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3751A - 一种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3751A
CN112673751A CN202011489566.7A CN202011489566A CN112673751A CN 112673751 A CN112673751 A CN 112673751A CN 202011489566 A CN202011489566 A CN 202011489566A CN 112673751 A CN112673751 A CN 112673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lb
fritillary bulb
bulbs
summer
sit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95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郎晓平
孙健
沈晓霞
王志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8956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37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3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37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拌种剂对浙贝母鳞茎拌种,拌种后的浙贝母鳞茎埋藏于林下;所述的拌种剂包括杀菌剂、杀虫剂和沙壤土。本发明针对浙贝母鳞茎生物特性和越夏期间期间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用林下越夏的模式代替室内储藏,选取适合的杀菌剂和绿色杀虫剂,对越夏期间浙贝母病虫害进行防治。本发明提高浙贝母鳞茎越夏成功率,显著提高浙贝母鳞茎的抗病虫害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
背景技术
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浙江省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因其自身繁殖周期较长,现今药材生产均采用鳞茎繁殖,并完全依靠人工栽培。
目前浙江省内浙贝母常年生产面积达5万亩,占全国浙贝母总种植面积的70%以上,是市场上药用浙贝母的主要来源(张彦南,陆兵,王康才,等.浙贝母主产地栽培品种与生产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2(10):42-45.)。浙贝母是冬性植物,即秋季10-11月下种,春季1月份发芽,2月~5月为生长旺季,具有夏季休眠的特性,休眠过程中有病虫害,病虫害的控制是影响越夏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传统产区的种鳞茎也可以进行室内越夏或者与其它植物套种的方式(浙贝母种鳞茎留地越夏套种方式初步研究[J].中药材,2006,29(012):1279-1280.),但是室内越夏有保存条件不控制,占用室内空间等缺点。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既不占用室内空间,又能保证产量的浙贝母鳞茎迁地越夏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采用特定的拌种剂对浙贝母鳞茎拌种,拌种后的浙贝母鳞茎埋藏于林下,通过该方式,创造有利于浙贝母越夏的储藏条件,减轻浙贝母鳞茎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提高鳞茎越夏成功率,增加浙贝母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拌种剂对浙贝母鳞茎拌种,拌种后的浙贝母鳞茎埋藏于浙贝母产区的林下;所述的拌种剂包括杀菌剂、杀虫剂和沙壤土。
本发明采用拌种剂对浙贝母鳞茎拌种,有针对性的减少浙贝母鳞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浙贝母鳞茎越夏成功率。
采用拌种剂对浙贝母鳞茎拌种,具体为:
(1)选取林间平坦处,扫除落叶枯枝和杂草,平整疏松6cm~12cm表层土,在底部铺设2~3cm厚的拌种剂;
(2)间隔摆放浙贝母鳞茎,用拌种剂填充浙贝母鳞茎的空隙,在浙贝母鳞茎上铺2~3cm厚拌种剂;
(3)重复步骤(2)1~2次,即浙贝母鳞茎铺2~3层;
(4)土壤掩埋后再铺一层遮荫网防止雨水冲刷。
所述杀菌剂的活性成分为福美双,优选为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所述的杀虫剂为发酵后的山茶籽饼渣。
所述发酵的山茶籽饼渣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压榨剩余的山茶籽渣加10~12倍重量的水,搅拌均匀,密封后无氧发酵,充分发酵腐熟15天以上,至到山茶籽渣腐熟无刺激性气味为止,停止无氧发酵,滩晒干后得到发酵的山茶籽饼渣。
所述沙壤土为适于浙贝母生长的产区的细沙土,所述细沙土的制备方法为将适于浙贝母生长的产区的土壤晒干,粉碎,过5-10目筛,晒干后得到所述细沙土。
所述的杀菌剂、杀虫剂和沙壤土的质量比为1:3~6:4~6。在该配比的拌种剂保护下浙贝母种鳞茎可以顺利越夏,杀菌剂和杀虫剂比例过高不利于成本控制,比例过低起不到较好的杀虫抗菌效果。
所述的浙贝母鳞茎为健康无病斑无虫伤的浙贝母鳞茎。
所述浙贝母产区的林下具体为:郁闭度大于0.7的树林,且树林的下立面为疏松沙壤土,不积水。
所述浙贝母产区为宁波或磐安。
产区宁波和磐安等产区有很多林地,林下空地可以利用。天然的保存条件,降低能耗不用室内空间,环境条件稳定降低看护成本。
所述浙贝母鳞茎拌种后随即埋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创造了有利于浙贝母越夏的储藏条件,减轻浙贝母鳞茎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病害发生率降低到8.33%,重度虫害发生率降低到2.08%,有效提高浙贝母鳞茎越夏成功率。
本发明技术简便、易于操作、投入较少,能有效地提高浙贝母鳞茎越夏成功率,对其病害综合防效大于90%,虫害综合防效大于75%,越夏种鳞茎成活率高,室外越夏符合生态原理和中药材生态发展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下述说明仅为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针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化和改进是显而易见的。
实施例1:
一种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在4-5月份的浙贝母采收季,于磐安县郁闭度0.8且排水较好的的桂花林下,松土后挖深度12cm的浅坑。
首先在坑底平铺1层拌种剂,拌种剂厚度2~3cm,拌种剂为1kg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kg发酵后山茶籽饼和5kg细沙土的均匀混合物。
在拌种剂上平铺1层健康无腐烂无虫洞的浙贝母鳞茎,用拌种剂填充种浙贝母鳞茎的空隙,并在浙贝母鳞茎上铺2~3cm厚拌种剂;如此平铺浙贝母鳞茎3层。
土壤掩埋后再盖1层透气地布。
所述发酵的山茶籽饼渣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压榨剩余的山茶籽渣加11倍重量的水,搅拌均匀,密封后无氧发酵,充分发酵腐熟15天以上,至到山茶籽渣,腐熟无刺激性气味为止,停止无氧发酵,滩晒干后的腐熟山茶籽渣于干燥阴凉处保存。
所述沙壤土为适于浙贝母生长的产区的细沙土,所述细沙土的制备方法为晒干,粉碎,过5-10目筛,晒干后保存。
于当年下种时进行浙贝母鳞茎病害、虫害防治效果统计,结果表明,该方法下浙贝母鳞茎病害发生率为8.33%,虫害发生率为25.83%,重度虫害发生率为2.08%。
对照例1
在4-5月份的浙贝母采收季,于郁闭度0.8且排水较好的的桂花林下,松土后挖深度12cm的浅坑。
首先在坑底平铺1层拌种剂,拌种剂厚度2~3cm,拌种剂为发酵后山茶籽饼5kg加细沙土5kg均匀混合物。
然后再平铺1层健康无腐烂无虫洞的浙贝母鳞茎,并用25%嘧菌酯悬浮剂配成1000倍液1L均匀喷施覆土的种鳞茎上,之后用拌种剂填充种浙贝母鳞茎的空隙,并在浙贝母鳞茎上铺2~3cm厚拌种剂;如此平铺浙贝母鳞茎3层,土壤掩埋后再盖1层透气地布。
所述发酵的山茶籽饼渣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压榨剩余的山茶籽渣加11倍重量的水,搅拌均匀,密封后无氧发酵,充分发酵腐熟15天以上,至到山茶籽渣,腐熟无刺激性气味为止,停止无氧发酵,滩晒干后的腐熟山茶籽渣于干燥阴凉处保存。
于当年下种时进行浙贝母鳞茎病害、虫害防治效果统计,结果表明,该方法下浙贝母鳞茎病害发生率为18.76%,虫害发生率为30.73%,重度虫害发生率为4.69%。
对照例2
在4-5月份的浙贝母采收季,于郁闭度0.8且排水较好的的桂花林下,松土后挖深度12cm的浅坑。
首先在坑底平铺1层拌种剂,拌种剂厚度2~3cm,拌种剂为用1.5%辛硫磷颗粒剂1kg、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kg以及细沙土5kg的均匀混合物。
然后再平铺1层健康无腐烂无虫洞的浙贝母鳞茎,之后用拌种剂填充种浙贝母鳞茎的空隙,并在浙贝母鳞茎上铺2~3cm厚拌种剂,如此平铺浙贝母鳞茎3层;土壤掩埋后再盖1层透气地布。
所述发酵的山茶籽饼渣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压榨剩余的山茶籽渣加10~12倍重量的水,搅拌均匀,密封后无氧发酵,充分发酵腐熟15天以上,至到山茶籽渣,腐熟无刺激性气味为止,停止无氧发酵,滩晒干后的腐熟山茶籽渣于干燥阴凉处保存。
于当年下种时进行浙贝母鳞茎病害、虫害防治效果统计,结果表明,该方法下浙贝母鳞茎病害发生率为14.08%,虫害发生率为27.68%,重度虫害发生率为7.43%。
对照例3
实施例中以未施用任何药剂、仅埋于林下处理为对照组。其他操作均相同。
于当年下种时进行浙贝母鳞茎病害、虫害防治效果统计,结果表明,通过对照的方法处理鳞茎,其鳞茎病害发生率为24.28%,虫害发生率为51.97%,重度虫害发生率为16.25%。
本发明提供的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通过杀菌剂和杀虫剂的协同作用,创造了有利于浙贝母迁地越夏的储藏条件,减轻浙贝母鳞茎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病害发生率由24.28%降为8.33%,虫害发生率由原来的51.97%降为25.83%,大大提高浙贝母鳞茎越夏成功率,增加浙贝母产量。

Claims (9)

1.一种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拌种剂对浙贝母鳞茎拌种,拌种后的浙贝母鳞茎埋藏于浙贝母产区的林下;所述的拌种剂包括杀菌剂、杀虫剂和沙壤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拌种剂对浙贝母鳞茎拌种,具体为:
(1)选取林间平坦处,扫除落叶枯枝和杂草,平整疏松6cm~12cm表层土,在底部铺设2~3cm厚的拌种剂;
(2)间隔摆放浙贝母鳞茎,用拌种剂填充浙贝母鳞茎的空隙,在浙贝母鳞茎上铺2~3cm厚拌种剂;
(3)重复步骤(2)1~2次,即浙贝母鳞茎铺2~3层;
(4)土壤掩埋后再铺一层遮荫网防止雨水冲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为福美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虫剂为发酵的山茶籽饼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的山茶籽饼渣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压榨剩余的山茶籽渣加10~12倍重量的水,搅拌均匀,密封后无氧发酵,充分发酵腐熟15天以上,至到山茶籽渣腐熟无刺激性气味为止,停止无氧发酵,滩晒干后得到发酵的山茶籽饼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壤土为适于浙贝母生长的产区的细沙土,所述细沙土的制备方法为将适于浙贝母生长的产区的土壤晒干,粉碎,过5-10目筛,晒干后得到所述细沙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剂、杀虫剂和沙壤土的质量比为1:3~6:4~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浙贝母鳞茎为健康无病斑无虫伤的浙贝母鳞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浙贝母产区的林下具体为:郁闭度大于0.7的树林,且树林的下立面为疏松沙壤土,不积水。
CN202011489566.7A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 Pending CN1126737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9566.7A CN112673751A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9566.7A CN112673751A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3751A true CN112673751A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48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9566.7A Pending CN112673751A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375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7007A (zh) * 2008-12-11 2009-04-29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中药药剂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2406062A (zh) * 2011-11-17 2012-04-11 合肥市科茂隆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益生菌异步发酵中草药制备饲用抗生素替代物的方法
CN103238525A (zh) * 2013-05-31 2013-08-14 常熟市佳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平贝母的方法
CN103444528A (zh) * 2013-08-16 2013-12-18 苏州仁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贝母的促生栽培方法
CN103609269A (zh) * 2013-11-21 2014-03-05 薛刚 一种川贝母鲜鳞茎的储藏方法
CN108812152A (zh) * 2018-06-15 2018-11-16 浙江龙游再生方药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浙贝的种植培育方法
CN110249743A (zh) * 2019-07-18 2019-09-20 四川迪菲特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瓦布贝母种鳞茎的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7007A (zh) * 2008-12-11 2009-04-29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中药药剂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2406062A (zh) * 2011-11-17 2012-04-11 合肥市科茂隆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益生菌异步发酵中草药制备饲用抗生素替代物的方法
CN103238525A (zh) * 2013-05-31 2013-08-14 常熟市佳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平贝母的方法
CN103444528A (zh) * 2013-08-16 2013-12-18 苏州仁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贝母的促生栽培方法
CN103609269A (zh) * 2013-11-21 2014-03-05 薛刚 一种川贝母鲜鳞茎的储藏方法
CN108812152A (zh) * 2018-06-15 2018-11-16 浙江龙游再生方药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浙贝的种植培育方法
CN110249743A (zh) * 2019-07-18 2019-09-20 四川迪菲特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瓦布贝母种鳞茎的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吕先真等: "浙贝母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 《安徽农学通报》 *
周茂繁等: "湖北贝母烂种原因和防治方法的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孙彩霞等: "浙贝母国内外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比较", 《浙江农业科学》 *
张晓萌等: "浙贝母种贝室内贮藏越夏技术初探", 《浙江农业科学》 *
杜景东等: "山茶籽饼水浸液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试验研究",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0610B (zh) 一种果园套种云当归的种植方法
CN103960036B (zh) 一种华重楼的林下野生抚育方法
CN101233808B (zh) 一种药用金线莲割茎留根再生种植方法
CN105638025B (zh) 一种团花育苗的方法
CN102860210A (zh) 南方红豆杉育苗方法
CN111316878A (zh) 一种滇黄精大田集约化种植方法
CN109526506B (zh) 一种石漠化地区核桃林下套种十大功劳的栽培管理方法
CN103843543A (zh) 一种黄连的栽培方法
CN107926514B (zh) 一种中药材竹节参的林下栽培技术
WO2021103838A1 (zh) 一种香芋的高产量种植方法
CN112088764A (zh) 一种椰糠作为基质繁育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
CN105359790A (zh) 一种桔梗栽培方法
CN107455124B (zh) 一种大花红景天的栽培方法
US20230345920A1 (en) Insect-rice symbiotic comprehensive planting and breeding method mainly based on tylorrhynchus proliferation
CN110226440B (zh) 一种唐古特白刺露地育苗方法
CN111053010A (zh) 一种白及的仿野生林下种植方法
CN105453753A (zh) 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及川贝母栽培方法
CN104303792A (zh) 一种续断与普通玉米间作种植方法
CN117099617B (zh) 北方农牧交错区高效建植羊草人工草地的方法
CN108293652A (zh) 一种岩洞仿野生栽培岩黄连方法
CN111771652A (zh) 一种百合-浙贝母-稻鱼共生药粮循环轮种方法
CN104145642B (zh) 一种利用可降解玉米纤维无纺布培育机插秧的方法
CN113016543B (zh) 一种马铃薯大白菜一年两季的种植方法
CN112673751A (zh) 一种浙贝母鳞茎的迁地越夏方法
CN108739194A (zh) 鸡骨草的人工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