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2858A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2858A
CN112682858A CN201910991953.1A CN201910991953A CN112682858A CN 112682858 A CN112682858 A CN 112682858A CN 201910991953 A CN201910991953 A CN 201910991953A CN 112682858 A CN112682858 A CN 1126828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guide
guide
assembly
guid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919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爱川
闫长林
李宝华
丁鹏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919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28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2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28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换热风道,所述壳体还具有设于所述出风口处的门闭合区;风门,所述风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所述风门在所述门闭合区关闭所述出风口;以及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用于改变空气流动方向,所述导风组件设于所述换热风道,所述导风组件具有伸出所述门闭合区的送风状态、和位于所述门闭合区的内侧以避让所述风门的避让状态。如此,通过使导风组件具有伸出门闭合区的送风状态,可增大导风组件在出风口处裸露出来的体积,从而可便于增大导风组件的送风范围。

Description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范围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旨在解决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范围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换热风道,所述壳体还具有设于所述出风口处的门闭合区;
风门,所述风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所述风门在所述门闭合区关闭所述出风口;以及
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用于改变空气流动方向,所述导风组件设于所述换热风道,所述导风组件具有伸出所述门闭合区的送风状态、和位于所述门闭合区的内侧以避让所述风门的避让状态。
可选地,所述导风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换热风道;
所述导风组件具有转动至使导风组件伸出所述门闭合区的第一转动角度范围,所述送风状态包括所述导风组件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范围的第一送风状态;所述导风组件还具有转动至使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避让状态的第二转动角度范围。
可选地,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导风件和百叶,所述导风件具有导风通道和具有开口的导风腔,所述导风通道与所述导风腔连通,所述百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导风腔;
所述导风组件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范围时,所述导风腔的开口朝内设置,所述导风件伸出所述门闭合区;和/或,
所述导风组件在所述第二转动角度范围时,所述导风腔的开口朝外设置,所述百叶具有转动至避让所述风门的避让角度,以使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避让状态。
可选地,所述送风状态还包括所述导风组件在所述第二转动角度范围时、所述百叶转动至伸出所述门闭合区的第二送风状态。
可选地,所述导风件包括与所述导风腔的开口相对设置的导风部,所述导风通道设于所述导风部,所述导风组件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范围时,所述导风部伸出所述门闭合区。
可选地,所述导风部包括在所述导风件的周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导风条,相邻两所述导风条之间形成所述导风通道;或者,
所述导风通道设置为成形于所述导风部上的多个导风微孔。
可选地,所述导风部为弧形结构;或者,
所述导风部呈平板状;或者,
所述导风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导风部两侧的两支撑部,所述百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部。
可选地,在所述导风件的横截面中,所述导风件具有位于所述导风腔的开口处的第一截面线和与所述第一截面线相对设置的第二截面线,所述导风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截面线的轴距小于所述导风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截面线的轴距。
可选地,所述导风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截面线的轴距为第一轴距,所述导风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截面线的轴距为第二轴距;
所述第一轴距与第二轴距之比大于或等于0.2,且小于或等于0.7;或者,所述第一轴距与第二轴距之比大于或等于0.4,且小于或等于0.6。
可选地,所述第一截面线为直线;或者,所述第一截面线为向靠近所述第二截面线的方向凹设的弧线;或者,所述第一截面线为向远离所述第二截面线的方向凸设的弧线;和/或,
所述第二截面线为直线;或者,所述第二截面线为弧线。
可选地,所述导风组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换热风道;
所述导风组件具有移动至使导风组件伸出所述门闭合区的第一位置,以使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送风状态;
所述导风组件还具有移动至使导风组件位于所述门闭合区的内侧的第二位置,以使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避让状态。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如上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
本发明落地式空调室内机,通过使导风组件具有伸出门闭合区的送风状态,可增大导风组件在出风口处裸露出来的体积,从而可便于增大导风组件的送风范围。同时,使导风组件具有位于门闭合区的内侧的避让状态,可实现避让风门,从而使得风门能够转动至门闭合区以关闭出风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关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风门处于门闭合区,导风组件处于避让状态;
图4为图1的中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开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风门处于门打开区,导风组件处于避让状态或第二送风状态;
图5为图1中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开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风门处于门打开区,导风组件处于第一送风状态;
图6为图1中的风门组件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风门组件下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6中的风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10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10中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安装座沿图13中Ⅰ-Ⅰ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5为图13中的安装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基座上未安装密封盖和密封环;
图16为图13中的安装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基座上安装有密封环;
图17为图1中的风门和导风组件安装在安装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沿图17中Ⅱ-Ⅱ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百叶处于送风角度;
图19为图18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0为沿图17中Ⅱ-Ⅱ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百叶处于避让角度;
图21为图20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2为图20中的导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中的导风组件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中的导风件第一实施例中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3中的导风件第二实施例中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3中的导风件第三实施例中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237827350000041
Figure BDA000223782735000005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风门组件、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具体来说,如图1-5所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1000通常包括壳体200和安装于壳体200的风门组件100,壳体200具有出风口210,所述出风口210在上下方向上延伸;风门组件100包括风门20,风门20可转动地设于壳体200,以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210。
其中,风门组件100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风门20转动。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壳体200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座10,风门20通过安装座10可转动地设于壳体200。
通常地,如图1-5所示,所述壳体200还具有进风口220,以及连通进风口220与出风口210的换热风道230。
通常地,如图2-5所示,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设于换热风道230内的室内换热器300,所述室内换热器300用于调节室内空气温度,如制冷或制热。
通常地,如图2-5所示,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于换热风道230内的风轮400,所述风轮400用于驱动空气流动;其中,该风轮400可选为贯流风轮400。其中,可选地,所述风轮400设于室内换热器300的出风侧。
通常地,如图2-5所示,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于换热风道230内的导风组件500,所述导风组件500用于改变空气流动方向,以改变落地式空调室内机1000的送风方向。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6、7及10所示,所述安装座10包括基座11和可转动地设于基座11上的转动组件12,所述风门20的一端设于转动组件12,所述风门20与转动组件12上设有导向定位结构,所述导向定位结构用于在安装风门20时引导风门20与转动组件12对位。
可以理解,在落地式空调室内机1000的装配过程中,通常先将驱动机构安装在壳体200内,然后再将风门20安装在驱动机构上;具体来说,通常先将安装座10安装在壳体200内,然后再将风门20安装在安装座10的转动组件12上。
本发明风门组件100,通过在所述风门20与转动组件12上设置导向定位结构,使得在安装风门20时,导向定位结构可引导风门20与转动组件12对位,从而使得风门20能够准确、快速地安装在转动组件12和驱动机构上,使得风门20与转动组件12之间安装定位准确,可避免造成安装倾斜;从而可避免因风门20与驱动机构安装定位不准而导致的风门20在开关时发生异响甚至卡死的问题。
其中,如图6、7及10所示,导向定位结构一部分设置在风门20上,另一部分设置在转动组件12上,该两部分结构互为限位结构,以实现引导风门20与转动组件12对位;即在安装风门20时,可通过以上两部分结构的相互配合来实现引导风门20与转动组件12对位。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定位结构的结构形式有很多种,如导槽1211与导凸21滑动配合结构、磁吸配合结构、或导向柱与导向孔滑动配合结构等,或者采用几种不同类型的结构的组合;只要能实现在安装风门20时能引导风门20与转动组件12对位即可。
比如,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定位结构包括导向柱(图未示)和导向孔(图未示),所述导向柱凸设于导向组件的外侧面(或风门20的内表面),所述导向孔设于风门20的内表面(或导向组件的外侧面),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孔滑动插接配合以引导风门20与转动组件12对位。在部分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导向柱为锥形柱,和/或,所述导向孔为锥形孔。或者,可选地,所述导向柱具有柱导向段,该柱导向段为锥形柱;和/或,所述导向孔具有孔导向段,该孔导向段为锥形孔。
在本发明以下的示例中,主要以导槽1211与导凸21滑动配合结构为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指出的是,这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进一步地,如图6、7及10所示,并参阅图13-16,所述转动组件12包括转环121,所述转环121可转动地设于基座11,所述导向定位结构设于风门20与转环121上。具体的,所述转环121为环形件。如此,可简化转动组件12的结构,从而可便于转动组件12与基座11转动连接。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转动体来替代转环121,如转盘、转板、转动块、甚至转动盒等。
进一步地,如图7-9所示,所述导向定位结构包括设于风门20一端的导凸21、及设于转动组件12的外侧面的导槽1211,所述导凸21向远离风门20的另一端的方向凸设,所述导凸21配合插接于导槽1211。
具体的,如图7-9所示,所述导槽1211设于转环121的外侧面(即外环面)。
如此,安装风门20时,可通过将导凸21插接入导槽1211内而实现引导风门20与转动组件12对位。
进一步地,如图7-9所示,所述导槽1211具有朝转动组件12的远离其转动轴线的一侧设置的第一槽口12111、和朝转动组件12的远离基座11的一侧设置的避让口12112,所述第一槽口12111与避让口12112连通。
如此,安装风门20时,可将风门20向靠近转动组件12的转动轴线的方向移动,使得导凸21在向靠近转动组件12的转动轴线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从第一槽口12111插接入导槽1211内,其中,避让口12112用于避让导凸21,以使导凸21能插入导槽1211内。
具体的,在图6-9所示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槽口12111朝前设置,所述避让口12112朝上设置;安装风门20时,风门20向后移动,在风门20向后移动的过程中,导凸21从第一槽口12111插接入导槽1211内。
进一步地,如图7-9所示,所述导槽1211包括设于第一槽口12111处的第一导向段12113,所述第一导向段12113向靠近导槽1211的槽底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向段12113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12114,所述第一导向面12114用于引导导凸21插入所述导槽1211内。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向面12114向靠近导槽1211的槽底的方向延伸,以使第一导向段12113的槽宽逐渐减小;在安装风门20时,导凸21与第一导向面12114滑动接触,以引导导凸21滑入导槽1211内。如此,通过在第一槽口12111处设置第一导向段12113,可便于引导导凸21滑入导槽1211内,从而可便于引导风门20与转动组件12对位,从而可便于实现风门20与转动组件12、驱动机构的快速定位。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向面12114设于第一导向段12113的位于转动组件12的周向方向上的侧壁上,在图6-9所示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导向面12114设于第一导向段12113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面12114设有两个,该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面12114相对设置,并分别设于第一导向段12113的左侧壁、右侧壁。如此,以进一步地便于引导导凸21滑入(滑动插入)导槽1211内。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向面12114为斜面或弧面。
进一步地,如图7-9所示,所述转动组件12的外侧面凸设有至少两个挡凸1212,所述挡凸1212限定出导槽1211。具体的,至少两个挡凸1212设于转环121的外侧面。如此,通过挡凸1212来形成导槽1211,可有利于减小转环121的径向宽度,从而可便于减小转环121的重量和转动组件12的重量,从而可便于提高风门20转动的灵活性。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转动组件12的外侧面内凹以形成导槽1211。
具体的,至少两个挡凸1212在转动组件12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挡凸1212在转环121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可以理解,如图7-9所示,所述导槽1211可由相邻的两个挡凸1212限定出,也可由非相邻的两个挡凸1212限定出。
在具体实施例中,可基于导凸21的数量来确定所述导槽1211的成形方式及数量,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在部分实施例中(图未示),所述导凸21的数量设为一个,所述导槽1211的数量也对应设为一个,此时,可选地,挡凸1212的数量设为两个,该两个挡凸1212之间限定出一个导槽1211。在该部分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导凸21具有一定的宽度,以保证风门20与转动组件12连接的稳定性。
在另外部分实施例中(图未示),所述导凸21的数量可设为两个,此时导槽1211的数量可设为一个,也可设为两个。当导槽1211的数量设为一个时,两导凸21均插接于导槽1211内,且该两导凸21分别设于导槽1211的两侧壁处;此时,挡凸1212的数量设为两个,该两个挡凸1212之间限定出一个导槽1211。
当所述导槽1211的数量设为两个时,两导凸21分别对应插接于两导槽1211。此时,可选地,所述挡凸1212的数量设为三个,相邻的挡凸1212间限定出一个导槽1211;或者,可选地,所述挡凸1212的数量设为四个,两两挡凸1212之间限定出一个导槽1211。
当然,如图7-9所示,所述导凸21的数量也可设为至少三个,所述挡凸1212的数量可选地设为至少四个;基于此,可选地,所述导槽1211包括由位于最外侧的两挡凸1212形成的大导槽a,至少三个导凸21均设于大导槽a内,位于最外侧的两所述导凸21分别对应设于位于最外侧的两挡凸1212处。如此,可保证/增大风门20与转动组件12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7和8所示,所述导槽1211还包括由位于最外侧的两挡凸1212之间的、两挡凸1212形成的小导槽b,位于最外侧的两导凸21之间的导凸21设于小导槽b内。具体的,所述小导槽b内导凸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其中,当所述小导槽b内导凸21的数量为一个时,小导槽b可限定于相邻的两挡凸1212之间。
如此,还可进一步地增强导向定位结构的导向和定位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8所示,所述导凸21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挡凸1212依次分布有四个,位于位于最外侧的两挡凸1212之间限定出大导槽a,位于(最外侧的两挡凸1212的)内侧的两挡凸1212之间限定出小导槽b,该三个导凸21均设于大导槽a内,位于最外侧的两导凸21分别对应设于位于最外侧的两挡凸1212处,位于(最外侧的两导凸21的)内侧的导凸21设于小导槽b内。
进一步地,如图7-9所示,所述挡凸1212的外端(即远离转环121外侧面的一端)向一侧折弯延伸,以形成导槽1211的第一导向段1211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9所示,形成一导槽1211的两挡凸1212的外端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折弯延伸,以形成该导槽1211的第一导向段1211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凸21的下端抵接于基座11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如图7-9所示,所述导凸21还通过螺纹连接结构与转动组件12连接。具体的,所述导凸21通过螺纹连接结构与转环121连接。如此,在风门20与转环121对位后,可将导凸21与转环121固定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如图7-9所示,一所述导凸21设有连接过孔211(可选为螺纹孔),所述转环121的外侧面(即与该导凸21对应的导槽1211的槽底)对应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螺纹连接孔为螺纹孔,锁紧螺钉依次穿设于连接过孔211和螺纹连接孔,以实现通过螺纹连接结构连接导凸21与转环12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9所示,所述螺纹连接结构设于小导槽b及其对应的导凸21上。
如此,通过以上结构可实现风门20的一端与转动组件12的外侧面的导向对位与定位。
进一步地,如图10-12所示,所述导向定位结构还包括设于转动组件12的远离基座11的表面的卡凸1213、和设于风门20内表面的卡槽221,所述卡凸1213卡接于卡槽221内。可以理解,该卡凸1213为一种导凸21结构,卡槽221也为一种导槽1211结构。
在图10-12所示的状态下,转动组件12的远离基座11的表面即为转动组件12的上表面,即所述卡凸1213设于转动组件12的上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12所示,所述卡凸1213设于转环121的远离基座11的表面,具体来说,所述卡凸1213设于转环121的上表面。
如此,安装风门20时,同时可通过将卡凸1213插接入卡槽221内而实现引导风门20与转动组件12对位。特别地,在安装风门20时,风门20的一端与转动组件12的外侧面通过导凸21与导槽1211的配合而现实导向、对位与定位;风门20的内表面与转动组件12的上表面通过卡凸1213与卡槽221的配合而现实导向、对位与定位。
进一步地,如图10-12所示,所述风门20的内表面(即风门20的朝向风门20的转动轴线的表面)设有卡接凸部22,所述卡槽221设于卡接凸部22。如此,可便于将卡凸1213与卡槽221的连接位置远离风门20的内表面,以便于增大风门20与转动组件12的连接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10-12所示,所述卡槽221具有朝风门20的内侧(即风门20的朝向风门20转动轴线的一侧)设置的第二槽口2211、及朝向基座11设置的避让过口(图未示),所述第二槽口2211与避让过口连通。如此,安装风门20时,可将风门20向靠近转动组件12的转动轴线的方向移动,使得卡凸1213在移动的过程中、从第二槽口2211插接入卡槽221内,其中,避让过口用于避让卡凸1213,以使卡凸1213能够插入卡槽221内。在图10-12所示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槽口2211朝前设置,避让过口朝下设置。
具体的,如图10-12所示,所述卡槽221在卡接凸部22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卡接凸部22,以便于卡凸1213与卡槽221的配合。
进一步地,如图10-12所示,所述卡接凸部22的外侧面设有成形槽222,所述成形槽222的槽底设有相对设置的两限位凸部223,两所述限位凸部223之间形成卡槽221,至少其中一所述限位凸部223与成形槽222的与该限位凸部223相邻的侧壁间隔设置。
如此,可使得该至少其中一所述限位凸部223可弹性运动,从而可使得卡槽221的宽度可调,从而可便于将卡凸1213导入卡槽221内,也可便于在卡凸1213卡接于卡槽221内后对卡凸1213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12所示,两所述限位凸部223均与成形槽222的各自对应的侧壁间隔设置,以进一步地便于将卡凸1213导入卡槽221内。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其他结构形式形成卡槽221,比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凸部22的外侧面设有成形槽222,所述成形槽222的槽底设有一限位凸部223,该限位凸部223设于成形槽222的两相对的侧壁之间,所述限位凸部223与成形槽222的一侧壁之间形成卡槽221,所述限位凸部223与成形槽222的另一侧壁间隔设置;如此,也可使该限位凸部223可弹性运动,从而可使得卡槽221的宽度可调,从而可便于将卡凸1213导入卡槽221内,也可便于在卡凸1213卡接于卡槽221内后对卡凸1213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如图10-12所示,所述卡槽221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槽口2211处的第二导向段2212,所述第二导向段2212向靠近卡槽221的槽底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段2212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面2213,所述第二导向面2213用于引导卡接凸部22卡接入卡槽221内。
具体的,如图10-12所示,所述第二导向面2213向靠近卡槽221的槽底的方向延伸,以使第二导向段2212的槽宽逐渐减小;在安装风门20时,卡凸1213与第二导向面2213滑动接触,以引导卡凸1213滑入卡槽221内。如此,通过在第二槽口2211处设置第二导向段2212,可便于引导卡凸1213滑入卡槽221内,从而可便于引导风门20与转动组件12对位,从而可便于实现风门20与转动组件12、驱动机构的快速定位。
具体的,所述第二导向面2213设于第二导向段2212的侧壁上,在图10-12所示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导向面2213设于第二导向段2212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
可选地,如图10-12所示,所述第二导向面2213设有两个,该两个所述第二导向面2213相对设置,并分别设于第二导向段2212的左侧壁、右侧壁。如此,以进一步地便于引导卡凸1213滑入(滑动插入)卡槽221内。
具体的,所述第二导向面2213为斜面或弧面。
进一步地,如图10-12所示,所述限位凸部223的外端(即远离风门20的内表面的一端)向一侧(即向远离另一限位凸部223的一侧)折弯延伸,以形成卡槽221的第二导向段221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12所示,两限位凸部223的外端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折弯延伸,以形成所述卡槽221的第二导向段2212。具体的,所述成形槽222的侧壁面对应卡槽221的第二导向段2212设有倾斜设置的避让面,以用于避让相应的限位凸部223。
进一步地,如图10-12所示,所述卡槽221还包括靠近卡槽221的槽底设置的卡接段2115,所述卡凸1213设于卡接段2115内,所述卡接段2115与第二导向段2212之间设有防脱段2114,所述防脱段2114包括设于卡槽221侧壁上的防脱凸部(图未示),以阻止所述卡凸1213脱离卡接段2115。如此,可将卡凸1213限位于卡接段2115内,从而可实现卡凸1213与卡槽221的相互限位,从而可限位风门20与转环121,从而可进一步地稳定地将风门20安装于转环121。
进一步地,如图10-12所示,所述卡槽221与卡凸1213设有至少两对。如此,可进一步地增强导向定位结构的导向和定位效果,从而可进一步地保证/增大风门20与转动组件12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卡凸1213为凸设于转环121上表面的凸块。
进一步地,如图13-16所示,所述转动组件12还包括密封环122,所述密封环122设于转环121的远离基座11的一侧,所述密封环122具有安装缺口1221,所述风门20设于安装缺口1221处。在图13和14所示的状态下,所述密封环122安装于转环121的上侧。
工作时,转环121可带动风门20和密封环122一同转动。
如此,通过在转环121的上侧设置密封环122,可便于隐藏转环121;还可对转环121实现密封作用,以防止加湿水溅出。同时,通过在密封环122上设置安装缺口1221,可用于避让风门20及其安装结构,也可增强风门组件100的整体平整性。
进一步地,如图13-16所示,所述风门组件100还包括驱动组件30,所述驱动组件30安装于安装座10的基座11上,所述驱动组件30用于驱动转环121转动。
具体的,如图13-16所示,所述驱动组件30包括驱动电机31和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电机31通过传动组件驱动转环121带动风门20转动。所述驱动电机31安装在基座1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于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的传动齿轮32,所述转环121的内侧面(即内环面)设有与传动齿轮32啮合连接的啮合齿。
进一步地,如图6和10所示,所述安装座10设有两个,两所述安装座10分别对应设于风门20的两端。如此,通过两安装座10可将风门20的两端均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200,从而可提高风门20在转动时的转动稳定性。具体的,在图6或10所示的状态下,一所述安装座10设于风门20的上端,另一所述安装座10设于风门20的下端。
进一步地,如图10和16所示,所述转动组件12还包括密封盖(图未标),所述密封环122设于基座11的朝向转环121的表面(即在图10或16所示的状态下的上表面),所述密封盖设于转环121和密封环122的内侧,以用于封盖传动齿轮32等。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所述壳体200还具有设于出风口210处的门闭合区、与设于换热风道230内的门打开区,所述门闭合区对应出风口210设置,所述风门20在门闭合区关闭出风口210,所述风门20在门打开区打开出风口210。具体的,所述风门20转动至门闭合区时可关闭出风口210,所述风门20转动至门打开区时可打开出风口210。
具体的,所述风门20转动至门打开区时,所述风门20可用于导风。具体来说,所述风门20转动至门打开区时,风门20可用于形成换热风道230的风道壁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所述导风组件500设于换热风道230,所述导风组件500具有伸出门闭合区的送风状态、和位于门闭合区的内侧(即门闭合区的朝向风门20转动轴线的一侧)以避让风门20的避让状态。
具体的,如图3所示,并参阅图20和21,当空调器关机或其他动作(如自杀菌等)时,需要将风门20转动至门闭合区以关闭出风口210;此时,可使导风组件500调至避让状态,以使导风组件500设于门闭合区的内侧以避让风门20,以使风门20可转动至门闭合区而关闭出风口210。
如图4和5所示,并参阅图18和19,当空调器工作时,风门20从门闭合区转动至门打开区以打开出风口210,此时,可使导风组件500从避让状态调至送风状态,以使导风组件500伸出门闭合区,如此,可增大导风组件500在出风口210处裸露出来的体积,从而可便于增大导风组件500的送风范围。
本发明,通过使导风组件500具有伸出门闭合区的送风状态,可增大导风组件500在出风口210处裸露出来的体积,从而可便于增大导风组件500的送风范围。同时,使导风组件500具有位于门闭合区的内侧的避让状态,可实现避让风门20,从而使得风门20能够转动至门闭合区以关闭出风口210。
在具体实施例中,可通过对导风组件500自身结构的设计和/或导风组件500的安装方式的设计,来使得能具有送风状态和避让状态,以下结合导风组件500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进一步地,如图17-23所示,并着重参阅图23,所述导风组件500包括导风件510和百叶520,所述导风件510具有导风通道5102和具有开口的导风腔5101,所述导风通道5102与导风腔5101连通,所述百叶520可转动地安装于导风腔5101。
其中,如图22等所示,所述导风件510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百叶520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有多个;如此可通过导风件510的左右转动来实现导风组件500在左右方向上转动送风,并可通过百叶520的上下摆动来实现导风组件500在上下方向上转动送风。
可以理解,通过控制导风件510的开口的朝向,可使流动的空气从导风件510的开口处流进导风腔5101内并从导风通道5102送出(如图5所示),也可以使流动的空气从导风通道5102流入导风腔5101内并从导风件510的开口处送出(如图4所示)。
可以理解,可使:所述百叶520全部设于导风腔5101内;也可使:百叶520设于导风腔5101,但可通过百叶520的转动而使百叶520从导风件510的开口伸出导风腔5101。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所述导风组件500可转动地设于换热风道230。如此,可使得能具有送风状态和避让状态。
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所述导风组件500具有转动至使导风组件500伸出门闭合区的第一转动角度范围,所述送风状态包括导风组件500在第一转动角度范围的第一送风状态。
可以理解,对于第一转动角度范围:假使导风组件500以其上某点在某一位置处为转动起点,那么当导风组件500从刚转动伸出出门闭合区起、到转动离开(即导风组件500设于门闭合区内侧),导风组件500上的该点的转动角度范围即为第一转动角度范围;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以导风件的开口与出风口相对、且导风件的开口朝内或朝外时作为转动起点。以上,对于下文中的第二转动角度范围同样适用,下文不再赘述。
如此,当导风组件500转动至第一转动角度范围时,可使导风组件500伸出门闭合区,从而可增大导风组件500在出风口210处裸露出来的体积,那么导风组件500在第一转动角度范围内转动时,可使得导风组件500处于第一送风状态,并可增大导风组件500在左右方向上的送风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组件500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范围时,所述导风腔5101的开口朝内(大致是指由壳体200的表面指向壳体200内中心的方向,朝外与之相反)设置,以使导风件510伸出门闭合区,从而可增大导风通道5102的转动范围,从而可增大导风组件500左右方向上的送风范围。
此时,所述百叶520位于导风件510的内侧,并可通过控制百叶520转动来实现上下送风。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导风组件500具有转动至使导风组件500处于避让状态的第二转动角度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导风组件500在所述第二转动角度范围时,所述导风腔5101的开口朝外设置,所述百叶520转动至导风件510的外侧。
在具体实施例中,可单独通过导风组件500的转动而使导风组件500处于避让状态,也可通过导风组件500的转动结合导风组件500自身的结构设计而使导风组件500处于避让状态。
具体来说,当百叶520全部设于导风腔5101内时,百叶520无法通过转动而伸出导风腔5101,那么百叶520的转动就不会影响导风组件500的避让状态的设置,即可单独通过导风组件500的转动而使导风组件500处于避让状态。具体的,可使导风组件500的转动轴线朝导风件510的开口偏置,以使所述导风组件500具有伸出门闭合区的送风状态、和位于门闭合区的内侧以避让风门20的避让状态。
当百叶520可通过转动而伸出导风腔5101时,百叶520的转动会影响导风组件500的避让状态的设置,此时有两种处理方式:其一,通过设置导风组件500的转动轴线的位置(控制导风组件500的转动轴线朝导风件510一侧的偏置距离),使得所述导风组件500在第二转动角度范围时,百叶520的转动不会与风门20发生干涉;其二,通过设置导风组件500的转动轴线的位置,使得所述导风组件500在第二转动角度范围时,可通过调整百叶520的转动角度而使百叶520避让风门20,以使导风组件500具有避让状态。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二种方式设置导风组件500,以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并参阅图20和21,所述导风组件500在第二转动角度范围时,所述百叶520具有转动至避让风门20的避让角度(范围),以避免百叶520与风门20发生干涉,以使导风组件500处于避让状态,从而使得风门20可转动至门闭合区。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并参阅图18和19,所述送风状态还包括导风组件500在第二转动角度范围时、百叶520转动至伸出门闭合区的第二送风状态。
具体的,所述导风组件500在第二转动角度范围时,所述百叶520具有转动至伸出门闭合区的送风角度(范围),如此,通过使百叶520转动伸出门闭合区,可增大百叶520在上下方向的扫风范围,从而可增大导风组件500和落地式空调室内机1000在上下方向上的送风/扫风范围。
进一步地,如图23-26等所示,在所述导风件510的横截面(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截面)中,所述导风件510具有位于导风腔5101的开口处的第一截面线c和与第一截面线c相对设置的第二截面线d,所述导风件510的转动轴线与第一截面线c的轴距小于述导风件510的转动轴线与第二截面线d的轴距。
如此,可便于实现导风组件500转动至第一转动角度范围时导风件510伸出门闭合区、导风组件500转动至第一转动角度范围时使导风组件500调整至避让状态。
具体的,如图24-26所示,所述导风件510的转动轴线与第一截面线c的轴距为第一轴距D,所述导风件510的转动轴线与第二截面线d的轴距为第二轴距d;所述第一轴距D与第二轴距d之比大于或等于0.2,且小于或等于0.7。
可以理解,若第一轴距D与第二轴距d之比过小,则会导致导风件510伸出门闭合区的部分过多,导风组件500转动所需的转动空间过大,从而易使导风组件500与出风口210之间的间隙过大,不利于导风组件500送风。若第一轴距D与第二轴距d之比过大,则不利于实现大范围送风。故而,可选地,第一轴距D与第二轴距d之比大于或等于0.2,且小于或等于0.7;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一轴距D与第二轴距d之比大于或等于0.4,且小于或等于0.6;可选地,所述第一轴距D与第二轴距d之比等于0.5。
对于第一轴距,以下分以下情况进行说明:
1)如图24所示,在导风件510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截面线c为向远离第二截面线d的方向凸设的弧线,所述第一轴距即为:第一截面线c上距离导风件510的转动轴线的最远点与导风件510的转动轴线的距离。
2)如图25所示,在导风件510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截面线c为向靠近第二截面线d的方向凹设的弧线,所述第一轴距即为:第一截面线c的两端点的连线与导风件510的转动轴线的距离。
3)如图26所示,在导风件510的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截面线c为直线,那么,第一轴距即为导风件510的转动轴线与第一截面线c的距离。
具体的,所述第二截面线d可为直线,也可为弧线;对于第二轴距,可参考第一轴距的方式进行定义。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可使得导风组件500的左右导风角度范围可达145度,送风角度增大65%,效果明显。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所述导风件510包括与导风腔5101的开口相对设置的导风部5105,所述导风通道5102设于导风部5105。
所述导风组件500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范围时,所述导风部5105伸出所述门闭合区;所述导风组件500在所述第二转动角度范围时,所述导风部5105转至百叶520的内侧。
如此,可便于左右送风。
具体的,如图23-26所示,所述导风部5105包括在所述导风件510的周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导风条5103,相邻两导风条5103之间形成导风通道5102,如此,可形成导风格栅结构。
当然,所述导风通道5102也可设置为其他结构形式,比如,所述导风通道5102设置为成形于导风部5105上的多个导风微孔,以实现无风感送风。
进一步地,如图23-26所示,所述导风件510还包括设于导风部5105两侧的两支撑部5104,所述百叶520可转动地设于支撑部5104。如此,通过设置支撑部5104,一方面用于与导风部5105围合形成导风腔5101,另一方面可用于安装百叶520。
可选地,所述导风件510为导风框。
具体的,如图23-26所示,所述导风部5105为弧形结构,如此,一方面可便于增大导风部5105的送风范围;另一方面也可便于减小导风组件500转动所需的转动空间。当然,所述导风部5105也可设置为呈平板状。
需要指出的是,如图23-26所示,当所述导风部5105为弧形结构时,在所述导风件510的横截面中,第二截面线d为弧线;当所述导风部5105呈平板状时,在所述导风件510的横截面中,第二截面线d为直线。
进一步地,如图17-20所示,所述导风组件500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座10的基座11上。具体的,所述导风件510的两端分别对应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11上。
具体的,所述导风组件500还包括设于基座11上的第一动力组件,以用于驱动导风件510转动。可选地,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基座11上,并(通过传动结构)驱动导风件510转动。
具体的,如图17-20所示,所述导风组件500还包括驱动连杆540,驱动连杆540与多个百叶520可转动连接,以用于驱动百叶520转动。
具体的,所述导风组件500还包括设于基座11上的第二动力组件,第二动力组件通过驱动连杆540驱动百叶520转动/摆动。可选地,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基座11上,并与驱动连杆540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导风组件500也可为其他结构形成,比如,在一示例中,所述导风组件500包括导风筒和可转动地设于导风筒内的百叶520,所述导风筒可转动设于换热风道230内,所述导风筒包括在导风筒的周向方向上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导风条5103,或者,所述导风筒的侧壁上布设有多个通风微孔;所述导风筒的转动轴线朝导风筒的一侧偏置,以使所述导风组件500具有伸出门闭合区的送风状态、和位于门闭合区的内侧以避让风门20的避让状态。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通过其他结构设置而使导风组件500能具有送风状态和避让状态。
比如,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组件500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换热风道230;所述导风组件500具有移动至使导风组件500伸出门闭合区的第一位置,以使所述导风组件500处于所述送风状态;所述导风组件500还具有移动至使导风组件500位于门闭合区的内侧的第二位置,以使所述导风组件500处于所述避让状态。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导风组件500可(前后)滑动地设于换热风道230,以使导风组件500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换热风道230。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组件500的结构可与上一实施例中导风组件500的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即:导风组件500包括导风件510和百叶520,所述导风件510具有导风通道5102和具有开口的导风腔5101,所述导风通道5102与导风腔5101连通,所述百叶520可转动地安装于导风腔5101。具体的,所述导风腔5101的开口朝内设置。或者,所述导风组件500包括导风筒和可转动地设于导风筒内的百叶520,所述导风筒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换热风道230。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图未示)和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与空调室外机连接。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发明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换热风道,所述壳体还具有设于所述出风口处的门闭合区;
风门,所述风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所述风门在所述门闭合区关闭所述出风口;以及
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用于改变空气流动方向,所述导风组件设于所述换热风道,所述导风组件具有伸出所述门闭合区的送风状态、和位于所述门闭合区的内侧以避让所述风门的避让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换热风道;
所述导风组件具有转动至使导风组件伸出所述门闭合区的第一转动角度范围,所述送风状态包括所述导风组件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范围的第一送风状态;所述导风组件还具有转动至使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避让状态的第二转动角度范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导风件和百叶,所述导风件具有导风通道和具有开口的导风腔,所述导风通道与所述导风腔连通,所述百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导风腔;
所述导风组件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范围时,所述导风腔的开口朝内设置,所述导风件伸出所述门闭合区;和/或,
所述导风组件在所述第二转动角度范围时,所述导风腔的开口朝外设置,所述百叶具有转动至避让所述风门的避让角度,以使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避让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状态还包括所述导风组件在所述第二转动角度范围时、所述百叶转动至伸出所述门闭合区的第二送风状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包括与所述导风腔的开口相对设置的导风部,所述导风通道设于所述导风部,所述导风组件在所述第一转动角度范围时,所述导风部伸出所述门闭合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包括在所述导风件的周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导风条,相邻两所述导风条之间形成所述导风通道;或者,
所述导风通道设置为成形于所述导风部上的多个导风微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为弧形结构;或者,
所述导风部呈平板状;或者,
所述导风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导风部两侧的两支撑部,所述百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部。
8.如权利要求3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风件的横截面中,所述导风件具有位于所述导风腔的开口处的第一截面线和与所述第一截面线相对设置的第二截面线,所述导风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截面线的轴距小于所述导风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截面线的轴距。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截面线的轴距为第一轴距,所述导风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截面线的轴距为第二轴距;
所述第一轴距与第二轴距之比大于或等于0.2,且小于或等于0.7;或者,
所述第一轴距与第二轴距之比大于或等于0.4,且小于或等于0.6。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面线为直线;或者,所述第一截面线为向靠近所述第二截面线的方向凹设的弧线;或者,所述第一截面线为向远离所述第二截面线的方向凸设的弧线;和/或,
所述第二截面线为直线;或者,所述第二截面线为弧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换热风道;
所述导风组件具有移动至使导风组件伸出所述门闭合区的第一位置,以使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送风状态;
所述导风组件还具有移动至使导风组件位于所述门闭合区的内侧的第二位置,以使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避让状态。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外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
CN201910991953.1A 2019-10-17 2019-10-17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ending CN1126828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1953.1A CN112682858A (zh) 2019-10-17 2019-10-17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1953.1A CN112682858A (zh) 2019-10-17 2019-10-17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2858A true CN112682858A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44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91953.1A Pending CN112682858A (zh) 2019-10-17 2019-10-17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285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1019A (zh) * 2020-12-21 2021-04-06 武汉思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开合式空调器开关门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1019A (zh) * 2020-12-21 2021-04-06 武汉思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开合式空调器开关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7454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12682858A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3357811B (zh) 进风结构、新风装置及空调
CN210601953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832238U (zh) 风门组件、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481480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11345751U (zh)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688484U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3203122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763325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140002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237879A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237878A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177109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977027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21233000A1 (zh) 双位切换式空调器
CN112880013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114621U (zh) 管接头、新风模块和空调器
CN112682852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85234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506934U (zh) 导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11977028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345756U (zh) 驱动器组件、出风部件和空调器
CN217357099U (zh) 空调器
CN21147608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