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95419B - 屏蔽装置,屏蔽方法和纤维网铺设器 - Google Patents

屏蔽装置,屏蔽方法和纤维网铺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95419B
CN112695419B CN202011138718.9A CN202011138718A CN112695419B CN 112695419 B CN112695419 B CN 112695419B CN 202011138718 A CN202011138718 A CN 202011138718A CN 112695419 B CN112695419 B CN 1126954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ing
web
housing
belt
shiel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87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95419A (zh
Inventor
A·迈耶
E·哈伯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efa Solutions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Autefa Solutions Germany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efa Solutions Germany GmbH filed Critical Autefa Solutions Germany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2695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5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95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5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25/00Lap-forming devices not integral with machines specified ab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0/00Advancing webs
    • B65H20/06Advancing webs by friction band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5/00Carding machines or accessories; Card clothing; Burr-crushing or removing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carding or other preliminary-treatment machines
    • D01G15/02Carding machines
    • D01G15/12Details
    • D01G15/40Feeding apparatus
    • D01G15/44Intermediate fee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纤维网铺设器(1)中移动的纱层幅材(2)的屏蔽装置,其中,纱层幅材(2)具有下侧(6)、上侧(7)和位于其纵向边缘上的侧面(4),并且以下侧(6)放置在纤维网铺设器(1)的铺设带(10)上的方式沿幅材方向(7)被供应给可移动的上部主车(13),其特征在于,屏蔽装置(3)具有机壳(25),机壳被如下地设计并且能够布置或被布置在纤维网铺设器(1)中:即,机壳覆盖位于铺设带(10)上并且被供应给可移动的上部主车(13)的纱层幅材(2)的沿着幅材方向(7)延伸的侧面(4),并且屏蔽外部环境影响。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屏蔽方法和一种纤维网铺设器。

Description

屏蔽装置,屏蔽方法和纤维网铺设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装置、一种屏蔽方法和一种纤维网铺设器,它们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前述部分所述的特征。
背景技术
由专利文献EP3015578A1和EP3150753A1已知这种具有屏蔽装置的纤维网铺设器。在此,下侧位于铺设带上并且被输送到可移动的上车的纱层幅材在其上侧被平放的且被同步运行驱动的带完全覆盖。此外,还公开了使用多个平行的金属线或皮带来代替该覆盖带,以局部地覆盖纱层幅材上侧。
专利文献DE4217285C1讨论了在补偿了角度误差的情况下将纱层从下面的铺设车发送到纤维网铺设器的导出带上,其中,所铺设的纤维网被附加的覆盖带覆盖,并且铺设车上携带的保护板被布置在铺设车与覆盖带之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好的屏蔽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特征来实现。
所要求保护的屏蔽技术,即,屏蔽装置、配备有该屏蔽装置的纤维网铺设器以及屏蔽方法,具有多种优点。
屏蔽装置是可独立制造和可销售的产品。其可以在纤维网铺设器的制造过程中被装入。但是,也可以将其加装在现有的纤维网铺设器上。为此对该屏蔽装置进行了相应设计和准备。
所要求保护的屏蔽技术使得能够用机壳来覆盖并保护铺设带上的纱层幅材的沿着幅材方向延伸的侧面。纱层幅材具有位于铺设带上的下侧、上侧和位于纵向边缘上并彼此相对的侧面。下侧和上侧的宽度尺寸大于边缘侧侧面的高度尺寸。
这种覆盖的作用在于使纱层幅材的这些侧面屏蔽外部的环境影响、特别是气流。特别优选地,根据屏蔽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机壳在其所有的自由的表面上至少局部地覆盖并屏蔽位于铺设带上的纱层幅材。
这使得通过运行的铺设带所输送的纱层幅材可以在屏蔽通道中运输,该屏蔽通道至少在侧向被机壳封闭并且在下面被铺设带封闭。气流、特别是涡流可以被运行的纱层幅材挡住,从而不会对纱层幅材造成负面影响。通过该屏蔽技术,可以特别是防止纱层幅材的侧面纵向边缘的侧向压入或折叠,并且还可能防止部分纱层幅材相对于铺设带的临时抬升。还可以避免在纱层幅材中出现不期望的吹风和由此导致的的结构变化。对此而言,有由机壳和铺设带形成的U形和向上至少局部敞开的屏蔽通道就足够了。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屏蔽通道还在上侧被封闭,并因此至少局部地在周向方向上被环绕封闭。
机壳可以至少在一侧是间隔开地覆盖所述纱层幅材。该间隔例如可以存在于纱层幅材的上侧与机壳的顶部区域之间。由此,可以在纱层幅材上方形成流动平稳的自由空间或气体空间。在纱层幅材的侧面上,覆盖同样可以是间隔开的。该侧向间隔可以小于向上的间隔。
机壳例如被静止地可安装或安装在纤维网铺设器中。它可以具有刚性的设计。机壳可以布置在主车、特别是布置在上部主车或者说上车的上方。
通过这种间隔开的覆盖,在铺设带上输送的纱层幅材不会与机壳发生物理接触。由此可以避免由于这种物理而对纱层幅材产生的不利影响。然而,机壳可以与运行的铺设带优选密封地接合,以便由此形成所述密封覆盖的屏蔽通道。机壳和所形成的屏蔽通道可以在端侧敞开或者根据需要被至少局部地封闭。
机壳具有对于外部环境影响、特别是气流而言不可穿透的壁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机壳具有罩状的形状并且至少局部地遮盖铺设带和位于其上的纱层幅材。在此,壁部被设计为相应于侧壁区域和顶部区域。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壁部可以仅具有侧向的壁区域并且向上是敞开的。另一方面,机壳可以密封地连接到铺设带上,在此,在联接部位处同样可以防止外部的环境影响、特别是气流进入到被包封的纱层幅材中。
所提到的关于方向的上、下和侧向关系到纱层幅材关于铺设带的位置,特别在铺设带上的位置。在纤维网铺设器的常规设计中,纱层幅材以其下侧位于铺设带上。但是其它的设计也是可行的。
机壳在已安装于纤维网铺设器中的情况下可以沿着铺设带和纱层幅材在所述的幅材方向上以及沿着主车、特别是上车的行进路线转弯。所述行进路线和幅材方向可以具有相同的纵向分量。它们可以特别是同向的。
机壳可以与铺设带共同作用并且与铺设带、特别是与其侧向的纵向边缘密封地接合。机壳可以与纵向边缘处于横向于幅材方向地重叠并因此有利地密封接合中。机壳可以在其长度上或者说沿幅材方向观看与铺设带有不同的接合。
机壳可以沿其长度分成多个子区域。机壳可以在第一个子区域中底接(untergreifen)铺设带,并在其他的子区域中搭接铺设带。在重叠部之间保留有敞开的缝隙。
所述子区域可以沿幅材方向一个接一个地布置,并且彼此密封地邻接。在这些子区域上,可以在壁部、特别是下壁上形成不同的壁部区段。在子区域和壁部区段的过渡部位上可以存在用于铺设带以及位于其上的纱层幅材的支撑装置、特别是可转动的支撑辊。该铺设带还被称为纱层引导铺设带或进料带。子区域的侧壁可以在过渡部位处重叠并且侧向地屏蔽纱层幅材。
使机壳这样分段地底接和重叠在纱层引导铺设带上对于使屏蔽和密封效果适应于上部主车、特别是上车的行进移动是有利的。机壳被底接在铺设带上的子区域或壁部区段可以位于所述上部主车的行进路线之外的区域中。所述具有搭接的子区域或壁部区段可以位于所述主车的行进路线区域中。通过这样的搭接,在所述主车的行进运动过程中,柔性的铺设带可以与其上所铺设的纱层幅材一起以滚动运动的形式从机壳向下脱开或向上卷起。纱层幅材与机壳之间的侧向间隔对于这种脱开和卷起以及对于使纱层幅材无碰撞地穿过重叠部之间的自由缝隙是有利的。对于供给中的纱层幅材,直到其进入所述的上部主车、特别是上车,以及进入其接收区域和进料区域,都能够确保这种屏蔽功能。
机壳在安装于纤维网铺设器中的情况下可以在长度上沿着引导纱层的铺设带延伸越过易受干扰的区域。机壳例如可以在长度上特别是延伸越过主车的行进路线。机壳可以从纤维网铺设器的边缘处的供给侧的并且至少基本无干扰的区域(例如,滑架的供给侧的端部区域)一直延伸到所述的主车、特别是上车,并延伸超过它。
供给侧的端部区域可以布置在纤维网铺设器的端侧上,并且可以是纱层幅材进入纤维网铺设器中的入口区域。机壳可以终止于该供给侧的端部区域。
在安装情况下,当机壳位于其行进路线的最靠近供给侧的端部区域的端部位置(42)处时,机壳可以延伸到所述的上部主车、特别是上车。此外,机壳也可以在上部主车的行进路线的外部延伸并越过。机壳可以延伸到上部主车的行进路线中的距离所述供给侧的端部区域最远的端部位置处。在该远离的端部位置处,机壳可以搭接所述的主车并且在其后边缘区域处或在其后部终止。据此,机壳遮盖了纱层幅材在所述上部主车、特别是上车中的进料部位。在所述端部位置之间的另一行进路线位置上,机壳还延伸经过所述主车和进料部位。
机壳可以具有一直的延伸部。该延伸部可以具有上述的敞开的端侧。此外,其还可以被构造为盒状的,并且具有带有所述缝隙的、基本上为C形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形状可以是棱柱形的或圆形的。机壳及其壁部具有沿着行进方向延伸的侧壁,和必要时被密封连接到侧壁上的顶壁以及分别相应连接到侧壁的下壁,该下壁与铺设带、特别是其纵向边缘侧向地重叠。该下壁可以具有上述的被底接和搭接的壁部区段。其可以在中间区域中具有与C形对应的上述的缝隙状开口。
机壳可以被设计为尺寸可调的。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机壳的高度是可调的。特别地,在下壁上形成并且分段地底接和搭接铺设带的壁部区段可以被调节其高度并适应铺设带。它们可以在与铺设带、特别是其各个纵向边缘的接触区域处具有密封的覆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纤维网铺设器被设计为交叉铺设器。替代地,其也可以被设计为其它的方式,例如纵向铺设器等。纤维网铺设器具有多个(例如两个)主车。其可以是上部主车,其也被称为上车。另一方面,也可以存在下部主车,也被称为铺设车。上部主车可以是沿着纱层幅材的幅材方向或供给方向的第一主车。但是也可以有其它的主车设计。
纤维网铺设器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铺设带,其中至少一个铺设带被引导经过所述的主车并且特别是上部主车或者说上车。纤维网铺设器可以被设计为所谓的带铺设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可以具有两个或更多个铺设带,例如三个铺设带。该一个或多个铺设带也可以被引导经过一个或多个另外的主车,特别是下部主车或者说铺设车。
在所述的主车之间,特别是在上车与铺设车之间,可以将纱层幅材嵌入两个铺设带之间。据此,其可以从一个主车被直接输送到另一个主车。在此,纤维网铺设器是被设计为同向纤维网铺设器(Gleichlaufleger),其中所述的主车始终沿相同的方向并且以不同的路径长度以及行进速度运动。替代地,所述主车之间的纱层幅材和铺设带可以被引导通过纤维网铺设器的机器支架中的静止的转向部,在此形成所谓的反向纤维网铺设器,其中所述主车是沿相反的方向并以不同的路径长度和速度运动。
主车可以沿纤维网铺设器的导出带移动,并将所供给的纱层幅材铺设在导出带上,在此形成单层的或多层的无纺布。屏蔽装置的机壳被布置在铺设带的通向上部主车或者说上车并且其上有所输送的纱层幅材的带部分上。
引导纱层的铺设带可以被引导通过转向件并张紧。转向件可以特别是可转动的转向辊。转向件位于纤维网铺设器的供给侧端部区域上并且例如固定地布置在这里。另一方面,它们位于所述的主车、特别是上车上。
布置在被底接和搭接的壁部区段之间的过渡部位处的、可转动的支撑辊或其他的支撑件可以附加地支撑脱开的铺设带。支撑辊或支撑件可以特别是位于主车行进路线的所述端部位置的附近和外侧,该端部位置是被最靠近纤维网铺设器的供给侧端部区域地设置。支撑辊或支撑件可以在所述主车的行进运动期间,在机壳的下侧支持和限定前述的铺设带的脱开和卷起功能。另一方面,如果所述主车位于距离所述端部区域最远的端部位置上,则可以实现对大幅张紧的铺设带的附加支撑功能。支撑辊或支撑件可以被布置在屏蔽装置上或布置在纤维网铺设器上。
纤维网铺设器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辅助车,该辅助车在每个铺设带上引出一个带圈(Bandschlauf)并支撑。这些可沿幅材方向移动的辅助车可以分别与相应的主车联接并且可以执行取决于主车移动的行进运动。
辅助车可以带有带圈地布置在屏蔽装置的上方并移动。在此,具有封闭的顶部区域或沿周向方向环形封闭的屏蔽通道的机壳可以保护移动的纱层幅材免受主车的干扰影响,例如空气涡流。另一方面,所述辅助车可以被有利于运动学和节省空间地布置在纤维网铺设器上并运动。可以将另一个辅助车带有带圈地布置在屏蔽装置的下方。在此,其可以布置在屏蔽装置与纤维网铺设器的导出带之间。铺设带和密封地连接于其上的机壳将保护在铺设带上供给的纱层幅材免受辅助车和带圈的干扰影响。
该屏蔽装置对于纤维网铺设器的构造也是有利的,特别是有利于设计和布置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辅助车。它们可以有利于运动学和节省空间地布置在导出带上方的区域中。在此,可以将至少一个辅助车布置在上部主车与下部主车之间的区域中。这使得能够实现紧凑的结构。这种实施方式也优于在实践中已知的辅助车在导出带下方的布置。可以降低辊单元、支撑装置、张紧装置等的建筑费用。还可以降低纤维网铺设器的结构高度。此外,纤维网铺设器还可以更有利地适应于连接在供给侧和导出侧的设备组件。供给侧的设备组件可以是例如纱层制造机,特别是刺果起绒机、气流垫(Airlay)等。导出侧的设备组件可以是加固装置,特别是针刺机、水刺加固装置等。
纤维网铺设器可以具有机器支架、车导向部和驱动装置。一个或多个主车和一个或多个可能存在的辅助车可以至少部分地具有共同的车导向部,这降低了结构和空间耗费并且允许纤维网铺设器实现紧凑的结构。屏蔽装置对此同样是有利的,因为否则紧凑的设计可能会对所供给的纱层幅材具有特别强的不利干扰影响。被循环驱动的铺设带和一个或多个主车以及一个或多个可能存在的辅助车可以具有驱动装置的分开的驱动组件。这些驱动组件可以具有转动驱动运动或例如用于主车和/或辅助车的线性驱动形式的平移驱动运动。对于一个或多个主车和可能的一个或多个辅助车,可以使用电线性马达来驱动,该电线性马达也可以具有导向功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由机壳和铺设带形成的屏蔽通道可以是空的。在未示出的另一种变型中,在屏蔽通道中或者在屏蔽通道上可以存在用于影响穿过的纱层幅材和/或用于影响位于通道内部空间中的空气的装置。这样的装置可以是例如凹入的、竖直或倾斜的、隔板状的壁等。此外,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屏蔽通道中的气流并使其对准运行的纱层幅材。这可以例如将纱层幅材压向运行的铺设带。利用这样的空气流等,还可以在运行的纱层幅材上施加伸展作用和/或压紧作用。这样的作用可以是局部存在的。这样的装置例如可以是机壳上的导向壁、气门、吹气装置、抽吸装置等。
用于纤维网铺设器、特别是交叉铺设器中的移动纱层幅材的屏蔽方法规定,纤维网铺设器的铺设带上的纱层幅材沿幅材方向被供应给纤维网铺设器的可移动的上部主车、特别是上车,并在其路线上通过布置在纤维网铺设器中的机壳被屏蔽,该机壳覆盖位于铺设带上的纱层幅材的沿着幅材方向延伸的侧面,并且屏蔽外部的环境影响,特别是气流。位于铺设带上的纱层幅材优选地在其所有自由表面上均被覆盖并且被屏蔽外部的环境影响、特别是气流。
优选为罩状的并且配备有外部环境影响、特别是气流不可穿透的壁部的机壳可以密封地连接铺设带。位于铺设带上的纱层幅材至少在一侧、特别是在上侧被间隔开地覆盖。
机壳与铺设带共同作用,并且与铺设带密封地接合。机壳可以特别是与铺设带的纵向边缘处于横向于幅材方向重叠的、优选为密封的接合。
沿纵向方向或幅材方向分成多个、特别是两个子区域的机壳交替地并且各自密封地底接和搭接到铺设带、特别是其在子区域中的纵向边缘。在沿幅材方向看的第一个子区域中是进行底接,在随后的子区域中是进行搭接。从底接到搭接的转换发生在一过渡部位处,该过渡部位布置在上部主车或者说上车的最靠近供给侧的端部位置的区域中。具有机壳搭接的子区域位于上部主车或者说上车的行进路线的区域中。
本发明的其它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所要求保护的屏蔽装置和屏蔽方法以及纤维网铺设器可以具有以下设计特征,这些设计特征可以被单独地或组合地使用。
屏蔽装置的机壳可以被这样设计并可布置或被布置在纤维网铺设器中:即,机壳在其所有的自由表面上均覆盖位于铺设带上的纱层幅材,并且屏蔽外部的环境影响、特别是气流。
屏蔽装置的机壳可以至少在一侧是间隔开地覆盖位于铺设带上并被供应给上部主车的纱层幅材,特别是在上侧。
屏蔽装置的机壳可以呈罩状或者是在安装位置上上面敞开的形状。机壳可以具有对于外部环境影响、特别是气流而言不可穿透的壁部。机壳、特别是其壁部,可以如下地设计并可布置或被布置在纤维网铺设器中:机壳密封地连接到铺设带。
屏蔽装置的机壳可以被这样设计并可布置或被布置在纤维网铺设器中:即,机壳沿着铺设带和纱层幅材在幅材方向上以及沿着主车的、特别是上车的行进路线延伸。
屏蔽装置的机壳可以被这样设计并可布置或被布置在纤维网铺设器中:即,机壳与铺设带共同作用并且与铺设带密封地接合。
屏蔽装置的机壳可以被这样设计并可布置或被布置在纤维网铺设器中:即,机壳与铺设带的纵向边缘处于横向于幅材方向重叠的接合中。该接合可以是密封的。
屏蔽装置的机壳可以沿纵向方向被分成多个子区域。在此,机壳可以被这样设计并可布置或被布置在纤维网铺设器中:即,机壳沿幅材方向看是在一子区域中密封地底接并在另一个子区域中密封地搭接铺设带、特别是铺设带的纵向边缘。机壳可以在下侧底接铺设带,并在上侧搭接铺设带。
机壳被底接在铺设带上的子区域可以布置在纤维网铺设器上的上部主车、特别是上车的行进路线外部的区域中。
机壳被搭接在铺设带上的子区域可以布置在上部主车、特别是上车的行进路线内部的区域中。
铺设带可以沿着所述主车行进路线从上部主车、特别是上车相对地从机壳脱开或者卷起在机壳上。
屏蔽装置和/或纤维网铺设器的机壳可以在子区域之间的过渡部位处具有布置在那里的用于引导纱层的铺设带的支撑件,特别是可转动的支撑辊。
屏蔽装置的机壳可以被这样设计并可布置或被布置在纤维网铺设器中:即,机壳在纤维网铺设器中被布置在上部主车、特别是上车的上方。
屏蔽装置的机壳可以被这样设计并可布置或被布置在纤维网铺设器中:即,机壳在纤维网铺设器中从纤维网铺设器的供给侧的端部区域一直延伸到上部主车、特别是上车,并且必要时还延伸超过它。
屏蔽装置的机壳可以被这样设计并可布置或被布置在纤维网铺设器中:即,机壳一直延伸到上部主车、特别是上车的行进路线的一端部位置,该端部位置距离纤维网铺设器的供给侧端部区域最远。
屏蔽装置的机壳可以被这样设计并可布置或被布置在纤维网铺设器中:即,机壳在上部主车、特别是上车的行进路线的离纤维网铺设器的供给侧端部区域最近的端部位置处延伸超过上部主车、特别是上车。
屏蔽装置的机壳可以被这样设计并可布置或被布置在纤维网铺设器中:即,机壳延伸越过纱层幅材在上部主车、特别是上车上的进料部位。机壳一方面可以终止于纤维网铺设器的供给侧端部区域,另一方面可以终止于上部主车、特别是上车的行进路线的距该端部区域最远的端部位置处。
屏蔽装置的机壳可以具有承载装置,该承载装置被设计用于机壳在纤维网铺设器中的静止布置。该承载装置可以具有用于机壳的壁部的承载架、用于将机壳紧固在纤维网铺设器中的支撑臂。承载装置还可以具有用于支撑件、特别是支撑辊的承载臂,以支撑铺设带。
屏蔽装置的机壳可以具有直的延伸部。
屏蔽装置的机壳可以具有敞开的端侧。
屏蔽装置的机壳可以被构造为盒状的并且具有基本为C形的横截面。该C形可以在安装位置上是向下敞开的。
屏蔽装置的机壳可以具有沿着幅材方向延伸的侧壁。该机壳也可以具有密封地连接到侧壁上的顶壁。屏蔽装置的机壳也可以具有相应连接到侧壁上的下壁,该下壁与铺设带、特别是其纵向边缘侧向地重叠。
下壁可以分别具有与铺设带、特别是其纵向边缘底接的壁部区段以及沿幅材方向紧随其后并且与铺设带、特别是其纵向边缘搭接的壁部区段。
下壁可以在重叠区域中密封地接触铺设带。下壁在重叠区域中还可以具有密封的和有利于滑动的覆层。这也适用于底接和搭接的壁部区段。
所要求保护的纤维网铺设器,特别是交叉铺设器,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并且与主车联接的辅助车,特别是用于铺设带的带圈的张紧车。辅助车可以带有带圈地布置在屏蔽装置的上方和/或下方并且是可移动的。
所要求保护的纤维网铺设器,特别是交叉铺设器,可以具有机器支架、用于一个或多个主车和可能的一个或多个辅助车的车导向部,以及用于一个或多个铺设带和用于一个或多个主车和可能的一个或多个辅助车的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例性和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具有屏蔽装置的纤维网铺设器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纤维网铺设器的另一透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纤维网铺设器的分解前视图,其具有已示出的纱层幅材,
图4示出了根据图1的纤维网铺设器和屏蔽装置的透视纵截面,
图5和图6分别以按照图5中的箭头VI的透视图和侧视图示出了屏蔽装置的机壳,
图7示出了机壳的在被底接的壁部区段与被搭接的壁部区段之间的过渡部位的分解透视图,
图8示出了图7所示的布置按照图6中的切割线VIII–VIII的分解端视图,以及
图9示出了机壳在纤维网铺设器上的布置的简化和抽象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纤维网铺设器,交叉铺设器
2 纱层幅材
3 屏蔽装置
4 侧面
5 上侧
6 下侧
7 幅材方向
8 机器支架
9 端部区域
10 铺设带,进料带
11 铺设带,配对带
12 供给装置,供给带
13 主车,上车
14 主车,铺设车
15 辅助车,张紧车
16 辅助车,张紧车
17 车导向部
18 驱动装置
19 转向件,转向辊
20 带圈
21 支撑件,支撑辊
22 进入部位
23 导出带
24 无纺布
25 机壳
26 壁部
27 内部空间
28 侧壁
29 侧壁
30 顶壁
31 下壁
32 壁部区段
33 壁部区段
34 覆层
35 角形型材
36 承载装置
37 承载架
38 支撑臂
39 用于支撑辊的承载臂
40 调节装置
41 远离的端部位置
42 最靠近的端部位置
43 供给方向
44 导出方向
45 压辊
46 子区域
47 子区域
48 过渡部位
49 自由空间,缝隙
h 高度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的纱层幅材(2)并且用于安装在纤维网铺设器(1)上的屏蔽装置(3)。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屏蔽方法和一种配备有屏蔽装置(3)的纤维网铺设器(1)。
图1示出了具有用于移动的纱层幅材(2)的屏蔽装置(3)的纤维网铺设器(1)。纱层幅材(2)例如被构造为棉絮状的并且由松散的和例如随机布置的纤维形成。它被构造为无纺布产品。纤维可以是人造纤维或天然纤维。纱层幅材(2)具有下侧(6)、上侧(5)和两个侧面(4)。
纱层幅材(2)由未示出的设备组件(例如纱层制造机,特别是刺果起绒机、气流垫等)沿供给方向(43)供应给纤维网铺设器(1)。为此,纤维网铺设器(1)可以具有供给装置(12),例如供给带。在纤维网铺设器(1)中,所供给的单层或多层的纱层幅材(2)被铺设在导出带(23)上形成单层的或多层的无纺布(24),并且从该导出带沿导出方向(44)导出到下游连接的设备组件,例如加固装置、特别是针刺机或水刺加固装置。
所示出的纤维网铺设器(1)被设计为交叉铺设器。其具有机器支架(8),该机器支架具有至少局部存在的侧向挡板。纤维网铺设器(1)在一端侧具有供给侧端部区域(9)。该端部区域可以被设计为所供给的纱层幅材(2)进入到纤维网铺设器(1)及其机器支架(8)中的入口区域。
纤维网铺设器(1)具有多个、例如两个主车(13、14)。这些主车被相叠地布置。在下文中,将上部主车称为上车(13),下部主车称为铺设车(14)。主车(13、14)在环绕的导出带(23)上方横向于或倾斜于导出方向(44)地往复运动。在此,它们通过车导向部(17)在机器支架(8)中被引导。主车(13、14)的行进运动横向于或倾斜于导出带(23)的运动方向和导出方向(44)地指向。
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纤维网铺设器(1)被设计为同向的铺设器,其中,主车(13、14)始终沿相同的方向并在此以不同的行进路线长度和速度运动。下部主车或者说铺设车(14)在导出带(23)的宽度上往复运动,并在此将所供给的纱层幅材(2)在形成无纺布(24)的情况下铺设在导出带(23)上。上部主车或者说上车(13)在下部主车或者说铺设车(14)的一半行进路线上运动,并在此以一半的行进速度运动。
纤维网铺设器(1)具有一个或多个循环的且被环行驱动的铺设带(10、11)。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存在两个铺设带(10、11)。替代地,铺设带的数量可以更少或更多。铺设带(10、11)输送纱层幅材(7)。它们是借助于转向件(19),例如可转动的转向辊,被引导通过主车(13、14)。在机器支架(8)中同样布置有这种用于铺设带(10、11)的转向件(19)。图4示出了铺设带导向部。
铺设带(10)在端部区域(9)处接收所供应的纱层幅材(2),并将其沿幅材方向(7)输送到上部主车或者说上车(13)。该铺设带(10)被称为进料带或引导纱层的铺设带。另一铺设带(11)形成配对带,其同样被引导经过上部主车或者说上车(13)。所供给的纱层幅材(2)在上部主车或者说上车(13)处沿相反方向转向,优选转向180°,其中,纱层幅材随后被接收在铺设带(11、10)之间,并被输送到下部主车或者说铺设车(14)。
上部主车或者说上车(13)具有用于铺设带(10)或者说进料带和纱层幅材(2)的进入部位(22)。配对带(11)可以被输送到例如构造为漏斗形的进入部位(22)上。在该漏斗形区域中也可以布置被钻孔的压辊(45),用于纱层幅材(2)的按压、压缩和通风。铺设带(10)和所放置的纱层幅材在主车或上车(13)上通过多个(例如三个)转向件(19)转向180°。
所示出的纤维网铺设器(1)还具有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辅助车(15、16),这些辅助车可以平行于主车(13、14)地在优选为共有的车引导部(17)上移动。辅助车(15、16)例如被设计为张紧车,其各自引出一铺设带(10、11)的带圈(20)。这用于补偿主车(13、14)的行进速度的波动,例如,用于使无纺布(24)成型并用于避免无纺布(24)的边缘增厚。
辅助车(15、16)分别以合适的方式与一主车(13、14)联接,例如通过牵引装置或通过所联接的驱动器。上部的辅助车(15)与上部的主车(13)联接并且在配对带(11)中引出带圈(20)。下部的辅助车(16)与下部的主车(14)联接并且在进料带(10)中引出带圈(20)。
辅助车(15、16)被布置在导出带(23)的上方。一上部辅助车(15)带有带圈(20)地布置在屏蔽装置(3)的上方。另一辅助车(16)带有带圈(20)地布置在屏蔽装置(3)的下方。其在所述主车(13、14)之间的中间空间中运动。
对于主车和辅助车(13、14、15、16)以及铺设带(10、11),存在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分开的或例如共有的驱动组件。这些驱动组件包括例如可控制的驱动器,例如电动伺服驱动器或线性电动马达。
纤维网铺设器(1)具有上述的屏蔽装置(3)。该屏蔽装置可以在纤维网铺设器的制造过程中被安装或者被加装在现有的纤维网铺设器(1)上。屏蔽装置(3)对于移动的并在铺设带(10)上被供应给上部主车或者说上车(13)的纱层幅材(2)具有保护功能。图9示出了纤维网铺设器(1)和将在下面说明的屏蔽装置(3)的简化和抽象视图。
屏蔽装置(3)具有机壳(25),该机壳在所示出的安装位置上覆盖了位于铺设带(10)上的纱层幅材(2)的沿着幅材方向(7)延伸的侧面(4),并且屏蔽了外部的环境影响、特别是气流。机壳(25)还至少局部地覆盖纱层幅材(2)的上侧(5)并因此覆盖了位于铺设带(10)上的纱层幅材(2)的所有自由表面。纱层幅材(2)以其下侧(6)位于铺设带(10)上。侧面(4)位于纱层幅材(2)的纵向边缘上。
机壳(25)在至少一侧,特别是在上侧(5),优选在所有的自由侧或者说表面上间隔开地覆盖位于铺设带(10)上的纱层幅材(2)。所示出的机壳(25)具有例如罩形的形状,并且具有对于外部的环境影响、特别是气流而言不可穿透的壁部(26)。在安装位置上,机壳(25)密封地连接到铺设带(10)上,特别是连接到其纵向边缘上。在此,上述的屏蔽通道由机壳(25)和铺设带(10)形成。
机壳(25)在幅材方向(7)上沿着铺设带(10)和所放置的纱层幅材(2)以及沿着上部主车、特别是上车(13)的行进路线延伸。延伸方向可以平行地伸展。它们优选是直的。
机壳(25)从供给侧端部区域(9)沿幅材方向(7)一直延伸到上部主车或者说上车(13),并在必要时延伸超过该上部主车或者说上车。机壳(25)布置在所述主车(13)的上方。
机壳(25)的供给侧端部位于纤维网铺设器(1)的一无干扰的区域上并且位于车(13、14、15、16)的行进路线之外。机器支架(8)具有例如轭状的并且桥接导出带(23)的形状,其具有直立的、边缘侧的立柱和连接的纵向承载件以及车导向部(17)。机壳(25)可以在供给侧终止于那里的立柱的内边缘和端部区域(9)的边缘。其也可以进一步反向于幅材方向(7)地伸入到端部区域(9)中。
上部主车或者说上车(13)在其行进路线上在端部位置(41、42)之间往复运动。一个端部位置(41)是距供给侧的端部区域(9)最远的。在图1和图4中示出了该端部位置。该端部位置(41)位于导出带(23)的远端侧边缘的外部。另一端部位置(42)被布置为最靠近供给侧的端部区域(9)。该另一端部位置在图2、图3和图9中示出并大致位于导出带(23)上方的中心。
机壳(25)的另一端例如超过距离最远的端部位置(41)。机壳(25)搭接进料部位(22),在该进料部位处,在铺设带(10)上供应的纱层幅材(2)进入到所述上主车(13)或上车中。如图4所示,机壳(25)一直延伸到所述主车(13)的后边缘,并在必要时延伸超出一部分。在此,机壳也可以覆盖例如在上方供应到所述主车(13)上的另一铺设带或配对带(11)。机壳(25)可以终止于用于另一铺设带(11)的静止的转向件(19)的附近。
机壳(25)可以具有多个敞开的端侧。替代地,除了用于纱层幅材(2)并在必要时用于铺设带(10)的入口区域之外,端侧可以是封闭的。
机壳(25)例如被构造为盒状的。它们的横截面基本上是C形的。壁部(26)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和/或棱柱形的。壁部(26)可以被构造为实心且不透明的。替代地,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部位处布置透明区域(例如窗口)。由此不会损害壁部(26)的屏蔽效果和气密性。
机壳(25)及其壁部(26)在安装位置上被这样布置在纤维网铺设器(1)中:即,它们在其下侧与铺设带(10)共同作用并且与铺设带密封地接合。机壳(25)特别是与铺设带(10)的纵向边缘沿长度方向连续地密封接合。在此,机壳(25)可以横向于幅材方向(7)地与铺设带(10)的纵向边缘重叠。
机壳(25)在其长度上或沿幅材方向(7)看与铺设带(10)具有不同的接合。机壳(25)在其长度上分为多个子区域(46、47)。其在第一个子区域(46)中底接到铺设带(10)、特别是其纵向边缘。在随后的另一子区域(47中,机壳(25)是搭接到铺设带(10)或其纵向边缘。该具有底接的第一个子区域(46)是从供给侧的端部区域(9)一直延伸到上部主车(13)或上车的最靠近端部区域(9)的端部位置(42)。该子区域(46)位于主车行进路线之外。具有搭接的另一子区域(47)是从最近的端部位置(42)一直延伸到上部主车(13)或上车的最远的端部位置(41)并且在必要时还延伸超过该端部位置。
在第一与随后的或者说第二子区域(46、47)之间的过渡部位(48)处,可以存在用于铺设带(10)的支撑件(21),例如可自由转动的支撑辊,用于铺设带和位于其上的纱层幅材(2)。从机壳(25)在铺设带(10)上的底接到搭接的转换就发生在该过渡部位(48)上。该过渡部位(48)布置在上部主车(13)或上车的最靠近供给侧的端部位置(42)的区域中。
具有机壳(25)的搭接的子区域(47)位于上部主车(13)或者说上车的行进路线的区域中。铺设带(10)在布置在供给侧端部区域(9)上的转向件(19)与布置在进料部位(22)上并能够随着所述主车(13)移动的转向件(19)之间被张紧和支撑。转向件(19)可以被构造为例如可转动的转向辊,或者以其它的方式构成。铺设带(10)可以沿着所述主车行进路线相对于机壳(25)脱开和卷起。在朝向进给侧端部区域(9)并反向于幅材方向(7)的行进运动中,铺设带(10)脱开并松开与机壳(25)的搭接。在相反的行进运动中,铺设带(10)被卷起到机壳(25)上并且与机壳搭接地接触。
机壳(25)的壁部(26)具有沿着幅材方向(7)延伸的侧壁(28、29),这些侧壁优选在机壳(25)的整个长度上延伸。机壳(25)还具有顶壁(30),该顶壁与侧壁(28、29)的上边缘密封地连接。顶壁(30)可以在机壳(25)的整个长度上延伸。替代地,顶壁可以仅具有一个子延伸部。其例如可以间隔开地终止于机壳(25)的供给侧端部之前。图1、图2和图6示出了这种简化的布置。也可以不要顶壁。
壁部(26)具有分别连接到侧壁(28、29)的下壁(31),该下壁与铺设带(10)、特别是其纵向边缘侧向地重叠。在重叠部位处,可以存在密封的并且可能很大程度上无力的物理接触或很小的间距。侧壁、顶壁和下壁(31)一起形成壁部(26)。在c形横截面的情况下,在下壁(31)之间存在自由空间或缝隙(49)。缝隙宽度可以适配于纱层幅材(2)的宽度。图5和图6示出了这种设计,其中,在图5中未示出顶壁(30)。
所述的底接或搭接由两侧的下壁(31)形成。它们沿纵向方向或幅材方向(7)分成具有不同高度和高度差异(h)的壁部区段(32,33)。该划分对应于子区域(46、47)。壁部区段(32、33)之间的过渡部位同样可以布置在支撑件(21)上。
两侧的下壁(31)的位于第一个子区域46)中的壁部区段(32)分别底接铺设带(10)的纵向边缘。在另一子区域(47)中,两侧的下壁(31)的另一壁部区段(33)分别搭接铺设带(10)的纵向边缘。在图7和图8中示出了该布置。图7以透视的且局部剖开的视图示出了子区域(46、47)与壁部区段(32、33)之间的过渡部位。图7也示出了上述的纱层幅材(2)到机壳(25)的间隔。
在具有底接的壁部区段(32)中,铺设带(10)在重叠区域中是放置在相应的下壁(31)上。位于铺设带(10)上的纱层幅材(2)的侧面(4)与相应相邻的侧壁(28、29)间隔开,并且与机壳(25)没有物理接触。上侧(5)与顶壁(30)之间向上的间隔大于前述的侧向间隔。在此,屏蔽通道是由机壳(25)的侧壁(28、29)和可能的顶壁(30)以及铺设带(10)形成,铺设带被密封地放置在下壁(31)上。
在具有搭接的壁部区段(33)中,两侧的下壁(31)在重叠区域中是放置在铺设带(10)上并且同样与纱层幅材(2)侧向间隔开。纱层幅材(2)在铺设带(10)上是被布置在两侧的下壁(31)之间的自由空间或缝隙(49)中。纱层幅材的侧面(4)被下壁(31)覆盖。在此,屏蔽通道是由机壳(25)和密封地贴靠在机壳的下侧和下壁(31)上的铺设带(10)形成。
图8以截面图示出了下壁31在壁部区段(32、33)中的布置。在以底接和搭接的方式相对于铺设带(10)的接触区域上,下壁(31)可以分别具有密封的且有利于滑动的覆层(34)。覆层(34)也可以是弹簧弹性的。覆层(34)可以是例如发泡的塑料。
图4至图7示出了支撑件(21)及其位置。支撑件(21)可以被布置并支撑在屏蔽装置(3)和/或纤维网铺设器(1)上。它位于最靠近端部区域(9)的端部位置(42)附近,并且反向于幅材方向(7)地与进料部位(22)和那里的转向件(19)间隔开。由此,机壳(25)的至少一部分在壁区域(33)中始终与铺设带(2)处于搭接接触中。
机壳(25)的子区域(46、47)可以具有共有的并且连续的侧壁(28、29)。替代地,根据图5至图8,它们可以分别具有自己的侧壁(28、29)。这些侧壁可以在过渡部位处相互重叠,或者可以沿着幅材方向(7)间隔开以形成缝隙,其中,该缝隙被以适合的方式封闭,例如由支撑件(21)的一部分封闭。
机壳(25)具有承载装置(36),该承载装置用于将机壳(25)静止地布置在纤维网铺设器(1)中。承载装置(36)可以被结构不同地构造。图4至图8示出了实施例。
承载装置(36)具有用于壁部(26)的承载架(37)和用于将承载架(37)紧固在纤维网铺设器(1)上的支撑臂(38)。根据图5至图8,承载架(37)具有纵向承载件,该纵向承载件与横向指向的支撑臂(38)固定地连接。在纵向承载件上布置有横向于幅材方向(7)取向的支撑臂(38),用于所放置的壁部嵌板。支撑臂(38)和壁部嵌板形成顶壁(30)。另一方面,侧壁(28、29)被悬挂地安装在纵向承载件上。例如,两侧的下壁(31)被构造为角形型材(35)。角形型材(35)的下部横向侧边分别形成用于铺设带(10)的重叠部和至少局部的支撑部。角形型材(35)的直立侧边贴靠在相应的侧壁(28、29)上,并且可以在必要时被可拆卸地紧固在这里。
可以为支撑件(21)提供直立的承载臂(39),它们同样被悬挂地安装在承载架(37)的纵向承载件上。
机壳(25)及其壁部(26)可以是可调节的。为此,可以设置调节装置(40)。利用该调节装置(40),下壁(31)可以被高度可调地安装在相应的侧壁(28、29)上,例如通过利用长孔的螺栓连接。通过调节装置(40),可以不同地调整下壁(31)在壁部区段(32、33)上的高度和高度差(h),以形成底接和搭接。
图5至图8示出了不同的高度。下壁(31)和高度差(h)可以适配于相应的铺设带(10)、特别其厚度。这种调节和适配可以这样进行:即,下壁(31)在第一壁部区段(32)上贴靠在铺设带(10)的下侧,并且下壁(31)在随后的壁部区段(33)上贴靠在铺设带(10)的上侧。
就方法技术而言,在纤维网铺设器(1)中,在铺设带(10)上移动的纱层幅材是沿幅材方向(7)被供应到可移动的上部主车(13)、特别是上车,其中,位于铺设带(10)上的纱层幅材(2)的沿着幅材方向(7)延伸的侧面(4)被覆盖并且被屏蔽外部的环境影响、特别是气流。这通过屏蔽装置(3)的机壳(25)来实现。
优选地,所述纱层幅材(2)在其所有自由表面(4、5)上均被覆盖并且被屏蔽外部的环境影响、特别是气流。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位于铺设带(10)上的纱层幅材(2)是被机壳(25)没有物理接触并且间隔开地覆盖。这样的间隔可以存在于纱层幅材(2)的所有侧面。
机壳(25)的横截面可以是C形,并且在下侧密封地连接到铺设带(10),其中,纱层幅材(2)被布置在C形的缝隙状开口(49)中,并且在上部主车(13)的行进运动中与铺设带(2)一起关于机壳(25)被脱开或卷起。
所示出的和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的变型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纤维网铺设器可以被构造为纵向纤维网铺设器,特别是车辆铺设器,其中,被相叠布置的主车沿着导出带的导出方向运动。在车辆铺设器的情况下,铺设带可以分别对应于单个的车辆。机壳(25)的壁部可以至少部分地由纤维网铺设器(1)的壁部形成。此外,上述实施例及其变型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相互组合,并且在必要时可以互换。

Claims (33)

1.一种用于在纤维网铺设器(1)中移动的纱层幅材(2)的屏蔽装置,其中,所述纱层幅材(2)具有下侧(6)、上侧(5)和位于其纵向边缘上的侧面(4),并且以所述下侧(6)放置在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的铺设带(10)上的方式沿幅材方向(7)被供应给可移动的上部主车(13),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3)具有机壳(25),所述机壳被如下地设计并且能够布置或被布置在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中:即,所述机壳覆盖位于所述铺设带(10)上并且被供应给所述可移动的上部主车(13)的纱层幅材(2)的沿着所述幅材方向(7)延伸的侧面(4),并且屏蔽外部的气流,其中
-所述机壳(25)具有外部气流不可穿透的壁部(26),其中,所述壁部(26)具有直立的并纵向延伸的侧壁(28,29)以及分别连接到所述侧壁(28,29)的下壁(31),所述下壁能够与所述铺设带(10)的侧向的纵向边缘相重叠,其中
-所述机壳(25)沿纵向方向分成多个子区域(46,47)以及被如下地设计并且能够布置或被布置在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中:即,所述机壳沿所述幅材方向(7)看在一子区域(46)中密封地底接所述铺设带(10)的纵向边缘,并且在另一子区域(46)中密封地搭接所述铺设带的纵向边缘,其中
-在具有底接的壁部区段中,所述铺设带(10)在重叠区域中是放置在相应的下壁(31)上,并且
-在具有搭接的壁部区段中,两侧的下壁(31)在重叠区域中是放置在所述铺设带(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5)被如下地设计并且能够布置或被布置在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中:即,所述机壳在其所有的自由表面上覆盖位于所述铺设带(10)上的纱层幅材(2)并且屏蔽外部的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5)至少在一侧间隔开地覆盖位于所述铺设带(10)上的纱层幅材(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5)在所述上侧(5)间隔开地覆盖位于所述铺设带(10)上的纱层幅材(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5)具有外部气流不可穿透的壁部(26),并且被如下地设计并且能够布置或被布置在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中:即,所述机壳密封地连接到所述铺设带(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5)被构造为罩状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5)被如下地设计并且能够布置或被布置在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中:即,所述机壳在所述幅材方向(7)上沿着所述铺设带(10)和所述纱层幅材(2)以及沿着上部主车(13)的行进路线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5)被如下地设计并且能够布置或被布置在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中:即,所述机壳与所述铺设带(10)共同作用并且与所述铺设带(10)密封地接合,其中,所述机壳(25)与所述铺设带(10)的纵向边缘横向于所述幅材方向(7)重叠地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5)被如下地设计并且能够布置或被布置在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中:即,所述机壳在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中被布置在所述上部主车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5)被构造为盒状的,并且具有带有缝隙(49)的C形的横截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子区域(46,47)上构造所述下壁(31)的不同的壁部区段(32,33),其中,所述壁部区段(32,33)具有不同的高度,并且所述机壳(25)能够在第一个子区域中底接所述铺设带(10),并且在随后的另一子区域中搭接所述铺设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子区域(46,47)之间的过渡部位(48)上布置有用于引导纱层的铺设带(10)的支撑件(2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1)、是可转动的支撑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5)能够这样地适配或者被这样地适配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即,所述机壳在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中从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的供给侧的端部区域(9)一直延伸到上部主车(13),并在某些部位还延伸超过上部主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5)具有承载装置(36),该承载装置被设计用于将所述机壳(25)静止地布置在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5)被设计为其尺寸是可调节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5)被设计为其高度是可调节的。
18.一种纤维网铺设器,具有多个主车(13,14),并且具有至少一个被引导通过上部主车并被驱动运行的铺设带(10),其中,通过铺设带(10)将纱层幅材(2)在幅材方向(7)沿着端部位置(41,42)之间的行进路线供应给可移动的主车,其中,所述纱层幅材(2)具有下侧(6)、上侧(5)和位于其纵向边缘上的侧面(4),并且以所述下侧(6)放置在所述铺设带(10)上,其中,所述主车(13,14)能够经过导出带(23)移动,并且所述纱层幅材(2)被铺设在所述导出带(23)上,以形成单层的和多层的无纺布(24),并且其中,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具有用于在所述铺设带(10)上移动的纱层幅材(2)的屏蔽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3)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装置,并且覆盖位于所述铺设带(10)上并且被供应给可移动的主车的纱层幅材(2)的沿着所述幅材方向(7)延伸的侧面(4),并且屏蔽外部的气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纤维网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网铺设器是交叉铺设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纤维网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网铺设器具有两个主车。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纤维网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13)是上车。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纤维网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5)在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中从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的供给侧的端部区域(9)一直延伸到上部主车(13),并且在某些部位还延伸超过上部主车。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纤维网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5)延伸经过所述纱层幅材(2)在上部主车(13)上的进料部位(22)。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纤维网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5)在所述上部主车(13)的行进路线的离所述端部区域(9)最近的端部位置处延伸超过所述上部主车(13)。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纤维网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5)延伸到所述上部主车(13)的行进路线的离所述端部区域(9)最远的端部位置(41)。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纤维网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5)沿纵向方向被分成多个子区域(46,47),所述子区域一个接一个地布置,其中,所述机壳(25)在沿所述幅材方向(7)看的第一个子区域中底接所述铺设带(10)的纵向边缘,并且在随后的另一子区域中搭接所述铺设带(10)的纵向边缘,并且在此覆盖位于所述铺设带(10)上的纱层幅材(2)的侧面(4)。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纤维网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区域(46,47)之间的过渡部位(48)被布置在主车(13)的行进路线的最靠近供给侧的端部位置的区域中。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纤维网铺设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机壳(25)底接在所述铺设带(10)上的子区域被布置在所述上部主车(13)的行进路线之外的区域中,并且将所述机壳(25)搭接在所述铺设带(10)上的子区域被布置在所述上部主车(13)的行进路线之内的区域中。
2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纤维网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具有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并且与主车(13,14)联接的辅助车(15,16),所述辅助车用于铺设带(10)的带圈(20),其中,一辅助车带有带圈(20)地被布置在所述屏蔽装置(3)的上方并且是可移动的,和/或一辅助车带有带圈(20)地被布置在所述屏蔽装置(3)的下方并且是可移动的。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纤维网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具有机器支架(8)、用于一个或多个所述主车(13,14)和一个或多个所述辅助车(15,16)的车导向部(17),以及用于一个或多个所述铺设带(10)和一个或多个所述主车(13,14)以及一个或多个所述辅助车(15,16)的驱动装置。
31.一种用于屏蔽在纤维网铺设器(1)中移动的纱层幅材(2)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的铺设带(10)将所述纱层幅材(2)沿幅材方向(7)供应给可移动的上部主车(13),其中,所述纱层幅材(2)具有下侧(6)、上侧(5)和位于其纵向边缘上的侧面(4),并且以所述下侧(6)放置在所述铺设带(10)上,其特征在于,由机壳(25)覆盖位于所述铺设带(10)上并且被供应给可移动的上部主车(13)的纱层幅材(2)的沿着所述幅材方向(7)延伸的侧面(4),并屏蔽外部气流的影响,其中
-所述机壳(25)具有外部气流不可穿透的壁部(26),其中,所述壁部(26)具有直立的并纵向延伸的侧壁(28,29)以及分别连接到所述侧壁(28,29)的下壁(31),所述下壁能够与所述铺设带(10)的侧向的纵向边缘相重叠,其中
-将所述机壳(25)沿所述幅材方向(7)分成多个子区域(46,47),其中,所述机壳(25)在一子区域中底接所述铺设带(10)的纵向边缘,并且所述机壳(25)在另一子区域中搭接所述铺设带的纵向边缘,其中
-在具有底接的壁部区段中,所述铺设带(10)在重叠区域中是放置在相应的下壁(31)上,并且
-在具有搭接的壁部区段中,两侧的下壁(31)在重叠区域中是放置在所述铺设带(10)上。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网铺设器(1)是交叉铺设器。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5)与所述铺设带(10)共同作用,并且与所述铺设带(10)的侧向的纵向边缘以横向于所述幅材方向(7)重叠并在此密封的方式相接合,其中,将位于所述铺设带(10)上的纱层幅材(2)的侧面(4)覆盖,并且其中,将子区域(46,47)之间的过渡部位(48)布置在所述上部主车(13)的行进路线的最靠近供给侧的端部位置的区域中。
CN202011138718.9A 2019-10-23 2020-10-22 屏蔽装置,屏蔽方法和纤维网铺设器 Active CN1126954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9105883.8U DE202019105883U1 (de) 2019-10-23 2019-10-23 Vliesleger und Abschirmeinrichtung
DE202019105883.8 2019-10-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5419A CN112695419A (zh) 2021-04-23
CN112695419B true CN112695419B (zh) 2023-10-31

Family

ID=72944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8718.9A Active CN112695419B (zh) 2019-10-23 2020-10-22 屏蔽装置,屏蔽方法和纤维网铺设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66853B2 (zh)
EP (1) EP3812490B1 (zh)
CN (1) CN112695419B (zh)
DE (1) DE202019105883U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0216A (en) * 1975-01-30 1976-02-24 Scott Paper Company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nonwoven fibrous web
US5285554A (en) * 1991-06-03 1994-02-15 Asselin (Societe Anonyme) Spreading and lap-forming machine
CN102605486A (zh) * 2011-01-19 2012-07-25 奥斯卡迪罗机械制造公司 纤维铺设机
CN104178932A (zh) * 2013-05-23 2014-12-03 特吕茨施勒有限及两合公司 交叉铺网机
EP2843130A1 (en) * 2013-08-26 2015-03-04 Valme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applying a substance layer onto a running fiber web by foam application
EP3015578A1 (de) * 2014-10-27 2016-05-04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liesleger
CN105658853A (zh) * 2013-11-05 2016-06-08 奥特发德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纺布铺设器和无纺布铺设方法
EP3150753A1 (de) * 2015-09-30 2017-04-05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einer florbahn oder eines vlie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17285C1 (de) * 1990-11-28 1994-01-27 Hollingsworth Gmbh Einrichtung zum Abdecken eines gelegten Vlieses gegen Windeinflüsse bei schnellaufenden Kreuzlegern, bei Verwendung einer Kompensationseinrichtung für Winkelfehler
EP1136600A1 (en) * 2000-03-13 2001-09-26 Automatex S.r.l. Lap-forming apparatus for card webs
EP1975286A1 (de) * 2007-03-30 2008-10-01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liesleger
DE202012102597U1 (de) * 2012-07-13 2013-10-14 Hi Tech Textile Holding Gmbh Vliesleg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0216A (en) * 1975-01-30 1976-02-24 Scott Paper Company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nonwoven fibrous web
US5285554A (en) * 1991-06-03 1994-02-15 Asselin (Societe Anonyme) Spreading and lap-forming machine
CN102605486A (zh) * 2011-01-19 2012-07-25 奥斯卡迪罗机械制造公司 纤维铺设机
CN104178932A (zh) * 2013-05-23 2014-12-03 特吕茨施勒有限及两合公司 交叉铺网机
EP2843130A1 (en) * 2013-08-26 2015-03-04 Valme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applying a substance layer onto a running fiber web by foam application
CN105658853A (zh) * 2013-11-05 2016-06-08 奥特发德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纺布铺设器和无纺布铺设方法
EP3015578A1 (de) * 2014-10-27 2016-05-04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liesleger
EP3150753A1 (de) * 2015-09-30 2017-04-05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einer florbahn oder eines vlies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5419A (zh) 2021-04-23
EP3812490B1 (de) 2022-11-30
US11866853B2 (en) 2024-01-09
EP3812490A1 (de) 2021-04-28
DE202019105883U1 (de) 2021-01-26
US20210123164A1 (en) 2021-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95799B2 (en) Fleece layer
US20080235915A1 (en) Fleece-Laying Apparatus
US8458999B2 (en) Fleece layer
US7690086B2 (en) Fleece-laying apparatus
US20050217077A1 (en) Cross lapper
CN112695419B (zh) 屏蔽装置,屏蔽方法和纤维网铺设器
CN103189554B (zh) 交叉铺网机
US10145032B2 (en) Cross lapper
US7526838B2 (en) Camel-back fleece laying machine
US10337126B2 (en) Nonwoven laying apparatus and nonwoven laying method
EP3066240B1 (de) Vliesleger und betriebsverfahren
CN111387612B (zh) 加装口罩鼻梁条装置及方法、口罩生产设备
EP1010787B1 (de) Vliesleger
EP1010786B1 (de) Vliesleger
US5353467A (en) Suspended cleaning device for textiles machines
CN103221591B (zh) 交叉铺网机
CN219856112U (zh) 输送机构、输送组件以及轮胎成型系统
EP1010785B1 (de) Vliesleger
CN1381623A (zh) 由连续纤维构成的网片的制造装置
CN115198612A (zh) 地面铣刨机
WO2007096488A1 (en) Active sealing of a suction apparatus
KR20230159173A (ko) 밧줄 보호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밧줄 보호 장치
CN117306108A (zh) 一种避免纤网翻网的纺粘生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