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6522A - 一种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6522A
CN112686522A CN202011564482.5A CN202011564482A CN112686522A CN 112686522 A CN112686522 A CN 112686522A CN 202011564482 A CN202011564482 A CN 202011564482A CN 112686522 A CN112686522 A CN 112686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 mass
geological
landslide
newmark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44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则朗
陈帅
吴立新
贺跃光
刘立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5644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65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6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65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震灾害危险评估方法,公开了一种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收集地质地形信息、地震信息和地质环境信息;(2)根据地质地形信息获取岩体的临界加速度acN,并利用层次分析模型判别步骤(1)所获得的信息中的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3)根据各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对岩体的临界加速度acN进行修正,记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为acM;(4)结合地质地形信息中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和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并利用Newmark位移模型求得岩体的累积位移,以根据岩体的累积位移评估地震滑坡的危险性。本发明一种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能够快速而精确地实现对地震滑坡危险性的评价。

Description

一种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灾害危险评估方法,具体涉及一种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地震滑坡是伴随地震的一种主要次生灾害,具有突发性、群发性及范围广等特点,其危害仅次于地震本身。
因此,开展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确定地震滑坡易发区及危险区,是减轻地震滑坡灾害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为震后应急救援、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参考。
现有技术中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主要为统计分析法和基于力学模型的Newmark位移分析法。其中,统计分析法的可靠性取决于滑坡编目精度和完整性,然而,现有技术水平难以在震后短时间内获得完整滑坡编目,故降低了统计分析法对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可靠性;Newmark模型主要是基于对岩体力学参数的分析,而获取准确的区域岩体力学参数极其困难,即便对于同一类岩组,其岩体结构、风化程度及水理性质也不尽相同,因此,虽然Newmark位移分析法获取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多与地震动参数及地形坡度存在强相关性,但由于对区域岩体强度的精细化表达不足,故现有技术中的Newmark位移分析法依然不能够满足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的精度需求。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其能够快速而精确地实现对地震滑坡危险性的评价。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收集地质地形信息、地震信息以及地质环境信息;(2)根据所述地质地形信息获取岩体的临界加速度acN,并利用层次分析模型判别所述地质地形信息以及所述地质环境信息中的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3)根据各所述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对所述岩体的所述临界加速度acN进行修正,并记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为acM;(4)结合所述地质地形信息中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以及所述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并利用Newmark位移模型的相关公式求得所述岩体的累积位移,以根据所述岩体的所述累积位移评估地震滑坡的危险性。
具体地,步骤(1)中所述的地质地形信息包括工程地质图、数字高程模型;所述地震信息包括地震动图;所述地质环境信息包括断层分布信息和水系分布信息。
进一步具体地,步骤(2)中所述岩体的所述临界加速度acN由该岩体的静态稳定系数Fs求取,所述静态稳定系数Fs由所述岩体的力学参数通过库伦定理推导得出。
进一步具体地,步骤(2)中所述的地质因子包括距断层距离、距水系距离和高程。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的判别步骤为:先将所述地质因子两两定性对比得到定性比较的标度值bij,其中i和j分别表示两种地质因子;再以所获得的所述标度值bij建立判别矩阵,并通过所述判别矩阵计算两个所述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
进一步具体地,步骤(3)中所述临界加速度acN的修正步骤如下:
a)根据各所述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计算所述岩体的岩体强度指数Ir,所述影响权重与所述岩体强度指数Ir之间的关系如式①所示:
Figure BDA0002861468210000031
其中,Wi表示i类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Xi为i类地质因子的分级数,n表示地质因子的数量;
b)根据岩体强度指数Ir计算岩体强度修正值fr,所述岩体强度指数Ir与所述岩体强度修正值fr之间的关系如式②所示:
Figure BDA0002861468210000032
其中,Irmax为所述岩体强度指数的最大值,Irmin为所述岩体强度指数的最小值;
c)根据所述岩体强度修正值fr计算所述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所述岩体强度修正值fr与所述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之间的关系如式③所示:
acM=fr×acN......③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岩体的累积位移由所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和所述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通过Newmark滑块累积位移经验公式计算得出。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累积位移的数值为0的区域评估为稳定区域;所述累积位移的数值大于0而小于等于的区域评估为极低风险区域;所述累积位移的数值大于2而小于等于4的区域评估为低风险区域;所述累积位移的数值大于4而小于等于6的区域评估为中等风险区域;所述累积位移的数值大于6而小于等于8的区域评估为高风险区域;所述累积位移的数值大于8的区域评估为极高风险区域。
更具体地,所述地质地形信息还包括所述岩体的坡度信息,所述岩体的所述坡度角小于10°的区域直接评估为所述稳定区域。
本发明首先是分析了包括距断层距离、距水系距离和高程等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得到了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Wi,并将各地质因子本身对滑坡的影响程度按照设定的划分规则进行了等级划分,得到了地质因子的分级数Xi,以通过影响权重Wi和分级数Xi得出岩体强度指数Ir,从而能够更为合理地反应处岩体在各个地质因子的影响下的强度,再通过岩体强度指数Ir得出岩体强度修正值fr以能够体现岩体强度的空间差异性,从而使得经过岩体强度修正值fr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更加贴合震前的岩体的实际临界加速度,进而能够使得岩体的累积位移Dn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以能够提升对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的准确性;此外,由于本发明一种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是基于地质参数进行的,而地质参数的获取更具有时效性,故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也同样具有时效性,更能够为震后应急救援和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参考。
本发明实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例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研究区域的地震动图;
图3是本发明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研究区域的工程地质图;
图4是本发明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研究区域的地形坡度图;
图5是本发明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研究区域的实际同震滑坡图;
图6是本发明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研究区域的静态稳定系数图;
图7是本发明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研究区域的临界加速度分布图;
图8是本发明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研究区域岩体的高程图;
图9是本发明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研究区域岩体的距水系距离图;
图10是本发明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研究区域岩体的距断层距离图;
图11是本发明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研究区域的岩体强度修正系数图;
图12是本发明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研究区域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图;
图13是本发明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修正前的临界加速度的岩体的累积位移图;
图14是本发明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的岩体的累积位移图;
图15是本发明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不同临界加速度的岩体累积位移差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首先要说明的是下述的“滑块”是指被抽象成刚体的滑坡体。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1)收集地质地形信息、地震信息以及地质环境信息;(2)根据地质地形信息获取岩体的临界加速度acN,并利用层次分析模型判别地质地形信息以及地质环境信息中的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3)根据各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对岩体的临界加速度acN进行修正,并记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为acM;(4)结合地质地形信息中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以及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并利用Newmark位移模型的相关公式求得岩体的累积位移,以根据岩体的累积位移评估地震滑坡的危险性。
本发明首先是分析了包括距断层距离、距水系距离和高程等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得到了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Wi,并将各地质因子本身对滑坡的影响程度按照设定的划分规则进行了等级划分,得到了地质因子的分级数Xi,以通过影响权重Wi和分级数Xi得出岩体强度指数Ir,从而能够更为合理地反应处岩体在各个地质因子的影响下的强度,再通过岩体强度指数Ir得出岩体强度修正值fr以能够体现岩体强度的空间差异性,从而使得经过岩体强度修正值fr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更加贴合震前的岩体的实际临界加速度,进而能够使得岩体的累积位移Dn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以能够提升对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的准确性;此外,由于本发明一种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是基于地质参数进行的,而地质参数的获取更具有时效性,故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也同样具有时效性,更能够为震后应急救援和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参考。
具体地,首先是要按照步骤(1)中的要求收集相关的信息,其中地质地形信息包括如图3所示的工程地质图、如图8所示的数字高程模型和如图4所示的坡度信息;地震信息包括如图2所示的地震动图;地质环境信息包括断层分布信息和水系分布信息,以根据上述信息获取所需的评价条件,如根据工程地质图获取岩体的力学参数,根据断层分布信息获得如图10所示的岩体的距断层距离图,根据水系分布信息获得如图9所示的岩体的距水系距离图;其中工程地质图、数字高程模型、坡度信息、断层分布信息和水系分布信息等能够轻松且及时地从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发布的信息或是地图数据网站获得,而地震动图也能够在震后短时间由相关的地质调查局发出,故在震后的短时间内即可对地震滑坡危险性进行评估,更具时效性,能够及时地为震后应急救援、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参考。
随后,步骤(2)需要先根据岩体的力学参数以及坡度信息求取岩体的临界加速度acN,求取过程为:先将所获取岩体的力学参数(有效粘聚力C和有效内摩擦角φ)以及坡度信息中岩体的坡度角θ通过库伦定理推导出静态稳定系数Fs(滑块的下滑力与抗滑力比值),推导过程如下式所示:
Figure BDA0002861468210000071
其中,γ表示滑块的重度(单位体积的岩体所受的重力),γw表示水的重度(单位体积的水所受的重力),t为潜在滑块的厚度,m为潜在滑块中饱和部分占滑块厚度的比值,例如滑块的高度为H,滑块中水位的高度为L则m=L/H,考虑到地震滑坡区域差异性,一般将岩体重度和厚度的乘积作为常量(一般为60),即对应岩体平均重度为20KN/m3,则岩体厚度为3m,所得的研究区域内岩体的静态稳定系数Fs的数值分布情况如图6所示;然后通过求得的静态稳定系数Fs求出临界加速度acN,求取公式为:acN=(Fs-1)gsinθ,研究区域内岩体的临界加速度acN分布如图7所示,临界加速度acN的数值越小则说明越容易发生岩体的位移。
需要注意的是,有效粘聚力C和有效内摩擦角φ为岩体的固有属性,一般可以根据经验取值,以提高分析效率,以如图3所示的研究区域的工程地质图为例,该研究区域内的岩体包括软岩、较软岩、较硬岩和坚硬岩,则研究区域中岩体的力学参数的经验取值如表1所示:
Figure BDA0002861468210000081
表1
同时,还需要分析各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其中主要分析高程、距断层距离和距水系距离三个地质因子,原因如下:高程影响岩石风化程度,通常位于高海拔的岩石,受太阳直射、温差变化明显,易加剧岩石风化和裂缝产生,且全球地震滑坡编目揭示地震滑坡多发育在高海拔或近山顶区域,也间接说明高海拔区是地震滑坡易发区域,故需要将高程作为一个地质因子。水是影响岩体强度的一个重要因子,对应岩体水理性质,一方面,岩体结构面易受水体软化及润滑作用,降低结构面强度,使得岩体在外力作用下更易发生破坏;另一方面,地下水径流冲刷、孔隙水压力增大等易形成软弱结构贯通或破坏已有结构面,极易在外界因素激化下形成滑坡,故需要将距水系距离作为一个地质因子。断层是构造运动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态,会破坏岩层连续性和完整性。断层带上的岩石往往比较破碎,易产生滑坡;相反,远离断层区域,受断层构造运动的影响减弱,岩石完整性保存较好,不易发生滑坡,故需要将距断层距离作为一个地质因子。
各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的分析过程为:先将地质因子两两定性对比得到定性比较的标度值bij,其中i和j分别表示两种地质因子;再以所获得的标度值bij建立判别矩阵,并通过判别矩阵计算两个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对判别矩阵中的标度值bij及其描述如表2所示:
Figure BDA0002861468210000082
Figure BDA0002861468210000091
表2
其中倒数是指1/2、1/3、1/4、1/5、1/6、1/7、1/8和1/9,经过判别后,高程、距断层距离和距水系距离三个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如表3所示:
Figure BDA0002861468210000092
表3
由表3可知,距断层距离对滑坡的影响权重最大,其次是高层,最后是距水系距离。
随后,步骤(3)中对临界加速度acN的具体修正步骤如下:
a)根据各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计算岩体的岩体强度指数Ir,影响权重与岩体强度指数Ir之间的关系如式①所示:
Figure BDA0002861468210000093
其中,Wi表示i类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Xi为i类地质因子的分级数,n表示地质因子的数量,通常,岩体强度指数Ir的数值越大,则说明地质环境对岩体强度影响越大。具体地,Xi按照i类地质因子自身对滑坡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的,以图8所示的岩体的高程图为例,研究区域内的海拔高度为487m至5339m,则可以以0.5km作为分级间隔,将研究区内高程对滑坡的影响划分为9级,且高程越高则级数Xi越大;以图9所示的岩体的距水系距离图为例,研究区域内岩体距水系的距离为0至17.8km,为了同一划分级数的数量,则可以以2km作为分级间隔,将研究区内岩体的距水系距离对滑坡的影响划分为9级,且距水系距离越近则级数Xi越大;以图10所示的岩体的距断层距离图为例,为了确保评价指标的统一,同样以2km为缓冲间隔,将研究区内岩体的距水系距离对滑坡的影响划分为9级,且距断层距离越近则级数Xi越大。
b)根据岩体强度指数Ir计算岩体强度修正值fr,岩体强度指数Ir与岩体强度修正值fr之间的关系如式②所示:
Figure BDA0002861468210000101
其中,Irmax为岩体强度指数的最大值,Irmin为岩体强度指数的最小值,岩体的强度修正系数的分布情况如图11所示,结合图8、图9、图10和图11可知岩体强度修正系数受断层影响明显,强度修正系数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断层两侧。受高程和水系影响,修正系数在局部区域存在差异。
c)根据岩体强度修正值fr计算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岩体强度修正值fr与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之间的关系如式③所示:
acM=fr×acN......③
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的分布情况如图12所示,并进一步结合图3、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可知,经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与修正前的临界加速度acN相比,其与工程岩组的相关性明显减弱,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则明显加强,在断层附近,岩石强度低,修正后临界加速度的较修正前的临界加速度有一定减弱,而在远离断层区域,岩石受影响程度小,岩石强度高,所对应的临界加速度有一定加强。同时,受高程及水系影响,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空间差异性更加明显,符合高程、距断层距离和距水系距离三个地质因子对于滑坡的影响权重,因此,整体而言,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能够更加有效地反映岩体强度的空间分布差异性,与实际情况更为贴合。
最后,进行步骤(4)结合步骤(3)中所求得的临界加速度acM以及如图2所示的地震动图中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利用Newmark滑块累积位移经验公式计算岩体的累积位移Dn,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61468210000111
由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所得出的岩体的累积位移Dn如图14所示,而基于修正前的临界加速度acN所得出的岩体的累积位移Dn如图13所示,将修正前后所得的岩体的累积位移图进行差分得到如图15所示的基于不同临界加速度的岩体累积位移差分图,由图15可知,基于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所获得的岩体累积位移与基于修正前的临界加速度acN所获得位移值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地,在研究区的东北区,修正后的岩体累积位移与传统的岩体累积位移差值小于0,即修正后对该区域的岩体累积位移量预测的较修正前有所减小,通过图10对该区域的断层分布分析后发现,出现这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该区域与断层之间的距离较远,而基于影响权重分析表明,断层距是影响岩体强度的重要评价指标,因此相对于该区域岩体的综合强度而言,临界加速度修正后对这块区域的岩体强度进行了修正加强;相反,对于其它距离水系较近,尤其是距离断层较近的区域,考虑到岩体所处地质环境因素影响,临界加速度修正后在岩体原有强度的基础上进行了折减修正;且进一步将修正前后所得出的岩体的累积位移Dn与如图5所示的实际同震滑坡图相比较,可以发现基于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所得出的岩体的累积位移Dn值大于0的区域与实际同震滑坡的区域更为相似,故结合各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将岩体的临界加速度进行修正,能够提升对滑坡预测的准确度,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地震滑坡危险性的评估。
进一步地,是要通过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所得出的岩体的累积位移Dn对地震滑坡危险性进行评估,可以按照如下的规则进行评估:累积位移的Dn=0的区域评估为稳定区域;累积位移Dn大于0而小于等于的区域评估为极低风险区域;累积位移Dn大于2而小于等于4的区域评估为低风险区域;累积位移Dn大于4而小于等于6的区域评估为中等风险区域;累积位移Dn大于6而小于等于8的区域评估为高风险区域;累积位移Dn大于8的区域评估为极高风险区域。
优选地,为了简化数据分析步骤,缩短数据分析时间,在步骤(2)中计算岩体的临界加速度时,可将岩体的坡度角θ小于10°的区域直接评估为稳定区域。
此外,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体现临界加速度修正后对于地震滑坡位移分布准确性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引入滑坡预测正确率LPA和危险区比例HAR两种指标,LPA和HAR的计算方法如下式所示:
Figure BDA0002861468210000121
Figure BDA0002861468210000122
LPA值越大代表地震滑坡危险区域内同震滑坡发育越多。当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划分为地震滑坡危险区时,LPA会出现虚高现象,故引入HAR抑制LPA虚高的现象,并分别以0.1cm、0.5cm、1cm、2cm、3cm、4cm和5cm为临界位移值,计算LPA和HAR,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Figure BDA0002861468210000123
Figure BDA0002861468210000131
表4
由表4可知在各种临界位移下,修正后的地震滑坡危险区面积均大修正前的地震滑坡危险区面积,特别是修正后的滑坡预测正确率LPA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远大于修正前的滑坡预测正确率LPA,因而对临界加速度进行修正能够极大地提高滑坡预测准确率,从而对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的可靠性也更高,更具有对震后应急救援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参考价值。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地质地形信息、地震信息以及地质环境信息;
(2)根据所述地质地形信息获取岩体的临界加速度acN,并利用层次分析模型判别所述地质地形信息以及所述地质环境信息中的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
(3)根据各所述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对所述岩体的所述临界加速度acN进行修正,并记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为acM
(4)结合所述地质地形信息中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以及所述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并利用Newmark位移模型的相关公式求得所述岩体的累积位移,以根据所述岩体的所述累积位移评估地震滑坡的危险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地质地形信息包括工程地质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所述地震信息包括地震动图;所述地质环境信息包括断层分布信息和水系分布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岩体的所述临界加速度acN由该岩体的静态稳定系数Fs求取,所述静态稳定系数Fs由所述岩体的力学参数通过库伦定理推导得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地质因子包括距断层距离、距水系距离和高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的判别步骤为:先将所述地质因子两两定性对比得到定性比较的标度值bij,其中i和j分别表示两种地质因子;再以所获得的所述标度值bij建立判别矩阵,并通过所述判别矩阵计算两个所述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临界加速度acN的修正步骤如下:
a)根据各所述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计算所述岩体的岩体强度指数Ir,所述影响权重与所述岩体强度指数Ir之间的关系如式①所示:
Figure FDA0002861468200000021
其中,Wi表示i类地质因子对滑坡的影响权重;Xi为i类地质因子的分级数,n表示地质因子的数量;
b)根据岩体强度指数Ir计算岩体强度修正值fr,所述岩体强度指数Ir与所述岩体强度修正值fr之间的关系如式②所示:
Figure FDA0002861468200000022
其中,Irmax为所述岩体强度指数的最大值,Irmin为所述岩体强度指数的最小值;
c)根据所述岩体强度修正值fr计算所述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所述岩体强度修正值fr与所述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之间的关系如式③所示:
acM=fr×acN……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体的累积位移由所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和所述修正后的临界加速度acM通过Newmark滑块累积位移经验公式计算得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累积位移的数值为0的区域评估为稳定区域;所述累积位移的数值大于0而小于等于的区域评估为极低风险区域;所述累积位移的数值大于2而小于等于4的区域评估为低风险区域;所述累积位移的数值大于4而小于等于6的区域评估为中等风险区域;所述累积位移的数值大于6而小于等于8的区域评估为高风险区域;所述累积位移的数值大于8的区域评估为极高风险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地形信息还包括所述岩体的坡度信息,所述岩体的所述坡度角小于10°的区域直接评估为所述稳定区域。
CN202011564482.5A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 Pending CN1126865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4482.5A CN112686522A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4482.5A CN112686522A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6522A true CN112686522A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51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4482.5A Pending CN112686522A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6522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8938A (zh) * 2017-06-03 2017-11-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一种单体滑坡风险损失定量评估方法
CN113187556A (zh) * 2021-05-06 2021-07-3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全概率的断层错动下隧道地震风险分析方法
CN114662950A (zh) * 2022-03-31 2022-06-24 中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区域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的斜坡单元细化方法
CN115238441A (zh) * 2022-05-06 2022-10-25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一种LS-D-Newmark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装置以及处理设备
CN115374625A (zh) * 2022-08-17 2022-11-22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地震滑坡危险性检测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7075192A (zh) * 2023-07-19 2023-11-1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多参数的地震边坡永久位移预测模型建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18744A (ja) * 2006-02-16 2007-08-30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震災リスクの評価方法及び震災リスク評価用の断層モデル形成プログラム
CN110376639A (zh) * 2019-07-12 2019-10-25 清华大学 基于实测地震动的地震滑坡速报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0795832A (zh) * 2019-10-14 2020-02-14 武汉大学 一种滑坡灾害多源数据一体化综合实时监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18744A (ja) * 2006-02-16 2007-08-30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震災リスクの評価方法及び震災リスク評価用の断層モデル形成プログラム
CN110376639A (zh) * 2019-07-12 2019-10-25 清华大学 基于实测地震动的地震滑坡速报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0795832A (zh) * 2019-10-14 2020-02-14 武汉大学 一种滑坡灾害多源数据一体化综合实时监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金凯平 等: "Newmark模型的修正以及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危险性区划方法研究",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vol. 39, no. 2, 30 April 2019 (2019-04-30), pages 1 - 5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8938A (zh) * 2017-06-03 2017-11-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一种单体滑坡风险损失定量评估方法
CN107368938B (zh) * 2017-06-03 2021-09-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一种单体滑坡风险损失定量评估方法
CN113187556A (zh) * 2021-05-06 2021-07-3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全概率的断层错动下隧道地震风险分析方法
CN114662950A (zh) * 2022-03-31 2022-06-24 中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区域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的斜坡单元细化方法
CN114662950B (zh) * 2022-03-31 2024-06-14 中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区域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的斜坡单元细化方法
CN115238441A (zh) * 2022-05-06 2022-10-25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一种LS-D-Newmark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装置以及处理设备
CN115374625A (zh) * 2022-08-17 2022-11-22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地震滑坡危险性检测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7075192A (zh) * 2023-07-19 2023-11-1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多参数的地震边坡永久位移预测模型建立方法
CN117075192B (zh) * 2023-07-19 2024-04-1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多参数的地震边坡永久位移预测模型建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86522A (zh) 一种Newmark修正模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
Li et al. Rainfall and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assessment using GIS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Chousianitis et al. Predictive model of Arias intensity and Newmark displacement for regional scale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 hazard in Greece
Marzorati et al. Rock falls induced by earthquakes: a statistical approach
KR101663679B1 (ko) 기하학적 증폭계수를 고려한 지진시 산사태 재해도 도출방법 및 도출시스템
CN111210073A (zh) 一种滑坡灾害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3283802A (zh) 一种复杂艰险山区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
CN108332696B (zh) 滑坡监测方法选择方法
Derron et al.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rockslide and rockfall hazards using a DEM (Oppstadhornet, Norway)
Rodriguez-Peces et al. Regional hazard assessment of earthquake-triggered slope instabilities considering site effects and seismic scenarios in Lorca Basin (Spain)
CN117250670B (zh) 矿震一体化监测台网的检测能力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
Lee Re-evaluation of factors controlling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the 1999 Chi–Chi earthquake
JP6468606B2 (ja) 重力偏差データの表層密度値推定方法
Wang et al. Appl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seismic landslide displacement analysis based on Newmark model: A case study in Wenchuan earthquake
Pinzón et al. Seismic site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sta Rican Strong-Motion Network based on V S30 measurements and site fundamental period
CN105631155A (zh) 一种水库诱发地震概率计算方法
Polat et al. Debris flow susceptibility and propagation assessment in West Koyulhisar, Turkey
Zan et al. Stability analysis of complex terrain slope based on multi-source point cloud fusion
KR102438649B1 (ko) 지진에 의한 산사태 위험도 평가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Chandler et al. An attenuation model for distant earthquakes
Yudhicara et al. Geomorphic Analysis in Determining Tectonic Activity Affected by Sumatra Fault in Liwa Regio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Lampung, Indonesia
Esfahanian et al. On the improvement of inelastic displacement demands for near-fault ground motions considering various faulting mechanisms
CN114386137A (zh) 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道路地形曲面优化设计方法
Abou-Jaoude et al.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 hazard mapping: A case study in Lebanon
CN110008302A (zh) 多影响因子降雨入渗系数定量评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