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8312B - 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8312B
CN112738312B CN202011618937.7A CN202011618937A CN112738312B CN 112738312 B CN112738312 B CN 112738312B CN 202011618937 A CN202011618937 A CN 202011618937A CN 112738312 B CN112738312 B CN 1127383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ub
middle frame
functiona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89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8312A (zh
Inventor
金聪
陈跃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189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83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8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8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8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83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04M1/035Improving the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by means 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housing, e.g. ribs, walls, resonating chambers or cavit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受话器组件,中框组件在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中框组件的第一侧形成有受话器槽,受话器槽包括适于容纳受话器组件的容纳槽以及与容纳槽连通的出音通道,容纳槽的朝向第一侧的壁面为第一壁面,出音通道的朝向第一侧的壁面为第二壁面,第一壁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功能面,功能面在邻近第一侧的方向上高于第二壁面,第二壁面上形成有沿出音通道的壁厚方向贯穿出音通道的侧壁的出音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可以减少由于截面变化造成的出音质量的损失,从而可以提高出音质量。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受话器(听筒)一般安装在中框结构上来进行固定,为保证声音能够顺利传出到屏侧并保证一定的出声质量,中框结构需要设计出音通道,但是由于手机Z轴(厚度)方向空间往往较为紧张,会造成声音从受话器所在容纳槽向出音通道传播的过程中,截面较大变化,造成了出音质量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该中框组件可以减少由于截面变化造成的出音质量的损失。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中框组件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受话器组件,所述中框组件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中框组件的所述第一侧形成有受话器槽,所述受话器槽包括适于容纳所述受话器组件的容纳槽以及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出音通道,所述容纳槽的朝向所述第一侧的壁面为第一壁面,所述出音通道的朝向所述第一侧的壁面为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功能面,所述功能面在邻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二壁面,所述第二壁面上形成有沿所述出音通道的壁厚方向贯穿所述出音通道的侧壁的出音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通过使得用于容纳受话器组件的容纳槽的底壁面的至少一部分高于出音通道的底壁面设置,使得容纳受话器组件的容纳槽的至少一部分的截面积减小,从而可以减小容纳槽的截面积与出音通道的截面积的差距,在声音由容纳槽传递至出音通道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由于截面变化造成的出音质量的损失,从而可以提高了出音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纳槽包括连通的第一子容纳槽和第二子容纳槽,其中所述第一子容纳槽相对所述第二子容纳槽远离所述出音通道,所述第一壁面包括第一子壁面和第二子壁面,所述第一子容纳槽的朝向所述第一侧的壁面为所述第一子壁面,所述第一子壁面的至少一部分构成所述功能面,所述第二子容纳槽的朝向所述第一侧的壁面为所述第二子壁面,所述受话器组件适于支撑在所述第二子壁面上,所述受话器组件的出音部位于所述第二子容纳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子壁面在邻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二子壁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二子壁面在邻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上不低于所述第二壁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框组件包括:
中框,所述中框为一体成型件,所述中框上形成有凹腔,所述凹腔包括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其中所述第二凹腔构成所述出音通道;
功能件,所述功能件设在所述中框上且与所述中框相连,所述功能件与所述中框均为独立成型件,所述功能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腔内,所述功能件与所述第一凹腔的内壁之间限定出所述容纳槽,所述功能件的朝向所述第一侧的表面构成所述功能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凹腔包括连通的第一子凹腔和第二子凹腔,其中所述第一子凹腔相对所述第二子凹腔远离所述出音通道,所述功能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子凹腔内,所述功能件与所述第一子凹腔的内壁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子容纳槽,所述功能件与所述第二子凹腔的内壁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子容纳槽,所述第一子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子容纳槽共同构成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壁面包括第一子壁面和第二子壁面,所述第一子容纳槽的朝向所述第一侧的壁面为所述第一子壁面,所述功能面构成所述第一子壁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子容纳槽的朝向所述第一侧的壁面为所述第二子壁面,所述受话器组件适于支撑在所述第二子壁面上,且所述受话器组件的出音部位于所述第二子容纳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受话器组件与所述功能件之间不具有装配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凹腔的底壁上形成有贯穿所述第一凹腔的底壁的安装孔,所述功能件包括相连的连接部和功能部,所述功能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并伸入至所述第一凹腔内,所述功能部的朝向所述第一侧的表面构成所述功能面,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中框的第二侧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框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连接部形成在所述功能部的外周沿且沿所述功能部的周向延伸,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框之间通过粘胶层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中框的第二侧形成有配合缺口,所述连接部容纳在所述配合缺口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配合缺口的内壁之间通过粘胶层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功能面的一部分形成为导向面,在由所述功能部的外边沿至所述功能部的中心的方向上,所述导向面朝向邻近所述第一侧方向倾斜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中框包括中框本体和框部,所述框部形成在所述中框本体的外周沿且沿所述中框本体的周向延伸,所述中框本体的第一侧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框部的内周壁上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共同限定出所述凹腔,所述第一凹槽的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的壁面构成所述第二壁面,所述第二壁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共同限定出所述出音通道。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框部包括框部本体和倒扣部,所述框部本体形成在所述中框本体的外周沿且沿所述中框本体的周向延伸,所述倒扣部形成在所述框部本体的内周壁上且朝向邻近所述第一凹腔的方向延伸,所述框部本体与所述倒扣部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凹槽。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中框本体为金属件,所述框部一体注塑在所述中框本体上。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上述的中框组件,可以减少由于截面变化造成的出音质量的损失,从而可以提高出音质量。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中框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中框组件与受话器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中框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中框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子设备100;
中框1;中框本体11;配合缺口111;框部12;框部本体121;倒扣部122;
受话器槽20;容纳槽2;第一子容纳槽21;第二子容纳槽22;第一壁面23;第一子壁面231;第二子壁面232;出音通道3;第二壁面31;出音孔32;
第一凹腔41;第一子凹腔411;第二子凹腔412;安装孔413;第二凹腔42;
功能件5;功能部51;功能面511;导向面512;连接部52;连通孔521;
盖板6;
受话器组件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中框组件。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中框组件,电子设备100包括受话器组件,中框组件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参照图1-图4中的A侧)和第二侧(参照图1-图4中的B侧),中框组件的第一侧形成有受话器槽20,受话器槽20包括适于容纳受话器组件30的容纳槽2以及与容纳槽2连通的出音通道3,受话器组件30发出的声音可以由容纳槽2传递至出音通道3,最后传出至外界。
其中,容纳槽2的朝向第一侧的壁面为第一壁面23,出音通道3的朝向第一侧的壁面为第二壁面31,第一壁面23的至少一部分为功能面511,例如可以是第一壁面23的一部分为功能面511(参照图1、图2和图4),也可以是第一壁面23整体均为功能面511(参照图3)。功能面511在邻近第一侧的方向上高于第二壁面31,第二壁面31上形成有沿出音通道3的壁厚方向贯穿出音通道3的侧壁的出音孔32,传递至出音通道3的声音通过该出音孔32传出。例如,在该中框组件用于电子设备100时,可以将受话器组件30安装在容纳槽2内,电子设备100的其他部件可以装配于中框组件的第一侧,从而可以封盖受话器槽20,通过电子设备100的其他部件与受话器槽20的内壁之间限定出密封的受话器腔,电子设备100的盖板6设于中框1的第二侧,盖板6上可以形成有与出音孔32相对且连通的通孔,从而使得出音孔32传出的声音通过盖板6上的通孔传递至外界。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手机等电子设备100追求轻薄化,机身厚度通常比较薄,使得出音通道3的截面积大小受到限制,出音通道3的截面积通常要小于容纳槽2的截面积,通过使得用于容纳受话器组件30的容纳槽2的底壁面的至少一部分高于出音通道3的底壁面,即通过将用于容纳受话器组件30的容纳槽2的底壁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为功能面511且该功能面511高于出音通道3的底壁面,使得容纳受话器组件30的容纳槽2的至少一部分的截面积减小,即设置该功能面511的作用是使得容纳受话器组件30的容纳槽2的至少一部分的截面积减小,从而可以减少容纳槽2的截面积与出音通道3的截面积的差距,从而在受话器组件30发出声音由容纳槽2传递至出音通道3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由于截面变化造成的出音质量的损失,从而可以提高了出音质量。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容纳槽2的截面以及出音通道3的截面是指垂直于声音传播方向的截面,例如参照图1、图3和图4中所示出的c参考面,容纳槽2的截面和出音通道3的截面均平行于c参考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中框组件,通过使得用于容纳受话器组件30的容纳槽2的底壁面的至少一部分高于出音通道3的底壁面设置,使得容纳受话器组件30的容纳槽2的至少一部分的截面积减小,从而可以减小容纳槽2的截面积与出音通道3的截面积的差距,在声音由容纳槽2传递至出音通道3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由于截面变化造成的出音质量的损失,从而可以提高了出音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4,容纳槽2包括连通的第一子容纳槽21和第二子容纳槽22,其中第一子容纳槽21相对第二子容纳槽22远离出音通道3,第一壁面23包括第一子壁面231和第二子壁面232,第一子容纳槽21的朝向第一侧的壁面为第一子壁面231,第一子壁面231的至少一部分构成功能面511,第二子容纳槽22的朝向第一侧的壁面为第二子壁面232,受话器组件30适于支撑在第二子壁面232上,受话器组件30的出音部位于第二子容纳槽22。通过使得容纳槽2的远离出音通道3的部分的底壁面高于出音通道3的底壁面设置,并且使得受话器组件30支撑在第二子壁面232上且使得受话器组件30的出音部位于第二子容纳槽22,这样在实现容纳槽2的底壁面的至少一部分高出出音通道3的底壁面的同时,可以避免由于容纳槽2的底壁面的凸出部分位于与受话器组件30的出音部相对部分而对出音部的出音造成不良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图4,第一子壁面231在邻近第一侧的方向上高于第二子壁面232。通过使得第一子壁面231在邻近第一侧的方向上高于第二子壁面232,而受话器组件30支撑在第二子壁面232上,可以使得容纳槽2的空间布局合理,既可以减少由于截面变化造成的出音质量的损失,并且有利于电子设备100的其他零部件的布局,也有利于减小整机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图4,第二子壁面232在邻近第一侧的方向上不低于第二壁面31,例如第二子壁面232可以与第二壁面31齐平。由此,在受话器组件30发出的声音由第二子容纳槽22传递至出音通道3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地减少由于截面变化造成的出音质量的损失,从而可以提高了出音质量。
例如,在图1、图2和图4的示例中,第一壁面23的一部分为功能面511,具体地,第一壁面23包括第一子壁面231和第二子壁面232,第一子壁面231高于第二壁面31,第一子壁面231构成功能面511,第二子壁面232与第二壁面31齐平。
再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第一壁面23整体均为功能面511,具体地,第一壁面23包括第一子壁面231和第二子壁面232,第一子壁面231高于第二壁面31且第一子壁面231高于第二子壁面232,第二子壁面232高于第二壁面31,第一子壁面231和第二子壁面232可以共同构成功能面51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4,中框组件包括:中框1和功能件5。中框1为一体成型件,中框1上形成有凹腔,凹腔包括第一凹腔41和第二凹腔42,其中第二凹腔42构成出音通道3。功能件5设在中框1上且功能件5与中框1相连,例如功能件5可以通过粘胶层与中框1相连,功能件5与中框1均为独立成型件,功能件5和中框1分别独立加工成型之后再进行装配。功能件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凹腔41内,功能件5与第一凹腔41的内壁之间限定出容纳槽2,功能件5的朝向第一侧的表面构成功能面511。通过将中框组件设置为中框1和功能件5分别独立成型的两部分,这样可以使得功能面511的形成更加灵活,也降低了功能面511的形成难度,并且通过使得中框1为一体成型件,可以简化中框1的加工成型工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4,第一凹腔41包括连通的第一子凹腔411和第二子凹腔412,其中第一子凹腔411相对第二子凹腔412远离出音通道3,功能件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子凹腔411内,功能件5与第一子凹腔411的内壁共同限定出第一子容纳槽21,功能件5与第二子凹腔412的内壁共同限定出第二子容纳槽22,第一子容纳槽21和第二子容纳槽22共同构成容纳槽2。第一壁面23包括第一子壁面231和第二子壁面232,第一子容纳槽21的朝向第一侧的壁面为第一子壁面231,功能面511构成第一子壁面231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子容纳槽22的朝向第一侧的壁面为第二子壁面232,受话器组件30适于支撑在第二子壁面232上,且受话器组件30的出音部位于第二子容纳槽22。通过使得容纳槽2的远离出音通道3的部分的底壁面高于出音通道3的底壁面设置,并且使得受话器组件30支撑在第二子壁面232上且使得受话器组件30的出音部位于第二子容纳槽22,这样在实现容纳槽2的底壁面的至少一部分高出出音通道3的底壁面的同时,可以避免由于容纳槽2的底壁面的凸出部分位于与受话器组件30的出音部相对部分而对出音部的出音造成不良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受话器组件30与功能件5之间不具有装配关系,例如在受话器组件30安装至容纳槽2内时,受话器组件30仅与功能件5之间具有简单的接触关系,或者受话器组件30与功能件5之间具有间隙,例如受话器组件30的一部分位于功能件5的邻近第一侧的一侧,受话器组件30与功能件5之间在中框组件的厚度方向上具有间隙。受话器组件30与功能件5之间若是存在装配关系,对于功能件5的结构要求以及尺寸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功能件5的结构要与受话器组件30相匹配,即功能件5的结构受限于受话器组件30的结构,这样不仅使得功能件5的结构变得复杂且也使得功能件5的结构受到较大的限制。而本申请的功能件5与受话器组件30之间不具有装配关系,在将受话器组件30装配至容纳槽2内时,无需考虑两者配合,使得受话器组件30的装配更为方便,并且使得功能件5的结构可以简化,降低功能件5的加工成本,并且功能件5的结构可以根据凹腔结构以及具体要求作出灵活的改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4,第一凹腔41的底壁上形成有贯穿第一凹腔41的底壁的安装孔413,功能件5包括相连的连接部52和功能部51,功能部51穿设于安装孔413并伸入至第一凹腔41内,功能部51的朝向第一侧的表面构成功能面511,连接部52位于中框1的第二侧且连接部52与中框1相连,例如连接部52可以与中框1的第二侧相连。在将功能件5安装至中框1时,可以使得功能件5的功能部51穿过安装孔413并伸入至第一凹腔41内,连接部52位于凹腔外且部位于中框1的第二侧,通过连接部52与中框1相连,可以方便地实现功能件5安装固定在中框1上,并且可以具有良好的防水性。通过将功能件5设置为包括功能部51和连接部52两个部分,且使得功能部51位于第一凹腔41内,可以通过功能部51抬高容纳槽2的底壁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使得连接部52位于第一凹腔41外且位于中框1的第二侧,连接部52不占用第一凹腔41内的空间,可以将连接部52设置的较大,从而可以增大功能件5与中框1的连接面积,提高功能件5与中框1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功能件5可以为一体成型件,可以简化功能件5的加工成型工艺。
可选地,功能件5可以为金属件或塑料件,在功能件5为金属件时,功能件5可以为钢件,例如功能件5可以拉伸钢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图4,连接部52形成在功能部51的外周沿且沿功能部51的周向延伸,例如连接部52可以呈环形,连接部52与中框1之间通过粘胶层相连。这样将功能件5安装至中框1时,可以使得功能件5的功能部51穿过安装孔413并伸入至第一凹腔41内,由于连接部52位于功能部51的外周沿,连接部52受到中框1的阻挡而无法进入第一凹腔41内,在功能件5无法继续朝向第一侧方向移动时,说明功能件5安装到位,从而可以方便地使得连接部52位于第一凹腔41外且部位于中框1的第二侧,另外通过使得连接部52沿功能部51的周向延伸,通过连接部52与中框1相连,可以增大连接部52与中框1的连接面积,从而可以提高功能件5与中框1的连接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中框1的第二侧形成有配合缺口111,连接部52容纳在配合缺口111内,连接部52与配合缺口111的内壁之间通过粘胶层相连。通过在中框1的第二侧形成配合缺口111且使得连接部52配合在该配合缺口111内,可以进一步地增大连接部52与中框1的连接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功能件5与中框1的连接强度。另外,还有利于降低整机的厚度。
可选地,连接部52的外表面可以与中框本体11的第二侧的表面齐平。有利于降低整机的厚度,并且有利于整机内其他零部件的安装。
例如,在图4的示例中,中框组件包括中框1和功能件5,中框1包括中框本体11和框部12,框部12形成在中框本体11的外周沿且沿中框本体11的周向延伸,中框本体11的第一侧形成有第一凹槽,框部12的内周壁上形成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内壁和第二凹槽的内壁共同限定出凹腔,第一凹槽的与第二凹槽相对的壁面构成第二壁面31,第二壁面31与第二凹槽的内壁共同限定出出音通道3。功能件5包括相连的连接部52和功能部51,中框本体11上形成有安装孔413,功能部51穿设于安装孔413并伸入至第一凹腔41内,功能部51的朝向第一侧的表面构成功能面511,连接部52位于中框1的第二侧,中框本体11的第二侧形成有配合缺口111,连接部52容纳在配合缺口111内,连接部52与配合缺口111的内壁之间通过粘胶层相连,连接部52的邻近框部12的部分延伸至框部12并与框部12抵接或相连,连接部52的与出音孔32相对的部分形成有与出音孔32连通的连通孔521。该设置可以进一步地增大了连接部52与中框1的连接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功能件5与中框1的连接强度,使得中框组件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图4,功能面511的一部分形成为导向面512,在由功能部51的外边沿至功能部51的中心的方向上,导向面512朝向邻近第一侧方向倾斜延伸。通过将功能面511的一部分形成为导向面512,在安装功能件5时,可以在导向面512的导向下,使得功能件5的功能部51快速地穿过安装孔413并伸入至第一凹腔41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图4,中框1包括中框本体11和框部12,框部12形成在中框本体11的外周沿且沿中框本体11的周向延伸,中框本体11的第一侧形成有第一凹槽,框部12的内周壁上形成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内壁和第二凹槽的内壁共同限定出凹腔,第一凹槽的与第二凹槽相对的壁面构成第二壁面31,第二壁面31与第二凹槽的内壁共同限定出出音通道3。由此,使得凹腔和出音通道3的形成更为方便。
可选地,中框本体11为金属件,框部12一体注塑在中框本体11上。由此,可以简化中框1的加工成型工艺,且使得中框1的结构强度较高。
可选地,中框1为一体注塑成型件。由此,可以简化中框1的加工成型工艺。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框部12包括框部本体121和倒扣部122,框部本体121形成在中框本体11的外周沿且沿中框本体11的周向延伸,倒扣部122形成在框部本体121的内周壁上且朝向邻近第一凹腔41的方向延伸,框部本体121与倒扣部122共同限定出第二凹槽。通过设置的倒扣部122,有利于出音通道3的形成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出音通道3的长度,对于从容纳槽2传递至出音通道3的声音具有更好的导向作用,由于框部12设置有上述倒扣部122,在中框1成型时,例如在中框1一体注塑成型,或者在框部12一体注塑在中框本体11上时,倒扣部122通常采用斜顶工艺做出,而在利用斜顶工艺做出倒扣部122时,需要在倒扣部122的邻近凹腔的一侧预留出足够的后退空间,通过将中框组件设置为中框1和功能件5两个独立加工成型的部分,由于功能件5是在中框1加工成型完成之后再装配至中框1上,这样在中框1成型的过程中,利用斜顶工艺做出倒扣部122时,给倒扣部122的邻近凹腔的一侧预留出足够的后退空间,从而可以实现利用斜顶工艺做出倒扣部122。
参照图3,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中框组件。
可选地,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通过设置上述的中框组件,可以减少由于截面变化造成的出音质量的损失,从而可以提高出音质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受话器组件,所述中框组件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中框组件的所述第一侧形成有受话器槽,所述受话器槽包括适于容纳所述受话器组件的容纳槽以及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出音通道,所述容纳槽的朝向所述第一侧的壁面为第一壁面,所述出音通道的朝向所述第一侧的壁面为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功能面,所述功能面在邻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二壁面,所述第二壁面上形成有沿所述出音通道的壁厚方向贯穿所述出音通道的侧壁的出音孔,所述电子设备的盖板设于所述中框组件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盖板上形成有与所述出音孔相对且连通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包括连通的第一子容纳槽和第二子容纳槽,其中所述第一子容纳槽相对所述第二子容纳槽远离所述出音通道,所述第一壁面包括第一子壁面和第二子壁面,所述第一子容纳槽的朝向所述第一侧的壁面为所述第一子壁面,所述第一子壁面的至少一部分构成所述功能面,所述第二子容纳槽的朝向所述第一侧的壁面为所述第二子壁面,所述受话器组件适于支撑在所述第二子壁面上,所述受话器组件的出音部位于所述第二子容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壁面在邻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二子壁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壁面在邻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上不低于所述第二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框,所述中框为一体成型件,所述中框上形成有凹腔,所述凹腔包括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其中所述第二凹腔构成所述出音通道;
功能件,所述功能件设在所述中框上且与所述中框相连,所述功能件与所述中框均为独立成型件,所述功能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腔内,所述功能件与所述第一凹腔的内壁之间限定出所述容纳槽,所述功能件的朝向所述第一侧的表面构成所述功能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腔包括连通的第一子凹腔和第二子凹腔,其中所述第一子凹腔相对所述第二子凹腔远离所述出音通道,所述功能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子凹腔内,所述功能件与所述第一子凹腔的内壁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子容纳槽,所述功能件与所述第二子凹腔的内壁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子容纳槽,所述第一子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子容纳槽共同构成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壁面包括第一子壁面和第二子壁面,所述第一子容纳槽的朝向所述第一侧的壁面为所述第一子壁面,所述功能面构成所述第一子壁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子容纳槽的朝向所述第一侧的壁面为所述第二子壁面,所述受话器组件适于支撑在所述第二子壁面上,且所述受话器组件的出音部位于所述第二子容纳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组件与所述功能件之间不具有装配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腔的底壁上形成有贯穿所述第一凹腔的底壁的安装孔,所述功能件包括相连的连接部和功能部,所述功能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并伸入至所述第一凹腔内,所述功能部的朝向所述第一侧的表面构成所述功能面,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中框的第二侧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框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形成在所述功能部的外周沿且沿所述功能部的周向延伸,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框之间通过粘胶层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的第二侧形成有配合缺口,所述连接部容纳在所述配合缺口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配合缺口的内壁之间通过所述粘胶层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面的一部分形成为导向面,在由所述功能部的外边沿至所述功能部的中心的方向上,所述导向面朝向邻近所述第一侧方向倾斜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5-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中框本体和框部,所述框部形成在所述中框本体的外周沿且沿所述中框本体的周向延伸,所述中框本体的第一侧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框部的内周壁上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共同限定出所述凹腔,所述第一凹槽的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的壁面构成所述第二壁面,所述第二壁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共同限定出所述出音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部包括框部本体和倒扣部,所述框部本体形成在所述中框本体的外周沿且沿所述中框本体的周向延伸,所述倒扣部形成在所述框部本体的内周壁上且朝向邻近所述第一凹腔的方向延伸,所述框部本体与所述倒扣部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凹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本体为金属件,所述框部一体注塑在所述中框本体上。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
CN202011618937.7A 2020-12-31 2020-12-31 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7383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8937.7A CN112738312B (zh) 2020-12-31 2020-12-31 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8937.7A CN112738312B (zh) 2020-12-31 2020-12-31 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8312A CN112738312A (zh) 2021-04-30
CN112738312B true CN112738312B (zh) 2022-10-25

Family

ID=75608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8937.7A Active CN112738312B (zh) 2020-12-31 2020-12-31 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831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0365A (zh) * 2018-07-16 2018-10-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1266908U (zh) * 2020-01-21 2020-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7566A (zh) * 2017-07-31 2019-02-12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声音通道制造方法
CN110324448B (zh) * 2018-03-31 2021-06-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0557704A (zh) * 2018-06-04 2019-12-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受话器、受话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632419B (zh) * 2018-07-11 2019-11-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413246B (zh) * 2018-10-24 2021-03-2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871196B (zh) * 2019-03-15 2022-08-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10113453B (zh) * 2019-04-24 2021-04-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211860199U (zh) * 2020-05-29 2020-11-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770216A (zh) * 2020-06-02 2020-10-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0365A (zh) * 2018-07-16 2018-10-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1266908U (zh) * 2020-01-21 2020-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8312A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80157B2 (en)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EP3734939B1 (en) Electronic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090291598A1 (en) Earphone jack assembly and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earphone jack assembly
US20230171547A1 (en) Sound generating device
CN112738312B (zh) 电子设备的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820171B (zh) 扬声器模组
KR20020007407A (ko) 전송기/수신기용 하우징, 전송기/수신기 및 이들의 조립방법
US20130313038A1 (en) Receiving device
TWI750435B (zh) 組合式的內模結構
CN109167139B (zh) 腔体器件及天线
US20080268914A1 (en) Wireless earphone with unidirectional and omnidirectional microphones
CN210579226U (zh) 一种指向性mems mic
CN110267134B (zh) 电子设备
CN111464900B (zh) 组合式的内模结构
CN216852022U (zh) 电子设备
KR100656660B1 (ko) 듀얼 스피커 모듈의 구조
CN217011349U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8830601U (zh) 电子设备
CN210514952U (zh) 手表
CN216700052U (zh) 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2876060U (zh) 终端组件及终端
CN115550489B (zh) 终端设备
US11678110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13547798U (zh) 降噪耳机
CN218868376U (zh) 喇叭组件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