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97852B - 一种感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感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97852B
CN112697852B CN202011626629.9A CN202011626629A CN112697852B CN 112697852 B CN112697852 B CN 112697852B CN 202011626629 A CN202011626629 A CN 202011626629A CN 112697852 B CN112697852 B CN 1126978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shell
electrode
hollow cavity
extension pip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66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97852A (zh
Inventor
李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nkdotte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nkdotte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nkdotte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nkdotte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266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978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97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7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978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78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应装置,包括:外壳体,功能液体通过膜片封设在外壳体的中空腔内,中空腔内设置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外壳体的顶端部封闭端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引脚、第二电极引脚和第三电极引脚;端板,其紧固在外壳体的底端部敞开口上;延伸管,其竖直设置在外壳体的顶端面上且与外壳体的中空腔相连通;套筒,其紧固在延伸管的中空腔内,套筒上成型有输入口、流道和输出口;连通输出口和外壳体的中空腔的出液管;防回流单元。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避免功能液体膨胀渗漏。

Description

一种感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感应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现有的电化学感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的功能液体(电解液)会消耗部分,其中,一部分功能液体是正常使用所消耗的,还有部分功能液体是由于非正常原因而消耗的。上述“非正常原因的消耗”是指:电化学感应装置的壳体在受热时发生膨胀后渗漏造成的。
现有的电化学感应装置往往只针对上述原因中的一个进行结构改进,譬如,中国专利CN213022956U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化学传感器电解液自动注入装置,用以解决补液的问题,但是没有解决电化学感应装置的壳体在受热时发生膨胀而导致的渗漏问题。又譬如,中国专利CN207586169U提供了一种电化学传感器电解液仓防膨胀结构,用以解决壳体在受热时发生膨胀的问题,但是没有解决补液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应装置,不仅能够实现补液且还能够防止功能液体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体积变化时发生膨胀渗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感应装置,包括:外壳体,其底端部为敞开口、顶端部为封闭端且成型有一用于放置功能液体的中空腔,所述功能液体通过膜片封设在所述中空腔内,所述中空腔内还设置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均与所述功能液体接触,所述外壳体的顶端部封闭端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一一对应的第一电极引脚、第二电极引脚和第三电极引脚;端板,其紧固在所述外壳体的底端部敞开口上,所述端板上成型有若干贯穿孔,所述端板与所述膜片之间存在一安装间距;上、下端部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延伸管,其竖直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顶端面上且与所述外壳体的中空腔相连通;套筒,其紧固在所述延伸管的中空腔内且与所述延伸管同轴设置,所述套筒上成型有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延伸且与所述延伸管的中空腔相连通的多个输入口、一与所述输入口的底端部连接用于连通多个所述输入口的流道和一与所述流道连通的输出口,所述套筒的底端面与所述延伸管的底端面齐平、顶端面高于所述外壳体的顶端面;连通所述输出口和所述外壳体的中空腔的出液管,其一端部贯穿所述延伸管的圆周壁后延伸进所述输出口内、另一端部贯穿所述外壳体的顶端面与所述外壳体的中空腔连通;防回流单元,其包括一位于所述外壳体的中空腔内且通过弹性件抵靠在所述延伸管的底端部上以阻止所述功能液体通过所述延伸管流出所述外壳体的浮动块、一设置有所述弹性件且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中空腔内的固定座;功能液体供给单元,其包括一竖直插设在所述延伸管的中空腔内的活塞体、驱使所述活塞体在所述延伸管的中空腔内做竖直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一气缸、一插设在所述活塞体内的供给管、驱使所述供给管在所述活塞体内做竖直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二气缸,所述活塞体包括一与所述延伸管的中空腔相配合的塞部和一固定设置在所述塞部上且沿所述延伸管的轴向分布的杆部,所述活塞体上成型有一竖直贯穿所述塞部和所述杆部的液体通道,所述供给管插设在所述液体通道内,所述液体通道内沿其轴向方向固定设置有将所述液体通道划分为若干区域段的多个软胶片,所述软胶片上成型有使得所述供给管贯穿所述软胶片的细长状缺口,所述细长状缺口在所述软胶片上形成供所述供给管贯穿的通孔,所述供给管底端部的圆周壁上成型有匀流口;其中,所述外壳体侧壁的中央成型有当所述功能液体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体积变化时向所述外壳体的外侧隆起以提供缓冲空间从而防止所述功能液体膨胀渗漏的变形部,所述变形部呈球面碗状;所述第一电极引脚、所述第二电极引脚和所述第三电极引脚分别通过电极引线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体侧壁的外侧端面上还成型有筋条,所述筋条位于所述变形部的四周。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体为长方体或是正方体;当所述外壳体为正方体时,所述变形部的槽深a、直径b和所述外壳体的长、宽、高之间的比值范围为1:5.8~8.2:11.3~13.5:11.3~13.5:11.3~13.5;当所述外壳体为长方体时,所述变形部的槽深a、直径b和所述外壳体的长、宽、高之间的比值范围为1:5.8~8.2:11.3~13.5:10.3~12.9:10.3~12.9。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外壳体为正方体时,所述变形部的槽深a、直径b和所述外壳体的长、宽、高之间的比值为1:6.9:12.1:12.1:12.1;当所述外壳体为长方体时,所述变形部的槽深a、直径b和所述外壳体的长、宽、高之间的比值为:1:6.9:12.1:11.6:11.6。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口以圆形阵列的方式分布在所述套筒上,其中,该圆形阵列的中心为所述套筒的中心轴线。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流道倾斜设置在所述套筒内使得经由所述输入口下落至所述流道内的功能液体能够由高至低的流入所述出液管以避免所述流道内存在功能液体的积液。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软胶片呈薄壁圆锥状,所述软胶片的尖端部朝向所述浮动块设置,其中,所述软胶片上的通孔位于所述尖端部上。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延伸管的顶端部上还紧固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圈直径小于所述延伸管中空腔的直径。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浮动块包括一插设在所述套筒的内圈中的浮动块主体和一固定设置在所述浮动块主体底端面上的凸边,其中,所述浮动块主体和所述凸边同轴设置,所述浮动块主体的圆周壁与所述套筒的内圈相贴合,所述凸边位于所述外壳体的中空腔内,当所述供给管未抵靠在所述浮动块上时,所述浮动块主体的顶端面与所述套筒的顶端面齐平或是高于所述套筒的顶端面。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一衔接件带动所述活塞体做竖直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气缸通过第二衔接件带动所述供给管做竖直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感应装置,其通过在外壳体上成型有变形部能够提供缓冲空间从而防止功能液体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体积变化时发生膨胀渗漏,能够有效避免功能液体的膨胀渗漏;通过第一气缸将活塞体的塞部向套筒侧推送直至该塞部与套筒相抵靠,然后通过第二气缸驱使供给管插入液体通道最终使得供给管的一端部顶开浮动块,此时,通过该供给管的匀流口将功能液体输送至外壳体的中空腔内,当补给完成后,先通过第二气缸驱使供给管退出液体通道,再通过第一气缸驱使活塞体的塞部复位即塞部与套筒之间存在一定空间,与此同时,浮动块在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重新插入该套筒;在上述补液过程中,活塞体上的塞部和软胶片用于将补液时从外壳体内流出的少量功能液体封堵在延伸管的中空腔内,当所述外壳体内的功能液体再次损耗时,积留在该延伸管中空腔内的少量功能液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依次经由输入口、流道、输出口后通过出液管回落至外壳体的中空腔内以实现功能液体的补给;软胶片的细长状缺口的作用:一方面使得供给管贯穿软胶片以便于补液时软胶片支撑所述供给管,另一方面,当补液结束供给管退出软胶片时,该细长状缺口使得套筒与塞部之间的空间与外界大气连通以利于该空间内积留的功能液体回流至外壳体的中空腔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所述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的变形部在正常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变形部向外侧隆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变形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套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活塞体和软胶片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活塞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浮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供给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应装置,包括:外壳体31,其底端部为敞开口、顶端部为封闭端且成型有一用于放置功能液体32的中空腔,如图3和图4所示,功能液体32通过膜片33封设在中空腔内,功能液体32为电解液,膜片33为透气膜,膜片33只允许空气透过而不允许功能液体32透过,中空腔内还设置有第一电极34、第二电极35和第三电极36,第一电极34、第二电极35和第三电极36均与功能液体32接触,外壳体31的顶端部封闭端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电极34、第二电极35和第三电极36一一对应的第一电极引脚341、第二电极引脚351和第三电极引脚361;端板37,其紧固在外壳体31的底端部敞开口上,端板37上成型有若干贯穿孔371,端板37与膜片33之间存在一安装间距;上、下端部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延伸管10,其竖直设置在外壳体31的顶端面上且与外壳体31的中空腔相连通;套筒40,其紧固在延伸管10的中空腔内且与延伸管10同轴设置,如图4、图6和图7所示,套筒40上成型有沿套筒40的轴向延伸且与延伸管10的中空腔相连通的多个输入口41、一与输入口41的底端部连接用于连通多个输入口41的流道42和一与流道42连通的输出口43,套筒40的底端面与延伸管10的底端面齐平、顶端面高于外壳体31的顶端面,本发明中,套筒40的底端面与延伸管10的底端面齐平、顶端面高于外壳体31的顶端面;连通输出口43和外壳体31的中空腔的出液管20,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一端部贯穿延伸管10的圆周壁后延伸进输出口43内、另一端部贯穿外壳体31的顶端面与外壳体31的中空腔连通;如图3和图4所示,防回流单元70,其包括一位于外壳体31的中空腔内且通过弹性件72抵靠在延伸管10的底端部上以阻止功能液体32通过延伸管10流出外壳体31的浮动块71、一设置有弹性件72且固定设置在外壳体31中空腔内的固定座73,弹性件72优选为弹簧;如图1至图4所示,功能液体供给单元50,其包括一竖直插设在延伸管10的中空腔内的活塞体51、驱使活塞体51在延伸管10的中空腔内做竖直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一气缸54、一插设在活塞体51内的供给管52、驱使供给管52在活塞体51内做竖直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二气缸55,活塞体51包括一与延伸管10的中空腔相配合的塞部511和一固定设置在塞部511上且沿延伸管10的轴向分布的杆部512,活塞体51上成型有一竖直贯穿塞部511和杆部512的液体通道513,供给管52插设在液体通道513内,如图8、图9和图11所示,液体通道513内沿其轴向方向固定设置有将液体通道513划分为若干区域段的多个软胶片53,软胶片53上成型有使得供给管52贯穿软胶片53的细长状缺口531,细长状缺口531在软胶片53上形成供供给管52贯穿的通孔,供给管52底端部的圆周壁上成型有匀流口521;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体31侧壁的中央成型有当功能液体32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体积变化时向外壳体31的外侧隆起以提供缓冲空间从而防止功能液体32膨胀渗漏的变形部311,变形部311呈球面碗状;第一电极引脚341、第二电极引脚351和第三电极引脚361分别通过电极引线(图未示)与第一电极34、第二电极35和第三电极36连接。在本发明中,上述第一电极34为工作电极,上述第二电极35为对电极,上述第三电极36为参比电极,相应的,第一电极引脚341为工作电极引脚,第二电极引脚351为对电极引脚,第三电极引脚361为参比电极引脚。
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体31侧壁的外侧端面上还成型有筋条312,筋条312位于变形部311的四周。
如图5所示,外壳体31为长方体或是正方体;当外壳体31为正方体时,变形部311的槽深a、直径b和外壳体31的长、宽、高之间的比值范围为1:5.8~8.2:11.3~13.5:11.3~13.5:11.3~13.5;当外壳体31为长方体时,变形部311的槽深a、直径b和外壳体31的长、宽、高之间的比值范围为1:5.8~8.2:11.3~13.5:10.3~12.9:10.3~12.9。
如图5所示,当外壳体31为正方体时,变形部311的槽深a、直径b和外壳体31的长、宽、高之间的比值为1:6.9:12.1:12.1:12.1;当外壳体31为长方体时,变形部311的槽深a、直径b和外壳体31的长、宽、高之间的比值为:1:6.9:12.1:11.6:11.6;这样设置的用意是:当功能液体32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体积变化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作用于外壳体31侧壁的变形部311上,本发明中限制变形部311的槽深a、直径b和外壳体31的长、宽、高之间的比值可使变形部311在预设的压力值下向外壳体31的外侧隆起以提供缓冲空间从而防止功能液体膨胀渗漏,避免在运输途中遇到震动而隆起。
如图6和图7所示,输入口41以圆形阵列的方式分布在套筒40上,其中,该圆形阵列的中心为套筒40的中心轴线,这样设置的用意是:可使得积留在延伸管10内的功能液体均匀的下落至流道42内。
如图7所示,流道42倾斜设置在套筒40内使得经由输入口41下落至流道42内的功能液体能够由高至低的流入出液管20以避免流道42内存在功能液体的积液。
如图8和图9所示,软胶片53呈薄壁圆锥状,软胶片53的尖端部朝向浮动块71设置,其中,软胶片53上的通孔位于尖端部上,且通孔呈“一”字式或是“Y”字式或是“X”字式。
如图4所示,延伸管10的顶端部上还紧固有限位环60,限位环60的内圈直径小于延伸管10中空腔的直径。
如图10所示,浮动块71包括一插设在套筒40的内圈中的浮动块主体711和一固定设置在浮动块主体711底端面上的凸边712,其中,浮动块主体711和凸边712同轴设置,浮动块主体的圆周壁与套筒40的内圈相贴合,凸边712位于外壳体31的中空腔内,当供给管52未抵靠在浮动块71上时,浮动块主体711的顶端面与套筒40的顶端面齐平或是高于套筒40的顶端面,这样设置的用意是:当补液完成后,使得积留在延伸管10内的功能液体能够通过套筒40和出液管20完全流入外壳体31的中空腔内。
如图2所示,第一气缸54通过第一衔接件541带动活塞体51做竖直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第二气缸55通过第二衔接件551带动供给管52做竖直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
该感应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第一气缸54将活塞体51的塞部511向套筒40侧推送直至该塞部511与套筒40相抵靠,然后通过第二气缸55驱使供给管52插入液体通道513最终使得供给管52的一端部顶开浮动块71,此时,通过该供给管52的匀流口521将功能液体输送至外壳体31的中空腔内,当补给完成后,先通过第二气缸55驱使供给管52退出液体通道513,再通过第一气缸54驱使活塞体51的塞部511复位即塞部511与套筒40之间存在一定空间,与此同时,浮动块71在弹性件72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重新插入该套筒40;在上述补液过程中,活塞体51上的塞部511和软胶片53用于将补液时从外壳体31内流出的少量功能液体封堵在延伸管10的中空腔内,当外壳体31内的功能液体再次损耗时,积留在该延伸管10中空腔内的少量功能液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依次经由输入口41、流道42、输出口43后通过出液管20回落至外壳体31的中空腔内以实现功能液体的补给。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31),其底端部为敞开口、顶端部为封闭端且成型有一用于放置功能液体(32)的中空腔,所述功能液体(32)通过膜片(33)封设在中空腔内,所述中空腔内还设置有第一电极(34)、第二电极(35)和第三电极(36),所述第一电极(34)、所述第二电极(35)和所述第三电极(36)均与所述功能液体(32)接触,所述外壳体(31)的顶端部封闭端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34)、所述第二电极(35)和所述第三电极(36)一一对应的第一电极引脚(341)、第二电极引脚(351)和第三电极引脚(361);
端板(37),其紧固在所述外壳体(31)的底端部敞开口上,所述端板(37)上成型有若干贯穿孔(371),所述端板(37)与所述膜片(33)之间存在一安装间距;
上、下端部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延伸管(10),其竖直设置在所述外壳体(31)的顶端面上且与所述外壳体(31)的中空腔相连通;
套筒(40),其紧固在所述延伸管(10)的中空腔内且与所述延伸管(10)同轴设置,所述套筒(40)上成型有沿所述套筒(40)的轴向延伸且与所述延伸管(10)的中空腔相连通的多个输入口(41)、一与所述输入口(41)的底端部连接用于连通多个所述输入口(41)的流道(42)和一与所述流道(42)连通的输出口(43),所述套筒(40)的底端面与所述延伸管(10)的底端面齐平、顶端面高于所述外壳体(31)的顶端面;
连通所述输出口(43)和所述外壳体(31)的中空腔的出液管(20),其一端部贯穿所述延伸管(10)的圆周壁后延伸进所述输出口(43)内、另一端部贯穿所述外壳体(31)的顶端面与所述外壳体(31)的中空腔连通;
防回流单元(70),其包括一位于所述外壳体(31)的中空腔内且通过弹性件(72)抵靠在所述延伸管(10)的底端部上以阻止所述功能液体(32)通过所述延伸管(10)流出所述外壳体(31)的浮动块(71)、一设置有所述弹性件(72)且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31)中空腔内的固定座(73);
功能液体供给单元(50),其包括一竖直插设在所述延伸管(10)的中空腔内的活塞体(51)、驱使所述活塞体(51)在所述延伸管(10)的中空腔内做竖直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一气缸(54)、一插设在所述活塞体(51)内的供给管(52)、驱使所述供给管(52)在所述活塞体(51)内做竖直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二气缸(55),所述活塞体(51)包括一与所述延伸管(10)的中空腔相配合的塞部(511)和一固定设置在所述塞部(511)上且沿所述延伸管(10)的轴向分布的杆部(512),所述活塞体(51)上成型有一竖直贯穿所述塞部(511)和所述杆部(512)的液体通道(513),所述供给管(52)插设在所述液体通道(513)内,所述液体通道(513)内沿其轴向方向固定设置有将所述液体通道(513)划分为若干区域段的多个软胶片(53),所述软胶片(53)上成型有使得所述供给管(52)贯穿所述软胶片(53)的细长状缺口(531),所述细长状缺口(531)在所述软胶片(53)上形成供所述供给管(52)贯穿的通孔,所述供给管(52)底端部的圆周壁上成型有匀流口(521);
其中,所述外壳体(31)侧壁的中央成型有当所述功能液体(32)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体积变化时向所述外壳体(31)的外侧隆起以提供缓冲空间从而防止所述功能液体(32)膨胀渗漏的变形部(311),所述变形部(311)呈球面碗状;所述第一电极引脚(341)、所述第二电极引脚(351)和所述第三电极引脚(361)分别通过电极引线与所述第一电极(34)、所述第二电极(35)和所述第三电极(36)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31)侧壁的外侧端面上还成型有筋条(312),所述筋条(312)位于所述变形部(311)的四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31)为长方体或是正方体;当所述外壳体(31)为正方体时,所述变形部(311)的槽深a、直径b和所述外壳体(31)的长、宽、高之间的比值范围为1:5.8~8.2:11.3~13.5:11.3~13.5:11.3~13.5;当所述外壳体(31)为长方体时,所述变形部(311)的槽深a、直径b和所述外壳体(31)的长、宽、高之间的比值范围为1:5.8~8.2:11.3~13.5:10.3~12.9:10.3~12.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壳体(31)为正方体时,所述变形部(311)的槽深a、直径b和所述外壳体(31)的长、宽、高之间的比值为1:6.9:12.1:12.1:12.1;当所述外壳体(31)为长方体时,所述变形部(311)的槽深a、直径b和所述外壳体(31)的长、宽、高之间的比值为:1:6.9:12.1:11.6:11.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口(41)以圆形阵列的方式分布在所述套筒(40)上,其中,该圆形阵列的中心为所述套筒(40)的中心轴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42)倾斜设置在所述套筒(40)内使得经由所述输入口(41)下落至所述流道(42)内的功能液体能够由高至低的流入所述出液管(20)以避免所述流道(42)内存在功能液体的积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片(53)呈薄壁圆锥状,所述软胶片(53)的尖端部朝向所述浮动块(71)设置,其中,所述软胶片(53)上的通孔位于所述尖端部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管(10)的顶端部上还紧固有限位环(60),所述限位环(60)的内圈直径小于所述延伸管(10)中空腔的直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块(71)包括一插设在所述套筒(40)的内圈中的浮动块主体(711)和一固定设置在所述浮动块主体(711)底端面上的凸边(712),其中,所述浮动块主体(711)和所述凸边(712)同轴设置,所述浮动块主体的圆周壁与所述套筒(40)的内圈相贴合,所述凸边(712)位于所述外壳体(31)的中空腔内,当所述供给管(52)未抵靠在所述浮动块(71)上时,所述浮动块主体(711)的顶端面与所述套筒(40)的顶端面齐平或是高于所述套筒(40)的顶端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54)通过第一衔接件(541)带动所述活塞体(51)做竖直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气缸(55)通过第二衔接件(551)带动所述供给管(52)做竖直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
CN202011626629.9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感应装置 Active CN1126978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6629.9A CN112697852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感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6629.9A CN112697852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感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7852A CN112697852A (zh) 2021-04-23
CN112697852B true CN112697852B (zh) 2023-03-24

Family

ID=75513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6629.9A Active CN112697852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感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9785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0015A (en) * 1990-03-03 1992-07-14 Tomei Sagyo Co., Ltd. Liquid purifying attachment having pressurizing piston
EP0671514A2 (de) * 1993-11-02 1995-09-13 Kurt Michael Dipl.-Ing. Desch Kombinierte Badewannen- Ein- und Überlauf-Armatur mit Dusch-Umschaltung und integriertem Systemtrenngerät (BA)
JPH07322991A (ja) * 1994-05-31 1995-12-12 Rinnai Corp 器具の排水回路に於ける逆流防止構造
CN106532167A (zh) * 2016-12-06 2017-03-22 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外壳回收利用装置及采用该装置回收利用方法
CN208336397U (zh) * 2018-07-23 2019-01-04 安徽迅启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叉车用蓄电池
CN208512846U (zh) * 2018-06-26 2019-02-19 深圳市葳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流体涂覆装置及其流量控制部件
CN111802703A (zh) * 2019-04-09 2020-10-23 东莞市合中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油雾化器底座、雾化器及抽吸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0015A (en) * 1990-03-03 1992-07-14 Tomei Sagyo Co., Ltd. Liquid purifying attachment having pressurizing piston
EP0671514A2 (de) * 1993-11-02 1995-09-13 Kurt Michael Dipl.-Ing. Desch Kombinierte Badewannen- Ein- und Überlauf-Armatur mit Dusch-Umschaltung und integriertem Systemtrenngerät (BA)
JPH07322991A (ja) * 1994-05-31 1995-12-12 Rinnai Corp 器具の排水回路に於ける逆流防止構造
CN106532167A (zh) * 2016-12-06 2017-03-22 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外壳回收利用装置及采用该装置回收利用方法
CN208512846U (zh) * 2018-06-26 2019-02-19 深圳市葳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流体涂覆装置及其流量控制部件
CN208336397U (zh) * 2018-07-23 2019-01-04 安徽迅启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叉车用蓄电池
CN111802703A (zh) * 2019-04-09 2020-10-23 东莞市合中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油雾化器底座、雾化器及抽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7852A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82365A1 (en) Ink cartridge for an ink jet printer
CN112697852B (zh) 一种感应装置
CN113624443B (zh) 一种用于水下发射的发射筒筒口密封装置及安装方法
EP0755691A1 (en) Flow control device for use with an intravenous set
CN217977694U (zh) 带视液镜的电磁阀
CN112648537A (zh) 一种感应系统
CN109211725B (zh) 一种音叉密度计的清洁装置
CN216927447U (zh) 引水保持装置
CN112833930B (zh) 一种多功能传感装置
CN211398639U (zh) 具有传感器的电磁阀
CN211868990U (zh) 圆珠笔芯
CN112782248B (zh) 一种传感系统
CN211525054U (zh) 流量传感装置及水电泵
CN216160103U (zh) 一种监测导尿管球囊漏水的检测器
CN2900168Y (zh) 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CN201863490U (zh) 出墨口带密封件的墨盒
CN213158205U (zh) 智能负压引流器
CN218573693U (zh) 一种便于检测移液器精准度的吸头
CN216010401U (zh) 免装流量调节阀的加氢机
CN113333043B (zh) 上样平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863444U (zh) 用于快速检测流体粘度的粘度计
CN217292862U (zh) 一种建筑混凝土加工用补水装置
CN216382089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电控液位液温计
CN218859320U (zh) 一种四氢呋喃计量罐
CN220843799U (zh) 一种新型化学测水器防潮储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