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97464B -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97464B
CN112697464B CN202011434595.3A CN202011434595A CN112697464B CN 112697464 B CN112697464 B CN 112697464B CN 202011434595 A CN202011434595 A CN 202011434595A CN 112697464 B CN112697464 B CN 1126974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steering column
data
modul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45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97464A (zh
Inventor
张军
李超
陈丽丽
肖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 S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 S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 S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345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974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97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7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97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74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6Steering behaviour; Rolling behavi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属于汽车检测技术领域,利用转向柱的转向速率、转向时间和润换油的添加量模拟转向柱日常的磨损条件,从而能够将转向柱日常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因素考虑在检测的范围内,且通过控制影响到转向柱磨损的变量的外界条件因素,来对转向柱进行磨损检测,能够减少其外界条件因素对检测过程带来的影响,通过对转向柱进行多段式定点检测,利用图像处理模块、数据记录模块配合数据对比模块将检测的数据与原有检测的参考数据进行对比,且利用公式处理来对磨损程度检测,有效提高其检测的精准度,相比于传统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能够对转向柱的多个部位的磨损程度检测,使得检测的精准度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方向盘是汽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简而言之,没有方向盘就根本不可能改变汽车的方向,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汽车的转向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组件,因为它可以通过最大程度地控制车轮来确保更安全的驾驶,除了不时操纵的变速杆之外,驾驶员的手也需要一直放置在方向盘上,所以汽车转向系统极为重要,而转向柱是转向系统连接方向盘和转向器的元件,通过转向柱的作用,让驾驶员把扭矩传递给转向器,带动转向器实现转向,在汽车交通工具中,转向柱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之一,常见的转向柱有液压助力转向柱,电控液压助力转向柱和电动助力转向柱,不同转向柱的系统不同,为了保证转向柱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减少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需要对其进行磨损度检测。
在对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时,通常的检测方法是通过直观的人工进行检测,或者配合一些工具进行检测,再者是利用拍摄进行直接进行单一的检测,虽然其检测的方法较为简单,便于检测人员操作,但是其检测后的数据不够精准,且不能将影响转向柱磨损的条件因素考虑在内,进而容易影响转向柱的检测精准性,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可以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解决了在对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时,通常的检测方法是通过直观的人工进行检测,或者利用拍摄进行直接进行单一的检测,虽然其检测的方法较为简单,便于检测人员操作,但是其检测后的数据不够精准,且不能将影响转向柱磨损的条件因素考虑在内,进而容易影响转向柱的检测精准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三个转向柱为试验检测的基准,且三个转向柱为相同规格,且分别在三个转向柱的一侧安装多个图像识别模块,将三个待检测且相同规格的转向柱固定在检测台上,采用多个图像识别模块将对其进行图像采集,并且将采集的图像数据传输给图像处理模块,利用数据记录模块对数据进行记录,记录的数值为三个转向柱的现有的基数值。
S2、以待检测的转向柱为试验检测对象,由检测台上的传动机构驱动其中一个转向柱进行转动,并且同步控制其转向速率,以转向速率为作为变量,而以转向时间作为定量来进行试验,且采用图像识别模块对检测的转向柱进行图像数据采集,同时,采集时以多段定点的方式进行同步的图像采集。
S3、将采集完成后的图像数据传输给数据记录模块,经过图像处理模块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将数据传输给数据对比模块,与对应记录的参考数据进行对比,并且,由处理模块计算出第n检测段的磨损厚度,且其磨损厚度值为:
Figure GDA0003754545760000021
对比计算完成后,得出对比磨损值a,并且采用数据记录模块将其对比磨损值进行记录。
S4、再对检测台上另一个转向柱的多段进行定点,由检测台上的传动机构驱动其中一个转向柱进行转动,并且同步控制其转向时间,以转向速率为作为定量,而以转向时间作为变量,进行试验,采用图像识别模块对检测的转向柱进行图像数据采集。
S5、将采集完成后的图像数据传输给数据记录模块,经过图像处理模块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将数据传输给数据对比模块,与对应记录的参考数据进行对比,接着,由处理模块计算出第n检测段的磨损厚度,且其磨损厚度值为:
Figure GDA0003754545760000031
对比计算完成后,接着得出对比磨损值b,并且利用数据记录模块将其对比磨损值进行记录。
S6、对检测台上最后一个转向柱的多段进行定点,由检测台上的传动机构驱动其中一个转向柱进行转动,并且同步控制其转向时间,以转向速率为作为定量,而以转向时间作为定量,并且添加润滑油,以润滑油作为变量来进行试验,采用图像识别模块对检测的转向柱进行图像数据采集。
S7、将采集完成后的图像数据传输给数据记录模块,经过图像处理模块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将数据传输给数据对比模块,与对应记录的参考数据进行对比,接着,由处理模块计算出第n检测段的磨损厚度,且其磨损厚度值为:
Figure GDA0003754545760000032
对比计算完成后,最后得出对比磨损值c,并且利用数据记录模块将其对比磨损值进行记录。
S8、最后再将试验所得的对比磨损值a、对比磨损值b以及对比磨损值c进行同步记录,并且对其进行相互对比,得出转向柱日常磨损以及添加润滑油后使用的磨损程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S1,所采用的转向柱时,当对三个转向柱的基数值进行检测后,替换掉三个转向柱中基数值与其它两个转向柱所不同的转向柱,替换至三个转向柱的基数值相等为止,使得三个转向柱的基数值相等,保证其参数的准确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S3、步骤S5、和步骤S7中,
Figure GDA0003754545760000033
中d均为标准的参考值即为转向柱外管的直径,r均为检测端定点到转向柱中轴线的距离数值,且n均为每个检测端定点检测数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S1中,采用图像识别模块将三个转向柱的图像配合图像采集模块进行数据采集,且将其处理记录后的数据为初始的参考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S2、步骤S4以及步骤S6中,分别控制转向速率、转向时间以及润滑油量为变量,进而使得步骤S2、步骤S4以及步骤S6中均可分别进行单独的多次试验,并且试验能够通过图像识别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对各个单独的多次试验进行数据处理,其次将其做成对比数据图进行更为细化的分析,有效提高了该检测方法的检测精准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S8中对各项对比磨损值进行对比时,利用转向柱的转向速率、转向时间和润滑油的添加量模拟转向柱日常的磨损条件。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通过对转向柱进行多段式定点检测的方式,利用图像处理模块、数据记录模块配合数据对比模块将检测的数据与原有检测的参考数据进行对比,且利用公式计算处理来对磨损程度进行检测,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其检测的精准度,相比于传统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能够对转向柱的多个部位的磨损程度进行检测,使得检测的精准度较高。
2、该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利用转向柱的转向速率、转向时间和润滑油的添加量模拟转向柱日常的磨损条件,从而能够将转向柱日常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因素考虑在检测的范围内,并且通过其变量可控的特点,使得三个不同变量的对应试验,均可分别进行单独的多次试验,并且试验能够通过图像识别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对各个单独的多次试验进行数据处理,其次将其做成对比数据图进行更为细化的分析,有效提高了该检测方法的检测精准度,并且便于直观分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原理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三个转向柱为试验检测的基准,且三个转向柱为相同规格,且分别在三个转向柱的一侧安装多个图像识别模块,将三个待检测且相同规格的转向柱固定在检测台上,采用多个图像识别模块将对其进行图像采集,并且将采集的图像数据传输给图像处理模块,利用数据记录模块对数据进行记录,记录的数值为三个转向柱的现有的基数值。
S2、以待检测的转向柱为试验检测对象,由检测台上的传动机构驱动其中一个转向柱进行转动,并且同步控制其转向速率,以转向速率为作为变量,而以转向时间作为定量来进行试验,且采用图像识别模块对检测的转向柱进行图像数据采集,同时,采集时以多段定点的方式进行同步的图像采集。
S3、将采集完成后的图像数据传输给数据记录模块,经过图像处理模块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将数据传输给数据对比模块,与对应记录的参考数据进行对比,并且,由处理模块计算出第n检测段的磨损厚度,且其磨损厚度值为:
Figure GDA0003754545760000051
对比计算完成后,得出对比磨损值a,并且采用数据记录模块将其对比磨损值进行记录。
S4、再对检测台上另一个转向柱的多段进行定点,由检测台上的传动机构驱动其中一个转向柱进行转动,并且同步控制其转向时间,以转向速率为作为定量,而以转向时间作为变量,进行试验,采用图像识别模块对检测的转向柱进行图像数据采集。
S5、将采集完成后的图像数据传输给数据记录模块,经过图像处理模块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将数据传输给数据对比模块,与对应记录的参考数据进行对比,接着,由处理模块计算出第n检测段的磨损厚度,且其磨损厚度值为:
Figure GDA0003754545760000061
对比计算完成后,接着得出对比磨损值b,并且利用数据记录模块将其对比磨损值进行记录。
S6、对检测台上最后一个转向柱的多段进行定点,由检测台上的传动机构驱动其中一个转向柱进行转动,并且同步控制其转向时间,以转向速率为作为定量,而以转向时间作为定量,并且添加润滑油,以润滑油作为变量来进行试验,采用图像识别模块对检测的转向柱进行图像数据采集。
S7、将采集完成后的图像数据传输给数据记录模块,经过图像处理模块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将数据传输给数据对比模块,与对应记录的参考数据进行对比,接着,由处理模块计算出第n检测段的磨损厚度,且其磨损厚度值为:
Figure GDA0003754545760000062
对比计算完成后,最后得出对比磨损值c,并且利用数据记录模块将其对比磨损值进行记录。
S8、最后再将试验所得的对比磨损值a、对比磨损值b以及对比磨损值c进行同步记录,并且对其进行相互对比,得出转向柱日常磨损以及添加润滑油后使用的磨损程度。
所述步骤S1,所采用的转向柱时,当对三个转向柱的基数值进行检测后,替换掉三个转向柱中基数值与其它两个转向柱所不同的转向柱,替换至三个转向柱的基数值相等为止,使得三个转向柱的基数值相等,保证其参数的准确性,通过保证三个转向柱的相等的基数值,能够以便于后续进行数据对比,同时使其具有相同的定量条件,能够减少检测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进一步提高其检测的精准程度,适用性较好。
所述步骤S3、步骤S5、和步骤S7中,
Figure GDA0003754545760000071
中d均为标准的参考值即为转向柱外管的直径,r均为检测端定点到转向柱中轴线的距离数值,且n均为每个检测端定点检测数值,通过对转向柱进行多段式定点检测的方式,利用图像处理模块、数据记录模块配合数据对比模块将检测的数据与原有检测的参考数据进行对比,且利用公式计算处理来对磨损程度进行检测,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其检测的精准度,相比于传统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能够对转向柱的多个部位的磨损程度进行检测,使得检测的精准度较高。
所述步骤S1中,采用图像识别模块将三个转向柱的图像配合图像采集模块进行数据采集,且将其处理记录后的数据为初始的参考数据,进而能够利用其初始数据做基准,便于后续检测过程中计算或者时整理其数据。
所述步骤S2、步骤S4以及步骤S6中,分别控制转向速率、转向时间以及润滑油量为变量,进而使得步骤S2、步骤S4以及步骤S6中均可分别进行单独的多次试验,并且试验能够通过图像识别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对各个单独的多次试验进行数据处理,其次将其做成对比数据图进行更为细化的分析,有效提高了该检测方法的检测精准度,在对各个单独的检测进行多次试验时,可以对其每一检测试验进行数据记录,并且对其进行数据处理,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对比,检测其磨损程度的分级,便于后续检测做参考。
所述步骤S8中对各项对比磨损值进行对比时,利用转向柱的转向速率、转向时间和润滑油的添加量模拟转向柱日常的磨损条件,通过模拟的变量作用,能够将转向柱日常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因素考虑在检测的范围内,并且通过其变量可控的特点,使得三个不同变量的对应试验,均可分别进行单独的多次试验,并且试验能够通过图像识别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对各个单独的多次试验进行数据处理,其次将其做成对比数据图进行更为细化的分析,有效提高了该检测方法的检测精准度。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的基础上,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以三个转向柱为试验检测的基准,且三个转向柱为相同规格,且分别在三个转向柱的一侧安装多个图像识别模块,将三个待检测且相同规格的转向柱固定在检测台上,采用多个图像识别模块对其进行图像采集,并且将采集的图像数据传输给图像处理模块,利用数据记录模块对数据进行记录,记录的数值为三个转向柱的现有的基数值;
S2、以待检测的转向柱为试验检测对象,由检测台上的传动机构驱动其中一个转向柱进行转动,并且同步控制其转向速率,以转向速率作为变量,而以转向时间作为定量来进行试验,且采用图像识别模块对检测的转向柱进行图像数据采集,同时,采集时以多段定点的方式进行同步的图像采集;
S3、将采集完成后的图像数据传输给数据记录模块,经过图像处理模块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将数据传输给数据对比模块与对应记录的基数值进行对比,并且,由处理模块计算出第n检测段的磨损厚度,且其磨损厚度值为:
Figure FDA0003785076880000011
对比计算完成后,得出对比磨损值a,并且采用数据记录模块将其对比磨损值进行记录;
S4、再对检测台上另一个转向柱的多段进行定点,由检测台上的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另一个转向柱进行转动,并且同步控制其转向时间,以转向速率作为定量,而以转向时间作为变量,进行试验,采用图像识别模块对检测的转向柱进行图像数据采集;
S5、将采集完成后的图像数据传输给数据记录模块,经过图像处理模块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将数据传输给数据对比模块,与对应记录的基数值进行对比,接着,由处理模块计算出第n检测段的磨损厚度,且其磨损厚度值为:
Figure FDA0003785076880000012
对比计算完成后,接着得出对比磨损值b,并且利用数据记录模块将其对比磨损值进行记录;
S6、对检测台上最后一个转向柱的多段进行定点,由检测台上的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最后一个转向柱进行转动,并且同步控制其转向时间,以转向速率作为定量,以转向时间作为定量,并且添加润滑油,以润滑油量作为变量来进行试验,采用图像识别模块对检测的转向柱进行图像数据采集;
S7、将采集完成后的图像数据传输给数据记录模块,经过图像处理模块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将数据传输给数据对比模块,与对应记录的基数值进行对比,接着,由处理模块计算出第n检测段的磨损厚度,且其磨损厚度值为:
Figure FDA0003785076880000021
对比计算完成后,最后得出对比磨损值c,并且利用数据记录模块将其对比磨损值进行记录;
S8、最后再将试验所得的对比磨损值a、对比磨损值b以及对比磨损值c进行同步记录,并且对其进行相互对比,得出转向柱日常磨损以及添加润滑油后使用的磨损程度;
所述步骤S3、步骤S5、和步骤S7中,
Figure FDA0003785076880000022
中d均为标准的基数值即为转向柱外管的直径,r均为检测段定点到转向柱中轴线的距离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当对三个转向柱的基数值进行检测后,替换掉三个转向柱中基数值与其它两个转向柱所不同的转向柱,替换至三个转向柱的基数值相等为止,使得三个转向柱的基数值相等,保证其参数的准确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采用图像识别模块配合图像采集模块对三个转向柱的图像进行数据采集,且将其处理记录后的数据作为初始的基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步骤S4以及步骤S6中,分别控制转向速率、转向时间以及润滑油量为变量,进而使得步骤S2、步骤S4以及步骤S6中均可分别进行单独的多次试验,并且试验能够通过图像识别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对各个单独的多次试验进行数据处理,将其做成对比数据图进行更为细化的分析,有效提高了该检测方法的检测精准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对各项对比磨损值进行对比时,利用转向柱的转向速率、转向时间和润滑油的添加量模拟转向柱日常的磨损条件。
CN202011434595.3A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 Active CN1126974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4595.3A CN112697464B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4595.3A CN112697464B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7464A CN112697464A (zh) 2021-04-23
CN112697464B true CN112697464B (zh) 2022-10-21

Family

ID=75505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4595.3A Active CN112697464B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9746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8973B (zh) * 2009-07-20 2011-08-17 四川大学 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可靠性试验台及程控试验方法
JP5483592B2 (ja) * 2010-10-29 2014-05-07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試験装置
CN107977962A (zh) * 2017-11-29 2018-05-01 合肥赑歌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轮廓分析的齿轮磨损度检测系统及方法
KR102001900B1 (ko) * 2017-12-20 2019-07-19 하이윈 테크놀로지스 코포레이션 전동 파워 스티어링 시스템 중 벨트 전동장치의 건강상태 평가 방법
CN110779740A (zh) * 2018-07-31 2020-02-11 浙江世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器正向耐久性试验台架及测试方法
CN110926993A (zh) * 2019-12-18 2020-03-27 西安交通大学 磨损图像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CN111638151B (zh) * 2020-07-15 2022-02-22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摩擦副的抗磨损性能的试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7464A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9489A (zh) 车辆转向状态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241664A (zh) 一种适用于多型号精密减速器集成性能检测的测试装置
CN105317990A (zh) 一种变速箱档位标定的方法和系统
CN10819539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辆数据的有效性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500401A (zh) 一种自动变速器整车自动标定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4883158B (zh) 电动汽车加速踏板信号的滤波方法及滤波装置
CN112697464B (zh)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柱正向耐久磨损检测方法
CN111721972B (zh) 一种电驱动变速箱转速测量值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10779736A (zh) 一种对车辆esc性能的测试系统
CN104832299A (zh) 一种高油耗驾驶状态判定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064066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零扭矩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5651512B (zh) 一种汽车驱动桥主减齿轮包块检测方法
CN114778141B (zh) 汽车电驱动总成台架耐久试验制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898031A (zh) 一种用于高精度光纤测量的抽丝方法
CN104713723A (zh) 一种汽车传动系统耐久试验失效判定方法
CN113433931B (zh) 基于特征工况的汽车can总线关键信号解析方法
CN105676001B (zh) 比例电磁阀的等效电感测量方法及油压控制方法
CN112379254B (zh) 一种汽车组合开关档位的判断电路及其方法
CN109032031A (zh) 一种调整采样周期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83095B (zh) 一种驱动电机系统可靠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843755B (zh) 一种估测电动汽车制动压力的方法和设备
CN114624022B (zh) 齿轮磷化异响噪声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9946096B (zh) 基于模型空间的高速列车风管故障诊断方法
CN113791603A (zh) 串级定值控制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
CN118090034A (zh) 一种传感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6

Address after: 441000 office building of Dawan Industrial Park, Dongjin New District,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Su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41000 No.1, Xinguang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ng su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