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8200B - 一种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8200B
CN112678200B CN202011460695.3A CN202011460695A CN112678200B CN 112678200 B CN112678200 B CN 112678200B CN 202011460695 A CN202011460695 A CN 202011460695A CN 112678200 B CN112678200 B CN 1126782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rail
loading system
platform
transport 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06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8200A (zh
Inventor
杨坤
陆春刚
余康
程国华
洪军
吕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606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8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8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8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8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8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包括支撑平台、轨道组件、滑车组件、运载平台和牵引组件。支撑平台可拆卸地安装在目标装置上。轨道组件由至少两个轨道单元沿延伸方向拼装连接而成,上端可拆卸地连接至支撑平台,下端搭靠在地面上。滑车组件可拆卸地安装至轨道组件并能够沿轨道组件运动。运载平台安装至滑车组件并能够随之一起运动。牵引组件能够牵引滑车组件沿轨道组件延伸方向移动。根据本发明,其轨道组件采用模块化分段设计,长度可调,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目标装置。整个系统的各个部分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组装,使用时可手工无工具快速组装,不使用时可以将系统拆解为单独的零部件,占用空间较小,便于存放和运输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民用航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
背景技术
航空医疗救护是一种国内外均已采用的快速医疗救护方式。为实现病人或物资登离机,国内外有多种做法:
美国专利5535964A公开了一种人工装载系统,其包括担架安放平台和垂直升降机。担架安放平台的一端连接机身内部的担架安放装置,另一端连接垂直升降机。垂直升降机安放在地面上。可以通过手工操作来升降调节担架安放平台的高度。该装载系统一般适用于离地高度较低的小型飞机上。当登机口高度较高,担架安放平台受登机口约束导致离地高度超出人力手工抬举工作范围时,该人工装载系统无法使用。
美国专利US6854147B1公开了一种电动装载系统,其包括滑动担架支撑平台、轨道和驱动装置。滑动担架支撑平台包括担架支撑平台、滑动装置和支撑结构。工作时,驱动装置驱动滑动担架支撑平台沿轨道运动。该装载系统一般适用于离地高度两米以下的飞机。轨道长度不能调节。驱动装置为伸缩运动,作用长度有限。另外,虽然该电动装载系统可拆分,但轨道和担架支撑平台的长度较长,会占用飞机上有限的空间,不便于携带和存储。
美国专利US5076515A公开了一种飞机担架装载装置,其包括底座和悬臂式水平平台。底座通过接头连接至飞机地板上。收起时,该装置可整体收至机舱内。工作时,底座中驱动装置驱动悬臂式水平平台沿底座上下运动。该装置固定连接在飞机登机口处,因此只能适用于登机口高度较低的飞机。当登机口的高度较高时,底座的长度较大,相应地收起后的体积较大,存储不便,且占用登机口通道。
还有的做法是借用垂直升降装置,例如可以利用拖车、剪刀式升降机构和载重平台等。工作时,拖车驱动液压作动筒带动剪刀式升降机构运动,进而使载重平台上下运动。该装置一般用于高度较高的飞机平台。并且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便于随飞机携带存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以解决当前用于飞机的运输装载系统对于不同机型的适应性差、占用存储空间较大等问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输装载系统包括:
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被构造为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目标装置上;
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由至少两个轨道单元沿所述轨道组件的延伸方向拼装连接而成,所述轨道组件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支撑平台,所述轨道组件的下端搭靠在低于所述目标装置的下部平台或地面上;
滑车组件,所述滑车组件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轨道组件并且能够沿着所述轨道组件运动;
运载平台,所述运载平台安装至所述滑车组件并且能够随所述滑车组件一起运动;以及
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被构造为能够牵引所述滑车组件沿所述轨道组件的延伸方向移动。
根据本方案,其轨道组件采用模块化分段设计,长度可调,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目标装置。并且,整个系统的各个部分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组装,使用时可手工无工具快速组装,在不使用时可以将系统拆解为单独的零部件,占用空间较小,便于存放和运输携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单元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轨道和连接两个所述轨道的连接杆,其中,相对接的轨道中的一个轨道在连接端设置有插入部,另一个轨道在连接端设置有接收部,相邻的两个轨道单元通过所述插入部与所述接收部插接而拼装在一起。
根据本方案,可以通过插入部和接收部的插接配合实现轨道组件的快速拆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还设置有贯穿所述插入部和所述接收部的轨道连接孔,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接收部插接的状态下,相邻的两个所述轨道单元通过可拆卸的轨道连接件穿过所述轨道连接孔连接固定。
根据本方案,连接件可以增加相邻的轨道单元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连接件为快卸销。
根据本方案,快卸销便于操作人员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手动操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单元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轨道和连接两个所述轨道的连接杆,所述轨道在连接端设置有拼装模块连接孔,并且每个所述轨道单元的两个所述轨道中的一个在所述连接端安装有拼装模块,所述拼装模块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平板状并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一凸台,所述第一连接件贴靠在所述轨道的内侧面和外侧面
中的一个;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构造为长条形并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贴靠在所述轨道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中的另一个;和
螺纹连接件,所述螺纹连接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通孔和所述轨道的所述拼装模块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
第一螺纹孔连接;
其中,在所述轨道单元拼装连接的状态下,安装有所述拼装模块的所述轨道与相邻所述轨道单元的未安装所述拼装模块的所述轨道对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第一凸台伸入所述未安装所述拼装模块的所述轨道的所述拼装模块连接孔,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夹紧所述未安装拼装模块的所述轨道。
根据本方案,可以通过拼装模块实现轨道组件的快速拆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侧面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被构造为能够容纳所述螺纹连接件的端部。
根据本方案,容纳槽可以对螺纹连接件的端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其由于碰撞而损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通孔被构造为长条孔。
根据本方案,在拆解状态下,可以将第二连接件沿长条孔缩回至与轨道重叠的位置,既可以减小占用空间,又可以避免其由于碰撞而损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拼装模块还包括弹簧垫圈,所述弹簧垫圈设置在所述螺纹连接件的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
根据本方案,弹簧垫圈可以防止螺纹连接件松脱。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被构造为由两个杆嵌套形成的伸缩杆。
根据本方案,可以在拆解状态下通过压缩连接杆而减小轨道组件的宽度,从而减小其占用空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杆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被构造为对所述伸缩杆施加使所述伸缩杆伸长的弹性力。
根据本方案,弹性件可以使轨道组件在组装状态下保持期望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单元还包括接头和接头连接件,所述接头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二凸台,所述轨道设置有接头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并与所述接头的所述第二螺纹孔连接,所述接头的所述第二凸台穿过所述轨道的与所述第二凸台对应的所述接头连接孔,所述接头连接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轨道的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的所述接头连接孔将所述接头和所述轨道连接固定。
根据本方案,可以通过接头和连接件实现连接杆与轨道的快速拆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两侧。
根据本方案,可以增加连接杆与轨道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组件的所述上端能够绕水平轴线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支撑平台。
根据本方案,可以使轨道组件相对于支撑平台枢转以适应支撑平台与地面或下部平台之间的高度变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组件的所述下端设置有能够绕水平轴线旋转的脚轮。
根据本方案,可以在地面或下部平台上方便地移动轨道组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组件的所述上端和所述支撑平台中的一个设置有钩形部,另一个设置有柱形部,所述轨道组件的所述上端通过所述钩形部钩挂所述柱形部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支撑平台。
根据本方案,可以实现轨道组件和支撑平台之间的快速拆装,并且能够防止二者之间的连接松脱。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车组件包括:
滑车架,所述滑车架安装至所述轨道组件并且被构造为能够安装所述运载平台;和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被构造为在所述运载平台安装至所述滑车架上时保持所述运载平台处在水平状态。
根据本方案,滑车组件的结构简单,方便拆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车组件还包括第一滚动件,所述第一滚动件安装至所述滑车架,所述滑车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滚动件与所述轨道组件滚动接触。
根据本方案,滚动件可以减小滑车架与轨道组件之间的摩擦力,使滑车架可以顺畅地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载平台的一端与所述滑车架可枢转地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滑车架可枢转地连接,并且所述运载平台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安装部,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安装部中的一个。
根据本方案,可以通过将支撑杆与不同的安装部连接来调整运载平台的角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载平台的一端与所述滑车架可枢转地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车架和所述运载平台可枢转地连接,其中,所述支撑杆被构造为由两个杆嵌套形成的伸缩杆,所述两个杆分别设置有定位孔,并且至少一个杆的所述定位孔包括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
根据本方案,可以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来调整运载平台的角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载平台包括至少两部分,并且相邻的两部分通过铰链以可折叠的方式连接。
根据本方案,在不使用时,可以将运载平台折叠存放,从而减小其占用空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载平台的边缘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围挡部,或者所述运载平台设置有绑带。
根据本方案,围挡部或绑带可以避免物资或担架从运载平台上滑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位于所述运载平台的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围挡部可折叠或可拆卸。
根据本方案,可折叠或可拆卸的围挡部可以便于物资或担架从运载平台的端部移入或移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载平台设置有第二滚动件,所述第二滚动件相对于所述运载平台的上表面向上突出并且绕平行于所述运载平台的宽度方向的轴线可旋转。
根据本方案,滚动体能够减小物资或担架在运载平台上移动时的阻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平台包括支撑柱和平台部,所述支撑柱以可折叠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平台部。
根据本方案,支撑平台可折叠,能够减小其存放时的占用空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牵引组件包括:
绞盘,所述绞盘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轨道组件;
滑轮,所述滑轮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轨道组件的上端;和
牵引索,所述牵引索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滑车组件,所述牵引索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连接至所述滑车组件。
根据本方案,牵引组件通过绞盘和牵引索实现牵引作用,具有较长的作用行程,能够适应轨道组件的长度变化,从而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目标装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绞盘具有转动把手,并且所述绞盘临近所述轨道组件的下端设置。
根据本方案,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把手操作绞盘实现牵引作用,避免机械故障时无法操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输装载系统还包括: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被构造为能够为所述牵引组件提供驱动力;和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被构造为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工作。
根据本方案,驱动装置可以节省人力,并且牵引效率高。控制装置可操作实现滑车组件上升、下降、驻停、复位等运动,并且可以调节牵引组件的牵引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的立体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的轨道单元拼接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的滑车架的立体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的立体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的拼装模块的立体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拼装模块的另一角度的立体视图;以及
图7为图4所示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的轨道组件的连接杆及接头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想到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述其他方式同样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用于在具有高度差的两个位置之间运输人员或物资等,例如在飞机的登机口和地面或低于登机口的下部平台之间等。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运输装载系统1,其主要包括支撑平台10、轨道组件20、滑车组件30、运载平台40和牵引组件50。支撑平台10安装在目标装置(目标装置的一个示例可以是飞机登机口等)上。轨道组件20的上端与支撑平台10连接,下端搭靠在地面或下部平台上。滑车组件30安装在轨道组件20上,并且能够相对于轨道组件20移动。运载平台40安装至滑车组件30,并且能够随滑车组件20一体地移动。牵引组件50则安装至轨道组件20,用于牵引滑车组件20移动。
具体地,支撑平台10用作物资上下运载平台40的转接平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支撑平台10包括平台部11和支撑柱12。其中,平台部11用于暂时放置物资。支撑柱12支撑平台部11,以使得该平台部11的高度便于人力抬举,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将物资等从支撑平台10上搬下,或将物资搬运到支撑平台10上。优选地,支撑柱12以可折叠的方式连接至平台部11。例如支撑柱12可以通过转轴或铰链等连接件与平台部11连接。当运输装载系统1收起时,可以将支撑柱12相对于平台部11折叠,从而减小支撑平台10在存放时占用的空间。
轨道组件20的上端连接至支撑平台10,下端搭靠在地面或下部平台上。由此,轨道组件20在登机口和地面或下部平台之间提供用于运输物资的轨道。根据本发明,轨道组件20被构造为由若干轨道单元21沿长度方向以可拆卸的方式拼接组装而成。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轨道单元21的数量来调节轨道组件20的整体长度,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目标装置。而在不使用时,可以将轨道组件20拆解为单个的轨道单元21堆叠存放,从而减小占用空间,便于存放和运输。模块化的设计可以实现快速拆装。
优选地,轨道组件20的上端被构造为能够绕水平轴线枢转地连接至支撑平台10。这样可以在目标装置与地面或下部平台之间的高度变化不大时,简单地通过相对于支撑平台10转动轨道组件20的方式来改变轨道组件20的角度,以适应高度的变化。进一步优选地,轨道组件20的下端设置有脚轮29。脚轮29能够绕平行于上述水平轴线的轴线旋转。这样可以方便地在地面或下部平台上移动轨道组件20。
优选地,轨道组件20的上端以拆卸的方式与支撑平台10连接。这样的设置方便轨道组件20与支撑平台10之间的拆装,从而有利于在存放时将各部分拆解为单独的部件,减小占用空间。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支撑平台10设置有钩形部13,相应地,轨道组件20的上端设置有柱形部28。其中,钩形部13具有向上的开口,柱形部28大致沿横向延伸。在组装时,可以将柱形部28从上向下通过开口卡入钩形部13中。而在拆卸时,可以沿从下向上的方向将柱形部28从钩形部13中取出。作为替换实施方式,也可以将柱形部设置在支撑平台上,而在轨道组件的上端设置开口向下的钩形部,只要能够实现支撑平台与轨道组件之间的轻松拆装即可。
继续参考图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每个轨道单元2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轨道22和用于连接该两个轨道22的连接杆23。因此,轨道单元21大致构造为矩形的形状。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每个轨道单元21大致包括两个连接杆23。连接杆23可以通过不可拆卸的方式(例如焊接等)与轨道22连接,也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例如螺钉连接,或如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介绍的连接方式等)与轨道22连接。
参考图2,为了实现轨道组件20的快速拼装连接,相邻的两个轨道单元21的轨道22在相对应的端部形成连接端。其中一个轨道单元21的轨道22在连接端设置有插入部24,与之对应的另一个轨道单元21的轨道22在连接端设置有接收部25。在拼装时,可以将一个轨道单元21的轨道22的插入部24插入到另一个轨道单元21的轨道22的接收部25内,由此实现相邻的两个轨道单元21之间的连接。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轨道22可以由方形或圆柱形的钢管制成。因此可以将轨道22的端部直接加工为插入部24或接收部25。然而,作为替换实施方式,还可以将插入部和接收部设置为单独的零部件并固定连接至轨道的端部。
优选地,轨道22在插入部24和接收部25的位置还可以分别设置贯穿其的轨道连接孔26,并且在插入部24与接收部25插接的状态下,使用轨道连接件27穿过轨道连接孔26连接固定。这样可以避免插入部24不期望地从接收部25脱出,保持连接的牢固性。可以理解,轨道连接件27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例如,轨道连接件27具体可以是螺钉连接件,或快卸销等。尤其当轨道连接件27为快卸销时,操作人员可以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手动地完成轨道组件20的拆装,方便操作。
滑车组件30包括滑车架31。该滑车架31可拆卸地安装在轨道组件20上。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滑车架31套设在轨道组件30上。优选地,滑车架31设置有第一滚动件,并且能够通过第一滚动件与轨道组件20滚动接触。这样可以减小滑车架31与轨道组件2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滑车架31可以顺畅地滑动。第一滚动件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在轨道22构造为方形钢管的情况下,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滚动件可以包括滚轮33。滑车架31通过滚轮33与轨道22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接触。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滑车架31包括八个滚轮33,分别在滑车架31的左侧和右侧两者的前端和后端与轨道2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滑车架31与轨道22之间的摩擦力。
继续参考图3,第一滚动件还可以包括侧面滚珠34。滑车架31的内侧面可以通过侧面滚珠34与轨道22的外侧面接触,不但可以减小摩擦力,还能起到横向限位的作用,使滑车架31相对于轨道组件20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虽然附图中只示出了一个侧面滚珠34,可以理解,滑车架31的与设置有侧面滚珠34的内侧面相对的另一个内侧面也可以设置侧面滚珠34。
进一步地,滑车组件30还包括支撑杆32,用于支撑安装至滑车架31的运载平台40,使运载平台40保持在预定的状态,例如水平状态等。具体地,参考图1,运载平台40的靠近轨道组件20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滑车架31的上端,支撑杆32的下端可枢转地连接至滑车架31的下端,例如可以通过耳片接头等的方式实现可枢转连接。另外,支撑杆32的上端与运载平台40的远离轨道组件20的端部或靠近该端部的位置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如此,运载平台40、滑车架31和支撑杆32构成三角形结构,形成对运载平台40的稳定支撑。
从上述可知,根据本发明,轨道组件20的上端以可枢转的方式与支撑平台10连接,从而可以调整轨道组件20的角度。另外,可以理解,运载平台40优选地以水平的方式布置,以避免其上运载的物资滑落。因此,优选地,运载平台40设置有沿自身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安装部44。可以通过将支撑杆32的上端有选择地安装至不同的安装部44的方式调整运载平台40的角度,从而使得当轨道组件20的角度变化时运载平台40可以始终保持水平布置。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安装部44构造为安装孔的形式,可以通过诸如销钉或螺钉等的连接件实现支撑杆32与运载平台40的安装部44之间的连接。
继续参考图1,优选地,运载平台40的边缘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围挡部41。围挡部41可以运输过程中起到固定位于运载平台40上的物资的作用,防止物资等从运载平台40上滑落。进一步优选地,至少位于运载平台40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围挡部41被构造为可拆卸或可折叠,从而方便在运载平台40的端部将物资等移入或移出。另外,还可以取消围挡部,而设置绑带等的结构,可以起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优选地,运载平台40还设置有第二滚动件42,具体可以是滚轮或滚轴等。该第二滚动件42能够围绕大致平行与运载平台40的宽度方向的轴线旋转,并且相对于运载平台40的上表面向上突出。物资等可以通过与第二滚动件42滚动接触的方式在运载平台40上移动,从而减小在运载平台40取放物资时的摩擦力。
另外,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运载平台40包括两段,并且该两段运载平台40通过例如铰链或连接轴等的方式以可折叠的方式连接。如此,当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运载平台40折叠存放,从而减小占用的空间。当然,作为替换实施方式,运载平台40还可以由三段或更多段组成,并且其中相邻的两段以可折叠的方式连接。
滑车组件30和运载平台40的移动由牵引组件50实现。具体地,如图1所示,牵引组件50包括绞盘51、滑轮52和牵引索(如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以牵引索153)。其中,绞盘51安装在轨道组件20的靠近下端的位置。滑轮52安装在轨道组件20的靠近上端的位置。牵引索缠绕在绞盘51上,其一端与滑车组件30连接,另一端则绕过滑轮52与滑车组件30连接。由此,可以通过转动绞盘51的方式,牵引滑车组件30上下移动。根据本发明,绞盘51和牵引索构成的牵引组件50具有较长的牵引行程,因此,可以适应轨道组件20的长度变化,从而使得根据本发明的运输装载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目标装置。
虽然附图中没有示出,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的运输装载系统还可以包括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驱动装置可以为牵引组件提供驱动力,例如驱动绞盘旋转等。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可以是电动机。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驱动装置工作。具体地,控制装置可以包括控制器和操作手柄,控制器控制电机工作,可操作实现滑车组件上升、下降、驻停、复位等运动,并且可以调节牵引组件的牵引速度。
优选地,绞盘51还可以设置转动把手。如此,当驱动装置或控制装置故障时,可以通过人工手动地操作转动把手的方式实现对滑车组件30的牵引,提高运输装载系统的适应性。
图4至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运输装载系统2。图4所示的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运输装载系统2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运输装载系统1大致相同的构造,其中相同功能的结构被赋予类似的附图标记。因此,为叙述简洁,仅对区别的特征进行详细介绍,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区别于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轨道组件120的各个轨道单元121之间通过拼装模块160拼装连接。图5和图6示出了拼装模块160的具体结构,其大致包括第一连接件161、第二连接件162和螺纹连接件163。其中,第一连接件161大致构造为平板状,其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65和第一凸台164。第二连接件162大致构造为长条形,其具有通孔166。
拼装模块160安装至轨道单元121的至少一个轨道122的连接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轨道122可以由H型钢制成,其包括上下两个翼板和与翼板垂直并连接两个翼板的腹板。轨道122的腹板上设置有拼装模块连接孔(未示出)。其中,拼装模块连接孔分别可以用于与螺纹连接件163或第一凸台164配合,其具体可以是光孔。第一连接件161贴靠在轨道122的腹板的内侧,第二连接件162贴靠在轨道122的腹板的外侧,螺纹连接件163分别穿过第二连接件162的通孔166和轨道122的腹板的拼装模块连接孔与第一连接件161的第一螺纹孔165连接。当然,作为替换实施方式,也可以将第一连接件贴靠在腹板的外侧,而将第二连接件贴靠在腹板的内侧。
拼装模块160在对接的两个轨道122之间起到拼装连接的作用。对于该两个轨道122而言,只需要一个拼装模块160即可实现对接。因此在拼装时,只需要其中一个轨道122安装有拼装模块160即可,而另一个不必安装拼装模块160。在拼装时,将轨道单元121的安装有拼装模块160的轨道122与相邻轨道单元121的未安装拼装模块160的轨道122对接;第一连接件161的第一凸台164伸入该未安装拼装模块160的轨道122的拼装模块连接孔;第一连接件161和第二连接件162分别贴靠在未安装拼装模块160的轨道122的腹板的两侧,并在螺纹连接件163的紧固力的作用下夹紧。由此,实现相邻轨道单元121的对应的轨道122的对接。以同样的方式将另外两个对应的轨道122对接,即可实现相邻轨道单元121的拼装连接。
优选地,可以在第一连接件161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凸台164,并且其中的至少两个第一凸台164分别伸入该未安装拼装模块160的轨道122的腹板上的对应的拼装模块连接孔中。或者,还可以使用另外的连接件——例如螺纹连接件或快卸销等——分别穿过第二连接件、未安装拼装模块的轨道的腹板和第一连接件连接固定。这样的设置可以增加拼装连接的强度。
可以理解,为了实现拼装连接的作用,第一连接件161和第二连接件162分别从安装其的轨道122的端部沿长度方向向外突出,以便与未安装拼接模块160的轨道122连接配合。然而,这样的设置不利于存放,因为突出的第一连接件161和第二连接件162可能因为不期望的碰撞而损坏。优选地,第二连接件161的通孔166构造为长条孔。当轨道组件120拆解存放时,可以将第二连接件162沿长条孔移动缩回至与轨道122的腹板完全重叠的位置。第一连接件161可以绕螺纹连接件163旋转至与轨道122的腹板完全重叠的位置。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一连接件161和第二连接件162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的可能,另一方面可以减小轨道单元121的尺寸,有利于减小存放时的占用空间。
另外,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件161的背离轨道122的腹板的侧面在边缘设置有沿周向方向围绕第一连接件161的突筋,使得第一连接件161大致形成为盒型。这样的设置可以增加第一连接件161的强度。因此,第一连接件161也可以称为盒型连接件。类似地,第二连接件162的背离轨道122的腹板的侧面在沿长度方向的两个边缘同样设置有突筋,并且两个突筋之间形成容纳槽166。一方面可以增加第二连接件162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将螺纹连接件163的端部容纳在该容纳槽166内。因此,第二连接件162也可以称为槽型连接件。进一步地,还可以在螺纹连接件163的端部和第二连接件162之间设置弹簧垫圈168,以防止螺纹连接件163松动。
区别于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轨道单元121的连接杆123被构造为伸缩杆的形式。如此,在存放时,可以通过缩短连接杆123的长度而减小轨道单元121的宽度,从而进一步减小其占用空间。如图7所示,连接杆123包括内杆171和外杆172。其中,外杆172为空心杆,并且其内径略大于内杆171的外径。由此,内径171可以嵌套在外杆172内并相对滑动以实现伸缩。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内杆171和外杆172均为圆杆。然而,作为替换实施方式,内杆和外杆也可以为方形杆、三角形杆或其他任何形状的杆,只要二者能够嵌套并相对伸缩即可。
优选地,外杆172内可以设置弹性件(未示出),例如压片弹簧等。该弹性件对内杆171施加使其向外伸出的弹性力。这样可以使轨道单元121保持预定的宽度,避免其在宽度方向上被不期望地压缩。
进一步地,连接杆123还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轨道122连接。如此,在存放时,可以将轨道单元121进一步地拆解为单个的零部件,从而进一步减小存放时占用的空间。如图7所示,连接杆123可以通过接头173与轨道122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地,接头173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74、第二凸台175和第二连接孔176。相应地,连接杆123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并且轨道122设置有接头连接孔(未示出),其分别用于与第二凸台175和第二连接孔176配合。在拼装时,可以将连接杆123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接头173的第二螺纹孔174连接;然后将接头173的第二凸台175伸入轨道122上的与第二凸台175对应的接头连接孔,并且使用接头连接件177穿过接头173的第二连接孔176以及轨道122上的与第二连接孔176对应的接头连接孔连接固定,从而完成轨道单元121的拼装。其中,接头连接件177可以是螺纹连接件或快卸销等可以拆卸的连接件。接头173的第二连接孔和轨道122的连第三接孔可以是光孔。
优选地,第二凸台175和第二连接孔175分别设置在第二螺纹孔174的两侧,这样可以增加连接杆123与轨道122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以理解,作为替换实施方式,也可以省略第二凸台175而在该位置同样设置第二连接孔175并使用接头连接件177进行连接。
另一个区别之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用于调节运载平台的角度的调节结构设置在运载平台上不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调节结构设置在支撑杆132上。具体地,如图4所示,支撑杆132被构造为由两个杆嵌套形成的伸缩杆,其两端分别与滑车架131和运载平台140可枢转地连接。并且构成伸缩杆的两个杆分别设置有沿自身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定位孔,例如可以在一个杆上设置一个定位孔,而在另一个杆上设置多个定位孔,或者在两个杆上均设置多个定位孔。通过使两个杆的不同的定位孔对齐并使用诸如销钉等的连接件穿过定位孔定位的方式改变伸缩杆的长度。如此可以对运载平台140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其保持大致水平的状态。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轨道122可以由H型钢制成。因此,每个轨道122具有朝向外侧的槽。相应地,滑车架131的第一滚动体包括设置于滑车架131的侧部的滚动轴承133。该滚动轴承133位于轨道122的朝向外侧的槽内,并与轨道122的上翼板的下表面或下翼板的上表面接触滚动。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轨道122的朝向外侧的槽内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隔板,将该槽分隔为两部分。拼装模块160的第二连接件162和滑车架131的滚动轴承133分别位于不同的部分内,避免二者干涉,使滑车架131可以顺畅地移动。另外,第一滚动体还包括设置于滚动轴承133的内侧面的滚轴,该滚轴与轨道122的腹板的外侧面滚动接触,可以减少摩擦,避免卡滞。
虽然对两个实施方式分别进行了描述,然而可以理解,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不同的技术特征可以互换使用或相互结合。例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轨道单元的连接杆也可以构造为伸缩杆的形式,并且/或者也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轨道连接;或者,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用于调节运载平台的角度的多个安装部也可以替换地或同时应用于第二实施方式中。另外,虽然在上面的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运输装载系统用于转移运输物资,然而,该运输装载系统也可以用于转移担架等其他物品。
根据本发明的运输装载系统,其轨道组件采用模块化分段设计,长度可调,并且地面端设计有滑动装置,因而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目标装置。分段连接采用拼装设计理念,可手工无工具快速拆装。运载平台可折叠,便于存储和携带;角度可调,可以适应不同的轨道安放角度。牵引组件行程长,可适用不同高度的目标装置。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和牵引组件,可实现滑车组件上升、下降、驻停、复位等运动,可调牵引组件速度。支撑平台可折叠,便于存储和携带。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拼装设计理念,使用时可手工无工具快速拆装。
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出于描述的目的提供给相关领域的一个普通技术人员。不意图将本发明排他或局限于单个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所述,以上教导的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本发明的多种替代和变型。因此,虽然具体描述了一些替代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或相对容易地开发其他实施方式。本发明旨在包括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所有替代、改型和变型,以及落入以上描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26)

1.一种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载系统包括:
支撑平台(10、110),所述支撑平台(10、110)被构造为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目标装置上;
轨道组件(20、120),所述轨道组件(20、120)由至少两个轨道单元(21、121)沿所述轨道组件的延伸方向拼装连接而成,所述轨道组件(20、120)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支撑平台(10、110),所述轨道组件(20、120)的下端搭靠在低于所述目标装置的下部平台或地面上;
滑车组件(30、130),所述滑车组件(30、130)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轨道组件(20、120)并且能够沿着所述轨道组件(20、120)运动;
运载平台(40、140),所述运载平台(40、140)安装至所述滑车组件(30、130)并且能够随所述滑车组件(30、130)一起运动;以及
牵引组件(50、150),所述牵引组件(50、150)被构造为能够牵引所述滑车组件(30、130)沿所述轨道组件(20、120)的延伸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轨道(122)在连接端设置有拼装模块连接孔,并且每个所述轨道单元(121)的两个所述轨道(122)中的一个在所述连接端安装有拼装模块(160),其中,所述拼装模块(160)包括:
第一连接件(161),所述第一连接件(161)为平板状并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65)和第一凸台(164),所述第一连接件(161)贴靠在所述轨道(122)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中的一个;
第二连接件(162),所述第二连接件(162)构造为长条形并设置有通孔(166),所述第二连接件(162)贴靠在所述轨道(122)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中的另一个;和
螺纹连接件(163),所述螺纹连接件(163)分别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162)的通孔(166)和所述轨道(122)的所述拼装模块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61)的所述第一螺纹孔(165)连接;
其中,在所述轨道单元(121)拼装连接的状态下,安装有所述拼装模块(160)的所述轨道(122)与相邻所述轨道单元(121)的未安装所述拼装模块(160)的所述轨道(122)对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61)的所述第一凸台(164)伸入所述未安装所述拼装模块(160)的所述轨道(122)的所述拼装模块连接孔,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16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62)夹紧所述未安装拼装模块(160)的所述轨道(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单元(2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轨道(22)和连接两个所述轨道(22)的连接杆(23),其中,相对接的轨道(22)中的一个轨道(22)在连接端设置有插入部(24),另一个轨道(22)在连接端设置有接收部(25),相邻的两个轨道单元(21)通过所述插入部(24)与所述接收部(25)插接而拼装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22)还设置有贯穿所述插入部(24)和所述接收部(25)的轨道连接孔(26),在所述插入部(24)与所述接收部(25)插接的状态下,相邻的两个所述轨道单元(21)通过可拆卸的轨道连接件(27)穿过所述轨道连接孔(26)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连接件(27)为快卸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62)的外侧面设置有容纳槽(167),所述容纳槽(167)被构造为能够容纳所述螺纹连接件(163)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62)的所述通孔(166)被构造为长条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模块(160)还包括弹簧垫圈(168),所述弹簧垫圈(168)设置在所述螺纹连接件(163)的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6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3)被构造为由两个杆嵌套形成的伸缩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被构造为对所述伸缩杆施加使所述伸缩杆伸长的弹性力。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单元(121)还包括接头(173)和接头连接件(177),所述接头(173)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74)、第二连接孔(176)和第二凸台(175),所述轨道(122)设置有接头连接孔,所述连接杆(123)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并与所述接头(173)的所述第二螺纹孔(174)连接,所述接头(173)的所述第二凸台(175)穿过所述轨道(122)的与所述第二凸台(175)对应的所述接头连接孔,所述接头连接件(177)分别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176)和所述轨道(122)的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76)对应的所述接头连接孔将所述接头(173)和所述轨道(122)连接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台(175)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76)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螺纹孔(174)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组件(20、120)的所述上端能够绕水平轴线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支撑平台(10、11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组件(20、120)的所述下端设置有能够绕水平轴线旋转的脚轮(29)。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组件(20)的所述上端和所述支撑平台(10)中的一个设置有钩形部(13),另一个设置有柱形部(28),所述轨道组件(20)的所述上端通过所述钩形部(13)钩挂所述柱形部(28)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支撑平台(1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车组件(30、130)包括:
滑车架(31、131),所述滑车架(31、131)安装至所述轨道组件(20、120)并且被构造为能够安装所述运载平台(40、140);和
支撑杆(32、132),所述支撑杆(32、132)被构造为在所述运载平台(40、140)安装至所述滑车架(31、131)上时保持所述运载平台(40、140)处在水平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车组件(30、130)还包括第一滚动件,所述第一滚动件安装至所述滑车架(31、131),所述滑车架(31、131)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滚动件与所述轨道组件(20、120)滚动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平台(40)的一端与所述滑车架(31)可枢转地连接,所述支撑杆(32)的一端与所述滑车架(31)可枢转地连接,并且所述运载平台(40)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安装部(44),所述支撑杆(3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安装部(44)中的一个。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平台(140)的一端与所述滑车架(131)可枢转地连接,所述支撑杆(1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车架(131)和所述运载平台(140)可枢转地连接,其中,所述支撑杆(132)被构造为由两个杆嵌套形成的伸缩杆,所述两个杆分别设置有定位孔,并且至少一个杆的所述定位孔包括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平台(40、140)包括至少两部分,并且相邻的两部分通过铰链以可折叠的方式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平台(40)的边缘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围挡部(41),或者所述运载平台(40)设置有绑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位于所述运载平台(40)的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围挡部(41)可折叠或可拆卸。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平台(40)设置有第二滚动件(42),所述第二滚动件(42)相对于所述运载平台(40)的上表面向上突出并且绕平行于所述运载平台(40)的宽度方向的轴线可旋转。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0)包括支撑柱(12)和平台部(11),所述支撑柱(12)以可折叠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平台部(11)。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50、150)包括:
绞盘(51),所述绞盘(51)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轨道组件(20、120);
滑轮(52),所述滑轮(52)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轨道组件(20、120)的上端;和
牵引索(153),所述牵引索(153)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滑车组件(30、130),所述牵引索(153)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52)连接至所述滑车组件(30、130)。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盘(51)具有转动把手,并且所述绞盘(51)临近所述轨道组件(20)的下端设置。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载系统还包括: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被构造为能够为所述牵引组件(50、150)提供驱动力;和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被构造为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工作。
CN202011460695.3A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 Active CN112678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0695.3A CN112678200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0695.3A CN112678200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8200A CN112678200A (zh) 2021-04-20
CN112678200B true CN112678200B (zh) 2022-08-16

Family

ID=75449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0695.3A Active CN112678200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82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0093A (zh) * 2022-01-24 2022-03-15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导轨组件和登离机装置
CN115771617B (zh) * 2023-02-13 2023-04-07 航天(北京)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设备空运的配套地面装载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4147B1 (en) * 2002-04-05 2005-02-15 George E. Ahlsten Loading ramp apparatus
CN101670505B (zh) * 2009-09-25 2012-05-2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滑车机构
CN204829794U (zh) * 2015-08-11 2015-12-02 湖南中铁五新重工有限公司 滑移式灯架
WO2017190181A1 (en) * 2016-05-04 2017-11-09 Aero Medical Engineering Pty Ltd Aircraft patient loading system
CN206569716U (zh) * 2017-01-17 2017-10-20 中江志诚钢化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尺寸可调的玻璃搬运设备
CN108285053A (zh) * 2017-12-29 2018-07-17 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式缓冲升降卸货装置
CN210655973U (zh) * 2019-09-23 2020-06-02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高度可调节垂直升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8200A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78200B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运输装载系统
US7604134B2 (en) Portable knockdown trolley hoist
US5575607A (en) Jet engine transport vehicle lift system and a build cell
EP0868372B1 (en) Jet aircraft engine transport apparatus
US5701966A (en) Omnidirectional self-propelled vehicle for ground handling of equipment
EP0863839B1 (en) Shipping frame for fan section of aircraft engine
US11814193B2 (en) Modular staircase
US5839874A (en) Cask transporter with bottom lift capability
US9656587B2 (en) Tiltloader for transferring cargo
US20120175333A1 (en) Method of connecting crane suspension assembly sections together and frame mounted assembly used therefore
US2014011729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lacing a tarpaulin over a load
US6394743B1 (en) Cart for module replacement
JP6286053B2 (ja) 動力付き入換用ドーリおよび緊締装置
US4706825A (en) Portable folding bridge crane
US4972538A (en) Launching apparatus for transportable bridges
US4165810A (en) Rolling-cargo loading/unloading ramp having a stowable lift for palletized cargo
US20100272549A1 (en) Motorized Cable-Hoisted Loading Platform and Railed Trailer
US20040156704A1 (en) Motorized platform for lifting objects
US4288193A (en) Arrangement for forming and handling collective loads
DE69730326T2 (de) Portalhubwagen
US7798344B2 (en) Tarping system
GB2196674A (en) Transportable bridges
US20100135756A1 (en) System for lifting and stowing a vehicle
CN106760683B (zh) 一种自动伸缩折叠雨棚机构
CN106639620B (zh) 一种雨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