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96735A - 空调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96735A
CN112696735A CN201911014175.7A CN201911014175A CN112696735A CN 112696735 A CN112696735 A CN 112696735A CN 201911014175 A CN201911014175 A CN 201911014175A CN 112696735 A CN112696735 A CN 112696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cylind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141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
赵业才
耿建龙
葛传双
管丽萍
宁贻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141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967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96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67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07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过滤网;壳体的顶面设置有进风口,壳体顶面的内侧设置有滑槽;壳体上与顶面相邻的安装侧面上设置有安装口,过滤网由安装口插入到壳体内部,且过滤网滑设在滑槽内;通过上述设置,可由安装口直接插入或者拉出过滤网;与面板覆盖在开口上,拆卸面板后,过滤网由开口取出相比,无需拆卸面板即可完成过滤网的拆卸过程,拆卸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用户体验感良好。

Description

空调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内机包括壳体、面板和过滤网,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风格栅,壳体上背离墙壁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开口,过滤网由壳体的前侧面插设在壳体内,过滤网覆盖在进风格栅朝向壳体内部的内侧面上;面板可拆卸的与壳体进行连接,面板覆盖在开口上,同时面板覆盖部分过滤网。在使用过程中,空气通过进风格栅进入壳体内部内,过滤网对空气进行过滤,以阻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壳体内部;进入壳体内的空气,经热量交换后,从开口流入室内,进而实现制冷或者制热。
空调内机使用一段时间后,灰尘在过滤网上积累,容易导致过滤网堵塞,阻碍空气流通,降低制冷或者制热效果,故需要定期拆卸过滤网进行清理。然而,拆卸过程中,需要先将面板拆卸下来,才能拆卸过滤网,拆卸过程复杂,操作不便,用户体验不佳。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内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调内机中过滤网拆卸过程复杂,操作不便,用户体验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内机,壳体以及过滤网;所述壳体的顶面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顶面的内侧设置有滑槽;所述壳体上与所述顶面相邻的安装侧面上设置有安装口,所述过滤网由所述安装口插入到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过滤网滑设在所述滑槽内。
如上所述的空调内机,优选地,所述空调内机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过滤网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板容置在所述安装口内。
如上所述的空调内机,优选地,所述安装板包括与所述安装侧面平行的装饰板以及与装饰板垂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装饰板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装饰板连接,且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如上所述的空调内机,优选地,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可拆卸的连接。
如上所述的空调内机,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止挡孔,所述过滤网上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穿设在所述止挡孔内。
如上所述的空调内机,优选地,所述止挡部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均穿设在所述止挡孔内。
如上所述的空调内机,优选地,所述第一柱体背离所述过滤网的一端具有第一止挡凸缘,所述第二柱体背离所述过滤网的一端具有第二止挡凸缘。
如上所述的空调内机,优选地,所述第一止挡凸缘和所述第二止挡凸缘呈圆锥状或者棱锥状,所述第一止挡凸缘朝向第一柱体一端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止挡凸缘背离第一柱体一端的面积,所述第二止挡凸缘朝向第二柱体一端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止挡凸缘背离第二柱体一端的面积。
如上所述的空调内机,优选地,所述止挡部为多个,多个所述止挡部间隔的设置,所述止挡孔为多个,每一所述止挡部穿设在一个所述止挡孔内。
如上所述的空调内机,优选地,所述装饰板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抵顶在所述壳体的内侧面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过滤网;壳体的顶面设置有进风口,壳体顶面的内侧设置有滑槽;壳体上与顶面相邻的安装侧面上设置有安装口,过滤网由安装口插入到壳体内部,且过滤网滑设在滑槽内;通过上述设置,可由安装口直接插入或者拉出过滤网;与面板覆盖在开口上,拆卸面板后,过滤网由开口取出相比,无需拆卸面板即可完成过滤网的拆卸过程,拆卸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用户体验良好。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中过滤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中安装板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中安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中过滤网上的止挡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
101:进风口;
20:过滤网;
201:第一支撑架;
202:第二支撑架;
203:中间支撑架;
204:止挡部;
205:第一柱体;
2051:第一止挡凸缘;
206:第二柱体;
2061:第二止挡凸缘;
30:安装板;
301:装饰板;
3011:限位凸起;
302:固定板;
3021:止挡孔。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空调内机包括壳体、面板和过滤网,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风格栅,壳体上背离墙壁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开口,过滤网由壳体的前侧面插设在壳体内,过滤网覆盖在进风格栅朝向壳体内部的内侧面上;面板可拆卸的与壳体进行连接,面板覆盖在开口上,同时面板覆盖部分过滤网。在使用过程中,空气进入进风格栅内,过滤网对空气进行过滤,以阻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壳体内部;进入壳体内的空气,经热量交换后,从开口流入室内,进而实现制冷或者制热。
空调内机使用一段时间后,灰尘在过滤网上积累,容易导致过滤网堵塞,阻碍空气流通,降低制冷或者制热效果,故需要定期拆卸过滤网进行清理。然而,拆卸过程中,需要先将面板拆卸下来,才能拆卸过滤网,拆卸过程复杂,操作不便,用户体验不佳。
下面阐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中过滤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调内机包括:壳体10以及过滤网20;壳体10的顶面设置有进风口101,壳体10顶面的内侧设置有滑槽;壳体10上与顶面相邻的安装侧面上设置有安装口,过滤网20由安装口插入到壳体10内部,且过滤网20滑设在滑槽内。
空调包括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空调内机与空调外机连通,空调外机用于向空调内机输送制冷剂,进而实现制冷和制热,本实施例的空调内机可以为壁挂式空调内机。
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01设置在壳体10上平行于水平面、且背离地面的顶面上,空气从壳体10顶面的进风口101进入到壳体10内部;根据壳体10顶面的截面形状和大小,合理的设置进风口101的截面形状和大小,使空气尽可能多的通过进风口101进入到壳体10内部。
与壳体10顶面相邻的安装侧面可以是壳体10上垂直于水平面的任一侧面,只要设置在该侧面上的安装口能够与外界连通即可。例如,继续参照图1,当空调内机为壁挂式空调内机时,空调内机悬挂在墙壁上,以图1所示方位为例,空调内机的后侧面与墙壁贴合,设置在后侧面上的安装口被封闭,无法通过后侧面进行安装,安装侧面可以为空调内机背离墙壁的前侧面,也可以为左侧面,或者右侧面。在一个可实现的方式中,壳体10包括本体以及覆盖在本体背离墙壁的面上的面板,相应的当面板设置在空调内机的前侧面上时,安装口设置在面板上,并且安装口贯穿至本体内部,过滤网20通过安装口进行安装和拆卸,无需将面板拆卸下来。
安装口设置在安装侧面上靠近顶面的一端,使得过滤网20通过安装口插入在壳体10内部后,过滤网20能够靠近壳体10顶面,从而使通过进风口101的空气经过滤网20过滤后,再进入壳体10内部。只要安装口的截面形状及大小能够允许过滤网20通过,使安装口尽可能小,避免壳体10内部的结构外露,影响美观。
滑槽设置在壳体10顶面朝向壳体10内部的内壁上,滑槽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位于内壁上进风口101相对的两侧,均沿过滤网20的插入方向延伸;第一滑槽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平行于壳体10顶面,第二侧边垂直于壳体10顶面。其中,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与壳体10顶面的内侧形成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的结构与第一滑槽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形成第二滑槽。过滤网20滑设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以免在使用过程中过滤网20在壳体10内部晃动。
以图1所示方位为例,当安装口设置在空调内机背离墙壁的前侧面上时,过滤网20朝向后侧面插入在壳体10内,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位于内壁上进风口101的左右两侧,均向后侧面延伸;当安装口设置在空调内机的左侧面上,过滤网20朝向右侧面插入在壳体10内,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位于内壁上进风口101的前后两侧,均向右侧面延伸。
具体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以及第二侧边与壳体10之间可以通过铸造的方式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滑槽的宽度与第二侧边的宽度相同,合理的设置第二侧边的宽度,使得过滤网20可以在滑槽内移动,且不易脱离滑槽。同时,合理的设置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之间的距离,使得相对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之间的距离与过滤网20的宽度相同,过滤网20能够滑设在滑槽内,且不易脱离滑槽。
本实施例中,过滤网20包括过滤网支架,过滤网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架201和第二支撑架202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01和第二支撑架202之间的横格栅和纵格栅,横格栅和纵格栅构成网状结构,第一支撑架201和第二支撑架202滑设在壳体10顶面内侧的滑槽内;其中,横格栅中靠近安装口的支撑架为中间支撑架203。为了使过滤网20与壳体10的顶面相适配,过滤网支架的材质可以是刚性的,也可以是柔性的;当壳体10的顶面为平面时,过滤网支架可以由铝或者不锈钢等刚性的金属材质构成;当壳体10的顶面具有弧度时,过滤网支架可以由塑料等柔性的非金属材质构成,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PP(聚丙烯)或者PU(聚氨酯)。
优选地,过滤网20还包括过滤筛网,过滤筛网设置在过滤网支架上,用于使空气通过进风口101后,先通过过滤筛网进行过滤,再进行制冷或制热。其中,过滤筛网可以为不锈钢、镍等金属材料,也可以为石棉、碳纤维或者纺布,只要能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进一步地,过滤筛网可以为多个,多个过滤筛网对进入进风口101内的空气起到多次过滤作用,过滤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中过滤网20的装卸过程为:安装时,操作人员将过滤网20由安装口插入壳体10内,且将第一支撑架201和第二支撑架202滑设至滑槽内,并沿滑槽滑动,过滤网20由安装口滑入,直至过滤网20完全被插入到壳体10内部;拆卸时,操作人员手持中间支撑架203进行拉动,过滤网支架上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架201与第二支撑架202沿滑槽滑动,过滤网20由安装口滑出,直至第一支撑架201与第二支撑架202完全脱离滑槽,过滤网20从壳体10内被取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包括壳体10以及过滤网20;壳体10的顶面设置有进风口101,壳体10顶面的内侧设置有滑槽;壳体10上与顶面相邻的安装侧面上设置有安装口,过滤网20由安装口插入到壳体10内部,且过滤网20滑设在滑槽内;通过上述设置,可由安装口直接插入或者拉出过滤网20;与面板覆盖在开口上,拆卸面板后,过滤网20由开口取出相比,无需拆卸面板即可完成过滤网20的拆卸过程,拆卸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用户体验良好。
参照图3和图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中安装板的主视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中安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优选地,空调内机还包括安装板30,安装板30与过滤网20的一端连接,安装板30容置在安装口内。通过设置与过滤网20连接的安装板30,拆卸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拉动安装板30就可以将过滤网20从壳体10内部取出,操作方便,同时,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积满灰尘的过滤网20,以免灰尘掉落。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30包括与安装侧面平行的装饰板301以及与装饰板301垂直的固定板302,固定板302位于装饰板301朝向壳体10的一侧;固定板302与装饰板301连接,且过滤网20与固定板302连接,从而拉动固定板302可以将过滤网20从壳体10内部取出;安装过滤网20之后,装饰板301可以将安装口封闭,装饰板301可以提高空调内机的装饰效果。
可选地,合理的设置装饰板301的形状和大小,使得装饰板301的形状和大小与安装口相同,过滤网20插设在壳体10内时,装饰板301与安装口无间隙配合,以免影响美观。可选地,可以在装饰板30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拉拔部,拉拔部可以呈柱状或者其他的不规则形状,以在拆卸过滤网20时,通过拉拔部将安装板30和过滤网20由安装口内拔出。
继续参照图3和图4,优选地,装饰板301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凸起3011,限位凸起3011用于抵顶在壳体10的内侧面上。安装时,装饰板301容置在安装口内,此时限位凸起3011抵顶在壳体10的内侧面上,在使用过程中阻止装饰板301向安装口外移动。在拆卸过滤网20时,向背离限位凸起3011的一侧移动装饰板301,之后向外拉拔装饰板301,使限位凸起3011与壳体10脱离,进而将装饰板301由安装口内拉出。
具体的,限位凸起3011可以呈球状,也可以呈板状,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另外,限位凸起301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限位凸起3011在装饰板301的底端间隔设置,以增强限位凸起3011对装饰板301的限位作用。
固定板302平行于水平面,固定板302的一端与装饰板301朝向壳体10一侧的内壁连接,固定板302的另一端与过滤网20的中间支撑架203连接。具体的,固定板302与装饰板301可以通过焊接、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一体成型。可选地,固定板302的另一端与过滤网20的中间支撑架203连接,将固定板302背离装饰板301的一端与中间支撑架203朝向安装口的一端连接,固定板302设置在靠近装饰板301顶端的位置,且固定板302与过滤网20位于同一水平面;或者,以图1所示方位为例,将固定板302的上侧面与中间支撑架203的下侧面贴合。
具体的,固定板302与过滤网20上靠近安装口的中间支撑架203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优选地,过滤网20与固定板302之间可拆卸的连接,与焊接的方式相比,过滤网20与固定板302之间可拆卸,拆卸后过滤网20可以与安装板30分离,单独清洗过滤网20即可,操作方便。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过滤网20与固定板302之间可以通过螺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板30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中间支撑架203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一通孔和第二螺纹孔的中心线均垂直于水平面,安装完成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中心线共线,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螺纹孔,螺栓与螺母进行配合,以实现过滤网20与固定板302之间的连接。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过滤网20与固定板302之间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继续参照图2至图4,固定板302上设置有止挡孔3021,过滤网20上设置有止挡部2031,止挡部2031穿设在止挡孔3021内。通过止挡孔3021与止挡部2031的连接,实现固定板302与过滤网20的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具体的,止挡部2031设置在中间支撑架203平行于水平面且朝向地面的侧面上,止挡孔3021设置在固定板302垂直于水平面的侧面上,止挡孔3021的中心线垂直于水平面。
止挡部2031可以包括垂直于水平面的止挡板,止挡板背离过滤网20的一端垂直设置有一弹片,止挡板穿设在止挡孔3021内,弹片用于限制固定板302竖直方向运动。安装时,将弹片向止挡板的方向弯折,使得弹片贴合到止挡板的侧面上,再将止挡板插入到止挡孔3021内,止挡板与止挡孔3021连接后,松开弹片,弹片在弹力的作用下,抵顶在固定板302上,从而限制固定板302沿竖直方向运动。
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中过滤网上的止挡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优选地,止挡部2031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柱体205和第二柱体206;第一柱体205和第二柱体206均穿设在止挡孔3021内,与设置一个柱体相比,止挡部2031与止挡孔3021的连接点位于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柱体上,受力均匀分布在两柱体上,避免受力集中容易发生断裂。
本实施例对第一柱体205、第二柱体206以及止挡孔3021的截面形状不做限制,只要第一柱体205、第二柱体206穿设在止挡孔3021内,使得过滤网20与固定板302相连接即可,第一柱体205和第二柱体206可以呈半圆柱状,相应的,止挡孔302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或者第一柱体205和第二柱体206呈棱柱状,相应的,止挡孔302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方形。同时,对第一柱体205、第二柱体206以及止挡孔3021的截面尺寸也不做限制,只要第一柱体205和第二柱体206能够同时穿设在止挡孔3021内即可。值得说明的是,在保证第一柱体205、第二柱体206可以同时穿设在止挡孔3021的前提下,使止挡孔3021尽可能小,进而避免固定板302强度降低。
第一柱体205具有朝向第二柱体206且垂直于水平面的第一平面,第二柱体206具有朝向第一柱体205且垂直于水平面的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平行。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形成间隔,合理的设置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柱体205、第二柱体206同时穿设在止挡孔3021内时,第一柱体205、第二柱体206与止挡孔3021满足过盈配合,从而提高过滤网20和固定板302连接关系的可靠性。进一步地,第一柱体205和第二柱体206由橡胶或者软塑料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拆卸时,将第一柱体205和第二柱体206向中间间隔的方向弯曲,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一柱体205、第二柱体206与止挡孔3021由过盈配合变为间隙配合,第一柱体205和第二柱体206从止挡孔3021内脱出,从而实现过滤网20与安装板30的分离;如此设置,可以避免装卸过程中止挡部2031对止挡孔3021的磨损。
为了使过滤网20与安装板30连接牢靠,优选地,第一柱体205背离过滤网20的一端具有第一止挡凸缘2051,第二柱体206背离过滤网20的一端具有第二止挡凸缘2061。第一止挡凸缘2051的截面尺寸大于第一柱体205的截面面积,第二止挡凸缘2061的截面尺寸大于第二柱体206的截面面积;当第一柱体205和第二柱体206穿设在止挡孔3021内时,第一止挡凸缘2051朝向第一柱体205的侧面抵接在固定板302朝向地面的侧面上,第二止挡凸缘2061朝向第二柱体206的侧面抵接在固定板302朝向地面的侧面上,用于阻挡固定板302从第一柱体205、第二柱体206背离过滤网20的一端脱出。
可选地,第一止挡凸缘2051和第二止挡凸缘2061可以呈圆柱状或者棱柱状。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优选的实现方式为:第一止挡凸缘2051和第二止挡凸缘2061呈圆锥状或者棱锥状,第一止挡凸缘2051朝向第一柱体205一端的面积大于第一止挡凸缘2051背离第一柱体205一端的面积,第二止挡凸缘2061朝向第二柱体206一端的面积大于第二止挡凸缘2061背离第二柱体206一端的面积。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止挡凸缘2051和第二止挡凸缘2061的截面积从朝向第一柱体205一端往背离第一柱体205一端逐渐减小,安装过程中,第一止挡凸缘2051和第二止挡凸缘2061具有导向作用,以便于过滤网20和固定板302之间的安装。
第一止挡凸缘2051与第一柱体205之间以及第二止挡凸缘2061与第二柱体206之间均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一体成型。进一步地,第一止挡凸缘2051和第二止挡凸缘2061由橡胶或者软塑料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拆卸时,将第一柱体205和第二柱体206向中间间隔的方向弯折,使得第一止挡凸缘2051和第二止挡凸缘2061向中间靠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一止挡凸缘2051和第二止挡凸缘2061不再抵接在固定板302朝向地面的侧面上,第一止挡凸缘2051和第二止挡凸缘2061从止挡孔3021脱出,从而固定板302从第一柱体205和第二柱体206背离过滤网20的一端脱出,实现与过滤网20的分离。
继续参照图2至图4,上述止挡部2031为多个,多个止挡部2031间隔的设置,止挡孔3021为多个,每一止挡部2031穿设在一个止挡孔3021内,通过增加止挡部2031和止挡孔3021的数量,使止挡部2031与止挡孔3021的连接点增多,从而加强过滤网20和固定板302连接关系的稳定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壳体10顶面的进风口101可以设置为多个,相应的,过滤网20和安装板30也设置有多个,多个过滤网20均通过安装口插入壳体10内部,安装板30容置在安装口内,每一过滤网20滑设在一个进风口101的壳体10顶面内侧的滑槽内,每一安装板30与过滤网20的一端连接。为了方便描述,以两个进风口101为例,继续参照图1,以图1所示方位为例,左侧的进风口101为第一进风口101,右侧的进风口101为第二进风口101;过滤网20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过滤网20和第二过滤网20,第一过滤网20滑设在壳体10顶面内壁上第一进风口101相对的两侧,第二过滤网20滑设在壳体10顶面内壁上第二进风口101相对的两侧;安装板30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安装板30和第二安装板30,第一安装板30与第一过滤网20的一端连接,第二安装板30与第二过滤网20的一端连接,第一安装板30与第二安装板30连接,容置在安装口内。具体的,第一安装板30和第二安装板30可以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也可以通过铸造的方式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包括壳体10以及过滤网20;壳体10的顶面设置有进风口101,壳体10顶面的内侧设置有滑槽;壳体10上与顶面相邻的安装侧面上设置有安装口,过滤网20由安装口插入到壳体10内部,且过滤网20滑设在滑槽内;通过上述设置,可由安装口直接插入或者拉出过滤网20;与面板覆盖在开口上,拆卸面板后,过滤网20由开口取出相比,无需拆卸面板即可完成过滤网20的拆卸过程,拆卸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用户体验良好。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过滤网;所述壳体的顶面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顶面的内侧设置有滑槽;所述壳体上与所述顶面相邻的安装侧面上设置有安装口,所述过滤网由所述安装口插入到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过滤网滑设在所述滑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内机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过滤网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板容置在所述安装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包括与所述安装侧面平行的装饰板以及与装饰板垂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装饰板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装饰板连接,且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可拆卸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止挡孔,所述过滤网上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穿设在所述止挡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均穿设在所述止挡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背离所述过滤网的一端具有第一止挡凸缘,所述第二柱体背离所述过滤网的一端具有第二止挡凸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凸缘和所述第二止挡凸缘呈圆锥状或者棱锥状,所述第一止挡凸缘朝向第一柱体一端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止挡凸缘背离第一柱体一端的面积,所述第二止挡凸缘朝向第二柱体一端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止挡凸缘背离第二柱体一端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为多个,多个所述止挡部间隔的设置,所述止挡孔为多个,每一所述止挡部穿设在一个所述止挡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抵顶在所述壳体的内侧面上。
CN201911014175.7A 2019-10-23 2019-10-23 空调内机 Pending CN1126967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4175.7A CN112696735A (zh) 2019-10-23 2019-10-23 空调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4175.7A CN112696735A (zh) 2019-10-23 2019-10-23 空调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6735A true CN112696735A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05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14175.7A Pending CN112696735A (zh) 2019-10-23 2019-10-23 空调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9673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38309A (ja) * 2002-10-17 2004-05-13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203895066U (zh) * 2014-05-26 2014-10-22 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扣式led显示屏模块
CN105953312A (zh) * 2016-07-22 2016-09-21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6291325U (zh) * 2016-11-29 2017-06-30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6377829U (zh) * 2016-12-01 2017-08-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网结构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38309A (ja) * 2002-10-17 2004-05-13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203895066U (zh) * 2014-05-26 2014-10-22 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扣式led显示屏模块
CN105953312A (zh) * 2016-07-22 2016-09-21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6291325U (zh) * 2016-11-29 2017-06-30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6377829U (zh) * 2016-12-01 2017-08-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网结构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21390B1 (en) Air conditioner
EP1876396B1 (en) Air conditioner
CN112696735A (zh) 空调内机
CN21034567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5261895U (zh) 一种中框与底座配合结构
CN21271998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204231U (zh) 风管机
CN211261064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1708272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511943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7274781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7209577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238157B (zh) 天井机空气净化装置及天井机
CN210197639U (zh) 空调器的面框组件及空调器
CN220624341U (zh) 出风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209819735U (zh) 移动空调器
CN216432078U (zh) 一种空调背板及空调
CN212869957U (zh) 一种接水盘及空调器
CN111059626A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215175502U (zh) 天花机及空调器
CN220507229U (zh) 滤网结构、滤网组件及空调器
CN210921592U (zh)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4791729U (zh) 空气净化装置和空调器
CN214536473U (zh) 空调器
CN217685479U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窗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