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7265A - 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17265A
CN112717265A CN202011571976.6A CN202011571976A CN112717265A CN 112717265 A CN112717265 A CN 112717265A CN 202011571976 A CN202011571976 A CN 202011571976A CN 112717265 A CN112717265 A CN 112717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lamping
fixedly connected
push rod
electric p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19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17265B (zh
Inventor
司红涛
张宁
石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5719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172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17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7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17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7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1/00Devices for introducing or retaining media, e.g. remedies, in cavities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10Trunk
    • A61M2210/1042Alimentary tract
    • A61M2210/1053Stomac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及方法,包括胶囊主体、第一电动推杆、压力传感器、电机、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所述胶囊主体前后两端的中部皆设置有固定机构,且胶囊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电机、转动块、第一卡块和第二卡槽,且胶囊主体上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本发明设置有固定机构、药剂注射机构、卡合机构,通过直接将药物直接注射在胃中的肿瘤中,从而避免了传统肿瘤靶点追踪是通过口服药物,胃部吸收药物再通过细胞将药物成分传递到肿瘤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胃部吸收药物以及药物传递到肿瘤中也可能造成药物的损耗,从而费时费药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靶点,医学上进行某些放射治疗时,放射线从不同方位照射,汇集病变部位,这个病变部位叫做靶点,一般是靶向药物汇聚在患者癌变位置,从而便于癌症的治疗,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可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传统肿瘤靶点追踪是通过口服药物,胃部吸收药物再通过细胞将药物成分传递到肿瘤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胃部吸收药物以及药物传递到肿瘤中也可能造成药物的损耗,从而费时费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肿瘤靶点追踪是通过口服药物,胃部吸收药物再通过细胞将药物成分传递到肿瘤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胃部吸收药物以及药物传递到肿瘤中也可能造成药物的损耗,从而费时费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包括胶囊主体、第一电动推杆、压力传感器、电机、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所述胶囊主体前后两端的中部皆设置有固定机构,且胶囊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电机、转动块、第一卡块和第二卡槽,且胶囊主体上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且转动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下端卡合在胶囊主体的上端,且胶囊主体的上端开设有与第一卡块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槽,所述转动块的内部设置有药剂注射机构,且注射机构上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转动块的后端设置有自动开合机构,且转动块的上端通过螺纹拧合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器,通过直接将药物直接注射在胃中的肿瘤中,从而避免了传统肿瘤靶点追踪是通过口服药物,胃部吸收药物再通过细胞将药物成分传递到肿瘤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胃部吸收药物以及药物传递到肿瘤中也可能造成药物的损耗,从而费时费药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槽、第一电动推杆、抵合板、第一卡槽和压力传感器,且胶囊主体前后两端的中部皆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且第一电动推杆远离胶囊主体中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合板,前后两组所述抵合板皆卡合在胶囊主体的前后两端,且胶囊主体的前后两端皆开设有与抵合板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中部远离第一电动推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其作用为通过抵合板可以将胶囊主体与患者的胃部进行固定,从而便于药剂注射机构稳定有效的将药剂注射到肿瘤中。
优选的,所述药剂注射机构包括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二电动推杆、固定板、注射器、安装板、第三电动推杆、卡套和插槽,且转动块下端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卡合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的前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转动块的前端,所述第一滑块的上端设置有卡合机构,且卡合机构内卡合有注射器,所述第一滑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后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安装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卡套,且注射器前端的推杆卡合在卡套内,所述转动块后端的中部开设有与注射器相互配合的插槽,其作用为可以将药剂通过注射器直接注射到肿瘤中。
优选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安装杆、固定夹板、扭簧和固定卡板,且第一滑块的左右两端皆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第一滑块的左右两端皆转动连接有固定夹板,且安装杆插设在固定夹板的下端,所述固定夹板的下端开设有与安装杆相互配合的圆孔,且安装杆的中部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安装杆固定连接,且扭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夹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夹板的内侧表面与注射器的外侧表面相互贴合,且注射器前端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卡板,所述固定夹板卡合在两组固定卡板之间,首先将固定夹板向两侧打开,此时可以将注射器从第一滑块上取下,此时注射器抽取药剂,再次将固定夹板打开,将注射器卡入到两组固定夹板之间,将注射器固定在第一滑块上,便于注射器的安装和取下,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自动卡合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第三卡槽、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第四卡槽、第四卡槽、限位块、第二滑槽、伸缩杆和弹簧,且第一滑块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且转动块的后端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的左右两端皆卡合有第一卡板,且第一卡板的前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所述转动块后端的左右两侧皆开设有与第二卡板相互配合的第四卡槽,且第二卡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转动块后端的左右两侧皆开设有与限位块相互配合的第二滑槽,且限位块远离转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滑槽远离转动块中部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且伸缩杆的中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块远离转动块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滑槽远离转动块中部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其作用为在将注射器伸出的过程中第一卡板打开,以便于将药剂注射到肿瘤中,在将注射器缩入到转动块中第一卡板将自动关闭,以避免患者胃中的内容物进入到转动块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上表面与第二卡板的下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且第二安装块和第二卡板的前端皆呈三角形设计,其作用为第二安装块与第二卡板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第二安装块移动带动第二卡板向两侧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卡板打开,两组所述第一卡板的内侧表面皆粘合有密封橡胶块,两组所述密封橡胶块相互抵合,其作用为提高该装置的密闭性。
优选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通过CT成像系统运作,确定患者身体上靶位后,通过患者口腔将胶囊主体塞入到患者的胃部,根据CT成像系统,通过连接管控制胶囊主体位于患者胃部肿瘤的位置,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推杆伸出,直至抵合板与患者的胃部抵合;
S2: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直至插槽对准患者胃中的肿瘤,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电动推杆伸出,直至注射器的针头插入到肿瘤中,再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三电动推杆伸出,将注射器的针头插入到肿瘤中,最后控制器控制第三电动推杆将注射器内的药液注射到肿瘤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及方法设置有固定机构、药剂注射机构、卡合机构,首先患者将胶囊主体塞入到患者的胃中,通过连接管控制胶囊主体位于患者胃部肿瘤的位置,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推杆伸出,直至抵合板与患者的胃部抵合,在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直至插槽对准患者胃中的肿瘤,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电动推杆伸出,直至注射器的针头插入到肿瘤中,再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三电动推杆伸出,将注射器的针头插入到肿瘤中,最后控制器控制第三电动推杆将注射器内的药液注射到肿瘤中,通过直接将药物直接注射在胃中的肿瘤中,从而避免了传统肿瘤靶点追踪是通过口服药物,胃部吸收药物再通过细胞将药物成分传递到肿瘤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胃部吸收药物以及药物传递到肿瘤中也可能造成药物的损耗,从而费时费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结构右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胶囊主体、第一安装槽、第一卡槽、电机和第二卡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电动推杆、抵合板和压力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转动块、第一滑槽、固定板、插槽和第四卡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药剂注射机构、卡合机构和自动开合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8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连接管和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中:1、胶囊主体;211、第一安装槽;212、第一电动推杆;213、抵合板;214、第一卡槽;215、压力传感器;311、电机;312、转动块;313、第一卡块;314、第二卡槽;411、第一滑槽;412、第一滑块;413、第二电动推杆;414、固定板;415、注射器;416、安装板;417、第三电动推杆;418、卡套;419、插槽;511、安装杆;512、固定夹板;513、扭簧;514、固定卡板;611、第一安装块;612、第二安装块;613、第三卡槽;614、第一卡板;615、第二卡板;616、第四卡槽;617、限位块;618、第二滑槽;619、伸缩杆;620、弹簧;7、密封橡胶块;8、密封盖;9、连接管;1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及方法,包括胶囊主体1、第一电动推杆212、压力传感器215、电机311、第二电动推杆413和第三电动推杆417,胶囊主体1前后两端的中部皆设置有固定机构,且胶囊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电机311、转动块312、第一卡块313和第二卡槽314,且胶囊主体1上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11,电机3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312,且转动块3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313,第一卡块313的下端卡合在胶囊主体1的上端,且胶囊主体1的上端开设有与第一卡块313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槽314,转动块312的内部设置有药剂注射机构,且注射机构上设置有卡合机构,转动块312的后端设置有自动开合机构,且转动块312的上端通过螺纹拧合有密封盖8,密封盖8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管9,且连接管9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器10,通过直接将药物直接注射在胃中的肿瘤中,从而避免了传统肿瘤靶点追踪是通过口服药物,胃部吸收药物再通过细胞将药物成分传递到肿瘤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胃部吸收药物以及药物传递到肿瘤中也可能造成药物的损耗,从而费时费药的问题。
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槽211、第一电动推杆212、抵合板213、第一卡槽214和压力传感器215,且胶囊主体1前后两端的中部皆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11,第一安装槽211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212,且第一电动推杆212远离胶囊主体1中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合板213,前后两组抵合板213皆卡合在胶囊主体1的前后两端,且胶囊主体1的前后两端皆开设有与抵合板213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槽214,第一卡槽214中部远离第一电动推杆2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15,其作用为通过抵合板213可以将胶囊主体1与患者的胃部进行固定,从而便于药剂注射机构稳定有效的将药剂注射到肿瘤中。
药剂注射机构包括第一滑槽411、第一滑块412、第二电动推杆413、固定板414、注射器415、安装板416、第三电动推杆417、卡套418和插槽419,且转动块312下端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滑槽411,第一滑槽411内部卡合有第一滑块412,且第一滑块412的前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413,第二电动推杆41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14,且固定板41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转动块312的前端,第一滑块412的上端设置有卡合机构,且卡合机构内卡合有注射器415,第一滑块41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16,且安装板416的后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417,安装板41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卡套418,且注射器415前端的推杆卡合在卡套418内,转动块312后端的中部开设有与注射器415相互配合的插槽419,其作用为可以将药剂通过注射器415直接注射到肿瘤中。
卡合机构包括安装杆511、固定夹板512、扭簧513和固定卡板514,且第一滑块412的左右两端皆固定连接有安装杆511,第一滑块412的左右两端皆转动连接有固定夹板512,且安装杆511插设在固定夹板512的下端,固定夹板512的下端开设有与安装杆511相互配合的圆孔,且安装杆511的中部套设有扭簧513,扭簧513的一端与安装杆511固定连接,且扭簧513的另一端与固定夹板512固定连接,固定夹板512的内侧表面与注射器415的外侧表面相互贴合,且注射器415前端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卡板514,固定夹板512卡合在两组固定卡板514之间,首先将固定夹板512向两侧打开,此时可以将注射器415从第一滑块412上取下,此时注射器415抽取药剂,再次将固定夹板512打开,将注射器415卡入到两组固定夹板512之间,将注射器415固定在第一滑块412上,便于注射器415的安装和取下,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自动卡合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块611、第二安装块612、第三卡槽613、第一卡板614、第二卡板615、第四卡槽616、第四卡槽616、限位块617、第二滑槽618、伸缩杆619和弹簧620,且第一滑块41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611,第一安装块6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612,且转动块312的后端开设有第三卡槽613,第三卡槽613的左右两端皆卡合有第一卡板614,且第一卡板614的前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615,转动块312后端的左右两侧皆开设有与第二卡板615相互配合的第四卡槽616,且第二卡板61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17,转动块312后端的左右两侧皆开设有与限位块617相互配合的第二滑槽618,且限位块617远离转动块3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19,伸缩杆619的另一端与第二滑槽618远离转动块312中部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且伸缩杆619的中部套设有弹簧620,弹簧620的一端与限位块617远离转动块312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且弹簧620的另一端与第二滑槽618远离转动块312中部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其作用为在将注射器415伸出的过程中第一卡板614打开,以便于将药剂注射到肿瘤中,在将注射器415缩入到转动块312中第一卡板614将自动关闭,以避免患者胃中的内容物进入到转动块312中。
第一安装块611的上表面与第二卡板615的下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且第二安装块612和第二卡板615的前端皆呈三角形设计,其作用为第二安装块612与第二卡板615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第二安装块612移动带动第二卡板615向两侧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卡板614打开,两组第一卡板614的内侧表面皆粘合有密封橡胶块7,两组密封橡胶块7相互抵合,其作用为提高该装置的密闭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通过CT成像系统运作,确定患者身体上靶位后,通过患者口腔将胶囊主体1塞入到患者的胃部,根据CT成像系统,通过连接管9控制胶囊主体1位于患者胃部肿瘤的位置,通过控制器10控制第一电动推杆212伸出,直至抵合板213与患者的胃部抵合;
S2:通过控制器10控制电机311转动,直至插槽419对准患者胃中的肿瘤,通过控制器10控制第二电动推杆413伸出,直至注射器415的针头插入到肿瘤中,再通过控制器10控制第三电动推杆417伸出,将注射器415的针头插入到肿瘤中,最后控制器10控制第三电动推杆417将注射器415内的药液注射到肿瘤中。
控制器10上设置有控制面板、开关和电源线,控制面板由操作按钮、控制模块、显示模块以及存储模块组成,其中控制模块的型号可为CJ-1,且控制模块的内部设置有数据处理芯片,该数据处理芯片的型号可为AD8352ACPZ,显示模块的型号可为HYWEI1602-1,存储模块的型号可为MC291,操作按钮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线的输入端与外接电源电连接,且电源线的输出端与开关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开关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第一电动推杆212、压力传感器215、电机311、第二电动推杆413和第三电动推杆417的输入端皆通过导线电连接,压力传感器215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信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推杆212、压力传感器215、电机311、第二电动推杆413和第三电动推杆417的输入端电信连接,第一电动推杆212、电机311、第二电动推杆413和第三电动推杆417的型号皆可为IP1200,压力传感器215的型号可为CYYZ11,由于上述第一电动推杆212、压力传感器215、电机311、第二电动推杆413和第三电动推杆417、开关、控制面板的型号及工作原理、内部结构组成等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是熟知的公知常识,且该部分结构亦非本申请的主要保护结构,仅仅作为现有技术结构,来辅助实现本申请的保护点,故并未在文中过多赘述。
工作原理:首先患者将胶囊主体1塞入到患者的胃中,通过连接管9控制胶囊主体1位于患者胃部肿瘤的位置,通过控制器10控制第一电动推杆212伸出,直至抵合板213上的压力传感器215与患者的胃部抵合,压力传感器215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0,控制器10控制第一电动推杆212停止伸出,再通过控制器10控制电机311转动,直至插槽419对准患者胃中的肿瘤,通过控制器10控制第二电动推杆413伸出,直至注射器415的针头插入到肿瘤中,再通过控制器10控制第三电动推杆417通过插槽419伸出到转动块312外,在注射器415插入到插槽419后,第二安装块612与注射器415相互抵合,第一安装块611继续移动,第二安装块612推动第二卡板615向两侧移动,弹簧620被压缩,第一卡板614向两侧打开,注射器415移动转动块312外侧直至注射器415的针头插入到肿瘤中,最后控制器10控制第三电动推杆417推动卡套418,卡套418推动注射器415内的药液注射到肿瘤中,当注射完成后,控制器10控制第二电动推杆413缩回,直至注射器415回到原始位置,在注射器415缩回到转动块312内部的过程中,当第二安装块612与第二卡板615脱离后,弹簧620恢复,从而带动两组第一卡板614将插槽419关闭,再通过控制器10控制第一电动推杆212缩回,直至抵合板213重新卡入到第一卡槽214中,通过连接管9将胶囊主体1从发患者的胃中取出,操作到此结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包括胶囊主体(1)、第一电动推杆(212)、压力传感器(215)、电机(311)、第二电动推杆(413)和第三电动推杆(417),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主体(1)前后两端的中部皆设置有固定机构,且胶囊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电机(311)、转动块(312)、第一卡块(313)和第二卡槽(314),且胶囊主体(1)上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11),所述电机(3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312),且转动块(3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313),所述第一卡块(313)的下端卡合在胶囊主体(1)的上端,且胶囊主体(1)的上端开设有与第一卡块(313)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槽(314),所述转动块(312)的内部设置有药剂注射机构,且注射机构上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转动块(312)的后端设置有自动开合机构,且转动块(312)的上端通过螺纹拧合有密封盖(8),所述密封盖(8)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管(9),且连接管(9)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槽(211)、第一电动推杆(212)、抵合板(213)、第一卡槽(214)和压力传感器(215),且胶囊主体(1)前后两端的中部皆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11),所述第一安装槽(211)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212),且第一电动推杆(212)远离胶囊主体(1)中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合板(213),前后两组所述抵合板(213)皆卡合在胶囊主体(1)的前后两端,且胶囊主体(1)的前后两端皆开设有与抵合板(213)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槽(214),所述第一卡槽(214)中部远离第一电动推杆(2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注射机构包括第一滑槽(411)、第一滑块(412)、第二电动推杆(413)、固定板(414)、注射器(415)、安装板(416)、第三电动推杆(417)、卡套(418)和插槽(419),且转动块(312)下端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滑槽(411),所述第一滑槽(411)内部卡合有第一滑块(412),且第一滑块(412)的前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413),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1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14),且固定板(41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转动块(312)的前端,所述第一滑块(412)的上端设置有卡合机构,且卡合机构内卡合有注射器(415),所述第一滑块(41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16),且安装板(416)的后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417),所述安装板(41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卡套(418),且注射器(415)前端的推杆卡合在卡套(418)内,所述转动块(312)后端的中部开设有与注射器(415)相互配合的插槽(4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安装杆(511)、固定夹板(512)、扭簧(513)和固定卡板(514),且第一滑块(412)的左右两端皆固定连接有安装杆(511),所述第一滑块(412)的左右两端皆转动连接有固定夹板(512),且安装杆(511)插设在固定夹板(512)的下端,所述固定夹板(512)的下端开设有与安装杆(511)相互配合的圆孔,且安装杆(511)的中部套设有扭簧(513),所述扭簧(513)的一端与安装杆(511)固定连接,且扭簧(513)的另一端与固定夹板(51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夹板(512)的内侧表面与注射器(415)的外侧表面相互贴合,且注射器(415)前端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卡板(514),所述固定夹板(512)卡合在两组固定卡板(51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卡合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块(611)、第二安装块(612)、第三卡槽(613)、第一卡板(614)、第二卡板(615)、第四卡槽(616)、第四卡槽(616)、限位块(617)、第二滑槽(618)、伸缩杆(619)和弹簧(620),且第一滑块(41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611),所述第一安装块(6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612),且转动块(312)的后端开设有第三卡槽(613),所述第三卡槽(613)的左右两端皆卡合有第一卡板(614),且第一卡板(614)的前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615),所述转动块(312)后端的左右两侧皆开设有与第二卡板(615)相互配合的第四卡槽(616),且第二卡板(61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17),所述转动块(312)后端的左右两侧皆开设有与限位块(617)相互配合的第二滑槽(618),且限位块(617)远离转动块(3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19),所述伸缩杆(619)的另一端与第二滑槽(618)远离转动块(312)中部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且伸缩杆(619)的中部套设有弹簧(620),所述弹簧(620)的一端与限位块(617)远离转动块(312)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且弹簧(620)的另一端与第二滑槽(618)远离转动块(312)中部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611)的上表面与第二卡板(615)的下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且第二安装块(612)和第二卡板(615)的前端皆呈三角形设计,两组所述第一卡板(614)的内侧表面皆粘合有密封橡胶块(7),两组所述密封橡胶块(7)相互抵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通过CT成像系统运作,确定患者身体上靶位后,通过患者口腔将胶囊主体(1)塞入到患者的胃部,根据CT成像系统,通过连接管(9)控制胶囊主体(1)位于患者胃部肿瘤的位置,通过控制器(10)控制第一电动推杆(212)伸出,直至抵合板(213)与患者的胃部抵合;
S2:通过控制器(10)控制电机(311)转动,直至插槽(419)对准患者胃中的肿瘤,通过控制器(10)控制第二电动推杆(413)伸出,直至注射器(415)的针头插入到肿瘤中,在通过控制器(10)控制第三电动推杆(417)伸出,将注射器(415)的针头插入到肿瘤中,最后控制器(10)控制第三电动推杆(417)将注射器(415)内的药液注射到肿瘤中。
CN202011571976.6A 2020-12-27 2020-12-27 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2717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1976.6A CN112717265B (zh) 2020-12-27 2020-12-27 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1976.6A CN112717265B (zh) 2020-12-27 2020-12-27 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7265A true CN112717265A (zh) 2021-04-30
CN112717265B CN112717265B (zh) 2023-04-07

Family

ID=75616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1976.6A Active CN112717265B (zh) 2020-12-27 2020-12-27 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172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5082A (zh) * 2021-12-31 2022-05-03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胃肠道恶性肿瘤靶点追踪的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54277A1 (en) * 2002-12-31 2005-07-14 Jing Ta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using built-in micro-spectroscopy micro-biosensors and specimen collection system for a wireless capsule in a biological body in vivo
CN101534711A (zh) * 2006-10-31 2009-09-1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胃肠道中释放药物的可吞吃的多喷嘴给药设备的设计
CN103025319A (zh) * 2010-03-10 2013-04-03 因卡伯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利用可吞咽式药剂递送装置递送到肠道内腔中的治疗剂制剂
US20130172672A1 (en) * 2011-12-29 2013-07-04 Given Imaging Lt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nchoring and operation of in-vivo medical devices
CN110393848A (zh) * 2019-07-30 2019-11-01 南京昱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靶向药物输送场控微纳机器人
CN111227769A (zh) * 2020-01-20 2020-06-05 张源一 一种内窥胶囊及其摄像机构和出药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54277A1 (en) * 2002-12-31 2005-07-14 Jing Ta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using built-in micro-spectroscopy micro-biosensors and specimen collection system for a wireless capsule in a biological body in vivo
CN101534711A (zh) * 2006-10-31 2009-09-1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胃肠道中释放药物的可吞吃的多喷嘴给药设备的设计
CN103025319A (zh) * 2010-03-10 2013-04-03 因卡伯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利用可吞咽式药剂递送装置递送到肠道内腔中的治疗剂制剂
US20130172672A1 (en) * 2011-12-29 2013-07-04 Given Imaging Lt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nchoring and operation of in-vivo medical devices
CN110393848A (zh) * 2019-07-30 2019-11-01 南京昱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靶向药物输送场控微纳机器人
CN111227769A (zh) * 2020-01-20 2020-06-05 张源一 一种内窥胶囊及其摄像机构和出药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5082A (zh) * 2021-12-31 2022-05-03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胃肠道恶性肿瘤靶点追踪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7265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08284U (zh) 贴敷式无导管胰岛素泵
CN112717265B (zh) 一种胃肠道肿瘤的靶点追踪装置及方法
CN209033489U (zh) 一种便于冲洗的防漏尿导尿管
US20160220605A1 (en) Method for preventing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CN114177426B (zh) 一种具有针头保护结构的胰岛素注射器
CN205460227U (zh) 一种无针弹簧注射器
CN104740757A (zh) 一种超声与离子导入复合经皮给药装置
CN219184323U (zh) 一种高效简单的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
CN201286911Y (zh) 高压注射助推器
CN113384821A (zh) 一种腔内后装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应用的保护装置
CN209847846U (zh) 放射性药物抽药送药装置的送针装置
CN112704577A (zh) 一种定量持续性且防咬的兽医用灌药器
CN109620719B (zh) 一种能够避免药物产生浪费的医疗输液瓶
CN214074527U (zh) 一种肿瘤内科防外渗化疗给药器
CN212940838U (zh) 一种便携式糖尿病急诊盒
CN216676598U (zh) 一种安全型正压留置针
CN213724335U (zh) 一种全自动神经介入治疗器械输送器
CN209951947U (zh) 一种医用助推器
CN220404607U (zh) 一种用于心血管介入的导管鞘
CN214910695U (zh) 一种重症监护喂药器
CN205586344U (zh) 一种用于经皮肾通道注射止血药的导管
CN220404567U (zh) 一种靶向药物输送组件
CN215537718U (zh) 一种鱼雷式药物纳肛推注器
CN202761895U (zh) 膀胱、前列腺清洗给药管
CN216798487U (zh) 一种牛头式注射窗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