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2953A - 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12953A
CN112712953A CN202011547151.0A CN202011547151A CN112712953A CN 112712953 A CN112712953 A CN 112712953A CN 202011547151 A CN202011547151 A CN 202011547151A CN 112712953 A CN112712953 A CN 1127129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guide
wire
fold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71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12953B (zh
Inventor
刘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Southern Electronic Element F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Southern Electronic Element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Southern Electronic Element F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Southern Electronic Element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71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129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12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2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12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29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7/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 H01C17/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adapted for winding the resistive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包括安装在绕线装置和输线装置之间的捻线装置,捻线装置包括捻线架,捻线架上设置有夹持组件、折叠组件和转动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持环,折叠组件包括引导机构、折叠推动机构和折叠收缩机构,转动组件包括夹紧机构和夹紧转动机构。本申请具有使导线不易在弯曲的过程中出现被拉断的现象,有效降低了生产出来的绕线电阻为不合格品概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阻器生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
背景技术
绕线电阻是固定电阻的一种,是用电阻丝绕在绝缘骨架上构成的。其具有耐高温、精度高、功率大的优点。其分布电感较大,在低频的精度仪表中被广泛的应用。
目前的绝缘骨架上设置有两个接线柱,电阻丝绕在绝缘骨架前,先将绝缘骨架安装在绕线装置上,通过输线装置将导线输送至绕线装置内,利用绕线装置将电阻丝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接线柱上,之后将绝缘骨架转动,从而完成进行绕线操作,最后将电阻丝的另外一端连接在另一个接线柱上。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将电阻丝连接在接线柱上的时候,因为此时电阻丝弯曲的程度较大,并且因为电阻丝的直径本身较细,在弯曲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被拉断的现象,进而导致生产出来的绕线电阻为不合格品。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生产出来的绕线电阻容易成为不合格品的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包括安装在绕线装置和输线装置之间的捻线装置,捻线装置包括捻线架,捻线架上设置有夹持组件、折叠组件和转动组件;
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持环,两个夹持环相互靠近的侧面上均固定安装有用于夹持导线的夹持夹,靠近输线装置的夹持环为第一环,第一环相邻的夹持夹为第一夹,另一个夹持环为第二环,且另一个夹持夹为第二夹;
折叠组件包括引导机构、折叠推动机构和折叠收缩机构,引导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夹持环之间的引导导轨,引导导轨设置有两根,导线自然状态时,其轴线所在的其中一个平面为水平面,垂直于水平面的平面为竖直面;引导导轨均与水平面平行,引导导轨的一端与第一夹位置相邻,引导导轨的另一端与第二夹位置相邻,与第一夹相邻的两根引导导轨的端头均位于竖直面的一侧,与第二环相邻的两根引导导轨的端头均位于竖直面的另一侧,引导导轨上滑动安装有引导滑块,引导导轨位于水平面的一侧,引导滑块远离引导导轨的一端位于水平面的另一侧,折叠推动机构推动引导滑块沿着引导导轨移动,折叠收缩机构带动引导机构移动,使引导滑块不与水平面相交;
转动组件包括夹紧机构和夹紧转动机构,夹紧机构位于第二环远离第一环的一侧,夹紧机构用于夹持住导线,夹紧转动机构用于驱动夹紧机构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线装置用于不断向捻线装置内输送导线,绕线装置用于将捻合好的导线收卷起来,在绕线装置和输线装置之间安装捻线装置。当捻线装置开始工作前,两个夹持夹并未夹持住导线,引导导轨上的引导滑块与水平面相交,且每个夹持环均有一个引导滑块与其相邻,导线从两个引导滑块之间绕过。当捻线装置开始工作时,与第二环相邻的夹持夹夹住导线,之后在折叠推动机构的推动下,带动引导滑块沿着引导导轨移动,使引导滑块移动至引导导轨的另外一侧。引导滑块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与导线接触,在引导滑块与导线接触后,引导滑块带动着导线继续移动,直至使引导滑块移动至引导导轨的另一端,此时导线绕过两个引导滑块,从而使位于两个引导滑块之间的导线折叠起来。之后通过夹持环上的夹持夹将导线折叠的部分夹住,因为金属在被夹紧发生形变后,并不能立刻恢复至鸳鸯,从而能使折叠的部分保持稳定。接着通过折叠收缩机构带动引导机构移动,使引导滑块不与导线位置相邻。最后通过夹紧机构夹住折叠部分的导线,且第一环上安装的夹持夹松开,通过夹紧转动机构带动夹紧机构转动,从而能够使位于夹紧机构和第二环上的夹持夹之间的导线绞在一起,最后夹紧机构和第二环安装的夹持夹均松开,通过输线装置继续输送导线。
经过捻线装置的导线上间隔设有加强段,加强段为三根折叠并绞在一起的导线,一方面增加了导线的强度,同时又使导线不容易散开。加强段处的导线能够很好的连接接线柱,不易在弯曲的过程中出现被拉断的现象,有效降低了生产出来的绕线电阻为不合格品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的引导导轨均呈圆弧形,引导导轨靠近其圆心的侧边为引导导轨的内侧边,两根引导导轨的内侧边相互靠近,引导导轨分别为第一轨和第二轨,第一轨的圆心位于第二轨远离第一轨的一侧;折叠推动机构包括折叠推动杆和折叠推动电机,折叠推动杆的一端与引导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引导导轨的圆心处,折叠推动电机安装在折叠推动杆远离引导滑块的一端处,折叠推动电机的输出轴轴线垂直于水平面且位于引导导轨的圆心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引导导轨设置成圆弧形,在保证引导导轨与导线间隔空隙小的前提下,使滑动安装在引导导轨上的引导滑块能够以更大的切入角度推动导线移动,从而使导线更为容易的折叠起来,并且在导线被引导滑块推动时,不易出现导线被过度拉动,导致折叠的导线之间空隙过大,导致捻在一起的导线过于松散的现象。
可选的,所述的引导导轨分别设置在水平面的两侧,与引导导轨连接的折叠推动机构与该引导导轨位于水平面的同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组引导导轨和折叠推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水平面的两侧,能够使引导滑块在沿着引导导轨移动以及引导导轨朝向远离水平面的一侧移动时,不容易相互干涉,结构更为稳定。
可选的,所述的折叠收缩机构包括收缩架和收缩气缸,收缩架在水平面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折叠推动机构和引导机构均安装在收缩架上,收缩气缸安装在捻线架上,并能拉动收缩架沿着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缩气缸能够带动着收缩架移动,从而带动安装在收缩架上的推动机构和引导机构一并移动,在弯折好导线后,即可使引导滑块与导线分离,便于后续对导线进行捻合。
可选的,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捻线架上的夹紧外柱和夹紧夹,夹紧外柱端面上开设有夹紧外孔,夹紧外孔分为引导段和夹紧段,夹紧段两端的大小不等,夹紧段直径大的一端与引导段相邻;夹紧外孔的引导段内穿设有夹紧内筒,夹紧内筒的直径与引导段的直径大小相等,夹紧内筒靠近夹紧段的一端铰接有至少两个单元夹板,单元夹板沿着夹紧内筒靠近夹紧段的端面圆周设置,导线穿设在各个单元夹板之间;夹紧夹位于夹紧外柱远离第二环的一侧,并能够夹住导线;夹紧机构还包括推动气缸,推动气缸用于推动夹紧内筒朝向夹紧段一侧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紧内筒穿设在夹紧外孔内,当通过推动气缸推动夹紧内筒朝向夹紧段的一侧移动后,单元夹板在夹紧段的限位下,从而相互靠拢,最终夹持住导线。当导线捻和完毕后,再将单元夹板朝向靠近引导段的一侧移动,导线又可以正常从各个单元夹板之间穿过。
可选的,所述的夹紧内筒的长度大于引导段的长度,夹紧内筒位于夹紧外孔外侧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夹紧齿圈,夹紧转动机构包括夹紧转动电机,夹紧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夹紧转动齿轮,夹紧转动齿轮的厚度小于夹紧齿圈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夹紧转动齿轮带动夹紧齿圈转动,从而能够方便的带动夹紧内筒转动,并且在转动时不易与导线产生干涉。
可选的,所述的夹紧机构位于与第一环相邻的位置处,夹紧段位于引导段靠近第一环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线捻合完毕后,导线在被输送时,因为单元夹板还处于夹紧导线的状态,因此导线能够推动着单元夹板朝向靠近引导段的一侧移动。当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单元夹板无法继续夹持着导线,从而使导线能够顺利的输送至绕线装置内。该结构能够使推动气缸仅仅推入夹紧内筒,在安装时更为简单。
可选的,所述的第一环上的夹持夹为第一夹,第二环上的夹持夹为第二夹,第一夹和第二夹均位于引导导轨的端头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和第二夹均位于引导导轨的端头之间,当引导导轨上的引导滑块带动导线折叠后,第一夹和第二夹均能够稳定的夹持住被折叠好的导线,不易出现弯折好的导线再次出现松散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使导线不易在弯曲的过程中出现被拉断的现象,有效降低了生产出来的绕线电阻为不合格品的概率;
2.不易出现弯折好的导线再次出现松散的现象,便于后续进行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夹持组件和折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隐藏上侧的收缩架后,折叠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绕线装置;11、输线装置;12、绕线辊;2、捻线装置;21、捻线架;3、夹持组件;31、夹持环;311、第一环;312、第二环;32、夹持夹;321、第一夹;322、第二夹;4、折叠组件;41、引导导轨;42、引导滑块;43、收缩气缸;44、收缩架;45、折叠推动电机;46、折叠推动杆;5、转动组件;51、夹紧外柱;511、夹紧外孔;512、引导段;513、夹紧段;52、夹紧内筒;53、夹紧夹;54、推动气缸;55、单元夹板;56、夹紧转动电机;57、夹紧转动齿轮;58、夹紧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参照图1,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包括安装在绕线装置1和输线装置11之间的捻线装置2。绕线装置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相互贴合的绕线辊12,导线穿设在绕线辊12之间,且绕线辊12不断的将导线朝向捻线装置2内输送。捻线装置2包括捻线架21,捻线架2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3、折叠组件4和转动组件5。
参照图1和图2,夹持组件3包括安装在捻线架21上的两个夹持环31,两个夹持环31的轴线共线,且导线穿过两个夹持环31。在夹持环31上均固定安装有作为夹持夹32的气动夹爪,且气动夹爪设置在两个夹持环31相互靠近的一侧。靠近输线装置11的夹持环31为第一环311,与第一环311相邻的夹持夹32称为第一夹321;远离输线装置11的夹持环31为第二环312,与第二环312相邻的夹持夹32为第二夹322。
参照图2和图3,折叠组件4包括引导机构。引导机构包括两根安装在捻线架21上的引导导轨41,引导导轨41位于两个夹持环31之间。两个引导导轨41的高度不等,其中一根引导导轨41高于导线的高度,另一根引导导轨41低于导线的高度。引导导轨41均沿着导线设置,高度低的引导导轨41位于导线的左侧,高度高的引导导轨41位于导线的右侧。两根引导导轨41靠近第一夹321的一端均位于导线的右侧,两根引导导轨41靠近第二夹322的一端均位于导线的左侧。引导导轨41均呈圆弧形,左侧的引导导轨41的圆心位于导线的右侧,右侧的引导导轨41的圆心位于导线的左侧。在引导导轨41上安装有一个引导滑块42,引导滑块42呈环形,且引导滑块42滑动套设在引导导轨41上。下侧的引导滑块42的顶面高于导线,上侧的引导滑块42的底面低于导线。引导导轨41的端头分别设置在第一夹321远离第二夹322的一侧以及第二夹322远离第一夹321的一侧。
当引导滑块42位于初始位置时,左侧的引导导轨41上的引导滑块42位于靠近第一环311的一侧,右侧的引导导轨41上的引导滑块42位于靠近第二环312的一侧,此时导线先从靠近第一环311的引导滑块42左侧绕过,之后再从靠近第二环312的引导滑块42的右侧绕过。先通过第二夹322夹住导线,当引导滑块42沿着引导滑轨移动后,能够带动导线折叠起来,之后第一夹321和第二夹322夹持住折叠起来的导线。
参照图2和图3,折叠组件4包括折叠收缩机构和折叠推动机构,折叠收缩机构包括收缩气缸43和收缩架44,收缩气缸43固定安装在捻线架21上,收缩架44上下滑动安装在捻线架21上,且收缩气缸43与收缩架44固定连接,并带动收缩架44上下移动。折叠收缩机构在导线的上侧和下侧各安装有一个。折叠推动机构包括竖直固定安装在收缩架44上的折叠推动电机45,折叠推动电机45在导线的上侧和导线的下侧各设置有一个,上侧的折叠推动电机45设置在上侧的引导导轨41的圆心处,下侧的折叠推动电机45设置在下侧的引导导轨41的圆心处。折叠推动电机4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折叠推动杆46,折叠推动杆46水平设置,且折叠推动杆46的另一端与引导滑块42固定连接。
通过折叠收缩机构带动折叠推动机构移动,从而能够使引导滑块42从折叠起来的导线之间滑出,便于后续输送导线。并且因为第一夹321和第二夹322夹持住折叠起来的导线,使导线产生形变和定型,当第一夹321和第二夹322松开后,金属制成的导线不会立刻恢复成自然状态,依然能够进行运输。
参照图2和图4,转动组件5包括安装在捻线架21上的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和夹紧转动机构均位于第二环312远离第一环311的一侧。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捻线架21上的夹紧外柱51、夹紧内筒52、夹紧夹53和推动气缸54。夹紧夹53为气动夹爪且夹紧夹53位于夹紧外柱51远离第二环312的一侧。夹紧外柱51的端面上开设有夹紧外孔511,夹紧外孔511的轴线与第一环311的轴线共线。夹紧外孔511分为两段,其分别为引导段512和夹紧段513,夹紧段513位于引导段512靠近第二环312的一侧。引导段512两端的大小相等,夹紧段513靠近引导段512一端的直径小于远离引导段512一端的直径。夹紧内筒52穿设在引导端内,夹紧内筒52靠近引导段512一端的端面上铰接有三块单元夹板55,单元夹板55等间距设置,且单元夹板55的转动轴线与其所连接位置处的切线平行。单元夹板55的横截面均呈扇环形,且穿设在夹紧段513内。推动气缸54的安装在夹紧内筒52远离第二环312的一侧,推动气缸54的活塞杆与夹紧内筒52的轴线平行,并与夹紧内筒52的端面贴合。
当导线穿过第二环312并输送入夹紧内筒52和夹紧夹53后,夹紧夹53夹持住折叠起来的导线,之后推动气缸54推动夹持内筒朝向靠近第二环312的一侧移动,在夹紧外孔511中夹紧段513的引导下,使单元夹板55相互靠拢,并最终夹住导线。当夹紧内筒52转动的时候,可以将折叠的导线捻合成麻绳状的结构,从而增加了导线的强度,使导线不容易散开。并且因为推动气缸54是与夹紧内筒52抵接的,并不影响夹紧内筒52转动,并且当导线捻合完毕后,导线在被输送时,因为单元夹板55还处于夹紧导线的状态,因此导线能够推动着单元夹板55朝向靠近引导段512的一侧移动。当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单元夹板55无法继续夹持着导线,从而使导线能够顺利的输送至绕线装置1内。
参照图2和图4,转动组件5还包括安装在捻线架21的夹紧转动机构,夹紧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捻线架21上的夹紧转动电机56,夹紧转动电机56的活塞杆固定安装有夹紧转动齿轮57。夹紧内筒52的长度大于夹紧外孔511中引导段512的长度,夹紧内筒52远离第二环312的一端上套设并固定安装有夹紧齿圈58,夹紧齿圈58的厚度大于夹紧齿轮,且夹紧齿圈58的厚度与夹紧齿轮的厚度之差大于夹紧段513的长度。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捻线装置2,能够将导线中的一段折叠并进行捻合,捻合后的导线为加强段。通过设置有加强段,一方面增加了导线的强度,同时又使导线不容易散开。加强段处的导线能够很好的连接接线柱,不易在弯曲的过程中出现被拉断的现象,有效降低了生产出来的绕线电阻为不合格品的概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绕线装置(1)和输线装置(11)之间的捻线装置(2),捻线装置(2)包括捻线架(21),捻线架(2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3)、折叠组件(4)和转动组件(5);
夹持组件(3)包括两个夹持环(31),两个夹持环(31)相互靠近的侧面上均固定安装有用于夹持导线的夹持夹(32),靠近输线装置(11)的夹持环(31)为第一环(311),第一环(311)相邻的夹持夹(32)为第一夹(321),另一个夹持环(31)为第二环(312),且另一个夹持夹(32)为第二夹(322);
折叠组件(4)包括引导机构、折叠推动机构和折叠收缩机构,引导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夹持环(31)之间的引导导轨(41),引导导轨(41)设置有两根,导线自然状态时,其轴线所在的其中一个平面为水平面,垂直于水平面的平面为竖直面;引导导轨(41)均与水平面平行,引导导轨(41)的一端与第一夹(321)位置相邻,引导导轨(41)的另一端与第二夹(322)位置相邻,与第一夹(321)相邻的两根引导导轨(41)的端头均位于竖直面的一侧,与第二环(312)相邻的两根引导导轨(41)的端头均位于竖直面的另一侧,引导导轨(41)上滑动安装有引导滑块(42),引导导轨(41)位于水平面的一侧,引导滑块(42)远离引导导轨(41)的一端位于水平面的另一侧,折叠推动机构推动引导滑块(42)沿着引导导轨(41)移动,折叠收缩机构带动引导机构移动,使引导滑块(42)不与水平面相交;
转动组件(5)包括夹紧机构和夹紧转动机构,夹紧机构位于第二环(312)远离第一环(311)的一侧,夹紧机构用于夹持住导线,夹紧转动机构用于驱动夹紧机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导轨(41)均呈圆弧形,引导导轨(41)靠近其圆心的侧边为引导导轨(41)的内侧边,两根引导导轨(41)的内侧边相互靠近,引导导轨(41)分别为第一轨和第二轨,第一轨的圆心位于第二轨远离第一轨的一侧;折叠推动机构包括折叠推动杆(46)和折叠推动电机(45),折叠推动杆(46)的一端与引导滑块(42)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引导导轨(41)的圆心处,折叠推动电机(45)安装在折叠推动杆(46)远离引导滑块(42)的一端处,折叠推动电机(45)的输出轴轴线垂直于水平面且位于引导导轨(41)的圆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导轨(41)分别设置在水平面的两侧,与引导导轨(41)连接的折叠推动机构与该引导导轨(41)位于水平面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收缩机构包括收缩架(44)和收缩气缸(43),收缩架(44)在水平面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折叠推动机构和引导机构均安装在收缩架(44)上,收缩气缸(43)安装在捻线架(21)上,并能拉动收缩架(44)沿着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捻线架(21)上的夹紧外柱(51)和夹紧夹(53),夹紧外柱(51)端面上开设有夹紧外孔(511),夹紧外孔(511)分为引导段(512)和夹紧段(513),夹紧段(513)两端的大小不等,夹紧段(513)直径大的一端与引导段(512)相邻;夹紧外孔(511)的引导段(512)内穿设有夹紧内筒(52),夹紧内筒(52)的直径与引导段(512)的直径大小相等,夹紧内筒(52)靠近夹紧段(513)的一端铰接有至少两个单元夹板(55),单元夹板(55)沿着夹紧内筒(52)靠近夹紧段(513)的端面圆周设置,导线穿设在各个单元夹板(55)之间;夹紧夹(53)位于夹紧外柱(51)远离第二环(312)的一侧,并能够夹住导线;夹紧机构还包括推动气缸(54),推动气缸(54)用于推动夹紧内筒(52)朝向夹紧段(513)一侧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内筒(52)的长度大于引导段(512)的长度,夹紧内筒(52)位于夹紧外孔(511)外侧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夹紧齿圈(58),夹紧转动机构包括夹紧转动电机(56),夹紧转动电机(5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夹紧转动齿轮(57),夹紧转动齿轮(57)的厚度小于夹紧齿圈(58)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机构位于与第一环(311)相邻的位置处,夹紧段(513)位于引导段(512)靠近第一环(311)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股绞线电感始道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环(311)上的夹持夹(32)为第一夹(321),第二环(312)上的夹持夹(32)为第二夹(322),第一夹(321)和第二夹(322)均位于引导导轨(41)的端头之间。
CN202011547151.0A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三股绞线电感绕线设备 Active CN1127129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7151.0A CN112712953B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三股绞线电感绕线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7151.0A CN112712953B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三股绞线电感绕线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2953A true CN112712953A (zh) 2021-04-27
CN112712953B CN112712953B (zh) 2022-02-15

Family

ID=75544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7151.0A Active CN112712953B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三股绞线电感绕线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1295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0907187A (en) * 1909-03-25 1910-03-24 Henry William Handcock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Sheathing of Electrical Conductors.
US4129158A (en) * 1976-06-09 1978-12-12 Meteor Ag Apparatus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lengths of coil wire
CN106098252A (zh) * 2016-08-16 2016-11-09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磁体用异形超导电缆的装置及方法
CN209009838U (zh) * 2018-11-20 2019-06-21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一种废旧铝绞线回收绕线装置
CN209747234U (zh) * 2018-01-09 2019-12-06 东莞市汤马森电线电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对绞退扭一体机的独立放线结构
CN110767398A (zh) * 2019-11-29 2020-02-07 湖南碧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性绕线电阻生产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0907187A (en) * 1909-03-25 1910-03-24 Henry William Handcock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Sheathing of Electrical Conductors.
US4129158A (en) * 1976-06-09 1978-12-12 Meteor Ag Apparatus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lengths of coil wire
CN106098252A (zh) * 2016-08-16 2016-11-09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磁体用异形超导电缆的装置及方法
CN209747234U (zh) * 2018-01-09 2019-12-06 东莞市汤马森电线电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对绞退扭一体机的独立放线结构
CN209009838U (zh) * 2018-11-20 2019-06-21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一种废旧铝绞线回收绕线装置
CN110767398A (zh) * 2019-11-29 2020-02-07 湖南碧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性绕线电阻生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2953B (zh) 2022-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51126B (zh) 一种全自动线材扭编织机
CN109036838A (zh) 一种粗线径磁环圈自动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CN105537456A (zh) 线材折弯装置
CN107841700B (zh) 一种加工线材的沾锡机
CN209357618U (zh) 一种粗线径磁环圈自动绕线机
CN216212862U (zh) 电感自动绕线机
CN109108183B (zh) 一种钢丝折弯机
CN212822349U (zh) 电缆加工用拉直机构
CN107863861A (zh) 全自动转子绕线机
CN104867625A (zh) 一种自动线束制作系统
CN213387147U (zh) 一种自适应电缆输送装置
CN112712953B (zh) 一种三股绞线电感绕线设备
CN214379208U (zh) 一种打端扭线沾锡机
CN212350211U (zh) 一种建筑配套用排线装置
CN21961011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加工用装置
CN2800451Y (zh) 绞线机
CN109530579A (zh) 蛇形线自动成型机
CN113270776B (zh) 一种光伏连接线束自动装配机
CN213613358U (zh) 一种用于铜线拉伸机的放线装置
CN212712161U (zh) 一种用于剥线机的全自动连续放线装置
CN107516805A (zh) 自动扭线机
CN107978952B (zh) 电线端子机
CN111986921A (zh) 套管固定输送组件和套管绕线包胶装置
CN111864500A (zh) 一种端子焊接设备及工艺
CN108856606A (zh) 一种磁环绕线焊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