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1147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1147A
CN112701147A CN202011585242.3A CN202011585242A CN112701147A CN 112701147 A CN112701147 A CN 112701147A CN 202011585242 A CN202011585242 A CN 202011585242A CN 112701147 A CN112701147 A CN 112701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light
display
deformation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52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01147B (zh
Inventor
封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852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1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1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1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01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1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的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状态和第二显示状态,包括:驱动阵列基板;像素单元,呈阵列排布于驱动阵列基板,像素单元包括子像素区域和设置于子像素区域周侧的光调节组件;第一显示状态下,各子像素区域出射的光线包括第一视角范围内的第一光线束和环绕第一光线束的第二视角范围内的第二光线束;第二显示状态下,第二光线束经由光调节组件调节,以使各子像素区域光线由第一视角范围内出射。该显示面板防窥角度可调节,且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得以提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和利用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Mini-LED)器件或微缩型发光二极管(MicroLight Emitting Diode,Micro-LED)器件的显示面板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
一般显示面板设置防窥膜进行防窥设计。具有防窥膜的显示面板防窥角度固定,且从显示面正视角范围内出射的光线部分经由防窥膜阻挡,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
鉴于此,急需一种新型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防窥角度可调节,且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得以提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状态和第二显示状态,包括:
驱动阵列基板;
像素单元,呈阵列排布于驱动阵列基板,像素单元包括子像素区域和设置于子像素区域周侧的光调节组件;
第一显示状态下,各子像素区域出射的光线包括第一视角范围内的第一光线束和环绕第一光线束的第二视角范围内的第二光线束;
第二显示状态下,第二光线束经由光调节组件调节,以使各子像素区域光线由第一视角范围内出射。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状态和第二显示状态。光调节组件设置于子像素区域的周侧,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各子像素区域出射的光线包括第一视角范围内的第一光线束和环绕第一光线束的第二视角范围内的第二光线束。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光调节组件不对显示面板正视角以及显示面板倾斜视角出射的光线进行遮挡,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提升用户视觉观感。第二显示状态下,第二光线束经由光调节组件调节,各子像素区域光线由第一视角范围内出射。即在第二显示状态下,显示面板的倾斜视角范围通过光调节组件调节,以实现显示面板整体可视角度范围的调节从而实现防窥角度可调节的防窥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种显示面板。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防窥角度可调节的防窥显示功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一种显示面板的正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正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像素单元光出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一种显示面板的视角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一种显示面板的侧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二显示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一种显示面板的另一种侧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侧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又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二显示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又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还一种显示面板的侧视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还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二显示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还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再一种显示面板的侧视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再一种显示面板的另一种侧视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再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二显示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再一种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中:
显示面板-1;驱动阵列基板-11;
像素单元-12;子像素区域-121;光调节区-122;
光调节组件-2;形变单元-21;磁致变形挡光片-211;支撑件-212;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第二电致变形元件-214;反射膜层-215;
驱动单元-22;磁驱动件-221;第一导电部件-222;第二导电部件-223;导电固定件-2231;导电挡光片-2232;
感应单元-23;
正视角-V1;倾斜视角-V2;
第一视角范围-A;第一光线束的光线-a;
第二视角范围-B;第二光线束的光线-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发明可以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精神和本质特征。例如,特定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算法可以被修改,而系统体系结构并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精神。因此,当前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描述定义,并且,落入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全部改变从而都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中。
随着用户对于隐私安全保护的需求不断提高,一般需要对显示面板进行防窥设计,以保证显示面板用户的隐私安全。发明人经深入研究发现,一般在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侧设置防窥膜,防窥膜采用百叶窗原理,具有限制光从固定角度出射显示面板的性质。因此采用防窥膜进行防窥设计的显示面板的防窥角度固定不可调节,此时显示面板的视角范围(可视角度范围)也是固定的,防窥膜的设置使得显示面板的正视角以及倾斜视角的显示亮度存在差异且无法调节,影响用户视觉体验。另一方面,由于防窥膜设置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侧,因此遮挡了部分于显示面板的正视角出射的光线,因此防窥膜的设置也会牺牲显示面板正视角的显示亮度。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状态和第二显示状态。显示面板包括驱动阵列基板以及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呈阵列排布于驱动阵列基板,像素单元包括子像素区域和设置于子像素区域周侧的光调节组件。第一显示状态下,各子像素区域出射的光线包括第一视角范围内的第一光线束和环绕第一光线束的第二视角范围内的第二光线束。第二显示状态下,第二光线束经由光调节组件调节,以使各子像素区域光线由第一视角范围内出射。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的显示面板可以是OLED显示面板、具有Mini-LED器件的显示面板或者具有Micro-LED器件的显示面板。子像素区域中可以包括多个子像素或单个子像素。子像素区域中子像素彼此之间的发光颜色可以各不相同,也可以全部相同或者部分相同。驱动阵列基板主要由薄膜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TFT)构成。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源极、漏极和有源层,源极和漏极分别与有源层连接,当对栅极施加电压后,随着栅极电压增加,有源层表面将由耗尽层转变为电子积累层,形成反型层,当达到强反型时(即达到开启电压时),有源层有载流子移动实现源极和漏极之间的导通。
在一些示例中,具有Micro-LED器件的显示面板中单个微缩型发光二极管对应形成一个子像素。在另一些示例中,具有Mini-LED器件的显示面板中单个迷你发光二极管也称次毫米发光二极管,对应形成一个子像素。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的像素单元12还包括环绕子像素区域121周侧设置的光调节区122,其中,光调节组件位于光调节区且光调节组件环绕子像素区域周侧设置。在另一些示例,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的像素单元12还包括相对设置于子像素区域121周侧的两个光调节区122,其中,各光调节区122均设置有光调节组件。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光调节组件2设置于子像素区域的周侧。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仅示意性的表明光调节组件2设置的位置,未明确的示出光调节组件2的具体结构。第一视角范围A相对于第二视角范围B是窄视角范围,第二视角范围B相对于第一视角范围A是宽视角范围。第一视角范围A内的第一光线束中的至少部分光线a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环绕第一光线束的第二视角范围B内的第二光线束中的所有光线b与显示面的法线夹角均为锐角。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4所示,在显示面板的正视角V1中,出射显示面板1的光线垂直于显示面。在显示面板的倾斜视角V2中,出射显示面板1的光线与显示面的法线的夹角为锐角。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状态对应显示面板1的显示分享模式,即在第一显示状态下,无论是处于显示面板1的正视角V1的第一用户还是处于显示面板1的倾斜视角V2的第二用户都可以接收到显示面板1中各子像素区域发出的光,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可以共同观察到显示面板1的显示内容,因此对应显示面板1的显示分享模式。且,第一用户主要通过接收第一光线束获取显示面板1的显示内容,第二用户主要通过接收到第二光线束获取显示面板1的显示内容。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显示状态也可理解为普通显示模式,即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各所述子像素区域朝向显示面发出的光线均可出射显示面板1,各所述子像素区域出射显示面板1的光线包括第一视角范围内的第一光线束和环绕第一光线束的第二视角范围内的第二光线束。第二视角范围是指用户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清晰地观察显示面板1的显示内容的角度。
第二显示状态对应显示面板1的防窥模式,在第二显示状态下,显示面板1的用户可以接收到显示面板1中各子像素区域由第一视角范围内出射的光线,以保证用户获取显示面板1的显示内容。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视角范围是指用户在第二显示状态下、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清晰地观察显示面板1显示内容的角度。属于第二视角范围的第二光线束经由光调节组件调节,至多只能部分出射显示面板1,光调节组件调节方式包括光调节组件阻挡第二光线束中至少部分光线出射显示面板1和/或光调节组件使第二光线束中至少部分光线发生反射并由第一视角范围内出射。因此,在第二显示状态下实质上通过光调节组件光调节组件改变第二光线束出射显示面板1的出射角度来调节第一视角范围,以实现防窥。从另一方面分析,处于显示面板1正视角V1的用户可以接收由第一视角范围内出射的光线以获取显示内容,处于显示面板1倾斜视角V2的窥探物体(包窥探物以及窥探人员)仅能接收到部分第二光线束或完全不能接收到第二光线束,从而不能清楚完整地获取显示面板1的显示内容,达到了防窥的目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用户在使用显示面板1时,感知到窥探物体或者自身主观有防窥需要,用户可控制驱动单元驱动至少部分光调节组件的形变单元产生背向驱动阵列基板11的第一形变,以改变第二光线束的出射角度,使得显示面板1处于第二显示状态实现防窥目的。当用户使用显示面板1,没有防窥需求时,用户可控制驱动单元停止驱动形变单元产生形变,显示面板1处于第一显示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改变第二光线束的出射角度指的是改变第二光线束中光线出射显示面板的角度。至少部分光调节组件的形变单元产生背向驱动阵列基板的第一形变,因形变单元产生第一形变,则第二光线束中至少部分光线被形变单元阻挡出射显示面板,或者在形变单元处发生反射后再出射显示面板。第二光线束中未被形变单元阻挡出射或者未在形变单元处发生反射的光线可以沿原传播路径出射显示面板,第二光线束中出射显示面板的光线与显示面板显示面的锐角夹角为该光线的出射角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光调节组件还包括感应单元,用于感应窥探物体并发出感应信息,驱动单元能够根据感应信息控制形变单元,以使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状态和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在一些示例中,感应单元包括红外传感器,通过主动发射红外线或者接收到窥探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线感应窥探物体。当感应单元感应到窥探物体时,感应单元发出第一感应信息,驱动单元根据第一感应信息驱动形变单元产生背向驱动阵列基板的第一形变,以改变第二光线束的出射角度,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状态。当未感应到窥探物体时,感应单元发出第二感应信息,驱动单元根据第二感应信息停止驱动形变单元产生形变且使得形变单元恢复到未产生第一形变的初始形态,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状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单元根据感应信息控制形变单元产生第一形变的形变量。在一些示例中,在第二显示状态下、形变单元产生第一形变的形变量越大则第二光线束中能够出射显示面板的光线的最小出射角度越大,则第一视角范围越窄,防窥效果越佳。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感应信息为窥探物体相对于显示面板的位置信息。在一些示例中,窥探物体相对于显示面板的位置信息反映了窥探物体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具有防窥位置阈值,当感应信息超出防窥位置阈值,感应单元发出第一感应信息,驱动单元能够根据第一感应信息控制形变单元产生背向驱动阵列基板的第一形变,显示面板由第一显示状态转换至第二显示状态。当感应信息未超出防窥位置阈值,感应单元发出第二感应信息,驱动单元能够根据第二感应信息控制形变单元处于未产生第一形变的初始形态,以使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状态。在一些示例中,防窥位置阈值反映了窥探物体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之间满足防窥目的的最小距离。当感应信息超出防窥位置阈值,代表防窥物体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满足防窥目的的最小距离,窥探物体可以窥探到显示面板显示面的内容,因此,此处需控制显示面板由第一显示状态转化制第二显示状态以实现防窥。
如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光调节组件包括形变单元21和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磁驱动件221。在第二显示状态下,驱动单元通过改变磁极方向的方式产生驱动力驱动形变单元21产生第一形变。在一些实施例中,形变单元21包括磁致变形挡光片211,磁致变形挡光片211的自由端在对应的磁驱动件221磁力作用下在第一初始位置与第一翘起位置之间更替;其中,在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上,第一初始位置相较于第一翘起位置更靠近驱动阵列基板11。形变单元21还包括对磁致变形挡光片起支撑作用的支撑件212。可以理解的是,当磁致变形挡光片211的自由端在对应的磁驱动件221磁力作用下位于第一翘起位置,则磁致变形挡光片211产生了第一形变,即磁致变形挡光片整体发生弯曲,且弯曲方向朝向对应的子像素区域121,以实现显示面板防窥。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设置212于子像素区域121周侧且用于支撑磁致变形挡光片211,且支撑件相较于磁驱动件221更靠近对应的子像素区域121。成对配合使用的两个磁致变形挡光片211分布于子像素区域121相对的两侧,各磁致变形挡光片211中与自由端相对的固定端连接于支撑件背向驱动阵列基板11的端部且自由端向对应的磁驱动件221延伸。
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支撑件212对应一个磁致变形挡光片211使用。在这些示例中,至少两个支撑件212分布于子像素区域121相对的两侧用以分别支撑成对配合使用的两个磁致变形挡光片211。进一步的,多个支撑件212环绕子像素区域121的周侧分布,多对配合使用的磁致变形挡光片211中每一磁致变形挡光片211对应一个支撑件212设置。在另一些示例中,一个支撑件212对应支撑至少一对配合使用的磁致变形挡光片211。进一步的,一个支撑件212支撑对应两对配合使用且对称设置于子像素区域121四周的磁致变形挡光片211。在这些示例中,支撑件212为环形结构,支撑件212整体环绕子像素区域121的周侧设置。
在一些示例中,一个磁驱动件对应磁致变形挡光片211使用。在这些示例中,至少两个磁驱动件分布于子像素区域121相对的两侧用以分别驱动成对配合使用的两个磁致变形挡光片211。进一步的,多个磁驱动件环绕子像素区域121的周侧分布,多对配合使用的磁致变形挡光片211中每一磁致变形挡光片211被对应的一个磁驱动件驱动。在另一些示例中,一个磁驱动件对应驱动至少一对配合使用的磁致变形挡光片211。进一步的,一个磁驱动件对应驱动多对配合使用且设置于子像素区域121四周的磁致变形挡光片211。在这些示例中,磁驱动件为环形结构,支撑件212整体环绕子像素区域121的周侧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磁驱动件为键合设置于驱动阵列基板的第一导电金属垫片,且该第一导电金属垫片与驱动阵列基板的阳极层电连接,磁驱动件具有初始电位和驱动电位。支撑件为第二导电金属垫片,磁致变形挡光片通过支撑件键合到驱动阵列基板上,且第二导电金属垫片与驱动阵列基板的阴极电连接。由于,一般驱动阵列基板的阴极处的电压为固定值,阳极处的电压在电路控制下发生变化。磁致变形挡光片为铁磁材料,因此在第一导电金属垫片的作用下,在第一显示状态以及第二显示状态下,磁致变形挡光片的自由端均始终具有第一磁极方向。磁驱动件也为铁磁材料,可通过驱动阵列基板的阳极层对磁驱动件的电压进行调节,以改变第一导电金属垫片中与磁致变形挡光片的自由端对应位置处的磁极方向。
如图6所示,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磁驱动件221与磁致变形挡光片211的自由端对应位置处的磁极方向为第一磁极方向,则磁致变形挡光片211的自由端的磁极方向与磁驱动件221与磁致变形挡光片211的自由端对应位置处的磁极方向相同,则磁致变形挡光片211的自由端在第一初始位置,各子像素区域121出射的光线包括第一视角范围A内的第一光线束和环绕第一光线束的第二视角范围B内的第二光线束。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各所述子像素区域121朝向显示面发出的光线均可出射显示面板1。
如图7所示,在第二显示状态下,磁驱动件221与磁致变形挡光片211的自由端对应位置处的磁极方向为第二磁极方向,则磁致变形挡光片211的自由端的磁极方向与磁驱动件221与磁致变形挡光片211的自由端对应位置处的磁极方向相反,基于异性相斥的磁力作用下,磁致变形挡光片211的自由端由第一初始位置移动至翘起位置。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光线束经光调节组件调节,部分或全部第二光线束的光线b被磁致变形挡光片阻挡出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用户可以接收到显示面板中各子像素区域由第一视角范围A内出射的光线,以获取显示面板的显示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磁驱动件施加的电压越大磁驱动件磁性越强,磁致变形挡光片的自由端发生的第一形变的形变量越大,则第二光线束中能够出射显示面板的光线的最小出射角度越大,第一视角范围越窄,防窥效果越佳。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光调节组件还包括感应单元23,感应单元23为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探测窥探物体形成感应信息,窥探物体由远及近靠近显示面板1并与显示面板1的显示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当感应信息超出防窥位置阈值,感应单元23发出第一感应信息,驱动单元根据第一感应信息驱动形变单元21产生背向驱动阵列基板11的第一形变,从而改变第二光线束出射显示面板1的出射角度,进而调节第一视角范围,以使显示面板1进入第二显示状态,以实现防窥。在第二显示状态下,感应单元23仍实时探测窥探物体形成感应信息,当感应信息反映窥探物体与显示面板1的的显示面之间的距离仍越来越短,驱动单元根据感应信息,增大磁驱动件221的电压,以增强磁驱动件221磁性从而增大形变单元21产生第一形变的形变量。增大形变单元21产生第一形变的形变量,也即增大磁致变形挡光片211的自由端的翘起位置与第一初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在第二显示状态下、磁致变形挡光片211的自由端的翘起位置与第一初始位置之间的距离越大,则磁致变形挡光片211对第二光线束阻挡作用越大,第二光线束中能够出射显示面板1的光线的最小出射角度越大,则第一视角范围越窄,防窥效果越佳。
当感应单元23未感应到窥探物体时,感应单元发出第二感应信息,磁驱动件221根据第二感应信息,停止驱动磁致变形挡光片的自由端由第一初始位置变形至第一翘起位置,磁驱动件221回到初始电位,显示面板1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或者,当没有防窥需求时,可使感应单元23停止感应工作,磁驱动件221回到初始电位,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状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导电部件以及第二导电部件,在第二显示状态下,驱动单元通过对形变单元施加电压驱动形变单元产生第一形变。
如图9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部件222设置于驱动阵列基板11,形变单元位于第一导电部件222背向驱动阵列基板11的一侧,且至少部分第二导电部件设置于形变单元背向驱动阵列基板11的一侧,第一导电部件222以及第二导电部件均与驱动阵列基板11电连接。形变单元包括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为具有压电材料或铁电材料的导电结构体。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在驱动单元的电压作用下在正常状态与伸长状态之间更替,其中,在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上,正常状态下、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不发生形变,伸长状态下、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发生伸长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部件222设置于驱动阵列基板11,并与驱动阵列基板11中防窥控制电路电连接。第二导电部件223的一部分与驱动阵列基板11中防窥控制电路电连接,上述结构在图中未示出,第二导电部件223的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背向驱动阵列基板11的一侧并与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进行电连接。第一导电部件222可以是键合设置在驱动阵列基板11的金属导电垫片。第二导电部件223可以是在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上具有较高弹性模量的导电弹性体,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在伸长状态下,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在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上发生伸长变形,带动第二导电部件223发生弹性形变。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在正常状态下,在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上不发生形变,第二导电部件223不具有弹性形变。
可以理解的是,压电材料和铁电材料具有受到机械应力作用时能产生电压,或受电压作用时能产生机械应力的性质。也即,压电材料和铁电材料有机-电耦合效应,可以因机械变形产生电场,也可以因电场作用产生机械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对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与一个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对应设置,环绕子像素区域121的周侧设置多对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以及多个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均具有环形结构,一对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整体环绕子像素区域121的周侧设置。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也具有环形结构,该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对应该实施例中的一对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设置,且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整体环绕子像素区域的周侧设置。
请参见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光调节组件中包括感应单元23,感应单元23感应到窥探物体时,感应单元23发出第一感应信息,根据第一感应信息控制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之间具有电位差,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对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施加电压,驱动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产生第一形变,以使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状态。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配置成在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的电压作用下在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上发生伸长变形,且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选取透光率较低的材料制作。则在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上,第二显示状态下、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背向驱动阵列基板11的一侧高出第一显示状态下、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背向驱动阵列基板11的一侧,以实现对子像素区域121所发出的第二光线束中的部分或全部光线b的阻挡出射显示面板,或者实现对第二光线束中的部分或全部光线b在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处发生反射后出射显示面板,实现防窥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调节组件中包括感应单元23,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状态下,感应单元23实时感应窥探物体并发出感应信息,当感应信息反映窥探物体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之间的距离越短,控制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对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施加的电压越大,以使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在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的伸长变形量越大,则第二光线束中能够出射显示面板的光线b的最小出射角度越大,则第一视角范围A越窄,防窥效果越佳。
如图11所示,当感应单元23未感应到窥探物体时,感应单元23发出第二感应信息,根据第二感应信息控制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之间不具有电位差,则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处于正常状态不具有在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上的伸长形变,以使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显示面板用户可以接收各子像素区域121出射的第一视角范围A内的第一光线束的光线a和环绕第一光线束的第二视角范围B内的第二光线束的光线b。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拓展实施例,如图12所示,第一导电部件222设置于驱动阵列基板11,形变单元包括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为具有压电材料或铁电材料的导电结构体。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在驱动单元的电压作用下在正常状态与伸长状态之间更替,其中,在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上,正常状态下、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不发生形变,伸长状态下、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发生伸长变形。第二导电部件223包括导电固定件2231以及导电挡光片2232,导电挡光片2232的固定端设置于导电固定件2231背向驱动阵列基板的端部,与固定端相对的导电挡光片2232的运动端向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背向驱动阵列基板的一侧延伸、且与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电连接。导电固定件2231相较于第一导电部件222以及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更靠近对应的子像素区域121。
如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光调节组件中包括感应单元23,感应单元23感应到窥探物体时,感应单元23发出第一感应信息,根据第一感应信息控制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对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施加电压,在电压的作用下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处于伸长状态在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上伸长,并带动导电挡光片2232的活动端翘起,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状态。在第二显示状态下,导电挡光片2232的活动端翘起,而导电挡光片2232的固定端设置于导电固定件2231背向驱动阵列基板的端部。在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上导电挡光片2232的活动端翘起高出导电挡光片2232的固定端,导电挡光片2232发生弯曲,且弯曲方向朝向对应的子像素区域,以实现导电挡光片2232对第二光线束中的部分或全部光线b的阻挡出射显示面板,或者实现对第二光线束中的部分或全部光线b在导电挡光片2232处发生反射后与第一光线束的光线b由第一视角范围A内出射显示面板,实现防窥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调节组件中包括感应单元23,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状态下,感应单元23实时感应窥探物体并发出感应信息,当感应信息反映窥探物体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之间的距离越短,控制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对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施加的电压越大,以使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在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的伸长变形量越大。最终实现导电挡光片2232的活动端翘起且在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导电挡光片2232的活动端距离驱动阵列基板越远,则第二光线束中能够出射显示面板的光线b的最小出射角度越大,则第一视角范围A越窄,防窥效果越佳。
如图14所示,当感应单元未感应到窥探物体时,感应单元发出第二感应信息,根据第二感应信息控制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之间不具有电位差,则第一电致变形元件213处于正常状态不具有在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上的伸长形变,以使在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上、导电挡光片2232的活动端低于或平齐于导电挡光片2232的固定端,以使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状态。第一显示状态下,显示面板用户可以接收各子像素区域121出射的第一视角范围A内的第一光线束的光线a和环绕第一光线束的第二视角范围B内的第二光线束的光线b。
如图1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导电部件222以及第二导电部件223。第二显示状态下,驱动单元通过对形变单元施加电压驱动形变单元产生第一形变。形变单元包括第二电致形变元件214,该第二电致形变元件214为电活性聚合物薄膜。在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电活性聚合物薄膜的固定端设置于第一导电部件222与第二导电部件223之间,与固定端相对的电活性薄膜的自由端在背离对应的子像素区域121方向上延伸。第一导电部件222设置于驱动阵列基板11,第二电致形变元件214的固定端位于第一导电部件222背向驱动阵列基板11的一侧,且至少部分第二导电部件223设置于第二电致形变元件214的固定端背向所述驱动阵列基板11的一侧,第一导电部件222以及第二导电部件223均与驱动阵列基板11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活性聚合物绝缘薄膜中掺杂的离子的电性与第二导电部件223连接的电极的电性相同,而与第一导电部件222连接的电极的电性相反。电活性聚合物薄膜采用离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制作,例如以PEO-PEG(聚氧化乙烯-聚乙二醇)作为极性主体基质,并在极性主体基质中掺杂离子形成离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在一些例子中,掺杂离子为阳离子,其中阳离子可以是锂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铜离子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显示状态下,第一导电部件222与第二导电部件223对电活性聚合物绝缘薄膜施加电压,且第一导电部件222处于负电位而第二导电部件223处于正电位,电活性聚合物薄膜中阳离子相对极性主体基质朝向第二导电部件223方向移动。阳离子移动的过程就像是在柔软的固体介质中的电泳运动。阳离子的移动使电活性聚合物绝缘薄膜产生了压力梯度,在压力梯度作用下电活性聚合物绝缘薄膜形成一个舒展区域和一个收缩区域,使得电活性聚合物绝缘薄膜的自由端在驱动单元的电压作用下自第二初始位置变形至第二翘起位置。其中,在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上,第二初始位置相较于第二翘起位置更靠近驱动阵列基板11。
如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第二电致形变元件214即电活性聚合物薄膜,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覆盖有反射膜层215。在一些示例中,电活性聚合薄膜未产生第一形变时,电活性聚合物薄膜与驱动阵列基板11平行,或者电活性聚合物薄膜的自由端受到重力影响朝向驱动阵列基板11下弯。而电活性聚合薄膜的固定端的设置于第一导电部件222与第二导电部件223之间,第一导电部件222与第二导电部件223共同使电活性聚合薄膜的固定端相对驱动阵列基板11固定。电活性聚合薄膜未产生第一形变时,第一表面朝向驱动阵列基板11而第二表面背离驱动阵列基板11。当电活性聚合物薄膜透光率较大,在第二表面或第一表面中的至少一者设置反射膜层215,以使得在第二显示状态下入射电活性聚合物薄膜的第二光线束中的光线在反射膜层215反射后从第一视角范围内出射显示面板。当电活性聚合物薄膜透光率低或者不透光时,在第二表面设置反射膜层215以使得在第二显示状态下入射电活性聚合物薄膜的第二光线束中的光线在反射膜层215反射后从第一视角范围内出射显示面板。设置反射膜层215可以在第二显示状态下,阻挡至少部分第二光线束的光线沿原有传播方向出射显示面板,从而实现防窥目的,进一步的,入射电活性聚合物薄膜的第二光线束中的光线在反射膜层215反射后由第一视角范围内出射显示面板可以防止显示面板在实现防窥时的光损失,保证了第二显示状态下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在实现防窥的同时保证了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对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对应一个电活性聚合物薄膜使用。在这些示例中,至少两对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分布于子像素区域121相对的两侧用以对成对配合使用的两个电活性聚合物薄膜进行支撑和施加电压作用。进一步的,多对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环绕子像素区域121的周侧分布,多对配合使用的电活性聚合物薄膜对应一对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设置。在另一些示例中,一对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对应至少一对配合使用的两个电活性聚合物薄膜。进一步的,一对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对应多对配合使用的电活性聚合物薄膜。在这些示例中,一对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均具有环形结构,一对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整体环绕子像素区域121的周侧设置,且多对配合使用的电活性聚合物薄膜对称设置于子像素区域121四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调节组件中包括感应单元,感应单元感应到窥探物体时,感应单元发出第一感应信息,根据第一感应信息控制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之间具有电位差,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对电活性聚合物薄膜施加电压,驱动电活性聚合物薄膜产生第一形变,以使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状态。在一个示例中,电活性聚合物薄膜配置成在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的电压作用下,电活性聚合物薄膜的自由端由第二初始位置变形至第二翘起位置。则在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上,第二显示状态下、电活性聚合物薄膜的自由端高出电活性聚合物薄膜的固定端,电活性聚合物薄膜发生弯曲且弯曲方向朝向对应的子像素区域121,以实现对第二光线束中的部分或全部光线的阻挡出射显示面板,或者实现对第二光线束中的部分或全部光线在活性聚合物薄膜处发生反射后出射显示面板,实现防窥目的。
如图1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光调节组件中包括感应单元23,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状态下,感应单元23实时感应窥探物体并发出感应信息,当感应信息反映窥探物体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之间的距离越短,控制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对第二电致变形元件214,即电活性聚合物薄膜施加的电压越大,以使电活性聚合物薄膜的自由端所处的第二翘起位置在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上愈加远离驱动阵列基板11,电活性聚合物薄膜朝向对应子像素区域121的弯曲程度越大,则第二光线束中能够出射显示面板的光线b的最小出射角度越大,则第一视角范围A越窄,防窥效果越佳。
如图18所示当感应单元23未感应到窥探物体时,感应单元23发出第二感应信息,根据第二感应信息控制第一导电部件222和第二导电部件223之间不具有电位差,则电活性聚合物薄膜的自由端处于第二初始位置,以使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显示面板用户可以接收各子像素区域121出射的第一视角范围A内的第一光线束的光线a和环绕第一光线束的第二视角范围B内的第二光线束的光线b。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子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防窥角度可调节的防窥显示功能,且在防窥显示中避免了一般的防窥膜对显示亮度的影响,提升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以及用户体验。
依照本发明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显示状态和第二显示状态,包括:
驱动阵列基板;
像素单元,呈阵列排布于所述驱动阵列基板,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子像素区域和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区域周侧的光调节组件;
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下,各所述子像素区域出射的光线包括第一视角范围内的第一光线束和环绕所述第一光线束的第二视角范围内的第二光线束;
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二光线束经由所述光调节组件调节,以使各所述子像素区域光线由所述第一视角范围内出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调节组件包括形变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下,至少部分所述光调节组件的所述形变单元通过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产生背向所述驱动阵列基板的第一形变,以改变所述第二光线束的出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调节组件还包括感应单元,用于感应窥探物体并发出感应信息,所述驱动单元能够根据所述感应信息控制所述形变单元,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第一显示状态和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之间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信息为所述窥探物体相对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防窥位置阈值,当所述感应信息超出所述防窥位置阈值,所述显示面板由所述第一显示状态转换至所述第二显示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下,所述驱动单元根据所述感应信息控制所述形变单元产生的所述第一形变的形变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磁驱动件;
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下,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改变磁极方向的方式产生驱动力驱动所述形变单元产生所述第一形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单元包括磁致变形挡光片,所述磁致变形挡光片的自由端在对应的所述磁驱动件磁力作用下在第一初始位置与第一翘起位置之间更替;
其中,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上,所述第一初始位置相较于所述第一翘起位置更靠近所述驱动阵列基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单元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区域周侧且用于支撑所述磁致变形挡光片;
成对配合使用的两个所述磁致变形挡光片分布于所述子像素区域相对的两侧,各所述磁致变形挡光片中与所述自由端相对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支撑件背向所述驱动阵列基板的端部且所述自由端向对应的所述磁驱动件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导电部件以及第二导电部件,
在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下,所述驱动单元通过对所述形变单元施加电压驱动所述形变单元产生所述第一形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部件设置于所述驱动阵列基板,所述形变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背向所述驱动阵列基板的一侧,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导电部件设置于所述形变单元背向所述驱动阵列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导电部件以及第二导电部件均与所述驱动阵列基板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形变单元包括第一电致变形元件,所述第一电致变形元件为具有压电材料或铁电材料的导电结构体;
所述第一电致变形元件在所述驱动单元的电压作用下在正常状态与伸长状态之间更替,其中,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上,所述正常状态下、所述第一电致变形元件不发生形变,所述伸长状态下、所述第一电致变形元件发生伸长变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电部件包括导电固定件以及导电挡光片,所述导电挡光片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导电固定件背向所述驱动阵列基板的端部,
与所述固定端相对的所述导电挡光片的运动端向所述第一电致变形元件背向所述驱动阵列基板的一侧延伸、且与所述第一电致变形元件电连接,
在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一电致变形元件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上伸长并带动所述导电挡光片的活动端翘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形变单元包括第二电致变形元件,所述第二电致变形元件为电活性聚合物薄膜,
在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所述电活性聚合物薄膜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件之间,与所述固定端相对的所述电活性薄膜的自由端在背离对应的所述子像素区域方向上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所述电活性聚合物薄膜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覆盖有反射膜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一导电部件以及所述第二导电部件对所述电活性聚合物薄膜施加电压,所述自由端在所述驱动单元的电压作用下自第二初始位置变形至第二翘起位置;
其中,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上,所述第二初始位置相较于所述第二翘起位置更靠近所述驱动阵列基板。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1585242.3A 2020-12-28 2020-12-28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701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5242.3A CN112701147B (zh) 2020-12-28 2020-12-28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5242.3A CN112701147B (zh) 2020-12-28 2020-12-28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1147A true CN112701147A (zh) 2021-04-23
CN112701147B CN112701147B (zh) 2022-11-22

Family

ID=75511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5242.3A Active CN112701147B (zh) 2020-12-28 2020-12-28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114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6323A (zh) * 2021-05-20 2021-08-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703155A (zh) * 2021-09-08 2021-11-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5332465A (zh) * 2022-10-11 2022-11-1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结构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16733A1 (en) * 2014-11-14 2017-11-02 Beijing Zhigu Rui Tuo Tech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adjustable pixel density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display pixel density
CN109765706A (zh) * 2019-03-29 2019-05-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61677A (zh) * 2019-06-06 2019-08-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膜及显示装置
CN111198462A (zh) * 2020-01-20 2020-05-2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
CN111213198A (zh) * 2017-10-13 2020-05-29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具有可移动隐私门的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16733A1 (en) * 2014-11-14 2017-11-02 Beijing Zhigu Rui Tuo Tech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adjustable pixel density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display pixel density
CN111213198A (zh) * 2017-10-13 2020-05-29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具有可移动隐私门的显示器
CN109765706A (zh) * 2019-03-29 2019-05-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61677A (zh) * 2019-06-06 2019-08-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膜及显示装置
CN111198462A (zh) * 2020-01-20 2020-05-2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6323A (zh) * 2021-05-20 2021-08-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703155A (zh) * 2021-09-08 2021-11-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703155B (zh) * 2021-09-08 2023-09-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5332465A (zh) * 2022-10-11 2022-11-1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结构和显示装置
CN115332465B (zh) * 2022-10-11 2023-01-3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结构和显示装置
US11805694B1 (en) 2022-10-11 2023-10-31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Viewing angle adjusting display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1147B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0114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602858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having an input function
US9612362B2 (en) Thin active optical zoom lens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WO2016188089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KR20150121383A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 제어 방법
CN110501833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7450211B (zh) 灰阶控制结构及其方法、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JP7148324B2 (ja) 光線方向制御装置及び光線方向制御素子の駆動方法
US8330882B2 (en) Image display capable of being an electronic curtain
US11187957B2 (en) Light distribution control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20133669A (ko) 미세 셔터 표시장치
JP2008292979A (ja) 電気活性高分子を利用した反射ユニット及び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
US11079622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reflectors in light adjusting layer and drive method thereof
CN108172124B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214225625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5332465B (zh) 显示结构和显示装置
KR20190011372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패널,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WO2005116722A1 (ja) 画像表示装置
EP3737990B1 (en) Display apparatus, assembly for adaptively modulating display contrast of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daptively modulating display contrast of display apparatus
CN116009236A (zh) 调光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223905A1 (en) Touch substrate, driving method, manufacturing method, touch assembly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0764252B (zh) 一种透明面板及裸眼立体显示装置
US20170212401A1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JP7145738B2 (ja) 光線方向制御装置
CN107367882B (zh) 液晶透镜结构、液晶透镜形成方法、显示面板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