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8147A - 电池模组、电池簇、储能装置的仿真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电池簇、储能装置的仿真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8147A
CN112668147A CN202011404108.9A CN202011404108A CN112668147A CN 112668147 A CN112668147 A CN 112668147A CN 202011404108 A CN202011404108 A CN 202011404108A CN 112668147 A CN112668147 A CN 112668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ulation
model
battery
battery module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041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8147B (zh
Inventor
胡冬冬
汪超
曾驱虎
石桥
李东方
徐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lou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lo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lou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lo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0410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8147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01140410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2668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8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8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8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8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电池簇、储能装置的仿真方法及系统。本申请的电池模组仿真方法包括预设第一仿真初始模型;根据第一仿真算法、电池模组参数对所述第一仿真初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一仿真模型;根据第一设计标准对所述第一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通过电池模组仿真方法得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并根据电池模组仿真模型得到符合储能系统要求的电池模组,以减少电池模组的测试时间与储能系统开发周期。

Description

电池模组、电池簇、储能装置的仿真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仿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电池簇、储能装置的仿真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储能系统向着大规模、大容量发展,结构较为复杂,内部包含的电芯数量庞大。
为了保证储能系统的安全与使用寿命,需要对储能系统的温度进行控制,但是目前缺少对储能系统的仿真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池模组仿真方法,能够实现对电池模组的热管理仿真。通过电池模组仿真方法得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并根据电池模组仿真模型得到符合储能系统要求的电池模组,以减少电池模组的测试时间与储能系统开发周期。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仿真方法,包括:
预设第一仿真初始模型;
根据第一仿真算法、电池模组参数对所述第一仿真初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一仿真模型;
根据第一设计标准对所述第一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模组仿真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电池模组仿真方法得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并根据电池模组仿真模型得到符合储能系统要求的电池模组,以减少电池模组的测试时间与储能系统开发周期。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第一仿真算法、电池模组参数对所述第一仿真初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一仿真模型包括:
获取电芯的发热数据、物理参数,根据所述电芯的发热数据、物理参数建立电芯模型;
根据电池模组的结构参数建立电池模组结构模型;
根据所述电池模组结构模型的热量计算得到风扇模型;
对所述电芯模型、所述电池模组结构、所述风扇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所述第一仿真模型。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根据第一设计标准对所述第一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设计标准对所述第一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第一核校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核校结果对所述电芯模型、所述电池模组结构模型、所述风扇模型进行参数调节;
对所述电芯模型、所述电池模组结构模型、所述风扇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二仿真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设计标准对所述第二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所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簇仿真方法,包括:
获取第二仿真初始模型,所述第二仿真初始模型包括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仿真方法得到的电池模组仿真模型;
根据第二仿真算法、电池簇参数对所述第二仿真初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三仿真模型;
根据第二设计标准对所述第三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簇仿真模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簇仿真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电池簇仿真方法得到电池簇仿真模型,其中,电池簇仿真模型中插入仿真好的电池模组仿真模型。根据电池簇仿真模型得到符合储能系统要求的电池簇,以减少电池簇的测试时间与储能系统开发周期。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第二仿真算法、电池簇参数对所述第二仿真初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三仿真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簇的结构参数建立的电池簇结构模型;
根据所述电池簇结构模型设置所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求解处理后得到第三仿真模型。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第二设计标准对所述第三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簇仿真模型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设计标准对第而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第二核校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核校结果对所述电池簇的结构参数进行参数调节;
对所述电池簇的结构参数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四仿真模型;
根据所述第二设计标准对所述第四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所述电池簇仿真模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储能系统仿真装置,包括:
获取第三仿真初始模型,所述第三仿真模型包括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簇仿真方法得到的电池模组仿真模型;
根据第三仿真算法、储能装置参数对所述第三仿真初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五仿真模型;
根据第三设计标准对所述第五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储能装置仿真模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储能装置仿真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储能装置仿真方法得到储能装置仿真模型,其中,储能装置仿真模型插入提前仿真号的电池簇模型,根据储能装置模型得到符合要求的储能装置,减少了储能装置的开发周期以及研发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第三仿真算法、储能装置参数对所述第三仿真初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五仿真模型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模组的风阻参数,根据所述风阻参数建立风阻模型;
根据储能装置的结构参数加建立储能装置结构模型;
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热量计算得到空调模型、风道模型;
对所述风阻模型、所述储能装置结构模型、所述空调模型、所述风道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六仿真模型。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第三设计标准对所述第五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储能装置仿真模型,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设计标准对所述第五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第三核校结果;
根据所述第三核校结果对所述风道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六仿真模型;
根据所述第三设计标准对所述第六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储能装置仿真模型。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实施例的储能仿真系统,包括:储模块、处理模块及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上并可在所述处理模块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模块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
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仿真方法;
和/或,
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的电池簇仿真方法;
和/或,
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储能装置仿真方法。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模组仿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电池模组仿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电池模组仿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簇仿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电池簇仿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电池簇仿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储能装置仿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储能装置仿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储能装置仿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池模组100、电芯110、风扇120、电池簇200、电池架210、储能装置300、空调310、风道3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所示,电池模组100包括电芯110、风扇120,32个电芯110分成两列排布在电池模组100外壳中。电芯110的数量、排列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定义。在电池模组100底部安装有风扇120,用于对电池模组100进行散热,维持电池模组100内部温度稳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仿真方法。如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模组仿真方法包括:预设第一仿真初始模型;根据第一仿真算法、电池模组参数对第一仿真初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一仿真模型;根据第一设计标准对第一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
步骤S110:预设第一仿真初始模型;
步骤S120:根据第一仿真算法、电池模组参数对第一仿真原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一仿真模型;
步骤S130:根据第一设计标准对第一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
其中,根据对电池模组储能容量的需求,预先设置第一仿真初始模型。仿真软件根据预先设置好的第一仿真算法、电池模组参数对第一仿真原始模型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仿真模型。进一步地,电池模组参数包括电池模组的结构参数、内部电芯的发热数据、物理参数等。根据第一设计标准对第一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如果第一仿真模型满足第一设计标准,则仿真结束,得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如果第一仿真模型不满足第一设计标准,则修改电池模组参数,重新进行仿真,直到第一仿真模型满足第一设计标准,停止仿真。此外,第一设计标准包括电池模组的温度、最大温升、温差等。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模组仿真方法,通过电池模组仿真方法得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并根据电池模组仿真模型得到符合储能系统要求的电池模组,以减少电池模组的测试时间与储能系统开发周期。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仿真算法、电池模组参数对仿真初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一仿真模型包括:获取电芯的发热数据、物理参数,根据电芯的发热数据、物理参数建立电芯模型;根据电池模组的结构参数建立的电池模组结构模型;根据电池模组结构模型的热量计算得到风扇模型;对电芯模型、电池模组结构模型、风扇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一仿真模型。
如图3所示,步骤S120:根据第一仿真算法、电池模组参数对第一仿真原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一仿真模型,包括但不限于一下步骤:步骤S121:获取电芯的发热数据、物理参数,根据电芯的发热数据、物理参数建立电芯模型;
步骤S122:根据电池模组的结构参数建立的电池模组结构模型;
步骤S123:根据电池模组结构模型的热量计算得到风扇模型;
步骤S124:对电芯模型、电池模组结构模型、风扇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一仿真模型。
其中,将电芯充放电过程中损失的能量为电芯的发热量,发热量与充放电时间的比值为电芯的发热功率,发热功率即为电芯的发热数据;电芯的物理数据包括电芯的材料属性、导热系数、比热容、密度等。将电芯的发热数据、物理参数输入至仿真软件中,建立出电芯模型。
电池模组的结构参数包括电芯的尺寸、电池模组的外壳尺寸,将电池模组的结构参数输入至仿真软件中,建立出电池模模组的结构模型。
计算电池模组结构模型的热量,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818066430000061
计算得到风扇的风量,仿真软件根据风扇P-Q曲线得到合适的风扇模型,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其中,Q为风扇的风量、P代表电池模组的总发热量、△T为电池模组进出口空气的温差(默认为10℃)。
对仿真得到的电芯模型、电池模组结构模型、风扇模型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第一仿真模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设计标准对第一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还包括:根据第一设计标准对第一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第一核校结果;根据第一核校结果对电芯模型、电池模组结构模型、风扇模型进行参数调节;对电芯模型、电池模组结构模型、风扇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二仿真模型;根据第一设计标准对第二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
如图4所示,步骤S130:根据第一设计标准对第一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131:根据第一设计标准对第一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第一核校结果;
步骤S132:根据第一核校结果对电芯模型、电池模组结构模型、风扇模型进行参数调节;
步骤S133:对电芯模型、电池模组结构模型、风扇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二仿真模型;
步骤S134:根据第一设计标准对第二仿真模型进行核校里得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
其中,第一设计标准包括:电池模组仿真模型的最高温度不高于36℃;电池模组仿真模型的最低温度不低于31℃;电池模组仿真模型的最大温差不高于5℃;电池模组仿真模型的最大温升不高于15℃。根据第一设计标准对第一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由此得到第一核校结果。如果第一核校结果与第一设计标准存在偏差,则修改电芯模型、电池模组结构模型、风扇模型的参数,重新进行仿真。重新进行仿真后得到第二仿真模型,将第二仿真模型再次与第一设计标准进行核校。如果核校后满足第一设计标准,则得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如果核校后不满足第一设计标准,则重新对电芯模型、电池模组结构模型、风扇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改。
如图5所示,电池簇200包括电池架210、电池模组100,32个电池模组100按照顺序排列在电池架210内,电池簇200内还设置有控制盒,用于控制电池模组的工作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簇仿真方法。如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簇仿真方法包括:预设第二仿真初始模型,第二仿真初始模型包括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仿真方法得到的电池模组仿真模型;根据第二仿真算法、电池簇参数对第二仿真初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三仿真模型;根据第二设计标准对第三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簇仿真模型。
步骤S210:预设第二仿真初始模型;
步骤S220:根据第二仿真算法、电池簇参数对第二仿真原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三仿真模型;
步骤S230:根据第一设计标准对第一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
其中,根据对电池簇结构、容量的需求,预先设置第二仿真初始模型。其中,在电池簇中设置有经过电池模组仿真方法得到的电池模组仿真模型。仿真软件根据预先设置好的第二仿真算法、电池簇参数对第二仿真原始模型进行处理,得到第三仿真模型。其中电池簇参数包括电池簇的结构参数。
根据第二设计标准对第三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簇仿真模型,其中,第二设计标准包括电池簇内的温度、最大温升、温差等。如果第三仿真模型满足第二设计标准,则仿真结束,得到电池簇仿真模型;如果第三仿真模型不满足第二设计标准,则修改电池簇参数,重新进行仿真,直到第三仿真模型满足第二设计标准,停止仿真。
通过电池簇仿真方法得到电池簇仿真模型,电池簇仿真模型中插入仿真好的电池模组仿真模型。根据电池簇仿真模型得到符合储能系统要求的电池簇,以减少电池簇的测试时间与储能系统开发周期。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二仿真算法、电池簇参数对第二仿真初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三仿真模型包括:根据电池簇的结构参数建立的电池簇结构模型;根据电池簇结构模型设置电池模组仿真模型,求解处理后得到第三仿真模型。
如图7所示,步骤S220:根据第二仿真算法、电池簇参数对第二仿真原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三仿真模型,包括但不限于:
步骤S221:根据电池簇的结构参数建立电池簇结构模型;
步骤S222:根据电池簇结构模型设置电池模组仿真模型,求解处理后得到第三仿真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簇的结构参数包括尺寸信息、内部结构布局等,将尺寸信息、内部结构布局输入仿真软件中,建立出电池簇结构模型。对仿真得到后的电池簇结构模型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第三仿真模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二设计标准对第三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簇仿真模型还包括:根据第二设计标准对第而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第二核校结果;根据第二核校结果对电池簇的结构参数进行参数调节;对电池簇的结构参数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四仿真模型;根据第二设计标准对第四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簇仿真模型。
如图8所示,步骤S230:根据第一设计标准对第一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包括但不限于:
步骤S231:根据第二设计标准对第三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第二核校结果;
步骤S232:根据第二核校结果对点冲刺的结构参数进行参数调节;
步骤S233:对电池簇的结构参数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四仿真模型;
步骤S234:根据第二设计标准对第四仿真模型进行核校里得到电池簇仿真模型。
其中,第二设计标准包括:电池簇仿真模型的最高温度不高于36℃;电池簇仿真模型的最低温度不低于31℃;电池簇仿真模型的最大温差不高于8℃;电池簇仿真模型的最大温升不高于15℃。根据第二设计标准对第三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由此得到第二核校结果。如果第二核校结果与第二设计标准存在偏差,则修改电池簇模型的参数,重新进行仿真。重新进行仿真后得到第四仿真模型,将第四仿真模型再次与第二设计标准进行核校。如果核校后满足第二设计标准,则得到电池簇仿真模型;如果核校后不满足第二设计标准,则重新对电池簇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改。
如图9所示,储能装置300包括电池簇200、空调310、风道320,8个电池簇200分为两组放置于储能装置300中,每组电池簇200分别与一个汇流柜连接,空调310设置于电池簇200与储能装置300内部之间,空调310出风口与风道320相连。空调310发出的冷风沿着风道320传输进电池簇200中,从而实现储能装置300内部温度的稳定,延长储能装置300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仿真方法。如图7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储能装置仿真方法包括:预设第三仿真初始模型,第三仿真初始模型包括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簇仿真方法得到的电池模组仿真模型;根据第三仿真算法、储能装置参数对第三仿真初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五仿真模型。
步骤S310:预设第三仿真初始模型;
步骤S320:根据第三仿真算法、储能装置参数对第三仿真原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五仿真模型;
步骤S330:根据第三设计标准对第五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储能装置仿真模型。
其中,根据对储能装置尺寸、容量的需求,预先设置第三仿真初始模型。其中,在储能装置中设置有经过电池模组仿真方法、电池簇仿真方法得到的电池模组仿真模型、电池簇模型。仿真软件根据预先设置好的第三仿真算法、储能装置参数对第三仿真原始模型进行处理,得到第五仿真模型。其中储能装置参数包括储能装置的形状、尺寸大小、内部结构。根据第三设计标准对第五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储能装置仿真模型,其中,第三设计标准包括出风口的风量差异。如果第五仿真模型满足第三设计标准,则仿真结束,得到储能装置仿真模型;如果第五仿真模型不满足第三设计标准,则修改储能装置参数,重新进行仿真,直到第五仿真模型满足第三设计标准,停止仿真。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三仿真算法、储能装置参数对第三仿真初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五仿真模型包括:获取电池模组的风阻参数,根据风阻参数建立风阻模型;根据储能装置的结构参数加建立储能装置结构模型;根据储能装置的热量计算得到空调模型、风道模型;对风阻模型、储能装置结构模型、空调模型、风道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六仿真模型。
如图8所示,步骤S320:根据第三仿真算法、储能装置参数对第三仿真原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五仿真模型,包括但不限于:
步骤S321:获取电池模组的风阻参数,根据风阻参数建立风阻模型;
步骤S322:根据储能装置的结构参数建立储能装置结构模型;
步骤S323:根据储能装置的热量计算得到空调模型、风道模型;
步骤S324:对风阻模型、储能装置结构模型、空调模型、风道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六仿真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不同流速获得电池模组的风阻,利用仿真软件拟合风阻和流速的曲线,获得风阻参数,从而建立风阻模型。根据仿真储能装置结构内部的温度信息,建立空调模型、风道模型,使得内部温度保持稳定。对仿真建立的风阻模型、空调模型、风道模型进行求解处理,从而得到第六仿真模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三设计标准对第五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储能装置仿真模型,还包括:根据第三设计标准对第五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第三核校结果;根据第三核校结果对风道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六仿真模型;根据第三设计标准对第六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储能装置仿真模型。
如图9所示,步骤S330:根据第三设计标准对第五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储能装置仿真模型,包括但不限于:
步骤S331:根据第三设计标准对第五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第三核校结果;
步骤S332:根据第三核校结果对风道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六仿真模型;
步骤S333:根据第三设计标准对第六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储能装置仿真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设计标准包括:各出风口出风量的差异不超过20%。根据第三设计标准进行核校处理,由此得到第六仿真模型。如果第三核校结果与第三设计标准存在偏差,则对空调模型、风道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改后,重新进行仿真。重新进行仿真后得到第六仿真模型,将第六仿真模型再次与第三设计标准核校。如果核校后满足第三设计标准,则得到储能装置仿真模型;如果核校后不满足第三设计标准,则重新对风道模型、空调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能仿真系统,包括:储模块、处理模块及存储在存储模块上并可在处理模块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模块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仿真方法;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的电池簇仿真方法;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储能装置仿真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电池模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设第一仿真初始模型;
根据第一仿真算法、电池模组参数对所述第一仿真初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一仿真模型;
根据第一设计标准对所述第一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仿真算法、电池模组参数对所述第一仿真初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一仿真模型包括:
获取电芯的发热数据、物理参数,根据所述电芯的发热数据、物理参数建立电芯模型;
根据电池模组的结构参数建立电池模组结构模型;
根据所述电池模组结构模型的热量计算得到风扇模型;
对所述电芯模型、所述电池模组结构模型、所述风扇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所述第一仿真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设计标准对所述第一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设计标准对所述第一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第一核校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核校结果对所述电芯模型、所述电池模组结构模型、所述风扇模型进行参数调节;
对所述电芯模型、所述电池模组结构模型、所述风扇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二仿真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设计标准对所述第二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所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
4.电池簇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二仿真初始模型,所述第二仿真初始模型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仿真方法得到的电池模组仿真模型;
根据第二仿真算法、电池簇参数对所述第二仿真初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三仿真模型;
根据第二设计标准对所述第三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簇仿真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簇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仿真算法、电池簇参数对所述第二仿真初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三仿真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簇的结构参数建立的电池簇结构模型;
根据所述电池簇结构模型设置所述电池模组仿真模型,求解处理后得到第三仿真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簇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设计标准对所述第三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电池簇仿真模型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设计标准对第三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第二核校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核校结果对所述电池簇的结构参数进行参数调节;
对所述电池簇的结构参数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四仿真模型;
根据所述第二设计标准对所述第四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所述电池簇仿真模型。
7.储能装置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三仿真初始模型,所述第三仿真初始模型包括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簇仿真方法得到的电池簇仿真模型;
根据第三仿真算法、储能装置参数对所述第三仿真初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五仿真模型;
根据第三设计标准对所述第五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储能装置仿真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装置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三仿真算法、储能装置参数对所述第三仿真初始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五仿真模型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模组的风阻参数,根据所述风阻参数建立风阻模型;
根据储能装置的结构参数建立储能装置结构模型;
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热量计算建立空调模型、风道模型;
对所述风阻模型、所述储能装置结构模型、所述空调模型、所述风道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六仿真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装置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三设计标准对所述第五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储能装置仿真模型,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设计标准对所述第五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第三核校结果;
根据所述第三核校结果对所述风道模型进行求解处理得到第六仿真模型;
根据所述第三设计标准对所述第六仿真模型进行核校处理得到储能装置仿真模型。
10.储能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模块、处理模块及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上并可在所述处理模块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模块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仿真方法;
和/或,
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簇仿真方法;
和/或,
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仿真方法。
CN202011404108.9A 2020-12-04 电池模组、电池簇、储能装置的仿真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668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4108.9A CN112668147B (zh) 2020-12-04 电池模组、电池簇、储能装置的仿真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4108.9A CN112668147B (zh) 2020-12-04 电池模组、电池簇、储能装置的仿真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8147A true CN112668147A (zh) 2021-04-16
CN112668147B CN112668147B (zh) 2024-06-04

Family

I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6841A (zh) * 2021-09-29 2021-12-24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储能系统仿真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17630A1 (en) * 2014-03-14 2018-01-18 Avil List Gmbh Energy Accumulator Emulator and Method for Emulation of an Energy Accumulator Emulator
CN108123187A (zh) * 2016-11-29 2018-06-05 北京科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冷却系统
CN110110367A (zh) * 2019-04-02 2019-08-09 南京四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储能机柜热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10764004A (zh) * 2019-10-16 2020-02-07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池包热仿真的分析方法
CN111159828A (zh) * 2019-12-31 2020-05-15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箱散热优化设计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2064588U (zh) * 2020-05-29 2020-12-0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机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17630A1 (en) * 2014-03-14 2018-01-18 Avil List Gmbh Energy Accumulator Emulator and Method for Emulation of an Energy Accumulator Emulator
CN108123187A (zh) * 2016-11-29 2018-06-05 北京科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冷却系统
CN110110367A (zh) * 2019-04-02 2019-08-09 南京四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储能机柜热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10764004A (zh) * 2019-10-16 2020-02-07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池包热仿真的分析方法
CN111159828A (zh) * 2019-12-31 2020-05-15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箱散热优化设计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2064588U (zh) * 2020-05-29 2020-12-0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机柜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显茜 等: "基于Fluent 的锂离子电池及模组风冷温度场数值研究", 软件导刊, vol. 19, no. 7, pages 5 - 10 *
李彩虹 等: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散热研究", 电子元件与材料, vol. 35, no. 11, pages 90 - 94 *
王炎 等: "混流集成式电池组热管理温均特性增效仿真", 吉林大学学报(工业版), vol. 48, no. 5, pages 1339 - 1348 *
秦大同 等: "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电池组散热性能仿真与试验", 中国公路学报, vol. 23, no. 05, pages 108 - 109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6841A (zh) * 2021-09-29 2021-12-24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储能系统仿真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836841B (zh) * 2021-09-29 2023-06-02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储能系统仿真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26134B2 (en)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scheduling method for electric vehicles in microgrid under time-of-use price
US10481623B1 (en) Optimizing a temperature profile in a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of an electric vehicle
CN105048021B (zh) 电池温度估计系统
CN109858197B (zh) 一种汽车电池热管理仿真方法
CN115203909A (zh) 液冷储能系统热仿真分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265337A1 (en) Battery test report system and method
CN205646849U (zh) 无人机用智能电池
CN109148998B (zh) 储能柜用电池热管理装置
CN114628805A (zh) 一种电池冷却方法、管理系统及车载终端
CN103605389A (zh) 一种全景式微网电池储能系统用温度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8682760A (zh) 一种动力电池箱以及动力电池箱的冷却方法及装置
Sirikasemsuk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of a battery pack using a thermoelectric air‐cooling module
CN112668147B (zh) 电池模组、电池簇、储能装置的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13488110B (zh) 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和基于模型的大容量锂电池仿真方法
CN112668147A (zh) 电池模组、电池簇、储能装置的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14221983A (zh) 能源物联网物理与信息系统的关键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
Pan et al. An experimental and modeling study of isothermal charge/discharge behavior of commercial Ni–MH cells
CN116307487B (zh) 基于电网新能源节能利用的新能源车充电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531638B (zh) 基于整车仿真模型的phev部件工况数据统计与工况构建方法
Li et al. Multidisciplinary optimal design of prismatic lithium‐ion battery with an improve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US2014035675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determine cathode inlet pressure limits in a fuel cell system
CN114696005A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液冷系统的温差测试方法、系统及装置
Wang et 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the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surrogate modeling of approximate and detailed simulations
CN110826240B (zh) 一种二次蓄电池仿真方法
US20240069103A1 (en) Metho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simulating data set based on electrochemical mod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