基料厚度10-15cm,每平方米接种0.8-1.1kg蚯蚓;
步骤8、蚯蚓饲养方法:蚯蚓箱里基料厚度为10-15cm,基料的高度距离箱高3-4cm,每平方米接种0.8-1.1kg蚯蚓,基料湿度保持在55-60%,7天添加一次营养料,每次添加营养料的重量是初始接种蚯蚓总重量的3-4倍,21天基料粪化,采用饲养箱侧面投料法,集中收集陈旧料堆中的大量卵茧另行孵化,21天完成一个繁殖周期;
步骤9、每年5-10月份采集野生的红蚯蚓,把性成熟的红蚯蚓分别放入不同的蚯蚓箱;
步骤10、每年定期把所有蚯蚓箱的种蚓放在一个大的容器里进行混合,然后再重新按蚯蚓箱基料厚度10-15cm,每平方米接种0.8-1.1kg蚯蚓;
步骤11、种蚓连续使用2年,2年以后种蚯蚓淘汰和更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聚乙烯编织袋堆肥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放入活菌土或落叶:打开编织袋,在编制袋内底部装入活菌土或落叶;
S2、放入厨余:将厨余事先剪为1cm,厨余放3-5cm;
S3、撒入EM厨余堆肥菌:均匀的撒上一层EM厨余堆肥菌;
S4、放入堆肥土:放入完熟的堆肥土;
S5、均匀搅拌:放入完熟的堆肥土后均匀搅拌和摇晃;
S6、扭紧袋口:编织袋内的厨余装到三分之二后将袋口旋转扭紧,平放在砖头、板凳上或塑料框上,底部悬空透气,下回再放厨余时,重复上述步骤,从最后一次倒入厨余开始计算,夏季经过1-2个月,冬季经过1.5-3个月堆肥达到半熟,倒出来放入到容器中,静置一个月达到完熟,挂上标牌,做好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蚯蚓箱养殖按基料厚度10-15cm,每平方米接种0.8-1.1kg野生红蚯蚓,每个单蚓重180-250mg,把采集来的红蚯蚓接种到准备好的基料里,喷上水,每7天均匀地撒上一层粉碎的鸡蛋壳,观察蚯蚓钻入土壤的情况,行动缓慢,未钻入土壤的蚯蚓,剔除掉,21天基料粪化,铲出旧料和蚓茧,添加新料,完成一个繁殖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饲养箱侧面投料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蚯蚓箱里铺上10-15cm厚的基料,基料的高度距箱高3-4cm,每平方米接种0.8-1.1kg野生红蚯蚓;
S2、在基料上每7天撒上一层粉碎的鸡蛋壳;
S3、用五齿耙爪把基料耙向一侧见底,第一次加入新鲜的有机废料,用基料盖上;
S4、在第一次加有机废料的对面,用五齿耙爪把基料耙向一侧见底,7天后第二次加入新鲜的有机废料,用基料盖上;
S5、在第一次加新鲜有机废料的位置,用五齿耙爪把基料耙向一侧见底,14天后第三次加入新鲜的有机废料,用基料盖上;
S6、当21天基料粪化时,把蚯蚓箱上陈旧基料连同蚯蚓用五齿耙爪向蚯蚓箱的一侧推拢,留出空的地方加新的基料,加基料厚度10-15cm;
S7、经过1-3天后,成蚓大部分钻入新加的基料堆里时,收集蚯蚓粪、蚓茧和幼蚓,另外养殖,再把蚯蚓箱空出的地方加10-15cm厚基料,之后,重复S2-S7的步骤。
CN202110269169.7A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 Active CN1127410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9169.7A CN112741052B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9169.7A CN112741052B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1052A CN112741052A (zh) 2021-05-04
CN112741052B true CN112741052B (zh) 2022-11-01

Family

ID=75651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9169.7A Active CN112741052B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4105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3102A (zh) * 2010-03-09 2010-07-14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太平3号蚯蚓的提纯复壮方法
CN107156066A (zh) * 2017-06-03 2017-09-15 廖威 大规模养殖经济型蚯蚓技术
CN107897125A (zh) * 2017-11-16 2018-04-13 吴名根 一种利用蚯蚓处理餐厨垃圾的方法
JP2020026382A (ja) * 2018-08-17 2020-02-20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ミミズ糞土の製造方法
CN111264472A (zh) * 2020-02-18 2020-06-12 孔团信 一体化环保生态循环种植养殖处置污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74892T1 (de) * 1987-12-22 1992-05-15 Peter Reuss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humus.
CN102524192B (zh) * 2012-02-15 2013-08-07 贵州吉龙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食用蚯蚓的养殖方法
CN104430029A (zh) * 2014-12-25 2015-03-25 贵州遵绿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鸡舍粪便垫料床的发酵方法
CN105580779A (zh) * 2016-02-24 2016-05-18 范健身 一种药用蚯蚓的改性养殖方法
CN106106372A (zh) * 2016-06-27 2016-11-16 刘建忠 一种基于蚯蚓养殖的固废生物处理技术
CN107027714A (zh) * 2017-04-27 2017-08-11 周会香 一种食用蚯蚓室内养殖方法
CN107494454A (zh) * 2017-09-26 2017-12-22 上海盛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厂化养殖蚯蚓的方法
CN108812555B (zh) * 2018-06-27 2021-06-04 钟文宇 利用餐厨垃圾饲养蚯蚓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3102A (zh) * 2010-03-09 2010-07-14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太平3号蚯蚓的提纯复壮方法
CN107156066A (zh) * 2017-06-03 2017-09-15 廖威 大规模养殖经济型蚯蚓技术
CN107897125A (zh) * 2017-11-16 2018-04-13 吴名根 一种利用蚯蚓处理餐厨垃圾的方法
JP2020026382A (ja) * 2018-08-17 2020-02-20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ミミズ糞土の製造方法
CN111264472A (zh) * 2020-02-18 2020-06-12 孔团信 一体化环保生态循环种植养殖处置污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蚯蚓堆肥对餐厨垃圾的肥料化处理和生态综合利用评估;曹瑞琪;《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130;第83-8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1052A (zh)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isra et al. On-farm composting methods
CN106577556B (zh) 一种用于养殖蚯蚓的培养基、立体养殖蚯蚓的方法和装置
Dalzell Soil management: compost production and use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environments
CN204682102U (zh) 全自动平行移动托盘式有机植物种植系统
CN104876747B (zh) 利用黑木耳菇渣制备草莓盆栽专用基质的方法
CN104557181A (zh) 一组软网状好氧发酵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2428807A (zh) 农业有机废弃物阶段发酵及其在设施栽培中的应用
CN110122023B (zh) 蚯蚓结合食用菌渣生物转化奶牛养殖粪浆废液并复配增效肥的方法
CN106365708A (zh) 基于蚯蚓粪的瓜菜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JP2007029079A (ja) 植物栽培用培地およびその製造工程で得られる液肥
CN110012866A (zh) 一种基于工业化立体养殖蚯蚓处理市政污泥的方法
CN104206286A (zh) 规模化养牛场牛粪能量梯级利用联合处置方法
CN108552117B (zh) 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
CN107211965B (zh) 蚯蚓高效养殖方法
CN112189626B (zh) 一种利用白星花金龟野外种源繁育成虫的方法
CN1287661C (zh) 禽畜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利方法
CN107188701A (zh) 一种厨余物肥料化处理方法
CN112741052B (zh) 一种用生活厨余垃圾繁殖北方寒地野生红蚯蚓的方法
CN108934861A (zh) 一种新型水稻种植方法
CN109197503A (zh) 一种促进矮化月季开花的育苗基质
CN108812113B (zh) 平菇菌渣用于盆栽基质的方法及在蔬菜栽培中的应用
CN103044093A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
CN112679255A (zh) 一种猪粪的处理方法
CN101919350A (zh) 人工土壤栽培基质及使用方法
CN109438132A (zh) 一种腐熟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腐熟剂在秸秆堆肥还田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4

Assignee: Beijing Beilingrui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40998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for Breeding Wild Red Earthworms in Northern Cold Regions Using Household Kitchen Wast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101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