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52117B - 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52117B
CN108552117B CN201711288896.8A CN201711288896A CN108552117B CN 108552117 B CN108552117 B CN 108552117B CN 201711288896 A CN201711288896 A CN 201711288896A CN 108552117 B CN108552117 B CN 1085521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thworm
earthworms
breeding
oil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888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52117A (zh
Inventor
明华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2888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521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52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521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521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521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A01K67/0332Earthwo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2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animal orig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23K10/37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from wast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9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insects, e.g. bees or silkwor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3/00Fertilisers from human or animal excrements, e.g. man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0Fertilizers of biological origin, e.g. guano or fertiliz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包括:(1)将种植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废料用于养殖蚯蚓;(2)利用蚯蚓、农作物加工后的副产品制备生物饲料;(3)粮油品质的加工工艺;(4)利用蚯蚓粪便生产生物肥料。本发明在农副业生产过程中利用蚯蚓的生活习性消化种植业秸秆、茎叶,畜禽粪便,生活垃圾,污泥,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废料;把蚯蚓加工成鲜蚯蚓浆或干蚯蚓粉与加工业的副产品结合用于生产生物饲料;蚯蚓粪便用于生产生物肥料;生物肥料、生物饲料又用来种植农作物、养殖禽、牧、鱼等品种,从而又生产无公害的粮、油、畜、禽、鱼产品。由此形成一个相互支撑闭合的农副业生产链。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乡村种植业、养殖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已延续了数十年,粮油作物的增产,畜牧业产品增速,都是在以牺牲环境,增加成本为代价的条件下产生的。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是我们必须解决的课题。当前我国农、林、牧、渔等种养殖业主要是利用化肥、农药、化学物质添加剂饲料作为主要生产资料。由此造成的公害是土地板结,环境污染,农作物、禽牧业、渔业产品污染,大量的微生物灭绝,生态失去平衡,人们的饮食安全受到威胁,农副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大量田地荒置。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包括:
(1)将种植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废料用于养殖蚯蚓,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收集农林作物的秸秆、茎叶粉碎成细料物料一;收集禽牧业粪便生产沼气后的沼渣物料二;收集农副产品加工后的粉尘、腐烂的瓜果、菜叶、动物内脏、壳、甲物料三;收集油料加工后的油饼废弃料捣乱粉碎物料四;收集人民群众的生活垃圾物料五;清理水利设施塘、沟、河中的污泥晒干粉碎物料六;通过上述方法从而彻底清除种植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生产加工后的废料污染源,并以它们作为蚯蚓饵料的基本原材料;
b.将上述收集的基本原材料按照一定的体积百分比混合,充分搅拌,每10-13m3为一个单元堆,且分池堆放;
c.对上述装池的蚯蚓饵料,利用有氧性生物菌发酵;将物料配合比氮碳比控制在20:30范围,pH值保持在4-8之间,湿度控制在60%,然后用发酵剂,按每m3饵料1kg发酵剂的剂量,比重比为1:400对装池饵料进行播洒拌匀;然后在池上覆盖薄膜保温进入发酵期,发酵温度控制在55-65℃;每3-4天倒翻一次,持续3-5次,发酵两周后将饵料翻开使其温度降到20℃,摊开物料后明显带有氨气味和芳香味,表明发酵完成,摊开物料后通过紫外线过滤杀虫,再检测物料pH值是否在6,在6时即可投料喂养蚯蚓;
d.蚯蚓养殖;
(2)利用蚯蚓、农作物加工后的副产品制备生物饲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农作物加工后产生的糠粉、麸皮、豆粕、油饼分类收集入库,在零下5℃条件下进入仓内存放,确保不发霉,不生虫;
b.将玉米、大麦磨成粉状混合粉,备用;
c.将鲜蚯蚓打成原浆或烘干制粉,浆料装桶,粉料装袋蚯蚓原料,在零度状态下存放,或随用随制;
d.将蚯蚓原料、混合粉与农作物副产品混合,农作物副产品包括糠粉、麸皮、豆粕、油饼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于禽、牧、渔各业的相应饲料,根据使用需要调节配方加工配制饲料;
(3)粮油品质的加工工艺;
(4)利用蚯蚓粪便生产生物肥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b.将上述收集的基本原材料按照以下体积百分比混合:物料一40%,物料二30%,物料三5%,物料四2%,物料五3%,物料六20%,充分搅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c.发酵剂采用旺农em发酵原剂或金宝贝发酵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d.蚯蚓养殖,包括:1、蚯蚓种群的选择培养;2、种苗选择;3、种蚓环境建设:在室内建300m2饲养池,分六池,两组三个循环体系;每个池子50m2,每三个池为一组,循环体系中,每池为一个级别;第一池为幼苗池,第二池为成蚓池,第三池为繁殖池;环境要求:阴暗潮湿,无积水,无振动,无曝晒,室内温度控制在25℃,湿度控制在60%;4、饲养床搭设:在每个池子底部垫15-20cm厚的砂子,在砂子上层垫一层透水无纺布,再在无纺布上铺设15-20cm厚发酵后的蚯蚓饵料,一级池内增加1%发酵后的菜籽饼;5、试养蚯蚓:在一级料床上先放置30-40条成蚯蚓,若成蚯蚓很快没入料床内,说明可以批量投放蚯蚓;6、一级池种蚯蚓投放密度:每m2为30-50条,15天后转至二级池,25天后转至产卵池;在幼蚓池里,应每三周更换一次食料,更换的办法是将无纺布卷起一半,把用过的饵料卷到池子的另一端,再铺好新饵料,让成蚓通过觅食或利用振动驱离实现自动转场,即将出茧的幼蚓再转到一级池中进入幼苗阶段,外投的蚯蚓从二级池中分离外投;7、蚯蚓的分离技术:幼蚓的分离技术手段:三级池的幼蚓粪土收集后进入一级池内,在一级池一端略低基床内注入适量的水,幼蚓自然会进入适宜的料床内,二级池成蚓利用其怕振动和光照的特性分离,当需要外投放时利用平板振动器加强光照射的办法将成蚓与粪便分离开来;产卵蚓与外投蚓的分离:当成蚓与其粪便分离时,利用人工将体壮体长的无缺陷的蚯蚓再作为种蚯蚓,挑选放入三级池中,剩余成蚓外投喂养;8、在户外林下或简易房下,设大型蚯蚓养殖场;每5000亩基本农田,3000亩旱地,10000亩山林的大型农庄,应设40亩户外蚯蚓养殖场;按每亩基本农田每年投放1吨蚯蚓生态肥料,1亩旱地每年投放0.6吨蚯蚓生态肥料加上林业种植肥料计算,大约需要10000吨生态肥料;按每20000条每25周消耗80吨食料产约60吨粪便计算,养殖场大约要养殖400万条蚯蚓;每平米需投放蚯蚓150条,五个周期即可完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户外蚯蚓养殖场的设置:因地制宜,林业树林下,山坡地,贫瘠潮湿地设置40亩蚯蚓养殖场,按2米宽,长不限设置育蚓基床;若在山坡,倾斜设置;基床边用250mm高铁板隔离,基床间距1.2米;若在山坡地养殖蚯蚓时需要清理地表杂物,便直接投放饵料,若在低洼处必须设置好排水系统;养殖床位于林下直接喂养蚯蚓;位于阳光下,在投放苗后需铺盖稻草、麦秸秆或遮阳网;第一次投苗按30条/m2;收集粪便不能立即转走,待1-2周蚓苗出茧后再按分离技术将蚓苗驱出,粪便才能转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将鲜蚯蚓打成原浆或烘干制粉后,需要清除蚯蚓原料中的寄生虫:在蚯蚓粉料加工过程中高温快速灭菌杀虫。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蚯蚓浆制作工艺:将蚯蚓收集后应在无饲料环境中聚集12小时至18小时,使它们互相漕蠕以排净其体内的杂物,用净水清洗2-3次,然后装入打浆机中打成浆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蚯蚓粉制作工艺:将蚯蚓收集后按上述办法除尽其体内杂物,然后通过冷冻保鲜,再将其装入烘干仓中烘干,最后通过细微粉碎机打成粉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粮油品质的加工工艺,包括:
a.粮食加工:粮食加工的生产线分前置系统和后置系统两部分,前置系统解决筛选、除污、烘干;后置系统解决磨扎、除尘、分拣;后置系统采用蚀刻剥皮工艺处理,除尘在碾扎过程中利用吸尘原理,分拣采用光谱原理进行;
b.油料加工的流水线作业:流水过程是比重筛选、风力吸尘、仓内翻炒、螺旋榨油、离心过滤;翻炒工艺是通过高温激活油分子技术,螺旋榨油工艺采用的是分级榨油技术工艺,离心过滤采用的是通过液体比重,混浊状态不同利用离心力原理过滤技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农副业生产过程中利用蚯蚓的生活习性消化种植业秸秆、茎叶,畜禽粪便,生活垃圾,沟、塘、河中的污泥,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废料,使之变为生物肥料。在将上述污染物转化成肥料的过程中又养殖大量的蚯蚓,把蚯蚓加工成鲜蚯蚓浆或干蚯蚓粉与加工业的副产品结合配以玉米或大麦粉又生产、配制大量的生物饲料。生物肥料、生物饲料又用来种植农作物、养殖禽、牧、鱼等品种,从而又生产无公害的粮、油、畜、禽、鱼产品,把它加工后主产品销往市场,废、副产品通过上述技术措施再生产肥料和饲料。由此形成一个相互支撑闭合的互相支撑的农副业生产链。从根本上解决环保及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把它称作可持续发展的循环体系。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包括:
(1)将种植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废料用于养殖蚯蚓,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收集农林作物的秸秆、茎叶粉碎成细料物料一;收集禽牧业粪便生产沼气后的沼渣物料二;收集农副产品加工后的粉尘、腐烂的瓜果、菜叶、动物内脏、壳、甲物料三;收集油料加工后的油饼等废弃料捣乱粉碎物料四;收集人民群众的生活垃圾物料五;清理水利设施塘、沟、河中的污泥晒干粉碎物料六;通过上述方法从而彻底清除种植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生产加工后的废料污染源,并以它们作为蚯蚓饵料的基本原材料;
b.将上述收集的基本原材料按照以下体积百分比混合:物料一40%,物料二30%,物料三5%,物料四2%,物料五3%,物料六20%,充分搅拌,每10-13m3为一个单元堆,且分池堆放;
c.对上述装池的蚯蚓饵料,利用有氧性生物菌发酵;将物料配合比氮碳比控制在20:30范围,pH值保持在4-8之间,优选的,pH值保持7左右,湿度控制在60%左右,然后用旺农em发酵原剂或金宝贝发酵剂,按每m3饵料1kg左右发酵剂的剂量,比重比为1:400左右对装池饵料进行播洒拌匀;然后在池上覆盖薄膜保温进入发酵期,发酵温度控制在55-65℃;每3-4天倒翻一次,持续3-5次,发酵两周后将饵料翻开使其温度降到20℃左右,摊开物料后明显带有氨气味和芳香味,表明发酵完成,摊开物料后通过紫外线过滤杀虫,再检测物料pH值是否在6左右,在6左右时即可投料喂养蚯蚓;
d.蚯蚓养殖,包括:
1、蚯蚓种群的选择培养:应结合区域地理、气候及蚯蚓的适应性进行;
2、种苗选择:一是食量大,二是适应性强,三是繁殖力强,四是正常情况下能在150c-300c之中活跃生活,在这个原则下,蚯蚓种苗主要在太平二号,爱胜属类等环毛蚓类中选择;在长江中游、淮河流域地区应以白颈环毛蚓最佳;
3、种蚓环境建设:种蚓宜在室内培养,目的是促使快增长,快发育;在室内建300m2饲养池,分六池,两组三个循环体系;每个池子50m2,每三个池为一组,循环体系中,每池为一个级别;第一池(级)为幼苗池,第二池(级)为成蚓池,第三池(级)为繁殖池;环境要求:阴暗潮湿,无积水,无振动,无曝晒,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控制在60%左右;
4、饲养床搭设:在每个池子底部垫15-20cm厚的砂子,在砂子上层垫一层透水无纺布,再在无纺布上铺设15-20cm厚发酵后的蚯蚓饵料,一级池内可增加1%发酵后的菜籽饼,以增强幼苗的生长能力;
5、试养蚯蚓:在一级料床上先放置30-40条成蚯蚓,若成蚯蚓很快没入料床内,说明可以批量投放蚯蚓;
6、一级池种蚯蚓投放密度:每m2为30-50条,15天后转至二级池,25天后转至产卵池;蚯蚓自产下卵茧至卵孵化成熟为一个产卵周期,一般温度在25℃-30℃期间是产卵的最佳季节,它性成熟一般需要6周左右,一直可以产到25周龄,每条蚯蚓一生可产500-800条幼蚓,也就是说在一生成熟期种量将达到上千倍,但25周龄后产卵量明显下降,因此在幼蚓池里,应每三周更换一次食料,更换的办法是将无纺布卷起一半,把用过的饵料卷到池子的另一端,再铺好新饵料,让成蚓通过觅食或利用振动驱离实现自动转场,即将出茧的幼蚓再转到一级池中进入幼苗阶段,外投的蚯蚓从二级池中分离外投;
7、蚯蚓的分离技术:幼蚓的分离技术手段:因为蚯蚓怕超标准积水,三级池的幼蚓粪土收集后进入一级池内,在一级池一端略低基床内注入适量的水,幼蚓自然会进入适宜的料床内,二级池成蚓利用其怕振动和光照的特性分离,因此,当需要外投放时可利用平板振动器加强光照射的办法将成蚓与粪便分离开来;产卵蚓与外投蚓的分离:当成蚓与其粪便分离时,利用人工将体壮体长的无缺陷的蚯蚓再作为种蚯蚓,挑选放入三级池中,剩余成蚓外投喂养;
8、在户外林下或简易房下,设大型蚯蚓养殖场;规模大小视种植业对肥料需求量情况而定;一般情况每5000亩基本农田,3000亩旱地,10000亩山林的大型农庄,应设40亩户外蚯蚓养殖场;按每亩基本农田每年投放1吨蚯蚓生态肥料,1亩旱地每年投放0.6吨蚯蚓生态肥料加上林业种植肥料计算,大约需要10000吨生态肥料;按每20000条每25周消耗80吨食料产约60吨粪便计算,养殖场大约要养殖400万条蚯蚓;每平米需投放蚯蚓150条,五个周期即可完成;
户外蚯蚓养殖场的设置:因地制宜,林业树林下,山坡地,贫瘠潮湿地设置40亩蚯蚓养殖场,按2米宽,长不限设置育蚓基床;若在山坡,可倾斜设置;基床边用250mm高铁板隔离,基床间距1.2米;若在山坡地养殖蚯蚓时需要清理地表杂物,便可直接投放饵料,若在低洼处必须设置好排水系统;养殖床位于林下可直接喂养蚯蚓;位于阳光下,在投放苗后需铺盖稻草、麦秸秆或遮阳网;第一次投苗按30条/m2;因为蚯蚓进入产卵期时会不间断产卵,因此按种苗场养殖办法分离后,在收集其粪便时会有大量的未出茧受精卵;因此收集粪便不能立即转走,待1-2周蚓苗出茧后再按分离技术将蚓苗驱出,粪便才能转出;
(2)利用蚯蚓、农作物加工后的副产品制备生物饲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农作物加工后产生的糠粉、麸皮、豆粕、油饼分类收集入库,在零下5℃条件下进入仓内存放,确保不发霉,不生虫;
b.将玉米、大麦磨成粉状混合粉,备用;
c.将鲜蚯蚓打成原浆或烘干制粉,浆料装桶,粉料装袋蚯蚓原料,在零度状态下存放,或随用随制;
优选的,将鲜蚯蚓打成原浆或烘干制粉后,需要清除蚯蚓原料中的寄生虫:在蚯蚓粉料加工过程中高温快速灭菌杀虫;
蚯蚓浆制作工艺:将蚯蚓收集后应在无饲料环境中聚集12小时至18小时,使它们互相漕蠕以排净其体内的杂物,用净水清洗2-3次,然后装入打浆机中打成浆料;
蚯蚓粉制作工艺:将蚯蚓收集后按上述办法除尽其体内杂物,然后通过冷冻保鲜,再将其装入烘干仓中烘干,最后通过细微粉碎机打成粉状;
d.将蚯蚓原料、混合粉与农作物副产品混合,农作物副产品包括糠粉、麸皮、豆粕、油饼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于禽、牧、渔各业的相应饲料,根据使用需要调节配方加工配制饲料;
利用蚯蚓粉配制禽类饲料的技术应用:原则主要是结合鸡、鸭、鹅的营养需求配制,力求通过蚯蚓自身的营养成分,满足禽类的营养需求;
利用蚯蚓粉配制鸡饲料:根据鸡的生长周期配制,蚯蚓粉配合比分别为,雏鸡2-3%,仔鸡4-7%,成鸡8-10%;
利用蚯蚓粉配制鸭饲料:根据鸭的生长周期配制,蚯蚓粉配合比分别为,育雏所占比例5-8%,成鸭所占比例10%左右,蛋鸭14%左右;
利用蚯蚓粉配鹅饲料:根据8个月出栏周期配制,蚯蚓比重分别为,第一、二周龄占3.5%,第15-30天龄占4.2%,第二至三月龄占6%,第四月至六月龄占9%,第七月龄占10%,第八月龄占5%;
利用蚯蚓粉配制牧类饲料:这里主要解决乡村的养猪饲料需求,在以糠粉,麸皮,秸秆粉为主要饲料基的条件下蚯蚓粉作为其主要的营养补充剂,按仔猪60天龄,50斤以下,50斤以上三个周期配制,蚯蚓粉所占比例分别为1.2%,1%,1.8%;
蚯蚓浆配制鱼类饲料:蚯蚓浆配制鱼饲料正对鱼嗜口,配合比一般在5%至8%左右;蚯蚓浆配制鱼饲料工艺,首先加温杀菌消毒,与脱酸脱毒后的粉糠、麸皮、豆粕、玉米粉煮沸,然后烘干,通过颗粒机,加工成颗粒饲料;
利用蚯蚓浆配制杂食性鱼饲料,杂食性鱼类对蚯蚓的嗜口更好,尤其是武昌鱼、鲤鱼、鲫鱼、鲑鱼、鲈鱼、鳝鱼、泥鳅,虾、蟹,它们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因此在配制杂食性鱼饲料时鲜蚯蚓浆占8-10%左右;
(3)粮油品质的加工工艺,包括:
a.粮食加工:粮食加工的生产线分前置系统和后置系统两部分,前置系统解决筛选、除污、烘干;筛选采用比重法则;除污采用高压喷水洗涤办法,除污技术:附着在粮油原材料体表上的尘埃物,如:灰尘、杂质、利用丝网仓透过高压水冲洗,翻滚物料达到10-20秒,以清除表面的尘埃及杂质;离心脱水后,在烘干密封仓瞬间干燥,烘干工艺:先利用离心技术脱水5-10秒,再利用电加温在密封仓中烘5秒,将原材料表面湿度控制在2%以内;
后置系统解决磨扎、除尘、分拣;后置系统采用蚀刻剥皮工艺处理,除尘在碾扎过程中利用吸尘原理,分拣采用光谱原理进行;
谷物的蚀刻加工工艺,采用微创蚀刻工艺对谷物的外衣进行破碎,通过稻谷在加工仓内高速旋转,互相碰撞将外壳破碎成粉状,利用一定功率风机将壳粉吸入袋内,在这个过程中将大米洁净抛光;
小麦面粉的加工工艺,为促使面粉的纯净度我们应克服传统碾碎加工工艺带来的弊端,先除麸皮,使麦粒在脱皮后进入碾磨仓碾磨成无杂质面粉;
光谱分检工艺,该工艺主要通过物体对光谱的感光原理利用色差自动分拣,这种工艺主要用于颗粒纯色粮食加工工艺中;
b.油料加工的流水线作业:流水过程是比重筛选、风力吸尘、仓内翻炒、螺旋榨油、离心过滤;翻炒工艺是通过高温激活油分子技术,螺旋榨油工艺采用的是分级榨油技术工艺,离心过滤采用的是通过液体比重,混浊状态不同利用离心力原理过滤技术;
食用油激活油分子加工工艺,传统加工工艺也是用高温激活油分子加法榨取食用油。这里主要涉及问题是温控,时控不易掌握,造成油质杂质比较多,纯度降低,因此通过传感器自动控温,控时,使榨油在最大出油量最佳出油质的状态下榨取食用油;
(4)利用蚯蚓粪便生产生物肥料;利用颗粒机将蚯蚓粪便制成生物肥料,通过检验,当生物原肥料,可能存在氮、磷、钾、氨基酸养分含量不均的状况,加工厂可利用相应有机元素添加至需要为止,在制成生物肥料后可以分袋包装,注明氮、磷、钾、氨基酸含量,以便在施肥时按需要使用;
(5)畜牧业产品、农作物产品用于食品加工,加工后的产品进行产品营销。
本发明的原理:一、利用生物制肥消耗种养殖业的废弃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农林业生产过程中生产大量秸秆、枝叶、根茎,这些物料多般被人们烧掉,是大气污染源之一;畜牧业养殖产生的粪便,人民群众生活垃圾又是水土的污染源;而蚯蚓最嗜口这些废弃物;本发明利用蚯蚓消化这些污染物,将其转变为生物肥料,变废为宝,一举两得。二、蚯蚓生产有机肥料的免疫特性利用:蚯蚓生产肥料的过程可解析种养殖业中秸秆不可分解的氮、磷、钾物质及复杂不可分解的矿物质,蚯蚓粪便及原体抗菌谱十分广,其中的蚯蚓肽及秸抗微生物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生长。而且可阻断植物病菌通过土壤传播,强壮根系,尤其是它能有效防止软腐、立枯、缩根等病在植物群体中发生。将蚯蚓粪便作为农、林种植业的根本肥料,既可解决种植肥料问题,又能防菌防病,抛开对农药的依赖,也能大大降低成本,又是一举三得。三、解决人们食品安全的必由选择:众所周知,我们的食品因受到化肥、农药污染,饮食并不安全,蚯蚓生态肥料的利用必将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四、蚯蚓生态肥料中的营养成分利用:一般情况下,蚯蚓粪便中含有机肥效超过35%,其中氮含量在2.2%左右,磷含量在1.8%左右,钾含量在0.3%,并含有23种植物所需要的氨基酸。我们在养殖蚯蚓时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节蚯蚓食物的氮、磷、钾含量来解决其粪便的氮、磷、钾含量,满足植物种植需要。一般情况下,花生、豆类秸秆的磷、钾含量较高,如花生秸秆磷、钾含量分别是3.7%和13.1%;大豆秸秆磷、钾含量分别是4.6%和14%;蚕豆、豌豆等杂豆梗磷、钾含量分别是5.3%和15.6%;油菜秸秆的钾含量达到23.2%。但是这些养分若自然腐烂,又会产生70%不可分解利用的磷和钾。本发明通过蚯蚓原体分解可使其得到充分利用。我们在配制蚯蚓生态肥料时,完全可以根据作物需要调配生态肥料的氮、磷、钾含量,以满足种植业需要。饵料分三个档次即育蚓、成蚓、繁殖蚓三个不同饵料级,育蚓饵料加2%油饼料,繁殖蚓应增加3%牛粪,2%腐烂瓜果,成蚓按常规配制。
禽牧、水产养殖是广大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路径之一。然而当代乡村禽牧、水产养殖呈现萎缩之势,其原因一是养殖成本高,二是养殖技术落后,三是生产产品品位低,安全性没保障,市场标准达不到。为了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本发明选择利用蚯蚓在生产生态肥料后的大量蚯蚓原体来解决这些问题。蚯蚓原体营养成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有检测证明,蚯蚓的营养价值高于牛肉,且不含任何公害物质。它最适合配制禽类、畜类、水产类饲料。这样的饲料又最适合动物的味口。本发明是通过蚯蚓在大量制造生物肥料后的蚯蚓原体作为饲料的主要营养添加剂。把即将超过生长周期的蚯蚓用来打成鲜浆或烘制成干粉,用以配制各种动物的饲料,彻底根除化学添加剂饲料养殖牛、猪、鸡、鸭、鱼、蟹、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安全因素。蚯蚓原体的营养成分利用,经过化验鉴定:蚯蚓的蛋白质含量其干粉中蛋白质占50%-65%左右,脂肪含量占4%-10%左右,碳水化合物占10%-18%左右,同时它富含各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d占鲜蚓0.05%左右,钙磷含量在0.1%-0.2%之间,另外它的原体中zn、cn、fe、cr、se、mo各种微量元素含量也较丰富。特别是它原体中含有一种抗菌肽对动物有较强的免疫能力。这些营养成分是禽牧渔的天然营养素。
该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设计合理,立足从源头上变更传统生产方式,利用蚯蚓及其产生的粪便来修复土壤,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增强作物的抗病免疫能力,以取代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利用蚯蚓原体向养殖业的禽、牧、渔提供营养添加剂以取代化学添加剂,以保障肉类蛋类食品的品位和安全;又因为种植业、养殖业的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废弃物是大气水土的污染源之一,可以将其转化成蚯蚓的饲养原料,从而可变废为宝,消除污染;由此必将降低种植业、养殖业的成本,同时还可实现农副业生产在良性条件下持续循环。
在本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种植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废料用于养殖蚯蚓,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收集农林作物的秸秆、叶子粉碎成细料物料一;收集禽牧业粪便生产沼气后的沼渣为物料二;收集农副产品加工后的粉尘、腐烂的瓜果、菜叶、动物内脏、壳、甲为物料三;收集油料加工后的油饼废弃料捣烂粉碎成物料四;收集人民群众的生活垃圾为物料五;清理水利设施塘、沟、河中的污泥,晒干粉碎为物料六;通过上述方法从而彻底清除种植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生产加工后的废料污染源,并以它们作为蚯蚓饵料的基本原材料;
b、将收集的基本原材料按照一定的体积百分比混合,充分搅拌,每10-13m3为一个单元堆,且分池堆放;
c、对装池的蚯蚓饵料,利用有氧性生物菌发酵;将物料配合比中的氮碳比控制在20:30,pH值保持在4-8之间,湿度控制在60%,然后用发酵剂,按每m3饵料1kg发酵剂的剂量,比重比为1:400对装池饵料进行播洒拌匀;然后在池上覆盖薄膜保温进入发酵期,发酵温度控制在55-65℃;每3-4天倒翻一次,持续3-5次,发酵两周后将饵料翻开使其温度降到20℃,摊开物料后明显带有氨气味和芳香味,表明发酵完成,摊开物料后通过紫外线杀虫,再检测物料pH值是否在6,在6时即可投料喂养蚯蚓;
d、蚯蚓养殖,包括:1、蚯蚓种群的选择培养;2、种苗选择;3、种蚓环境建设:在室内建300㎡饲养池,分六池,两组三个循环体系;每个池子50㎡,每三个池为一组,循环体系中,每池为一个级别;一级池为幼苗池,二级池为成蚯蚓池,三级池为繁殖池;环境要求:阴暗潮湿,无积水,无振动,无曝晒,室内温度控制在25℃,湿度控制在60%;4、饲养床搭设:在每个池子底部垫15-20cm厚的砂子,在砂子上层垫一层透水无纺布,再在无纺布上铺设15-20cm厚发酵后的蚯蚓饵料,一级池内增加1%发酵后的菜籽饼;5、试养蚯蚓:在一级池上先放置30-40条成蚯蚓,若成蚯蚓很快没入料床内,说明能够批量投放蚯蚓;6、一级池种蚯蚓投放密度:每㎡为30-50条,15天后转至二级池,25天后转至三级池;在幼苗池里,应每三周更换一次食料,更换的办法是将无纺布卷起一半,把用过的饵料卷到池子的另一端,再铺好新饵料,让成蚯蚓通过觅食或利用振动驱离实现自动转场,即将出茧的幼蚓再转到一级池中进入幼苗阶段,外投的蚯蚓从二级池中分离外投;7、蚯蚓的分离技术:幼蚓的分离技术手段:三级池的幼蚓粪土收集后进入一级池内,在一级池一端略低基床内注入适量的水,幼蚓自然会进入适宜的料床内,二级池成蚯蚓利用其怕振动和光照的特性分离,当需要外投放时利用平板振动器加强光照射的办法将成蚯蚓与粪便分离开来;种蚯蚓与外投蚓的分离:当成蚯蚓与其粪便分离时,利用人工将体壮体长的无缺陷的蚯蚓再作为种蚯蚓,挑选放入三级池中,剩余成蚯蚓外投喂养;8、在户外林下,设大型蚯蚓养殖场;每5000亩基本农田,3000亩旱地,10000亩户外林的大型农庄,应设40亩大型蚯蚓养殖场;按每亩基本农田每年投放1吨蚯蚓生态肥料,1亩旱地每年投放0.6吨蚯蚓生态肥料加上户外林业种植肥料计算,需要约10000吨蚯蚓生态肥料;按每20000条每25周消耗80吨食料产约60吨粪便计算,大型蚯蚓养殖场要养殖400万条蚯蚓;每平米需投放蚯蚓150条,五个周期即可完成;
(2)利用蚯蚓、农作物加工后的副产品制备生物饲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农作物加工后产生的糠粉、麸皮、豆粕、油饼分类收集入库,在零下5℃条件下进入仓内存放,确保不发霉,不生虫;
b、将玉米、大麦磨成粉状混合粉,备用;
c、将鲜蚯蚓打成原浆或烘干制粉,浆料装桶,粉料装袋蚯蚓原料,在零度状态下存放,或随用随制;
d、将蚯蚓原料、混合粉与农作物副产品混合,农作物副产品包括糠粉、麸皮、豆粕、油饼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于禽、牧、渔各业的相应饲料,根据使用需要调节配方加工配制饲料;
(3)粮油品质的加工工艺;
(4)利用蚯蚓粪便生产生物肥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b.将上述收集的基本原材料按照以下体积百分比混合:物料一40%,物料二30%,物料三5%,物料四2%,物料五3%,物料六20%,充分搅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c.发酵剂采用旺农em发酵原剂或金宝贝发酵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蚯蚓养殖场的设置:因地制宜,户外林业树木下,山坡地,贫瘠潮湿地设置40亩大型蚯蚓养殖场,按2米宽,长不限设置育蚓基床;若在山坡,倾斜设置;基床边用250mm高铁板隔离,基床间距1.2米;若在山坡地养殖蚯蚓时需要清理地表杂物,便直接投放饵料,若在低洼处必须设置好排水系统;养殖床位于户外林下直接喂养蚯蚓;位于阳光下,在投放苗后需铺盖稻草、麦秸秆或遮阳网;第一次投苗按30条/㎡;收集粪便不能立即转走,待1-2周蚓苗出茧后再按分离技术将蚓苗驱出,粪便才能转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将鲜蚯蚓打成原浆或烘干制粉后,需要清除蚯蚓原料中的寄生虫:在蚯蚓粉料加工过程中高温快速灭菌杀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蚯蚓浆制作工艺:将蚯蚓收集后应在无饲料环境中聚集12小时至18小时,使它们互相漕蠕以排净其体内的杂物,用净水清洗2-3次,然后装入打浆机中打成浆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蚯蚓粉制作工艺:将蚯蚓收集后按在无饲料环境中聚集12小时至18小时,使它们互相漕蠕以排净其体内的杂物,然后通过冷冻保鲜,再将其装入烘干仓中烘干,最后通过细微粉碎机打成粉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粮油品质的加工工艺,包括:
a、粮食加工:粮食加工的生产线分前置系统和后置系统两部分,前置系统解决筛选、除污、烘干;后置系统解决磨扎、除尘、分拣;后置系统采用蚀刻剥皮工艺处理,除尘在碾扎过程中利用吸尘原理,分拣采用光谱原理进行;
b、油料加工的流水线作业:流水过程是比重筛选、风力吸尘、仓内翻炒、螺旋榨油、离心过滤;翻炒工艺是通过高温激活油分子技术,螺旋榨油工艺采用的是分级榨油技术工艺,离心过滤采用的是通过液体比重,混浊状态不同利用离心力原理过滤技术。
CN201711288896.8A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 Active CN1085521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88896.8A CN108552117B (zh)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88896.8A CN108552117B (zh)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52117A CN108552117A (zh) 2018-09-21
CN108552117B true CN108552117B (zh) 2021-05-11

Family

ID=63529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88896.8A Active CN108552117B (zh) 2017-12-08 2017-12-08 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521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5290A (zh) * 2018-10-26 2019-01-25 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污泥资源化的方法
CN109329163B (zh) * 2018-10-30 2022-10-21 江苏世邦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模块化生态活性饵料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112841224A (zh) * 2021-01-08 2021-05-28 广东虫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抗菌剂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以及诱导昆虫幼虫产生抗菌剂的方法
CN114027415B (zh) * 2021-11-24 2024-01-26 福建华龙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密闭烘干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9497A (zh) * 2007-06-21 2007-11-14 李金穗 蝇蛆、蚯蚓生态高效循环养殖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养殖装置
CN103688906A (zh) * 2013-11-28 2014-04-0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农村生活废料和养殖废料的生态循环利用的方法
CN105104742A (zh) * 2015-09-16 2015-12-02 安庆市宜秀区永兴农机农艺综合发展专业合作社 一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集成利用的方法
CN107018793A (zh) * 2017-06-06 2017-08-08 明光市泰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方法
CN107080042A (zh) * 2017-04-17 2017-08-22 南昌大学 一种养猪粪污资源化利用方法
CN107162739A (zh) * 2017-06-03 2017-09-15 廖威 蚓粪基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9497A (zh) * 2007-06-21 2007-11-14 李金穗 蝇蛆、蚯蚓生态高效循环养殖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养殖装置
CN103688906A (zh) * 2013-11-28 2014-04-0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农村生活废料和养殖废料的生态循环利用的方法
CN105104742A (zh) * 2015-09-16 2015-12-02 安庆市宜秀区永兴农机农艺综合发展专业合作社 一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集成利用的方法
CN107080042A (zh) * 2017-04-17 2017-08-22 南昌大学 一种养猪粪污资源化利用方法
CN107162739A (zh) * 2017-06-03 2017-09-15 廖威 蚓粪基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CN107018793A (zh) * 2017-06-06 2017-08-08 明光市泰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52117A (zh) 2018-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3836B (zh) 高效有机循环农业生产系统
Bhujel On-farm feed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in Thailand
CN108552117B (zh) 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生态生产方法
CN109511498A (zh) 一种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方法
CN106508735A (zh) 一种田螺和鱼立体混养的方法
CN108684473A (zh) 一种稻虾共养方法
CN105746896A (zh) 一种生态环保种植养殖生物链循环方法
WO2007059537A1 (en) Procedure for obtaining fractions of organic fertilizer and the control procedure thereof
JP3338704B1 (ja) 鱗翅目ヤガ科昆虫の幼虫を使用した植物性食品廃棄物の処理方法、並びに、その産物を使用した飼料
CN104798817A (zh) 用于聚集昆虫的天然引诱剂
CN106359187A (zh) 一种人工罗非鱼的养殖方法
CN101341857A (zh) 海水池塘对虾生态调控养殖方法
CN112956591A (zh) 食叶草提取植物蛋白质与制造食叶草粗蛋白饲料
Singh et al. 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s of integrated farming system in irrigated agroecosystem of eastern Uttar Pradesh
CN108651389B (zh) 一种用废菌包养殖蚯蚓的方法
CN109089982B (zh) 淡水养殖小龙虾的方法
CN108687101A (zh) 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病死禽畜的方法
KR101717250B1 (ko) 담수어 양식용 사료, 담수어 집어용 사료 및 어류양식용 고단백 발효사료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방법으로 제조되는 사료
CN106258687A (zh) 基于稻、鱼、鸭富硒循环农业的生产方法
Pillai et al. Azolla: a sustainable feed for livestock
Fedonenko et al. Basics of aquaculture and hydrobiotechnology
CN106386588B (zh) 一种红鳍东方鲀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10115247B (zh) 一种自持式禽类养殖方法
Singh Handbook on vermicomposting: Requirements, methods, advantages and applications
CN112219661A (zh) 一种稻鳖生态种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