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0033B - 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40033B CN112740033B CN202080000813.4A CN202080000813A CN112740033B CN 112740033 B CN112740033 B CN 112740033B CN 202080000813 A CN202080000813 A CN 202080000813A CN 112740033 B CN112740033 B CN 1127400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dor
- reference sample
- sample block
- evaluation
- gra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筛选气味定级团队;2)筛选参照样块;3)定级参照样块;4)量产参照样块。所述方法通过气味定级团队的筛选、定级参考样块及稳定性验证等手段来保证参照样块气味等级的准确性、稳定性、重复性。所述方法制备的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气味代表性好,能够更好地代表汽车内饰件中的实际气味,有利于气味评价员给出客观的气味评价。甚至不论是何种气味类型的内饰件都可以找到有代表性的实际材料并模拟出类似气味的参照样块从而利于气味评价员对气味等级的客观评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味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车内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消费者和各大主机厂的关注,车内异味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感官体验和对车辆品质的评价。根据J.D.Power(君迪)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报告显示,在其统计的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中,“车内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抱怨数连续5年高居新车问题榜首(2015~2019)。鉴于汽车内饰件材料是车内异味的主要源头,如何有效的对汽车内饰件的气味进行管控,已成为汽车行业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
车内异味问题由来已久,1992年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已针对该问题发布《汽车内饰件材料的气味性质》即VDA270标准(该标准已于2018年更新)。在此基础上,汽车行业各大车企均制定了相关的气味评价方法和合格判定标准,如大众PV3900,沃尔沃VCS10272729等。无论是VDA270标准,还是在其基础上衍生出的车行业或企业气味评价标准,其评价原理都是基于人(气味评价员团队)的嗅觉感官评价,其评价流程一般如下所述:
第1步:样品放置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让其组成成分里的挥发性物质充分挥发先准备好气味空白良好的1L气味瓶,倒入一定体积去离子水,将待测样品按标准剪裁后放入气味瓶中,并将气味瓶放入烘箱中加热到指定温度,并在相应的时间后取出待评价。
第2步:由气味评价员团队对第1步所产生的气味根据一个气味的准则来评估,如根据VDA270标准的打分(见表1《VDA270气味评价打分表》),每个样品瓶至少由三名气味评价员参与评价打分,当打分结果差异超出2级时则应至少由五名气味评价员进行重复评价打分。
第3步:合格判定
将气味评价员团队的评价结果进行修约,得到最终打分值。目前在主流车企中,大多数内饰件的气味合格线与VDA270的3.5级相当。少数材质或性能特殊的内饰件,车企会对其气味合格线适当放宽,如橡胶密封条,真皮等。
表1:VDA270气味评价打分表
在上述行业及企业标准中,气味评价主要依赖于人(气味评价员团队)的嗅觉,嗅觉具有个体灵敏性差异,由于人类个体嗅觉受器基因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对不同物质的敏感程度,如嗅觉受器OR6A2,对醛类化合物十分敏感,而且嗅觉具有主观性(例如,有人喜欢汽油味,但有人不喜欢),易受疲劳、情绪影响等特点,当嗅辨员长期或高频率的处于某一气味环境中就会产生嗅觉疲劳,习惯该类型的气味,难以客观的进行气味评价。因此,在内饰件的气味评价中,易出现同一气味评价员不同时间地点对同一样品的评价出现偏差,或不同气味评价员相同时间地点对同一样品的评价出现偏差的情况,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当不同气味评价员对同一内饰件材料的评价结果分布于合格线两侧时,该批次内饰件材料是否合格往往引起较大争议。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目前存在电子鼻,但汽车行业基本采用气味评价员而非仪器测量设备进行内饰件气味评价主要基于以下两大原因:
a.目前市场上的电子鼻产品,其嗅辨敏感度较差(较人的鼻子约相差数千到上万倍),关键是其能有效识别的味型数量太少,短期内从技术上既无法代表人类嗅觉感官,也无法代替人类嗅觉感官;
b.消费者在选购及使用汽车时,是根据其个人对车内气味的嗅觉感受来评判,所以汽车内饰件气味评价测试也采用气味评价员的嗅觉来评价,更贴近消费者立场。
由于气味评价员的嗅觉是气味评价的核心手段,而该手段受气味评价员的影响较大,为保证气味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减少争议,各大标准发布者(包括车厂和行业协会等)要求根据标准要求的尺度对气味评价员进行培训和校准。目前按行业通用的校准方式是参考ISO 12219-7-2017《道路车辆内部空气中气味的测定》,其校准方式如下:配置一定量的正丁醇溶液,将表2中6个梯度的溶液分别移取10mL于10L气袋中,在控制好的室温下密封放置至少4h,达到气液两相平衡,然后进行强度评价。此方法使用具有已知强度值的参考标液,来选拔气味评价员或校正其评价等级,新气味评价员评估气味强度时,正确率需达到80%以上。
表2:ISO 12219-7-2017中正丁醇溶液浓度梯度
在上述行业或企业标准中气味评价方法的缺陷在于:
1)以正丁醇为代表的单一气味化学物质溶液作为气味培训和校准的参照样缺乏代表性与实用性:首先,大量的实际测试数据显示,即便是单一材质的内饰件,其散发出的其为化学物质种类一般都有几十种,如PU聚氨酯发泡材料,其散发出的气味化学物质通常包含胺类、醛类、醚类、酚类等五十多种化学物质;又如EPDM三元乙丙橡胶材料,其散发出的化学物质也包含了酚类、胺类、噻唑类、烷烃类等四十多种化学物质。而且这些内饰件材料散发的气味化学物质呈现出与正丁醇溶液完全不同的气味性质,亦即以正丁醇溶液为代表的单一气味化学物质溶液对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不具备代表性。
而且,由于汽车内饰件材料种类及其组合的多样性,如PP(聚丙烯)、PC(聚碳酸酯)、PA(尼龙)、ABS、PU、PET、真皮以及由此组成的仪表板、方向盘、顶棚、座椅、地毯等零部件,其气味性质也呈现多样性和多变性,其中没有任何一种材料或零部件呈现出与正丁醇完全相似的气味性质,因此,采用正丁醇溶液进行气味培训和校准对于气味评价员而言其实用性极其有限,在此培训体系下选拔出的气味评价员,很难快速胜任汽车内饰件的气味评价工作,往往是在实际气味评价工作中慢慢积累实践经验,但是由于嗅觉的特点,因此也经常导致气味评价结果出现争议。
2)直接嗅辨气味化学物质溶液对人体有较高风险,且对人体嗅觉存在严重干扰,正丁醇溶液刺激性强,会对人的眼、鼻、喉产生刺激,严重时在角膜浅层会形成半透明空气泡,头痛、头晕、嗜睡,不小心接触到手部可发生接触性皮炎。此外,正丁醇溶液气味强烈,留味持久,一般评价完正丁醇后,气味评价员需要休息半小时才能进行其它气味瓶的评价,且不利于人员培训和气味评价工作的开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制备出的参照样块的气味等级能够校准气味评价员对气味强度、类型评价,为气味评价员对汽车内饰材料的气味评价提供客观的校准尺度,并且参照样块还可供气味评价员的气味培训和对标使用,操作简单,经济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筛选气味评价团队:按照行业或企业气味评价标准,从合格的气味评价员中选择至少5名,所述气味评价员的准确性在0-0.700、稳定性在0-0.400;
2)筛选参照样块:按照行业或企业气味评价标准,由所述气味定级团队进行初步气味评价,选择气味等级在3.0-4.5级之间的样品;
3)定级参照样块:在所述初步气味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所述样品的实际气味情况,确定参照样块的气味等级和参数;
验证稳定性:将一部分样品按定级中所述参数制备参照样块,之后真空密封,分别放置恒温恒湿环境内不同时长后,由所述气味定级团队进行气味评价,比较与定级中确定的气味等级是否一致;
4)量产参照样块:定级完成后,取新的样品按定级时的参数制备参照样块,然后真空密封。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选取至少7名气味评价员。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在1周内完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中行业或企业气味评价标准为VDA270-2018标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4)中真空密封后,对参照样块标识参数。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上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的参照样块。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所述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当实验样品的气味测试数据结果处于气味合格线附近,无法确定气味等级时,与所述参照样块的气味等级进行比较,使用所述参照样块作为标尺来确定实验样品的最终气味等级。
本发明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所述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当选拔或培训新的气味评价员或者定期监督气味评价员评价水平时,按标识的测试条件处理所述参照样块,由待选拔或待培训或待监督的气味评价员进行气味评价,对比所述参照样块的气味等级,筛选出明显偏离的气味评价员。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空白验收:给所有气味瓶编号,针对每批次清洗的气味瓶进行空白验收,在(80±2)℃下加热2h±10min,按VDA270-2018标准进行嗅辨,其气味值应≤1.5 级。
取样方法:每个参照样块从包装袋中取出后,立即投入实验,无需剪样。
实验步骤:将包装内参照样块放入一个独立的1L气味瓶中,按照每个参照样块对应包装标签上备注的要求条件进行干/湿态、加热温度、时间方面的时效处理,样块外包装标签如表二。
气味嗅辨:将处理好的气味瓶从烘箱中取出,按每个参照样块外包装上备注冷却时间/温度要求冷却后,由嗅辨员按VDA270-2018标准指定方式评价出强度及类型。
统计偏差并记忆培训:
统计嗅辨员结果,对比参照样块外包装上已定级出来的强度、类型,筛选出明显偏离人员;
从仓库中重新拿出一批该次评价参照样块的平行样,按照1-4的步骤再次实验,告知偏离人员正确的气味结果,复闻,强化记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通过气味定级团队的筛选、定级参考样块及稳定性验证等手段来保证参照样块气味等级的准确性、稳定性、重复性。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气味代表性好,能够更好地代表汽车内饰件中的实际气味,有利于气味评价员给出客观的气味评价。甚至不论是何种气味类型的内饰件都可以找到有代表性的实际材料并模拟出类似气味的参照样块从而利于气味评价员对气味等级的客观评价。
2、本发明中给参照样块定义的级别基于定级团队嗅辨员给出的评价等级得知,所以定级团队嗅辨数据的准确性、稳定性至关重要。
3、本发明制备的参照样块具有代表性,一般车内使用量较大,强度等级合格;在有效期内,性质稳定,气味强度和性质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显著的改变;样品库存量大或可根据汽车内饰材料模拟,能够满足长期作为参考样块制备的需求。
因此,能够通过定量取样创造出特定内饰件材料的气味评价等级,并将其固定,并可再现,故可作为判定和培训的标准来使用。
4、当实验样品的气味评价数据结果处于气味合格线附近,争议大无法确定时,可以与参照样块进行比较,用参照样块作为标准样品能够很快确定实验样品的最终气味数据结果。
5、本发明的方法能制备出更接近实际内饰件气味情况、味型更为齐全的参照样块,因此,采用本发明参照样块作为培训对照体系,气味评价员(嗅辨员)团队的气味嗅辨能力更为全面、判定结果更客观,培训周期更短。
6、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由于符合气味评价标准中的合格标准,气味相对温和,不会干扰气味评价员当天后续的其它气味嗅辨工作,对气味评价员的身体健康带来的刺激很小。
7、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气味等级的校准方向,并对气味管控设置了管控方向,有据可依,使气味评价客观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在本发明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筛选气味评价团队:按照行业或企业气味评价标准,从合格的气味评价员中选择至少5名,所述气味评价员的准确性在0-0.700、稳定性在0-0.400;
2)筛选参照样块:按照行业或企业气味评价标准,由所述气味定级团队进行初步气味评价,选择气味等级在3.0-4.5级之间的样品;
3)定级参照样块:在所述初步气味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所述样品的实际气味情况,确定参照样块的气味等级和参数;
验证稳定性:将一部分样品按定级中所述参数制备参照样块,之后真空密封,分别放置恒温恒湿环境内不同时长后,由所述气味定级团队进行气味评价,比较与定级中确定的气味等级是否一致;
4)量产参照样块:定级完成后,取新的样品按定级时的参数制备参照样块,然后真空密封。
在本发明中,气味评价员是指根据行业或企业气味评价标准,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也称为嗅辨员。
在本发明中,所述气味评价员的准确性包括按照平均值计算的相对偏差之和,还有按照众数计算的相对偏差之和;所述气味评价员的稳定性是按照标准差平均值计算得到。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1)中从合格的气味评价员中选择至少5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汽车内饰件材料样品进行测试,所有气味评价员按所述行业或企业气味评价标准评级,统计结果;同时考察准确性,淘汰明显偏离的气味评价员。
2)将定级结果告知合格的气味评价员,再次嗅辨,使其记忆强度等级。
3)合格的气味评价员分阶段盲闻,评级,考察稳定性。
4)统计结果,选择准确性在0-0.700、稳定性在0-0.400的人员进入气味定级团队。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气味评价员后期气味评价员淘汰率高,使气味评价更为客观,所述步骤1)中选取至少7名气味评价员。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样品的不稳定性影响嗅辨员稳定性嗅辨,所述步骤1)在1周内完成。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2)筛选参照样块中,根据行业或企业气味评价标准,大部分样品气味合格线等级在3.0-4.5级之间,因此,可先由所述气味定级团队进行初步气味评价,筛选出适合作为参照样块的样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中行业或企业气味评价标准为VDA270-2018标准。
在本发明所述步骤3)定级参照样块中,在所述初步气味评价的基础上,再在初步气味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取样量、改变加热温度或时间的方式,来创造3.0、3.5和其他的级别(可根据汽车内饰件材料样品实际气味情况确定),从而确定参照样块的气味等级和参数。比如某塑料样品,取9cm*20cm时,气味等级为3.5,那么增加取样量来创造等级为4.0的标准样块,减少取样量来创造等级为3.0的标准样块。其余材料类推即可。
每次评价需由至少5名气味评价员完成气味评价,将所有评价结果收集汇总,评价结果取算术平均值,修约至最近半级,并记录。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至少3次重复测试,以确定最终的等级。
在本发明中,由于参照样块的气味稳定性是影响其使用周期和使用率的一个关键因素,其中包括原始样品不同部位的稳定性,不同温度湿度环境,不同时间段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进行步骤3)中的验证稳定性步骤。
以某毛毡样品的时间稳定性验证为例,如下表所示,定级结束后须对其进行不同时间长度的稳定性验证,以判断该样品能否最终成为参照样块。将原毛毡成品按照定级好的制样方法同时进行制备多个平行样,每平行样分别用食品级的铝箔抽真空塑封,放置于恒温恒湿间内保存,分别在样品放置1d、3d、6d、8d、22d后取出其中一个平行样测试,由定级团队的嗅辨员对它再次嗅辨评价,若22d时最终评价结果与定级结果一致,说明稳定性好,该样块使用有效时间可以为22d,可以用作参照样块,具体数据如下表2;若22d时最终评价结果与定级结果不一致,则说明稳定性不好,该毛毡样品不可以用作参照样块,需要另找样品。
在本发明步骤4)中,定级完成后,根据上述参照样块定级时的测试条件、嗅辨温度、嗅辨时间,样品面积等参数,取新的样品制备参照样块。
在本发明步骤4)中,所述的真空密封可以为用铝箔袋抽真空塑封。
在本发明步骤4)中,还可以包括真空密封后贴好标识参数的标签,所述参数包括样品名称,测试条件,等级,制备日期,有效期等。
在本发明中,还可以包括向利益相关方确证的步骤:定级参照样块后,制备参照样块,标注上气味评价员准确性与稳定性后,寄送到各利益相关方(如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第三方检测机构),请其气味评价团队协助以下事宜:①按照同样的测试方式对参照样块进行气味评价,评价标准制定方验证等级评定是否符合其强度定义,各利益相关方确认;②将确认后等级结果反馈,再根据反馈结果适当调整评价尺度及定级,并开展后续验证工作。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上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的参照样块。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所述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当实验样品的气味测试数据结果处于气味合格线附近,无法确定气味等级时,与所述参照样块的气味等级进行比较,使用所述参照样块作为标尺来确定实验样品的最终气味等级。
本发明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所述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当选拔或培训新的气味评价员或者定期监督气味评价员评价水平时,按标识的测试条件处理所述参照样块,由待选拔或待培训或待监督的气味评价员进行气味评价,对比所述参照样块的气味等级,筛选出明显偏离的气味评价员。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使用方法中包括:
(1)空白验收:给所有气味评价容器编号,针对每批次清洗的气味评价容器进行空白验收,按行业或企业气味评价标准进行嗅辨。
(2)取样方法:每个参照样块从包装袋中取出后,立即投入实验,无需剪样。
(3)实验步骤:将包装内参照样块放入一个独立的气味评价容器中,按照每个参照样块对应包装标签上备注的要求条件进行干/湿态、加热温度、时间方面的时效处理。
(4)气味嗅辨:将处理好的气味评价容器从加热装置中取出,按每个参照样块外包装上备注冷却时间/温度要求冷却后,由待选拔或待培训或待监督的气味评价员按行业或企业气味评价标准指定方式进行气味评价,评价出强度及类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味评价容器可以为气味瓶,容量为1L。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行业或企业气味评价标准为VDA270-201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烘箱。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基于VDA270-2018标准进行汽车内饰件材料的气味评价。
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设备包括:
耗材及试剂包括:1L气味瓶、去离子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制备方法
1)筛选气味定级团队
选取汽车内饰材料聚氨酯泡沫进行测试,按VDA270-2018标准评级,从已有气味
评价员团队中,选择日常稳定性和准确性较好的气味评价员,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同时考
察准确性,筛选掉明显偏离的气味评价员;
为了防止样品的不稳定性影响嗅辨员稳定性嗅辨,以上步骤须在1周内完成。
2)筛选参照样块
按照VDA270-2018标准取样量进行取样和气味试验,选择80℃测试条件下气味等级在3.5-4.5级之间的样品。
3)定级参照样块
在初步气味评价的基础上,取50cm3,预计气味等级为3.5的样品。
每次评价需由至少5名嗅辨员完成气味评价,将所有评价结果收集汇总,5名嗅辨员的评价结果取算术平均值,修约至最近半级,并记录于评价结果记录表中。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3次重复测试,以确定最终的等级。
定级完成后,制备将所述参照样块,之后真空密封,分别放置恒温恒湿(温度23±2℃,湿度50±5RH%)环境内分别在样品放置1d、3d、6d、8d、22d后进行测试,由所述气味定级团队进行气味评价,比较与定级中确定的气味等级是否一致;
5)定级完成后,取新的样品按照定级时的取样量制备好,用铝箔袋抽真空塑封,贴好标签,所述标签上明确标识样品名称,测试条件,等级,制备日期,有效期等参数,备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制备方法
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气味评价参照样块,所不同的是,所述汽车内饰件材料为PU革面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制备方法
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气味评价参照样块,所不同的是,所述汽车内饰件材料为PVC塑料粒子。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汽车内饰件材料参照样块的使用方法,用于说明实施例1-3中的气味定级团队的选拔或培训
(1)空白验收:给所有气味瓶编号,针对每批次清洗的气味瓶进行空白验收,在(80±2)℃下加热2h±10min,按VDA270-2018标准进行嗅辨,其气味值应≤1.5级。
(2)取样方法:每个参照样块从包装袋中取出后,立即投入实验,无需剪样。
(3)实验步骤:将包装内参照样块放入一个独立的1L气味瓶中,按照每个参照样块对应包装标签上备注的要求条件进行干/湿态、加热温度、时间方面的时效处理,样块外包装标签示例如表4。
(4)气味嗅辨:将处理好的气味瓶从烘箱中取出,按每个参照样块外包装上备注冷却时间/温度要求冷却后,由由待选拔或待培训或待监督的气味评价员按VDA270-2018标准指定方式评价出强度及类型。
以上步骤在1周内完成。
表3 嗅辨员准确性与稳定性情况统计表
表4 参照样块的标签示例
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出的参照样块更接近实际内饰件气味情况、味型更为齐全,因此,采用本发明参照样块作为培训对照体系,气味评价员团队的气味嗅辨能力更为全面、判定结果更客观,培训周期更短。
而且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由于符合气味评价标准中的合格标准,气味相对温和,不会干扰气味评价员当天后续的其它气味嗅辨工作,对气味评价员的身体健康带来的刺激比现有的培训方法更小。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1)筛选气味评价团队:按照行业或企业气味评价标准,从合格的气味评价员中,选择至少5名,所述气味评价员的准确性在0-0.700、稳定性在0-0.400;所述气味评价员的准确性包括按照平均值计算的相对偏差之和,所述气味评价员的稳定性是按照标准差平均值计算得到;
2)筛选参照样块:按照行业或企业气味评价标准,由所述气味定级团队进行初步气味评价,选择气味等级在3.0-4.5级之间的样品;
3)定级参照样块:在所述初步气味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所述样品的实际气味情况,确定参照样块的气味等级和参数;
验证稳定性:将一部分样品按定级中所述参数制备参照样块,之后真空密封,分别放置恒温恒湿环境内不同时长后,由所述气味定级团队进行气味评价,比较与定级中确定的气味等级是否一致;
4)量产参照样块:定级完成后,取新的样品按定级时的参数制备参照样块,然后真空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选取至少7名气味评价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在1周内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行业或企业气味评价标准为VDA270-2018标准。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的参照样块。
6.一种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当实验样品的气味测试数据结果处于气味合格线附近,无法确定气味等级时,与所述参照样块的气味等级进行比较,使用所述参照样块作为标尺来确定实验样品的最终气味等级。
7.一种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当选拔或培训新的气味评价员或者定期监督气味评价员评价水平时,按标识的测试条件处理所述参照样块,由待选拔或待培训或待监督的气味评价员进行气味评价,对比所述参照样块的气味等级,筛选出明显偏离的气味评价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20/074666 WO2021159255A1 (zh) | 2020-02-10 | 2020-02-10 | 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40033A CN112740033A (zh) | 2021-04-30 |
CN112740033B true CN112740033B (zh) | 2022-10-14 |
Family
ID=75609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00813.4A Active CN112740033B (zh) | 2020-02-10 | 2020-02-10 | 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740033B (zh) |
WO (1) | WO202115925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68841A (zh) * | 2021-09-09 | 2021-12-31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主客观耦合分析的封闭空间内部气味溯源方法 |
CN114235537B (zh) * | 2022-02-25 | 2022-08-09 | 中汽研汽车零部件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材料典型气味物质模拟方法 |
CN114660237B (zh) * | 2022-03-08 | 2023-05-26 | 国高材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聚合物气味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97434A (zh) * | 2014-10-29 | 2015-01-21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内饰零部件的气味评价方法 |
CN104596563A (zh) * | 2014-12-30 | 2015-05-06 | 无锡波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纤传感系统一致性试验方法 |
CN106750892A (zh) * | 2016-11-17 | 2017-05-31 | 郑州诚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气味的汽车内饰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519701B1 (ko) * | 2012-09-25 | 2015-05-12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에어컨에서 나는 지린 냄새의 검출 방법 및 지린 냄새 재현 방법과 이에 제조된 지린 냄새 조성물 |
KR101519702B1 (ko) * | 2012-11-15 | 2015-05-19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에어컨에서 나는 탄 냄새의 검출 방법 및 탄 냄새 재현 방법과 이에 제조된 탄 냄새 조성물 |
CN105842428A (zh) * | 2016-05-09 | 2016-08-10 | 紫荆花涂料(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净味油漆或涂料气味评价的方法 |
CN106769374B (zh) * | 2017-01-04 | 2020-01-17 |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材料气味评价的气体发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06970185B (zh) * | 2017-05-31 | 2019-04-30 | 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 |
CN207923726U (zh) * | 2018-03-28 | 2018-09-28 | 苏州索泰检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内饰气味等级测试装置 |
CN209525321U (zh) * | 2018-12-10 | 2019-10-22 | 蓝亚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出气装置及汽车内饰件气体浓度嗅辨仪 |
CN109992607A (zh) * | 2019-03-20 | 2019-07-09 | 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 芒果感官品质数据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
CN110333319A (zh) * | 2019-06-28 | 2019-10-15 | 天津大学 | 基于手持式电子鼻的车内ppb级低浓度气味等级评价方法 |
-
2020
- 2020-02-10 WO PCT/CN2020/074666 patent/WO202115925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02-10 CN CN202080000813.4A patent/CN11274003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97434A (zh) * | 2014-10-29 | 2015-01-21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内饰零部件的气味评价方法 |
CN104596563A (zh) * | 2014-12-30 | 2015-05-06 | 无锡波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纤传感系统一致性试验方法 |
CN106750892A (zh) * | 2016-11-17 | 2017-05-31 | 郑州诚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气味的汽车内饰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159255A1 (zh) | 2021-08-19 |
CN112740033A (zh) | 2021-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740033B (zh) | 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 |
Ott et al. | Air change rates of motor vehicles and in-vehicle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from secondhand smoke | |
Tabash et al. | Service quality dimensions of E-retailing of Islamic banks and its impact 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 |
Mackevica et al. | Release of nanomaterials from solid nanocomposites and consumer exposure assessment–a forward-looking review | |
Chien | Variations in amounts and potential sources of volatile organic chemicals in new cars | |
CN105548230A (zh) | 一种工业环境空气重金属的x射线荧光光谱在线检测方法 | |
US20140136550A1 (en) |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ecoding 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s | |
Radepont et al. | Towards a sharpest interpretation of analytical results by assessing the uncertainty of PIXE/RBS data at the AGLAE facility | |
CN113868841A (zh) | 一种主客观耦合分析的封闭空间内部气味溯源方法 | |
CN102999497B (zh) | 一种媒体信息位推荐方法及系统 | |
CN110927345B (zh) | 一种汽车内饰件气味测试方法 | |
Rahbar et al. | Determining route-choice behaviour of public transport passengers using Bayesian statistical inference | |
Atikah et al. | The efficiency of Spatial Durbin Model (SDM) parameters estimation on advertisement tax revenue in Malang City | |
Alpeza et al. | Atypical aging off-flavour and relation between sensory recognition and 2-aminoacetophenone in Croatian wines | |
Bodor et al. | Examination of air pollutants and their risk for human health in urban and suburban environments for two Romanian cities: Brasov and Iasi | |
CN106961666A (zh) |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的商圈客流来源分析方法 | |
Haryanti et al. | The Influence of Service Quality and Social Media Marketing on Consumer Satisfaction | |
CN117611206B (zh) | 一种汽车服务数据加工处理系统 | |
de Oliveira et al. | Feasibility of the expectation-maximization algorithm for assessing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sensory perceptions in discrimination of specialty coffees | |
Nor Faeiza et al. | Retrofitting and purposed-built buildings: indoor air quality and sick building syndrome among private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 students in Kuala Lumpur and Selangor | |
CN117935979A (zh) | 车内气味强度的预测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 |
CN114235537B (zh) | 一种汽车材料典型气味物质模拟方法 | |
Souguir | COUNTRY-SPECIFIC DETERMINANT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BETWEEN TUNISIA AND THE EUROPEAN UNION | |
Barros et al. | Predicting vehicle category using psychoacoustic indicators from road traffic pass-by noise | |
TW202204888A (zh) | 劣化推定系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