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7605A - 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7605A
CN112667605A CN202110052468.5A CN202110052468A CN112667605A CN 112667605 A CN112667605 A CN 112667605A CN 202110052468 A CN202110052468 A CN 202110052468A CN 112667605 A CN112667605 A CN 112667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stry
grid
aggregated
information
analy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524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7605B (zh
Inventor
许娟
江帆
唐力勇
赵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telligent Operation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rospac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telligent Operation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spac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telligent Operation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rospac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telligent Operation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524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76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7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7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76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76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构建待聚合分析城市的基础网格模型,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包括位于最底层的多个第一网格和位于除最底层之外的层级的多个第二网格,每一个所述第二网格的范围内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网格;获取多个待聚合分析对象的坐标信息和行业属性信息;针对每一个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根据当前待聚合分析对象的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一网格的坐标信息,建立当前待聚合分析对象与所述第一网格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多个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本发明的方案能够方便不同行业数据的聚合分析。

Description

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理学领域,网格是指对地理空间的划分。城市中的各种管理分区,具有明确的边界和上下层次关系,是地理网格在城市中的应用。
目前,城市的不同行业大多是采用本行业的网格划分方式进行数据统计的。然而,由于不同行业之间的网格划分的标准不尽相同,这会导致不同行业的数据难以进一步聚合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方法和装置,能够方便不同行业数据的聚合分析。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方法,包括:
构建待聚合分析城市的基础网格模型,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包括位于最底层的多个第一网格和位于除最底层之外的层级的多个第二网格,每一个所述第二网格的范围内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网格;
获取多个待聚合分析对象的坐标信息和行业属性信息;
针对每一个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根据当前待聚合分析对象的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一网格的坐标信息,建立当前待聚合分析对象与所述第一网格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多个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多个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的行业分类规则,确定多个最小行业分类标识;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网格,根据每一个所述最小行业分类标识,对位于当前第一网格范围内的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进行聚合,得到第一行业属性信息,所述第一行业属性信息为与每个所述最小行业分类标识相对应且聚合后的行业属性信息;
获取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分类标识;
根据所述行业分类标识、所述预设的行业分类规则和所述第一行业属性信息,确定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为与每个所述行业分类标识相对应且聚合后的行业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构建所述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构建所述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包括:
获取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特征;
根据所述行业特征,在所述基础网格模型中确定目标网格模型,所述目标网格模型至少包括多个所述第二网格;
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和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为动态对象时,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动态对象的采样频率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和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包括: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网格,对与当前第一网格具有关联关系的动态对象的采样频率信息进行聚合,得到聚合采样频率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和所述聚合采样频率信息,构建所述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行业分类标识、所述预设的行业分类规则和所述第一行业属性信息,确定第二行业属性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行业分类标识和所述预设的行业分类规则,确定所述行业分类标识包括的最小行业分类标识;
将与所述行业分类标识包括的最小行业分类标识相对应的第一行业属性信息进行聚合,得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多个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包括: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网格,根据与当前第一网格具有关联关系的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进行聚合,得到第三行业属性信息;
获取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分类标识;
根据所述行业分类标识,在所述第三行业属性信息中筛选出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包括:
获取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特征;
根据所述行业特征,在所述基础网格模型中确定目标网格模型,所述目标网格模型至少包括多个所述第二网格;
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和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为动态对象时,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动态对象的采样频率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和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包括: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网格,对与当前第一网格具有关联关系的动态对象的采样频率信息进行聚合,得到聚合采样频率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和所述聚合采样频率信息,构建所述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之后,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城市信息多级网格以立方体模型的方式进行存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装置,包括:
第一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待聚合分析城市的基础网格模型,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包括位于最底层的多个第一网格和位于除最底层之外的层级的多个第二网格,每一个所述第二网格的范围内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网格;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待聚合分析对象的坐标信息和行业属性信息;
关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针对每一个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根据当前待聚合分析对象的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一网格的坐标信息,建立当前待聚合分析对象与所述第一网格的关联关系;
第二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多个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方法和装置,通过构建待聚合分析城市的基础网格模型,并将多个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与该基础网格模型的第一网格进行关联,从而可以建立具有行业属性信息的基础网格模型,因此各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均能够依托该基础网格模型进行构建,这方便了不同行业数据的聚合分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装置所在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不同行业的数据想要实现聚合分析比较困难,这是因为不同行业的网格划分的标准不同。例如,A行业划分的最小网格的尺寸为A1尺寸,B行业划分的最小网格的尺寸为B1尺寸,由于A1尺寸与B1尺寸不同,因此想要将不同行业的数据进行聚合分析时,这就变得非常困难。
可见,如果想要实现不同行业数据的聚合分析,需要保证不同行业的网格划分的标准相同。基于此,可以考虑建议一个各个行业都能够应用的基础网格模型,在此基础上,不同行业可以根据各自的行业要求在该基础网格模型上进行构建,同时,不同行业的行业数据可以根据与该基础网格模型相关联的行业数据(下文为行业属性信息)进行适应性地聚合,从而获得了各自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以上就是本方案的发明构思,基于该发明构思就可以得到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以下对本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可以理解,该方法可以通过任何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装置、设备、平台、设备集群来执行。
如图1所示,该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构建待聚合分析城市的基础网格模型,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包括位于最底层的多个第一网格和位于除最底层之外的层级的多个第二网格,每一个所述第二网格的范围内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网格;
步骤102、获取多个待聚合分析对象的坐标信息和行业属性信息;
步骤103、针对每一个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根据当前待聚合分析对象的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一网格的坐标信息,建立当前待聚合分析对象与所述第一网格的关联关系;
步骤104、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多个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可见,在上述图1所示过程中,通过构建待聚合分析城市的基础网格模型,并将多个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与该基础网格模型的第一网格进行关联,从而可以建立具有行业属性信息的基础网格模型,因此各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均能够依托该基础网格模型进行构建,这方便了不同行业数据的聚合分析。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2对图1所示的各个步骤进行说明。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1中的基础网格模型即是图2中左侧的网格架构,在图2中示出了三层网格架构,最底层的网格架构包括多个第一网格;中间层的网格架构包括多个第二网格,中间层的每一个第二网格包括四个第一网格,更具体地说,每一个第二网格与四个第一网格具有对应关系,如此可根据该对应关系对数据(包括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进行聚合;最上层的网格架构也包括多个第二网格,最上层的每一个第二网格包括中间层的四个第二网格,更具体地说,最上层的每一个第二网格与中间层的四个第二网格具有对应关系,如此可根据该对应关系对数据(包括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进行进一步聚合。可以理解的是,图2仅作为示例,在实际的城市信息网格划分时,划分的层次可以达到数十层,在此对划分的网格层数不进行限定。
图2所示的网格划分是基于四叉树的方式,当然,网格划分还可以是基于九宫格的划分方式,甚至网格的划分可以存在不规则的对应关系,例如一部分第二网格的每一个对应四个第一网格,而另一部分第二网格的每一个对应两个、三个第一网格。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2的多个待聚合分析对象的坐标信息和行业属性信息可以通过存储这些信息的数据库中来获取,其中,待聚合分析对象可以包括静态对象和动态对象,例如静态对象可以包括地形地貌、建筑物、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和不同行业的固定位置的传感器等,动态对象可以包括车辆、无人机等;坐标信息可以为该待聚合分析对象的经纬度,行业属性信息可以为该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数据,例如建筑物的建筑年限和占地面积,再例如车辆的车流量,在此不进行枚举。通过将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关联到基础网格模型中,实现了基础数据的统一存储和集中处理,有效地减少了整个数字城市建设中的数据冗余。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3中的待聚合分析对象与第一网格的关联关系是基于各自坐标信息进行确定的。具体来说,每一个待聚合分析对象的坐标信息以及每一个网格的坐标信息都是事先确定好的,其中,每一个待聚合分析对象的坐标信息可以看成是一个点坐标,每一个网格则可以看成是由多个点之间的连线围成的单元格,因此每一个网格的坐标信息则可以看成是由多个点坐标组成。以图2举例,每一个规则的第一网格可以看做为正方形,因此组成该第一网格的点坐标为四个顶点坐标,所以可以通过判断待聚合分析对象的坐标是否落入该四个顶点坐标围成的范围之内即可。假如,其中部分第一网格并不是规则图形,那么可以利用射线法来确定,在此不进行赘述。可以理解的是,在建立待聚合分析对象与所述第一网格的关联关系后,可以将静态对象的静态数据和动态对象的动态数据映射到对应的第一网格上,然后根据第二网格和第一网格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映射到第一网格上的数据进行聚合,从而利用基础网格模型和数据的映射聚合构建出了基础网格,进而有利于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04之后,上述构建方法还包括对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存储。例如,将所述城市信息多级网格以立方体模型的方式进行存储,可参见图2右侧的立方体模型。通过将城市信息多级网格以立方体模型的方式进行存储,可以提升用户查询的效率。也就是说,在城市信息多级网格以立方体模型的方式进行存储后,将不同行业的行业数据以多种维度进行存储,如此有利于快速定位待查询的数据。其中,多种维度至少包括区域、时间和行业,例如图2所示的区域包括小区A、小区B和小区C,当然不仅仅存在该三个小区,以立方体模型存储时,区域按照由小至大进行聚合,例如A城市包括六个区,其中一个区包括20个镇,其中一个镇包括30个村,或者其中一个镇包括40个小区;同理,时间也按照由小至大进行聚合(具体是基于动态对象的采样频率来聚合的),例如一年包括12个月,其中一个月包括30天,其中一天包括数百个采样频率点(例如图2中的18:05、18:10和18:15);同理,行业也按照由小至大进行聚合,例如车包括电车和油车,油车包括大型车和小型车,大型车包括公交车,小型车包括出租车和私家车。
下面对步骤104中如何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在该实施例一中,步骤10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预设的行业分类规则,确定多个最小行业分类标识;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网格,根据每一个所述最小行业分类标识,对位于当前第一网格范围内的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进行聚合,得到第一行业属性信息,所述第一行业属性信息为与每个所述最小行业分类标识相对应且聚合后的行业属性信息;
获取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分类标识;
根据所述行业分类标识、所述预设的行业分类规则和所述第一行业属性信息,确定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为与每个所述行业分类标识相对应且聚合后的行业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构建所述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最小行业分类标识来聚合与该最小行业分类标识相对应的第一行业属性信息,然后再根据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分类标识和预设的行业分类规则,确定聚合得到的第二行业属性信息,从而可以构建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需要说明的是,行业分类规则可以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来生成,也可以进一步根据待聚合分析城市的实际情况来综合生成。例如,A代表农、林、牧、渔业,01代表农业,011代表谷物种植,0111代表稻谷种植,最小行业分类标识即为0111。
举例来说,所获取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分类标识为B(B为采矿业),需要获取的第二行业属性信息包括0610(0610为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1200(1200为其他采矿业)所对应的行业属性信息。
在该实施例一中,步骤所述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构建所述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包括:
获取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特征;
根据所述行业特征,在所述基础网格模型中确定目标网格模型,所述目标网格模型至少包括多个所述第二网格;
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和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各个待聚合分析行业有各自的行业特征(即特色),因此,通过获取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特征可以构建出定制化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从而增加了基础网格模型的适用性。同时,各行业在基础网格模型上定制化各自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且可筛选和自定义其需要聚合的数据,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充分满足各行业在不同场景下的数据组织与处理需求。
举例来说,第一种定制化情形可以是:基础网格模型能够满足行业需求,直接选用基础网格模型作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第二种定制化情形可以是:根据行业应用关注的空间范围与空间跨度,选用基础网格模型中的部分连续层级(例如选用最底层、倒数第二层和倒数第三层,再例如选用倒数第二层、倒数第三层和倒数第四层)、或者挑选其中的多个非连续层级(例如选用最底层、倒数第三层和倒数第五层,再例如选用倒数第二层、倒数第四层和倒数第六层),来作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第三种定制化情形可以是:在各个层级组合各网格,形成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例如选用最底层的某部分第一网格作为城市信息多级网格最底层的网格,选用倒数第二层的某部分第二网格和倒数第三层的某部分第二网格作为城市信息多级网格倒数第二层的第二网格)。
在该实施例一中,当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为动态对象时,上述构建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动态对象的采样频率信息;
步骤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和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包括: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网格,对与当前第一网格具有关联关系的动态对象的采样频率信息进行聚合,得到聚合采样频率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和所述聚合采样频率信息,构建所述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动态对象的采样频率信息,可以将待聚合分析城市的动态对象的实时数据进行聚合,从而可以形成对该城市的行业数据分析的广泛性。
举例来说,例如经过A地区每5分钟(即为采样频率信息)的车流量信息,通过对采样频率信息的聚合,有利于用户的数据查询。
再进行用户查询的举例说明,例如聚合一个月内不同天气情况下所有距离景区内1公里内的车流量数据,其中,景区位置属于旅游行业的静态数据,天气情况属于气象行业的动态数据,车流量属于交通行业的动态数据。因此,通过上述建立基础网格模型和对行业数据的聚合,可以有效实现不同行业数据的聚合分析。
在该实施例一中,步骤所述根据所述行业分类标识、所述预设的行业分类规则和所述第一行业属性信息,确定第二行业属性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行业分类标识和所述预设的行业分类规则,确定所述行业分类标识包括的最小行业分类标识;
将与所述行业分类标识包括的最小行业分类标识相对应的第一行业属性信息进行聚合,得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时,可以通过行业分类标识和预设的行业分类规则,确定出该行业分类标识具体包括哪些最小行业分类标识,进而再将这些最小行业分类标识对应的第一行业属性信息进行聚合,如此可以快速确定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属性信息。
实施例二
在该实施例二中,步骤10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网格,根据与当前第一网格具有关联关系的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进行聚合,得到第三行业属性信息;
获取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分类标识;
根据所述行业分类标识,在所述第三行业属性信息中筛选出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先对与当前第一网格具有关联关系的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进行聚合,然后在得到的第三行业属性信息的基础上,根据所获取的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分类标识进行筛选,从而可以构建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均携带有至少一个行业分类标识,在对所有的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进行聚合后,此时的行业属性信息是未进行分类的。因此,通过获取的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分类标识,可以将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从聚合后的且未分类的第三行业属性信息中筛选出来。
在该实施例二中,步骤所述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包括:
获取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特征;
根据所述行业特征,在所述基础网格模型中确定目标网格模型,所述目标网格模型至少包括多个所述第二网格;
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和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各个待聚合分析行业有各自的行业特征(即特色),因此,通过获取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特征可以构建出定制化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从而增加了基础网格模型的适用性。同时,各行业在基础网格模型上定制化各自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且可筛选和自定义其需要聚合的数据,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充分满足各行业在不同场景下的数据组织与处理需求。
该步骤的举例说明可参考实施例一,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该实施例二中,当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为动态对象时,上述构建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动态对象的采样频率信息;
步骤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和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包括: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网格,对与当前第一网格具有关联关系的动态对象的采样频率信息进行聚合,得到聚合采样频率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和所述聚合采样频率信息,构建所述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动态对象的采样频率信息,可以将待聚合分析城市的动态对象的实时数据进行聚合,从而可以形成对该城市的行业数据分析的广泛性。
该步骤的举例说明可参考实施例一,在此不进行赘述。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装置所在设备和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装置。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装置所在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3所示的处理器、内存、网络接口、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设备通常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如负责处理报文的转发芯片等等。以软件实现为例,如图4所示,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设备的CPU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装置,包括:
第一构建模块401,用于构建待聚合分析城市的基础网格模型,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包括位于最底层的多个第一网格和位于除最底层之外的层级的多个第二网格,每一个所述第二网格的范围内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网格;
第一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多个待聚合分析对象的坐标信息和行业属性信息;
关联关系建立模块403,用于针对每一个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根据当前待聚合分析对象的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一网格的坐标信息,建立当前待聚合分析对象与所述第一网格的关联关系;
第二构建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多个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构建模块401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101,第一获取模块402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102,关联关系建立模块403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103,第二构建模块404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10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构建模块404,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预设的行业分类规则,确定多个最小行业分类标识;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网格,根据每一个所述最小行业分类标识,对位于当前第一网格范围内的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进行聚合,得到第一行业属性信息,所述第一行业属性信息为与每个所述最小行业分类标识相对应且聚合后的行业属性信息;
获取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分类标识;
根据所述行业分类标识、所述预设的行业分类规则和所述第一行业属性信息,确定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为与每个所述行业分类标识相对应且聚合后的行业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构建所述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构建模块404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构建所述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时,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特征;
根据所述行业特征,在所述基础网格模型中确定目标网格模型,所述目标网格模型至少包括多个所述第二网格;
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和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为动态对象时,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动态对象的采样频率信息;
所述第二构建模块404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和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时,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网格,对与当前第一网格具有关联关系的动态对象的采样频率信息进行聚合,得到聚合采样频率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和所述聚合采样频率信息,构建所述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构建模块404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行业分类标识、所述预设的行业分类规则和所述第一行业属性信息,确定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时,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行业分类标识和所述预设的行业分类规则,确定所述行业分类标识包括的最小行业分类标识;
将与所述行业分类标识包括的最小行业分类标识相对应的第一行业属性信息进行聚合,得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构建模块404,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网格,根据与当前第一网格具有关联关系的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进行聚合,得到第三行业属性信息;
获取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分类标识;
根据所述行业分类标识,在所述第三行业属性信息中筛选出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构建模块404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时,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特征;
根据所述行业特征,在所述基础网格模型中确定目标网格模型,所述目标网格模型至少包括多个所述第二网格;
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和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为动态对象时,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动态对象的采样频率信息;
所述第二构建模块404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和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时,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网格,对与当前第一网格具有关联关系的动态对象的采样频率信息进行聚合,得到聚合采样频率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和所述聚合采样频率信息,构建所述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城市信息多级网格以立方体模型的方式进行存储。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装置的具体限定。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者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
上述装置内的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机器可读程序;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机器可读程序,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的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使一计算机执行如本文所述的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方法的指令。具体地,可以提供配有存储介质的方法或者装置,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着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且使该方法或者装置的计算机(或CPU或MPU)读出并执行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
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本身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何一项实施例的功能,因此程序代码和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了本发明的一部分。
用于提供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实施例包括软盘、硬盘、磁光盘、光盘(如CD-ROM、CD-R、CD-RW、DVD-ROM、DVD-RAM、DVD-RW、DV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和ROM。可选择地,可以由通信网络从服务器计算机上下载程序代码。
此外,应该清楚的是,不仅可以通过执行计算机所读出的程序代码,而且可以通过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使计算机上操作的操作方法等来完成部分或者全部的实际操作,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功能。
上述对本发明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待聚合分析城市的基础网格模型,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包括位于最底层的多个第一网格和位于除最底层之外的层级的多个第二网格,每一个所述第二网格的范围内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网格;
获取多个待聚合分析对象的坐标信息和行业属性信息;
针对每一个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根据当前待聚合分析对象的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一网格的坐标信息,建立当前待聚合分析对象与所述第一网格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多个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多个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的行业分类规则,确定多个最小行业分类标识;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网格,根据每一个所述最小行业分类标识,对位于当前第一网格范围内的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进行聚合,得到第一行业属性信息,所述第一行业属性信息为与每个所述最小行业分类标识相对应且聚合后的行业属性信息;
获取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分类标识;
根据所述行业分类标识、所述预设的行业分类规则和所述第一行业属性信息,确定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为与每个所述行业分类标识相对应且聚合后的行业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构建所述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构建所述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包括:
获取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特征;
根据所述行业特征,在所述基础网格模型中确定目标网格模型,所述目标网格模型至少包括多个所述第二网格;
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和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为动态对象时,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动态对象的采样频率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和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包括: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网格,对与当前第一网格具有关联关系的动态对象的采样频率信息进行聚合,得到聚合采样频率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所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和所述聚合采样频率信息,构建所述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行业分类标识、所述预设的行业分类规则和所述第一行业属性信息,确定第二行业属性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行业分类标识和所述预设的行业分类规则,确定所述行业分类标识包括的最小行业分类标识;
将与所述行业分类标识包括的最小行业分类标识相对应的第一行业属性信息进行聚合,得到第二行业属性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多个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包括: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网格,根据与当前第一网格具有关联关系的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进行聚合,得到第三行业属性信息;
获取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分类标识;
根据所述行业分类标识,在所述第三行业属性信息中筛选出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包括:
获取待聚合分析行业的行业特征;
根据所述行业特征,在所述基础网格模型中确定目标网格模型,所述目标网格模型至少包括多个所述第二网格;
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和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为动态对象时,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动态对象的采样频率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和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包括: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网格,对与当前第一网格具有关联关系的动态对象的采样频率信息进行聚合,得到聚合采样频率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网格模型、所述目标第三行业属性信息和所述聚合采样频率信息,构建所述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之后,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城市信息多级网格以立方体模型的方式进行存储。
10.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待聚合分析城市的基础网格模型,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包括位于最底层的多个第一网格和位于除最底层之外的层级的多个第二网格,每一个所述第二网格的范围内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网格;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待聚合分析对象的坐标信息和行业属性信息;
关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针对每一个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根据当前待聚合分析对象的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一网格的坐标信息,建立当前待聚合分析对象与所述第一网格的关联关系;
第二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础网格模型和多个所述待聚合分析对象的行业属性信息,构建待聚合分析行业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
CN202110052468.5A 2021-01-15 2021-01-15 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6676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2468.5A CN112667605B (zh) 2021-01-15 2021-01-15 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2468.5A CN112667605B (zh) 2021-01-15 2021-01-15 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7605A true CN112667605A (zh) 2021-04-16
CN112667605B CN112667605B (zh) 2023-07-28

Family

ID=75415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52468.5A Active CN112667605B (zh) 2021-01-15 2021-01-15 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760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23329A (en) * 1996-06-24 1999-07-13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Method of grid generation about or within a 3 dimensional object
CN107423373A (zh) * 2017-07-04 2017-12-01 东南大学 一种城市级三维建筑模型索引方法
CN109558258A (zh) * 2017-09-27 2019-04-02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一种分布式系统根源故障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10132A (zh) * 2018-01-23 2019-08-09 北京云游九州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空间网格体系的方法、装置及遥感影像处理系统
CN110633282A (zh) * 2019-09-18 2019-12-31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空域资源多级三维网格化方法及工具
CN110647608A (zh) * 2019-08-30 2020-01-03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地图的海量数据聚合显示方法及系统、设备、介质
KR20200145257A (ko) * 2019-06-21 2020-12-30 국방과학연구소 경로 프로파일을 생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23329A (en) * 1996-06-24 1999-07-13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Method of grid generation about or within a 3 dimensional object
CN107423373A (zh) * 2017-07-04 2017-12-01 东南大学 一种城市级三维建筑模型索引方法
CN109558258A (zh) * 2017-09-27 2019-04-02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一种分布式系统根源故障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10132A (zh) * 2018-01-23 2019-08-09 北京云游九州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空间网格体系的方法、装置及遥感影像处理系统
KR20200145257A (ko) * 2019-06-21 2020-12-30 국방과학연구소 경로 프로파일을 생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0647608A (zh) * 2019-08-30 2020-01-03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地图的海量数据聚合显示方法及系统、设备、介质
CN110633282A (zh) * 2019-09-18 2019-12-31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空域资源多级三维网格化方法及工具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ANFENG ZHAN: "PhoenixG:a unified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industrial information grid", SIXTH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LUSTER COMPUTING AND THE GRID, pages 1 - 8 *
张平;: "基于GIS的空间信息多级网格数据协同更新管理系统研究", 测绘地理信息, no. 04, pages 99 - 104 *
张成成;李钢;李成名;桂德竹;: "基于不规则网格的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研究", 测绘标准化, no. 03, pages 18 - 20 *
李德仁,邵振峰: "空间信息多级网格及其功能", 地理空间信息, no. 04, pages 4 - 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7605B (zh) 2023-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ong et al. Detecting the dynamics of urban structure through spatial network analysis
CN105677804B (zh) 权威站点的确定以及权威站点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8446293A (zh) 一种基于城市多源异构数据构建城市画像的方法
Ward et al. Integrating spatial optimization and cellular automata for evaluating urban change
CN107402955A (zh) 确定地理围栏的索引网格的方法和装置
Tao et al. FlowAMOEBA: Identifying regions of anomalous spatial interactions
CN103049464A (zh) 基于空间对象类化模型及网格体索引的异构地理空间数据管理技术
CN107291539B (zh) 基于资源重要程度的集群程序调度方法
Ahmed et al. Key Driving factors influencing urban growth: Spatial-statistical modelling with Clue-s
CN103823854A (zh) 一种基于陆地边界线索引减少导航终端电子地图数据量的方法
CN114661846A (zh) 一种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798032A (zh) 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的精细化网格评价方法
CN114781768A (zh) 基于城市资源数据的停车场设施规划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703132B (zh) 共享车辆动态调度的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5096589B (zh) 一种选取交通道路中代表性节点的方法、系统及客户端
CN113723782A (zh) 一种基于能源消耗碳排放的精细尺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6796083B (zh) 一种空间数据划分方法及系统
CN112667605B (zh) 面向行业应用的城市信息多级网格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Belcastro et al. Evaluation of large scale roi mining applications in edge computing environments
Yamashkin et al. Geoinformation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in the Study of Natural-Social-Production Systems
Yaakup et al. Integrated land use assessment (ILA) for planning and monitoring urban development
CN117671392B (zh) 国土空间数据的网格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Franchi et al. A Survey of Cloud-Enabled GIS Solutions Toward Edge Computing: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CN110674843A (zh) 一种停车场实体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Mengistie et al. Urban street network and data science based spatial connectivity evaluation of African cities: 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