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9765A - 一种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9765A
CN112679765A CN202011423091.1A CN202011423091A CN112679765A CN 112679765 A CN112679765 A CN 112679765A CN 202011423091 A CN202011423091 A CN 202011423091A CN 112679765 A CN112679765 A CN 1126797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graphite film
graphene film
thermal conductivity
coupl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230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9765B (zh
Inventor
叶振强
李俊伟
曾小亮
张晨旭
张月星
孙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114230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97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9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97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97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97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导热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石墨膜或石墨烯膜作为填料,经等离子改性,得到第一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2)对第一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进行羟基化,接枝经水解后的偶联剂,得到第二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3)第二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表面涂聚烯烃,进行预固化处理,采用层压工艺,堆叠,得到石墨膜或石墨烯膜/聚烯烃多层复合结构成型体;(4)热压处理后,沿着与多层复合结构成型体上下表面垂直的方向切割成导热垫片。本发明得到的导热垫片的导热性能好,填料含量达94.3%时,热导率高达726.1W/(m·K)。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热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的小型化、高密度化和高功率化,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问题已经严重制约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根据美国空军电子工业部门的统计:电子产品失效的原因中,大约有55%是由于过热及与热相关的问题造成的。因此,电子器件的热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热界面材料是解决电子器件散热的关键材料,它用于填充器件界面间的间隙,降低传热阻抗。热界面材料主要类型有导热膏、导热凝胶、导热垫片等。其中,导热垫片因具有可重复使用的优点在热界面材料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此外,导热垫片还应具有良好的机械弹性和较高的法向热导率。良好的机械弹性能使其适应于不光滑表面,较高的法向热导率则能更高效地传递界面间的热量。
为了兼顾导热和机械性能,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案是将高导热填料与聚合物混合形成复合材料。聚合物材料的柔韧性,低成本和良好的可加工性,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制备高性能导热垫片,我们选用石墨烯作为高导热填料。首先,石墨烯具有超高的热导率,实验测量结果高达5000+W/(m·K)。其次,石墨烯国产程度较高,国内相关产品性能世界领先。成熟的商业化石墨膜热导率也可达1600W/(m·K)。石墨烯热导率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定,即面内热导率远远大于面外热导率。导热垫片只需要法向(沿着厚度方向)具有很高热导率,因此目前的研究重点就是实现石墨烯的法向取向。
现有技术方案采用的有冰模板法、取向水热法以及机械法制备导热复合材料,其中,1、冰模板法(Freeze casting),又名冷冻铸造,原理是凝固产生的冰晶柱将胶体粒子挤压、排开、包埋至冰晶柱之间,冰晶通过升华去除,实现胶体粒子的法向取向。山东大学廉刚教授[1]采用冰模板法制备了一种法向取向的三维石墨烯结构,并以此为导热骨架,灌注环氧树脂。在骨架含量为0.92vol%时,环氧树脂填充的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为2.13W/(m·K)。此方法的缺点是填料低,实际导热效果差。2、取向水热法是利用加热条件下,填料表面官能团之间发生缩聚反应,从而出现的体积收缩、自发形成类凝胶三维骨架。北京化工大学于中振教授课题组采用取向水热法制备石墨烯基复合材料[2],其中石墨烯骨架的含量为19vol%,热导率35.5W/(m·K)。相比于冰模板法,填料含量进一步提高。3、机械法,即采用堆叠或卷曲方式,将石墨烯膜堆叠成层状结构,层间灌注聚合物。北京大学的白树林老师[3]提出将宏观的石墨纸直接缠绕成卷,再灌入PDMS作为聚合物基体,得到复合材料。当石墨烯含量为92.3wt%时,其导热系数高达614.85W/(m·K)。日本松下电工[4]提出类似的方法,先制备石墨烯、聚合物混合浆料,将其碾压成膜,获得高面内热导率的复合材料膜,然后通过卷曲的方法将面内取向转变为垂直取向。
现有技术中制备导热复合材料存在以下缺点,1、冰模板法的缺点就是填料体积含量较低,且三维骨架机械强度不够,为了增强三维骨架的机械强度,通常需要加入聚合物类的胶粘剂,从而降低整个三维骨架的传热性能。2、水热法得到的石墨烯三维骨架的体积分数不理想,一般很难超过25vol%,从而影响导热性能的提升。3、机械法制备的取向石墨烯复合材料,存在两方面问题。首先,石墨烯膜层间结合力弱,容易分层,因此导热垫片很难通过可靠性测试。其次,灌胶或涂胶的方式很难控制聚合物含量和均匀性,通常聚合物含量很低,整体的机械性能很差。日本松下电工的专利,虽然也是采用叠层技术,但是需要先制备面内取向的复合材料薄膜。在工艺上,比直接采用石墨烯膜的工艺更加复杂,而且,为了让复合材料薄膜层间更好的结合,对聚合物要求较高。
参考文献:
[1]Lian G,Tuan C C,Li L,et al.Vertically Aligned and InterconnectedGraphene Networks for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Epoxy Composites withUltralow Loading.Chemistry of Materials,2016,28(17):6096-6104.
[2]An F,Li XF,Min P,Liu PF,Jiang ZG,Yu ZZ.Vertically aligned high-quality graphene foams for anisotropic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 withultrahigh through-plane thermal conductivities.Acs Appl Mater Inter.2018;10(20):17383-17392.
[3]Zhang YF,Han D,Zhao YH,Bai SL.High-performance thermal interfacematerials consisting of vertically aligned graphene film andpolymer.Carbon.2016;109:552-557.
[4]G·哈法姆,P·A·劳罗,B·R·松德勒夫,J·D·杰洛梅.具有各向异性热传导特征的浆状组合物及其形成方法:中国,200510114907.1[P].2005-11-11.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出一种具有超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该导热垫片具有填料/基体结合力强、填料质量分数可控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石墨膜或石墨烯膜作为填料,经等离子改性,得到第一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
(2)对第一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进行羟基化,清洗至中性后接枝经水解后的偶联剂,得到第二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
(3)将含有偶联剂和抗氧化剂的双组分聚烯烃作为聚合物基体,在第二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表面涂覆所述含有偶联剂和抗氧化剂的双组分聚烯烃,然后进行预固化处理,采用层压工艺,堆叠预固化处理后的第二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与双组分聚烯烃组成的复合膜,得到石墨膜或石墨烯膜/聚烯烃多层复合结构成型体,叠层厚度根据应用需要;
(4)将石墨膜或石墨烯膜/聚烯烃多层复合结构成型体热压处理后,沿着与多层复合结构成型体上下表面垂直的方向切割成导热垫片。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步骤(5),将步骤(4)获得的导热垫片样品进行冷冻抛光处理。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石墨膜或石墨烯膜的膜厚为17μm-30μm;等离子改性的方法为将石墨膜或石墨烯膜放入等离子体发生器中轰击,采用等离子轰击设备刻蚀石墨膜表面,使其表面接枝含氧官能团。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等离子体氛围采用空气氛围、纯氧气氛围、惰性气体氛围或氧气/惰性气体混合气氛围,进气压力25-30MPa,等离子体发生器功率为500-750kW,轰击时长为10-30min。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羟基化的方法是将第一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浸入过氧化氢和氨水混合溶液中,静置时间为10-12h;
优选的,步骤(2)中,接枝经水解后的偶联剂的方法为,将羟基化的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浸入经水解后的偶联剂溶液中,静置3-4h。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脂偶联剂,优选为三异硬脂酸钛酸异丙酯、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经水解后的偶联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乙醇、水、偶联剂按照质量比为12-15:4-5:0.1-0.2比例进行混合,在水浴温度70-80℃条件下,恒温水浴中搅拌20-24h得到水解后的偶联剂。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所述双组分聚烯烃中含有0.5~1wt%抗氧化剂和0.8~1.5wt%偶联剂,所述双组分聚烯烃包括为端羟基聚丁二烯和马来酸接枝聚丁二烯,且端羟基聚丁二烯和马来酸接枝聚丁二烯的质量比为(3~3.5):1;
优选的,步骤(3)中,涂覆厚度为50μm-750μm;
优选的,步骤(3)中,预固化处理的条件为在温度为100℃的条件下预固化0.5-1h。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垫片中石墨膜或石墨烯膜的质量分数为17.1%~94.9%。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热压处理条件为温度为100-150℃,固化2-5h;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导热垫片的厚度为0.3~3mm;
优选的,步骤(4)中,当复合材料ShoreA硬度<60时,采用超声切割,当复合材料ShoreA硬度≥60时,采用线切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得到了层间结合力强、本征热导率高的石墨烯叠层结构的导热垫片,本发明将石墨膜或石墨烯膜作为填料,进行等离子改性,使其与聚合物集体直接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增强两者的结合强度。然后利用层压工艺,制备石墨烯膜叠层结构,其中层间粘结层为聚烯烃。由于石墨烯膜具有超高面内热导率,所以将叠层结构沿着厚度方向切割,可以获得具有超高法向热导率的导热垫片。通过控制聚烯烃粘结层的厚度,可以调节导热垫片的机械性能,结合其高的导热性能,使其能够应用于电子封装热管理领域,在解决器件的散热问题中发挥作用。
2、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导热垫片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好,当石墨膜作为填料含量达94.3%时,热导率高达726.1W/(m·K),当石墨膜作为填料质量分数达33.7%时,热导率可达55W/(m·K)。
3、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导热垫片具有非常优越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回弹性、蠕变特性、松弛特性等。
4、本发明通过对填料进行改性处理,使得填料和聚合物基体的结合能力强,经历10次弯折实验之后,可以保持良好的形态。
5、本发明填料质量分数调节性强,适用性广,目前制备的样品,通过改变聚合物层厚度,控制填料质量分数变化范围17.1%~94.9%。
附图说明
图1是石墨烯片法向取向示意图;
图2是第一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3是石墨膜或石墨烯膜/聚烯烃多层复合结构成型体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4是第一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改性过程中水滴角的变化;
图5是制备得到的导热垫片样品示意图,其中(a)图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导热垫片样品示意图,(b)图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导热垫片样品示意图;
图6是填料含量为33.7%导热垫片的蠕变特性曲线示意图;
图7是填料含量为33.7%导热垫片的压缩回弹特性曲线示意图;
图8是填料含量为33.7%导热垫片应力松弛特性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具体包括以下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中,石墨烯膜的膜厚均为25μm,石墨烯膜太薄容易碎,增加制样难度,而石墨烯膜太厚容易发生分层现象。
实施例1
(1)、将石墨膜作为高导热填料原料,将石墨膜放入等离子体发生器中轰击,采用等离子轰击设备刻蚀石墨膜表面,等离子体氛围采用空气气氛,进气压力30MPa,等离子体发生器功率为750kW,轰击时长为15min,得到第一改性石墨膜。
(2)、如图2所示是第一改性石墨膜制备流程示意图,具体为首先将第一改性石墨膜放在过氧化氢和氨水混合溶液中羟基化,然后将石墨膜放入经水解后的偶联剂溶液中,静置24小时,接枝经水解后的偶联剂,然后用酒精浸泡冲洗石墨膜表面未接枝成功的官能团,得到第二改性石墨膜膜。其中,水解后的偶联剂是将乙醇、水、偶联剂按照15:5:0.1比例进行混合,恒温水浴中搅拌20小时,水浴温度80℃得到。
(3)、如图3所示为石墨膜或石墨烯膜/聚烯烃多层复合结构成型体制备流程示意图,将双组分聚烯烃作为聚合物基体,双组分聚烯烃包括为端羟基聚丁二烯和马来酸接枝聚丁二烯,且端羟基聚丁二烯和马来酸接枝聚丁二烯的质量比为3.5:1,注胶具体是指将含有0.6wt%抗氧化剂和1wt%偶联剂的双组分聚烯涂覆在第二改性石墨膜表面,胶膜厚控制在50μm,然后放入烘箱预固化处理,预固化温度为100℃,预固化时间为0.5小时,然后裁切并堆叠预固化处理后的石墨膜或石墨烯膜与聚烯烃组成的复合膜,得到石墨膜/聚烯烃多层复合结构成型体。
(4)、将石墨膜/聚烯烃多层复合结构成型体进行热压处理,温度100℃,固化2小时,沿着与多层复合结构成型体上下表面垂直的方向切割成厚度为2mm的导热垫片。
(5)、将步骤(4)中获得的导热垫片材料放入液氮中,冷却,用抛光机抛光处理。
本实施例重复做两次,石墨膜的质量分数为94.3%和94.9%,通过测试可知实施例1得到的两个样品具有超高热导率,分别为726.1W/(m·K)和688.6W/(m·K)。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导热垫片的制备步骤相同,不同的是在实施例2中,双组分聚烯烃包括为端羟基聚丁二烯和马来酸接枝聚丁二烯,且端羟基聚丁二烯和马来酸接枝聚丁二烯的比例为3.5:1,将含有0.6wt%抗氧化剂和1wt%偶联剂的双组分聚烯烃涂覆在第二改性石墨膜表面,膜厚控制在500μm,此实例2中石墨膜的质量分数为填料含量为33.7%。通过测试可知实施例2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和优越的力学性能。
一、测试与表征:
图1为石墨烯片法向取向示意图,通过图1可以看出,沿石墨烯片法向取向度越高,热流通过效率越大。
图5为(a)图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导热垫片样品示意图,(b)图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导热垫片样品示意图。
1、水滴角测试
如图4所示为第一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改性过程中水滴角的变化,将实施例1步骤(1)中的石墨膜也就是未进行等离子改性的石墨膜进行水滴角测试,得到水滴角值为106°,表明未改性的石墨膜为疏水材料,将石墨膜进行等离子改性后进行水滴角测试,得到水滴角值为19°,表明等离子轰击后的改性石墨膜变为亲水,是因为等离子改性使得石墨膜表面接枝含氧官能团,含氧基团亲水,将步骤(2)中接枝经水解后的偶联剂之后得到的第二改性石墨膜进行水滴角测试,得到水滴角值为129°,因为偶联剂基团疏水,第二改性石墨膜又变为疏水,说明了改性成功。
2、热导率测试
导热测试测试结果来自第三方检测数据,第三方检测机构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将实施例1的制备得到的两组导热垫片测试样品,两组导热垫片样品的填料质量分数分别为94.3%和94.93%。填料质量分数根据平均密度计算,其中石墨膜密度为1.82g/cm3,聚合物为0.86g/cm3,填料含量计算如公式1.1所示。
Figure BDA0002823416800000091
x代表的含义是填料质量分数;
ρ石墨代表的含义是石墨膜的密度;
ρ聚合物代表的含义是聚丁二烯的密度;
ρ平均代表的含义是复合材料的密度;
将实施例1得到的两种导热垫片样品送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进行检测,得到的检测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得到的两种导热垫片样品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2823416800000092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导热垫片材料的热导性能极好,且总热阻非常小。
将实施例2的制备得到的导热垫片测试样品进行热导率测试,测试方法同上。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1 密度,g/cm<sup>3</sup> 1.05
2 比热容,J/(g*K) 1.39
3 热扩散系数,mm<sup>2</sup>/s 50.1
4 导热系数,W/(m*K) 73.1
5 样品厚度,mm 2.0
3、力学性能测试
以填料含量为33.7%,即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的导热垫片为例,说明本申请制备得到的导热垫片的优异力学性能。首先是蠕变特性,图6是填料含量为33.7%导热垫片的蠕变特性曲线示意图,蠕变特性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施加恒定应力的情况下,应变的变化幅度,越小说明性能越好。实验中,对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的导热垫片样品施加10psi的压力,100s~600s之间,应变变化幅度<3%,说明材料自身的稳定性良好。
回弹性也是导热垫片的重要性能指标要求。如图7所示为填料含量为33.7%导热垫片的压缩回弹特性。图7为导热垫片压缩20%、30%、50%三种情况下的压缩回弹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导热垫片具有优越的回弹性。
如图8所示为填料含量为33.7%导热垫片应力松弛特性曲线示意图,应力松弛测试方法是施加恒应变50%,压缩10分钟,跟蠕变特性不同之处在于蠕变是施加恒应力。从图8中可以看出复合材料可以在短时间内应力快速松弛抵达至一个稳定的值域。数据表明,瞬时应力为0.13MPa(约18.9psi),10分钟后的残余应力为0.075MPa(约10.9psi)。某导热垫片产品的指标是:压缩50%时,瞬时应力100psi,10分钟后的残余应力20psi。相比而言,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导热垫片材料性能优越。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所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石墨膜或石墨烯膜作为填料,经等离子改性,得到第一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
(2)对第一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进行羟基化,清洗至中性后接枝经水解后的偶联剂,得到第二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
(3)将含有偶联剂和抗氧化剂的双组分聚烯烃作为聚合物基体,在第二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表面涂覆所述含有偶联剂和抗氧化剂的双组分聚烯烃,然后进行预固化处理,采用层压工艺,堆叠预固化处理后的第二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与双组分聚烯烃组成的复合膜,得到石墨膜或石墨烯膜/聚烯烃多层复合结构成型体;
(4)将石墨膜或石墨烯膜/聚烯烃多层复合结构成型体热压处理后,沿着与多层复合结构成型体上下表面垂直的方向切割成导热垫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将步骤(4)获得的导热垫片样品进行冷冻抛光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石墨膜或石墨烯膜的膜厚为17μm-30μm;等离子改性的方法为将石墨膜或石墨烯膜放入等离子体发生器中轰击,采用等离子轰击设备刻蚀石墨膜表面,使其表面接枝含氧官能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等离子体氛围采用空气氛围、纯氧气氛围、惰性气体氛围或氧气/惰性气体混合气氛围,进气压力25-30MPa,等离子体发生器功率为500-750kW,轰击时长为10-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羟基化的方法是将第一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浸入过氧化氢和氨水混合溶液中,静置时间为10-12h;
优选的,步骤(2)中,接枝经水解后的偶联剂的方法为,将羟基化的改性石墨膜或石墨烯膜浸入经水解后的偶联剂溶液中,静置3-4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脂偶联剂,优选为三异硬脂酸钛酸异丙酯、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水解后的偶联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乙醇、水、偶联剂按照质量比为12-15:4-5:0.1-0.2比例进行混合,在水浴温度70-80℃条件下,恒温水浴中搅拌20-24h得到水解后的偶联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双组分聚烯烃中含有0.5~1wt%抗氧化剂和0.8~1.5wt%偶联剂,所述双组分聚烯烃包括为端羟基聚丁二烯和马来酸接枝聚丁二烯,且端羟基聚丁二烯和马来酸接枝聚丁二烯的质量比为(3~3.5):1;
优选的,步骤(3)中,涂覆厚度为50μm-750μm;
优选的,步骤(3)中,预固化处理的条件为在温度为100℃的条件下预固化0.5-1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垫片中石墨膜或石墨烯膜的质量分数为17.1%~94.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热压处理条件为温度为100-150℃,固化2-5h;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导热垫片的厚度为0.3~3mm;
优选的,步骤(4)中,当复合材料ShoreA硬度<60时,采用超声切割,当复合材料ShoreA硬度≥60时,采用线切割。
CN202011423091.1A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6797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3091.1A CN112679765B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3091.1A CN112679765B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9765A true CN112679765A (zh) 2021-04-20
CN112679765B CN112679765B (zh) 2023-05-02

Family

ID=75446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23091.1A Active CN112679765B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976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0146A (zh) * 2021-07-09 2021-10-29 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纵向高导热垫片、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829685A (zh) * 2021-09-13 2021-12-24 深圳市鸿富诚屏蔽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导热垫片包边工艺及包边石墨烯导热垫片
CN114148044A (zh) * 2021-11-24 2022-03-08 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墨烯复合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120587A1 (zh) * 2020-12-08 2022-06-1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
CN114703565A (zh) * 2022-04-21 2022-07-05 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墨烯纤维、石墨烯纤维增强导热垫片、制备方法
CN114891485A (zh) * 2022-06-28 2022-08-12 湖南大学 基于三维垂直排列石墨烯骨架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92920A (zh) * 2022-06-27 2022-09-23 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墨烯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81441A1 (de) * 1984-10-05 1986-05-21 Hüls Aktiengesellschaft Vernetzbare Massen
JP2006272785A (ja) * 2005-03-29 2006-10-12 Kaneka Corp 熱伝導シート
JP2010003981A (ja) * 2008-06-23 2010-01-07 Kaneka Corp 厚み方向にグラファイトが配向した熱伝導シート
JP2013208881A (ja) * 2012-03-30 2013-10-10 Nippon Zeon Co Ltd グラフェン層含有多層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接着性グラフェン膜/金属箔積層体
JP2013223937A (ja) * 2012-04-20 2013-10-31 Kaneka Corp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05542728A (zh) * 2016-01-24 2016-05-04 北京大学 一种垂直取向石墨烯片/高聚物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
US20180072920A1 (en) * 2015-04-10 2018-03-15 Kaneka Corporation Graphite composite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heat-dissipating part
CN108913104A (zh) * 2018-06-27 2018-11-30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57196A (zh) * 2019-03-22 2019-08-23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材料定向排布及与硅胶垫复合成型方法及制品
WO2020076806A1 (en) * 2018-10-10 2020-04-16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Highly conductive graphitic thick films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81441A1 (de) * 1984-10-05 1986-05-21 Hüls Aktiengesellschaft Vernetzbare Massen
JP2006272785A (ja) * 2005-03-29 2006-10-12 Kaneka Corp 熱伝導シート
JP2010003981A (ja) * 2008-06-23 2010-01-07 Kaneka Corp 厚み方向にグラファイトが配向した熱伝導シート
JP2013208881A (ja) * 2012-03-30 2013-10-10 Nippon Zeon Co Ltd グラフェン層含有多層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接着性グラフェン膜/金属箔積層体
JP2013223937A (ja) * 2012-04-20 2013-10-31 Kaneka Corp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US20180072920A1 (en) * 2015-04-10 2018-03-15 Kaneka Corporation Graphite composite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heat-dissipating part
CN105542728A (zh) * 2016-01-24 2016-05-04 北京大学 一种垂直取向石墨烯片/高聚物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913104A (zh) * 2018-06-27 2018-11-30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076806A1 (en) * 2018-10-10 2020-04-16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Highly conductive graphitic thick films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CN110157196A (zh) * 2019-03-22 2019-08-23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材料定向排布及与硅胶垫复合成型方法及制品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UNWEI LI, ET AL.: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s with Both High Through-Plan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Excellent Elastic Compliance", 《CHEMISTRY OF MATERIALS》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0587A1 (zh) * 2020-12-08 2022-06-1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
CN113560146A (zh) * 2021-07-09 2021-10-29 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纵向高导热垫片、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829685A (zh) * 2021-09-13 2021-12-24 深圳市鸿富诚屏蔽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导热垫片包边工艺及包边石墨烯导热垫片
CN113829685B (zh) * 2021-09-13 2023-12-22 深圳市鸿富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导热垫片包边工艺及包边石墨烯导热垫片
CN114148044A (zh) * 2021-11-24 2022-03-08 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墨烯复合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48044B (zh) * 2021-11-24 2024-04-19 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墨烯复合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03565A (zh) * 2022-04-21 2022-07-05 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墨烯纤维、石墨烯纤维增强导热垫片、制备方法
CN115092920A (zh) * 2022-06-27 2022-09-23 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墨烯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92920B (zh) * 2022-06-27 2023-09-26 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墨烯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91485A (zh) * 2022-06-28 2022-08-12 湖南大学 基于三维垂直排列石墨烯骨架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9765B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79765A (zh) 一种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
WO2022120587A1 (zh) 具有高法向热导率、高弹性的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
CN109913185B (zh) 一种含导热膜的多层结构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P3623441B1 (en)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8691129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exfoliated graphite composite compositions for fuel cell flow field plates
US8728679B2 (en) Laminated exfoliated graphite composite-metal compositions for fuel cell flow field plate or bipolar plate applications
US20090151847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laminated exfoliated graphite composite-metal compositions for fuel cell bipolar plate applications
CN110951254A (zh) 氮化硼复合高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WO2018181606A1 (ja) 伝熱部材及びこれを含む放熱構造体
US20090072448A1 (en) Continious production of exfoliated graphite composite compositions and flow field plates
US20080277628A1 (en) Exfoliated graphite composite compositions for fuel cell flow field plates
US20130082423A1 (en) Method for making electrostrictive composite
WO2011001766A1 (ja) 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の製造方法
EP3195997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fiber-reinforced plastic
WO2007072745A1 (ja) 固体高分子形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80094738A (ko) 수지 함침된 가요성 그래파이트 제품
TWI298045B (en) Heat spreader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106751534A (zh) 一种覆铜板用含聚醚胺的耐热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83824A (zh) 一种导热绝缘环氧树脂层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eng et al. Improved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f epoxy resins containing surface functionalized BN nanosheets
CN115092920B (zh) 石墨烯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91485B (zh) 基于三维垂直排列石墨烯骨架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73793B (zh) 一种石墨烯导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导热垫片
CN115948053A (zh) 一种3d导热骨架/聚酰亚胺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94612B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基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