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6784A - 剥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剥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6784A
CN112736784A CN202011564737.8A CN202011564737A CN112736784A CN 112736784 A CN112736784 A CN 112736784A CN 202011564737 A CN202011564737 A CN 202011564737A CN 112736784 A CN112736784 A CN 112736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l
cutter
cutters
wire stripping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47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6784B (zh
Inventor
刘理想
汤彬富
路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ian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ian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ian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ian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6473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67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6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6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6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67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removing insulation or armouring from cables, e.g. from the end thereof
    • H02G1/12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removing insulation or armouring from cables, e.g. from the end thereof by cutting and withdrawing insulation
    • H02G1/1248Machines
    • H02G1/1251Machines the cutting element not rotating about the wire or cable
    • H02G1/1253Machines the cutting element not rotating about the wire or cable making a transverse cu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5/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salvaging material from cables
    • H01B15/005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salvaging material from cables by cut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wire processing before connecting to contact memb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R43/02 - H01R43/26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2Recycling of waste of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Removal Of Insulation Or Armoring From Wir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剥线装置,包括:用于供线缆插入的夹持桶和剥线组件;剥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固定的旋转盖板、夹设在两个旋转盖板之间的径向切刀及轴向切刀;其中一个旋转盖板与夹持桶的端部转动连接,两个旋转盖板设有与夹持桶连通并用于供线缆穿过的通孔;径向切刀和轴向切刀能沿径向朝向或远离通孔内部移动本发明的剥线装置可对不同直径尺寸的线缆外部绝缘层进行剥离,可以实现径向与轴向对线缆进行切割。

Description

剥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剥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包裹制成,在电力与信息传输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在线缆使用的施工现场还是回收现场,都需要将线缆外层的绝缘层剥离,以便获得可以传导的导体(铜等),进而用于下一步工序或回收。目前,对线缆绝缘层的剥离时,一个剥线工具一般只能针对固定直径的线缆进行剥线,而无法较大范围内自由对不同直径的线路进行剥线。并且,目前的剥线装置大多不具备轴向切割功能,在对长线缆剥线时,则需要额外进行拔线处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剥线装置,可较佳的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剥线装置,包括:
夹持桶,用于供线缆插入;
剥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固定的旋转盖板、夹设在两个旋转盖板之间的径向切刀及轴向切刀;其中一个旋转盖板与所述夹持桶的端部转动连接,两个旋转盖板设有与所述夹持桶连通并用于供线缆穿过的通孔;所述径向切刀和轴向切刀能沿径向朝向或远离所述通孔内部移动。
优选地,所述径向切刀的数量为多个,沿周向均匀排布;多个所述径向切刀通过联动机构连接,多个所述径向切刀沿径向同时移动。
优选地,远离所述夹持桶的旋转盖板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通孔中心的连线为分割线;
所述径向切刀的数量为偶数个,偶数个径向切刀平均分为两个径向切割组,两个径向切割组分别位于所述分割线的两侧,每个径向切割组包括至少两个径向切刀;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可移动的设在所述第一通孔中的第一驱动件;
与偶数个径向切刀一一对应的第一径向导槽,所述第一径向导槽设在两个旋转盖板之间;偶数个第一径向导槽平均分为两个第一径向导向组,两个第一径向导向组分别位于所述分割线的两侧,每个第一径向导向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径向导槽;
偶数个第二径向导槽,设在两个旋转盖板之间;偶数个第二径向导槽平均分为两个第二径向导向组,两个第二径向导向组分别位于所述分割线的两侧,每个第二径向导向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径向导槽;并且,每个第二径向导向组包括的第二径向导槽比每个第一径向导向组包括的第一径向导槽少一个,第二径向导向组包括的第二径向导槽位于第一径向导向组包括的相邻两个第一径向导槽之间,两个第二径向导向组包括的相对应的第二径向导槽的连线经过所述通孔的中心;
可移动的设在所述第一径向导槽中的第一径向移动件,所述径向切刀设在所述第一径向移动件靠近所述通孔的内端;两个径向切割组中最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个第一径向移动件分别通过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转动连接;
可移动的设在所述第二径向导槽中的第二径向移动件,所述第二径向移动件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二径向导槽两侧的第一径向移动件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位于所述旋转盖板两侧的操作部和驱动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旋转盖板背对所述夹持桶端部的一侧,用于被用户触发而沿径向移动;所述驱动部位于两个旋转盖板之间,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驱动部转动连接。
优选地,两个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第一转动连接点重合;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径向移动件的第二转动连接点重合,且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径向移动件的第二转动连接点靠近所述第一径向移动件的内端。
优选地,两个旋转盖板之间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连杆背对第一通孔的一侧;当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移动至所述第一连杆顶抵至所述限位块上时,一个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点与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连接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径向导槽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有径向导向块;所述第一径向移动件设有朝向外端通孔的导向腔室,所述径向导向块可移动的设在所述导向腔室中。
优选地,多个径向切刀沿径向具有第一初始位置和第一下刀切入位置;当处于第一初始位置时,多个径向切刀未切入线缆的绝缘层,线缆能自由的穿过多个径向切刀的内端之间;当处于第一下刀切入位置时,多个径向切刀内端距离小于线缆直径,径向切刀至少部分的切入线缆的绝缘层;
所述旋转盖板具有环切起始位置和环切到底位置;在所述旋转盖板由环切起始位置向环切到底位置旋转过程中,多个所述径向切刀位于第一下刀切入位置;在所述旋转盖板由环切到底位置向环切起始位置旋转过程中,多个所述径向切刀位于第一初始位置。
优选地,所述夹持桶的端部设有弧形槽,靠近所述夹持桶的旋转盖板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插设在所述弧形槽中;所述弧形槽的圆心角为360°/n,n为所述径向切刀的数量。
优选地,所述夹持桶与靠近所述夹持桶的旋转盖板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当所述旋转盖板处于环切起始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弧形槽的一端;当所述旋转盖板处于环切到底位置时,所述限位件将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压缩到底;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向所述旋转盖板施加的复位力使其具有维持在环切起始位置或始终具有朝向环切起始位置转动的趋势。
优选地,所述旋转盖板与所述径向切刀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向所述径向切刀施加的复位力使其具有维持在第一初始位置或始终具有朝向第一初始位置移动的趋势。
优选地,远离所述夹持桶的旋转盖板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设有可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有刀片夹持杆,所述轴向切刀设在所述刀片夹持杆的内端。
优选地,所述轴向切刀沿径向具有第二初始位置和第二下刀切入位置;当处于第二初始位置时,所述轴向切刀未切入线缆的绝缘层;当处于第二下刀切入位置时,所述轴向切刀至少部分的切入线缆的绝缘层;
所述第二驱动件上设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可操作的固定所述第二驱动件,以使多个径向切刀维持在所述第二下刀切入位置。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驱动件径向移动过程中,所述轴向切刀位于第二初始位置;在所述轴向切刀位于第二下刀切入位置时,所述第二驱动件被所述锁定件固定。
本发明的剥线装置可对不同直径尺寸的线缆(主要针对中、粗线缆)的外部绝缘层进行剥离,可以实现径向与轴向对线缆进行切割。并且,剥线装置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剥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5为图1的右视图;
图6为剥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的右视图;
图9为第一或第二驱动件与径向切刀、轴向切刀径向进给深度之间的几何关系图;
图10为剥线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剥线装置,包括用于供线缆插入的夹持桶1以及转动设在夹持桶1端部的剥线组件2。剥线组件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固定的旋转盖板201以及设在两个旋转盖板201之间的径向切刀202及轴向切刀203,其中一个旋转盖板20与夹持桶1的端部转动连接,两个旋转盖板201上均设有与夹持桶1连通用于供线缆穿过的通孔204,径向切刀202和轴向切刀203能沿径向朝向或远离通孔204内部移动。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夹持桶1呈空心圆柱状,其内部设有用于夹持线缆以将线缆扶正处于居中位置的弹性瓣101。弹性瓣101的数量为多个,沿夹持桶1的轴向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扶正单元,每个扶正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弹性瓣101。其中,隶属于同一个扶正单元的至少两个弹性瓣101位于同一平面。弹性瓣101呈扇形,内端形成有呈弧形的扶正凹口,由柔弹性材料制成。这样,线缆插入夹持桶1中并对准多个弹性瓣101的扶正凹口,可将线缆准确的扶正居中。
如图2、图6、图7和图10所示,两个旋转盖板201的结构相同,均呈圆形。两个旋转盖板201间隔,用于夹持径向切刀202及轴向切刀203。两个旋转盖板201通过多个沿周向均匀排布的螺钉226(例如三个)固定在一起。通孔204均设在两个旋转盖板201圆心位置。并且,通孔204为圆形口,与夹持桶1共轴。这样,当线缆插入夹持桶1中后被多个弹性瓣101扶正居中后,线缆也自然穿过通孔204的圆心。
剥线组件2整体可相对夹持桶1转动,加之设在其上的径向切刀202和轴向切刀203能沿径向朝向或远离通孔204内部移动。这样,在径向切刀202向通孔204内部移动而切入线缆的绝缘层中后,通过操作剥线组件2或夹持桶1,可带动径向切刀202旋转,则径向切刀202可沿周向切割线缆绝缘层,实现对线缆绝缘层的环切。同样的,在轴向切刀203向通孔204内部移动而切入线缆的绝缘层中后,通过拉动线缆或本装置,轴向切刀203可沿轴向切割线缆绝缘层,实现对线缆绝缘层的轴向切割。上述两种切割方式配合使用,可高效的完成线缆外部绝缘层的剥离操作。
进一步地,由于径向切刀202和轴向切刀203能沿径向朝向或远离通孔204内部移动,在面对不同直径尺寸的线缆时,通过调节径向切刀202和轴向切刀203的进刀距离或深度,即可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线缆外部绝缘层的剥离操作,适用性较强。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剥线装置的主要部件为夹持桶1和剥线组件2,装置体积小,便于携带,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具有较佳的推广应用前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为减小旋转盖板201在进行环切时的旋转角度,径向切刀202的数量优选为多个,沿周向均匀排布。这样,每个径向切刀202沿周向旋转部分圆弧角,多个径向切刀202叠加起来,即可完成对线缆外部绝缘层的360°环切。
为对旋转盖板201的旋转进行限位,夹持桶1的端部设有弧形槽205,靠近夹持桶1的旋转盖板201(下文简称内侧旋转盖板201)设有限位件206。如图2和图5所示,夹持桶1面对旋转盖板201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弧形槽205,弧形槽205外部盖合有弧形壳207,以将下文所述的第一弹性复位件208收纳在其中。限位件206可以为凸起,可活动的插设在弧形槽205中。弧形槽205的圆心角为360°/n,n为径向切刀202的数量。例如,在如图2和和图7所示意的实施例中,径向切刀202为4个,则旋转盖板201相对于夹持桶1旋转90°,4个径向切刀202叠加起来即可达到360°。
进一步地,旋转盖板201具有环切起始位置和环切到底位置,夹持桶1与内侧旋转盖板20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208。当处于环切起始位置时,限位件206抵靠在弧形槽205的一端。当处于环切到底位置时,限位件206将第一弹性复位件208压缩到底,第一弹性复位件208向旋转盖板201施加的复位力使其具有维持在环切起始位置或始终具有朝向环切起始位置转动的趋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复位件208为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如图5所示,第一弹性复位件208整体收纳在弧形槽205中,其呈与弧形槽205相适配的弧形。第一弹性复位件208的一端顶抵在弧形槽205的一端,另一端顶抵限位件206。在旋转盖板201处于如图5所示意的情形中时,第一弹性复位件208处于压缩量最小的状态,此时限位件206被第一弹性复位件208顶抵在弧形槽205的一端。当旋转盖板201发生逆时针旋转时,限位件206的相对运动为顺时针旋转,从而压缩第一弹性复位件208,第一弹性复位件208的压缩量增大。直至第一弹性复位件208的压缩量达到最大值时,到达切换到底位置,多个径向切刀202完成对线缆外绝缘层的环切。此时,旋转盖板201转动到底,不能在继续旋转。随后,用户松开旋转盖板201,则在第一弹性复位件208的复位力作用下,旋转盖板201自动由环切到底位置向环切初始位置旋转。直至限位件206顶抵弧形槽205的端部,旋转盖板201到达环切初始位置,停止。
进一步地,多个径向切刀202沿径向具有第一初始位置和第一下刀切入位置。当处于第一初始位置时,多个径向切刀202内端距离大于或等于线缆直径,线缆能自由的穿过多个径向切刀202的内端之间。当处于第一下刀切入位置时,多个径向切刀202内端距离小于线缆直径,径向切刀202至少部分的切入线缆的绝缘层。具体而言,当处于第一初始位置时,多个径向切刀202内端的端部轮廓所限定的内接圆直径大于或等于线缆直径。这样,多个径向切刀202未切入线缆的外部绝缘层中,保证线缆不被径向切刀202阻挡而能自由的穿过。同样的,当处于第一初始位置时,多个径向切刀202内端的端部轮廓所限定的内接圆直径小于线缆直径。这样,多个径向切刀202切入线缆的外部绝缘层中。作为优选地,当处于第一下刀切入位置时,径向切刀202切入线缆绝缘层的深度等于线缆绝缘层的厚度。这样,在环切时,可将线缆绝缘层完全切割,又不损伤线缆内部的导体。
在旋转盖板201由环切起始位置向环切到底位置旋转过程中,多个径向切刀202位于第一下刀切入位置。这样,在环切过程中,径向切刀202处于切入线缆绝缘层中的工作状态,保证环切的顺利完成。而在旋转盖板201由环切到底位置向环切起始位置旋转过程中,则已经完成了环切操作,多个径向切刀202切换至第一初始位置,保证旋转盖板201复位过程顺利。
为保证多个径向切刀202切入深度相同,相邻径向切刀202通过联动机构连接,多个径向切刀202沿径向同时移动。为实现上述目的,远离夹持桶1的旋转盖板201(下文简称外侧旋转盖板201)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通孔2011,第一通孔2011与通孔204中心O的连线为分割线L。如图2所示,分割线L为一条虚拟的直线,穿过通孔204的圆心O。径向切刀202的数量为偶数个,偶数个径向切刀202平均分为两个径向切割组,两个径向切割组分别位于分割线L的两侧,每个径向切割组包括至少两个径向切刀202。例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径向切刀202为4个,两两分为一组,总计2个径向切割组,每个径向切割组包含2个径向切刀202,2个径向切割组分列在分割线L两侧。
如图2、图4和图7所示,联动机构包括:可移动的设在第一通孔2011中的第一驱动件209、与偶数个径向切刀202一一对应的第一径向导槽210、设在两个旋转盖板201之间的偶数个第二径向导槽211、可移动的设在第一径向导槽210中的第一径向移动件212和可移动的设在第二径向导槽211中的第二径向移动件213。
其中,第一驱动件209可被用户操作施力而在第一通孔2011中沿径向向内或向外移动。具体而言,第一驱动件209包括位于外侧旋转盖板201两侧的操作部和驱动部。其中,操作部位于外侧旋转盖板201背对夹持桶1端部的一侧,用于被用户捏持触发而沿径向移动。驱动部位于两个旋转盖板201之间侧,下文所述的两个第一连杆214与驱动部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011的数量为两个,第一驱动件209呈门状结构,两个驱动部分别活动插在第一通孔2011中,如图2所示,两个驱动部的内端连接一主受力滑块222,两个第一连杆214与主受力滑块222转动连接。主受力滑块222与下文所述的刀片夹持杆228可共用第三径向导槽225,也就是主受力滑块222和刀片夹持杆228一起设在第三径向导槽225中。为了不影响或阻碍刀片夹持杆228的移动,主受力滑块222中设有沿径向延伸的长条形槽,刀片夹持杆228设在该长条形槽中,并可在该长条形槽中移动。操作部位于外侧旋转盖板201的外侧,设在两个驱动部的外端,被用户捏持施力而径向移动。
第一径向导槽210设在两个旋转盖板201之间。具体的,第一径向导槽210由设在两个旋转盖板201之间的两条平行的径向导轨限定而成。两个旋转盖板201被径向导轨间隔开,并通过紧固件例如螺栓、螺钉固定在一起。
偶数个第一径向导槽210也被平均分为两个第一径向导向组,两个第一径向导向组分别位于分割线L的两侧,每个第一径向导向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径向导槽210。如图2所示,在径向切刀202为4个、两两分为一组、总计2个径向切割组、每个径向切割组包含2个径向切刀202、2个径向切割组分列在分割线L两侧的实施例中,第一径向导向组的数量也为4个、两两分为一组、总计2个第一径向导向组、每个第一径向导向组包含2个第一径向导槽210、2个第一径向导向组分列在分割线L两侧。
偶数个第二径向导槽211平均分为两个第二径向导向组,两个第二径向导向组分别位于分割线L的两侧,每个第二径向导向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径向导槽211。并且,每个第二径向导向组包括的第二径向导槽211比每个第一径向导向组包括的第一径向导槽210少一个,第二径向导向组包括的第二径向导槽211位于第一径向导向组包括的相邻两个第一径向导槽210之间,两个第二径向导向组包括的相对应的第二径向导槽211的连线经过通孔204的中心。如图2和图7所示,在第一径向导向组的数量为4个、两两分为一组、总计2个第一径向导向组、每个第一径向导向组包含2个第一径向导槽210、2个第一径向导向组分列在分割线L两侧的实施例中,第二径向导向组的数量为2个,分为一组,总计2个第一径向导向组,每个第二径向导向组包含1个第二径向导槽211,2个第二径向导向组分列在分割线L两侧。位于分割线L的同一侧的第一径向导向组包含2个第一径向导槽210,第二径向导向组包含1个第二径向导槽211,该1个第二径向导槽211位于2个第一径向导槽210之间,位于分割线L两侧的2个第二径向导槽211关于通孔204圆心对称设置,也就是位于分割线L两侧的2个第二径向导槽211的连线穿过通孔204的圆心。
径向切刀202设在第一径向移动件212靠近通孔204的内端,两个径向切割组中最靠近第一通孔2011的两个第一径向移动件212分别通过第一连杆214与第一驱动件209转动连接。第二径向移动件213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杆215,两个第二连杆215分别与位于第二径向导槽211两侧的第一径向移动件212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第一连杆214与第一驱动件209的第一转动连接点重合,第一连杆214、第二连杆215与第一径向移动件212的第二转动连接点重合,保证第一连杆214、第二连杆215与第一径向移动件212的联动准确性,简化联动逻辑。并且,第一连杆214、第二连杆215与第一径向移动件212的第二转动连接点靠近第一径向移动件212的内端,保证第一径向移动件212的行程足够,同时避免第一径向移动件212在带动径向切刀202向第一初始位置移动过程中,第二转动连接点被旋转盖板201阻挡干涉,保证径向切刀202能顺利的完成向第一初始位置的复位。
如图10所示,两个旋转盖板201之间设有限位块227,限位块227位于第一连杆212背对第一通孔2011的一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限位块227呈条状,其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连杆212的外侧,呈“八”字形设置。当第一驱动件209带动两个第一连杆212移动至第一连杆212顶抵至限位块227上时,一个第一转动连接点与两个第二转动连接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也就是两个第一连杆212不在一条直线上,或者两个第一连杆212呈角度设置。从而,从主受力方向对第一连杆212进行限位,即在多个径向切刀202向初始位置复位过程中,不会出现主受力滑块222的方向与两侧的第一连杆212垂直从而导致主受力滑块222卡死(运动死点)的情况,保证径向切刀202能顺利的完成复位。
如图2和图7所示,为了进一步对第一径向移动件212的径向移动进行限位,第一径向导槽210设有固定件216,固定件216连接有径向导向块217。第一径向移动件212设有朝向外端通孔204的导向腔室,径向导向块217可移动的设在导向腔室中。固定件216包括设在两条径向导轨外端以被径向导轨外端顶固限位的横向块、与横向块连接的两个竖向的连接筋,连接筋与径向导向块217活动连接。具体为径向导向块217中也设有腔室,连接筋活动插设在腔室中。这样,在第一径向移动件212沿径向移动时,借助第一径向导槽210与第一径向移动件212侧壁的配合作用,以及导向块与导向腔室的配合作用,可较佳的对第一径向移动件212进行限位和扶正。
如图4所示,旋转盖板201的外表面靠近第一通孔2011的位置设有第一刻度线218,用于标定第一驱动件209的径向移动距离。旋转盖板201与径向切刀202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复位件219,第二弹性复位件219为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向径向切刀202施加的复位力使其具有维持在第一初始位置或始终具有朝向第一初始位置移动的趋势。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多个径向切刀202通过联动机构实现同时移动。因此,第二弹性复位件219可通过作用在第一径向移动件212或第二径向移动件213上,从而间接的对径向切刀202施加复位力。如图7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复位件219可设在第二径向导槽211中,两个旋转盖板201靠近通孔204的位置处设有止挡块220,第二弹性复位件219的一端顶抵在止挡块220上,另一端顶抵在第二径向移动件213上。当第二径向移动件213在第二径向导槽211中沿径向向内移动时,多个径向切刀202朝向第一下刀切入位置移动,压缩第二弹性复位件219蓄能。在完成环切后,第二弹性复位件219蓄积的能量释放,对第二径向移动件213施加沿径向向外的弹力,驱动第二径向移动件213沿径向向外移动复位。
实际操作时,将待剥线缆从插入夹持桶1内,在弹性瓣101的夹持下,线缆位于整个装置的中心位置。随后,用户操作下压第一驱动件209的操作部,第一驱动件209向内移动,压缩第二弹性复位件219蓄能,并在联动机构的作用下,多个径向切刀202被驱动同时沿径向向内移动。待径向切刀202抵达第一下刀切入位置后,读取第一驱动件209的操作部指向第一刻度线218的数值,记录下刀深度。随后,用户用手按住第一驱动件209,防止其回弹复位,使多个径向切刀202维持在第一下刀切入位置。随后,操作旋转盖板201,使其由环切起始位置转动至环切到底位置,压缩第一弹性复位件208蓄能,完成线缆外绝缘层的环切。随后,松开第一驱动件209,在第二弹性复位件219的复位作用下,第一驱动件209复位到第一初始位置。在第一弹性复位件208的复位作用下,旋转盖板201自动复位至环切起始位置。
为实现轴向切刀203的径向移动,旋转盖板201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二通孔2012,第二通孔2012中设有可移动的第二驱动件221,第二驱动件221连接有刀片夹持杆228,轴向切刀203设在刀片夹持杆228的内端。如图2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旋转盖板201对应第一通孔2011和第二通孔2012的位置处设有第三径向导槽225,刀片夹持杆228设在第三径向导槽225中。第一驱动件209可与刀片夹持杆228固定连接,第一连杆214与刀片夹持杆228转动连接。这样,通过一个结构-刀片夹持杆228,即可同时实现径向切刀202和轴向切刀203的径向进给运动。
同样的,轴向切刀203沿径向具有第二初始位置和第二下刀切入位置。当处于第二初始位置时,轴向切刀203未切入线缆的绝缘层。当处于第二下刀切入位置时,轴向切刀203至少部分的切入线缆的绝缘层。第二驱动件221上设有锁定件223,锁定件223用于可操作的固定第二驱动件221,以使多个径向切刀202维持在第二下刀切入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2012设在两个第一通孔2011之间,第二驱动件221为外壁设有螺纹的螺杆,锁定件223为旋合在螺杆上的螺帽。当螺帽压紧旋转盖板201表面时,将第二驱动件221与旋转盖板201固定。反之,当螺帽与旋转盖板201间隔时,第二驱动件221被解除锁定,可相对旋转盖板201移动。
同样的,第二驱动件221与旋转盖板20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208,第一弹性复位件208向第二驱动件221施加的复位力使轴向切刀203具有维持在第二初始位置或始终具有朝向第二初始位置移动的趋势。第一弹性复位件208为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用户操作第二驱动件221沿径向向内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复位件208被持续的压缩或拉伸而蓄能。在驱动轴向切刀203到达第二下刀切入位置时,通过锁定件223将第二驱动件221固定,拉动线缆,即可完成线缆外绝缘层的切割。随后,解除锁定件223对第二驱动件221的固定,则在第一弹性复位件208的复位力作用下,第二驱动件221被自动拉回复位至第二初始位置。
如图4所示,旋转盖板201的外表面靠近第二通孔2012的位置设有第二刻度线224,用于标定第二驱动件221的径向移动距离。实际操作时,在完成线缆外绝缘层的环切后,将第一驱动件209的操作部指向第一刻度线218的数值转换为轴向切刀203要下刀的深度值,通过下压第二驱动件221,控制轴向切刀203下刀深度与径向切刀202下刀深度相同。随后,拧紧固定螺帽,固定轴向切刀203。从一侧对线缆进行抽出,从而完成线缆的轴向切割。最后,手动复位轴向切刀203,并通过锁定件223固定轴向切刀203的位置。
如图4所示,第一刻度线218和第二刻度线224的分度值不同。这是由于第一驱动件209和第二驱动件221均是径向移动,但是第一驱动件209需要借助联动机构将其径向位移转化为径向切刀202的径向位移,而第二驱动件221则是直接驱动轴向切刀203发生径向位移的。也就是说,第二驱动件221径向移动了a,可驱动轴向切刀203同等径向移动a。但是第一驱动件209径向移动了a,经转化后,径向切刀202的径向移动距离将小于a。因此,第一刻度线218的分度值大于第二刻度线224的分度值。
为使第一驱动件209和第二驱动件221在指向相同的刻度值时,使径向切刀202和轴向切刀203被驱动径向位移相同距离,现将第一驱动件209、第二驱动件221与径向切刀202、轴向切刀203的几何转换关系介绍如下:
如图9所示,AB为第一驱动件209的径向进给距离,FE为径向切刀202的进给深度,同样也是轴向刀片的进给深度(在对同一跟线缆进行剥线时,径向切刀202和轴向切刀203的进给深度需相等)。O点为通孔204的圆心,AF和BE为第一连杆214的长度,记为L。则其中,AF为进刀之前第一连杆214的位置,BE为进刀之后第一连杆214的位置。∠OAF=θ1,∠OBE=θ2,θ1和θ2可测量得到。
其中,∠AOF等于360°/(2*n),也就是180°/n,n为径向切刀202的数量。为方便理解,现以上述实施例中径向切刀202为4个作为示意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则∠AOF=45°,△OCF和△O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O=CF,DO=DE。
根据几何知识可知:
FE=√2GE=√2CD
=√2(CO-DO)
=√2[(AO-AC)-(BO-BD)]
=√2(AO-AC-BO+BD)
=√2[(AO–BO)+BD-AC)]
=√2(AB+BD-AC)
在Rt△ACF中,AC=AF·cosθ1=L·cosθ1。在Rt△BDE中,BD=BE*cosθ2=L·cosθ2。
因此,FE=√2(AB+L·cosθ2-L·cosθ1)。
这样,即可得到第一驱动件209的径向进给距离AB,与径向切刀202、轴向刀片的进给深度FE之间的几何关系。假设径向切刀202和轴向刀片的进给深度FE=b。由上文可知,轴向刀片的进给深度与第二驱动件221的径向进给距离相等。因此,第二驱动件221的径向进给距离为b。而根据上述几何关系可知,如果径向切刀202也要达到相同的进给深度b,则第一驱动件209的径向进给距离应为AB=b/√2+L·(cosθ1-cosθ2)。
本发明的剥线装置,通过设置轴向切刀203与径向切刀202,配合刻度,能够保证在不伤及线缆内部导体的情况下,完成外层绝缘层的切割,可以满足不同尺寸线缆的绝缘层剥离需求。此外,通过设置多个径向切刀202以及连接多个径向切刀202的联动机构,保证多个径向切刀202同时移动,从而实现相等的进刀切入深度,保证切口整齐。并通过限位件206与弧形槽205的配合,使径向切刀202旋转一定角度(例如90°),环切操作较为方便。
实践证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剥线装置的剥线效率远高于纯手动剥线,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体积小而紧凑、便于携带的特点,整个装置成圆筒状,很易于被工人握在手中操作,极大的提高了手工剥线效率与剥线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桶,用于供线缆插入;
剥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固定的旋转盖板、夹设在两个旋转盖板之间的径向切刀及轴向切刀;其中一个旋转盖板与所述夹持桶的端部转动连接,两个旋转盖板设有与所述夹持桶连通并用于供线缆穿过的通孔;所述径向切刀和轴向切刀能沿径向朝向或远离所述通孔内部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切刀的数量为多个,沿周向均匀排布;多个所述径向切刀通过联动机构连接,多个所述径向切刀沿径向同时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夹持桶的旋转盖板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通孔中心的连线为分割线;
所述径向切刀的数量为偶数个,偶数个径向切刀平均分为两个径向切割组,两个径向切割组分别位于所述分割线的两侧,每个径向切割组包括至少两个径向切刀;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可移动的设在所述第一通孔中的第一驱动件;
与偶数个径向切刀一一对应的第一径向导槽,所述第一径向导槽设在两个旋转盖板之间;偶数个第一径向导槽平均分为两个第一径向导向组,两个第一径向导向组分别位于所述分割线的两侧,每个第一径向导向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径向导槽;
偶数个第二径向导槽,设在两个旋转盖板之间;偶数个第二径向导槽平均分为两个第二径向导向组,两个第二径向导向组分别位于所述分割线的两侧,每个第二径向导向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径向导槽;并且,每个第二径向导向组包括的第二径向导槽比每个第一径向导向组包括的第一径向导槽少一个,第二径向导向组包括的第二径向导槽位于第一径向导向组包括的相邻两个第一径向导槽之间,两个第二径向导向组包括的相对应的第二径向导槽的连线经过所述通孔的中心;
可移动的设在所述第一径向导槽中的第一径向移动件,所述径向切刀设在所述第一径向移动件靠近所述通孔的内端;两个径向切割组中最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个第一径向移动件分别通过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转动连接;
可移动的设在所述第二径向导槽中的第二径向移动件,所述第二径向移动件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二径向导槽两侧的第一径向移动件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位于所述旋转盖板两侧的操作部和驱动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旋转盖板背对所述夹持桶端部的一侧,用于被用户触发而沿径向移动;所述驱动部位于两个旋转盖板之间,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驱动部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第一转动连接点重合;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径向移动件的第二转动连接点重合,且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径向移动件的第二转动连接点靠近所述第一径向移动件的内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旋转盖板之间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连杆背对第一通孔的一侧;
当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移动至所述第一连杆顶抵至所述限位块上时,一个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点与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连接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径向导槽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有径向导向块;所述第一径向移动件设有朝向外端通孔的导向腔室,所述径向导向块可移动的设在所述导向腔室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径向切刀沿径向具有第一初始位置和第一下刀切入位置;当处于第一初始位置时,多个径向切刀未切入线缆的绝缘层,线缆能自由的穿过多个径向切刀的内端之间;当处于第一下刀切入位置时,多个径向切刀内端距离小于线缆直径,径向切刀至少部分的切入线缆的绝缘层;
所述旋转盖板具有环切起始位置和环切到底位置;在所述旋转盖板由环切起始位置向环切到底位置旋转过程中,多个所述径向切刀位于第一下刀切入位置;在所述旋转盖板由环切到底位置向环切起始位置旋转过程中,多个所述径向切刀位于第一初始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桶的端部设有弧形槽,靠近所述夹持桶的旋转盖板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插设在所述弧形槽中;所述弧形槽的圆心角为360°/n,n为所述径向切刀的数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桶与靠近所述夹持桶的旋转盖板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当所述旋转盖板处于环切起始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弧形槽的一端;当所述旋转盖板处于环切到底位置时,所述限位件将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压缩到底;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向所述旋转盖板施加的复位力使其具有维持在环切起始位置或始终具有朝向环切起始位置转动的趋势。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盖板与所述径向切刀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向所述径向切刀施加的复位力使其具有维持在第一初始位置或始终具有朝向第一初始位置移动的趋势。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夹持桶的旋转盖板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设有可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有刀片夹持杆,所述轴向切刀设在所述刀片夹持杆的内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切刀沿径向具有第二初始位置和第二下刀切入位置;当处于第二初始位置时,所述轴向切刀未切入线缆的绝缘层;当处于第二下刀切入位置时,所述轴向切刀至少部分的切入线缆的绝缘层;
所述第二驱动件上设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可操作的固定所述第二驱动件,以使多个径向切刀维持在所述第二下刀切入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件径向移动过程中,所述轴向切刀位于第二初始位置;在所述轴向切刀位于第二下刀切入位置时,所述第二驱动件被所述锁定件固定。
CN202011564737.8A 2020-12-25 2020-12-25 剥线装置 Active CN1127367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4737.8A CN112736784B (zh) 2020-12-25 2020-12-25 剥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4737.8A CN112736784B (zh) 2020-12-25 2020-12-25 剥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6784A true CN112736784A (zh) 2021-04-30
CN112736784B CN112736784B (zh) 2022-05-17

Family

ID=75616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4737.8A Active CN112736784B (zh) 2020-12-25 2020-12-25 剥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678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9296A (zh) * 2022-08-26 2022-10-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低压架空线剥线器
CN116260080A (zh) * 2022-12-14 2023-06-1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一种手持线缆去皮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7953A (zh) * 2016-11-30 2017-05-03 保定曼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环切刀具
CN108270140A (zh) * 2018-01-29 2018-07-1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市牟平区供电公司 一种绝缘线剥线器
CN110601093A (zh) * 2019-10-18 2019-12-20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基于四连杆机构原理的轻量化架空线自动剥皮装置
CN210350642U (zh) * 2019-09-21 2020-04-17 河北嘉日电力设施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缆的剥皮装置
CN214429115U (zh) * 2020-12-25 2021-10-19 中天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线缆的剥线工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7953A (zh) * 2016-11-30 2017-05-03 保定曼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环切刀具
CN108270140A (zh) * 2018-01-29 2018-07-1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市牟平区供电公司 一种绝缘线剥线器
CN210350642U (zh) * 2019-09-21 2020-04-17 河北嘉日电力设施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缆的剥皮装置
CN110601093A (zh) * 2019-10-18 2019-12-20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基于四连杆机构原理的轻量化架空线自动剥皮装置
CN214429115U (zh) * 2020-12-25 2021-10-19 中天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线缆的剥线工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9296A (zh) * 2022-08-26 2022-10-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低压架空线剥线器
CN116260080A (zh) * 2022-12-14 2023-06-1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一种手持线缆去皮器
CN116260080B (zh) * 2022-12-14 2023-11-07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一种手持线缆去皮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6784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29115U (zh) 一种用于线缆的剥线工具
CN112736784B (zh) 剥线装置
CN109286159B (zh) 一种绝缘线剥线器
CN107534276B (zh) 剥线工具
US4594029A (en) Method for trimming coaxial cable
CN103579956B (zh) 具有用于将电导体剥皮的可折叠刀片的电工工具
US4945636A (en) Coaxial cable stripper
US4559704A (en) Tool and method for trimming coaxial cable
CN110896201A (zh) 电缆剥皮器
CA1092328A (en) Wire stripper
US3822470A (en) Trimming tool for coaxial cables
CN114069268B (zh) 接地线夹
US3795159A (en) Insulation stripper for twisting wire pair
US20050066528A1 (en) Cable armor stripper
US3528325A (en) Helical cutter
US20040055160A1 (en) Cable stripper
EP0101191B1 (en) Tool and method for trimming coaxial cable
CN112436298B (zh) 夹持装置
US9136677B2 (en) Flush cut tool
CN109273967B (zh) 一种转盘式剥线器
CN219188474U (zh) 一种电缆切断设备
CN116890080B (zh) 一种屏蔽丝裁切机
US20220399703A1 (en) Stripping device
CN209805269U (zh) 电缆绝缘层剥除器
US3309768A (en) Cable cutter for simultaneously performing a plurality of spaced cu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