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98484B - 光学成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光学成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98484B
CN112698484B CN202011627986.7A CN202011627986A CN112698484B CN 112698484 B CN112698484 B CN 112698484B CN 202011627986 A CN202011627986 A CN 202011627986A CN 112698484 B CN112698484 B CN 112698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imaging
imaging lens
optical
focal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79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98484A (zh
Inventor
姚志飞
张晓彬
闻人建科
戴付建
赵烈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2798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98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98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8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98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8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沿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方向由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至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的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ImgH>4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满足:Semi‑FOV≥60°。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机镜头存在拍摄范围小的问题。

Description

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手机的摄影要求越来越高,各大手机厂商对手机摄影镜头的性能作为重要指标之一。超广角、大像面、大光圈等摄像镜头层出不穷,手机摄影所呈现的画质日益提高,手机摄影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现有中的手机镜头的拍摄范围有限制。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手机镜头存在拍摄范围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镜头存在拍摄范围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沿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方向由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至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的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ImgH>4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满足:Semi-FOV≥60°。
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镜头最大视场的畸变DIST满足:|DIST|≤4%。
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成像面上的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1<TTL/ImgH<2。
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阑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SD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之间满足0<SD/TTL<0.5。
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之间满足:-1<f/f1<0。
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之间满足:0<CT2/f2<0.1。
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0<f/f3<0.5。
进一步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0<(R7-R8)/(R7+R8)<2。
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和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CT7之间满足:1<CT6/(CT5+CT7)<3。
进一步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之间满足:0<(R14-R13)/f<4。
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V5、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6和第七透镜的阿贝数V7之间满足:1<V6/(V5+V7)<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沿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方向由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至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为非球面透镜;其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满足:Semi-FOV≥60°;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和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0<f/(f1-f5)<0.5。
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的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ImgH>4mm。
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镜头最大视场的畸变DIST满足:|DIST|≤4%。
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成像面上的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1<TTL/ImgH<2。
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阑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SD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之间满足0<SD/TTL<0.5。
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之间满足:-1<f/f1<0。
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之间满足:0<CT2/f2<0.1。
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0<f/f3<0.5。
进一步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0<(R7-R8)/(R7+R8)<2。
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和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CT7之间满足:1<CT6/(CT5+CT7)<3。
进一步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之间满足:0<(R14-R13)/f<4。
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V5、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6和第七透镜的阿贝数V7之间满足:1<V6/(V5+V7)<2。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沿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方向由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至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的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ImgH>4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满足:Semi-FOV≥60°。
通过对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个透镜的光焦度的合理分配,能够有效降低透镜带来的球差、色差以及像散,大大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品质。通过将ImgH控制在大于4mm的范围内,使光学成像镜头拍摄较大视场角内的景物时能够得到较为清晰的图像。将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设置在大于60°的范围内,能够有效增加光学成像镜头的视场角。大视场角能够为光学成像镜头带来较为广阔的视野,在较短的拍摄距离中能够拍摄到较大的景物面积,以给拍摄者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将ImgH限制在大于4mm的范围内、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限制在大于60°的范围内,使得光学成像镜头能够清晰地拍摄较大视场角内的景物。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4分别示出了图1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二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至图8分别示出了图5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三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至图12分别示出了图9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至图16分别示出了图13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图17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五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8至图20分别示出了图17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图21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2至图24分别示出了图21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图25示出了本发明的例子七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6至图28分别示出了图25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STO、光阑;E1、第一透镜;S1、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2、第一透镜的像侧面;E2、第二透镜;S3、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4、第二透镜的像侧面;E3、第三透镜;S5、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6、第三透镜的像侧面;E4、第四透镜;S7、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8、第四透镜的像侧面;E5、第五透镜;S9、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10、第五透镜的像侧面;E6、第六透镜;S11、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2、第六透镜的像侧面;E7、第七透镜;S13、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4、第七透镜的像侧面;E8、滤光片;S15、滤光片的物侧面;S16、滤光片的像侧面;S17、成像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实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成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靠近像侧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在近轴区域的面形的判断可依据该领域中通常知识者的判断方式,以R值,(R指近轴区域的曲率半径,通常指光学软件中的透镜数据库(lens data)上的R值)正负判断凹凸。以物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凸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为凹面;以像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凹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为凸面。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镜头存在拍摄范围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28所示,沿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方向由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至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的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ImgH>4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满足:Semi-FOV≥60°。
通过对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个透镜的光焦度的合理分配,能够有效降低透镜带来的球差、色差以及像散,大大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品质。通过将ImgH控制在大于4mm的范围内,使光学成像镜头拍摄较大视场角内的景物时能够得到较为清晰的图像。将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设置在大于60°的范围内,能够有效增加光学成像镜头的视场角。大视场角能够为光学成像镜头带来较为广阔的视野,在较短的拍摄距离中能够拍摄到较大的景物面积,以给拍摄者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将ImgH限制在大于4mm的范围内、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限制在大于60°的范围内,使得光学成像镜头能够清晰地拍摄较大视场角内的景物。
优选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的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4.2mm<ImgH<5.2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满足:62.5°≤Semi-FOV≤68.8°。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最大视场的畸变DIST满足:|DIST|≤4%。合理控制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不仅能为拍摄带来更好的拍摄效果,还能有效提高外视场的照度,使得光学成像镜头拍摄的景物更清晰,保证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光学成像镜头最大视场的畸变DIST满足:2.4%≤|DIST|≤3.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成像面上的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1<TTL/ImgH<2。合理控制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与像高的比值,能够有效避免光学成像镜头的长度过长,减少了光学成像镜头的重量,使得光学成像镜头轻薄化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大的像面,使得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更好。这样设置能够有效降低具有光学成像镜头的移动终端的厚度,增加了消费者的体验感。优选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成像面上的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1.4<TTL/ImgH<1.8。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光阑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SD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之间满足:0<SD/TTL<0.5。合理控制光阑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SD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的比值,能够为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工艺预留足够的操作空间,保证光学成像镜头组装的稳定性,增加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品率。优选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阑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SD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之间满足:0.3<SD/TTL<0.5。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之间满足:-1<f/f1<0。合理控制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的比值,既能减小第一透镜的敏感性,避免过于严苛的公差要求,还能有效地平衡球场、色差和像散,保证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之间满足:-0.7<f/f1<-0.4。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之间满足:0<CT2/f2<0.1。合理控制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的比值,有利于光学成像镜头的小型化,降低鬼像带来的风险。第二透镜与第一透镜配合,降低光学成像镜头的慧差,同时能够避免第二透镜过薄不易加工的问题。优选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之间满足:0.01<CT2/f2<0.08。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0<f/f3<0.5。通过合理分配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和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既能减小第三透镜的敏感性,避免过于严苛的公差要求,第三透镜还能与第二透镜配合平衡光学成像镜头的球差、像散和色差等,进而提升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获得较好的解析力。优选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0<f/f3<0.4。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0<(R7-R8)/(R7+R8)<2。合理限制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的比值,能够有效消除光学成像镜头的球差、像散和畸变,减小第四透镜的敏感性,能够有效避免倾角过大带来的加工困难的问题。优选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0.2<(R7-R8)/(R7+R8)<1.1。
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和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CT7之间满足:1<CT6/(CT5+CT7)<3。合理控制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和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CT7,能够有效降低光学成像镜头的球差、慧差、像散等像差带来的影响。同时还能够避免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具有过于严苛的公差要求,降低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敏感性,便于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加工,同时还能够规避鬼像给光学成像镜头带来的影响。优选地,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和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CT7之间满足:1.3<CT6/(CT5+CT7)<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之间满足:0<(R14-R13)/f<4。合理控制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的比值,与第六透镜配合,能够有效降低第七透镜带来的球差,像散等像差,避免第七透镜产生鬼像的风险,为第七透镜带来更好的成像质量,降低第七透镜的敏感性,降低了加工难度。优选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之间满足:0.2<(R14-R13)/f<1.5。
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阿贝数V5、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6和第七透镜的阿贝数V7之间满足:1<V6/(V5+V7)<2。合理限制第五透镜的阿贝数V5、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6和第七透镜的阿贝数V7,能够有效降低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带来的球差、色差、像散和畸变等像差,增加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V5、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6和第七透镜的阿贝数V7之间满足:1.2<V6/(V5+V7)<1.4。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和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0<f/(f1-f5)<0.5。合理限制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和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能够有效降低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散等。还能够避免过于严苛的公差要求,减少第一透镜和第五透镜的敏感性,为加工工艺降低风险。优选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和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0.1<f/(f1-f5)<0.4。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28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方向由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至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为非球面透镜;其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满足:Semi-FOV≥60°;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和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0<f/(f1-f5)<0.5。
通过对光学成像镜头中的各个透镜的光焦度的合理分配,能够有效降低透镜带来的球差、色差以及像散,大大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品质。将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设置在大于60°的范围内,能够有效增加光学成像镜头的视场角。大视场角能够为光学成像镜头带来较为广阔的视野,在较短的拍摄距离中能够拍摄到较大的景物面积,以给拍摄者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合理限制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和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能够有效降低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像散等。还能够避免过于严苛的公差要求,减少第一透镜和第五透镜的敏感性,为加工工艺降低风险。
优选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和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0.1<f/(f1-f5)<0.4。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满足:62.5°≤Semi-FOV≤68.8°。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的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ImgH>4mm。通过将ImgH控制在大于4mm的范围内,使光学成像镜头拍摄较大视场角内的景物时能够得到较为清晰的图像。将ImgH限制在大于4mm的范围内、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限制在大于60°的范围内,使得光学成像镜头能够清晰地拍摄较大视场角内的景物。优选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的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4.2mm<ImgH<5.2mm。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最大视场的畸变DIST满足:|DIST|≤4%。合理控制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不仅能为拍摄带来更好的拍摄效果,还能有效提高外视场的照度,使得光学成像镜头拍摄的景物更清晰,保证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光学成像镜头最大视场的畸变DIST满足:2.4%≤|DIST|≤3.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成像面上的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1<TTL/ImgH<2。合理控制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与像高的比值,能够有效避免光学成像镜头的长度过长,减少了光学成像镜头的重量,使得光学成像镜头轻薄化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大的像面,使得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更好。这样设置能够有效降低具有光学成像镜头的移动终端的厚度,增加了消费者的体验感。优选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成像面上的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1.4<TTL/ImgH<1.8。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光阑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SD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之间满足:0<SD/TTL<0.5。合理控制光阑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SD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的比值,能够为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工艺预留足够的操作空间,保证光学成像镜头组装的稳定性,增加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品率。优选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阑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SD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之间满足:0.3<SD/TTL<0.5。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之间满足:-1<f/f1<0。合理控制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的比值,既能减小第一透镜的敏感性,避免过于严苛的公差要求,还能有效地平衡球场、色差和像散,保证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之间满足:-0.7<f/f1<-0.4。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之间满足:0<CT2/f2<0.1。合理控制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的比值,有利于光学成像镜头的小型化,降低鬼像带来的风险。第二透镜与第一透镜配合,降低光学成像镜头的慧差,同时能够避免第二透镜过薄不易加工的问题。优选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之间满足:0.01<CT2/f2<0.08。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0<f/f3<0.5。通过合理分配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和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既能减小第三透镜的敏感性,避免过于严苛的公差要求,第三透镜还能与第二透镜配合平衡光学成像镜头的球差、像散和色差等,进而提升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获得较好的解析力。优选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0<f/f3<0.4。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0<(R7-R8)/(R7+R8)<2。合理限制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的比值,能够有效消除光学成像镜头的球差、像散和畸变,减小第四透镜的敏感性,能够有效避免倾角过大带来的加工困难的问题。优选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0.2<(R7-R8)/(R7+R8)<1.1。
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和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CT7之间满足:1<CT6/(CT5+CT7)<3。合理控制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和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CT7,能够有效降低光学成像镜头的球差、慧差、像散等像差带来的影响。同时还能够避免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具有过于严苛的公差要求,降低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敏感性,便于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加工,同时还能够规避鬼像给光学成像镜头带来的影响。优选地,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和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CT7之间满足:1.3<CT6/(CT5+CT7)<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之间满足:0<(R14-R13)/f<4。合理控制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的比值,与第六透镜配合,能够有效降低第七透镜带来的球差,像散等像差,避免第七透镜产生鬼像的风险,为第七透镜带来更好的成像质量,降低第七透镜的敏感性,降低了加工难度。优选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之间满足:0.2<(R14-R13)/f<1.5。
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阿贝数V5、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6和第七透镜的阿贝数V7之间满足:1<V6/(V5+V7)<2。合理限制第五透镜的阿贝数V5、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6和第七透镜的阿贝数V7,能够有效降低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带来的球差、色差、像散和畸变等像差,增加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优选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V5、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6和第七透镜的阿贝数V7之间满足:1.2<V6/(V5+V7)<1.4。
可选地上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
在本申请中的光学成像镜头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述的七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形、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等,可有效增大光学成像镜头的孔径、降低镜头的敏感度并提高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得光学成像镜头更有利于生产加工并且可适用于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述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具有孔径大、视场角大。超薄、成像质量佳的优点,能够满足智能电子产品微型化的需求。
在本申请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
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七片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光学成像镜头不限于包括七片透镜。如需要,该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具体面型、参数的举例。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例子一至例子七中的任何一个例子均适用于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
例子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一的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光阑STO、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5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在本例子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2.14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125.2°。
表1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Figure BDA0002875399340000101
Figure BDA0002875399340000111
表1
在例子一中,第一透镜E1至第七透镜E7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Figure BDA0002875399340000112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例子一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A18 A20
S1 1.6353E-02 -4.7525E-03 2.1119E-03 -5.3758E-04 8.0522E-05 -6.6897E-06 2.5354E-07 0.0000E+00 0.0000E+00
S2 3.6270E-02 -9.2398E-03 9.4902E-03 -5.0555E-03 2.6025E-03 -7.5526E-04 7.5799E-05 0.0000E+00 0.0000E+00
S3 3.9486E-02 -7.2368E-03 2.5950E-02 -2.9448E-02 2.2098E-02 -1.4835E-02 5.5109E-03 -7.6724E-04 0.0000E+00
S4 1.1908E-01 4.8575E-02 -2.2771E-01 1.1476E+00 -2.9624E+00 4.3853E+00 -3.8282E+00 1.7958E+00 -3.4657E-01
S5 -2.0392E-02 -2.9557E-02 8.4922E-02 -1.2316E+00 4.3471E+00 -8.5938E+00 9.4778E+00 -5.2225E+00 1.0862E+00
S6 -2.3630E-02 -7.0304E-02 1.4622E-01 -3.6093E-01 6.2537E-01 -1.3210E+00 2.9164E+00 -2.7518E+00 8.0123E-01
S7 1.8168E-03 -5.4721E-02 1.7005E-01 -3.1413E-01 1.1670E-01 2.3416E-01 -1.4605E-01 0.0000E+00 0.0000E+00
S8 -3.3522E-01 3.0876E-01 -3.3677E-01 -1.3404E-01 8.5041E-01 -1.0076E+00 4.1669E-01 0.0000E+00 0.0000E+00
S9 -3.8054E-01 1.4280E-01 -5.3897E-01 1.7018E+00 -3.8363E+00 5.6500E+00 -5.2799E+00 2.8009E+00 -6.3501E-01
S10 -1.1888E-01 -5.5315E-02 1.6023E-01 -1.6653E-01 1.1749E-01 -6.7338E-02 3.4186E-02 -1.1613E-02 1.6806E-03
S11 -2.5173E-03 4.8810E-02 -6.5831E-02 4.3682E-02 -1.5516E-02 2.9525E-03 -2.6693E-04 7.1357E-06 0.0000E+00
S12 -1.0045E-01 7.3393E-02 -4.4011E-02 2.1897E-02 -7.2109E-03 1.4803E-03 -1.7226E-04 8.5285E-06 0.0000E+00
S13 -1.3413E-01 4.6060E-02 -1.5446E-02 4.1393E-03 -7.7777E-04 1.0190E-04 -8.4654E-06 3.1687E-07 0.0000E+00
S14 -5.2305E-02 1.7485E-02 -4.5729E-03 8.6068E-04 -1.0931E-04 8.8045E-06 -4.0268E-07 7.9112E-09 0.0000E+00
表2
图2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3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示出了例子一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
根据图2至图4可知,例子一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例子二
如图5至图8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二的光学成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5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成像镜头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光阑STO、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5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在本例子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1.94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129°。
表3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Figure BDA0002875399340000121
Figure BDA0002875399340000131
表3
表4示出了可用于例子二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A18 A20
S1 1.7659E-02 -4.4637E-03 1.7824E-03 -4.5232E-04 6.9872E-05 -6.0352E-06 2.4117E-07 0.0000E+00 0.0000E+00
S2 4.2892E-02 -7.2309E-03 1.6756E-02 -1.2715E-02 6.8960E-03 -1.8533E-03 1.6249E-04 0.0000E+00 0.0000E+00
S3 3.9107E-02 -2.2336E-02 5.2776E-02 -6.3869E-02 4.8376E-02 -2.5332E-02 7.6547E-03 -9.5950E-04 0.0000E+00
S4 1.1853E-01 -1.5888E-02 2.1216E-01 -5.0029E-01 6.8305E-01 -4.8580E-01 6.9510E-02 1.2280E-01 -6.8235E-02
S5 -4.7704E-02 1.2341E-02 -3.6039E-01 1.2752E+00 -3.5231E+00 6.2099E+00 -6.7615E+00 4.1830E+00 -1.1037E+00
S6 -2.9748E-02 -2.5979E-01 2.8765E+00 -1.9158E+01 7.9794E+01 -2.0799E+02 3.3091E+02 -2.9251E+02 1.1001E+02
S7 2.2101E-02 -7.3215E-02 4.2811E-01 -1.2562E+00 2.0022E+00 -1.7473E+00 6.6027E-01 0.0000E+00 0.0000E+00
S8 -5.1577E-01 8.6781E-01 -1.4691E+00 1.6085E+00 -1.0956E+00 2.4999E-01 8.0971E-02 0.0000E+00 0.0000E+00
S9 -5.5202E-01 5.5304E-01 -1.6824E+00 6.4548E+00 -1.8175E+01 3.1911E+01 -3.3939E+01 1.9946E+01 -4.9082E+00
S10 -1.2213E-01 -2.8636E-01 1.0336E+00 -1.8760E+00 2.1843E+00 -1.6746E+00 8.2201E-01 -2.3175E-01 2.8188E-02
S11 2.5726E-02 -2.8320E-02 2.6906E-02 -1.7400E-02 7.6281E-03 -2.0779E-03 3.1332E-04 -2.0040E-05 0.0000E+00
S12 -9.7440E-02 7.8309E-02 -4.2139E-02 1.8204E-02 -4.9836E-03 7.3555E-04 -4.5454E-05 1.1408E-07 0.0000E+00
S13 -1.5940E-01 6.0365E-02 -2.0625E-02 5.7759E-03 -1.2262E-03 1.7387E-04 -1.4068E-05 4.8023E-07 0.0000E+00
S14 -5.6274E-02 1.8900E-02 -4.6720E-03 8.2182E-04 -9.9705E-05 7.8376E-06 -3.5556E-07 7.0281E-09 0.0000E+00
表4
图6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7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8示出了例子二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
根据图6至图8可知,例子二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例子三
如图9至图12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三的光学成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9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成像镜头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光阑STO、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凹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5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在本例子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2.16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129.9°。
表5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Figure BDA0002875399340000141
表5
表6示出了可用于例子三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Figure BDA0002875399340000142
Figure BDA0002875399340000151
表6
图10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1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2示出了例子三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
根据图10至图12可知,例子三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例子四
如图13至图16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四的光学成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13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成像镜头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光阑STO、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凹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5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在本例子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2.25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130°。
表7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Figure BDA0002875399340000152
Figure BDA0002875399340000161
表7
表8示出了可用于例子四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A18 A20
S1 9.6289E-02 -5.8816E-02 2.7839E-02 -9.0435E-03 1.9406E-03 -2.6198E-04 2.0156E-05 -6.7578E-07 2.9803E-10
S2 1.6032E-01 -1.0074E-01 6.0386E-02 -5.0057E-02 6.0887E-02 -4.8793E-02 2.1666E-02 -4.9653E-03 4.5764E-04
S3 8.7983E-03 5.7080E-02 -1.0074E-01 1.6570E-01 -1.9440E-01 1.4284E-01 -6.3661E-02 1.5566E-02 -1.5825E-03
S4 6.0139E-02 2.5182E-01 -8.9232E-01 3.0768E+00 -7.2263E+00 1.0696E+01 -9.6280E+00 4.7118E+00 -9.4753E-01
S5 3.2578E-02 5.7988E-02 -3.0840E-02 -3.8309E-01 1.0972E+00 -1.3322E+00 6.3097E-01 -7.9782E-03 -4.7573E-02
S6 1.3012E-02 6.2242E-02 -9.6750E-01 6.7720E+00 -2.5203E+01 5.4422E+01 -6.6891E+01 4.2659E+01 -1.0709E+01
S7 -6.3118E-04 -1.5041E-02 9.3721E-03 -4.0547E-02 5.7540E-02 -3.6741E-02 1.5677E-02 0.0000E+00 0.0000E+00
S8 -3.0818E-01 3.0660E-01 -7.0749E-01 1.5396E+00 -2.4738E+00 2.4033E+00 -1.2626E+00 2.8465E-01 0.0000E+00
S9 -1.9759E-01 -3.4975E-02 9.9968E-02 -2.0360E-01 4.3452E-01 -5.8703E-01 3.0931E-01 7.4485E-03 -3.3932E-02
S10 -1.0858E-01 7.6060E-02 -1.4383E-01 2.7222E-01 -2.9347E-01 1.8559E-01 -6.9405E-02 1.4433E-02 -1.3057E-03
S11 -1.6940E-02 3.2176E-02 -6.0751E-02 6.1422E-02 -3.5445E-02 1.2431E-02 -2.6438E-03 3.1382E-04 -1.5964E-05
S12 -6.6711E-02 2.8008E-02 2.2823E-03 -1.4953E-02 1.1143E-02 -3.8587E-03 7.0727E-04 -6.7068E-05 2.6151E-06
S13 -9.7488E-02 2.2327E-02 -1.1738E-02 5.7239E-03 -1.6659E-03 2.8538E-04 -2.8468E-05 1.5328E-06 -3.4493E-08
S14 -2.7291E-02 8.5285E-04 1.1612E-03 -3.4675E-04 5.1861E-05 -4.6675E-06 2.5384E-07 -7.6504E-09 9.7639E-11
表8
图14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5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6示出了例子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
根据图14至图16可知,例子四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例子五
如图17至图20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五的光学成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17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成像镜头结构示意图。
如图17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光阑STO、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凹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5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在本例子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2.31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130.2°。
表9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Figure BDA0002875399340000171
表9
表10示出了可用于例子五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A24、A26、A28、A30,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S1 7.3598E-02 -3.4236E-02 7.2896E-03 4.6724E-03 -5.5157E-03 2.9079E-03 -9.9104E-04
S2 1.4392E-01 -1.0669E-01 9.0551E-02 -6.4543E-02 -4.7648E-03 9.4999E-02 -1.3852E-01
S3 2.4769E-02 -8.3611E-03 -3.4242E-02 2.8944E-01 -8.1157E-01 1.3665E+00 -1.5620E+00
S4 7.6405E-02 1.7717E-01 -1.9305E+00 1.5822E+01 -7.9210E+01 2.6454E+02 -6.1562E+02
S5 3.7604E-02 -7.8875E-02 1.7615E+00 -1.8188E+01 1.1548E+02 -4.9457E+02 1.4870E+03
S6 4.1801E-02 -5.1147E-01 7.4781E+00 -7.0245E+01 4.4567E+02 -1.9675E+03 6.1552E+03
S7 8.9023E-03 2.2398E-01 -4.7196E+00 5.4760E+01 -4.0264E+02 1.9982E+03 -6.9480E+03
S8 -1.7537E-01 -1.1819E+00 1.3140E+01 -8.8797E+01 4.1293E+02 -1.3756E+03 3.3459E+03
S9 -1.2827E-01 -9.0676E-01 6.0243E+00 -3.3001E+01 1.3639E+02 -4.0826E+02 8.8137E+02
S10 -6.8999E-02 -1.9589E-01 3.1252E-01 3.6799E-01 -2.1941E+00 4.6904E+00 -6.5524E+00
S11 2.8483E-02 -1.7771E-01 4.9724E-01 -1.3849E+00 2.8373E+00 -4.0549E+00 4.1182E+00
S12 2.5781E-02 -2.8550E-01 7.8390E-01 -1.4467E+00 1.7422E+00 -1.3748E+00 6.9970E-01
S13 -5.2794E-02 -7.9059E-02 9.1737E-02 -5.7189E-02 2.5916E-02 -8.8613E-03 2.2673E-03
S14 -6.7768E-02 8.6383E-03 1.1400E-02 -9.3679E-03 3.8839E-03 -1.0496E-03 1.9792E-04
面号 A18 A20 A22 A24 A26 A28 A30
S1 2.3631E-04 -4.0358E-05 4.9304E-06 -4.2153E-07 2.3989E-08 -8.1703E-10 1.2609E-11
S2 1.1362E-01 -6.0921E-02 2.2114E-02 -5.3975E-03 8.4883E-04 -7.7682E-05 3.1418E-06
S3 1.2598E+00 -7.2469E-01 2.9524E-01 -8.3099E-02 1.5352E-02 -1.6742E-03 8.1665E-05
S4 1.0184E+03 -1.2035E+03 1.0069E+03 -5.8142E+02 2.2007E+02 -4.9082E+01 4.8851E+00
S5 -3.2030E+03 4.9680E+03 -5.5006E+03 4.2382E+03 -2.1570E+03 6.5127E+02 -8.8292E+01
S6 -1.3735E+04 2.1731E+04 -2.3866E+04 1.7406E+04 -7.7200E+03 1.7075E+03 -9.3690E+01
S7 1.7256E+04 -3.0788E+04 3.9162E+04 -3.4659E+04 2.0278E+04 -7.0495E+03 1.1024E+03
S8 -5.9862E+03 7.8575E+03 -7.4638E+03 4.9848E+03 -2.2167E+03 5.8850E+02 -7.0488E+01
S9 -1.3789E+03 1.5642E+03 -1.2751E+03 7.2923E+02 -2.7813E+02 6.3564E+01 -6.5780E+00
S10 6.6055E+00 -4.9215E+00 2.6958E+00 -1.0553E+00 2.7857E-01 -4.4250E-02 3.1826E-03
S11 -3.0090E+00 1.5835E+00 -5.9397E-01 1.5472E-01 -2.6571E-02 2.7021E-03 -1.2313E-04
S12 -2.1056E-01 2.3200E-02 7.7338E-03 -3.7849E-03 7.1835E-04 -6.8190E-05 2.6659E-06
S13 -4.2978E-04 5.9827E-05 -6.0328E-06 4.2930E-07 -2.0486E-08 5.8955E-10 -7.7499E-12
S14 -2.6715E-05 2.5971E-06 -1.8030E-07 8.7142E-09 -2.7837E-10 5.2797E-12 -4.4994E-14
表10
图18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9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0示出了例子五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
根据图18至图20可知,例子五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例子六
如图21至图24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六的光学成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21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成像镜头结构示意图。
如图21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光阑STO、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凹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5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在本例子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1.84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133.2°。
表11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Figure BDA0002875399340000191
Figure BDA0002875399340000201
表11
表12示出了可用于例子六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A18 A20
S1 1.7119E-02 -3.3755E-03 1.0614E-03 -2.2236E-04 2.8621E-05 -2.0292E-06 7.3405E-08 0.0000E+00 0.0000E+00
S2 4.3362E-02 -6.2048E-03 2.1193E-02 -1.8337E-02 1.0055E-02 -2.6689E-03 2.3588E-04 0.0000E+00 0.0000E+00
S3 3.6437E-02 -1.6178E-02 3.8898E-02 -4.2234E-02 2.6304E-02 -1.2082E-02 3.5135E-03 -4.4194E-04 0.0000E+00
S4 1.1456E-01 -3.4979E-02 3.4769E-01 -1.1274E+00 2.3770E+00 -3.3114E+00 2.9394E+00 -1.5010E+00 3.2586E-01
S5 -4.8298E-02 3.5265E-02 -5.5129E-01 2.4075E+00 -7.5105E+00 1.4758E+01 -1.7669E+01 1.1797E+01 -3.3310E+00
S6 -1.5770E-02 -4.8017E-01 6.1048E+00 -4.5879E+01 2.1130E+02 -6.0216E+02 1.0361E+03 -9.8378E+02 3.9558E+02
S7 3.2385E-02 -1.0317E-01 5.0400E-01 -1.3783E+00 1.9508E+00 -1.4234E+00 4.3443E-01 0.0000E+00 0.0000E+00
S8 -5.9965E-01 1.2599E+00 -2.6388E+00 3.6338E+00 -3.2780E+00 1.5654E+00 -2.4311E-01 0.0000E+00 0.0000E+00
S9 -6.3915E-01 1.0090E+00 -2.6445E+00 7.2132E+00 -1.7810E+01 3.1026E+01 -3.4332E+01 2.1438E+01 -5.6512E+00
S10 -1.7559E-01 -4.2825E-02 5.3193E-01 -1.2772E+00 1.7672E+00 -1.5353E+00 8.3209E-01 -2.5471E-01 3.3278E-02
S11 3.7555E-03 -9.6419E-03 1.7530E-02 -1.2307E-02 5.1003E-03 -1.2952E-03 1.8488E-04 -1.1285E-05 0.0000E+00
S12 -9.2883E-02 6.4835E-02 -2.7648E-02 8.9013E-03 -1.1106E-03 -2.0993E-04 7.3560E-05 -5.7160E-06 0.0000E+00
S13 -2.1060E-01 9.3976E-02 -3.9312E-02 1.4325E-02 -4.0059E-03 7.3265E-04 -7.5295E-05 3.2314E-06 0.0000E+00
S14 -6.4155E-02 2.2275E-02 -5.1859E-03 8.0292E-04 -8.3269E-05 5.6097E-06 -2.2474E-07 4.0832E-09 0.0000E+00
表12
图22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3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4示出了例子六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
根据图22至图24可知,例子六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例子七
如图25至图28所示,描述了本申请例子七的光学成像镜头。在本例子及以下例子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例子一相似的描述。图25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成像镜头结构示意图。
如图25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光阑STO、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3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5为凹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9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1为凸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滤光片的物侧面S15和滤光片的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在本例子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1.65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为137.6°。
表13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结构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Figure BDA0002875399340000211
表13
表14示出了可用于例子七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例子一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Figure BDA0002875399340000212
Figure BDA0002875399340000221
表14
图26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7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8示出了例子七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
根据图26至图27可知,例子七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综上,例子一至例子七分别满足表15中所示的关系。
条件式/实施例 1 2 3 4 5 6 7
ImgH 4.20 4.20 4.60 4.83 5.20 4.20 4.20
Semi-FOV 62.58 64.52 64.95 65.02 65.09 66.60 68.80
|DIST| 2.49 3.01 3.00 3.01 2.92 3.04 3.07
TTL/ImgH 1.74 1.74 1.59 1.51 1.41 1.74 1.74
SD/TTL 0.46 0.44 0.49 0.49 0.49 0.44 0.35
f/f1 -0.54 -0.59 -0.57 -0.57 -0.53 -0.58 -0.68
CT2/f2 0.02 0.03 0.02 0.02 0.01 0.04 0.08
f/f3 0.35 0.39 0.27 0.27 0.38 0.35 0.08
(R7-R8)/(R7+R8) 0.69 1.01 0.27 0.26 0.35 1.08 0.70
f/(f1-f5) 0.25 0.22 0.38 0.27 0.36 0.16 0.36
CT6/(CT5+CT7) 2.09 1.73 1.40 1.29 1.36 2.10 1.99
(R14-R13)/f 1.43 0.91 0.69 0.68 3.07 0.69 0.24
V6/(V5+V7) 1.28 1.28 1.31 1.31 1.31 1.37 1.28
表15
表16给出了例子一至例子七的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最大视场角FOV。
实施例参数 1 2 3 4 5 6 7
f1(mm) -3.95 -3.30 -3.81 -3.95 -4.35 -3.16 -2.44
f2(mm) 29.94 16.94 28.48 26.25 60.36 15.48 6.34
f3(mm) 6.13 5.02 7.89 8.30 6.12 5.24 21.72
f4(mm) 3.94 4.25 3.52 3.72 3.64 4.25 2.71
f5(mm) -12.68 -12.18 -9.46 -12.23 -10.75 -14.87 -6.99
f6(mm) 1.65 1.88 1.89 2.02 2.42 1.78 2.25
f7(mm) -1.80 -2.34 -2.54 -2.75 -2.49 -2.14 -4.05
f(mm) 2.14 1.94 2.16 2.25 2.31 1.84 1.65
FOV(°) 125.2 129.0 129.9 130.0 130.2 133.2 137.6
表16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成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该成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光学成像镜头。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为七片式光学系统,沿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方向由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其中,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的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ImgH>4mm;
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满足:Semi-FOV≥60°;
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0<f/f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最大视场的畸变DIST满足:|DIST|≤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所述成像面上的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1<TTL/ImgH<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阑到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SD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之间满足0<SD/TTL<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之间满足:-1<f/f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之间满足:0<CT2/f2<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与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之间满足:0<(R14-R13)/f<4;和/或
所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V5、所述第六透镜的阿贝数V6和所述第七透镜的阿贝数V7之间满足:1<V6/(V5+V7)<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之间满足:0<(R7-R8)/(R7+R8)<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所述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和所述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CT7之间满足:1<CT6/(CT5+CT7)<3。
10.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为七片式光学系统,沿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方向由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其中,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满足:Semi-FOV≥60°;
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和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0<f/(f1-f5)<0.5。
CN202011627986.7A 2020-12-30 2020-12-30 光学成像镜头 Active CN112698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7986.7A CN112698484B (zh) 2020-12-30 2020-12-30 光学成像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7986.7A CN112698484B (zh) 2020-12-30 2020-12-30 光学成像镜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8484A CN112698484A (zh) 2021-04-23
CN112698484B true CN112698484B (zh) 2022-11-25

Family

ID=75513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7986.7A Active CN112698484B (zh) 2020-12-30 2020-12-30 光学成像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984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7765B (zh) * 2020-09-28 2022-10-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647067B (zh) * 2022-05-20 2022-10-11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广角镜头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16913A (ja) * 2015-12-24 2017-06-29 エーエーシ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Aac Technologies Pte.Ltd. 撮影光学系
CN107621682A (zh) * 2017-10-25 2018-01-2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8089317A (zh) * 2018-02-05 2018-05-2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1308671A (zh) * 2020-04-09 2020-06-1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1399190A (zh) * 2020-05-26 2020-07-10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16913A (ja) * 2015-12-24 2017-06-29 エーエーシ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Aac Technologies Pte.Ltd. 撮影光学系
CN107621682A (zh) * 2017-10-25 2018-01-2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8089317A (zh) * 2018-02-05 2018-05-2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1308671A (zh) * 2020-04-09 2020-06-1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1399190A (zh) * 2020-05-26 2020-07-10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8484A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31625B (zh) 摄像镜头
CN112068287A (zh) 光学成像透镜组
CN112698484B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3325545B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14669824U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16411706U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3093371B (zh) 摄像透镜组
CN216133242U (zh) 摄像透镜组
CN214669825U (zh) 光学成像透镜组
CN113970837A (zh) 成像系统
CN113009673A (zh) 摄像镜头
CN214669818U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16792549U (zh) 光学成像镜片组
CN216210180U (zh) 摄像镜头
CN216411716U (zh) 摄像透镜组
CN217181312U (zh) 摄像镜头
CN113433671B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3204098B (zh) 摄像透镜组
CN114594578B (zh) 摄像镜头
CN216411703U (zh) 摄像镜头
CN214669823U (zh) 摄像透镜组
CN217181319U (zh) 摄像镜头
CN217181314U (zh) 成像镜头
CN216792550U (zh) 摄像透镜组
CN217181307U (zh) 摄像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