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1515A - 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1515A
CN112731515A CN202011487863.8A CN202011487863A CN112731515A CN 112731515 A CN112731515 A CN 112731515A CN 202011487863 A CN202011487863 A CN 202011487863A CN 112731515 A CN112731515 A CN 112731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sound pickup
pipeline
pickup
measu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78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波
刘辉
陈震
杨追
肖跃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Puqi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ship)
Changsh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Puqi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ship)
Changsh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Puqi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ship), Changsh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Puqi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ship)
Priority to CN2020114878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15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1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15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1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alysis of input or output signals, e.g. frequency range, modes, transfer func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7General system configur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及系统,所述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系统包括主机、第一拾音器、第二拾音器,以及与所述主机通信连接的声音产生装置;所述第一拾音器的数量为多个;本发明提出的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通过设置第一拾音器和第二拾音器,第一拾音器用于采集待测区域内的声音信号,第二拾音器用于采集外界环境的噪音,再将噪音通过主机中的处理模块进行反向处理后和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合并,从而抵消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中所包含的噪音,从而提升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的准确率,降低外界环境噪音对于第一拾音器的干扰,进而提升最终的管道定位的结果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道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地下管道的材质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过去大量使用金属管道,而现在给水、排水、热力、工业等各种管网中,塑料、陶瓷等非金属管道的应用也日益普及;非金属管道由于其施工方便,对输送物质污染小等优点在城市埋地管网建设中被广泛使用,然而非金属管道不导电、不导磁,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方法能直接在地面探测到其地下的空间位置。
在市政施工建设和家庭装修施工中由于对非金属管道的定位不清楚,经常被施工机械挖爆、挖漏等,引发漏气、漏水后果,造成巨大资源浪费与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方法能直接在地面探测到非金属管在地下的空间位置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应用于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系统;所述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系统包括主机、第一拾音器、第二拾音器,以及与所述主机通信连接的声音产生装置;所述第一拾音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声音产生装置用于连接于待测管道的起始端或结尾端,所述声音产生装置用于作用在待测管道,以使待测管道振动并产生声音信号;所述主机包括处理模块;所述第二拾音器和所述第一拾音器均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包括:
确定待测区域,其中,所述管道的起始端和结尾端分别暴露在所述待测区域的边缘上或所述待测区域外;
获取预设的划分规则,根据所述划分规则将所述待测区域在所述待测管道的起始端和结尾端的连线方向划分为多个子待测区域;
控制所述声音产生装置启动,以使所述待测管道产生声音信号;
获取各所述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和拾音器编号,其中,各所述子待测区域内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拾音器,且各所述子待测区域内的多个所述第一拾音器彼此等间距分布,以使得所述第一拾音器于所述待测区域内呈阵列式分布,各所述第一拾音器对应设置有唯一的所述拾音器编号;
获取设置于所述待测区域外的所述第二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
将所述第二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的波形进行反向处理,并标记为反向信号;
将各所述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与所述反向信号进行合并,以生成合并信号;
对所述合并信号进行分析,以得到各所述子待测区域内所述合并信号最强的所述第一拾音器,以确定所述待测管道的走向。
优选的,所述第一拾音器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二拾音器包括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二拾音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拾音器设置于所述待测区域外的不同位置;所述将各所述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与所述反向信号进行合并,以生成合并信号,包括:
获取各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
获取各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发送的第二位置信息;
分析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以得到各所述第一拾音器对应的对象拾音器,其中,所述对象拾音器即是距离所述第一拾音器最近的所述第二拾音器;
将各所述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与所述对象拾音器的所述反向信号进行合并,以生成所述合并信号。
优选的,所述第二拾音器的数量为不少于4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均为GPS位置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拾音器和所述第二拾音器均与所述处理模块无线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合并信号进行分析,以得到各所述子待测区域内所述合并信号最强的所述第一拾音器,以确定待测管道的走向,包括:
对所述合并信号进行分析,以得到各所述子待测区域内的所述合并信号的强度值最强的所述第一拾音器,并标记为目标拾音器;
通过所述目标拾音器以确定所述待测管道的走向。
优选的,所述第一拾音器包括单片机、显示灯和声音采集单元;所述显示灯和所述声音采集模块均与所述单片机通信连接;所述声音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声音信号;所述通过所述目标拾音器以确定所述待测管道的走向,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拾音器的所述拾音器编号,并标记为目标编号;
生成亮灯指令,并发送所述亮灯指令至所述目标编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拾音器;
根据接受的所述亮灯指令,控制所述显示灯亮起,以确定待测管道的走向。
优选的,所述显示灯为LED灯。
优选的,各所述子待测区域于所述待测管道的起始端至结尾端的连线方向上的宽度一致。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系统,应用于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所述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系统包括主机、第一拾音器、第二拾音器,以及与所述主机通信连接的声音产生装置;所述第一拾音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声音产生装置用于连接于待测管道的起始端或结尾端,所述声音产生装置用于作用在待测管道,以使待测管道振动并产生声音信号;所述主机包括处理模块;所述第二拾音器和所述第一拾音器均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通过设置第一拾音器和第二拾音器,第一拾音器用于采集待测区域内的声音信号,第二拾音器用于采集外界环境的噪音,再将噪音通过主动降噪模块进行反向处理后和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合并,从而抵消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中所包含的噪音,从而提升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的准确率,降低外界环境噪音对于第一拾音器的干扰,进而提升最终的管道定位的结果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及系统。
如附图1所示,在本发明提出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本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应用于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系统;所述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系统包括主机、第一拾音器、第二拾音器,以及与所述主机通信连接的声音产生装置;所述第一拾音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声音产生装置用于连接于待测管道的起始端或结尾端,所述声音产生装置用于作用在待测管道,以使待测管道振动并产生声音信号;所述主机包括处理模块;所述第二拾音器和所述第一拾音器均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本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确定待测区域,其中,所述管道的起始端和结尾端分别暴露在所述待测区域的边缘上或所述待测区域外。
具体的,本定位方法的重要步骤是通过呈阵列摆放于待测区域内的各个第一拾音器来探测其所处位置的声音信号,并将探测到的声音信号的强度最大点的位置作为待测管道的定位点,观察第一拾音器形成的阵列中的各列上的声音信号的强度的最大点的位置即可确定待测管道的走向。
故我们先需要确定待测区域,待测区域下方即是待测走向的管道;待测区域可以是任一形状,据实际应用而定;但是需要保证待测管道的起始端和结尾端分别暴露在待测区域的边缘上或所述待测区域外。(即待测管道的两端是已知的,而两端之间的管道的走向便是我们要探测的);在本实施例中,待测区域优选为矩形,且待测管道的起始端和结尾端分别位于待测区域的相对的两边上。
步骤S120:获取预设的划分规则,根据所述划分规则将所述待测区域在所述待测管道的起始端和结尾端的连线方向划分为多个子待测区域。
具体的,这里的划分规则即为:将待测区域沿待测管道的起始端和结尾端的连线方向上,划分为多个等宽度的子待测区域,且各所述子待测区域于所述待测管道的起始端至结尾端的连线方向上的宽度一致,这样设置,我们找到每个子待测区域内的采集到的声音信号最强位置点,并将各个子待测区域中的声音信号最强位置点进行连线,该连线即是地下待测管道的走向。
步骤S130:控制所述声音产生装置启动,以使所述待测管道产生声音信号。
具体的,主机控制所述声音产生装置启动,以使所述待测管道产生声音信号。
步骤S140:获取各所述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和拾音器编号,其中,各所述子待测区域内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拾音器,且各所述子待测区域内的多个所述第一拾音器彼此等间距分布,以使得所述第一拾音器于所述待测区域内呈阵列式分布,各所述第一拾音器对应设置有唯一的所述拾音器编号。
具体的,主机获取各所述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和拾音器编号,其中,各所述子待测区域内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拾音器,且各所述子待测区域内的多个所述第一拾音器彼此等间距分布(这里的多个第一拾音器之间的间距等于子待测区域于所述待测管道的起始端至结尾端的连线方向上的宽度,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0cm),以使得所述第一拾音器于所述待测区域内呈阵列式分布,各所述第一拾音器对应设置有唯一的所述拾音器编号。
步骤S150:获取设置于所述待测区域外的所述第二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
具体的,处理模块获取设置于所述待测区域外的所述第二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
步骤S160:将所述第二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的波形进行反向处理,并标记为反向信号。
具体的,处理模块具备主动降噪功能,能够将所述第二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的波形进行反向处理,并标记为反向信号。主动降噪功能即是对输入的声音信号的波形进行反向处理,此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拾音器位于待测区域的外部,故第二拾音器采集的是外部环境中的噪音(如周围马路上突然经过的汽车造成的噪音),将这些噪音进行反向后标记为反向信号,以便于后续将反向信号和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合并。
步骤S170:将各所述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与所述反向信号进行合并,以生成合并信号。
具体的,处理模块将各所述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与所述反向信号进行合并,以生成合并信号。
将反向信号和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合并后生成的合并信号即为去除了外界环境中的噪音的声音信号,此合并信号能够更加精准且准确的呈现地下待测管道发出的声音。
步骤S180:对所述合并信号进行分析,以得到各所述子待测区域内所述合并信号最强的所述第一拾音器,以确定所述待测管道的走向。
具体的,所述处理模块对所述合并信号进行分析,以得到各所述子待测区域内所述合并信号最强的所述第一拾音器,以确定所述待测管道的走向。
各子待测区域内合并信号最强的第一拾音器所处的位置点即是待测管道于各子待测区域下经过的位置点,故确定了各待测子区域内合并信号最强的第一拾音器,再将各合并信号最强的第一拾音器进行连线,该连线即是待测管道的走向,从而确定地下管道的走向。
本发明提出的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通过设置第一拾音器和第二拾音器,第一拾音器用于采集待测区域内的声音信号,第二拾音器用于采集外界环境的噪音,再将噪音通过处理模块的主动降噪功能进行反向处理后和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合并,从而抵消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中所包含的噪音,从而提升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的准确率,降低外界环境噪音对于第一拾音器的干扰,进而提升最终的管道定位的结果的准确度。
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基于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拾音器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二拾音器包括第二位置传感器;主机还包括与处理模块通信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拾音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拾音器设置于所述待测区域外的不同位置;步骤S17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0:获取各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
具体的,处理模块获取各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
步骤S220:获取各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发送的第二位置信息。
具体的,处理模块获取各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发送的第二位置信息。
步骤S230:分析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以得到各所述第一拾音器对应的对象拾音器,其中,所述对象拾音器即是距离所述第一拾音器最近的所述第二拾音器。
具体的,处理模块分析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以得到各所述第一拾音器对应的对象拾音器,其中,所述对象拾音器即是距离所述第一拾音器最近的所述第二拾音器。
步骤S240:将各所述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与所述对象拾音器的所述反向信号进行合并,以生成所述合并信号。
具体的,主动降噪模块的输出端将各所述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与所述对象拾音器的所述反向信号进行合并,以生成所述合并信号。
即当待测区域较大时,单个的第二拾音器无法满足采集足够准确的噪音,需要在待测区域的外部的不同位置放置多个第二拾音器,且每个第一拾音器均对应设置一个对象拾音器,这里的对象拾音器即是距离各第一拾音器最近的第二拾音器,对象拾音器所采集的噪音和第一拾音器本身采集的声音信号中包括的噪音更加相近,这样的话,将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和对应的对象拾音器采集的且反向处理后的反向信号进行合并,生成的合并信号能够更加准确的呈现地下管道的声音信号。
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第三实施例中,基于第二实施例,所述第二拾音器的数量为不少于4个(优选为4个)。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均为GPS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拾音器和所述第二拾音器均与所述处理模块无线通信连接。
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第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步骤S18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10:对所述合并信号进行分析,以得到各所述子待测区域内的所述合并信号的强度值最强的所述第一拾音器,并标记为目标拾音器。
具体的,处理模块对所述合并信号进行分析,以得到各所述子待测区域内的所述合并信号的强度值最强的所述第一拾音器,并标记为目标拾音器。
步骤S420:通过所述目标拾音器以确定所述待测管道的走向。
具体的,这里的目标拾音器即是各子待测区域内合并信号的强度值(即声音信号的振幅值)最强的第一拾音器,目标拾音器所处的位置点即是待测管道于各子待测区域下经过的位置点,故通过确定目标拾音器的位置点,再将各目标拾音器的位置点进行连线,该连线即是待测管道的走向,从而确定地下管道的走向。
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第五实施例中,基于第四实施例,所述第一拾音器包括单片机、显示灯(显示灯为LED灯)和声音采集单元;所述显示灯和所述声音采集模块均与所述单片机通信连接;所述声音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声音信号;步骤S42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10:获取所述目标拾音器的所述拾音器编号,并标记为目标编号。
具体的,处理模块获取所述目标拾音器的所述拾音器编号,并标记为目标编号。
步骤S520:生成亮灯指令,并发送所述亮灯指令至所述目标编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拾音器。
具体的,处理模块生成亮灯指令,并发送所述亮灯指令至所述目标编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拾音器。
步骤S530:根据接受的所述亮灯指令,控制所述显示灯亮起,以确定待测管道的走向。
具体的,第一拾音器根据接受的所述亮灯指令,控制所述显示灯亮起,以确定待测管道的走向。
通过本实施例,能够将目标拾音器的显示灯亮起,从而使得操作人员直观的知晓待测管道的走向。
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第六实施例中,基于第四实施例,所述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机通信连接的显示器,步骤S42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10:获取所述目标拾音器的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并标记为目标位置信息。
具体的,处理模块获取所述目标拾音器的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并标记为目标位置信息。这里的第一位置信号即是目标拾音所处的位置的经纬度。
步骤S620: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生成管道走向示意图。
具体的,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生成管道走向示意图;其中,管道走向示意图包括多个节点,以及连接于相邻的节点之间的连接线,这里的各节点与各目标位置信息对应,即各节点代表了各目标拾音器的位置点,这样即可使得操作人员通过于显示器上观察走向示意图即可快速且直观的知晓待测管道的走向。
步骤S630:将所述管道走向示意图显示与所述显示器。
本实施例提出的方案,能够使得操作人员直观的知晓待测管道的走向。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系统,应用于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所述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系统包括主机、第一拾音器、第二拾音器,以及与所述主机通信连接的声音产生装置;所述第一拾音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声音产生装置用于连接于待测管道的起始端或结尾端,所述声音产生装置用于作用在待测管道,以使待测管道振动并产生声音信号;所述主机包括处理模块;所述第二拾音器和所述第一拾音器均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系统;所述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系统包括主机、第一拾音器、第二拾音器,以及与所述主机通信连接的声音产生装置;所述第一拾音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声音产生装置用于连接于待测管道的起始端或结尾端,所述声音产生装置用于作用在待测管道,以使待测管道振动并产生声音信号;所述主机包括处理模块;所述第二拾音器和所述第一拾音器均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包括:
确定待测区域,其中,所述管道的起始端和结尾端分别暴露在所述待测区域的边缘上或所述待测区域外;
获取预设的划分规则,根据所述划分规则将所述待测区域在所述待测管道的起始端和结尾端的连线方向划分为多个子待测区域;
控制所述声音产生装置启动,以使所述待测管道产生声音信号;
获取各所述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和拾音器编号,其中,各所述子待测区域内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拾音器,且各所述子待测区域内的多个所述第一拾音器彼此等间距分布,以使得所述第一拾音器于所述待测区域内呈阵列式分布,各所述第一拾音器对应设置有唯一的所述拾音器编号;
获取设置于所述待测区域外的所述第二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
将所述第二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的波形进行反向处理,并标记为反向信号;
将各所述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与所述反向信号进行合并,以生成合并信号;
对所述合并信号进行分析,以得到各所述子待测区域内所述合并信号最强的所述第一拾音器,以确定所述待测管道的走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音器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二拾音器包括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二拾音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拾音器设置于所述待测区域外的不同位置;所述将各所述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与所述反向信号进行合并,以生成合并信号,包括:
获取各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
获取各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发送的第二位置信息;
分析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以得到各所述第一拾音器对应的对象拾音器,其中,所述对象拾音器即是距离所述第一拾音器最近的所述第二拾音器;
将各所述第一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与所述对象拾音器的所述反向信号进行合并,以生成所述合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拾音器的数量为不少于4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均为GPS位置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音器和所述第二拾音器均与所述处理模块无线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合并信号进行分析,以得到各所述子待测区域内所述合并信号最强的所述第一拾音器,以确定待测管道的走向,包括:
对所述合并信号进行分析,以得到各所述子待测区域内的所述合并信号的强度值最强的所述第一拾音器,并标记为目标拾音器;
通过所述目标拾音器以确定所述待测管道的走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音器包括单片机、显示灯和声音采集单元;所述显示灯和所述声音采集模块均与所述单片机通信连接;所述声音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声音信号;所述通过所述目标拾音器以确定所述待测管道的走向,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拾音器的所述拾音器编号,并标记为目标编号;
生成亮灯指令,并发送所述亮灯指令至所述目标编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拾音器;
根据接受的所述亮灯指令,控制所述显示灯亮起,以确定待测管道的走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灯为LED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子待测区域于所述待测管道的起始端至结尾端的连线方向上的宽度一致。
10.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所述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系统包括主机、第一拾音器、第二拾音器,以及与所述主机通信连接的声音产生装置;所述第一拾音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声音产生装置用于连接于待测管道的起始端或结尾端,所述声音产生装置用于作用在待测管道,以使待测管道振动并产生声音信号;所述主机包括处理模块;所述第二拾音器和所述第一拾音器均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
CN202011487863.8A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27315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7863.8A CN112731515A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7863.8A CN112731515A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1515A true CN112731515A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03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7863.8A Pending CN112731515A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151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6726A (zh) * 2022-07-22 2022-10-25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 一种用于主动降噪的地震单点采集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7433A (en) * 1996-01-16 1998-04-07 Gardner; William A. Sound environment control apparatus
CN2867779Y (zh) * 2005-12-29 2007-02-07 简笑英 具有环境噪音抑制功能的采访装置
CN104717588A (zh) * 2015-02-09 2015-06-17 深圳航天金悦通科技有限公司 低功耗入耳式有源降噪音乐耳机及降噪方法
CN207266267U (zh) * 2017-09-15 2018-04-20 上海米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主动降噪功能的拾音器
CN110161556A (zh) * 2019-06-18 2019-08-23 湖南普奇地质勘探设备研究院(普通合伙) 一种管道定位装置及方法
CN110244362A (zh) * 2019-06-18 2019-09-17 湖南普奇地质勘探设备研究院(普通合伙) 一种阵列式拾音器管道定位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7433A (en) * 1996-01-16 1998-04-07 Gardner; William A. Sound environment control apparatus
CN2867779Y (zh) * 2005-12-29 2007-02-07 简笑英 具有环境噪音抑制功能的采访装置
CN104717588A (zh) * 2015-02-09 2015-06-17 深圳航天金悦通科技有限公司 低功耗入耳式有源降噪音乐耳机及降噪方法
CN207266267U (zh) * 2017-09-15 2018-04-20 上海米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主动降噪功能的拾音器
CN110161556A (zh) * 2019-06-18 2019-08-23 湖南普奇地质勘探设备研究院(普通合伙) 一种管道定位装置及方法
CN110244362A (zh) * 2019-06-18 2019-09-17 湖南普奇地质勘探设备研究院(普通合伙) 一种阵列式拾音器管道定位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6726A (zh) * 2022-07-22 2022-10-25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 一种用于主动降噪的地震单点采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49716B2 (en) Transmit power scaling method and system to detect occurrences using geographically distributed sensors
US2007002245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alyzing cable television signal leak information
JP2013525790A (ja) 配管漏れをチェックする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13210347A (ja) 漏洩検知方法、漏水検知方法、漏洩検知装置および漏水検知装置
CN112731515A (zh) 一种采用主动降噪的阵列式管道定位方法及系统
Can et al. Describing and classifying urban sound environments with a relevant set of physical indicators
US754820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analyzing and modifying cable television signal leak information
CN111951582B (zh) 道路交通数据确定方法、系统及设备
Costa et al. Geoprocessing applied to the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noise: a case study in the city of Sorocaba, São Paulo, Brazil
CN109186800A (zh) 基于光纤拉曼散射光的管道异常预测方法及装置
WO2015127620A1 (en) Vehicle location indicator
US9632003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eak detection in roofing and waterproofing membranes
CN105785319B (zh) 机场场面目标声学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244362B (zh) 一种阵列式拾音器管道定位装置及方法
KR101274771B1 (ko) 지리정보시스템 기반의 도시 시설물 관리를 위한 최적 센서노드 배치방법과 최적 센서노드 시스템 및 최적 센서노드 배치 프로그램이 저장된 매체
CN112923245B (zh) 一种供水管网漏损探查的方法
KR20090017208A (ko) 음원 위치 추적 방법 및 장치
KR20150133952A (ko) 지하매설물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6735103B (zh) 一种供水管渗漏检测方法及系统
JP2011027531A (ja) 渋滞状況表示システム、端末装置、渋滞状況表示サーバ、渋滞状況表示装置、および、渋滞状況表示方法
Sapre et al. Water pipeline monitoring on cloud & leakage detection with a portable device
CN203535236U (zh) 基于fpga的屋顶漏雨探测仪
CN115234846B (zh) 管道泄漏检测方法及设备
Singh et al. Application of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for underground utility detection
CN114594522A (zh) 一种基于伪随机信号的地空多频激发极化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