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5132A - 空调系统及其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及其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5132A
CN112665132A CN202011548988.7A CN202011548988A CN112665132A CN 112665132 A CN112665132 A CN 112665132A CN 202011548988 A CN202011548988 A CN 202011548988A CN 112665132 A CN112665132 A CN 112665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 valu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ower
cooling
cooling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89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5132B (zh
Inventor
王升
何玉雪
吴宁波
刘国林
刘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54898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51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5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5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5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5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当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时,重新设定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计算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和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之和,并判断功率减少量与功率增加量的差值是否大于零且小于预设的偏差设定值;若差值大于零且小于偏差设定值,基于预设策略,不断重新设定逼近温差设定值或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直至重新设定后的功率减少量与功率增加量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零,或者,大于或等于所述偏差设定值。如此设置,通过冷机冷凝温度的变化来调节冷却塔的逼近温差和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从而能够实现空调系统冷却侧能效最优、经济节能运行。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及其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尤其冷却侧的节能运行,一直是研发人员追求的重要目标。
不过,由于空调系统冷却侧受到冷却水流量、湿球温度、冷却塔风机频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其能耗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冷却侧的寻优控制很难实现。也即,目前没有很好的实现冷却侧节能寻优的控制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其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控制器,以解决目前没有很好的实现空调系统冷却侧节能寻优的控制方案的问题。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的冷却侧包括冷却塔、冷却水泵和冷机,所述冷却塔设置有冷却塔风机,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时,重新设定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
计算第一功率变化量和第二功率变化量;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变化量为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后,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和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之和,所述第二功率变化量为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后,所述冷机的功率变化量;且所述第一功率变化量和所述第二功率变化量中,其中一个为功率增加量,另一个为功率减少量;
基于所述第一功率变化量与所述第二功率变化量,判断所述功率减少量与所述功率增加量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偏差设定值;
若所述差值大于零且小于所述偏差设定值,基于预设策略,不断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或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直至重新设定后的功率减少量与功率增加量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偏差设定值,或者重新设定后的功率减少量与功率增加量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零。
可选的,所述基于预设策略,不断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或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包括:
判断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和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的大小;
若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大于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若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小于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
可选的,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包括冷凝温度上升或冷凝温度下降;
所述重新设定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包括: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下降时,增加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上升时,减少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
可选的,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包括冷凝温度上升或冷凝温度下降;
所述重新设定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包括: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下降时,增加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上升时,减少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可选的,所述基于预设策略,不断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或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包括:
每次均以第一预设值为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和/或,
每次均以第二预设值为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冷却侧的节能控制装置,所述空调系统的冷却侧包括冷却塔、冷却水泵和冷机,所述冷却塔设置有冷却塔风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设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时,重新设定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第一功率变化量和第二功率变化量;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变化量为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后,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和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之和,所述第二功率变化量为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后,所述冷机的功率变化量;且所述第一功率变化量和所述第二功率变化量中,其中一个为功率增加量,另一个为功率减少量;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功率变化量与所述第二功率变化量,判断所述功率减少量与所述功率增加量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偏差设定值;
第二设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差值大于零且小于所述偏差设定值,基于预设策略,不断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或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直至重新设定后的功率减少量与功率增加量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偏差设定值,或者重新设定后的功率减少量与功率增加量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零。
可选的,所述第二设定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和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的大小;
第一设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大于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第二设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小于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
可选的,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包括冷凝温度上升或冷凝温度下降;
所述第一设定模块和所述第二设定模块重新设定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时,具体用于: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下降时,增加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上升时,减少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
可选的,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包括冷凝温度上升或冷凝温度下降;
所述第二设定模块重新设定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时,具体用于: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下降时,增加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上升时,减少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可选的,所述第二设定模块具体用于:
每次均以第一预设值为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和/或,
每次均以第二预设值为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器,其包括:
存储器和与所述存储器相连接的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至少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的冷却侧包括冷却塔、冷却水泵和冷机,所述冷却塔设置有冷却塔风机,所述空调系统还设置有第三方面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空调系统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时,为了使冷却侧的能耗最低,则重新设定空调系统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以使冷却塔风机、冷却水泵和冷机的功率变化,并且当功率变化中的减少量与增加量的差值大于零且小于偏差设定值时,表明还可以继续进行调节以进一步降低能耗,此时按照预设策略重新设定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或继续重新设定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直至功率变化中的减少量与增加量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零,或者,大于或等于偏差设定值时,停止调节,此时表明空调系统达到冷却侧最优,也即最节能的运行工况。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冷机冷凝温度的变化来调节冷却塔的逼近温差和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从而能够实现空调系统冷却侧能效最优、经济节能运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空调系统冷却侧各主要设备的功率变化曲线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的具体方案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冷却侧的节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为了解决空调系统冷却侧的寻优问题,发明人通过对冷却侧各主要设备(冷机、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变化曲线仅用于表示变化趋势,不代表对具体数值的限定。)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工况发生变化时,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趋势相似,而与冷机的功率变化趋势相反,并且在冷机的功率从最小逐渐增大的过程中,EERS(Energy Efficiency Resource Standards,能源效率资源标准),也即表征空调系统冷却侧节能效果的参数,先增大后减小。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在冷机的冷凝温度变化后使冷机、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的功率总和最小的方案。以下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所述空调系统的冷却侧包括冷却塔、冷却水泵和冷机,三者以及相关辅助器件相互配合实现水在冷却侧的降温,其中,冷却塔中设置有冷却塔风机来加快水的冷却。
如图2所示,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01: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时,重新设定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
其中,空调系统运行时,当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则表明系统工况发生变化,此时为了实现冷却侧以最优工况(也即最节能工况)运行,需对冷却侧各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调节,并且本实施例中,该调节是通过重新设定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实现的,冷却塔的逼近温差(也称为逼近度)是指经过冷却塔冷却后的水温与环境湿球温度的差值,在空调系统运行中,需要预先设定逼近温差以使空调系统运行,并且该逼近温差设定的越小,水在冷却塔中的降温越多,也即冷却塔所需做的功越多,则冷却塔风机的功率越大。并且,冷却塔的逼近温差也会影响冷却水泵和冷机的功率,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的越大,则冷却水泵需要的功率越小,同时冷机需要的功率越大。
当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重新设定完毕之后,空调系统冷却侧的各设备的运行参数,例如频率等会相应变化以满足需求。
S102:计算第一功率变化量和第二功率变化量;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变化量为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后,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和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之和,所述第二功率变化量为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后,所述冷机的功率变化量;且所述第一功率变化量和所述第二功率变化量中,其中一个为功率增加量,另一个为功率减少量;
具体的,如步骤S101所述,重新设定逼近温差设定值,冷却塔风机的频率、冷却水泵和冷机的频率均会发生变化,相应的,三者的功率也会发生变化,并且,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和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趋势相同,且与冷机的功率变化趋势相反,比如当冷机的功率增大时,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和冷却水泵的功率均减小,反之亦然。因此,本步骤中,将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和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之和作为整体的第一功率变化量,并将冷机的功率变化量作为第二功率变化量。
S103:基于所述第一功率变化量与所述第二功率变化量,判断所述功率减少量与所述功率增加量的差值是否大于零且小于预设的偏差设定值;
具体的,功率减少量与功率增加量的差值,也即第一功率变化量与第二功率变化量中,表示功率减少的一者与表示功率增加的另一者的差值,该差值代表通过前述步骤的调节后,冷却侧的总功率的变化量,且该差值可能为正值(总功率减少)、零(总功率不变)或负值(总功率增加)。本实施例通过对该差值的实际情况(正负以及相对偏差设定值的大小)的判断来进一步确定后续的调节方式。
比如,当增加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后,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的频率降低,功率下降,但冷机的功率上升,此时本步骤中,即判断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的功率下降量之和,与冷机的功率上升量的差值是否大于零且小于偏差设定值,而当降低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后,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的频率上升,功率上升,但冷机的功率下降,此时本步骤中,即判断冷机的功率下降量,与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的功率上升量之和的差值是否大于零且小于偏差设定值。
具体的,如果该差值大于零且小于预设的偏差设定值,则说明通过前述步骤的调节后,冷却侧的总功率的变化趋势为减少,但减少量较少,也即存在继续调节以进一步节能的可能性,此时,继续进行调节时,该差值会不断增大,直至增大至大于或等于所述偏差设定值时,表明达到调节极限,若继续调节会导致该差值不增反减,因此应当停止调节;而如果该差值小于零,则表示通过前述步骤的调节后,冷却侧的总功率的变化趋势为增加,此时若继续调节,则会导致总功率继续增加,不利于节能,因此应当立即停止调节。
S104:若所述差值大于零且小于所述偏差设定值,基于预设策略,不断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或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直至重新设定后的功率减少量与功率增加量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偏差设定值,或者重新设定后的功率减少量与功率增加量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零。
具体的,如前述步骤中所述,如果该差值大于零且小于预设的偏差设定值,则说明冷却侧的总功率的减少量较少,存在继续调节以进一步节能的可能性,因此,本申请中基于预设策略继续对冷却侧的总功率进行调节,直至调节后的功率减少量与功率增加量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偏差设定值,或者重新设定后的功率减少量与功率增加量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零,此时表明空调系统的冷却侧当前以最优工况运行。
其中,在基于所述预设策略进行调节时,由于重新设定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时对冷却塔风机功率的影响大于对冷却水泵的功率的影响,因此,为了基于不同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本步骤中还通过重新设定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实现对冷却侧各设备功率的调节,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也即冷却侧进水温度(回水温度)与出水温度(供水温度)的差值,实际应用中同样需要预先设定进出水温差来实现空调系统的运行。
并且,基于所述预设策略,不断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或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以实现冷却侧寻优的方法有多种。比如,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4“基于预设策略,不断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或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优选为:判断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和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的大小;若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大于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若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小于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
具体的,由于实际应用中,寻优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动态过程,并且,重新设定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时对冷却塔风机功率的影响大于对冷却水泵的功率的影响,而重新设定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时对冷却塔风机功率的影响小于对冷却水泵的功率的影响,因此为了使再次调节后,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与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之和(也即第一功率变化量)较小,因此优先针对此次调节后的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二者中功率变化较小(功率变化不明显)的一者的影响更大的参数进行调节,如此可以保证再次调节后冷机的功率不会发生突变,以便可以重复多次调节过程,以使最终调节得到的冷却侧总功率尽可能小。
基于此,应当理解的是,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不采用上述具体方案,比如,由于寻优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动态过程,如果为了缩短寻优时间且对最终调节得到的冷却侧总功率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则预设策略可以与上述具体方案相反,也即,若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大于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重新设定逼近温差设定值;若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小于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重新设定进出水温差设定值。如此,可以快速寻优调节完毕。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空调系统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时,为了使冷却侧的能耗最低,则重新设定空调系统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以使冷却塔风机、冷却水泵和冷机的功率变化,并且当功率变化中的减少量与增加量的差值大于零且小于偏差设定值时,表明还可以继续进行调节以进一步降低能耗,此时按照预设策略重新设定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或继续重新设定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直至功率变化中的减少量与增加量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零,或者,大于或等于偏差设定值时,停止调节,此时表明空调系统达到冷却侧最优,也即最节能的运行工况。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冷机冷凝温度的变化来调节冷却塔的逼近温差和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从而能够实现空调系统冷却侧能效最优、经济节能运行。
此外,实际应用中,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包括两种情况,也即冷凝温度上升和冷凝温度下降;为了使空调系统正常输出,相应的,重新设定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包括: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下降时,增加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上升时,减少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并且,相应的,重新设定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包括: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下降时,增加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上升时,减少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此外,一些实施例中,在不断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或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时,每次均以第一预设值为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和/或,每次均以第二预设值为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也就是说,在多次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或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时,可以是每次均以固定的调节步长进行重设。
当然,应当理解的是,每次重设时,为了适应不同的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调节步长,比如,为了使最终调节得到的冷却侧的总功率尽可能低,则在每次重新设定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或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时,可以设置为:本次的调节步长小于上一次的调节步长,从而进一步增加调节次数。
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容易理解,以下通过一个具体示例进行举例说明。
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的具体方案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进入控制环节后,首先检测冷机冷凝温度是否变化,当变化时,是上升还是下降;
1、当冷机冷凝温度下降时:
a、通过增加冷却塔逼近温差设定值,使得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的频率降低,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功率下降,但此时冷机的功率是上升的,基于此,计算出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功率的下降量和冷机功率的上升量;对计算出的下降总量和上升量进行比较,当功率下降总量和上升量之差大于零且小于设定的偏差设定值时,则执行步骤b;
b、对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的功率下降量进行比较;若冷却塔风机的功率下降量较小,则继续增大冷却塔逼近温差的设定值;若冷却水泵的下降量较小,则增大冷却水进出水温差设定值;如此,使得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的频率进一步降低,功率进一步减小,冷机的功率进一步上升;
c、而后再以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功率的下降总量和冷机功率的上升量进行比较,满足功率下降总量和上升量之差大于零且小于设定的偏差设定值时,继续循环执行步骤b、c;若不满足则结束调节,此时则为空调系统冷却侧最优的运行工况;
2、当冷机的冷凝温度上升时:
a、通过降低冷却塔逼近温差设定值,使得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的频率上升,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的功率上升,此时冷机的功率下降,计算出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功率的上升量和冷机功率的下降量,对计算出的上升总量和下降量进行比较,当功率下降量和上升量之差大于零且小于设定的偏差设定值时,则执行步骤b;
b、对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的功率上升量进行比较,若冷却塔风机的功率上升量较小,则继续降低冷却塔逼近温差设定值,若冷却水泵的上升量较小,则减小冷却水供回水温差设定值,使得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的频率进一步上升,功率进一步增加,冷机的功率进一步下降;
c、然后再以冷却塔风机和冷却水泵功率的上升总量和冷机功率的下降量进行比较,满足功率下降量和上升量之差大于零且小于设定的偏差设定值时,继续循环执行步骤b、c,若不满足则结束调节,此时为空调系统冷却侧最优的运行工况。
此外,对应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冷却侧的节能控制装置。
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冷却侧的节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空调系统的冷却侧包括冷却塔、冷却水泵和冷机,所述冷却塔设置有冷却塔风机。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设定模块31,用于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时,重新设定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
计算模块32,用于计算第一功率变化量和第二功率变化量;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变化量为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后,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和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之和,所述第二功率变化量为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后,所述冷机的功率变化量;且所述第一功率变化量和所述第二功率变化量中,其中一个为功率增加量,另一个为功率减少量;
判断模块3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功率变化量与所述第二功率变化量,判断所述功率减少量与所述功率增加量的差值是否大于零且小于预设的偏差设定值;
第二设定模块34,用于若所述差值大于零且小于所述偏差设定值,基于预设策略,不断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或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直至重新设定后的功率减少量与功率增加量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偏差设定值,或者重新设定后的功率减少量与功率增加量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零。
可选的,所述第二设定模块34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和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的大小;
第一设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大于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第二设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小于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
可选的,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包括冷凝温度上升或冷凝温度下降;
所述第一设定模块31和所述第二设定模块34重新设定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时,具体用于: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下降时,增加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上升时,减少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
可选的,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包括冷凝温度上升或冷凝温度下降;
所述第二设定模块重新设定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时,具体用于: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下降时,增加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上升时,减少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可选的,所述第二设定模块34具体用于:
每次均以第一预设值为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和/或,
每次均以第二预设值为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其中,上述各功能模块所实现的步骤的具体实现方法可以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此外,对应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器。
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控制器包括:
存储器41和与存储器41相连接的处理器42;
存储器41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至少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系统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
处理器42用于调用并执行存储器41存储的所述程序。
其中,将上述控制器应用于空调系统中时,即可按照前述节能控制方法实现对空调系统冷却侧的节能控制,并且,所述控制器中的程序所实现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空调系统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时,为了使冷却侧的能耗最低,则重新设定空调系统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以使冷却塔风机、冷却水泵和冷机的功率变化,并且当功率变化中的减少量与增加量的差值大于零且小于偏差设定值时,表明还可以继续进行调节以进一步降低能耗,此时按照预设策略重新设定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或继续重新设定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直至功率变化中的减少量与增加量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零,或者,大于或等于偏差设定值时,停止调节,此时表明空调系统达到冷却侧最优,也即最节能的运行工况。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冷机冷凝温度的变化来调节冷却塔的逼近温差和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从而能够实现空调系统冷却侧能效最优、经济节能运行。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空调系统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的冷却侧包括冷却塔、冷却水泵和冷机,所述冷却塔设置有冷却塔风机,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时,重新设定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
计算第一功率变化量和第二功率变化量;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变化量为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后,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和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之和,所述第二功率变化量为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后,所述冷机的功率变化量;且所述第一功率变化量和所述第二功率变化量中,其中一个为功率增加量,另一个为功率减少量;
基于所述第一功率变化量与所述第二功率变化量,判断所述功率减少量与所述功率增加量的差值是否大于零且小于预设的偏差设定值;
若所述差值大于零且小于所述偏差设定值,基于预设策略,不断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或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直至重新设定后的功率减少量与功率增加量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偏差设定值,或者重新设定后的功率减少量与功率增加量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策略,不断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或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包括:
判断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和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的大小;
若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大于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若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小于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包括冷凝温度上升或冷凝温度下降;
所述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包括: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下降时,增加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上升时,减少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包括冷凝温度上升或冷凝温度下降;
所述重新设定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包括: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下降时,增加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上升时,减少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策略,不断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或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包括:
每次均以第一预设值为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和/或,
每次均以第二预设值为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6.一种空调系统冷却侧的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的冷却侧包括冷却塔、冷却水泵和冷机,所述冷却塔设置有冷却塔风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设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时,重新设定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第一功率变化量和第二功率变化量;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变化量为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后,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和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之和,所述第二功率变化量为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后,所述冷机的功率变化量;且所述第一功率变化量和所述第二功率变化量中,其中一个为功率增加量,另一个为功率减少量;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功率变化量与所述第二功率变化量,判断所述功率减少量与所述功率增加量的差值是否大于零且小于预设的偏差设定值;
第二设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差值大于零且小于所述偏差设定值,基于预设策略,不断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或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直至重新设定后的功率减少量与功率增加量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偏差设定值,或者重新设定后的功率减少量与功率增加量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定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和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的大小;
第一设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大于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第二设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冷却塔风机的功率变化量小于所述冷却水泵的功率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包括冷凝温度上升或冷凝温度下降;
所述第一设定模块和所述第二设定模块重新设定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时,具体用于: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下降时,增加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上升时,减少所述冷却塔的逼近温差设定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改变包括冷凝温度上升或冷凝温度下降;
所述第二设定模块重新设定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差设定值时,具体用于: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下降时,增加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当所述冷机的冷凝温度上升时,减少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定模块具体用于:
每次均以第一预设值为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逼近温差设定值;和/或,
每次均以第二预设值为变化量,重新设定所述进出水温差设定值。
11.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与所述存储器相连接的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至少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
12.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的冷却侧包括冷却塔、冷却水泵和冷机,所述冷却塔设置有冷却塔风机,所述空调系统还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器。
CN202011548988.7A 2020-12-24 2020-12-24 空调系统及其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控制器 Active CN1126651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8988.7A CN112665132B (zh) 2020-12-24 2020-12-24 空调系统及其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8988.7A CN112665132B (zh) 2020-12-24 2020-12-24 空调系统及其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控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5132A true CN112665132A (zh) 2021-04-16
CN112665132B CN112665132B (zh) 2021-11-23

Family

ID=75408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8988.7A Active CN112665132B (zh) 2020-12-24 2020-12-24 空调系统及其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513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7946A (zh) * 2021-09-24 2022-01-14 武汉宏博纸品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纸箱生产线温度调控方法
CN115235286A (zh) * 2022-07-25 2022-10-25 贵州汇通华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频率调节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5436A (zh) * 2010-10-19 2011-02-16 恒康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水侧设备节能控制方法
KR20130122193A (ko) * 2012-04-30 2013-11-07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냉수 왕복온도차 제어를 통한 에너지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에너지관리장치
CN104819541A (zh) * 2015-03-27 2015-08-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JP2015197236A (ja) * 2014-03-31 2015-11-09 三機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機システム
CN105953602A (zh) * 2016-04-25 2016-09-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冷却塔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07664339A (zh) * 2017-10-23 2018-02-0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的冷却水泵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中央空调
CN107806695A (zh) * 2016-08-29 2018-03-16 广东迪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95747A (zh) * 2018-12-24 2019-04-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能耗仿真方法、装置
CN110398034A (zh) * 2019-07-15 2019-11-0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冷却塔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5436A (zh) * 2010-10-19 2011-02-16 恒康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水侧设备节能控制方法
KR20130122193A (ko) * 2012-04-30 2013-11-07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냉수 왕복온도차 제어를 통한 에너지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에너지관리장치
JP2015197236A (ja) * 2014-03-31 2015-11-09 三機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機システム
CN104819541A (zh) * 2015-03-27 2015-08-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N105953602A (zh) * 2016-04-25 2016-09-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冷却塔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07806695A (zh) * 2016-08-29 2018-03-16 广东迪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664339A (zh) * 2017-10-23 2018-02-0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的冷却水泵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中央空调
CN109595747A (zh) * 2018-12-24 2019-04-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能耗仿真方法、装置
CN110398034A (zh) * 2019-07-15 2019-11-0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冷却塔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7946A (zh) * 2021-09-24 2022-01-14 武汉宏博纸品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纸箱生产线温度调控方法
CN115235286A (zh) * 2022-07-25 2022-10-25 贵州汇通华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频率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5235286B (zh) * 2022-07-25 2023-04-04 贵州汇通华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频率调节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5132B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3930B (zh) 空气源热泵机组变频压缩机加减载控制方法
CN108626923B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结构以及控制方法
CN108375175B (zh) 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665132B (zh) 空调系统及其冷却侧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控制器
CN110529991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65128B (zh) 空调冷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冷机
CN110953778B (zh) 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制冷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76806A (zh) 一种基于变频控制的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节能优化方法
CN110966714B (zh) 一种空调智能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4294789B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空调系统以及空调器
CN113007829B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2728724B (zh)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的能量调节方式
CN112665246B (zh) 电子膨胀阀的调控方法、装置及热泵设备
WO2023098833A1 (zh)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79232B (zh) 多联式冷热水机组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式冷热水机组
CN112361670A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834246B (zh) 旁通阀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及制冷设备
CN113899157B (zh) 冰箱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和冰箱
CN112665239B (zh) 一种冷水机组启动方法、装置和冷水机组
CN113432354B (zh) 空气源热泵控制方法、装置、空气源热泵和存储介质
CN110440406B (zh) 一种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机组设备
CN114135980A (zh) 温度调节系统冷却侧优化参数确定及控制方法、相关设备
CN113865016A (zh) 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14198832B (zh) 一种空调系统、恒流节能控制方法及变流节能控制方法
CN114135979B (zh) 空调机组的节能运行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和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