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7925A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7925A
CN112687925A CN202011578574.9A CN202011578574A CN112687925A CN 112687925 A CN112687925 A CN 112687925A CN 202011578574 A CN202011578574 A CN 202011578574A CN 112687925 A CN112687925 A CN 1126879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cavity
detection
pressure
fuel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85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7925B (zh
Inventor
李建威
王成
周稼铭
齐魏
何洪文
衣丰艳
李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201157857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79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7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7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7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79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中,包括氢气罐,所述氢气罐用于储存高压氢气;所述氢气罐的外周上套设有一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氢气罐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氢气罐上连接有一输氢管,所述输氢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燃料电池;所述输氢管的外周上套设有一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输氢管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接,形成密封的第一检测腔;所述第一检测腔内充有氮气和/或惰性气体;所述第一检测腔内安装有第一氢传感器;所述第一氢传感器电连接有一的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氢传感器检测到有氢气时的信号后,发出警报。本发明能够对氢气的泄漏进行检测,以便于及时发现氢气泄漏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作为零污染、高效率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得以快速发展,并开始应用于实际。
由于氢气具有易燃、易爆等特征。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氢气的监控,是保证氢氧燃料电池汽车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技术中,对于氢气泄漏的监控主要是在关键部件的连接处设置氢传感器,只有氢泄漏量较大时,才能够被检测出来。
如何对于氢气的泄漏进行监控,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对氢气的泄漏进行检测,以便于及时发现氢气泄漏的现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中,包括氢气罐,所述氢气罐用于储存高压氢气;
所述氢气罐的外周上套设有一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氢气罐之间形成第一腔体;
所述氢气罐上连接有一输氢管,所述输氢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燃料电池;所述输氢管的外周上套设有一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输氢管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接,形成密封的第一检测腔;
所述第一检测腔内充有氮气和/或惰性气体;
所述第一检测腔内安装有第一氢传感器;所述第一氢传感器电连接有一的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氢传感器检测到有氢气时的信号后,发出警报。
如上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燃料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和外壳,所述电池本体安装在所述外壳内;
所述输氢管穿过所述外壳,且与所述电池本体的输氢端连通;
所述外壳的外周上设有检测盒,所述检测盒内设置有第二检测腔;所述第二检测腔与所述第一检测腔连通;
所述第二检测腔内安装有第二氢传感器;所述第二氢传感器与所述报警器电连接,所述报警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氢传感器检测到有氢气时的信号后,发出警报。
如上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检测盒连接有一气管;所述气管与所述第一检测腔分别位于所述检测盒的两相对侧面上;
所述气管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且所述气管与所述套管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两相对侧面上;所述气管上安装有气泵和单向阀;
所述第一检测腔、所述第二检测腔与所述气管之间形成循环管路,以实现所述氮气和/或所述惰性气体的循环流动;
所述单向阀用于控制所述氮气和/或所述惰性气体依次沿所述气管、所述第一检测腔和所述第二检测腔的方向流动。
如上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中,可选的是,还包括补气罐;
所述补气罐通过一管道连接于所述气管上,且所述补气罐与所述气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单向阀的出口侧;
所述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
所述补气罐内充有氮气和/或惰性气体,且所述补气罐内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检测腔内的压力。
如上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套管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连通有一连接结构;
所述套管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外壳连接;
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输氢管的氢气进孔,所述输氢管与所述氢气进孔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外壳上设有向外凸出的连接环,且所述连接环与所述氢气进孔同轴设置;所述连接环的直径大于所述氢气进孔的直径;所述连接环的外周上设有外螺纹;
所述套管靠近所述外壳的一端的外周上设有橡胶挡圈;所述橡胶挡圈沿轴线方向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连接环的长度;
所述套管的外周上套设有连接端盖,所述连接端盖能够在所述套管上滑动及移动;所述连接端盖与所述连接环螺纹连接;
所述橡胶挡圈被设置为用于被所述连接端盖压缩于所述连接环内。
如上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套管的内径大于所述氢气进孔的直径;
所述外壳上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检测腔,所述连通孔的另一端通所述第二检测腔;
所述连通孔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腔的一端位于所述套管与输氢管之间。
如上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检测盒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氢传感器;
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检测盒的中部,且将所述检测盒分隔成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气管连通,所述第四空腔与所述连通孔连通;
所述安装部为板状,所述安装部上设有条形通孔,每个所述条形通孔的内壁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氢传感器。
如上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中,可选的是,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
所述第一检测腔内的充入的气体的压力为第一压力;
所述氢气罐内的氢气不小于第二压力;所述第二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压力,所述第一压力大于所述燃料电池发动机使用环境下的气压;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检测腔内的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输氢管内的压力;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氢气罐内的压力;
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报警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设置为用于:
当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接近所述输氢管内的压力时,向所述报警器发出第一报警信号;
当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接近所述燃料电池发动机使用环境下的气压时,向所述报警器发出第二报警信号;
当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接近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时,向所述报警器发出第三报警信号。
如上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壳体与所述氢气罐之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氢气罐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氢气罐的外壁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检测腔内充入的气体为氦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第一检测腔,并使第一检测腔包覆在氢气罐、输氢管的外周,当所述氢气罐或所述输氢管漏气时,泄漏的氢气会进入到第一检测腔内,当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腔内的第一氢传感器检测到氢气时,就说明有氢气泄漏。如此,能够对于氢气泄漏进行检测。
2,通过设置第一检测腔,能够防止氢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而使空气先进入到第一检测腔。这样,有利于防止氢气直接排出到空气中,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氢气遇明火而产生的燃烧或爆炸。
3,通过在第一检测腔内充入氮气或惰性气体,能避免氢气与空气混合产生能够爆炸的混合气。即便是在氢气泄漏和第一检测腔同时泄漏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泄漏的是氢气与稳定气体的混合物,有利于进一步稀释氢气,以尽可能降低氢气的浓度。
4,通过利用第一检测腔有和第二检测腔与气管形成一个循环,使第一检测腔和第二检测腔之内的气体流动,从而便于保证泄漏到所述第一检测腔内氢气,能够与第一氢传感器接触,提高检测效率。
5,通过利用第一检测腔有和第二检测腔与气管形成一个循环,使第一检测腔和第二检测腔之内的气体流动,在检测盒内设置一安装部,并在安装部上设置条形通孔,在条形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氢传感器,在气体流动的过程中,氢气在经过条形通孔时,能够被第二氢传感器检测出来。如此,当所述第一检测腔和所述第二检测腔之内的所有气体经过一个循环后,几乎所有的气体都流经所述条形通孔,从而能够保证在氢气泄漏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被检测出来。
6,通过将第一检测腔内的气体设置为氦气,由于氦气的密度与氢气的密度相当,能够在氢气泄漏和第一检测腔泄漏同步发生的情况下,在氢气逸出后能够随氢气一同上升,从而,尽最大可能地稀释氢气,保证安全性。
7,通过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能够对第一检测腔或第二检测腔是否向外漏气进行检测;当面临极端情况下的氢气及第一检测腔内的气体同时快速漏气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氢气罐,2-壳体,3-第一腔体,4-输氢管,5-燃料电池,6-第二腔体,7-第一氢传感器,8-报警器,9-电池本体,10-外壳,11-检测盒,12-第二检测腔,13-第二氢传感器,14-气管,15-套管,16-气泵,17-单向阀,18-补气罐,19-管道,20-电磁阀,21-连接结构,22-连接环,23-橡胶挡圈,24-连接端盖,25-连通孔,26-安装部,27-条形通孔,28-第一压力传感器,29-第二压力传感器,30-第三压力传感器,31-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照图1到图3,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中,包括氢气罐1,所述氢气罐1用于储存高压氢气;具体实施时,所述氢气罐1的最大压力为40到300MPa。
所述氢气罐1的外周上套设有一壳体2;所述壳体2与所述氢气罐1之间形成第一腔体3。具体地,所述壳体2为与氢气罐1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并使该空间包覆在氢气罐1的外周,该空间即为第一腔体3。所述氢气罐1上连接有一输氢管4,所述输氢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燃料电池5;所述输氢管4用于连接氢气罐1与燃料电池发动机,以实现将氢气罐1内氢气输送到燃料电池发动机。
所述输氢管4的外周上套设有一套管15,所述套管15与所述输氢管4之间形成第二腔体6;所述第一腔体3与所述第二腔体6连接,形成密封的第一检测腔。如此,能够保证所述第二腔体6包覆在输氢管4的外周,以保证当输氢管4内的氢气泄漏时,泄漏的氢气直接进入到所述第一检测腔内。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所述第一检测腔内的压力应当小于所述氢气罐1内的压力。更具体地,所述第一检测腔内充有氮气和/或惰性气体;向所述第一检测腔内充入氮气或惰性气体,能够保证第一检测腔内的氢气不会发生氧化反应,有利于提高安全性。
具体地,所述第一检测腔内安装有第一氢传感器7;所述第一氢传感器7电连接有一的报警器8,所述报警器8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氢传感器7检测到有氢气时的信号后,发出警报。
在具体使用时,当所述氢气罐1或输氢管4内的氢气泄漏时,泄漏的氢气直接进入到第一检测腔内,第一氢传感器7检测到氢气。报警器8在获取到第一氢传感器7检测到有氢气存在的信号后,发生警报,从而提醒使用人员。
如此,在氢气罐1产生漏气时,氢气直接进入第一检测腔,而不会进入到空气中,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泄漏到空气中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同时,在氢气少量泄漏时,就能够检测出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现方式,所述燃料电池5包括电池本体9和外壳10,所述电池本体9安装在所述外壳10内;具体地,电池本体为现有技术中的氢氧燃料电池发动机,在此不在赘述,外壳10为在电池本体9的外周上设置的一个密封壳体。
具体地,所述输氢管4穿过所述外壳10,且与所述电池本体9的输氢端连通。更进一步地,所述输氢管4的应当连接到电池本体9的进氢口内。
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所述外壳10的外周上设有检测盒11,所述检测盒11内设置有第二检测腔12;所述第二检测腔12与所述第一检测腔连通。当第一检测腔内的氢气进入到第二检测腔12内时,就能够被第二检测腔12检测出来。所述第二检测腔12内安装有第二氢传感器13;所述第二氢传感器13与所述报警器8电连接,所述报警器8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氢传感器13检测到有氢气时的信号后,发出警报。
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氢气少量泄漏时,且第一氢传感器7的数量较少时,可能由于第一氢传感器7无法捕捉到氢气分子而导致无法检测出氢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具体地,所述检测盒11连接有一气管14;所述气管14与所述第一检测腔分别位于所述检测盒11的两相对侧面上。所述气管14与所述第一腔体3连通,且所述气管14与所述套管15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2的两相对侧面上;所述气管14上安装有气泵16和单向阀17。所述第一检测腔、所述第二检测腔12与所述气管14之间形成循环管路,以实现所述氮气和/或所述惰性气体的循环流动;所述单向阀17用于控制所述氮气和/或所述惰性气体依次沿所述气管14、所述第一检测腔和所述第二检测腔12的方向流动。
在使用时,可以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将进行循环,当第一检测腔内的气体流向第二检测腔12的气体量大于第一检测腔的容积时,第一检测腔内的气体全部流经第二检测腔12,设置在第二检测腔12内的第二氢传感器13能够进行准确检测。
更进一步地,由于气体分子运动等原因,第一检测腔与第二检测腔12内的气压难以保证在设定的压力值下,如果让第一检测腔与第二检测腔12内的压力保持在设定的压力值,对于壳体及套管的材料要求较高,会较大地增加成本。考虑到这种情况,本发明对整个系统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具体地,还包括补气罐18;所述补气罐18通过一管道19连接于所述气管14上,且所述补气罐18与所述气管14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单向阀17的出口侧;所述管道19上安装有电磁阀20;所述补气罐18内充有氮气和/或惰性气体,且所述补气罐18内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检测腔内的压力。
在使用时,当第一检测腔内的压力小于设定值时,打开所述电磁阀20使补气罐18向所述气管内通入气体,直到第一检测腔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然后保持一段时间,然后通过所述气泵16向驱动气体循环流动。当第一检测腔内的气体全部流入到第二检测腔12内的过程中,如果第二氢传感器13检测到有氢气,就会触发警报。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流量计来判断第一检测腔内的气体是否全部流入到第二检测腔12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套管15远离所述壳体2的一端连通有一连接结构21。具体地,所述套管15通过所述连接结构21与所述外壳10连接;所述外壳10上设有用于插入所述输氢管4的氢气进孔,所述输氢管4与所述氢气进孔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外壳10上设有向外凸出的连接环22,且所述连接环22与所述氢气进孔同轴设置;所述连接环22的直径大于所述氢气进孔的直径;所述连接环22的外周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管15靠近所述外壳10的一端的外周上设有橡胶挡圈23;所述橡胶挡圈23沿轴线方向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连接环22的长度。所述套管15的外周上套设有连接端盖24,所述连接端盖24能够在所述套管15上滑动及移动;所述连接端盖24与所述连接环22螺纹连接;所述橡胶挡圈23被设置为用于被所述连接端盖24压缩于所述连接环22内。具体实施时,为了能够将连接端盖24套设于所述套管上,可以将所述套管设置为分体式或直接将所述套管设置为可变形的软管。
所述第一检测腔与所述第二检测腔12之间的连通可以是,所述套管15的内径大于所述氢气进孔的直径;所述外壳10上设有连通孔25,所述连通孔25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检测腔,所述连通孔25的另一端通所述第二检测腔12;所述连通孔25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腔的一端位于所述套管15与输氢管4之间。当然,也可以是通过外接管路进行连接。
当氢气泄漏量较小时,为了保证经过所述第二检测腔12内的气体能够被准确地检测出来,本发明又作了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检测盒11上设有安装部26,所述安装部26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氢传感器13;所述安装部26设置于所述检测盒11的中部,且将所述检测盒11分隔成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气管14连通,所述第四空腔与所述连通孔25连通;所述安装部26为板状,所述安装部26上设有条形通孔27,每个所述条形通孔27的内壁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氢传感器13。即,当氢气从所述条形通孔27内穿过时,就更加容易地被第二氢传感器13捕获。当然,在具体使用时,也可以通过与气体流速的配合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即,氢气流过所述条形通孔27的速度越小、条形通孔27的截面越小,越容易被第二氢传感器13检测出来。
在使用时,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28、第二压力传感器29和第三压力传感器30;
所述第一检测腔内的充入的气体的压力为第一压力;具体地,可以是通过补气罐补气后,使所述第一检测腔内的压力达到第一压力。
所述氢气罐1内的氢气不小于第二压力;所述第二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压力,所述第一压力大于所述燃料电池5发动机使用环境下的气压。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8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检测腔内的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29用于检测所述输氢管4内的压力;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30用于检测所述氢气罐1内的压力。还包括控制器31,所述控制器31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8、第二压力传感器29和第三压力传感器30、报警器8电连接;所述控制器31被设置为用于:
当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8的检测结果接近所述输氢管4内的压力时,向所述报警器8发出第一报警信号;此时,说明输氢管4存在漏气的风险。具体地,在使用时,由于氢气罐1内有氢气通常需要在降压后再进行输送,因此,输氢管4内的压力通常小于气罐1内的压力。
当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8的检测结果接近所述燃料电池5发动机使用环境下的气压时,向所述报警器8发出第二报警信号;此时,说明套管、壳体、气管或检测盒存在漏气风险。
当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8的检测结果接近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30的检测结果时,向所述报警器8发出第三报警信号。此时,说明氢气罐1存在漏气风险。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现方式,所述壳体2与所述氢气罐1之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氢气罐1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氢气罐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作用主要是使所述壳体2与所述氢气罐1之间形成第一腔体。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检测腔内充入的气体为氦气。
具体地,以上具体的实施方式,至少具有如下效果:
1,通过设置第一检测腔,并使第一检测腔包覆在氢气罐、输氢管的外周,当所述氢气罐或所述输氢管漏气时,泄漏的氢气会进入到第一检测腔内,当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腔内的第一氢传感器检测到氢气时,就说明有氢气泄漏。如此,能够对于氢气泄漏进行检测。
2,通过设置第一检测腔,能够防止氢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而使空气先进入到第一检测腔。这样,有利于防止氢气直接排出到空气中,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氢气遇明火而产生的燃烧或爆炸。
3,通过在第一检测腔内充入氮气或惰性气体,能避免氢气与空气混合产生能够爆炸的混合气。即便是在氢气泄漏和第一检测腔同时泄漏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泄漏的是氢气与稳定气体的混合物,有利于进一步稀释氢气,以尽可能降低氢气的浓度。
4,通过利用第一检测腔有和第二检测腔与气管形成一个循环,使第一检测腔和第二检测腔之内的气体流动,从而便于保证泄漏到所述第一检测腔内氢气,能够与第一氢传感器接触,提高检测效率。
5,通过利用第一检测腔有和第二检测腔与气管形成一个循环,使第一检测腔和第二检测腔之内的气体流动,在检测盒内设置一安装部,并在安装部上设置条形通孔,在条形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氢传感器,在气体流动的过程中,氢气在经过条形通孔时,能够被第二氢传感器检测出来。如此,当所述第一检测腔和所述第二检测腔之内的所有气体经过一个循环后,几乎所有的气体都流经所述条形通孔,从而能够保证在氢气泄漏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被检测出来。
6,通过将第一检测腔内的气体设置为氦气,由于氦气的密度与氢气的密度相当,能够在氢气泄漏和第一检测腔泄漏同步发生的情况下,在氢气逸出后能够随氢气一同上升,从而,尽最大可能地稀释氢气,保证安全性。
7,通过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能够对第一检测腔或第二检测腔是否向外漏气进行检测;当面临极端情况下的氢气及第一检测腔内的气体同时快速漏气进行检测。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氢气罐(1),所述氢气罐(1)用于储存高压氢气;
所述氢气罐(1)的外周上套设有一壳体(2);所述壳体(2)与所述氢气罐(1)之间形成第一腔体(3);
所述氢气罐(1)上连接有一输氢管(4),所述输氢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燃料电池(5);所述输氢管(4)的外周上套设有一套管(15),所述套管(15)与所述输氢管(4)之间形成第二腔体(6);所述第一腔体(3)与所述第二腔体(6)连接,形成密封的第一检测腔;
所述第一检测腔内充有氮气和/或惰性气体;
所述第一检测腔内安装有第一氢传感器(7);所述第一氢传感器(7)电连接有一的报警器(8),所述报警器(8)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氢传感器(7)检测到有氢气时的信号后,发出警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5)包括电池本体(9)和外壳(10),所述电池本体(9)安装在所述外壳(10)内;
所述输氢管(4)穿过所述外壳(10),且与所述电池本体(9)的输氢端连通;
所述外壳(10)的外周上设有检测盒(11),所述检测盒(11)内设置有第二检测腔(12);所述第二检测腔(12)与所述第一检测腔连通;
所述第二检测腔(12)内安装有第二氢传感器(13);所述第二氢传感器(13)与所述报警器(8)电连接,所述报警器(8)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氢传感器(13)检测到有氢气时的信号后,发出警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盒(11)连接有一气管(14);所述气管(14)与所述第一检测腔分别位于所述检测盒(11)的两相对侧面上;
所述气管(14)与所述第一腔体(3)连通,且所述气管(14)与所述套管(15)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2)的两相对侧面上;所述气管(14)上安装有气泵(16)和单向阀(17);
所述第一检测腔、所述第二检测腔(12)与所述气管(14)之间形成循环管路,以实现所述氮气和/或所述惰性气体的循环流动;
所述单向阀(17)用于控制所述氮气和/或所述惰性气体依次沿所述气管(14)、所述第一检测腔和所述第二检测腔(12)的方向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气罐(18);
所述补气罐(18)通过一管道(19)连接于所述气管(14)上,且所述补气罐(18)与所述气管(14)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单向阀(17)的出口侧;
所述管道(19)上安装有电磁阀(20);
所述补气罐(18)内充有氮气和/或惰性气体,且所述补气罐(18)内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检测腔内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5)远离所述壳体(2)的一端连通有一连接结构(21);
所述套管(15)通过所述连接结构(21)与所述外壳(10)连接;
所述外壳(10)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输氢管(4)的氢气进孔,所述输氢管(4)与所述氢气进孔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外壳(10)上设有向外凸出的连接环(22),且所述连接环(22)与所述氢气进孔同轴设置;所述连接环(22)的直径大于所述氢气进孔的直径;所述连接环(22)的外周上设有外螺纹;
所述套管(15)靠近所述外壳(10)的一端的外周上设有橡胶挡圈(23);所述橡胶挡圈(23)沿轴线方向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连接环(22)的长度;
所述套管(15)的外周上套设有连接端盖(24),所述连接端盖(24)能够在所述套管(15)上滑动及移动;所述连接端盖(24)与所述连接环(22)螺纹连接;
所述橡胶挡圈(23)被设置为用于被所述连接端盖(24)压缩于所述连接环(2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5)的内径大于所述氢气进孔的直径;
所述外壳(10)上设有连通孔(25),所述连通孔(25)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检测腔,所述连通孔(25)的另一端通所述第二检测腔(12);
所述连通孔(25)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腔的一端位于所述套管(15)与输氢管(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盒(11)上设有安装部(26),所述安装部(26)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氢传感器(13);
所述安装部(26)设置于所述检测盒(11)的中部,且将所述检测盒(11)分隔成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气管(14)连通,所述第四空腔与所述连通孔(25)连通;
所述安装部(26)为板状,所述安装部(26)上设有条形通孔(27),每个所述条形通孔(27)的内壁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氢传感器(13)。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28)、第二压力传感器(29)和第三压力传感器(30);
所述第一检测腔内的充入的气体的压力为第一压力;
所述氢气罐(1)内的氢气不小于第二压力;所述第二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压力,所述第一压力大于所述燃料电池(5)发动机使用环境下的气压;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8)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检测腔内的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29)用于检测所述输氢管(4)内的压力;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30)用于检测所述氢气罐(1)内的压力;
还包括控制器(31),所述控制器(31)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8)、第二压力传感器(29)和第三压力传感器(30)、报警器(8)电连接;所述控制器(31)被设置为用于:
当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8)的检测结果接近所述输氢管(4)内的压力时,向所述报警器(8)发出第一报警信号;
当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8)的检测结果接近所述燃料电池(5)发动机使用环境下的气压时,向所述报警器(8)发出第二报警信号;
当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8)的检测结果接近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30)的检测结果时,向所述报警器(8)发出第三报警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与所述氢气罐(1)之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氢气罐(1)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氢气罐(1)的外壁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腔内充入的气体为氦气。
CN202011578574.9A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 Active CN1126879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8574.9A CN112687925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8574.9A CN112687925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7925A true CN112687925A (zh) 2021-04-20
CN112687925B CN112687925B (zh) 2022-04-29

Family

ID=75452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8574.9A Active CN112687925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792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8518A (zh) * 2021-12-31 2022-04-12 季华实验室 一种外延炉氢气吸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64739A (zh) * 2022-07-28 2022-09-16 浙江海盐力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气体供应量快速检测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24426A (ja) * 2004-07-07 2006-01-26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20070026275A1 (en) * 2005-08-01 2007-02-01 Honda Motor Co., Ltd. Gas sensor, gas sensor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998105A (zh) * 2004-07-08 2007-07-1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公司 燃料电池盒和燃料输送系统
JP2007335147A (ja) * 2006-06-13 2007-12-27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車両
CN202231106U (zh) * 2011-08-10 2012-05-23 新疆立昂电信技术有限公司 氢燃料电池供电装置
CN202938025U (zh) * 2012-12-10 2013-05-15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气体泄漏检测装置
CN204497322U (zh) * 2015-04-29 2015-07-22 上海博暄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防氢气泄露的燃料电池供氢系统
US20160059734A1 (en) * 2014-08-27 2016-03-03 Honda Motor Co., Ltd. Fuel cell vehicle
JP2017134929A (ja) * 2016-01-26 2017-08-03 スズ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08365240A (zh) * 2018-03-30 2018-08-03 西华大学 Fcev氢燃料安装单元电控主动排氢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24426A (ja) * 2004-07-07 2006-01-26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998105A (zh) * 2004-07-08 2007-07-1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公司 燃料电池盒和燃料输送系统
US20070026275A1 (en) * 2005-08-01 2007-02-01 Honda Motor Co., Ltd. Gas sensor, gas sensor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JP2007335147A (ja) * 2006-06-13 2007-12-27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車両
CN202231106U (zh) * 2011-08-10 2012-05-23 新疆立昂电信技术有限公司 氢燃料电池供电装置
CN202938025U (zh) * 2012-12-10 2013-05-15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气体泄漏检测装置
US20160059734A1 (en) * 2014-08-27 2016-03-03 Honda Motor Co., Ltd. Fuel cell vehicle
CN204497322U (zh) * 2015-04-29 2015-07-22 上海博暄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防氢气泄露的燃料电池供氢系统
JP2017134929A (ja) * 2016-01-26 2017-08-03 スズ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08365240A (zh) * 2018-03-30 2018-08-03 西华大学 Fcev氢燃料安装单元电控主动排氢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冷宏祥等: "燃料电池汽车氢气安全系统介绍", 《上海汽车》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8518A (zh) * 2021-12-31 2022-04-12 季华实验室 一种外延炉氢气吸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64739A (zh) * 2022-07-28 2022-09-16 浙江海盐力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气体供应量快速检测装置
CN115064739B (zh) * 2022-07-28 2022-11-04 浙江海盐力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气体供应量快速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7925B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87925B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安全监控系统
CN108626566B (zh) 高压储罐
CN111140771A (zh) 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
RU2466075C2 (ru)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 срабатывающий при утечке аварийный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опасных химических веществ
US10788161B2 (en) High pressure tank apparatus
EP2311755B1 (en) Rescue device for treating leakage of dangerous chemical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CN103759068A (zh) 一种低温绝热气瓶安全阀节气座
EP4101770A1 (en) Leak detection for pressurized fluid systems
KR100448823B1 (ko) 연료전지차량의 수소 충전 안전 장치
CN111174100B (zh) 氢气泄露安全防护装置
CN203686340U (zh) 一种低温绝热气瓶安全阀节气座
RU2516747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одготовки к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пневмоблока высокого давления
CN112326148B (zh) 一种基于氮气微正压的高压气体密封检测用测试系统
JPH11183301A (ja) 燃料ガスの漏れ検出方法と燃料ガスの漏れ検出を容易にする燃料ガス圧縮装置及び燃料タンク
JP2019157865A (ja) 高圧タンク装置
CN220982590U (zh) 电池密封性负压检测装置
CN112326136B (zh) 一种基于氮气置换的高压气体密封检测用测试系统
EP4102203A1 (en) Leak detection for pressurized fluid systems
US12000758B2 (en) Leak detection for pressurized fluid systems
CN214691365U (zh) 基于防爆储运罐内有害气液体无害化处理的排放洗消系统
JP2021017899A (ja) 高圧ガス貯蔵用圧力容器
CN117815610A (zh) 放置在机柜内的消防装置
CN113294692A (zh) 一种燃气流量精确计量控制系统
JP2003166699A (ja) 気体格納装置、気体供給装置、気体の搬送方法及び気体格納装置の取扱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