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1086A - 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11086A
CN112711086A CN202110006661.5A CN202110006661A CN112711086A CN 112711086 A CN112711086 A CN 112711086A CN 202110006661 A CN202110006661 A CN 202110006661A CN 112711086 A CN112711086 A CN 112711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sm
prism structure
film
glue
brightness enhan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66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11086B (zh
Inventor
季文静
丁利明
翟才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uawei Advanced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uawei Advanced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uawei Advanced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uawei Advanced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066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110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11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1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11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1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02B5/045Prism ar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4Production of other optical el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B29D11/00009- B29D11/0073
    • B29D11/00788Producing optical fil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包括依次排列的棱镜层、基材层、背涂结构层,棱镜层包括第一棱镜结构、第二棱镜结构,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第二棱镜结构的棱镜均匀排列于第一棱镜结构的各个棱镜之间,第二棱镜结构每个棱镜的上部都设置有2个上棱角,第一棱镜结构的最高处与上棱角的最高处平齐。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可以使增亮膜的回弹更快、辉度更高、制备方法更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亮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背光模组普遍需要多张棱镜组装,但多张棱镜在组装过程中容易产生刮伤,从而导致背光模组的辉度偏低。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的增亮膜大多为普通棱镜结构,而其他较为复杂的增亮膜结构虽然可以满足背光模组的辉度要求,但是加工工艺较为复杂。故需要对此做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增亮膜背光模组辉度低、加工工艺较为复杂等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包括依次排列的棱镜层、基材层、背涂结构层,所述棱镜层包括第一棱镜结构、第二棱镜结构,所述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第二棱镜结构的棱镜均匀排列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的各个棱镜之间,所述第二棱镜结构每个棱镜的上部都设置有2个上棱角,所述第一棱镜结构的最高处与所述上棱角的最高处平齐,其制备方法如下:
S1:取厚度为188μm~250μm的聚酯薄膜作为基材层,在所述聚酯薄膜下表面制作背涂结构层;
S2:取表面镀铜的不锈钢辊胚A,用超精密雕刻机进行雕刻,雕刻出与第一棱镜结构形状相反的结构,得到棱镜加工辊A;
S3:取丙烯酸树脂A、聚氨酯丙烯酸脂寡聚物A、光敏剂A按50:45:5的重量比在真空腔体内以1500rpm~2000rpm的转速搅拌,搅拌完成后得到棱镜胶水A,将棱镜胶水A涂布在所述聚酯薄膜的上表面,然后用所述棱镜加工辊A压合所述棱镜胶水A并进行UV固化,得到所述第一棱镜结构,所述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S4:取表面镀铜的不锈钢辊胚B,用超精密雕刻机进行雕刻,雕刻出与第二棱镜结构形状相反的结构,得到棱镜加工辊B;
S5:取丙烯酸树脂B、聚氨酯丙烯酸脂寡聚物B、光敏剂B按45:50:5的重量比在真空腔体内以1500rpm~2000rpm的转速搅拌,搅拌完成后得到棱镜胶水B,将棱镜胶水B涂布在所述第一棱镜结构的各个棱镜之间,涂布厚度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的高度相同,然后用所述棱镜加工辊B压合所述第一棱镜结构的各个棱镜之间的区域并进行UV固化,得到所述第二棱镜结构,所述第二棱镜结构每个棱镜的上部都有2个上棱角,从而完成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的制备。
棱镜层用于提升增亮膜整体的辉度,避免了摩尔纹的产生,使增亮膜的回弹更快。基材层采用聚酯薄膜,提高了增亮膜的透光率并增强了整体挺度。背涂结构层起到防粘连的功能,提高了增亮膜的雾化效果。其中第一棱镜结构用于聚集光线,使增亮膜整体辉度更高。第二棱镜结构起到避免摩尔纹产生的功能,使增亮膜的回弹更快、抗压和抗刮性能更好。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的横截面通过设计为三角形,使棱镜的聚光效果更好,减少了反射次数,从而提高了增亮膜的整体辉度。2个上棱角使增亮膜的回弹更快。间隔设置第一棱镜结构、第二棱镜结构,不仅保证了聚光效果,使增亮膜的整体辉度更高,还使增亮膜的回弹更快。所述第一棱镜结构的最高处与所述上棱角的最高处平齐,使增亮膜的辉度更高,从而使光线被充分利用。步骤S1通过制作背涂结构层,使增亮膜的防粘连的功能更好,也使增亮膜的雾化效果更好。步骤S2采用超精密雕刻机使棱镜加工辊A的雕刻精度更高、偏差更小,从而使增亮膜的均匀度更高。步骤S3采用棱镜加工辊A压合并固化,使第一棱镜结构的精度更高。步骤S4采用超精密雕刻机使棱镜加工辊B的雕刻精度更高、偏差更小,从而使增亮膜的均匀度更高。步骤S5采用棱镜加工辊B压合并固化,使第二棱镜结构的精度更高。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可以使增亮膜的回弹更快、辉度更高、制备方法更简便。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所述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的底边宽度为25μm~70μm,所述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的高度为12μm~34μm。
通过上述设计,使增亮膜的辉度更高、回弹性更强、抗压性能更好。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所述上棱角的高度为H1,5μm≤H1≤8μm,所述上棱角的底边宽度为W,5μm≤W≤11μm。
通过上述设计,使增亮膜的辉度更高、回弹性更强、抗压性能更好。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步骤S3中,所述棱镜胶水A的折射率为1.53。
棱镜胶水A的折射率为1.53,保证了第一棱镜结构的折射率,同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步骤S5中,所述棱镜胶水B的折射率为1.58。
棱镜胶水B的折射率为1.58,使第二棱镜结构的折射率高,从而减少了反射损失,进一步提高了增亮膜的辉度。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所述第二棱镜结构还间隔设置有半球体结构,所述半球体结构的圆弧角度为120°~130°,所述半球体结构的高度为H2,H2比所述第一棱镜结构的高度高出1μm~3μm。
半球体结构使增亮膜具备抗刮的特性,还使经增亮膜反射的光源变得柔和,具备了一定的扩散效果,还提高了增亮膜的生产效率。半球体结构的高度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增亮膜的抗刮性能。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所述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的横截面设计为直角三角形,使棱镜的聚光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所述上棱角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上棱角的横截面设计为直角三角形,使上棱角的聚光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包括依次排列的棱镜层1、基材层2、背涂结构层3,所述棱镜层1包括第一棱镜结构11、第二棱镜结构12,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的棱镜均匀排列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各个棱镜之间,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每个棱镜的上部都设置有2个上棱角121,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最高处与所述上棱角121的最高处平齐,其制备方法如下:
S1:取厚度为188μm的聚酯薄膜作为基材层2,在所述聚酯薄膜下表面制作背涂结构层3;
S2:取表面镀铜的不锈钢辊胚A,用超精密雕刻机进行雕刻,雕刻出与第一棱镜结构11形状相反的结构,得到棱镜加工辊A;
S3:取丙烯酸树脂A、聚氨酯丙烯酸脂寡聚物A、光敏剂A按50:45:5的重量比在真空腔体内以1500rpm的转速搅拌,搅拌完成后得到棱镜胶水A,将棱镜胶水A涂布在所述聚酯薄膜的上表面,然后用所述棱镜加工辊A压合所述棱镜胶水A并进行UV固化,得到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S4:取表面镀铜的不锈钢辊胚B,用超精密雕刻机进行雕刻,雕刻出与第二棱镜结构12形状相反的结构,得到棱镜加工辊B;
S5:取丙烯酸树脂B、聚氨酯丙烯酸脂寡聚物B、光敏剂B按45:50:5的重量比在真空腔体内以1500rpm的转速搅拌,搅拌完成后得到棱镜胶水B,将棱镜胶水B涂布在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各个棱镜之间,涂布厚度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高度相同,然后用所述棱镜加工辊B压合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各个棱镜之间的区域并进行UV固化,得到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每个棱镜的上部都有2个上棱角121,从而完成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的制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底边宽度为25μm,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高度为12μm。
作为优选,所述上棱角121的高度为H1,H1为5μm,所述上棱角121的底边宽度为W,W为5μm。
作为优选,步骤S3中,所述棱镜胶水A的折射率为1.53。
作为优选,步骤S5中,所述棱镜胶水B的折射率为1.58。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还间隔设置有半球体结构122,所述半球体结构122的圆弧角度为120°,所述半球体结构122的高度为H2,H2比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高度高出1μ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作为优选,所述上棱角121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实施例2
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包括依次排列的棱镜层1、基材层2、背涂结构层3,所述棱镜层1包括第一棱镜结构11、第二棱镜结构12,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的棱镜均匀排列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各个棱镜之间,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每个棱镜的上部都设置有2个上棱角121,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最高处与所述上棱角121的最高处平齐,其制备方法如下:
S1:取厚度为250μm的聚酯薄膜作为基材层2,在所述聚酯薄膜下表面制作背涂结构层3;
S2:取表面镀铜的不锈钢辊胚A,用超精密雕刻机进行雕刻,雕刻出与第一棱镜结构11形状相反的结构,得到棱镜加工辊A;
S3:取丙烯酸树脂A、聚氨酯丙烯酸脂寡聚物A、光敏剂A按50:45:5的重量比在真空腔体内以2000rpm的转速搅拌,搅拌完成后得到棱镜胶水A,将棱镜胶水A涂布在所述聚酯薄膜的上表面,然后用所述棱镜加工辊A压合所述棱镜胶水A并进行UV固化,得到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S4:取表面镀铜的不锈钢辊胚B,用超精密雕刻机进行雕刻,雕刻出与第二棱镜结构12形状相反的结构,得到棱镜加工辊B;
S5:取丙烯酸树脂B、聚氨酯丙烯酸脂寡聚物B、光敏剂B按45:50:5的重量比在真空腔体内以2000rpm的转速搅拌,搅拌完成后得到棱镜胶水B,将棱镜胶水B涂布在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各个棱镜之间,涂布厚度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高度相同,然后用所述棱镜加工辊B压合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各个棱镜之间的区域并进行UV固化,得到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每个棱镜的上部都有2个上棱角121,从而完成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的制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底边宽度为70μm,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高度为34μm。
作为优选,所述上棱角121的高度为H1,H1为8μm,所述上棱角121的底边宽度为W,W为11μm。
作为优选,步骤S3中,所述棱镜胶水A的折射率为1.53。
作为优选,步骤S5中,所述棱镜胶水B的折射率为1.58。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还间隔设置有半球体结构122,所述半球体结构122的圆弧角度为130°,所述半球体结构122的高度为H2,H2比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高度高出3μ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作为优选,所述上棱角121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实施例3
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包括依次排列的棱镜层1、基材层2、背涂结构层3,所述棱镜层1包括第一棱镜结构11、第二棱镜结构12,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的棱镜均匀排列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各个棱镜之间,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每个棱镜的上部都设置有2个上棱角121,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最高处与所述上棱角121的最高处平齐,其制备方法如下:
S1:取厚度为219μm的聚酯薄膜作为基材层2,在所述聚酯薄膜下表面制作背涂结构层3;
S2:取表面镀铜的不锈钢辊胚A,用超精密雕刻机进行雕刻,雕刻出与第一棱镜结构11形状相反的结构,得到棱镜加工辊A;
S3:取丙烯酸树脂A、聚氨酯丙烯酸脂寡聚物A、光敏剂A按50:45:5的重量比在真空腔体内以1750rpm的转速搅拌,搅拌完成后得到棱镜胶水A,将棱镜胶水A涂布在所述聚酯薄膜的上表面,然后用所述棱镜加工辊A压合所述棱镜胶水A并进行UV固化,得到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S4:取表面镀铜的不锈钢辊胚B,用超精密雕刻机进行雕刻,雕刻出与第二棱镜结构12形状相反的结构,得到棱镜加工辊B;
S5:取丙烯酸树脂B、聚氨酯丙烯酸脂寡聚物B、光敏剂B按45:50:5的重量比在真空腔体内以1750rpm的转速搅拌,搅拌完成后得到棱镜胶水B,将棱镜胶水B涂布在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各个棱镜之间,涂布厚度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高度相同,然后用所述棱镜加工辊B压合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各个棱镜之间的区域并进行UV固化,得到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每个棱镜的上部都有2个上棱角121,从而完成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的制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底边宽度为47.5μm,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高度为23μm。
作为优选,所述上棱角121的高度为H1,H1为6.5μm,所述上棱角121的底边宽度为W,W为8μm。
作为优选,步骤S3中,所述棱镜胶水A的折射率为1.53。
作为优选,步骤S5中,所述棱镜胶水B的折射率为1.58。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还间隔设置有半球体结构122,所述半球体结构122的圆弧角度为125°,所述半球体结构122的高度为H2,H2比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高度高出2μ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作为优选,所述上棱角121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实施例4
取上述各实施例得到的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取现有的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KBCO-285N型号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作为对比例1,进行辉度、回弹、抗刮、硬度性能的测试,测试方法如下:
一、辉度测试:各取3张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得到的增亮膜和对比例1增亮膜的A4样片,使用BM-7A辉度测试仪,测试每张A4样片的四角与中心点,汇总并计算4种样片的辉度平均值。
二、回弹测试:各取3张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得到的增亮膜和对比例1增亮膜的A4样片,使用YH-9600型号耐磨机并放置50g砝码,设定摩擦次数为1次,测试并汇总计算4种样片的损伤恢复时间平均值。
三、抗刮测试:各取3张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得到的增亮膜和对比例1增亮膜的A4样片,使用YH-9600型号耐磨机并将CDX-131型号下扩散片裁成40mm×40mm后作为摩擦基材,设定摩擦次数为5次,根据T/ZZB1939-2020《液晶显示用无保护膜棱镜型光学增亮膜》中的测试方法对各样片进行测试,汇总并计算4种样片的抗刮克重数平均值。
四、硬度测试:各取3张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得到的增亮膜和对比例1增亮膜的A4样片,用重量500g的铅笔固定器以0.5cm/s~1cm/s区间中任意速度在样片表面上移动7cm距离,每次速度相同,并分别使用6B、5B、4B、3B、2B、B、HB、F、H、2H、3H、4H、5H、6H十四种硬度等级的铅笔在铅笔固定器中对各样片的表面进行测试。移动会形成铅笔黑线,用橡皮擦轻轻擦拭铅笔黑线后,观察是否出现划痕。汇总并记录无划痕情况中的最高铅笔硬度等级。若同种样片测试的无划痕最高铅笔硬度等级结果不同,取同种样片结果中最低的铅笔硬度等级。
本发明各实施例得到的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和对比例1的性能测试参数参见表1:
表1
样品 测试一 测试二 测试三 测试四
实施例1 125% 2s 2200g H
实施例2 120% 3s 2200g H
实施例3 130% 1s 2500g 2H
对比例1 100% 5s 1500g F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8)

1.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棱镜层(1)、基材层(2)、背涂结构层(3),所述棱镜层(1)包括第一棱镜结构(11)、第二棱镜结构(12),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的棱镜均匀排列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各个棱镜之间,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每个棱镜的上部都设置有2个上棱角(121),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最高处与所述上棱角(121)的最高处平齐,其制备方法如下:
S1:取厚度为188μm~250μm的聚酯薄膜作为基材层(2),在所述聚酯薄膜下表面制作背涂结构层(3);
S2:取表面镀铜的不锈钢辊胚A,用超精密雕刻机进行雕刻,雕刻出与第一棱镜结构(11)形状相反的结构,得到棱镜加工辊A;
S3:取丙烯酸树脂A、聚氨酯丙烯酸脂寡聚物A、光敏剂A按50:45:5的重量比在真空腔体内以1500rpm~2000rpm的转速搅拌,搅拌完成后得到棱镜胶水A,将棱镜胶水A涂布在所述聚酯薄膜的上表面,然后用所述棱镜加工辊A压合所述棱镜胶水A并进行UV固化,得到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S4:取表面镀铜的不锈钢辊胚B,用超精密雕刻机进行雕刻,雕刻出与第二棱镜结构(12)形状相反的结构,得到棱镜加工辊B;
S5:取丙烯酸树脂B、聚氨酯丙烯酸脂寡聚物B、光敏剂B按45:50:5的重量比在真空腔体内以1500rpm~2000rpm的转速搅拌,搅拌完成后得到棱镜胶水B,将棱镜胶水B涂布在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各个棱镜之间,涂布厚度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高度相同,然后用所述棱镜加工辊B压合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各个棱镜之间的区域并进行UV固化,得到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每个棱镜的上部都有2个上棱角(121),从而完成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的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底边宽度为25μm~70μm,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高度为12μm~34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棱角(121)的高度为H1,5μm≤H1≤8μm,所述上棱角(121)的底边宽度为W,5μm≤W≤11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棱镜胶水A的折射率为1.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棱镜胶水B的折射率为1.5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结构(12)还间隔设置有半球体结构(122),所述半球体结构(122)的圆弧角度为120°~130°,所述半球体结构(122)的高度为H2,H2比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高度高出1μm~3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11)的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棱角(121)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CN202110006661.5A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 Active CN1127110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6661.5A CN112711086B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6661.5A CN112711086B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1086A true CN112711086A (zh) 2021-04-27
CN112711086B CN112711086B (zh) 2022-05-27

Family

ID=75548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6661.5A Active CN112711086B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1108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4314A (zh) * 2021-07-21 2021-10-22 马鞍山东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翘曲的复合增亮膜及其生产工艺
CN114114756A (zh) * 2021-12-09 2022-03-01 常州华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解干涉及抗压的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93592Y (zh) * 2003-01-15 2003-12-24 伍醒念 弹性反光片
CN101216639A (zh) * 2008-01-18 2008-07-09 长兴光学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整合型光学膜
CN106908874A (zh) * 2016-01-14 2017-06-30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增亮膜及背光模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93592Y (zh) * 2003-01-15 2003-12-24 伍醒念 弹性反光片
CN101216639A (zh) * 2008-01-18 2008-07-09 长兴光学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整合型光学膜
CN106908874A (zh) * 2016-01-14 2017-06-30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增亮膜及背光模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4314A (zh) * 2021-07-21 2021-10-22 马鞍山东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翘曲的复合增亮膜及其生产工艺
CN114114756A (zh) * 2021-12-09 2022-03-01 常州华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解干涉及抗压的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14756B (zh) * 2021-12-09 2023-10-03 常州华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解干涉及抗压的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1086B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11086B (zh) 一种高回弹与高辉度的增亮膜
JP4652527B2 (ja) 光拡散性シート
CN101971061B (zh) 光学片
US7252864B2 (en) Optical film for display devices
CN1815268A (zh) 镜片、透射式屏幕及镜片制造方法
CN102016657B (zh) 光学片
CN101595403A (zh) 光学片
CN103909757A (zh) 柔性印刷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晶面板用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13534314B (zh) 一种耐翘曲的复合增亮膜及其生产工艺
CN108897081A (zh) 一种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33280A (zh) 一种光学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US20090202838A1 (en) Self-assembling optical film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0576342A (zh) 提高玻璃镜面面形精度良率的抛光方法、玻璃镜面、摄像头和电子设备
CN214624248U (zh) 一种可调节光亮度的光学复合膜
CN114415269A (zh) 光学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KR20170121968A (ko) 디스플레이용 광 가이드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20543143U (zh) 高耐磨抗反射光学膜
CN214586329U (zh) 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
CN207489413U (zh) 一种用于展示金融服务的金字塔形摆件
CN115340792B (zh) 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和低反射薄膜
US20090290098A1 (en) Reflection sheet for backlight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reflection sheet
CN111057261A (zh) 一种防眩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8351032U (zh) 一种具有扩散功能的增光片
CN205485152U (zh) 一种通电后可变色的投影承载板面
CN220509160U (zh) 复合型增亮膜、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