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8919A - 5g天线基站 - Google Patents

5g天线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8919A
CN112738919A CN202011534445.XA CN202011534445A CN112738919A CN 112738919 A CN112738919 A CN 112738919A CN 202011534445 A CN202011534445 A CN 202011534445A CN 112738919 A CN112738919 A CN 112738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buffering
limiting
wall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344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Bang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Bang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Bang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Bang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3444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89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8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891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04Frames or mounting racks for selector switche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rame c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1Protection agains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1Protection against environment
    • H04Q1/112Protection against environment mechanical protection, e.g. resistance to earthquak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5G天线基站领域的一种5G天线基站,所述基站通过支撑装置设置在基座上,所述支撑装置内设置有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内设置有用于缓冲和降落的气囊,所述气囊连接有降落触发机构和缓冲触发机构,所述降落触发机构和缓冲触发机构分别由降落触发单元和缓冲触发单元触发,所述缓冲触发单元和降落触发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安装装置内还设置有备用的为基站供电的电池;所述基站四周下端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缓震限位装置。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基站在地震后容易被建筑物砸毁,不能为受灾地区提供稳定的信号支持的技术问题,并且在装置受到轻微或中等碰撞时起到有效缓震限位的效果,更加安全。

Description

5G天线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G天线基站领域,具体为一种5G天线基站。
背景技术
在信息时代,信息传输的意义巨大,失去的信息传输,将会导致难以估量的损失;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4G以及更前代的基站失去光缆后无法工作,所以天线的安装基本上都是固定式安装,当地震发生时,楼房倒塌后,断电或者光缆断裂之后的基站均无法工作,失去通信的支持,这就会给后续的营救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然而5G基站已经能够和最先进的微波技术将融为一体了,基站不需要光纤就可以用微波超宽带回传,然而现在大部分城市地区基站往往依然简单的固定安装在楼顶,当面对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时,楼房的坍塌将会给天线基站致命的摧毁,对于救援工作来说,依旧存在通信终端的隐患。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5G天线基站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G天线基站,包括基站,所述基站通过支撑装置设置在基座上,所述支撑装置内设置有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内设置有用于缓冲和降落的气囊,所述气囊连接有降落触发机构和缓冲触发机构,所述降落触发机构和缓冲触发机构分别由降落触发单元和缓冲触发单元触发,所述缓冲触发单元和降落触发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安装装置内还设置有备用的为基站供电的电池,所述基站四周下端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缓震限位装置。与传统技术相比,本装置设置了气囊,通过气囊的膨胀,方便灾难发生时基站整体的缓冲或脱离,保证基站不会被破坏。本装置通过设置缓震限位装置,有效保护了本装置在受到轻微或中等水平方向的碰撞时所受到的伤害,更加安全。
所述基站四周下端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缓震限位装置。优选地,所述缓震限位装置设置有四个,所述缓震限位装置包括第一旋转轴承、连接支杆、限位滑块、缓震弹簧和第二旋转轴承,四个所述第一旋转轴承均设置在所述基站四周下端中间位置,所述连接支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轴承旋转连接,所述连接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轴承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承固定设置在所述限位滑块的上端。
所述基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横架,所述横架四端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滑块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壁和所述限位滑块外壁通过所述缓震弹簧连接,所述滑槽远离所述缓震弹簧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限位滑块的限位槽,所述固定管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弹簧。当装置受到轻微或中等碰撞时,直接弹出气囊会造成装置使用的不便捷性,缓震限位装置的设置能有效的在装置受到轻微或中等碰撞时起到缓震限位的效果,在装置受到水平方向轻微的碰撞时,固定弹簧发生振动,缓震滑块在滑槽中滑动,进一步的带动受力方向上的缓震弹簧发生振动,起到缓震的效果,在装置受到水平方向上中等的碰撞时,滑块移动到滑槽内远离缓震弹簧的一端进入限位槽,使整个装置固定,避免进一步剧烈碰撞对基站造成的伤害。
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架和安装管,所述基站通过安装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管外壁上,所述安装管通过内壁和设置的第四限位台限位套接有放置气囊的环形放置架。与传统技术相比,安装管内设置了放置有气囊的环形放置架,环形放置架在不影响安装牢固性的同时,在不同的紧急状态下,可以支持气囊做不完全相同的弹射,从而方便基站的缓冲或降落。
所述缓冲触发单元包括所述环形放置架下方的所述安装管内壁通过减震槽和第四弹簧滑动设置的滑动圈,所述滑动圈与所述基座接触设置。与传统装置的区别技术特征为,安装管与固定管之间为滑动安装,可以保证安装的牢固性,也可以当装置坠落状态时,利用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移量触发气囊做缓冲弹,结构简单,效果可靠。
所述缓冲触发机构包括贯穿安装管壁的顶杆和供气囊弹出的让位腔,所述顶杆的下端位于第四弹簧的收缩轨迹之外且位于滑动圈的滑动轨迹之上;所述顶杆上端止于让位腔的上侧且固定设置有磁铁;所述让位腔的上部滑动设置带有和磁铁磁性相反用于封合让位腔的磁性挡板,所述磁性挡板等角度均匀滑动分布在所述安装管壁上,且所有所述磁性挡板上端共同固定在同一个封合圈上,所述封合圈内壁与所述安装管内壁齐平,所述封合圈与所述安装管上端的安装槽外壁有间隙。该部分与传统的弹射装置的区别是,本装置的动力源是自然的坠落产生的惯性,即滑动圈触发顶杆向上运动引发的联动,此外就是当顶杆向上运动时,会同时打开气囊的两个膨胀通道,即让位腔与封合圈和安装槽下端面之间的间隙,使气囊可以做两个方向的缓冲垫,此外,所述封合圈内壁与所述安装管内壁齐平,所述封合圈与所述安装管上端的安装槽外壁有间隙(如图11结合图12),封合圈这样的设计,即为气囊在向上方向弹出时预留了两个通道;一个通道是从封合圈下端和安装槽下端之间的间隙通过,另一个是从封合上端与堵头下端之间的间隙穿过,从而为气囊的实际工作情况提供了灵活的可变性。需要注意的,由于存在实体间隔,所以气囊从封合圈下端穿过的阻力较大,正好匹配让位腔的阻力较大,从而使气囊上下两端弹出的量是相等的,此外还会有动态缓冲效果。
所述让位腔下端塞有防水的堵圈。降落之后可以为和机构整体内部防水
所述基座包括等角度分布的降落触发单元,所述降落触发单元包括横架,所述横架内均开设有抛物曲线状的滚道(抛物线曲线的滚道作用是确保导电球在发生足够的倾斜后才会滚落,从而保证装置使用的稳定性),每个所述滚道远离基座中心的一端均放置有一个导电球,每个所述滚道靠近基座中心的一端上部均阻尼转动连接有一个导电叶,每个所述导电叶下端的所述滚道上均有一段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和导电叶均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导电球与所述导电叶和导电片可同时接触,且接触时构成一个通路,所述通路上设置有用电器电磁圈;所述基座的中心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管,所述电磁圈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管的内壁;所述电磁圈上等角度均匀固定分布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滑动设置有与电磁圈通过第五弹簧连接的卡板,所述卡板上侧的所述固定管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台,所述第一限位台上端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管的管口外壁套在所述安装管下端内壁,所述固定管的管口端面接触在所述滑动圈下表面。与传统技术相比,装置的触发点为不可控的地震因素导致的房屋倾倒,利用导电球、导电叶和导电片之间产生的通路为电磁圈供电,从而稳定可靠的控制卡板的卡接状态,使触发结构简单,效果可靠(抛物线曲线的滚道设计,使触发装置的稳定性极高,很难被干扰)。
所述降落触发机构包括与所述安装管套接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端固定设置有堵头,所述安装柱通过下部设置的第二限位台上端面和等角度分布在第三限位台上端面的第二弹簧与所述环形放置架下端面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弹簧内侧对应的第三限位台部分均固定设置有一个撞柱;所述第三限位台下端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限位台连接;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下部内;所述安装柱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二限位台下侧所述安装柱上通过扭簧等角度均匀铰接有多个限位卡柱;所述限位卡柱与所述卡板个数相等,位置匹配且可相互卡接。与传统技术相比,该触发机构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一个撞柱,当第二弹簧复位时,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撞击力,促使环形放置架必然和安装管产生相对位移,确保气囊在环形放置架越过封合圈之后触发。
所述安装管上还设置有用于气囊降落后的刺穿装置;所述刺穿装置包括个数与基站相等的等角度均匀分布在所述安装外壁的导向管,每个所述导向管内均滑动设置有一个针头,所述针头通过连接架与通过套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基站上的触发杆固定连接;所述触发杆下端通过第三弹簧和基站连接。如果装置无法挂树,那么气囊的存在会增大装置的整体受风面积,减小稳定性。所以当装置无法挂树后,垂直落地是必然结果:如图6结合图10所示,在基站落地之前,触发杆必然先接触地面,从而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进一步的通过连接架带动针头向上运动,从而使其脱离导向管,刺穿气囊,进一步的,使落地后的装置体积减小,从而稳定性更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地震发生后,基座会根据楼房不同的坍塌方式,触发气囊做两种不同的响应,从而使基站不会被破坏,保证灾区的通信稳定,为救援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2.当气囊从而充当一个降落缓冲伞时,使基站整体不会因为坠落而摔坏。当安装管整体落到树上之后,由于安装管和基站整体体积较小不利于挂树(挂树可以保证所有的基站都可以正常垂直地面工作,比整体横向安置效果好的多,此外挂树后装置整体不容易进水),所以气囊此时仍然可以利用其体积较大帮助装置挂树。此外,在基站落地之前,触发杆必然先接触地面,从而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进一步的通过连接架带动针头向上运动,从而使其脱离导向管,刺穿气囊,进一步的,使落地后的装置体积减小,从而稳定性更高。
3.当楼房垂直倒塌时,气囊的膨胀有两个方向,从而为基站提供更加立体的缓冲保护,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上下缓冲当中使用的是同一个气囊,会形成一个动态缓冲,所以缓冲效果会更好,如当安装管向下冲击时,会率先挤压下端部分的气囊,从而使下面的气囊一部分气体流动到上面的气囊内,当在第四弹簧的复位下安装向上运动时,同样的上方的气囊也会有一部分的气体挤压到下方的气囊内,这样的意义是,撞击产生时,可能产生破坏最严重的一次会是安装管的第一次回弹,因为直接的最终受力点为限位卡柱和卡块,限位卡柱体积较小,强度很难提高,但是同一个气囊,会使第一次回弹的过程中,上方气囊的膨胀程度明显会由于第一次下方冲撞而提高,从而使装置的缓冲效果更好,且成本比两个气囊便宜。
4.特别的,当装置受到轻微或中等碰撞时,直接弹出气囊会造成装置使用的不便捷性,缓震限位装置的设置能有效的在装置受到轻微或中等碰撞时起到缓震限位的效果,在装置受到水平方向轻微的碰撞时,固定弹簧发生振动,缓震滑块在滑槽中滑动,进一步的带动受力方向上的缓震弹簧发生振动,起到缓震的效果,在装置受到水平方向上中等的碰撞时,滑块移动到滑槽内远离缓震弹簧的一端进入限位槽,使整个装置固定,避免进一步剧烈碰撞对基站造成的伤害,使得本发明的装置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前视角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轴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G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3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3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图7中H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图7中I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图3中E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图3中F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安装管上部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降落触发机构启动后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缓冲触发机构启动后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设有缓震限位装置时的主视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基座的俯视图;
图17为本发明的J处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基座、1-1-横架、1-2-滚道、1-2-1-导电片、1-2-2-导电叶、1-3-导电球、1-4-固定管、1-4-1-第一限位台、1-5-滑槽、1-5-1-限位槽、2-基站、2-1-套座、3-安装架、4-堵头、5-安装管、5-1-堵圈、5-2-减震槽、5-3-第四限位台、5-4-环形放置架、5-5-安装槽、6-导向管、7-针头、8-电磁圈、9-限位柱、10-安装柱、10-1-第二限位台、10-2-第三限位台、11-电池、12-第一弹簧、13-卡板、14-撞柱、15-滑动圈、16-第二弹簧、17-触发杆、18-第三弹簧、19-让位腔、20-顶杆、20-1-磁铁、20-2-磁性挡板、20-3-封合圈、21-气囊、22-第四弹簧、23-第五弹簧、24-连接架、25-限位卡柱、26-限位装置、26-1第一旋转轴承、26-2-连接支杆、26-3-限位滑块、26-4-缓震弹簧、26-5-第二旋转轴承、27-固定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5G天线基站2,包括基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2通过支撑装置设置在基座1上,所述支撑装置内设置有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内设置有用于缓冲和降落的气囊21,所述气囊21连接有降落触发机构和缓冲触发机构,所述降落触发机构和缓冲触发机构分别由降落触发单元和缓冲触发单元触发,所述缓冲触发单元和降落触发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安装装置内还设置有备用的为基站2供电的电池11。与传统技术相比,本装置设置了气囊21,通过气囊21的膨胀,方便灾难发生时基站2整体的缓冲或脱离,保证基站2不会被破坏。
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架3和安装管5,所述基站2通过安装架3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管5外壁上,所述安装管5通过内壁和设置的第四限位台5-3限位套接有放置气囊21的环形放置架5-4。与传统技术相比,安装管5内设置了放置有气囊21的环形放置架5-4,环形放置架5-4在不影响安装牢固性的同时,在不同的紧急状态下,可以支持气囊21做不完全相同的弹射,从而方便基站2的缓冲或降落。
所述缓冲触发单元包括所述环形放置架5-4下方的所述安装管5内壁通过减震槽5-2和第四弹簧22滑动设置的滑动圈15,所述滑动圈15与所述基座1接触设置。与传统装置的区别技术特征为,安装管5与固定管1-4之间为滑动安装,可以保证安装的牢固性,也可以当装置坠落状态时,利用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移量触发气囊21做缓冲弹,结构简单,效果可靠。
所述缓冲触发机构包括贯穿安装管5壁的顶杆20和供气囊21弹出的让位腔19,所述顶杆20的下端位于第四弹簧22的收缩轨迹之外且位于滑动圈15的滑动轨迹之上;所述顶杆20上端止于让位腔19的上侧且固定设置有磁铁20-1;所述让位腔19的上部滑动设置带有和磁铁20-1磁性相反用于封合让位腔19的磁性挡板20-2,所述磁性挡板20-2等角度均匀滑动分布在所述安装管5壁上,且所有所述磁性挡板20-2上端共同固定在同一个封合圈20-3上,所述封合圈20-3内壁与所述安装管5内壁齐平,所述封合圈20-3与所述安装管5上端的安装槽5-5外壁有间隙。该部分与传统的弹射装置的区别是,本装置的动力源是自然的坠落产生的惯性,即滑动圈15触发顶杆20向上运动引发的联动,此外就是当顶杆20向上运动时,会同时打开气囊21的两个膨胀通道,即让位腔19与封合圈20-3和安装槽5-5下端面之间的间隙,使气囊21可以做两个方向的缓冲垫,此外,所述封合圈20-3内壁与所述安装管5内壁齐平,所述封合圈20-3与所述安装管5上端的安装槽5-5外壁有间隙(如图11结合图12),封合圈20-3这样的设计,即为气囊21在向上方向弹出时预留了两个通道;一个通道是从封合圈20-3下端和安装槽5-5下端之间的间隙通过,另一个是从封合上端与堵头4下端之间的间隙穿过,从而为气囊21的实际工作情况提供了灵活的可变性。需要注意的,由于存在实体间隔,所以气囊21从封合圈20-3下端穿过的阻力较大,正好匹配让位腔19的阻力较大,从而使气囊21上下两端弹出的量是相等的,此外还会有动态缓冲效果。
所述让位腔19下端塞有防水的堵圈5-1。降落之后可以为和机构整体内部防水。
所述基座1包括等角度分布的降落触发单元,所述降落触发单元包括横架1-1,所述横架1-1内均开设有抛物曲线状的滚道1-2(抛物线曲线的滚道1-2作用是确保导电球1-3在发生足够的倾斜后才会滚落,从而保证装置使用的稳定性),每个所述滚道1-2远离基座1中心的一端均放置有一个导电球1-3,每个所述滚道1-2靠近基座1中心的一端上部均阻尼转动连接有一个导电叶1-2-2,每个所述导电叶1-2-2下端的所述滚道1-2上均有一段导电片1-2-1,所述导电片1-2-1和导电叶1-2-2均与所述电池11连接,所述导电球1-3与所述导电叶1-2-2和导电片1-2-1可同时接触,且接触时构成一个通路,所述通路上设置有用电器电磁圈8;所述基座1的中心上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管1-4,所述电磁圈8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管1-4的内壁;所述电磁圈8上等角度均匀固定分布有限位柱9,所述限位柱9上滑动设置有与电磁圈8通过第五弹簧23连接的卡板13,所述卡板13上侧的所述固定管1-4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台1-4-1,所述第一限位台1-4-1上端设置有第一弹簧12,所述固定管1-4的管口外壁套在所述安装管5下端内壁,所述固定管1-4的管口端面接触在所述滑动圈15下表面。与传统技术相比,装置的触发点为不可控的地震因素导致的房屋倾倒,利用导电球1-3、导电叶1-2-2和导电片1-2-1之间产生的通路为电磁圈8供电,从而稳定可靠的控制卡板13的卡接状态,使触发结构简单,效果可靠(抛物线曲线的滚道1-2设计,使触发装置的稳定性极高,很难被干扰)。
所述降落触发机构包括与所述安装管5套接的安装柱10,所述安装柱10上端固定设置有堵头4,所述安装柱10通过下部设置的第二限位台10-1上端面和等角度分布在第三限位台10-2上端面的第二弹簧16与所述环形放置架5-4下端面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弹簧16内侧对应的第三限位台10-2部分均固定设置有一个撞柱14;所述第三限位台10-2下端通过第一弹簧12与所述第一限位台1-4-1连接;所述电池11设置在所述安装柱10下部内;所述安装柱10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台10-1,所述第二限位台10-1下侧所述安装柱10上通过扭簧等角度均匀铰接有多个限位卡柱25;所述限位卡柱25与所述卡板13个数相等,位置匹配且可相互卡接。与传统技术相比,该触发机构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一个撞柱14,当第二弹簧16复位时,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撞击力,促使环形放置架5-4必然和安装管5产生相对位移,确保气囊21在环形放置架5-4越过封合圈20-3之后触发。
所述安装管5上还设置有用于气囊21降落后的刺穿装置;所述刺穿装置包括个数与基站2相等的等角度均匀分布在所述安装外壁的导向管6,每个所述导向管6内均滑动设置有一个针头7,所述针头7通过连接架24与通过套座2-1滑动设置在所述基站2上的触发杆17固定连接;所述触发杆17下端通过第三弹簧18和基站2连接。如果装置无法挂树,那么气囊21的存在会增大装置的整体受风面积,减小稳定性。所以当装置无法挂树后,垂直落地是必然结果:如图6结合图10所示,在基站2落地之前,触发杆17必然先接触地面,从而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进一步的通过连接架24带动针头7向上运动,从而使其脱离导向管6,刺穿气囊21,进一步的,使落地后的装置体积减小,从而稳定性更高。
使用时,首先将本发明的基座1埋设在楼顶上或者其他的外接设备上以固定基座1,再将支撑装置套设在基座1上即可完成固定安装,其中套设过程如下:
如3所示,将安装管5的轴线与基座1的固定管1-4轴线对齐,将安装管5上的滑动圈15与固定管1-4上端口对齐且接触,再将安装柱10通过堵头4沿着其轴线方向向下按压至限位卡柱25与卡板13卡接即可。安装完毕状态下的各弹簧的状态为:第一弹簧12为压缩状态(如图4所示)、第二弹簧16为拉伸状态、第三弹簧18为自由状态(如图6所示)、第四弹簧22为压缩状态(克服基站2、安装管5的重量和平衡第二弹簧16的拉力,如图7所示)、第五弹簧23为自由状态(如图4所示)。此外,安装状态下的基站2是稳定的,如图8所示的固定管1-4外壁贴合与安装管5内壁,如图4所示的第一限位台1-4-1内壁与安装柱10的外壁贴合。
需要注意的是,当地震发生时,针对楼房的倒向不同(倾斜倒塌和垂直倒塌),本装置存在两种工作形态,即降落触发机构的触发或缓冲触发机构的触发:以下分别就两种情况详细描述工作原理:
降落触发机构:当楼房发生倾斜倒塌时,如图3所示,首先,楼房的倾斜会带动基座1的倾斜,从而总会至少使一个方向的导电球1-3由于重力的作用沿着滚道1-2滚动,进一步的导电球1-3同时接触导电片1-2-1和导电叶1-2-2(如图4所示),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通路,使电磁圈8瞬间产生引力。进一步的,电磁圈8吸引卡板13顺着限位柱9朝着远离固定管1-4轴线的方向运动,从而失去对限位卡柱25的卡接作用。进一步的,安装管5和安装柱10会同时分别受到第四弹簧22和第一弹簧12的推力,从而产生一个整体远离基座1的运动量,使安装管5和安装柱10整体脱离基座1;与此同时进行的是:当限位卡柱25和卡板13脱离卡接时,如图3结合图6和图7所示,由于第四限位台5-3的限位作用,在第二弹簧16的复位作用下,安装柱10也会安装管5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当第二弹簧16复位运动完全完成后,在惯性的作用下,撞柱14会撞击环形放置架5-4,使其也产生一个相对于安装管5的运动量,结合图11,当环形放置架5-4的上端面越过封合圈20-3后,气囊21会迅速膨胀,彻底穿过堵头4和安装管5之间的缝隙,完成完全伸展,如图13所示,从而充当一个降落缓冲伞,使基站2整体不会因为坠落而摔坏。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震后地面情况复杂,所以安装管5和基站2不一定会落到平地,可能会落到树上或者坍塌的楼房框架上,现在以树上为例,简要叙述工作原理:当安装管5整体落到树上之后,由于安装管5和基站2整体体积较小不利于挂树(挂树可以保证所有的基站2都可以正常垂直地面工作,比整体横向安置效果好的多,此外挂树后装置整体不容易进水),所以气囊21此时仍然可以利用其体积较大帮助装置挂树。
如果装置无法挂树,那么气囊21的存在会增大装置的整体受风面积,减小稳定性。所以当装置无法挂树后,垂直落地是必然结果:如图6结合图10所示,在基站2落地之前,触发杆17必然先接触地面,从而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进一步的通过连接架24带动针头7向上运动,从而使其脱离导向管6,刺穿气囊21,进一步的,使落地后的装置体积减小,从而稳定性更高。
缓冲触发机构:事实上,基座1是固定基站2最稳定的结构,当楼房发生垂直倒塌时,由于不存在埋设和横向的冲击,所以理论上,只需要减小坠落时产生的撞击力量即可保证基站2不会损坏;当安装基站2的楼房发生垂直坍塌时,如图3所示,失重状态的安装管5会被安装柱10通过堵头4定位在安装柱10和固定管1-4之间,且随着基座1一起下落,由于是垂直坠落,所以导电球1-3不会越过滚道1-2;继续的,当基座1瞬间停止坠落,即着地时,由于惯性作用,安装柱10和安装管5会有继续相对固定管1-4运动的趋势,但是安装柱10的第二限位台10-1将会被卡板13限位(如图4和图5所示),从而无法继续向下运动;而安装管5会带着环形放置架5-4继续向下运动,如图7所示,安装管5的惯性将会使滑动圈15被固定管1-4的顶端顶住做相对于安装管5向上的运动,从而继续压缩减震槽5-2内的第四弹簧22(由于第二弹簧16为拉伸弹簧,所以可以保证环形放置架5-4和安装管5是相对静止的),当滑动圈15顶到顶杆20时,顶杆20向上运动,如图9所示:顶杆20上端的磁铁20-1向上运动,从而顶起磁性挡板20-2,从而使让位腔19接通,进一步的,气囊21通过让位腔19向下弹出,形成向下方向的缓冲防撞气垫,从而防止基站2再惯性作用下损坏基座1,失去固定;与此同时进行的是,如图11结合图12所示,磁性挡板20-2向上运动时,使封合圈20-3失去了对气囊21上方的封合作用,从而使一部分的气囊21顺着封合圈20-3和安装槽5-5下端面之间的间隙弹出,从而形成一个向上方向的防撞气垫,从而防止第四弹簧22复位过程中,安装管5和堵头4之间的冲击,进一步的防止限位卡柱25在卡板13的作用下崩断,从而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具体效果展示如图14,需要注意的是,缓冲触发状态下的气囊21会被安装管5上的腔体连接部位分为多个,但是不影响缓冲效果;此外,由于上下缓冲当中使用的是同一个气囊21,会形成一个动态缓冲,所以缓冲效果会更好,具体原理是,如当安装管5向下冲击时,会率先挤压下端部分的气囊21,从而使下面的气囊21一部分气体流动到上面的气囊21内(由于上方和下方气囊21之间的通道较小,所以冲击状态下,不会发生两个方向气囊21合并的情况),当在第四弹簧22的复位下安装向上运动时,同样的上方的气囊21也会有一部分的气体挤压到下方的气囊21内,这样的意义是,撞击产生时,可能产生破坏最严重的一次会是安装管5的第一次回弹,因为直接的最终受力点为限位卡柱25和卡块,限位卡柱25体积较小,强度很难提高,但是同一个气囊21,会使第一次回弹的过程中,上方气囊21的膨胀程度明显会由于第一次下方冲撞而提高,从而使装置的缓冲效果更好,且成本比两个气囊21便宜。
请参阅图15-17,所述基站2四周下端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缓震限位装置26,所述缓震限位装置26设置有四个,所述缓震限位装置26包括第一旋转轴承26-1、连接支杆26-2、限位滑块26-3、缓震弹簧26-4和第二旋转轴承26-5,四个所述第一旋转轴承26-1均设置在所述基站2四周下端中间位置,所述连接支杆26-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轴承26-1旋转连接,所述连接支杆26-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轴承26-5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承26-5固定设置在所述限位滑块26-3的上端,所述横架1-1四端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滑块滑动配合的滑槽1-5,所述滑槽1-5内壁和所述限位滑块26-3外壁通过所述缓震弹簧26-4连接,所述滑槽1-5远离所述缓震弹簧26-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限位滑块26-3的限位槽1-5-1,在所述固定管1-4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弹簧27。当装置受到轻微或中等碰撞时,直接弹出气囊会造成装置使用的不便捷性,缓震限位装置的设置能有效的在装置受到轻微或中等碰撞时起到缓震限位的效果,在装置受到水平方向轻微的碰撞时,固定弹簧发生振动,缓震滑块在滑槽中滑动,进一步的带动受力方向上的缓震弹簧发生振动,起到缓震的效果,在装置受到水平方向上中等的碰撞时,滑块移动到滑槽内远离缓震弹簧的一端进入限位槽,使整个装置固定,避免进一步剧烈碰撞对基站造成的伤害。

Claims (7)

1.一种5G天线基站,包括基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2)通过支撑装置设置在基座(1)上,所述支撑装置内设置有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内设置有用于缓冲和降落的气囊(21),所述气囊(21)连接有降落触发机构和缓冲触发机构,所述降落触发机构和缓冲触发机构分别由降落触发单元和缓冲触发单元触发,所述缓冲触发单元和降落触发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安装装置内还设置有备用的为基站(2)供电的电池(11);所述基站(2)四周下端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缓震限位装置(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天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限位装置(26)设置有四个,所述缓震限位装置(26)包括第一旋转轴承(26-1)、连接支杆(26-2)、限位滑块(26-3)、缓震弹簧(26-4)和第二旋转轴承(26-5),四个所述第一旋转轴承(26-1)均设置在所述基站(2)四周下端中间位置,所述连接支杆(26-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轴承(26-1)旋转连接,所述连接支杆(26-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轴承(26-5)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承(26-5)固定设置在所述限位滑块(26-3)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天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横架(1-1),所述横架(1-1)四端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滑块滑动配合的滑槽(1-5),所述滑槽(1-5)内壁和所述限位滑块(26-3)外壁通过所述缓震弹簧(26-4)连接,所述滑槽(1-5)远离所述缓震弹簧(26-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限位滑块(26-3)的限位槽(1-5-1),在所述固定管(1-4)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弹簧(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5G天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架(3)和安装管(5),所述基站(2)通过安装架(3)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管(5)外壁上,所述安装管(5)通过内壁和设置的第四限位台(5-3)限位套接有放置气囊(21)的环形放置架(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5G天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触发单元包括所述环形放置架(5-4)下方的所述安装管(5)内壁通过减震槽(5-2)和第四弹簧(22)滑动设置的滑动圈(15),所述滑动圈(15)与所述基座(1)接触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5G天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触发机构包括贯穿安装管(5)壁的顶杆(20)和供气囊(21)弹出的让位腔(19),所述顶杆(20)的下端位于第四弹簧(22)的收缩轨迹之外且位于滑动圈(15)的滑动轨迹之上;所述顶杆(20)上端止于让位腔(19)的上侧且固定设置有磁铁(20-1);所述让位腔(19)的上部滑动设置带有和磁铁(20-1)磁性相反用于封合让位腔(19)的磁性挡板(20-2),所述磁性挡板(20-2)等角度均匀滑动分布在所述安装管(5)壁上,且所有所述磁性挡板(20-2)上端共同固定在同一个封合圈(20-3)上,所述封合圈(20-3)内壁与所述安装管(5)内壁齐平,所述封合圈(20-3)与所述安装管(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5G天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腔(19)下端塞有防水的堵圈(5-1)。
CN202011534445.XA 2020-12-23 2020-12-23 5g天线基站 Withdrawn CN1127389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4445.XA CN112738919A (zh) 2020-12-23 2020-12-23 5g天线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4445.XA CN112738919A (zh) 2020-12-23 2020-12-23 5g天线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8919A true CN112738919A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04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34445.XA Withdrawn CN112738919A (zh) 2020-12-23 2020-12-23 5g天线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89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3875A (zh) * 2021-05-12 2021-07-30 李鑫男 一种自动防护的5g信号接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3875A (zh) * 2021-05-12 2021-07-30 李鑫男 一种自动防护的5g信号接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5228B (zh) 一种无人机坠落保护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791965B (zh) 自稳定无转矩立方星制动帆离轨装置
CN208777753U (zh) 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CN112738919A (zh) 5g天线基站
CN112061380A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用缓冲装置
CN112770192A (zh) 一种防地震的5g天线基站
CN115348781A (zh) 一种用于组合式lcd显示屏的防护结构
CN214833668U (zh) 一种建筑工程抗震结构
CN210191809U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缓冲装置
CN208920980U (zh) 一种爆破飞石防护装置
CN112319782A (zh) 一种自平衡无人机脚架及其平衡方法
CN214424196U (zh) 一种轻便型变电站围栏
CN208190179U (zh) 桥架双向抗震支吊架
CN206285456U (zh) 一种具有战术指导功能的篮球架
CN109149431A (zh) 一种可移动式变电站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734520U (zh) 便携式轻型无人机拦阻回收装置
CN113120226B (zh) 一种无人机用的减震机构
CN114326939A (zh) 一种具备自保护性能的云计算机柜及其自保护方法
CN110271687B (zh) 便携式轻型无人机拦阻回收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8981517A (zh) 一种爆破飞石防护装置
CN205160525U (zh) 一种用于保持消防救灾现场信号不中断的快速搭设装置
CN114776959A (zh) 一种基于网络技术的矿山用安全预警装置
CN207644631U (zh) 小型旋翼无人机防坠简易保护气囊
CN219681651U (zh) 一种游乐设备缓冲器防撞设备
CN210406831U (zh) 一种飞机施药静电控制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