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27088A - 三节对拉装置、模板组件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节对拉装置、模板组件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27088A
CN112727088A CN202110015800.0A CN202110015800A CN112727088A CN 112727088 A CN112727088 A CN 112727088A CN 202110015800 A CN202110015800 A CN 202110015800A CN 112727088 A CN112727088 A CN 1127270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template
piece
isolation sleeve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58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诚
王长伟
娄战士
高宏华
张文亮
袁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venth Chem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venth Chem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venth Chem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venth Chem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158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270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27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270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6Tying means; Spacers ; Devices for extracting or inserting wall ties
    • E04G17/065Tying means, the tensional elements of which are threaded to enable their fastening or tensioning
    • E04G17/0655Tying means, the tensional elements of which are threaded to enable their fastening or tensioning the element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11/00Cesspoo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6Tying means; Spacers ; Devices for extracting or inserting wall ties
    • E04G17/065Tying means, the tensional elements of which are threaded to enable their fastening or tensioning
    • E04G17/0655Tying means, the tensional elements of which are threaded to enable their fastening or tensioning the element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 E04G17/0658Tying means, the tensional elements of which are threaded to enable their fastening or tensioning the element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remaining completely or partially embedded in the cast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8Off-grid powered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节对拉装置、模板组件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连接件和紧固件,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二杆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三节对拉装置还包括弹性隔离套,所述弹性隔离套位于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且所述弹性隔离套套装在所述第二杆件上,所述弹性隔离套用于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与模板之间以阻止所述模板与所述连接件刚性接触。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三节对拉装置中螺母与模板刚性接触,容易损伤模板的问题,提供一种三节对拉装置、模板组件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

Description

三节对拉装置、模板组件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节对拉装置、模板组件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三节对拉装置一般包括三节杆件,相邻的两节杆件之间通过螺母连接在一起,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三节对拉装置主要用来固定和支撑模板。在一些工况中,为了定位模板,常需要上述螺母与设置在模板外侧的紧固件夹紧模板,这就需要螺母直接与模板刚性接触,然而螺母的端面通常较小,在较大力度作用下,容易对模板产生较大压强,进而使模板局部损伤,缩短了模板的周转使用寿命,减少了模板能够循环使用的次数。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三节对拉装置中螺母与模板刚性接触,容易损伤模板的问题,提供一种三节对拉装置、模板组件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三节对拉装置,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连接件和紧固件,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二杆件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三节对拉装置还包括弹性隔离套,所述弹性隔离套位于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且所述弹性隔离套套装在所述第二杆件上,所述弹性隔离套用于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与模板之间以阻止所述模板与所述连接件刚性接触。
可选地,所述弹性隔离套面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面向所述连接件设置,所述第二端面面向所述紧固件设置,且所述第二端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端面的面积。
由于连接件的端面相对较小,所以采用相对较小的第一端面与连接件的端面接触,则能适当减小弹性隔离套的体积节省成本,而通过较大的第二端面与模板板面接触,则能够减小在第二端面处模板所受压强,进一步减小模板局部因受压损坏的可能。
可选地,所述弹性隔离套包括本体和包覆于所述本体的外壁上的隔离涂层。
设置隔离涂层,则能使弹性隔离套的本体通过隔离涂层与混凝土分离,在拆除弹性隔离套时,如隔离涂层与混凝土粘连,可使本体与隔离涂层分离,只将本体拆卸下来,相对于使本体与混凝土分离,使本体与隔离涂层分离更加容易,这样就减小了对本体造成破坏的可能。
可选地,在所述弹性隔离套包本体和作用部,所述作用部形成于所述本体,所述作用部用于与工具相互作用以从混凝土中将所述弹性隔离套取出。
在本体上专门设置作用部,以在从混凝土中取出弹性隔离套时,可以使工具作用在作用部上,即使工具对弹性隔离套产生一定破坏,也几乎限于对作用部的破坏,使弹性隔离套的本体大部分依然保持完好,可以再次利用,进而增加弹性隔离套的使用次数。
可选地,所述弹性隔离套上形成有通孔,所述弹性隔离套通过所述通孔套装在所述第二杆件上,所述作用部位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
在需拆除弹性隔离套时,弹性隔离套大部分外壁被混凝土包裹,难以作为与工具相互作用的部分,将作用部设置在通孔中,则可使工具伸入通孔中与作用部产生作用,使作用部的位置设置比较合理。
可选地,所述作用部为形成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的槽体。
这样,工具在伸入通孔内后,可以将作用力作用在槽体的内壁上,使工具具有较好的实力点。
可选地,所述作用部为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的环形凹槽。
使位于通孔内壁上的槽体为环形凹槽,使工具伸入通孔内时,较容易找到与该槽体配合的位置,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地,所述槽体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槽体相对设置。
这使得两个槽体均具有垂直于通孔的周向的内壁,在从混凝土中向外取出弹性隔离套时,如需转动弹性隔离套,则可以使工具的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槽体的内壁上以形成扭矩,进而使弹性隔离套相对容易取出,减小破坏弹性隔离套的几率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可利用的次数。
可选地,所述作用部为形成于所述通孔的内壁的环形凸起,以使所述通孔通过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第二杆件过盈配合,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
在需从混凝土中拆卸弹性隔离套时,可以通过工具夹持环形凸起将弹性隔离套取出;同时,通过弹性隔离套与第二该过盈配合,还能够减小在混凝土从上述通孔中漏出的可能。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模板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模板和本申请所提供的三节对拉装置;所述三节对拉装置包括所述第一杆件、两个所述第二杆件、两个所述连接件以及两个所述紧固件,两个连接件可拆卸的且一一对应的安装在第一杆件的两端,两个第二杆件可拆卸的且一一对应的与两个连接件连接,两个紧固件可拆卸的且一一对应的与两个第二杆件连接;在所述模板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均安装有所述弹性隔离套。
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模板组件实现,所述方法包括:
将各个所述模板以模板组的形式进行安装,其中,每个所述模板组中均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所述模板;
在各个所述模板组各自对应的两块所述模板上分别设置所述三节对拉装置,以使所述弹性隔离套分别与所述模板和所述连接件抵接;
在各个所述模板组各自对应的两块所述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
待浇筑后的混凝土凝固之后,依次将所述紧固件、所述模板、所述第二杆件和所述弹性隔离套从凝固后的所述混凝土上拆卸下来。
可选地,所述模板组件还包括止水带和池壁钢筋结构,所述池壁钢筋结构包括钢筋网单元;
在所述将各个所述模板以模板组的形式进行安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绑扎所述池壁钢筋结构,并在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每两个所述钢筋网单元之间分别设置所述止水带,该止水带优选为缩缝止水带;
相应的,所述将各个所述模板以模板组的形式进行安装,包括:
分别设置相互平行的各个所述钢筋网单元,并将各个所述模板组各自对应的两块所述模板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钢筋网单元两侧。
可选地,所述绑扎所述池壁钢筋结构,并在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每两个所述钢筋网单元之间分别设置所述止水带,包括:
在垂直于所述钢筋网单元的方向上,在所述池壁钢筋结构的两侧均设置所述模板;
在所述池壁模板面向所述池壁钢筋结构的一侧的板面上安装楔形木方,以使所述楔形木方的位置与所述止水带的位置相对应。该楔形木方为条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待浇筑后的混凝土凝固之后,依次将所述紧固件、所述模板、所述第二杆件和所述弹性隔离套从凝固后的所述混凝土上拆卸下来,包括:
浇筑后的混凝土凝固之后,从所述第二杆件上拆卸所述紧固件;
拆除所述模板和所述楔形木方,以在凝固后的混凝土上且与所述楔形木方对应的位置形成缩缝,并在所述缩缝内填充防水材料。
依次将所述第二杆件和所述弹性隔离套从所述混凝土上拆卸下来。
可选地,所述待浇筑后的混凝土凝固之后,依次将所述紧固件、所述模板、所述第二杆件和所述弹性隔离套从凝固后的所述混凝土上拆卸下来之后,包括:
将防水砂浆或聚合物砂浆填入拆卸所述第二杆件和所述弹性隔离套后在所述混凝土上形成的空洞,并压实抹光。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三节对拉装置、模板组件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通过在第二杆件上设置的弹性隔离套,在三节对拉装置与模板连接时能够有效将螺母与模板隔离,阻止螺母与模板之间刚性接触,减小对模板可能造成的损伤。
本申请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三节对拉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三节对拉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弹性隔离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弹性隔离套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弹性隔离套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止水带的一种安装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的流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三节对拉装置;
110-第一杆件;
120-止水片;
130-连接件;
140-弹性隔离套;
141-本体;
141a-通孔;
141b-作用部;
142-隔离涂层;
150-第二杆件;
160-紧固件;
200-模板;
300-竖向加固结构;
400-水平加固结构;
500-钢筋网单元;
600-楔形木方;
700-止水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三节对拉装置100,包括第一杆件110、第二杆件150、连接件130和紧固件160,所述第一杆件110与所述第二杆件150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130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紧固件160与所述第二杆件150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三节对拉装置100还包括弹性隔离套140,所述弹性隔离套140位于所述紧固件160与所述连接件130之间,且所述弹性隔离套140套装在所述第二杆件150上,所述弹性隔离套140用于设置在所述连接件130与模板200之间以阻止所述模板200与所述连接件130刚性接触。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三节对拉装置,通过在第二杆件150上设置的弹性隔离套140,在三节对拉装置100与模板200连接时能够有效将螺母与模板200隔离,阻止螺母与模板200之间刚性接触,减小对模板200可能造成的损伤。还可以防止螺杆穿过模板扎漏浆,且第二杆件可以重复使用。
可选地,所述弹性隔离套140面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面向所述连接件130设置,所述第二端面面向所述紧固件160设置,且所述第二端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端面的面积。由于连接件130的端面相对较小,所以采用相对较小的第一端面与连接件130的端面接触,则能适当减小弹性隔离套140的体积节省成本,而通过较大的第二端面与模板200板面接触,则能够减小在第二端面处模板200所受压强,进一步减小模板200局部因受压损坏的可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隔离套140优选为圆台形件。这使得弹性隔离套140较容易加工,且圆台形件形状较规则,圆台件直径较小的一端位于混凝土内,而直径较大一端的端面面向背离混凝土的一侧,使弹性隔离套140更容易从混凝土中取出,减小在取出弹性隔离套140时可能对弹性隔离套140造成的破坏,使弹性隔离套140具有较高的几率能够重复使用。
可选地,所述弹性隔离套140包括本体141和包覆于所述本体141的外壁上的隔离涂层142。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弹性隔离套140会被混凝土包裹,混凝土凝固后弹性隔离套140比较难以与混凝土分离,强力取出弹性隔离套140会对弹性隔离套140造成破坏,使弹性隔离套140难以重复使用,设置隔离涂层142,则能使弹性隔离套140的本体141通过隔离涂层142与混凝土分离,在拆除弹性隔离套140时,如隔离涂层142与混凝土粘连,可使本体141与隔离涂层142分离,只将本体141拆卸下来,相对于使本体141与混凝土分离,使本体141与隔离涂层142分离更加容易,这样就减小了对本体141造成破坏的可能,再次使用时,只需要在本体141的外壁上再次涂覆在隔离涂层142,或将本体141放置如隔离涂层142容易内再取出,在本体141的外壁上再次形成隔离涂层142即可。当然,也可以使隔离涂层142与本体141连接更加牢固,而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强度较低,使在拆卸弹性隔离套140时,隔离涂层142也不被破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隔离涂层142可以为脱模剂或隔离剂涂层。
可选地,在所述弹性隔离套140包本体141和作用部141b,所述作用部141b形成于所述本体141,所述作用部141b用于与工具相互作用以从混凝土中将所述弹性隔离套140取出。在本体141上专门设置作用部141b,以在从混凝土中取出弹性隔离套140时,可以使工具作用在作用部141b上,即使工具对弹性隔离套140产生一定破坏,也几乎限于对作用部141b的破坏,使弹性隔离套140的本体141大部分依然保持完好,可以再次利用,进而增加弹性隔离套140的使用次数。
可选地,所述弹性隔离套140上形成有通孔141a,所述弹性隔离套140通过所述通孔141a套装在所述第二杆件150上,所述作用部141b位于所述通孔141a的内壁上。在需拆除弹性隔离套140时,弹性隔离套140大部分外壁被混凝土包裹,难以作为与工具相互作用的部分,将作用部141b设置在通孔141a中,则可使工具伸入通孔141a中与作用部141b产生作用,使作用部141b的位置设置比较合理。
如图4和图5所示,可选地,所述作用部141b为形成于所述通孔141a的内壁上的槽体。这样,工具在伸入通孔141a内后,可以将作用力作用在槽体的内壁上,使工具具有较好的实力点。
如图4所示,可选地,所述作用部141b为与所述通孔141a同轴设置的环形凹槽。使位于通孔141a内壁上的槽体为环形凹槽,使工具伸入通孔141a内时,较容易找到与该槽体配合的位置,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作用部141b为隔离套内环形凹槽,便于用工具钩住隔离套140,从混凝土内取出,且环形凹槽不易损坏,在第二杆件150穿过隔离套140时,几乎不会受到环形凹槽的影响。
如图5所示,可选地,所述槽体的个数为一组对拉杆有两个,一个两个所述槽体相对设置。这使得一组对拉杆有两个槽体均具有垂直于通孔141a的周向的内壁,在从混凝土中向外取出弹性隔离套140时,如需转动弹性隔离套140,则可以使工具的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槽体的内壁上往外轻轻拔出或以形成扭矩,进而使弹性隔离套140相对容易取出,减小破坏弹性隔离套140的几率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可利用的次数。
如图6所示,可选地,所述作用部141b为形成于所述通孔141a的内壁的环形凸起,以使所述通孔141a通过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第二杆件150紧密配合,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通孔141a同轴设置。在需从混凝土中拆卸弹性隔离套140时,可以通过工具夹持环形凸起将弹性隔离套140取出;同时,通过弹性隔离套140与第二该紧密配合,能够减小在混凝土从上述通孔141a中漏出的可能。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模板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模板200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三节对拉装置100;所述三节对拉装置100包括所述第一杆件110、两个所述第二杆件150、两个所述连接件130以及两个所述紧固件160,两个连接件130可拆卸的且一一对应的安装在第一杆件110的两端,两个第二杆件150可拆卸的且一一对应的与两个连接件130连接,两个紧固件160可拆卸的且一一对应的与两个第二杆件150连接;在所述模板200与所述连接件130之间均安装有所述弹性隔离套140。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件,应用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三节对拉装置100,通过在第二杆件150上设置的弹性隔离套140,在三节对拉装置100与模板200连接时能够有效将螺母与模板200隔离,阻止螺母与模板200之间刚性接触,减小对模板200可能造成的损伤。
在申请实施例中,模板200的外侧可设置水平加固结构400和竖向加固结构300,该水平加固结构400和竖向加固结构300可为钢管或木方等部件,水平加固结构400和竖向加固结构300可以夹持紧固件160和模板200之间;在第一杆件110上可以安装止水片120,该止水片优选为止水钢片。
如图8所示,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件实现,所述方法包括:
S1:将各个所述模板200以模板200组的形式进行安装,其中,每个所述模板200组中均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所述模板200;
S2:在各个所述模板200组各自对应的两块所述模板200上分别设置所述三节对拉装置100,以使所述弹性隔离套140分别与所述模板200和所述连接件130抵接;
S3:在各个所述模板200组各自对应的两块所述模板200之间浇筑混凝土;
S4:待浇筑后的混凝土凝固之后,依次将所述紧固件160、所述模板200、所述第二杆件150和所述弹性隔离套140从凝固后的所述混凝土上拆卸下来。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组件实现,通过在第二杆件150上设置的弹性隔离套140,在三节对拉装置100与模板200连接时能够有效将螺母与模板200隔离,阻止螺母与模板200之间刚性接触,减小对模板200可能造成的损伤。
本申请实施实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模板组件还包括止水带700和池壁钢筋结构,所述池壁钢筋结构包括钢筋网单元500;
在所述S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S5:绑扎所述池壁钢筋结构,并在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每两个所述钢筋网单元500之间分别按一定距离设置所述止水带700;
相应的,所述S1包括:
S11:分别设置相互平行的各个所述钢筋网单元500,并将各个所述模板200组各自对应的两块所述模板200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钢筋网单元500两侧。
本申请实施实例中,所述S5包括:
S51:在垂直于所述钢筋网单元500的方向上,在所述池壁钢筋结构的两侧均设置所述模板200;
S52:在所述池壁模板面向所述池壁钢筋结构的一侧的板面上安装楔形木方600,以使所述楔形木方600的位置与所述止水带700的位置相对应。
本申请实施实例中,所述S4包括:
S41:浇筑后的混凝土凝固之后,从所述第二杆件150上拆卸所述紧固件160;
S42:拆除所述模板200和所述楔形木方600,以在凝固后的混凝土上且与所述楔形木方600对应的位置形成缩缝,并在所述缩缝内填充防水材料。缩缝为一个条状凹槽结构。
S43:依次将所述第二杆件150和所述弹性隔离套140从所述混凝土上拆卸下来。
本申请实施实例中,所述S4之后,包括:
S6:将防水砂浆或聚合物砂浆填入拆卸所述第二杆件150和所述弹性隔离套140后在所述混凝土上形成的圆台形凹槽,并压实抹光。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本申请中还提供一种三节对拉装置、模板组件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的应用实例。
炼油和化工项目的污水处理在我国采用得利满工艺较多,是把污水处理工艺和炼化工艺或化工工艺充分结合形成整体,以“废”制“废”,实现变废为宝。污水处理场既是它们的终点,更是它们的起点,不但让企业降低了直接的运行成本,还有效减少了污染物质的排放。
污水处理水池施工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控制好水池的施工质量,防止水池渗漏,污染环境,以及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本施工技术主要有:①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能有效的补偿混凝土收缩,有效的防止混凝土收缩开裂;②采用三节组合型止水对拉杆,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施工成本;③采用本施工技术,有效的保证了伸缩缝和缩缝的施工质量,避免了渗漏;④采用自制混凝土溜管(串筒)施工,有效的把混凝土送至浇注地点,避免了混凝土离析现象;⑤采用自制淋水(喷水)养护系统,确保了混凝土养护质量;⑥二沉池底板和池壁有伸缩缝,分别整体浇注混凝土,加快了施工进度,以及保证了刮泥机混凝土轨道(池顶)的半径、平整度质量;⑦生化池以伸缩缝为界,分流水段施工,加快了施工速度,提高了周转材料的利用率;⑧采用本技术进行防渗、堵漏,消除了水池投用的后顾之忧,保证了污水处理中水池的正常使用。
在本应用实例中,(1)橡胶止水带的施工安装技术,确保了伸缩缝不渗水不漏水。
在安装橡胶止水带之前,首先绑扎钢筋。钢筋进场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复验合格后使用。钢筋在下料前,技术人员应对钢筋班组的下料表进行审核,较复杂的应进行放样确定。同时技术人员,要对钢筋作业班组,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钢筋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进行过程控制,巡检、抽检、全检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尤其是圆形池壁,在绑扎钢筋时必须控制半径尺寸偏差在允许范围内,以防影响后续工序,支模时无法调整到位。
水池伸缩缝橡胶止水带的安装,传统的施工方法容造成橡胶止水带本体破坏,或位置不精准而在受力时被撕裂,产生渗水。采用本施工方法,安装位置精准、牢固,在施工时,利用伸缩缝构造钢筋,初始固定,再用定位钢筋进行精准定位及加固,确保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不移位、不被坏,有利于橡胶止水带在受力的情况下自由伸缩。
大型圆形水池二沉池的施工,不按常规从伸缩缝分开分块的施工方法,而是采用底板和池壁分别一次性整体浇注筑混凝土,要保证了搅拌器的混凝土轨道(池壁顶)半径、平整度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根据污水处理水池中的介质,首先选择橡胶止水带,介质为弱酸、弱碱类,选择氯丁橡胶止水带;如果有油类介质时,需选用丁睛橡胶止水带。根据水池水位高度选择止水带的宽度和厚度,本施工技术德利满工艺水池水位最高不超过8m,按规范要求止水带宽度不小于300mm,厚度不小于6mm。一般选择宽度为330mm,厚度为10mm的氯丁橡胶止水带。工程位于北方地区天气寒冷,选择耐寒型止水带,温度范围-40~600C。如果位于南方地区,可以选用普通型止水带,温度范围-25~600C。材料进场验收,止水带中心圆环孔偏差不允许超过壁厚的三之一,表面不允许有开裂、海绵状、凹痕、气泡、杂质、明疤等缺陷,材质证齐全。
橡胶止水带安装时,必须要细心,避免止水带被钢筋头剌穿,或者电气焊烧坏,禁止在止水带本体上开孔、钉钉子、穿铁丝等破坏本体,安装位置准确,固定牢固。钢筋绑扎完成后,利用伸缩缝构造钢筋,初始固定止水带,再用定位钢筋定位,保证止水带在混凝土中的位置正确、牢靠。橡胶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以不损坏止水带本体的有效防水部位为原则。
圆形二沉池的施工,不按常规从伸缩缝分开分块的施工方法,而是采用底板和池壁分别一次性浇注筑混凝土,要保证搅拌器的混凝土轨道(池壁顶)半径、平整度的质量得到保证。伸缩缝泡沫板两侧使用密目网加强,再用定位钢筋加固、定位聚乙烯泡沫板,安装时与伸缩缝的构造钢筋配合使用,防止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受力不均而移动或破碎。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伸缩缝两边同时下料,确保两边高差不要过大,避免高差过大产生压力大,从而破坏泡沫板。拆模后定位钢筋不得外露,安装定位筋时要有钢筋保护层厚度。
(2)三节组合型对拉装置重复使用,有利施工降本增效
采用常规的传统的水池对拉螺杆施工方法,去掉外露的对拉螺杆丝头比较困难,增加工作量,且对接丝头无法重复使用。采用三节组合对拉螺杆,减少对拉螺杆丝头处理的工作量,且可以重复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采用三节组合对拉螺杆,减少对拉螺杆头处理的工作量,且可以重复使用。中间节的长度加上两头橡胶垫的厚度即为池壁的厚度,两端的丝长均应为200~250mm,中间节焊止水环,对拉螺杆间距(横竖间距一般为500mm)应通过计算确定,横排要水平,竖排要垂直,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对拉螺杆孔间距均匀、横平竖直。
三节组合型对拉螺杆,在拆除模板前把外露部分丝头拧掉,拆模后把橡胶垫凿掉,用防水砂浆压实抹光。如果采用常规的施工方法,采用普通的止水对拉螺杆,去掉外露的对拉螺杆丝头时,拆模前要用锤子砸断,无法重复使用,且根部的丝头去除比较困难。
二沉池模板支设的高度要同拌搅器轨道混凝土面高度相同或适当高些,支设加固完成后,用水平仪检测,如果池壁模板有高的部分,在模板的内侧钉上钉子(间距500mm),钉子的位置就是混凝土面标高。混凝土收面要经过初收、中收、末收,平整度用刮尺控制,初收时,混凝土面都需要用水平仪测量标高,严格控制。本施工技术通过对二沉池、气浮池和除油池的施工,轨道混凝土面、以及半径的检查,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安装和试车中均一次性成功。
(3)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应用、有效的补偿混凝土收缩
普通混凝土容量收缩而产生收缩裂缝,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有效的补偿混凝土收缩,从而避免混凝土收缩产生收缩裂缝。
补偿收缩混凝土: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有效的补偿混凝土收缩,膨胀率限制在0.015~0.03%,底板不小于0.015%,池壁0.02~0.03%。混凝土性能要通过试验确定,原材料要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现在都是采用商品混凝土,要提前向商品混凝土站送达有关抗渗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便于提前试配、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
(4)池壁混凝土浇注采取自制下料串筒,有效的避免了离析现象
传统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直接下料入池壁,下料时混凝土受到冲击力与钢筋骨架阻挡、或超高而产生离析。采用自制混凝土下料串筒,插入池壁内(间距5m左右),从串筒内下料直接把混凝土送到浇注地点,避免产生离析。自制的混凝土串筒,简单、经济、移动方便、周转次数多。
混凝土防离析措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避免在下料时混凝土受到冲击力与钢筋骨架阻挡混凝土产生离析,当下料高度超过2m,采用混凝土串筒或溜槽。池壁混凝土施工时,采用PVC管自制的串筒,插入池壁间距5m左右,泵车的泵管插入到串筒内,从管内下料直接把混凝土送到浇注地点,避免产生离析。本施工技术自制的混凝土串筒,简单、经济、移动方便、周转次数多。
(5)混凝土养护采用自喷自淋水养护系统,保证了混凝土养护质量
常规的混凝土养护,采用工人浇水养护,水池池壁风吹日照干得快,混凝土表面容量产生收缩裂纹,影响混凝土质量。采用自制混凝土浇水养护系统,沿着池壁周边或中间设置自淋水系统,终始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经多个项目的实践,采用布置多孔淋水管线养护24小时不间断,比人工浇水养护,池壁的裂纹明显减少,尤其在高温的夏季,有风的季节,这种养护方法尤为突出它的优越性。
混凝土养护采用自喷自淋系统:底板、顶板等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棉毡,浇水养护。池壁拆模后,采用常规的覆盖棉毡浇水养护,经多个项目的实践效果不理想,本施工技术采用自制混凝土浇水养护系统:用
Figure BDA0002886227290000181
的管从水源引入,再用
Figure BDA0002886227290000182
的管分若干支路,沿着池壁边或中间设置,在
Figure BDA0002886227290000183
的管上扎孔(多孔淋水管),间距100mm左右,接上水源,24小时确保自动淋水养护。当池壁人工浇水、自动淋水养护、覆盖养护困难时,采用混凝土养护期满后,再拆除模板,利用模板保湿养护混凝土,这样的缺点是降低了周转材料的使用周转率。经多个项目的实践,采用布置多扎淋水管线养护24小时不间断,比人工浇水养护,池壁的裂纹要少,尤其在高温的夏季,有风的季节,这种养护方法尤为突出它的优越性。
(6)水池池壁增设混凝土缩缝,收缩裂缝在缩缝出现,防止渗水
传统的水池施工,池壁上不设缩缝,混凝土收缩时,容易产生收缩裂缝而渗水。增设池壁缩缝,缩缝内安装橡胶止水带,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收缩裂缝在缩缝位置出现,有效的防止而池壁收缩产生裂缝而渗水的现象。
伸缩缝间距一般为30m左右,两伸缩缝间还会因混凝土收缩而产生内应力,当内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极限时,产生混凝土裂缝,会造成混凝土渗漏。为此,混凝土缩缝的设置是必要的,使其产生的裂缝在缩缝中出现。缩缝设置都在池壁上,间距一般不大于10m为宜。
缩缝和伸缝是不同的,钢筋是不需要断开的,也不需要泡沫板分隔,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缩缝内安装氯丁橡胶止水带,起止水效果的作用。
混凝土池壁缩缝,两边的30×30mm竖向小槽,支设模板时用30×30mm的木条钉在模板上(木条显梯形,内小外大,容易拆除),浇筑混凝土拆模后木条外露,易取出。在此处缩小了混凝土断截面,应力比其它地方集中且大,混凝土收缩时容易在此处开裂。缩缝止水带的定位钢筋一般为两道,上面和中间各一道,下面起点在基础底板钢筋上面,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定位钢筋适当增加,但不易多,多了就失去了缩缝的作用。定位钢筋把止水带夹紧拉直,确保垂直,木条安装在止水带中间的部位。
(7)混凝土缺陷、渗水修补,保证以后投产无后顾之忧
混凝土缺陷的修补、试水过程中渗水漏水的处理,传统的处理方法容易造成后来再渗水的现象,采用多种处理方法或组合使用进行修补,确保了工程使用过程中,不再出渗水漏水的现象,从几个污水处理的投用情况看,效果明效,无后顾之忧。
水池注水前混凝土缺陷修补:检查混凝土裂缝、施工冷缝,从缝中凿开个“V”槽,深度10~20mm,宽度10~20mm,清理冲洗干净、晾干。用环氧树脂:聚硫橡胶:水泥:砂(比例为10:3:12.5:28),砂、水泥按比例配好搅拌均匀后,将环氧树脂、聚硫橡胶也按比例拌匀,然后掺入已拌好的砂浆中搅拌,最后用少量的丙酮将已拌好的砂浆稀释到适中稠度。将已拌好的环氧树脂砂浆,嵌入凿好洗净晾干后的混凝土凿槽内,压实抹光。蜂窝麻面修补:凿除松动的石子,冲洗干净,用水泥砂浆加微膨胀剂进行修补,或者用水不漏、堵漏王修补,修补后进行养护,也可以用环氧树脂进行修补。孔洞修补:蜂窝麻面凿除松动的石子后,情况较为严重,形成了孔洞,冲冼干净后,用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料进行修补。
水池蓄水堵漏(带水堵漏):混凝土渗漏凿槽修补,水池注水后,混凝土裂缝渗漏,采用快凝防水材料修补,沿着渗漏的裂缝凿除小槽20mm深,凿槽后用水不漏、堵漏王之类的快凝防水材料进行封堵。混凝土渗漏注浆修补,高压注浆泵灌注聚氨脂类、或环氧树脂类防水浆液,使混凝土缝隙填充满浆体,遇水膨胀,阻塞水顺缝隙渗漏。注浆针头长为90mm,钻孔深80mm,放入注浆针,用扳手拧紧,注浆时从孔眼或缝隙外溢为止,停几分钟会后再注浆一次。修补时,直至不渗水、不漏水为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三节对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连接件和紧固件,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二杆件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三节对拉装置还包括弹性隔离套,所述弹性隔离套位于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且所述弹性隔离套套装在所述第二杆件上,所述弹性隔离套用于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与模板之间以阻止所述模板与所述连接件刚性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节对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隔离套包括本体和包覆于所述本体的外壁上的隔离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节对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隔离套包本体和作用部,所述作用部形成于所述本体,所述作用部用于与工具相互作用以从混凝土中将所述弹性隔离套取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节对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隔离套上形成有通孔,所述弹性隔离套通过所述通孔套装在所述第二杆件上,所述作用部位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
所述作用部为形成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的槽体,或者,所述作用部为形成于所述通孔的内壁的环形凸起,以使所述通孔通过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第二杆件过盈配合,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节对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为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的环形凹槽。
6.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模板和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节对拉装置;所述三节对拉装置包括所述第一杆件、两个所述第二杆件、两个所述连接件以及两个所述紧固件,两个连接件可拆卸的且一一对应的安装在第一杆件的两端,两个第二杆件可拆卸的且一一对应的与两个连接件连接,两个紧固件可拆卸的且一一对应的与两个第二杆件连接;在所述模板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均安装有所述弹性隔离套。
7.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板组件实现,所述方法包括:
将各个所述模板以模板组的形式进行安装,其中,每个所述模板组中均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所述模板;
在各个所述模板组各自对应的两块所述模板上分别设置所述三节对拉装置,以使所述弹性隔离套分别与所述模板和所述连接件抵接;
在各个所述模板组各自对应的两块所述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
待浇筑后的混凝土凝固之后,依次将所述紧固件、所述模板、所述第二杆件和所述弹性隔离套从凝固后的所述混凝土上拆卸下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组件还包括止水带和池壁钢筋结构,所述池壁钢筋结构包括钢筋网单元;
在所述将各个所述模板以模板组的形式进行安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绑扎所述池壁钢筋结构,并在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每两个所述钢筋网单元之间分别设置所述止水带;
相应的,所述将各个所述模板以模板组的形式进行安装,包括:
分别设置相互平行的各个所述钢筋网单元,并将各个所述模板组各自对应的两块所述模板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钢筋网单元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扎所述池壁钢筋结构,并在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每两个所述钢筋网单元之间分别设置所述止水带,包括:
在垂直于所述钢筋网单元的方向上,在所述池壁钢筋结构的两侧均设置所述模板;
在所述池壁模板面向所述池壁钢筋结构的一侧的板面上安装楔形木方,以使所述楔形木方的位置与所述止水带的位置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浇筑后的混凝土凝固之后,依次将所述紧固件、所述模板、所述第二杆件和所述弹性隔离套从凝固后的所述混凝土上拆卸下来,包括:
浇筑后的混凝土凝固之后,从所述第二杆件上拆卸所述紧固件;
拆除所述模板和所述楔形木方,以在凝固后的混凝土上且与所述楔形木方对应的位置形成缩缝,并在所述缩缝内填充防水材料;
依次将所述第二杆件和所述弹性隔离套从所述混凝土上拆卸下来。
CN202110015800.0A 2021-01-06 2021-01-06 三节对拉装置、模板组件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27270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5800.0A CN112727088A (zh) 2021-01-06 2021-01-06 三节对拉装置、模板组件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5800.0A CN112727088A (zh) 2021-01-06 2021-01-06 三节对拉装置、模板组件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27088A true CN112727088A (zh) 2021-04-30

Family

ID=75590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5800.0A Pending CN112727088A (zh) 2021-01-06 2021-01-06 三节对拉装置、模板组件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2708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7924A (zh) * 2022-01-14 2022-04-05 海南大学 超大污水处理池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7924A (zh) * 2022-01-14 2022-04-05 海南大学 超大污水处理池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1517B (zh) 一种预制多孔板砖混合结构的校舍体外加固加强方法
CN106321121A (zh)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的抗震动扰动裂缝的堵漏加固方法
CN106337391B (zh) 高桩码头面板底部大面积破损维修施工方法
CN110952996B (zh) 一种纤维网格增强聚合物砂浆加固电力隧道的方法与材料
CN112324475A (zh) 一种加固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方法
CN112727102A (zh) 混凝土浇筑导流装置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
CN112727088A (zh) 三节对拉装置、模板组件及污水处理水池施工方法
CN111648787A (zh) 一种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方法
KR100822401B1 (ko) 교각 및 강관 말뚝의 외면 보수·보강 장치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조성물
CN107165436B (zh) 砖墙加固构造
CN203904853U (zh) 预制混凝土面板快速拼装加固水下结构
CN215671108U (zh) 三节对拉装置及模板组件
CN108755394B (zh) 一种预应力筋加固桥梁异形墩柱的方法
CN113681676A (zh) 一种无粗骨料uhpc钢混组合梁预制桥面板高温蒸养施工方法
CN107916797B (zh) 一种提升旧建筑物承载性能的构造方法
CN214462665U (zh) 混凝土浇筑导流装置
CN110904819A (zh) 一种限制曲线梁桥横向位移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2593749A (zh) 一种mbbr水处理工艺构筑物抗渗砼施工方法
CN102605795A (zh) 水位变动区混凝土表面修复用隔水套筒及其应用方法
CN112878724A (zh) 一种新型防渗漏处理方法
CN205678279U (zh) 一种水池满水试验池壁洞口封堵装置
CN112458915A (zh) 盖梁的施工方法
CN113338417B (zh) 一种砖石砌体拱涵半结构性加固压力注浆工艺
CN110565710A (zh) 基础环松动加固处理方案
KR100941084B1 (ko) 수중 케이싱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물막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