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2078U - 一种空调背板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背板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2078U
CN216432078U CN202123195971.0U CN202123195971U CN216432078U CN 216432078 U CN216432078 U CN 216432078U CN 202123195971 U CN202123195971 U CN 202123195971U CN 216432078 U CN216432078 U CN 216432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hole
drain
drain pipe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959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强
沈石平
杨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959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2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2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2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背板及空调,属于空调设备的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的空调的排水管内易滋生细菌的技术问题。其中,空调背板包括板体,板体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与空调的底部的间距小于空调的集水盘与空调的底部的间距,且排水孔与空调的底部的间距大于10cm。本申请中排水孔处于集水盘之下,且高于空调底部10cm,使得排水管由集水盘引出穿过排水孔至空调外的过程中,排水管的高度逐渐降低,可防止冷凝水积留在排水管内,防止排水管内细菌滋生,进而使得应用本申请的空调背板的空调运行过程安全卫生。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背板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背板及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是一种常用的控温设备,空调可将控制建筑物室内的温度,空调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冷凝水,冷凝水需要由空调内排出。
相关技术中,空调上的排水管由空调的背部引出至空调外并与集水盒连通,在此过程中若水管弯折会导致空调内的冷凝水无法完全由排水管排出至集水盒内,部分冷凝水长期滞留在排水管内会从而导致排水管内细菌滋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的空调的排水管易滋生细菌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背板及空调。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背板,安装于空调,包括:
板体,开设有供排水管穿过的排水孔,
所述排水孔与所述空调的底部的间距小于所述空调的集水盘与所述空调的底部的间距,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空调的底部的间距大于10cm。
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背板中,通过将板体上的排水孔与空调底部的间距设置为小于空调的集水盘与空调底部的间距,使得排水孔位于空调的集水盘的下侧,这样由空调的集水盘引出的排水管延伸至背板上的排水孔位置的过程中,排水管与空调底部的间距可逐渐减小,从而防止冷凝水积留和回流于排水管处于空调集水盘和板体上的排水孔之间的部分。板体上的排水孔与空调底部的间距设置为大于10cm,使得排水孔的高度可高于空调外部的排水口,从而使得排水管由排水孔引出至与空调外部的排水口连通的过程中,排水管与空调底部的间距也逐渐减小,这样使得冷凝水可由排水管直接排入至空调外部的排水口处,防止冷凝水积留在排水管内,从而防止排水管内滋生细菌,最终可使得应用本申请的空调背板的空调运行过程中安全卫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孔与所述空调的底部的间距为40cm-50c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孔的内壁与所述板体的相对两板面为圆弧过渡。
通过将排水孔的内壁与板体的板面圆弧过渡可起到保护排水管的目的,防止排水管受磨损而破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排水孔分设于所述板体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板体还开设有新风口。
通过设置新风口使得空调的新风管可穿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板体为弧形板,所述板体还开设有至少两个提拉槽,至少两个所述提拉槽分设于所述板体的两侧,且所述提拉槽的延伸方向相对。
通过设置提拉槽可便于操作者将空调背板安装到空调上,或将空调背板从空调上拆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板体上开设有出管口,所述出管口与所述空调的底部的间距小于所述排水孔与所述空调的底部的间距,所述出管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二挡板。
出管口可供空调的其它管线穿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背板还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封堵于所述排水孔,且所述第一挡板的厚度小于所述板体的厚度。
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可在排水孔不使用时封堵排水孔,以防止空调外部的灰尘杂质通过排水孔进入至空调内,在需要使排水管穿过排水孔的情况下,可将第一挡板拆卸以使排水孔可供排水管穿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孔具有邻近空调内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所述排水孔内,所述第一挡板朝向所述第一端的板面与所述第一端具有间距。
通过将第一挡板设置于排水孔内,且使第一挡板朝向第一端的板面与排水孔的第一端具有间距,使得第一挡板内陷于排水孔内,可达到标记第一挡板位置的目的,在需要拆卸第一挡板时,便于找准排水孔的位置,同时还可使得板体背向空调内部的一侧表面相对较为平整,外观更简洁美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背板还包括延长部,所述延长部具有贯通所述延长部的通孔,所述延长部设置于所述板体朝向所述空调内部的一侧,且所述通孔与所述排水孔连通。
由于板体的整体厚度相对较薄,因此将排水管直接穿过排水孔会导致排水孔的内壁对排水管的局部位置形成的压强较大,导致排水管磨损,通过设置延长部,延长部内的通孔的内壁可起到支撑排水管的目的,防止排水管损坏。
第二方面,基于上文的空调背板,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包括上文的空调背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还包括柜体、集水盘和排水管,所述空调背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柜体的一侧,所述排水管具有与所述集水盘连通的第一端,以及穿过所述排水孔延伸至所述柜体外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排水管与所述空调的底部的间距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柜体和所述板体开设有对应的固定孔,所述板体朝向柜体内的一侧板面上设置有扣位筋,所述扣位筋可卡接于所述柜体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空调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空调背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空调背板的后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第一挡板将排水孔封堵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延长部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空调的排水管与排水口连通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板体,110-排水孔,111-第一挡板,120-提拉槽,130-出管口,131-第二挡板,140-新风口,150-固定孔,160-扣位筋,170-延长部,
200-柜体,210-排水管,
300-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背板,包括板体100。该空调背板可安装于空调的背部,起到保护空调内部部件的目的。
其中,板体100为空调背板的基础构件,板体100可为空调背板的其它至少部分部件提供安装基础,板体100上开设有排水孔110,排水孔110可供空调的排水管210穿过。
应理解的是,空调在制冷运行过程中可将室内温度降低,空调可将室内的水蒸气(气态水)吸入至空调内,水气态(气态水)遇冷后可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最终可集中在空调内部的集水盘上。空调的排水管210的一端与集水盘连接,排水管210的另一端可延伸至空调外部,排水管210可将集水盘上的冷凝水导出至空调外排出。
上文的排水孔110与空凋的底部间距为第一间距,空调的集水盘的与空调的底部的间距为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这样在空调摆放到位后,排水孔110的高度低于集水盘的高度,那么由集水盘引出的排水管210在延伸至排水孔110的过程中,排水管210与空调底部的间距逐渐减小,即排水管210的高度逐渐降低,这样可使得冷凝水由集水盘流动,并通过排水管210流动至排水孔110位置时,排水管210内的冷凝水不会回流,这一段排水管210内也不会积留冷凝水,从而可防止冷凝水积留在排水管210内滋细菌。
上文的排水孔110与空调的底部的间距具体可设置为大于10cm,具体来说,排水管210的一端与集水盘连接后,排水管210的另一端穿过排水孔110后需要与接入空调外部的排水口300,以将冷凝水排放,因此,为了使排水管210由排水孔110穿出至与空调外部的排水口300相接的过程中,冷凝水不会回流和积留在排水管210内,排水孔110的高度应设置为大于空调外部排水口300的高度,这样排水管210由板体100的排水孔110穿出后与空调外部的排水口300连通的过程中,排水管210与空调底部的间距逐渐减小,即排水管210的高度逐渐降低,可使得冷凝水由排水孔110位置排出至空调外部的排水口300处的过程中在排水管210内始终向下流动,这样冷凝水不会回流和积留在排水管210内。
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背板中,通过将板体100上的排水孔110与空调底部的间距设置为小于空调的集水盘与空调底部的间距,使得排水孔110位于空调的集水盘的下侧,这样由空调的集水盘引出的排水管210延伸至板体100上的排水孔110位置的过程中,排水管210与空调底部的间距可逐渐减小,从而防止冷凝水积留和回流于排水管210内。板体100上的排水孔110与空调底部的间距设置为大于10cm,使得排水孔110的高度可高于空调外部的排水口300,从而使得排水管210由排水孔110引出至与空调外部的排水口300连通的过程中,排水管210与空调底部的间距也逐渐减小,这样使得冷凝水可由排水管210直接排入至空调外部的排水口300内,防止冷凝水积留在排水管210内,从而防止排水管210内滋生细菌,最终可使得应用本申请的空调背板的空调运行过程中安全卫生。
本申请实施例的板体100上的排水孔110的与空调底部的间距具体可设置为40cm-50cm,与空调底部间距40cm-50cm使得排水孔110的位置接近于板体100的中间位置,这样可排水孔110距离板体100的边沿具有一定的间距,以降低排水孔110对板体100结构强度的影响,使得板体100仍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排水管210可穿过板体100上的排水孔110,因此板体100上的排水孔110为贯穿板体100的通孔,排水孔110的内壁与板体100相对两板面的连接处可采用圆弧过渡连接,以使排水孔110的内壁与板体100的连接处形成圆弧过渡段,这样当排水管210穿过排水孔110时排水管210的外壁可与圆弧过渡段接触,圆弧过渡段可起到保护排水管210的目的,防止排水管210的外壁被划伤,避免排水管210出现漏液现象。
当然,为了更进一步地保护排水管210,排水孔110的内壁还可设置柔性垫圈,柔性垫圈可延伸至排水孔110外与板体100的至少部分板面贴合,柔性垫圈可垫设在排水管210和排水孔110之间并支撑排水管210,柔性垫圈可起到保护排水管210的外壁的作用。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通过加强排水管210的外表面强度的方式来达到保护排水管210的目的。具体,可将排水管210与排水孔110接触的部分包覆保护圈,这样使得排水管210的外壁不与排水孔110直接接触,也起到了保护排水管210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板体100上还可开设用于使新风管穿过的新风口140。应理解的是,部分空调除了具有制冷和制热功能,还集成了新风功能,集成了新风功能的空调可将室外的新鲜空气过滤后输入至室内,并将室内的浑浊空气排出至室外,以达到换气的目的。因此,该类空调上还集成了新风管,板体100上开设新风口140使得新风管可由新风口140伸出至空调外,使得外部新鲜空气可通过新风管吸入至空调内。
由于为了使空调的新风换气效率较高,新风管的口径可设置较大,这样单位时间内通过新风管吸入至空调内的气体的流量也相对更大,相应的,新风口140的内径配合于新风管的外径,使得新风口140的内径也较大,因此新风口140可设置在板体100的中间部分,从而降低新风口140对板体100整体结构强度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升空调的冷凝水排出的效率,空调可设置多个排水管210,多个排水管210可增大冷凝水排出的流量。相应的,板体100上可开设多个排水孔110,多个排水孔110可供多个排水管210穿过。
当然,在空调的排水管210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板体100上也可开设多个多个排水孔110,多个排水孔110可分布于板体100上的各个部分,可根据空调外部的排水口300的具体位置,使空调排水管210穿过与空调外部排水口300最为接近的排水孔110,这样可避免排水管210多次弯折,使空调内的冷凝水可更快速地排出,同时也可减小排水管210的长度,减小了排水管210的用量。
具体的,排水孔110的数量可设置为两个,两个排水孔110可设置在板体100的两侧,这样可根据空调外部的排水口300的位置选择排水管210所要穿过的排水孔110。
当然,排水孔110的数量还可设置为三个,三个排水孔110中一个排水孔110设置在板体100的中间部分,另外两个排水孔110可设置在板体100的两侧。
为了使本申请的空调背板可方便地安装在空调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板体100上还可开设提拉槽120,在将板体100安装在空调上或将板体100从空调上拆卸时,操作者的手指可扣入至提拉槽120内,以使操作者可更加方便地抓取板体100。
具体的,板体100可采用弧形板结构,提拉槽120的数量可设置为两个,两个提拉槽120设置在板体100的相对两侧,这样操作者在安装和拆卸背板时,双手可分别扣入至两个提拉槽120内,使得操作者安装和拆卸板体100更加方便。
两个提拉槽120的延伸方向可相对设置,这样两个提拉槽120的延伸方向均朝向板体100,从而可降低板体100的整体厚度,同时提拉槽120设置在板体100的两侧也使得在正面观察板体100时提拉槽120处于隐藏状态,使得板体100的外形更加整洁美观。
提拉槽120的槽口的宽度尺寸可设置为15mm-20mm,,长度尺寸可设置为50mm-60mm,深度尺寸可设置为大于10mm,这样可便于操作者将多根手指插入至提拉槽120内,从而使得操作者可更加方便地施力,以将板体100从空调上拆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空调的其它管线,具体如冷媒液管、冷媒气管和电源线等可伸出至空调外,板体100上还可开设出管口130,冷媒液管、冷媒气管和电源线可由出管口130穿出至空调外。具体的,出管口130与空调底部的间距小于排水孔110与空调底部的间距,这样使得出管口130和排水孔110可有序合理地分布在板体100上。
当然,应注意的是,出管口130也可供空调的排水管210穿过,具体的,当空调外部的排水口300的高度低于出管口130的高度时,空调的排水管210可穿过出管口130后与空调外部的排水口300连通,这样通过排水管210排出的冷却液也不会积留在排水管210内。
因此,参考图3,板体100的排水孔110处还可设置第一挡板111,第一挡板111可封堵于排水孔110,这样当空调外部的排水口300的高度低于出管口130的高度时,可使排水管210穿过排水孔110后与空调外部的排水口300连通。此时第一挡板111封堵于排水孔110,减少了板体100上的开孔数量,使得板体100的外观更加整洁,同时也减少了进入至空调内部的灰尘量。
第一挡板111的厚度小于板体100的厚度,从而使得第一挡板111的结构强度小于板体100的结构强度,这样当空调外部的排水口300的高度高于排水孔110的高度时,可通过将第一挡板111破坏拆卸的方式使排水孔110贯通板体100,从而使得排水管210可穿过排水孔110。第一挡板111的厚度具体可设置为6mm-10mm,优选的可设置为8mm。
具体来说,可通过裁剪设备将第一挡板111从板体100上剪切掉,或者通过击锤将第一挡板111敲落的方式使第一挡板111与板体100分离,从而使排水孔110贯通,这样可根据需要将空调的排水管210穿过排水孔110。
第一挡板111还可设置于排水孔110内,排水孔110具有朝向空调内部的第一端,并且第一挡板111邻近排水孔110的第一端的板面与排水孔110的第一端具有间隙,的两个板面均具有间隙。这样第一挡板111内陷于排水孔110内,使得第一挡板111封堵于排水孔110时第一挡板111的位置易于被观察到,从而便于将第一挡板111拆卸。同时,第一挡板111内陷于板体100朝向空调内部的一侧,使得板体100背向空调内部一侧的板面表面相对平整,外观更加简洁美观。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111还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封堵与板体100连接,并封堵于排水孔110,具体来说,第一挡板111与排水孔110可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第一挡板111的外形与排水孔110的孔形配合。
相应的,出管口130处可设置可拆卸的第二挡板131,第二挡板131也可将出管口130封堵,这样空调处于未使用状态时通过第二挡板131封堵出管口130,以防止外部灰尘杂质进入至空调内,从而起到保护空调的目的。
当排水管210穿过排水孔110时,排水孔110的内壁可支撑部分排水管210,由于板体100的厚度相对较薄,因此会导致排水孔110的内壁对排水管210的局部压力过大,而导致排水管210易损坏。
因此,参考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空调背板还可设置延长部170,延长部170设置于板体100朝向空调内部的一侧板面上,延长部170内具有贯通延长部170的通孔,并且该通孔与排水孔110连通,延长部170的通孔的内径不大于排水孔110的内径,这样可当排水管210穿过通孔和排水孔110时,通孔的内壁可支撑排水管210,通孔的内壁与排水管210较大的接触面积可使得排水管210的外壁不会磨损。
实施例二
基于上文的空调背板,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了上文的空调背板,空调背板设置在空调的背部一侧。
具体来说,参考图6,空调包括柜体200、集水盘和排水管210,空调背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柜体200上,具体的,可安装在柜体200上背向空调出风口一侧的外壁上。这样当需要对空调内部的部件进行检修时,可通过将背板从柜体200上拆卸的方式使得空调内部的结构件外露,从而对空调内部的结构件进行检修。
集水盘设置在柜体200内,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可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吸入并冷却形成冷凝水,冷凝水在空调内最终可集中在集水盘上,从而达到收集冷凝水的目的。排水管21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排水管210的第一端与集水盘连通,排水管210的第二端可穿过板体100上的排水孔110并延伸至与空调外部的排水口300连通,这样可将集水盘上的冷凝水通过排水管210排出至空调外部的排水口300中,从而防止冷凝水积留在空调内而滋生细菌。
在排水管210的第一端到排水管210的第二端的方向上,即排水管210由集水盘延伸至与空调外部的排水口300连通的过程中,排水管210与空调底部的间距逐渐减小,这样排水管210的高度整体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冷凝水进入至排水管210内后,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可由排水管210直接排出至空调外部的排水口300内,从而使得冷凝水不会积留在排水管210内,防止空调内部滋生细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板体100可与空调的柜体200可拆卸连接,柜体200和板体100上可分别开设固定孔150,且柜体200上的固定孔150与板体100上的固定孔150对应设置,通过向固定孔150内安装固定件的方式将板体100与柜体200固定,当需要将板体100从柜体200上拆卸时,可将固定件从固定孔150内拆卸,再将板体100从柜体200上取下。
具体来说,固定孔150可设置为螺孔,固定件可设置为螺栓,将板体100上的固定孔150与柜体200上的固定孔150对齐后,向螺孔内旋入螺栓可将柜体200和板体100固定。
为了便于将板体100安装到柜体200上,板体100朝向柜体200一侧的板面上还可设置扣位筋160,具体来说,扣位筋160设置在板体100的边沿处,扣位筋160可将板体100卡接在柜体200上。具体在将板体100安装到柜体200上时,可通过板体100上的扣位筋160快速地将板体100固定在柜体200上,随后再通过固定件与固定孔150配合的方式使板体100与固体完全固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Claims (11)

1.一种空调背板,安装于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体(100),开设有供排水管(210)穿过的排水孔(110),
所述排水孔(110)与所述空调的底部的间距小于所述空调的集水盘与所述空调的底部的间距,且所述排水孔(110)与所述空调的底部的间距大于1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110)与所述空调的底部的间距为40cm-5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110)的内壁与所述板体(100)的相对两板面为圆弧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1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排水孔(110)分设于所述板体(100)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00)为弧形板,所述板体(100)还开设有至少两个提拉槽(120),至少两个所述提拉槽(120)分设于所述板体(100)的两侧,且所述提拉槽(120)的延伸方向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背板还包括第一挡板(111),所述第一挡板(111)封堵于所述排水孔(110),且所述第一挡板(111)的厚度小于所述板体(100)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110)具有邻近所述空调内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挡板(111)设置于所述排水孔(110)内,所述第一挡板(111)朝向所述第一端的板面与所述第一端具有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背板还包括延长部(170),所述延长部(170)具有贯通所述延长部(170)的通孔,所述延长部(170)设置于所述板体(100)朝向所述空调内部的一侧,所述通孔与所述排水孔(110)连通,且所述通孔的内径不大于所述排水孔(110)的内径。
9.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背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柜体(200)、集水盘和排水管(210),所述空调背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柜体(200)的一侧,所述排水管(210)具有与所述集水盘连通的第一端,以及穿过所述排水孔(110)延伸至所述柜体(200)外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排水管(210)与所述空调的底部的间距逐渐减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200)和所述板体(100)开设有对应的固定孔(150),所述板体(100)朝向柜体(200)内的一侧板面上设置有扣位筋(160),所述扣位筋(160)可卡接于所述柜体(200)内。
CN202123195971.0U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空调背板及空调 Active CN216432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95971.0U CN216432078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空调背板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95971.0U CN216432078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空调背板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2078U true CN216432078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18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95971.0U Active CN216432078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空调背板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20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32078U (zh) 一种空调背板及空调
KR100356247B1 (ko) 공기 조화기용 응축물 배수구
CN1884927B (zh) 空调机
WO2007012157A1 (en) Condensate drain hose arrangement for an evaporator unit
CN211854411U (zh) 接水盘、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511912U (zh) 空调室内机
KR100852948B1 (ko) 천장형 에어컨 세척가대
CN211011735U (zh) 一种采用水冲除霜的吊顶冷风机
CN217979220U (zh) 新风空调器凝水排出结构
CN216203961U (zh) 一种厨房空调
KR20070005172A (ko) 공기조화기의 디스챠지 그릴
CN216481307U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器
CN210921592U (zh)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775879U (zh) 空气处理机组
JP3840169B2 (ja) 気液分離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KR20050064963A (ko) 덕트형 공기조화기의 배관 지지구조
KR100548985B1 (ko) 에어필터의 회동 장착구조를 갖는 에어컨
CN219693346U (zh) 一种空调式吸油烟机
CN211822995U (zh) 一种半包围型对流器
CN215909282U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214841254U (zh) 排水接头和空调器
CN220507232U (zh) 一种船用空调柜机的出风装置
CN213514134U (zh)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800166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146917U (zh) 一种空调面板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