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8541B - 画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画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8541B
CN112738541B CN202011566807.3A CN202011566807A CN112738541B CN 112738541 B CN112738541 B CN 112738541B CN 202011566807 A CN202011566807 A CN 202011566807A CN 112738541 B CN112738541 B CN 1127385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ture
effective display
resolution
display area
c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68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8541A (zh
Inventor
彭帮
吴旺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668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85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8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854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4887 priority patent/WO2022135093A1/zh
Priority to EP21909090.9A priority patent/EP4231650A4/en
Priority to US18/256,617 priority patent/US2024003679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8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8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1Server components or server architectures
    • H04N21/218Source of audio or video content, e.g. local disk arrays
    • H04N21/2187Live fe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1Server components or server architectures
    • H04N21/222Secondary servers, e.g. proxy server, cable television Head-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 H04N21/23436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by altering the spatial resolution, e.g. for clients with a lower screen resolution
    • H04N21/23437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by altering the spatial resolution, e.g. for clients with a lower screen resolution for performing aspect ratio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58Client or end-user data management, e.g. managing client capabilities, user preferences or demographics, processing of multiple end-users preferences to derive collaborative data
    • H04N21/25808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 H04N21/25825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involving client display capabilities, e.g. screen resolution of a mobile 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 H04N21/44026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by altering the spatial resolution, e.g. for displaying on a connected PDA
    • H04N21/44027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by altering the spatial resolution, e.g. for displaying on a connected PDA for performing aspect ratio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508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or end-us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04N21/47214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e.g. of sport results or stock mark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5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client and server
    • H04N21/658Transmission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 H04N21/6582Data stored in the client, e.g. viewing habits, hardware capabilities, credit card numb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07Resolution change, inclusive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olutions for different screen are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画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根据第一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得到有效显示画面,有效显示画面的显示比例和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将有效显示画面发送至客户端显示。本公开实施例针对不同分辨率的客户端,不需要技术人员部署更多种显示比例的服务端,也不需要为不同分辨率的客户端去匹配相同比例分辨率的服务端,只需要获取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便可以输出与客户端相同显示比例的有效显示画面,在保证客户端显示的画面不出现黑边、不会变形的情况下,实现了一个服务端能够支持各种不同分辨率的客户端的效果,降低了服务端的管理复杂度、提高服务端设备利用率。

Description

画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图像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画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设备应运而生,人们可以使用手机、电脑、显示器等终端设备直播、看视频、玩游戏等,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这些终端设备的功能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人们在进行直播、看视频、玩游戏等娱乐活动时,对直播画面、视频画面以及游戏画面的观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相关技术中,客户端播放的视频画面是由服务端输出的,比如,用户使用客户端进行直播时,向服务端发送直播请求,服务端接收到直播请求之后向相应的客户端输出相应的直播画面,服务端输出的画面的分辨率与服务端的虚拟显示屏幕的分辨率相同。然而,不同的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是不同的,若要保证客户端播放的画面质量,则必须为客户端匹配一个相同分辨率比例的服务端。比如,客户端显示屏幕分辨率为720×1280,其分辨率比例为9:16,则需要给该客户端匹配的服务端的虚拟显示屏幕的分辨率比例也应该为9:16(比如可以是720×1280)。如果不能提供和客户端显示屏幕比例一样的服务端,客户端播放的画面就会出现上下黑边或者所有黑边,甚至画面被裁剪或者被拉伸变形,严重影像了画面质量。
由于针对每个客户端都要为其匹配分辨率比例相同的服务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去调度匹配服务端。并且一个服务端只能支持同样比例分辨率的客户端,因此若要保证所有分辨率的客户端播放画面质量,就需要部署更多支持不同比例的分辨率的服务端,从而导致服务端的管理复杂度高,设备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画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去调度匹配服务端、服务端管理复杂度高以及服务端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画面显示方法,应用于服务端,包括:
获取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
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得到有效显示画面,所述有效显示画面的显示比例和所述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
将所述有效显示画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显示。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画面显示方法,应用于客户端,包括:
将所述客户端的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发送至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得到有效显示画面,所述有效显示画面的显示比例和所述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
接收并显示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有效显示画面。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画面显示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
适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得到有效显示画面,所述有效显示画面的显示比例和所述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有效显示画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显示。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画面显示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客户端的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发送至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得到有效显示画面,所述有效显示画面的显示比例和所述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
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有效显示画面。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画面显示方法。
第六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画面显示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通过服务端获取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然后根据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去调整待输出画面的显示比例,使得服务端最终输出的有效显示画面的比例和客户端显示屏幕的比例相同,进而在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显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针对不同分辨率的客户端,不需要技术人员部署更多种显示比例的服务端,也不需要为不同分辨率的客户端去匹配相同比例分辨率的服务端,服务端只需要获取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便可以输出与客户端相同显示比例的有效显示画面,在保证了客户端显示的画面不会出现黑边,也不会出现画面变形的情况下,实现了一个服务端能够支持各种不同分辨率的客户端的效果,降低了服务端的管理复杂度、提高服务端设备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画面适配结果的示意图一;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画面适配结果的示意图二;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画面适配结果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方法的应用场景图一;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方法流程示意图三;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方法的应用场景图二;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方法的应用场景图三;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四;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方法的应用场景图五;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装置中适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客户端播放的视频画面是由服务端输出的,比如,用户使用客户端进行直播时,向服务端发送直播请求,服务端接收到直播请求之后向相应的客户端输出相应的直播画面,服务端输出的画面的分辨率与服务端的虚拟显示屏幕的分辨率相同。然而,不同的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是不同的,若要保证客户端播放的画面质量,则必须为客户端匹配一个相同分辨率比例的服务端,如果不能提供和客户端显示屏幕比例一样的服务端,客户端播放的画面就会出现上下黑边或者所有黑边,甚至画面被裁剪或者被拉伸变形,严重影像了画面质量。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若客户端显示屏幕分辨率(水平像素×垂直像素)为720×1280,其分辨率比例为9:16,给该客户端匹配的服务端的虚拟显示屏幕的分辨率比例也为720×1280,则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显示比例和客户端显示屏幕的比例相同,均为9:16,如此,服务端输出的画面(画面中的元素包括“显示”两个字)在客户端显示屏幕中能够全屏显示。如果匹配的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为720×720,客户端分辨率为720×1280,则如图2所示,客户端显示屏幕中的实际显示画面可能会出现上下黑边(如图2中的a所示),或者,画面纵向拉伸使得客户端能够全屏显示但是画面上下被拉伸变形(如图2中的b所示),或者,画面同比例放大使得客户端全屏显示,但是画面左右被裁剪(如图2中的c所示)。如果匹配的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为360×1280,客户端分辨率为720×1280,则如图3所示,客户端显示屏幕中的实际显示画面可能会出现左右黑边(如图3中的a所示),或者,画面被左右拉伸使得客户端能够全屏显示但是画面左右方向被拉伸变形(如图3中的b所示),或者,画面同比例放大使得客户端显示屏幕能够全屏显示但是上下被裁剪(如图3中的c所示)。
由于针对每个客户端都要为其匹配分辨率比例相同的服务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去调度匹配服务端。并且一个服务端只能支持同样比例分辨率的客户端,因此若要保证所有分辨率的客户端播放画面质量,就需要部署更多支持不同比例的分辨率的服务端,从而导致服务端的管理复杂度高,设备利用率低。
针对此缺陷,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构思主要包括:提供一种多分辨率画面适配的方法,在服务端按照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对待输出画面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得到的有效显示画面的比例和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比例相同,进而将有效显示画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显示。针对不同分辨率的客户端,不需要技术人员部署更多种显示比例的服务端,也不需要为不同分辨率的客户端去匹配相同比例分辨率的服务端,服务端只需要获取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便可以输出与客户端相同显示比例的有效显示画面,在保证了客户端显示的画面不会出现黑边,也不会出现画面变形的情况下,实现了一个服务端能够支持各种不同分辨率的客户端的效果,降低了服务端的管理复杂度、提高服务端设备利用率。并且,服务端在根据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之后,可以不将调整后的画面直接发送至客户端显示,而是先按照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在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中划分出有效显示区域,该有效显示区域的比例和客户端显示屏幕的显示比例相同,将调整后的待输出画面投射到该有效显示区域中,然后服务端将其虚拟显示屏幕的整个显示画面发送至客户端,即发送至客户端的整个显示画面的画面比例是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比例,客户端在接收到整个显示画面后,将整个显示画面中有效显示区域内的有效显示画面提取出来进行显示,这样服务端编码传输的一直都是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尺寸,针对不同分辨率的客户端,服务端传输的整个显示画面的分辨率是一致的,只是不同分辨率的客户端各自对应的有效显示区域中的有效显示画面的分辨率不一致,这样有利于服务端持续推流,而不需要在客户端分辨率发生改变后重新配置解码器。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方法的应用场景图一。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的基本架构主要包括:至少一个服务端401和客户端402;当用户使用客户端直播或观看视频时,点击相应的播放控件,然后客户端向至少一个服务端发送获取请求,至少一个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获取请求之后,在至少一个服务端中调度与该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比例相同的服务端,假设第一服务端的虚拟显示屏幕与该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比例相同,则由第一服务端向客户端输出相应的直播或视频画面;若至少一个服务端中没有与客户端402分辨率比例一致的服务端,则从中选择一个当前处于空闲状态的服务端输出客户端请求的画面。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方法流程示意图一,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服务端。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01,获取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
具体的,当用户使用客户端直播或观看视频时,点击相应的播放控件,然后客户端向至少一个服务端发送调度请求,该调取请求携带后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至少一个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调度请求之后,调度一个当前处于空闲状态的服务端,该服务端解析调度请求获得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若至少一个服务端当前都处于非空闲状态,则将每个服务端将调取请求加入等待队列,当其中有服务端执行完任务时的处理该调度请求。需要说明的是,当有服务端开始处理调度请求时,该服务端会向其他服务端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其他服务端将该调度请求在等待队列中清除,避免多个服务端重复处理该调度请求。
S502,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得到有效显示画面,所述有效显示画面的显示比例和所述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
其中,第一分辨率的比例即为水平像素与垂直像素的比,待输出画面是服务端需要向客户端推流的图像。
具体的,服务端根据第一分辨率确定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宽高比例,即第一分辨率中的水平像素和垂直像素的比,根据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宽高比例对待输出画面重新布局,使得调整后的待输出画面的宽高比例等于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宽高比例。
示例性的,假设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为720×1440,该服务端接收道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后确定该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宽高比例为9:16,若采用现有技术,服务端会向该客户端输出分辨率为720×1440(宽高比例为1:2)的画面,由于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宽高比与服务端输出画面的宽高比,因此会导致客户端显示该画面时出现黑边或者画面被裁减、被拉伸变形。而本实施例中服务端自动对待输出画面中的元素重新布局调整,使得调整后的待输出画面(即有效显示画面)的分辨率为720×1280,调整后的待输出画面的宽高比也为9:16。
S503,将所述有效显示画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显示。
具体的,由于上一步骤中服务端将待输出画面的比例调整到和客户端显示屏幕的比例一致,使得客户端接收到的有效显示画面的比例和客户端显示屏幕的比例相同,客户端只需要平铺显示就可以在显示屏幕中正常全屏显示有效显示画面,不需要对画面进行拉伸、裁剪等操作,也不会出现黑边,保证了画面质量。
本公开实施例中,针对不同分辨率的客户端,不需要技术人员部署更多种显示比例的服务端,也不需要为不同分辨率的客户端去匹配相同比例分辨率的服务端,服务端只需要获取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便可以输出与客户端相同显示比例的有效显示画面,在保证了客户端显示的画面不会出现黑边,也不会出现画面变形的情况下,实现了一个服务端能够支持各种不同分辨率的客户端的效果,降低了服务端的管理复杂度、提高服务端设备利用率。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方法流程示意图二,本公开实施例以服务端和客户端的交互为例,在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对画面显示方法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601,客户端将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发送至服务端。
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使用手机、平板、显示器等客户端进行直播或者观看视频时,以触控的方式点击显示屏幕上相应的直播控件或者视频播放控件或者用遥控选择待播放的视频,则客户端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操作向服务端发送携带有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调度请求,服务端可以在接收到的调度请求中解析出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客户端会同时将调取请求发送至多个服务端设备,多个服务端设备调度当前处于空闲状态的服务端来为该客户端输出相应的画面。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后台服务端包括服务器A、服务器B和服务器C这三个设备,用户使用手机801进行直播,则当用户点击手机屏幕上的发起直播控件时,手机向这三个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手机显示屏幕分辨率的调度请求,若服务器A当前处于空闲状态,则服务器A接收到手机发送的调取请求之后,由服务器A向手机输出直播画面,同时服务器A会向其余两个服务器B和C发送指示信息,服务器B和C接收到该指示信息之后便不会再对手机发送的调度请求进行处理,避免多个服务器重复处理。此时,若有用户使用显示器802看电视,则用户可以使用遥控器803选择想要播放的视频,确认选择之后,显示器会向服务器A、B和C发送携带有显示器分辨率的调度请求,由于服务器A此时正在为手机801输出直播画面,则在服务器B和C中选择一个向显示器输出视频画面。
需要说明的是,若这三个服务器当前都处于非空闲状态,则每个服务器将调取请求加入等待队列,当其中有服务端执行完任务时的处理该调度请求。
S602,服务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分辨率,确定所述待输出画面在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中的有效显示区域,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比例与所述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见图7,服务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分辨率,确定所述待输出画面在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中的有效显示区域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6021,创建背景画面,所述背景画面的第二分辨率和所述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分辨率相同。
具体的,根据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分辨率创建背景画面,创建的背景画面的分辨率与虚拟显示屏幕的物理分辨率相同。
示例性的,假设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为720×1440,则如图9中的a所示,创建的背景画面的尺寸也为720×1440。
S6022,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和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和高度。
本步骤中,根据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水平像素(宽度)和第一垂直像素(高度)和创建的背景画面的第二水平像素和第二垂直像素,来确定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和高度,使得有效显示区域的宽高比例和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宽高比例一致。
具体的,确定所述第一分辨率的第一垂直像素与第一水平像素的比值,得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高度与宽度的比例。若判定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垂直像素(即背景画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水平像素(即背景画面的宽度)与所述比值的乘积,则将所述第二水平像素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将所述第二水平像素与所述比值的乘积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若判定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垂直像素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水平像素与所述比值的乘积,则所述第二垂直像素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将所述第二垂直像素与所述比值相除,将相除结果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
S6023,根据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和宽度,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相对于所述背景画面的坐标信息。
本步骤中,如图9中的a所示,以背景画面的左下角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若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为720×1440,则背景画面的各个顶点在坐标系中的坐标如图9中的b所示。
具体的,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一顶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其中,所述第一顶点的横坐标为所述第二水平像素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的差值的一半,所述第一顶点的纵坐标为所述第二垂直像素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的差值的一半。
进一步的,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二顶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述第二顶点是所述第一顶点的对角顶点,所述第二顶点的横坐标为所述第一顶点的横坐标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之和,所述第二顶点的纵坐标为所述第一顶点的纵坐标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之和。
S6024,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在所述背景画面中划分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
具体的,确定了有效显示画面的两个对角顶点的坐标信息之后,在背景画面中划分出有效显示区域。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划分有效显示区域的过程,下面以代码来描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坐标信息的确定过程:
Figure BDA0002861896790000101
计算后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一顶点的坐标为(offX,offY),第二顶点的坐标为(offX+outWidth,offY+outHeight)。
其中,第一行代码中的displayAspect表示客户端显示屏幕的高度(第一垂直像素)和宽度(第一水平像素)的比值,videoHeight表示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高度(即第二垂直像素),videoWidth表示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高度(即第二垂直像素),outHeight表示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outWidth表示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客户端在背景画面中提取有效显示区域中的有效显示画面,在划分有效显示区域时,将有效显示区域在背景画面中居中。
示例性的,若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为720×1440(即创建的背景画面的宽度×高度),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为720×1280,则先确定客户端显示屏幕的高度和宽度的比值为1280:720,即16/9;然后,背景画面的宽度与该比值的乘积为720*16/9=1280,该乘积小于背景画面的高度1440,则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就等于背景画面的宽度720,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就等于1280,即有效显示区域的分辨率为720×1280。在得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和高度之后,以背景画面为坐标系,确定有效显示区域的两个对角顶点的坐标,其中,第一顶点的横坐标为背景画面的宽度与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的差值的一半,即(720-720)/2=0,第一顶点的纵坐标为背景画面的高度与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的差值的一半,即(1440-1280)/2=80,则第一顶点的坐标为(0,80);与第一顶点为对角顶点的第二顶点的横坐标为第一顶点的横坐标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之和,即0+720=720,第二顶点的纵坐标为所述第一顶点的纵坐标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之和,即80+1280=1360,则第二顶点的坐标为(720,1360),依据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的坐标再背景画面中划分出有效显示区域,如图9中的c所示。
示例性的,若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为720×1440(即创建的背景画面的宽度×高度),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为720×1680,则确定客户端显示屏幕的高度和宽度的比值为1680:720,即21/9;然后,背景画面的宽度与该比值的乘积为720*21/9=1680,该乘积大于背景画面的高度1440,则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就等于背景画面的高度1440,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为1440/(21/9),向上取整数约等于618,即有效显示区域的分辨率为618×1440。在得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和高度之后,以背景画面为坐标系,确定有效显示区域的两个对角顶点的坐标,其中,第一顶点的横坐标为背景画面的宽度与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的差值的一半,即(720-618)/2=51,第一顶点的纵坐标为背景画面的高度与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的差值的一半,即(1440-1440)/2=0,则第一顶点的坐标为(51,0);与第一顶点为对角顶点的第二顶点的横坐标为第一顶点的横坐标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之和,即51+618=669,第二顶点的纵坐标为所述第一顶点的纵坐标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之和,即0+1440=1440,则第二顶点的坐标为(669,1440)。依据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的坐标再背景画面中划分出有效显示区域,如图9中的d所示。
S603,服务端对所述待输出画面进行重新布局,并将重新布局的待输出画面投射到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中。
具体的,创建了背景画面并在背景画面中划分出有效显示区域之后,需要对待输出画面进行重新布局,即根据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和宽度,调整所述待输出画面的垂直像素和水平像素,使得所述待输出画面的垂直像素等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且所述待输出画面的水平像素等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然后将调整后的待输出画面投射到所述背景画面中的有效显示区域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首先技术人员需要创建一个分辨率和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一致的背景画面,对应的代码为IBinder createDisplay(String name,booleansecure),创建好了背景画面之后,按照之前确定的有效显示区域的坐标信息,在背景画面中设置有效显示区域,对应的代码为Transaction setDisplayProjection(IBinderdisplayToken,int orientation,Rect layerStackRect,Rect displayRect),其中,Rect表示描述一个区域,有一个开始点的横纵坐标和设置的区域对应的宽高,即x,y,width,height;其中,layerStackRect为对背景画面的区域描述,比如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为720×1440,则相应的背景画面区域描述为(x=0,y=0,width=720,height=1440);displayRect,如确定了有效显示区域的宽高为720×1280,则经上述对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一顶点坐标进行计算可知,有效显示区域描述为(x=0,y=80,width=720,heigt=1280)。然后服务端系统根据技术人员设置的有效显示区域,将待输出画面重新布局投射到该有效显示区域中,由于划分出的有效显示区域的比例和客户端显示屏幕的比例相同,因此,服务端直接将待输出画面布局成与客户端显示屏幕相同比例的有效显示画面,不需要对画面进行拉伸、裁剪等操作。
S604,服务端将其虚拟显示屏幕中的整个显示画面发送至客户端。
具体的,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中的整个显示画面即为创建的背景画面,且背景画面中设置有有效显示区域,有效显示区域中显示的画面是与客户端显示屏幕比例相同的有效显示画面。即,针对不同分辨率的客户端,服务端向客户端发送的画面始终是与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尺寸相同的背景画面,只是背景画面中设置的有效显示区域中的有效显示画面不一致,有效显示区域会根据客户端分辨率进行调整。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为720×1440,第一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为720×1280,第二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为720×1680,则服务端向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发送的背景画面的尺寸是一样的,都是720×1440,只是发送给两个客户端的背景画面中的有效显示画面不一致,发送给第一客户端的背景画面中的有效显示画面为720×1280,发送给第二客户端的背景画面中的有效显示画面为618×1440。
S605,客户端接收所述整个显示画面。
S606,客户端将所述整个显示画面中有效显示区域内的画面提取出来进行显示。
具体的,客户端接收到服务端发送的虚拟显示屏幕中的整个显示画面(即投射有有效显示画面的背景画面)之后,由于背景画面中的有效显示区域的比例和客户端显示屏幕的比例相同,客户端会自动提取出有效显示区域中的有效显示画面,并且,由于提取出的有效显示画面的比例和客户端显示屏幕的比例相同,如图11所示,客户端只需要平铺显示就可以在显示屏幕中正常显示提取到的有效显示画面,不需要对画面进行拉伸、裁剪等操作,保证了客户端显示的画面质量。
本公开实施例中,针对不同分辨率的客户端,不需要技术人员部署更多种显示比例的服务端,也不需要为不同分辨率的客户端去匹配相同比例分辨率的服务端,服务端只需要获取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便可以输出与客户端相同显示比例的有效显示画面,在保证了客户端显示的画面不会出现黑边,也不会出现画面变形的情况下,实现了一个服务端能够支持各种不同分辨率的客户端的效果,降低了服务端的管理复杂度、提高服务端设备利用率。更进一步的,由于创建了和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尺寸相同的背景画面,在背景画面中设置有效显示区域,并将带输出画面重新布局投射到有效显示区域中,同一个服务端针对不同分辨率的客户端,进行编码传输的画面尺寸始终和虚拟显示屏幕的尺寸相同,这样有利于服务端持续的推流,而不需要在客户端分辨率改变后重新配置解码器。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如图1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21,适配模块122和第一发送模块123;其中,获取模块121,用于获取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适配模块12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得到有效显示画面,所述有效显示画面的显示比例和所述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第一发送模块123,用于将所述有效显示画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显示。
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所述适配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122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确定所述待输出画面在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中的有效显示区域,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比例与所述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
投射单元1222,用于对所述待输出画面进行重新布局,并将重新布局的待输出画面投射到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中,得到有效显示画面。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创建子单元,用于创建背景画面,所述背景画面的第二分辨率和所述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分辨率相同;
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和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和高度;
所述计算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和宽度,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相对于所述背景画面的坐标信息;
划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在所述背景画面中划分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子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分辨率的第一垂直像素与第一水平像素的比值;
若判定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垂直像素大于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水平像素与所述比值的乘积,则将所述第二水平像素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将所述第二水平像素与所述比值的乘积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
若判定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垂直像素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水平像素与所述比值的乘积,则所述第二垂直像素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将所述第二垂直像素与所述比值相除,将相除结果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
进一步的,计算子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一顶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其中,所述第一顶点的横坐标为所述第二水平像素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的差值的一半,所述第一顶点的纵坐标为所述第二垂直像素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的差值的一半;
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二顶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述第二顶点是所述第一顶点的对角顶点,所述第二顶点的横坐标为所述第一顶点的横坐标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之和,所述第二顶点的纵坐标为所述第一顶点的纵坐标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之和。
进一步的,所述投射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和宽度,调整所述待输出画面的垂直像素和水平像素,使得所述待输出画面的垂直像素等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且所述待输出画面的水平像素等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
将调整后的待输出画面投射到所述背景画面中的有效显示区域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将投射后的背景画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在所述背景画面的有效显示区域中提取所述有效显示画面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设备调度请求,所述设备调度请求用于调度空闲的服务端,所述设备调度请求携带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在确定所述客户端请求调度的服务端为自身时,解析所述设备调度请求,得到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端,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如图1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包括:第二发送模块141和显示模块142;其中,第二发送模块141,用于将所述客户端的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发送至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得到有效显示画面,所述有效显示画面的显示比例和所述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显示模块142,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有效显示画面。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背景画面;
提取所述背景画面的有效显示区域中的有效显示画面进行显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是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在所述背景画面中划分出来的,所述有效显示画面是服务端对待输出画面进行重新布局,并将重新布局的待输出画面投射到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中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发送设备调度请求,所述设备调度请求用于调度空闲的服务端,所述设备调度请求携带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以使所述服务端解析所述设备调度请求,得到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图15,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5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50可以为终端设备或服务器。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平板电脑(Portable Android Device,简称PAD)、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Player,简称PMP)、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15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5所示,电子设备15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1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1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1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15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5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15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1501、ROM 1502以及RAM 1503通过总线15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505也连接至总线15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15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15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简称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15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1508;以及通信装置1509。通信装置15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15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15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15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15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1508被安装,或者从ROM15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15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简称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第一方面,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画面显示方法,应用于服务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
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得到有效显示画面,所述有效显示画面的显示比例和所述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
将所述有效显示画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显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得到有效显示画面,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确定所述待输出画面在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中的有效显示区域,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比例与所述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
对所述待输出画面进行重新布局,并将重新布局的待输出画面投射到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中,得到有效显示画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确定所述待输出画面在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中的有效显示区域,包括:
创建背景画面,所述背景画面的第二分辨率和所述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分辨率相同;
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和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和高度;
根据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和宽度,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相对于所述背景画面的坐标信息;
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在所述背景画面中划分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和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和高度,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分辨率的第一垂直像素与第一水平像素的比值;
若判定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垂直像素大于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水平像素与所述比值的乘积,则将所述第二水平像素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将所述第二水平像素与所述比值的乘积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
若判定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垂直像素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水平像素与所述比值的乘积,则所述第二垂直像素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将所述第二垂直像素与所述比值相除,将相除结果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和宽度,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相对于所述背景画面的坐标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一顶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其中,所述第一顶点的横坐标为所述第二水平像素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的差值的一半,所述第一顶点的纵坐标为所述第二垂直像素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的差值的一半;
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二顶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述第二顶点是所述第一顶点的对角顶点,所述第二顶点的横坐标为所述第一顶点的横坐标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之和,所述第二顶点的纵坐标为所述第一顶点的纵坐标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之和。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对所述待输出画面进行重新布局,并将重新布局的待输出画面投射到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中,包括:
根据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和宽度,调整所述待输出画面的垂直像素和水平像素,使得所述待输出画面的垂直像素等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且所述待输出画面的水平像素等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
将调整后的待输出画面投射到所述背景画面中的有效显示区域内。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将所述有效显示画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显示,包括:
将投射后的背景画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在所述背景画面的有效显示区域中提取所述有效显示画面进行显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获取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设备调度请求,所述设备调度请求用于调度空闲的服务端,所述设备调度请求携带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
在确定所述客户端请求调度的服务端为自身时,解析所述设备调度请求,得到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获取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包括:
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客户端将所述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发送至服务端;
接收所述客户端返回的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
第二方面,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画面显示方法,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客户端的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发送至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得到有效显示画面,所述有效显示画面的显示比例和所述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
接收并显示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有效显示画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接收并显示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有效显示画面,包括: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背景画面;
提取所述背景画面的有效显示区域中的有效显示画面进行显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是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在所述背景画面中划分出来的,所述有效显示画面是服务端对待输出画面进行重新布局,并将重新布局的待输出画面投射到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中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将所述客户端的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发送至服务端,包括:
发送设备调度请求,所述设备调度请求用于调度空闲的服务端,所述设备调度请求携带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以使所述服务端解析所述设备调度请求,得到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
第三方面,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画面显示装置,包括:获取模块,适配模块和第一发送模块;其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适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得到有效显示画面,所述有效显示画面的显示比例和所述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有效显示画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显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适配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确定所述待输出画面在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中的有效显示区域,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比例与所述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用于对所述待输出画面进行重新布局,并将重新布局的待输出画面投射到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中,得到有效显示画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创建子单元,用于创建背景画面,所述背景画面的第二分辨率和所述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分辨率相同;
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和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和高度;
所述计算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和宽度,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相对于所述背景画面的坐标信息;
划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在所述背景画面中划分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计算子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分辨率的第一垂直像素与第一水平像素的比值;
若判定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垂直像素大于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水平像素与所述比值的乘积,则将所述第二水平像素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将所述第二水平像素与所述比值的乘积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
若判定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垂直像素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水平像素与所述比值的乘积,则所述第二垂直像素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将所述第二垂直像素与所述比值相除,将相除结果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计算子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一顶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其中,所述第一顶点的横坐标为所述第二水平像素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的差值的一半,所述第一顶点的纵坐标为所述第二垂直像素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的差值的一半;
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二顶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述第二顶点是所述第一顶点的对角顶点,所述第二顶点的横坐标为所述第一顶点的横坐标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之和,所述第二顶点的纵坐标为所述第一顶点的纵坐标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之和。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投射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和宽度,调整所述待输出画面的垂直像素和水平像素,使得所述待输出画面的垂直像素等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且所述待输出画面的水平像素等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
将调整后的待输出画面投射到所述背景画面中的有效显示区域内。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将投射后的背景画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在所述背景画面的有效显示区域中提取所述有效显示画面进行显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设备调度请求,所述设备调度请求用于调度空闲的服务端,所述设备调度请求携带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在确定所述客户端请求调度的服务端为自身时,解析所述设备调度请求,得到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
第四方面,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画面显示装置,包括:第二发送模块和显示模块;其中,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客户端的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发送至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得到有效显示画面,所述有效显示画面的显示比例和所述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有效显示画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显示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背景画面;
提取所述背景画面的有效显示区域中的有效显示画面进行显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是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在所述背景画面中划分出来的,所述有效显示画面是服务端对待输出画面进行重新布局,并将重新布局的待输出画面投射到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中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发送设备调度请求,所述设备调度请求用于调度空闲的服务端,所述设备调度请求携带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以使所述服务端解析所述设备调度请求,得到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
第五方面,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画面显示方法。
第六方面,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画面显示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13)

1.一种画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端,包括:
获取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
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得到有效显示画面,所述有效显示画面的显示比例和所述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
将所述有效显示画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显示;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得到有效显示画面,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确定所述待输出画面在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中的有效显示区域,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比例和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显示比例相同,其中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为待输出画面在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背景画面的有效显示区域;
对所述待输出画面进行重新布局,并将重新布局的待输出画面投射到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中,得到有效显示画面,其中投射到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中为投射到所述背景画面中的有效显示区域内;
其中,所述将所述有效显示画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显示,包括:
将投射后的背景画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在所述背景画面的有效显示区域中提取所述有效显示画面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确定所述待输出画面在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中的有效显示区域,包括:
创建背景画面,所述背景画面的第二分辨率和所述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分辨率相同;
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和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和高度;
根据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和宽度,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相对于所述背景画面的坐标信息;
根据所述坐标信息在所述背景画面中划分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和所述第二分辨率,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和高度,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分辨率的第一垂直像素与第一水平像素的比值;
若判定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垂直像素大于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水平像素与所述比值的乘积,则将所述第二水平像素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将所述第二水平像素与所述比值的乘积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
若判定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垂直像素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分辨率的第二水平像素与所述比值的乘积,则将所述第二垂直像素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将所述第二垂直像素与所述比值相除,将相除结果确定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和宽度,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相对于所述背景画面的坐标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一顶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其中,所述第一顶点的横坐标为所述第二水平像素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的差值的一半,所述第一顶点的纵坐标为所述第二垂直像素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的差值的一半;
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二顶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述第二顶点是所述第一顶点的对角顶点,所述第二顶点的横坐标为所述第一顶点的横坐标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之和,所述第二顶点的纵坐标为所述第一顶点的纵坐标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输出画面进行重新布局,并将重新布局的待输出画面投射到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中,包括:
根据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和宽度,调整所述待输出画面的垂直像素和水平像素,使得所述待输出画面的垂直像素等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高度且所述待输出画面的水平像素等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
将调整后的待输出画面投射到所述背景画面中的有效显示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设备调度请求,所述设备调度请求用于调度空闲的服务端,所述设备调度请求携带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
在确定所述客户端请求调度的服务端为自身时,解析所述设备调度请求,得到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包括:
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客户端将所述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发送至服务端;
接收所述客户端返回的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
8.一种画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客户端的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发送至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得到有效显示画面,所述有效显示画面的显示比例和所述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
接收并显示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有效显示画面;
其中,所述接收并显示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有效显示画面,包括: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背景画面;
提取所述背景画面的有效显示区域中的有效显示画面进行显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是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在所述背景画面中划分出来的,所述有效显示画面是服务端对待输出画面进行重新布局,并将重新布局的待输出画面投射到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中的,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比例和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显示比例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客户端的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发送至服务端,包括:
发送设备调度请求,所述设备调度请求用于调度空闲的服务端,所述设备调度请求携带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以使所述服务端解析所述设备调度请求,得到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
10.一种画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客户端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
适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得到有效显示画面,所述有效显示画面的显示比例和所述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有效显示画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显示;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得到有效显示画面,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确定所述待输出画面在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中的有效显示区域,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比例和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显示比例相同,其中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为待输出画面在服务端虚拟显示屏幕的背景画面的有效显示区域;
对所述待输出画面进行重新布局,并将重新布局的待输出画面投射到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中,得到有效显示画面,其中投射到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中为投射到所述背景画面中的有效显示区域内;
其中,所述将所述有效显示画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显示,包括:
将投射后的背景画面发送至所述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在所述背景画面的有效显示区域中提取所述有效显示画面进行显示。
11.一种画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客户端的显示屏幕的第一分辨率发送至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调整待输出画面,得到有效显示画面,所述有效显示画面的显示比例和所述第一分辨率的比例相同;
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有效显示画面;
其中,所述接收并显示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有效显示画面,包括: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背景画面;
提取所述背景画面的有效显示区域中的有效显示画面进行显示,所述有效显示区域是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分辨率在所述背景画面中划分出来的,所述有效显示画面是服务端对待输出画面进行重新布局,并将重新布局的待输出画面投射到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中的,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比例和所述客户端显示屏幕的显示比例相同。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或8-9任一项所述的画面显示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或8-9任一项所述的画面显示方法。
CN202011566807.3A 2020-12-25 2020-12-25 画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7385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6807.3A CN112738541B (zh) 2020-12-25 2020-12-25 画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CT/CN2021/134887 WO2022135093A1 (zh) 2020-12-25 2021-12-01 画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EP21909090.9A EP4231650A4 (en) 2020-12-25 2021-12-01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8/256,617 US20240036792A1 (en) 2020-12-25 2021-12-01 Picture display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6807.3A CN112738541B (zh) 2020-12-25 2020-12-25 画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8541A CN112738541A (zh) 2021-04-30
CN112738541B true CN112738541B (zh) 2023-05-16

Family

ID=75616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6807.3A Active CN112738541B (zh) 2020-12-25 2020-12-25 画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36792A1 (zh)
EP (1) EP4231650A4 (zh)
CN (1) CN112738541B (zh)
WO (1) WO20221350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8541B (zh) * 2020-12-25 2023-05-1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画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34101B (zh) * 2021-06-22 2023-06-09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535105B (zh) * 2021-06-30 2023-03-21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文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5942031A (zh) * 2021-08-11 2023-04-0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屏方法、系统、传屏设备及接收设备
CN113873327A (zh) * 2021-09-24 2021-12-3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流呈现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299851B (zh) * 2021-11-23 2023-05-30 深圳市时代华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设备、图像显示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4995775A (zh) * 2022-05-18 2022-09-02 慧之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可视化的智慧矿山信息管控平台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8168A (zh) * 1999-11-09 2003-04-02 诺基亚有限公司 从服务器向用户传递适合内容
CN103530079A (zh) * 2013-09-30 2014-01-22 山西云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不同分辨率的移动终端的图片显示方法及装置
US8947595B1 (en) * 2010-01-26 2015-02-03 Google Inc. Fingerprinting to match videos having varying aspect ratios
CN106303573A (zh) * 2016-08-30 2017-01-04 上海乐欢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3d视频图像处理方法及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08363604A (zh) * 2018-02-06 2018-08-03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辨率适配方法、装置及业务系统
CN109408165A (zh) * 2018-09-19 2019-03-01 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可视化系统的多终端自适应方法及系统
CN110691259A (zh) * 2019-11-08 2020-01-14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播放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61559B1 (ja) * 2004-10-05 2006-03-29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画像出力方法
JP2010124381A (ja) * 2008-11-21 2010-06-03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監視システム
TWI569648B (zh) * 2012-09-27 2017-02-0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方法與顯示裝置
CN104679466B (zh) * 2013-11-29 2018-09-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713874B (zh) * 2013-12-31 2017-01-25 厦门明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系统实时画面Web界面展现方法
US10200725B2 (en) * 2015-06-15 2019-02-05 Intel Corporation Adaptive data streaming based on virtual screen size
CN106899620A (zh) * 2015-12-17 2017-06-27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共享系统
KR102442527B1 (ko) * 2016-02-26 2022-09-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디바이스
CN105955689A (zh) * 2016-05-19 2016-09-21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多屏互动时的屏幕适配方法及装置
CN107613238A (zh) * 2017-09-04 2018-01-19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媒体内容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147893B (zh) * 2018-11-02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自适应方法、相关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10986308B2 (en) * 2019-03-20 2021-04-20 Adobe Inc. Intelligent video reframing
CN112527226A (zh) * 2019-12-10 2021-03-19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适应车载屏幕显示图片的获取方法、系统、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12738541B (zh) * 2020-12-25 2023-05-1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画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8168A (zh) * 1999-11-09 2003-04-02 诺基亚有限公司 从服务器向用户传递适合内容
US8947595B1 (en) * 2010-01-26 2015-02-03 Google Inc. Fingerprinting to match videos having varying aspect ratios
CN103530079A (zh) * 2013-09-30 2014-01-22 山西云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不同分辨率的移动终端的图片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303573A (zh) * 2016-08-30 2017-01-04 上海乐欢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3d视频图像处理方法及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08363604A (zh) * 2018-02-06 2018-08-03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辨率适配方法、装置及业务系统
CN109408165A (zh) * 2018-09-19 2019-03-01 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可视化系统的多终端自适应方法及系统
CN110691259A (zh) * 2019-11-08 2020-01-14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播放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35093A1 (zh) 2022-06-30
EP4231650A1 (en) 2023-08-23
US20240036792A1 (en) 2024-02-01
CN112738541A (zh) 2021-04-30
EP4231650A4 (en) 2024-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38541B (zh) 画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20277481A1 (en) Panoramic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290398B (zh) 视频下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20248102A1 (en) Subtitle border-cross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263276B (zh) 消息分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159197A1 (en) Image special effec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GB2594214A (en)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3143217A1 (zh) 特效道具的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61090A (zh) 特效渲染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3747227B (zh) 视频播放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3535105B (zh) 媒体文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1833459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272283A1 (en) Image special effect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4032752A1 (zh) 转场特效图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007590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11847758B2 (en) Material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506241A (zh) 直播间的特效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CN116248889A (zh) 图像编码及解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486380B (zh) 一种显示界面的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US11805219B2 (en) Image special effec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200758B (zh) 全景视频的多视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10755A (zh) 全景视频预览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70502A (zh) 显示图像帧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79749B (zh) 图形界面绘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77886B (zh) 全景视频的视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