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5110B - 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5110B
CN112735110B CN202011599990.7A CN202011599990A CN112735110B CN 112735110 B CN112735110 B CN 112735110B CN 202011599990 A CN202011599990 A CN 202011599990A CN 112735110 B CN112735110 B CN 1127351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tested
smoke
air pump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999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35110A (zh
Inventor
刘明书
张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shi Intellig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shi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shi Intellig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shi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9999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51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5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5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35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51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9/00Checking or monitoring of signalling or alarm systems; Prevention or correction of operating errors, e.g.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peration
    • G08B29/12Checking intermittently signalling or alarm systems
    • G08B29/14Checking intermittently signalling or alarm systems checking the detection circuits
    • G08B29/145Checking intermittently signalling or alarm systems checking the detection circuits of fire detection 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 Fire Alar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启动气泵,并控制气泵在预设空间注入烟雾;监测预设空间烟雾的烟雾浓度,在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在烟雾浓度小于预设阈值时,向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若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气泵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气泵发送第二指令,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气泵向预设空间注入烟雾;在注入烟雾以后,检测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提高对智能传感器的测试效率与准确性。

Description

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报警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安全也越来越重视,烟雾报警器产品在国内也得到快速发展。在烟雾报警器的生产过程中,模拟烟雾环境测试烟雾报警器产品灵敏度时,现有可选择的UL217标准烟箱及AWT系列标准烟箱。但UL217标准烟箱及AWT系列标准烟箱实际测试效率都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有利于提高报警器测试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MCU控制模块、气泵、声音探测模块和红外发射/接收对管,待测报警器和所述系统均设置于预设空间;其中,
所述MCU控制模块,用于启动所述气泵,并控制所述气泵在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所述红外发射/接收对管,用于监测所述预设空间所述烟雾的烟雾浓度,在所述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烟雾浓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
所述MCU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所述声音探测模块,用于在注入所述烟雾以后,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应用于烟雾报警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气泵和MCU控制模块,待测报警器和所述系统均设置于预设空间;所述方法包括:
启动所述气泵,并控制所述气泵在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监测所述预设空间所述烟雾的烟雾浓度,在所述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烟雾浓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在注入所述烟雾以后,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装置,应用于烟雾报警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气泵和MCU控制模块,待测报警器和所述系统均设置于预设空间;所述装置包括:启动单元、监测单元、发送单元和检测单元,其中,
所述启动单元,用于启动所述气泵,并控制所述气泵在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所述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预设空间所述烟雾的烟雾浓度,在所述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烟雾浓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在注入所述烟雾以后,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如第二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的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的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可以看出,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通过MCU控制模块启动气泵,并控制气泵在预设空间注入烟雾;通过红外发射/接收对管监测预设空间烟雾的烟雾浓度,在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并在烟雾浓度小于预设阈值时,向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进而,若MCU控制模块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气泵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MCU控制模块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气泵发送第二指令,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气泵向预设空间注入烟雾;最后,通过声音探测模块可在注入烟雾以后,检测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红外发射/接收对管探测预设空间内的烟雾浓度,并通过MCU模块实现对烟雾浓度的控制,实现了对测试环境中烟雾浓度的自动探测、反馈、以及补偿控制等机制,能持续稳定保持烟雾浓度在预设阈值;另一方面,可通过声音探测模块实现声音自动探测,以确定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整个一套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有利于提高对智能传感器的测试效率与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的硬件构架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报警器的架构示意图;
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1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方法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方法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装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展示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智能报警器测试方法的系统构架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中可装载一组或多组传感器;该电子设备中可装载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可用于智能报警器的测试。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A,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的硬件构架示意图。如图1A所示,待测报警器和所述系统均设置于预设空间;应用于电子设备,系统构架可以包括:MCU控制模块、气泵、声音探测模块和红外发射/接收对管;当然,该系统架构中还可以包括烟箱,可将待测报警器放入该烟箱中。
其中,所述MCU控制模块,用于启动所述气泵,并控制所述气泵在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可选地,所述预设空间可为烟箱中放置待测报警器所对应的空间。
其中,所述红外发射/接收对管,用于监测所述预设空间所述烟雾的烟雾浓度,在所述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烟雾浓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MCU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其中,所述声音探测模块,用于在注入所述烟雾以后,检测烟箱中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可选地,上述电子设备还可包括控制面板,可在控制面板中对预设空间、预设阈值、第一反馈信息和第二反馈信息等等进行预先设置。
具体实现中,通过MCU控制模块启动气泵,并控制气泵在预设空间注入烟雾;通过红外发射/接收对管监测预设空间烟雾的烟雾浓度,在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并在烟雾浓度小于预设阈值时,向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进而,若MCU控制模块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气泵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MCU控制模块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气泵发送第二指令,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气泵向预设空间注入烟雾;最后,通过声音探测模块可在注入烟雾以后,检测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过程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红外发射/接收对管探测预设空间内的烟雾浓度,并通过MCU模块实现对烟雾浓度的控制,实现了对测试环境中烟雾浓度的自动探测、反馈、以及补偿控制等机制,能持续稳定保持烟雾浓度在预设阈值;另一方面,可通过声音探测模块实现声音自动探测,以确定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整个一套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有利于提高对智能传感器的测试效率与准确性。
请参阅图1B,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报警器工作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其中,如图1B所示,该智能报警器可包括如图1A所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待测传感器,该智能报警器可在实际应用或者测试过程中,当预设空间中烟雾浓度达到预设浓度时,可通过该智能报警器进行报警。
其中,该智能报警器可以是包含有人工智能芯片的智能报警器,而智能报警器中还可包括微处理器,智能报警器中的微处理器和人工智能芯片通过专用通道来互连通信,微处理器可独立控制智能报警器工作(例如控制上述传感器检测空气中烟雾浓度的变化),此外,微处理器也可在人工智能芯片的指引下控制智能报警器工作,其中,人工智能芯片可以输出一些智能控制策略给微处理器,来指引微处理器更好的工作。微处理器可以构建出微处理器软件平台,人工智能芯片可以构建出人工智能芯片软件平台,微处理器软件平台和人工智能芯片软件平台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软件平台,人工智能芯片软件平台与微处理器软件平台之间通信连接。
其中,上述人工智能芯片和微处理器都可通过蓝牙通信模块或有线链路与主控中心、中继器或其他设备通信连接,两个或多个报警器可组成报警器组。其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向智能报警器组(智能报警器组包括配对的至少两个报警器)中的任意一个智能报警器的微处理器发送休眠指令,来控制这个微处理器从苏醒状态进入休眠状态,当智能报警器的微处理器处于休眠状态,那么这个智能报警器的报警功能(例如音频报警功能或光电报警功能)将失效。主控中心也可通过向智能报警器的人工智能芯片发送苏醒指令,来指示人工智能芯片通知微处理器从休眠状态进入苏醒状态。在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人工智能芯片可在供电正常的情况下始终处于苏醒状态。在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处于休眠状态的微处理器只能接收到来自人工智能芯片的指令,即此时微处理器与人工智能芯片之间的专用通道未关闭,但微处理器的其他所有通信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其中,处于休眠状态的微处理器例如只能接收到来自人工智能芯片的指令,即处于休眠状态的微处理器只能由人工智能芯片来唤醒。当人工智能芯片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微处理器失败,人工智能芯片可切换为微处理器工作模式,来临时代替微处理器控制智能报警器工作,当人工智能芯片切换为微处理器工作模式,这个时候对于智能报警器中的其他部件而言,人工智能芯片相当于微处理器的角色。
请参阅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系统包括如图1A所示的MCU控制模块、气泵、声音探测模块和红外发射/接收对管,待测报警器和所述系统均设置于预设空间;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01、MCU控制模块,用于启动所述气泵,并控制所述气泵在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其中,上述预设空间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该预设空间可为智能报警器系统中的烟箱中任意一个空间,该空间的大小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上述智能报警器(该智能报警器可应用于如图1B所示的智能报警器工作系统)可包括烟雾报警器、温度报警器、气体检测报警器等等,在此不作限定。由于不同报警器中采用的传感器可能不同,也可根据传感器类型对智能报警器进行分类,例如,磁控开关报警器、震动报警器、声报警器、超声波报警器、电场报警器、微波报警器、红外报警器、激光报警器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上述智能报警器系统还可包括气溶胶发生器,可通过MCU控制模块控制气溶胶发生器产生烟雾,并控制气泵在上述烟箱中注入烟雾,以为后续检测烟箱中的待测报警器提供测试环境。可选地,上述智能报警器系统还可包括循环风扇,可通过循环风扇将上述烟雾均匀散布在烟箱内。
102、红外发射/接收对管,用于监测所述预设空间所述烟雾的烟雾浓度,在所述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烟雾浓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
其中,上述红外发射/接收对管可用于监测烟雾的烟雾浓度的变化情况,其是一种利用红外线的开关管,接收对管在接收和不接收红外线时其内部电子会产生明显的变化,进而,外围电路也会随之输出高低电平的变化,将该变化输入单片机即可实现对烟雾浓度的智能监测。
其中,上述预设阈值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当然,该预设阈值也可为预设区间,该预设阈值可为触发烟雾报警器发生报警的最小浓度值,具体的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可通过红外发射/接收对管对预设空间内的烟雾浓度进行监控,并将监控信息(第一反馈信息和/或第二反馈信息)发送给MCU模块。
其中,上述第一反馈信息和/或第二反馈信息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上述第一反馈信息和/或第二反馈信息可用于向系统反馈烟箱中烟雾情况。
103、MCU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其中,待测报警器可为烟雾报警器,为了测试厂家生产出来的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即在环境中烟雾浓度达到一定的浓度,并在一定时间区间内,监测该待测报警器是否能够成功报警,可通过上述红外发射/接收对管监测预设空间内的烟雾浓度的变化情况,并向MCU控制模块控制气泵保持注入或者停止注入烟雾,以使得预设空间内的烟雾浓度稳定在预设阈值或者一定的预设区间内。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接收到上述第一反馈信息时,即表示烟箱中的烟雾浓度超标,则可控制气泵停止注入烟雾;当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时,即表示烟箱中的烟雾浓度不足,则可控制气泵开始注入烟雾;如此,可通过红外检测实现对预设空间内烟雾浓度的自动探测,并反馈给MCU模块,进而可通过气泵实现对预设空间内的烟雾浓度进行补偿控制,有利于保证烟雾浓度在一定值内,有利于检测待测报警器的性能。
104、声音探测模块,用于在注入所述烟雾以后,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其中,在烟雾浓度达到一定浓度且维持在一定时间内时,合格的待测报警器会发出报警声音,可通过上述声音探测模块实现对待测报警器的监控,以确定其是否合格。
可以看出,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应用于电子设备,通过MCU控制模块启动气泵,并控制气泵在预设空间注入烟雾;通过红外发射/接收对管监测预设空间烟雾的烟雾浓度,在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并在烟雾浓度小于预设阈值时,向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进而,若MCU控制模块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气泵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MCU控制模块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气泵发送第二指令,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气泵向预设空间注入烟雾;最后,通过声音探测模块可在注入烟雾以后,检测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红外发射/接收对管探测预设空间内的烟雾浓度,并通过MCU模块实现对烟雾浓度的控制,实现了对测试环境中烟雾浓度的自动探测、反馈、以及补偿控制等机制,能持续稳定保持烟雾浓度在预设阈值;另一方面,可通过声音探测模块实现声音自动探测,以确定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整个一套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有利于提高对智能传感器的测试效率与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方面,所述声音探测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待测报警器在所述预设空间对应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测报警器的声音监控数据;根据所述声音监控数据,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其中,上述声音监控数据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烟雾浓度、发声时间、监控周期、声音波动能量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可针对该预设空间划分空间坐标系,并在放入待测报警器以后,确定或者标记该待测报警器的位置信息,并确定在该位置信息,该待测报警器对应的声音监控数据,进而,可通过该声音监控数据判断该待测报警器是否满足合格要求(例如,在烟雾浓度达到a毫克/立方米时,并在B周期内,该待测报警器发出报警声音等等)。
可选地,若所述预设空间内包括多个待测报警器,所述声音探测模块具体还用于:确定每一所述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声音监控数据;将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作为设备标识,根据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声音监控数据,生成多组监控数据曲线,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位于同一坐标系中,所述监控数据曲线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声波能量;对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组特征,每一组特征包括多个特征;根据所述多组特征,检测所述多个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其中,在现代对报警器的测试系统中,大多采用AWT1000系列和AWT2000系列烟箱,以上两种系列的烟箱可针对烟雾报警器和温度报警器等进行测试,但是,以上两种系列的烟箱生烟速率大概为0.05dB/m/min,不能使烟雾浓度维持在一定值,且在厂家正常生产报警器大约每小时有300-400台,以上两种系列的测试周期大概为8-10分钟,并不能完全对上述数量级的报警器同时进行测试,从而不能满足日常的测试需求,也不能匹配生产速度。
其中,可将烟箱划分为多个区域,上述多个区域可对应一个空间坐标系,当然,也可针对每一区域划分编号,并针对每一区域划分空间坐标系,进而,可确定每一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可包括每一待测报警器的坐标位置或者区域编号等等。
其中,可将每一目标位置信息作为该待测报警器的设备标识,以区分每一待测报警器;进一步地,可通过声音探测模块监控每一目标位置对应的待测报警器目标声音监控数据,并将多个待测报警器对应的多个目标声音监控数据绘制在同一坐标系中,以得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其中,上述坐标系中的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声波能量,可用位置信息标识每一待测报警器。
其中,上述特征可指曲线中的声波能量特征,例如,是否产生明显能量波动、产生能量波动的波峰位置、产生明显能量波动的时间等等,在此不作限定;上述特征均可从曲线中得到。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实现对多个待测报警器的测试,由于同一批次生产的智能报警器的性能虽有差异但差异性可能并不太明显,因此,可通过声音探测模块实现对上述多个待测报警器的统一测试,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进一步地,可通过监控数据曲线中特征的分析来确定待测传感器是否合格,不用人工去查看或者一个个的去检测判断,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多组特征,检测所述多个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方面,所述声音探测模块具体还用于:检测所述每一组特征中是否存在预设特征;若任意一组特征中存在所述预设特征,则确定所述任意一组特征对应的待测报警器合格;若所述任意一组特征中不存在所述预设特征,则确定所述任意一组特征对应的待测报警器不合格。
其中,上述预设特征可为待测传感器合格情况下,其声波曲线所对应的特征,例如,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预设波峰区间、预设波动时间点、预设波动周期、预设波动开始位置、预设波动开始位置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举例来说,可控制烟箱中的烟雾浓度为触发烟雾报警器发生报警的最小烟雾浓度值,在上述最小烟雾浓度值下,上述烟雾传感器可在2秒内开始报警,并且该报警时长可持续5分钟,直到测试结束或者烟雾浓度下降等等情况下,则可确定该待测报警器为合格状态,那么,可设定预设特征为:预设波峰区间对应的波动时间为5分钟,波动时间点可对应为2秒等等,当任意一个待测报警器对应的一组特征中存在上述至少两个预设特征或者全部预设特征时(该合格条件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即可确定该待测报警器合格,反之,若不存在上述预设特征,或者只满足其中一个预设特征,则确定该待测报警器不合格,如此,可通过声音探测模块实现对待测报警器的工作行为的监控,有利于提高合格测试效率。
可选地,还可在上述多个待测报警器检测完成以后,自动关闭测试功能,已完成对上述多个待测报警器的测试,例如,可自动弹出上述箱体对应的多个区域中的抽屉,以提示用户测试完毕。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计时模块,其中,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之前,在预设周期内,对所述待测报警器的检测时间进行计时监控。
其中,如图1D所示,为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该计时模块可用于对待测报警器进行时间管控,以控制待测报警器的测试时间。
其中,上述预设周期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可设置为20s、30s、2min、10min等等,在此不作限定。该预设周期可根据测试需求设定,例如,若要求在1小时内测试450台待测报警器,每次可同时测试4个待测报警器,那么,上述预设周期可控制在20s内;或者该测试周期还可根据智能报警器中传感器的特性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检测所述预设空间内的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方面,所述声音探测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检测时间在预设时长内未确定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则确定所述待测报警器不合格。
其中,上述预设时长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可设置为20s、30s、2min、10min等等,在此不作限定;该预设时长可小于或等于上述预设周期。
具体实现中,在采用计时模块对待测报警器的检测时间(测试时间)进行监控时,若在上述预设时长内该待测报警器发生报警,则可确定该待测报警器合格,反之,若该待测报警器没有发生报警情况,或者还未通过该待测报警器的声音监控数据检测出该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则可确定该待测报警器不合格。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将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作为设备标识,根据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声音监控数据,生成多组监控数据曲线之后,所述声音探测模块具体还用于:对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进行分段处理,得到多个分段组,每一分段组对应一个待测报警器;确定每一分段组中每一分段的平均声波能量,得到多个平均声波能量组,每一平均声波能量组对应一个待测报警器;确定所述每一所述平均声波能量组的目标均方差,得到多个目标均方差;根据每一所述平均声波能量组对应的多个目标均方差绘制目标数据曲线,得到多个目标数据曲线,每一目标数据曲线对应一个待测报警器;确定每一目标数据曲线中满足预设条件的期望值,得到多个期望值;确定所述多个期望值的均值,得到目标期望值;若所述目标期望值大于预设期望值,则确定所述多个待测报警器中每一所述待测报警器合格。
其中,上述预设期望值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实现中,可对每一监控数据曲线进行分段处理,每一分段的长度可不同或相同,进而,可确定每一分段的平均声波能量,得到多个平均声波能量组,每一平均声波能量组对应一个监控数据曲线,并根据均方差计算公式,确定每一声波能量组对应的目标均方差;进而,可根据每一组目标均方差,也就是每一分段对应的目标均方差绘制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数据曲线。
其中,上述预设条件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例如,该预设条件可为声波能量达到一定的高度、一定数值所对应的期望值。
具体实现中,通过上述处理得到的目标数据曲线中的特征有些分段可能因为其他待测报警器同时报警而对监控数据曲线造成影响而可能会出现部分特征不明显的情况,或者在有些时间段未能准确采集到目标位置信息对应的声波的情况,因此,可对每一目标数据曲线进行进一步处理,以放大曲线中的特征,可根据期望计算公式,得到满足预设条件对应的期望值,以得到多个待测报警器对应的多个期望值;进而,若上述多个待测报警器为同一批次生产的,则可通过多个期望值一次性确定多个期望值对应的均值,以得到目标期望值。
进一步地,若该目标期望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期望值,则可确定上述多个待测报警器中每一待测报警器为合格;反之,若出现任一个目标期望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期望值,则确定存在待测报警器不合格的情况,那么,可根据上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多个目标均方差对每一待测报警器进行筛选确定,具体实现中,可计算多个目标均方差的均值,若该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均值(该预设均值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则确定该待测报警器合格;反之,不合格。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对监控数据曲线进行多次数据处理以及分析,来一次确定所有多个待测传感器是否合格,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有利于减少设备功耗;并且,在存在待测传感器不合格的情况下,再进一步的逐个进行判断,有利于提高测试准确率。
可选地,也可针对每一类型的待测传感器在合格时的参数进行预设,该参数可包括:平均声波能量、期望值、均方差等等,在此不作限定;可预设传感器的状态(合格状态和不合格状态)与上述多个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不同批次或者不同类型对应的映射关系可不同,进而,具体实现中,可建立不同的批次或者类型与上述每一报警器的位置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根据预设传感器的状态(合格状态和不合格状态)与上述多个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每一位置信息对应的报警器在合格状态下对应的不同参数(均方差、期望值等等),进而,可确定每一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如此,即使在对不同批次或者类型的智能报警器的合格性进行检测时,仍旧可以同时检测出其是否合格。
与上述一致地,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方法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如图1A以及图1C所示的烟雾报警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气泵和MCU控制模块,待测报警器和所述系统均设置于预设空间;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智能报警器测试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201、启动所述气泵,并控制所述气泵在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202、监测所述预设空间所述烟雾的烟雾浓度,在所述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烟雾浓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
203、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204、在注入所述烟雾以后,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上述步骤的实施方式可参阅图1A~图1C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报警器测试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启动所述气泵,并控制所述气泵在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监测所述预设空间所述烟雾的烟雾浓度,在所述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烟雾浓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在注入所述烟雾以后,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红外发射/接收对管探测预设空间内的烟雾浓度,并通过MCU模块实现对烟雾浓度的控制,实现了对测试环境中烟雾浓度的自动探测、反馈、以及补偿控制等机制,能持续稳定保持烟雾浓度在预设阈值;另一方面,可通过声音探测模块实现声音自动探测,以确定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整个一套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有利于提高对智能传感器的测试效率与准确性。
与上述一致地,请参阅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方法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如图1A以及图1C所示的烟雾报警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气泵和MCU控制模块,待测报警器和所述系统均设置于预设空间;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智能报警器测试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301、启动所述气泵,并控制所述气泵在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302、监测所述预设空间所述烟雾的烟雾浓度,在所述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烟雾浓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
303、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304、若所述预设空间内包括多个待测报警器,在注入所述烟雾以后,确定每一所述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
305、确定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声音监控数据。
306、将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作为设备标识,根据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声音监控数据,生成多组监控数据曲线,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位于同一坐标系中,所述监控数据曲线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声波能量。
307、对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组特征,每一组特征包括多个特征。
308、根据所述多组特征,检测所述多个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上述步骤的实施方式可参阅图1A~图1C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报警器测试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启动所述气泵,并控制所述气泵在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监测所述预设空间所述烟雾的烟雾浓度,在所述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烟雾浓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若所述预设空间内包括多个待测报警器,在注入所述烟雾以后,确定每一所述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声音监控数据;将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作为设备标识,根据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声音监控数据,生成多组监控数据曲线,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位于同一坐标系中,所述监控数据曲线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声波能量;对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组特征,每一组特征包括多个特征;根据所述多组特征,检测所述多个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如此,可实现对多个待测报警器的测试,由于同一批次生产的智能报警器的性能虽有差异但差异性可能并不太明显,因此,可通过声音探测模块实现对上述多个待测报警器的统一测试,一次性可以同时测试多个上述待测报警器,有利于提高整个测试效率。
与上述一致地,以下为实施上述智能报警器测试装置,具体如下:
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装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智能报警器测试装置,应用于烟雾报警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气泵和MCU控制模块,待测报警器和所述系统均设置于预设空间;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启动单元401、监测单元402、发送单元403和检测单元404,其中,
所述启动单元401,用于启动所述气泵,并控制所述气泵在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所述监测单元402,用于监测所述预设空间所述烟雾的烟雾浓度,在所述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烟雾浓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403,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所述检测单元404,用于在注入所述烟雾以后,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可以看出,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报警器测试装置,启动所述气泵,并控制所述气泵在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监测所述预设空间所述烟雾的烟雾浓度,在所述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烟雾浓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在注入所述烟雾以后,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红外发射/接收对管探测预设空间内的烟雾浓度,并通过MCU模块实现对烟雾浓度的控制,实现了对测试环境中烟雾浓度的自动探测、反馈、以及补偿控制等机制,能持续稳定保持烟雾浓度在预设阈值;另一方面,可通过声音探测模块实现声音自动探测,以确定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整个一套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有利于提高对智能传感器的测试效率与准确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方面,上述检测单元404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待测报警器在所述预设空间对应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测报警器的声音监控数据;
根据所述声音监控数据,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若所述预设空间内包括多个待测报警器,上述检测单元404具体还用于:
确定每一所述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
确定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声音监控数据;
将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作为设备标识,根据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声音监控数据,生成多组监控数据曲线,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位于同一坐标系中,所述监控数据曲线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声波能量;
对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组特征,每一组特征包括多个特征;
根据所述多组特征,检测所述多个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多组特征,检测所述多个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方面,上述检测单元404具体还用于:
检测所述每一组特征中是否存在预设特征;
若任意一组特征中存在所述预设特征,则确定所述任意一组特征对应的待测报警器合格;
若所述任意一组特征中不存在所述预设特征,则确定所述任意一组特征对应的待测报警器不合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检测单元404具体还用于:
在所述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之前,在预设周期内,对所述待测报警器的检测时间进行计时监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检测所述预设空间内的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方面,上述检测单元404具体还用于:
若所述检测时间在预设时长内未确定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则确定所述待测报警器不合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将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作为设备标识,根据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声音监控数据,生成多组监控数据曲线之后,上述检测单元404具体还用于:
对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进行分段处理,得到多个分段组,每一分段组对应一个待测报警器;
确定每一分段组中每一分段的平均声波能量,得到多个平均声波能量组,每一平均声波能量组对应一个待测报警器;
确定所述每一所述平均声波能量组的目标均方差,得到多个目标均方差;
根据每一所述平均声波能量组对应的多个目标均方差绘制目标数据曲线,得到多个目标数据曲线,每一目标数据曲线对应一个待测报警器;
确定每一目标数据曲线中满足预设条件的期望值,得到多个期望值;
确定所述多个期望值的均值,得到目标期望值;
若所述目标期望值大于预设期望值,则确定所述多个待测报警器中每一所述待测报警器合格。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智能报警器测试装置的各程序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与上述一致地,请参阅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电子设备,如图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启动所述气泵,并控制所述气泵在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监测所述预设空间所述烟雾的烟雾浓度,在所述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烟雾浓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在注入所述烟雾以后,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可以看出,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启动所述气泵,并控制所述气泵在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监测所述预设空间所述烟雾的烟雾浓度,在所述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烟雾浓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在注入所述烟雾以后,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红外发射/接收对管探测预设空间内的烟雾浓度,并通过MCU模块实现对烟雾浓度的控制,实现了对测试环境中烟雾浓度的自动探测、反馈、以及补偿控制等机制,能持续稳定保持烟雾浓度在预设阈值;另一方面,可通过声音探测模块实现声音自动探测,以确定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整个一套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有利于提高对智能传感器的测试效率与准确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方面,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确定所述待测报警器在所述预设空间对应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测报警器的声音监控数据;
根据所述声音监控数据,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若所述预设空间内包括多个待测报警器,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确定每一所述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
确定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声音监控数据;
将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作为设备标识,根据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声音监控数据,生成多组监控数据曲线,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位于同一坐标系中,所述监控数据曲线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声波能量;
对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组特征,每一组特征包括多个特征;
根据所述多组特征,检测所述多个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多组特征,检测所述多个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方面,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检测所述每一组特征中是否存在预设特征;
若任意一组特征中存在所述预设特征,则确定所述任意一组特征对应的待测报警器合格;
若所述任意一组特征中不存在所述预设特征,则确定所述任意一组特征对应的待测报警器不合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在所述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之前,在预设周期内,对所述待测报警器的检测时间进行计时监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检测所述预设空间内的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方面,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若所述检测时间在预设时长内未确定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则确定所述待测报警器不合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将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作为设备标识,根据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声音监控数据,生成多组监控数据曲线之后,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对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进行分段处理,得到多个分段组,每一分段组对应一个待测报警器;
确定每一分段组中每一分段的平均声波能量,得到多个平均声波能量组,每一平均声波能量组对应一个待测报警器;
确定所述每一所述平均声波能量组的目标均方差,得到多个目标均方差;
根据每一所述平均声波能量组对应的多个目标均方差绘制目标数据曲线,得到多个目标数据曲线,每一目标数据曲线对应一个待测报警器;
确定每一目标数据曲线中满足预设条件的期望值,得到多个期望值;
确定所述多个期望值的均值,得到目标期望值;
若所述目标期望值大于预设期望值,则确定所述多个待测报警器中每一所述待测报警器合格。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存储/分布在合适的介质中,与其它硬件一起提供或作为硬件的一部分,也可以采用其他分布形式,如通过Internet或其它有线或无线电信系统。
本申请是参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智能报警器测试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智能报警器测试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智能报警器测试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智能报警器测试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MCU控制模块、气泵、声音探测模块和红外发射/接收对管,待测报警器和所述系统均设置于预设空间;其中,
所述MCU控制模块,用于启动所述气泵,并控制所述气泵在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所述红外发射/接收对管,用于监测所述预设空间所述烟雾的烟雾浓度,在所述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烟雾浓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
所述MCU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所述声音探测模块,用于在注入所述烟雾以后,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其中,若所述预设空间内包括多个待测报警器,所述声音探测模块具体还用于:确定每一所述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声音监控数据;将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作为设备标识,根据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声音监控数据,生成多组监控数据曲线,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位于同一坐标系中,所述监控数据曲线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声波能量;对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进行分段处理,得到多个分段组,每一分段组对应一个待测报警器;确定每一分段组中每一分段的平均声波能量,得到多个平均声波能量组,每一平均声波能量组对应一个待测报警器;确定所述每一所述平均声波能量组的目标均方差,得到多个目标均方差;根据每一所述平均声波能量组对应的多个目标均方差绘制目标数据曲线,得到多个目标数据曲线,每一目标数据曲线对应一个待测报警器;确定每一目标数据曲线中满足预设条件的期望值,得到多个期望值;确定所述多个期望值的均值,得到目标期望值;若所述目标期望值大于预设期望值,则确定所述多个待测报警器中每一所述待测报警器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方面,所述声音探测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待测报警器在所述预设空间对应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测报警器的声音监控数据;
根据所述声音监控数据,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预设空间内包括多个待测报警器,所述声音探测模块具体还用于:
对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组特征,每一组特征包括多个特征;
根据所述多组特征,检测所述多个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4.根据所述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多组特征,检测所述多个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方面,所述声音探测模块具体还用于:
检测所述每一组特征中是否存在预设特征;
若任意一组特征中存在所述预设特征,则确定所述任意一组特征对应的待测报警器合格;
若所述任意一组特征中不存在所述预设特征,则确定所述任意一组特征对应的待测报警器不合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计时模块,其中,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之前,在预设周期内,对所述待测报警器的检测时间进行计时监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所述预设空间内的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方面,所述声音探测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检测时间在预设时长内未确定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则确定所述待测报警器不合格。
7.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烟雾报警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气泵和MCU控制模块,待测报警器和所述系统均设置于预设空间;所述方法包括:
启动所述气泵,并控制所述气泵在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监测所述预设空间所述烟雾的烟雾浓度,在所述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烟雾浓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在注入所述烟雾以后,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
其中,若所述预设空间内包括多个待测报警器,所述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包括:确定每一所述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声音监控数据;将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作为设备标识,根据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声音监控数据,生成多组监控数据曲线,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位于同一坐标系中,所述监控数据曲线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声波能量;对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进行分段处理,得到多个分段组,每一分段组对应一个待测报警器;确定每一分段组中每一分段的平均声波能量,得到多个平均声波能量组,每一平均声波能量组对应一个待测报警器;确定所述每一所述平均声波能量组的目标均方差,得到多个目标均方差;根据每一所述平均声波能量组对应的多个目标均方差绘制目标数据曲线,得到多个目标数据曲线,每一目标数据曲线对应一个待测报警器;确定每一目标数据曲线中满足预设条件的期望值,得到多个期望值;确定所述多个期望值的均值,得到目标期望值;若所述目标期望值大于预设期望值,则确定所述多个待测报警器中每一所述待测报警器合格。
8.一种智能报警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烟雾报警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气泵和MCU控制模块,待测报警器和所述系统均设置于预设空间;所述装置包括:启动单元、监测单元、发送单元和检测单元,其中,
所述启动单元,用于启动所述气泵,并控制所述气泵在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所述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预设空间所述烟雾的烟雾浓度,在所述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在所述烟雾浓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停止注入烟雾;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向所述气泵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预设空间注入烟雾;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在注入所述烟雾以后,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其中,若所述预设空间内包括多个待测报警器,所述检测所述待测报警器是否合格包括:确定每一所述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声音监控数据;将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的目标位置信息作为设备标识,根据所述每一待测报警器对应的目标声音监控数据,生成多组监控数据曲线,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位于同一坐标系中,所述监控数据曲线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声波能量;对所述多组监控数据曲线进行分段处理,得到多个分段组,每一分段组对应一个待测报警器;确定每一分段组中每一分段的平均声波能量,得到多个平均声波能量组,每一平均声波能量组对应一个待测报警器;确定所述每一所述平均声波能量组的目标均方差,得到多个目标均方差;根据每一所述平均声波能量组对应的多个目标均方差绘制目标数据曲线,得到多个目标数据曲线,每一目标数据曲线对应一个待测报警器;确定每一目标数据曲线中满足预设条件的期望值,得到多个期望值;确定所述多个期望值的均值,得到目标期望值;若所述目标期望值大于预设期望值,则确定所述多个待测报警器中每一所述待测报警器合格。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
CN202011599990.7A 2020-12-29 2020-12-29 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7351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9990.7A CN112735110B (zh) 2020-12-29 2020-12-29 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9990.7A CN112735110B (zh) 2020-12-29 2020-12-29 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5110A CN112735110A (zh) 2021-04-30
CN112735110B true CN112735110B (zh) 2022-06-07

Family

ID=75611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99990.7A Active CN112735110B (zh) 2020-12-29 2020-12-29 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51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0705B (zh) * 2021-09-17 2023-04-28 深圳市领航卫士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光电感烟测试方法、装置、光电感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6745A (zh) * 2015-05-20 2018-01-26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测试智能家居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CN207764965U (zh) * 2017-11-28 2018-08-24 河北丰安消防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感烟探测器功能试验器
CN109738581A (zh) * 2018-12-24 2019-05-10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气体检测装置的试验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1724562A (zh) * 2020-06-05 2020-09-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雾报警器及其修正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265919B (de) * 1966-04-21 1968-10-25 Elin Union Ag Schaltung zur dauernden selbsttätigen Überprüfung der Betriebsbereitschaft einer elektrischen Einrichtung
CH473431A (de) * 1966-05-09 1969-05-31 Cerberus Ag Werk Fuer Elektron Verfahren zur Betriebsüberwachung von Feuermeldern
CN104077900B (zh) * 2013-03-29 2017-02-15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设备报警器启动检测装置和启动检测的方法
CN203640426U (zh) * 2013-10-25 2014-06-11 厦门美科制锁有限公司 具有报警功能的碟刹锁
CN105788128A (zh) * 2016-05-18 2016-07-20 苏州安飞荣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防盗监控系统
JP7441436B2 (ja) * 2018-08-03 2024-03-01 株式会社リッジワークス アラーム音検出装置およびアラーム音検出プログラム
CN209305252U (zh) * 2018-09-07 2019-08-27 河南久之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轮胎压力无线监测系统
US10977920B2 (en) * 2019-06-21 2021-04-13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Fire safety system with integrated lighting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6745A (zh) * 2015-05-20 2018-01-26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测试智能家居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CN111613036A (zh) * 2015-05-20 2020-09-01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测试智能家居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CN207764965U (zh) * 2017-11-28 2018-08-24 河北丰安消防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感烟探测器功能试验器
CN109738581A (zh) * 2018-12-24 2019-05-10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气体检测装置的试验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1724562A (zh) * 2020-06-05 2020-09-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雾报警器及其修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5110A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0075B (zh) Andriod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2241164B (zh) 汽车网络休眠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655396A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331975A (zh) 用于智能语音交互设备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3028309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ing stability of server
CN111474865A (zh) 智能车载终端控制器休眠唤醒测试系统
CN107576518A (zh) 一种风机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24475A (zh) 板卡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735110B (zh) 智能报警器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8268366A (zh) 测试用例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06155900B (zh) 一种代码测试监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920192A (zh) 火灾报警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57888A (zh) 一种服务器风扇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986172B (zh)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监测系统及方法
US20130221999A1 (en) Tes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6400627A (zh) 一种基于5g的工业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543982B (zh) 设备的振动检测方法、装置、振动检测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40465A (zh) 温度补偿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产品
CN108123935A (zh) 电路板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9814517A (zh) 风机运行参数的处理方法和系统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50354B (zh) 计量故障识别模块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462731A (zh) 语音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16664520A (zh) 一种电子产品的智能检测系统
CN116300821A (zh) 一种调压器故障诊断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650528A (zh) 安全处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