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2362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2362A
CN112672362A CN202011597949.6A CN202011597949A CN112672362A CN 112672362 A CN112672362 A CN 112672362A CN 202011597949 A CN202011597949 A CN 202011597949A CN 112672362 A CN112672362 A CN 112672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ity
slave
master
uplink data
ph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979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2362B (zh
Inventor
关文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979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23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2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2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2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2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基站中设置主AU和至少一个从AU,提高了基站的硬件处理性能,从而,实现了室内分布系统的扩容。其中,从AU只做MAC实体、RLC实体和PDCP实体的处理工作,对于UE和核心网而言,其依然只与主AU进行数据交互,对基站内部的处理过程其无感知,因此,无需对接入网和射频部件进行改动,降低了扩容的成本,并且易于实现。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在4G以及之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很多场景中,可能面临室内分布系统扩容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增加基站以实现室内分布系统的扩容,然而,采用现有技术的方式,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基站包括主接入单元AU和至少一个从AU,其中,所述主AU包括:物理层PHY实体、多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无线资源控制器RRC实体、流控制传输协议STCP实体、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用户面GTPU实体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实体,所述从AU包括:MAC实体、RLC实体和PDCP实体,所述主AU和所述至少一个从AU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AU的PHY实体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
所述主AU的PHY实体向目标从AU的MAC实体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
目标从AU的MAC实体、RLC实体和PDCP实体依次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上行数据,所述目标从AU为所述至少一个从AU中的一个;
所述目标从AU的PDCP实体通过网络协议IP隧道向所述主AU的GTPU实体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数据;
所述主AU的GTPU实体和UDP实体依次对所述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三上行数据,并通过IP隧道向核心网发送所述第三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主AU的PHY实体向目标从AU的MAC实体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主AU的PHY实体广播所述第一上行数据;
所述至少一个从AU的MAC实体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数据;
所述至少一个从AU的MAC实体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数据携带的所述UE的标识信息确定其为目标从AU。
可选的,所述主AU的PHY实体向目标从AU的MAC实体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AU的PHY实体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数据的资源块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从AU,其中,所述目标从AU的频谱区间包含所述资源块,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频谱区间和从AU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主AU的PHY实体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数据的资源块,确定目标从AU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AU存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主AU的UDP实体通过IP隧道接收核心网发送的第一下行数据;
所述主AU的UDP实体和GTPU实体依次对所述第一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下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中包含隧道标识;
所述主AU的GTPU实体根据所述隧道标识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从AU,其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隧道标识和从AU的对应关系;
所述主AU的GTPU实体向所述目标从AU的PDCP实体发送所述第二下行数据;
所述目标从AU的PDCP实体、RLC实体和MAC实体依次对所述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三下行数据;
所述目标从AU的MAC实体向所述主AU的PHY实体发送所述第三下行数据;
所述主AU的PHY实体向第二UE发送所述第三下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主AU的GTPU实体根据所述隧道标识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从AU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AU建立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主接入单元AU和至少一个从AU,其中,所述主AU包括:物理层PHY实体、多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无线资源控制器RRC实体、流控制传输协议STCP实体、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用户面GTPU实体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实体,所述从AU包括:MAC实体、RLC实体和PDCP实体,所述主AU和所述至少一个从AU通信连接;
所述主AU的PHY实体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
所述主AU的PHY实体用于向目标从AU的MAC实体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
目标从AU的MAC实体、RLC实体和PDCP实体用于依次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上行数据,所述目标从AU为所述至少一个从AU中的一个;
所述目标从AU的PDCP实体用于通过网络协议IP隧道向所述主AU的GTPU实体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数据;
所述主AU的GTPU实体和UDP实体用于依次对所述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三上行数据,并通过IP隧道向核心网发送所述第三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主AU的PHY实体具体多用于广播所述上行数据;
所述至少一个从AU的MAC实体具体用于接收所述上行数据;
所述至少一个从AU的MAC实体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数据携带的所述UE的标识信息确定其为目标从AU。
可选的,所述主AU的PHY实体具体用于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数据的资源块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从AU,其中,所述目标从AU的频谱区间包含所述资源块,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频谱区间和从AU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主AU的PHY实体存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主AU的UDP实体还用于通过IP隧道接收核心网发送的第一下行数据;
所述主AU的UDP实体和GTPU实体还用于依次对所述第一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下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中包含隧道标识;
所述主AU的GTPU实体还用于根据所述隧道标识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从AU,其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隧道标识和从AU的对应关系;
所述主AU的GTPU实体还用于向所述目标从AU的PDCP实体发送所述第二下行数据;
所述目标从AU的PDCP实体、RLC实体和MAC实体还用于依次对所述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三下行数据;
所述目标从AU的MAC实体还用于向所述主AU的PHY实体发送所述第三下行数据;
所述主AU的PHY实体还用于向第二UE发送所述第三下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主AU的GTPU实体还用于建立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主接入单元AU和至少一个从AU,其中,所述主AU包括:物理层PHY实体、多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无线资源控制器RRC实体、流控制传输协议STCP实体、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用户面GTPU实体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实体,所述从AU包括:MAC实体、RLC实体和PDCP实体,所述主AU和所述至少一个从AU通信连接。
本公开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在基站中设置主AU和至少一个从AU,提高了基站的硬件处理性能,从而,实现了室内分布系统的扩容。其中,从AU只做MAC实体、RLC实体和PDCP实体的处理工作,对于UE和核心网而言,其依然只与主AU进行数据交互,对基站内部的处理过程其无感知,因此,无需对接入网和射频部件进行改动,降低了扩容的成本,并且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基站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频谱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提供的第一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在不改变接入网和射频部件的前提下,通过在基站中设置两类接入单元(Access Unit,AU),实现室内分布系统的扩容。
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将一类AU描述为主AU,将另一类AU描述为从AU。其中,主AU包括: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实体、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实体、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实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实体、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实体、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面用户(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ingProtocol User Plane)实体、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实体、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实体和网络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实体;从AU包括:MAC实体、RLC实体、PDCP实体和IP实体。
本公开的基站如图1所示,图1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基站的架构示意图,本公开的基站中包含一个主AU101和至少一个从AU102,其中,主AU和从AU通信连接,可选的,可以通过网线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对此,本公开不做限制。图1中还示出了上行数据的传输路径1和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2。
本公开通过在基站中设置主AU和至少一个从AU,提高了基站的硬件处理性能,从而,可以实现室内分布系统的扩容。并且,由于从AU只做MAC实体、RLC实体和PDCP实体的数据处理工作,接收UE发送的数据以及向UE发送的数据均是通过主AU的PHY实体,接收核心网的数据以及向核心网发送数据均是通过主AU的IP实体,所以,对于UE和核心网而言,与基站的交互过程与现有技术无异,其对基站内部的数据处理过程无感知,因此,无需改动接入网和射频部件。
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频谱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提供的第一对应关系示意图,其中,第一关系指频谱区间和从AU的对应关系,本公开将上行频谱资源和下行频谱资源切割为多个频谱区间,并建立频谱区间和从AU的对应关系。可选的,对频谱资源进行切割时,可以均匀切割,也可以非均匀切割,对此,本公开不做限制。
可选的,由于共享信道的数据量较大,控制信道的数据量较小,因此,本公开可以只针对共享信道对应的上行频谱资源和下行频谱资源进行切割。即共享信道传输的数据的处理工作可以由从AU分担,控制信道传输的数据的处理工作依然全部由主AU进行。
本公开中UE通过主AU发起无线承载建立流程,主AU的RRC实体根据从AU的载荷,确定与UE建立无线承载的从AU。主AU的RRC将UE的承载信息发送到对应的从AU。以便于从AU根据UE的承载信息获取与其建立承载的UE的标识信息。每个承载对应一个隧道,主AU的GTPU根据UE的承载信息,可以建立隧道标识和从AU的对应关系。
下面以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4为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针对上行数据传输过程,即UE向核心网发送数据的过程,如下:
S401:主AU的PHY实体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
UE需要发送数据时,UE向基站发送数据,基站的主AU的PHY实体接收UE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
S402:主AU的PHY实体向目标从AU的MAC实体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
主AU的PHY实体接收到第一上行数据后,需要向MAC层发送该第一上行数据以使MAC层进行数据处理。
主AU的PHY实体向目标从AU的MAC实体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
主AU的PHY实体广播接收到第一上行数据,至少一个从AU的MAC实体接收到该第一上行数据之后,对该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析,根据该第一上行数据的数据头中携带的UE的标识信息,确定该第一上行数据是否需要自己处理,如果某个从AU根据UE的标识信息确定该UE与其建立了无线承载,则确定该从AU为目标从AU。
以从AU为三个为例,分别为从AU1、从AU2和从AU3,主AU的PHY实体广播接收到的第一上行数据,从AU1、从AU2和从AU3均接收到该第一上行数据,则从AU1、从AU2和从AU3分别对该上行数据进行解析,根据解析出来的UE的标识信息与本地存储的UE的标识信息进行比对,其中,从AU的本地存储与其建立了无线承载的UE的标识信息,假设,通过比对,从AU1确定该UE与其建立了无线承载,则确定从AU1为目标从AU,从AU1需要对该第一上行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
主AU的PHY实体根据接收第一上行数据的资源块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从AU,其中,目标从AU的频谱区间包含该资源块,第一对应关系为频谱区间和从AU的对应关系。在主AU的PHY实体本地存储有该第一对应关系。
S403:目标从AU的MAC实体、RLC实体和PDCP实体依次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上行数据。
其中,目标从AU为所述至少一个从AU中的一个。
目标从AU的MAC实体、RLC实体和PDCP实体依次对所述第一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其处理方式与传统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404:目标从AU的PDCP实体通过网络协议IP隧道向所述主AU的GTPU实体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数据。
目标从AU的PDCP实体对上行数据处理完之后,通过IP隧道向主AU的GTPU实体发送第二上行数据,其中,主AU和从AU通过网线连接,主AU和从AU之间基于IP隧道进行通信,因此,主AU和从AU内设置有IP实体。
第二上行数据中还包含主AU的GTPU的标识,以便于主AU接收到第二上行数据之后,将第二上行数据传递给GTPU实体。
S405:主AU的GTPU实体和UDP实体依次对所述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三上行数据,并通过IP隧道向核心网发送所述第三上行数据。
其中,GTPU实体和UDP实体对数据的处理方式与传统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在基站中设置主AU和至少一个从AU,提高了基站的硬件处理性能,从而,实现了室内分布系统的扩容。对于UE和核心网而言,在上行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其依然只与主AU进行交互,基站内部的处理过程其无感知,因此,无需对接入网和射频部件进行改动,降低了扩容的成本,并且易于实现。
图5为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针对下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如图5所示:
S501:主AU的UDP实体通过IP隧道接收核心网发送的第一下行数据。
当核心网要向UE发送第一下行数据时,通过IP隧道向基站发送第一下行数据。基站的主AU的UDP实体通过IP隧道接收核心网发送的第一下行数据。
其中,第一下行数据中包含隧道标识。
S502:主AU的UDP实体和GTPU实体依次对所述第一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下行数据。
UDP实体和GTPU实体对数据的处理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GTPU实体对数据处理完之后,得到第二下行数据,需要从AU的PDCP层继续处理。第二下行数据中包含PDCP标识。
S503:主AU的GTPU实体根据隧道标识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从AU。
其中,第二对应关系为隧道标识和从AU的对应关系。
其中,隧道标识和从AU的对应关系是基于UE与从AU建立的承载确定的。
其中,UE具体与哪个从AU建立承载是主AU的RRC根据从AU的载荷确定的。
S504:主AU的GTPU实体向目标从AU的PDCP实体发送所述第二下行数据。
主AU的GTPU实体通过IP隧道向目标从AU的PDCP实体发送第二下行数据。
S505:目标从AU的PDCP实体、RLC实体和MAC实体依次对所述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三下行数据。
目标从AU的PDCP实体、RLC实体和MAC实体依次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处理与传统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506:目标从AU的MAC实体向所述主AU的PHY实体发送所述第三下行数据。
目标从AU的MAC实体处理完下行数据之后,通过IP隧道向主AU的PHY实体发送第三下行数据,其中,第三下行数据中包含PHY实体的标识。
S507:主AU的PHY实体向第二UE发送第三下行数据。
本实施例,通过在基站中设置主AU和至少一个从AU,提高了基站的硬件处理性能,从而,实现了室内分布系统的扩容。在下行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对于UE和核心网而言,其依然只与主AU进行通信,基站内部的处理过程其无感知,因此,无需对接入网和射频部件进行改动,降低了扩容的成本,并且易于实现。
图4或者图5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独立执行,也可以相互结合执行。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主接入单元AU101和至少一个从AU102,其中,主AU包括:物理层PHY实体、多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无线资源控制器RRC实体、流控制传输协议STCP实体、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用户面GTPU实体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实体,从AU包括:MAC实体、RLC实体和PDCP实体,主AU和至少一个从AU通信连接;
主AU的PHY实体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
主AU的PHY实体用于向目标从AU的MAC实体发送第一上行数据;
目标从AU的MAC实体、RLC实体和PDCP实体用于依次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上行数据,目标从AU为至少一个从AU中的一个;
目标从AU的PDCP实体用于通过网络协议IP隧道向主AU的GTPU实体发送第二上行数据;
主AU的GTPU实体和UDP实体用于依次对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三上行数据,并通过IP隧道向核心网发送第三上行数据。
可选的,主AU的PHY实体具体多用于广播上行数据;
至少一个从AU的MAC实体具体用于接收上行数据;
至少一个从AU的MAC实体具体用于根据上行数据携带的UE的标识信息确定其为目标从AU。
可选的,主AU的PHY实体具体用于根据接收第一上行数据的资源块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从AU,其中,目标从AU的频谱区间包含资源块,第一对应关系为频谱区间和从AU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主AU的PHY实体存储第一对应关系。
可选的,主AU的UDP实体还用于通过IP隧道接收核心网发送的第一下行数据;
主AU的UDP实体和GTPU实体还用于依次对第一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下行数据,其中,第二下行数据中包含隧道标识;
主AU的GTPU实体还用于根据隧道标识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从AU,其中,第二对应关系为隧道标识和从AU的对应关系;
主AU的GTPU实体还用于向目标从AU的PDCP实体发送第二下行数据;
目标从AU的PDCP实体、RLC实体和MAC实体还用于依次对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三下行数据;
目标从AU的MAC实体还用于向主AU的PHY实体发送第三下行数据;
主AU的PHY实体还用于向第二UE发送第三下行数据。
可选的,主AU的GTPU实体还用于建立第二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的装置对应的可用于执行上述图3或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主接入单元AU和至少一个从AU,其中,主AU包括:物理层PHY实体、多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无线资源控制器RRC实体、流控制传输协议STCP实体、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用户面GTPU实体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实体,从AU包括:MAC实体、RLC实体和PDCP实体,主AU和至少一个从AU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的基站对应的可用于执行上述图3或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图3或图4所述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基站包括主接入单元AU和至少一个从AU,其中,所述主AU包括:物理层PHY实体、多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无线资源控制器RRC实体、流控制传输协议STCP实体、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用户面GTPU实体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实体,所述从AU包括:MAC实体、RLC实体和PDCP实体,所述主AU和所述至少一个从AU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AU的PHY实体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
所述主AU的PHY实体向目标从AU的MAC实体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
目标从AU的MAC实体、RLC实体和PDCP实体依次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上行数据,所述目标从AU为所述至少一个从AU中的一个;
所述目标从AU的PDCP实体通过网络协议IP隧道向所述主AU的GTPU实体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数据;
所述主AU的GTPU实体和UDP实体依次对所述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三上行数据,并通过IP隧道向核心网发送所述第三上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AU的PHY实体向目标从AU的MAC实体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主AU的PHY实体广播所述第一上行数据;
所述至少一个从AU的MAC实体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数据;
所述至少一个从AU的MAC实体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数据携带的所述UE的标识信息确定其为目标从AU。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AU的PHY实体向目标从AU的MAC实体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AU的PHY实体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数据的资源块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从AU,其中,所述目标从AU的频谱区间包含所述资源块,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频谱区间和从AU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AU的PHY实体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数据的资源块,确定目标从AU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AU的PHY实体存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主AU的UDP实体通过IP隧道接收核心网发送的第一下行数据;
所述主AU的UDP实体和GTPU实体依次对所述第一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下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中包含隧道标识;
所述主AU的GTPU实体根据所述隧道标识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从AU,其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隧道标识和从AU的对应关系;
所述主AU的GTPU实体向所述目标从AU的PDCP实体发送所述第二下行数据;
所述目标从AU的PDCP实体、RLC实体和MAC实体依次对所述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三下行数据;
所述目标从AU的MAC实体向所述主AU的PHY实体发送所述第三下行数据;
所述主AU的PHY实体向第二UE发送所述第三下行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AU的GTPU实体根据所述隧道标识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从AU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AU的RRC实体建立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接入单元AU和至少一个从AU,其中,所述主AU包括:物理层PHY实体、多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无线资源控制器RRC实体、流控制传输协议STCP实体、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用户面GTPU实体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实体,所述从AU包括:MAC实体、RLC实体和PDCP实体,所述主AU和所述至少一个从AU通信连接;
所述主AU的PHY实体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的第一上行数据;
所述主AU的PHY实体用于向目标从AU的MAC实体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
目标从AU的MAC实体、RLC实体和PDCP实体用于依次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上行数据,所述目标从AU为所述至少一个从AU中的一个;
所述目标从AU的PDCP实体用于通过网络协议IP隧道向所述主AU的GTPU实体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数据;
所述主AU的GTPU实体和UDP实体用于依次对所述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三上行数据,并通过IP隧道向核心网发送所述第三上行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AU的UDP实体还用于通过IP隧道接收核心网发送的第一下行数据;
所述主AU的UDP实体和GTPU实体还用于依次对所述第一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下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中包含隧道标识;
所述主AU的GTPU实体还用于根据所述隧道标识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从AU,其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隧道标识和从AU的对应关系;
所述主AU的GTPU实体还用于向所述目标从AU的PDCP实体发送所述第二下行数据;
所述目标从AU的PDCP实体、RLC实体和MAC实体还用于依次对所述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三下行数据;
所述目标从AU的MAC实体还用于向所述主AU的PHY实体发送所述第三下行数据;
所述主AU的PHY实体还用于向第二UE发送所述第三下行数据。
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接入单元AU和至少一个从AU,其中,所述主AU包括:物理层PHY实体、多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无线资源控制器RRC实体、流控制传输协议STCP实体、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用户面GTPU实体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实体,所述从AU包括:MAC实体、RLC实体和PDCP实体,所述主AU和所述至少一个从AU通信连接。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597949.6A 2020-12-29 2020-12-2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6723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7949.6A CN112672362B (zh) 2020-12-29 2020-12-2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7949.6A CN112672362B (zh) 2020-12-29 2020-12-2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2362A true CN112672362A (zh) 2021-04-16
CN112672362B CN112672362B (zh) 2023-09-29

Family

ID=75410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97949.6A Active CN112672362B (zh) 2020-12-29 2020-12-2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236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42999A1 (en) * 2013-02-28 2014-08-28 Alvarion Ltd. Coordinating distributed radio via remote units
CN105430666A (zh) * 2015-11-02 2016-03-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接入的方法及光纤分布系统
CN109413765A (zh) * 2018-11-22 2019-03-01 广州开信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可扩容式接入装置及利用其的数字光纤分布系统、扩容切换方法
CN109963290A (zh) * 2019-02-22 2019-07-02 广州开信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多业务室内覆盖系统及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42999A1 (en) * 2013-02-28 2014-08-28 Alvarion Ltd. Coordinating distributed radio via remote units
CN105430666A (zh) * 2015-11-02 2016-03-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接入的方法及光纤分布系统
CN109413765A (zh) * 2018-11-22 2019-03-01 广州开信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可扩容式接入装置及利用其的数字光纤分布系统、扩容切换方法
CN109963290A (zh) * 2019-02-22 2019-07-02 广州开信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多业务室内覆盖系统及工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GMN ALLIANCE: ""180226 NGMN_RANFSX_D1_V20_Final"", 3GPP INBOX\\LSS_FROM_EXTERNAL_BODI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2362B (zh) 2023-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95397B2 (en) Pseudo wires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US10326516B2 (en) Relay terminal resel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KR102396950B1 (ko) 5g 무선통신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최고 신뢰성있는 서비스를 위한 이중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408166B2 (en) Mitigating overlapping basic service set interference in smart grid networks
US10492055B2 (en) Bluetooth advertising processing techniques
WO2005089216A3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quality of service suppor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0121913B (zh) 波束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07091546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上りリンクおよび下りリンクのチャネル構成方法
KR2020012527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QoS Flow 기반으로 브로드캐스트와 그룹캐스트를 통한 단말 대 단말 직접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방법
CN113661772A (zh) 边链路传输中用户设备上下文的标识方法及装置
WO2021212593A1 (zh) QoS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060215594A1 (en) Radio lan system, diversity apparatus, and radio lan terminal
JP2024054359A (ja) 第1の端末、第2の端末、及び方法
CN116671243A (zh) 侧链路中继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20110134811A1 (en) Mobile station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2019537326A (ja) ユーザ機器装置が基地局からのmacメッセージを要求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1267236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4071700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内線送受信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制御装置及び移動交換局
WO2020048749A1 (en) Indicating support for a broadcast service
US8717984B2 (en) Channel status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and direct link setup method
JPWO2021161477A5 (ja) 端末、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KR20130093711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음성 서비스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EP422834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 prs configu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253817A1 (en) Hybrid quality of service flow
RU2020133481A (ru) Способ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ресурсо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держки связ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следующего поколе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