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6943B - 一种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6943B
CN112656943B CN202011608358.4A CN202011608358A CN112656943B CN 112656943 B CN112656943 B CN 112656943B CN 202011608358 A CN202011608358 A CN 202011608358A CN 112656943 B CN112656943 B CN 1126569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monatomic
gold cluster
gold
monoato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083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56943A (zh
Inventor
胡尊富
孙运强
戴志超
王姗
张慧敏
唐巍纳
郑秀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y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iny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y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iny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60835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69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6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6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569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69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用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将铜单原子前驱体转移至氩气氛围的管式炉中逐渐升温后高温煅烧;将制备的铜单原子催化剂分散于乙二醇中,加入氯金酸,高温回流后,获得铜单原子/金团簇纳米复合材料;将铜单原子/金团簇纳米复合材料超声分散DMF溶液,加入DSPE‑PEG‑FA,搅拌后即可。本发明制备的诊疗剂,提高了其生物相容性、特异性靶向能力,本发明所制备的诊疗剂,可实现三模影像引导下(光声成像/光热成像/CT成像)下的高效化学动力学治疗、光热治疗、饥饿疗法协同治疗作用,是一类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多功能纳米诊疗剂。

Description

一种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致死率逐年升高,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因而亟需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癌症的发展,实现对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以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这也是我国“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纳米抗肿瘤药物已成为癌症治疗的研究热点和克服传统肿瘤治疗缺陷的有效途径。然而,已报道的纳米诊疗剂普遍存在抑瘤效果、高特异性靶向作用、生物安全性有待提高等缺陷,严重限制了纳米诊疗剂的推广和应用。单原子催化剂实现了100%原子利用率和催化性能的大幅提高,有利于抑瘤效能的提高,同时其金属含量较低,带来的潜在生物危害相对较小。因此,发展高效、高生物相容性纳米诊疗剂对于高效肿瘤抑制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微环境具有特殊性,其较低的pH有利于芬顿催化剂的催化效能的提高,金纳米团簇具有高效的类葡萄糖氧化酶活性,可高效催化葡萄糖分解产生葡萄糖酸和双氧水(H2O2),一方面进一步降低肿瘤微环境pH,提高芬顿催化效率,另一面,双氧水的产生有利于瘤内活性氧浓度提高,在铜单原子的高效催化下产生大量高细胞毒性的羟基自由基(▪OH),实现高效抑瘤作用,同时葡萄糖的大量消耗可对肿瘤进行饥饿治疗。同时金纳米团簇可有效避免天然葡萄糖氧化酶(GOx)不稳定、分离提纯繁琐等问题。因此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纳米芬顿催化剂催化效率低、生物相容性有待提高、肿瘤微环境pH无法发挥纳米芬顿催化剂最佳催化效能等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应用。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铜单原子前驱体转移至氩气氛围的管式炉中逐渐升温后高温煅烧,获得铜单原子催化剂;
(2)将铜单原子催化剂充分分散于乙二醇中,加入氯金酸,高温回流后,获得铜单原子/金团簇纳米复合材料;
(3)将铜单原子/金团簇纳米复合材料超声分散DMF溶液,加入DSPE-PEG-FA,搅拌一段时间后,即得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
本发明所使用的铜单原子前驱体具体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a)将类过氧化氢模拟酶金属盐、硝酸锌Zn(NO3)2、二甲基咪唑、甲醇充分共混后,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恒温反应,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离心洗涤后即可;
或者
(b)将硝酸锌Zn(NO3)2、二甲基咪唑、甲醇充分共混后,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恒温反应,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获得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ZIF-8),离心洗涤后,重悬于甲醇溶液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类过氧化氢模拟酶金属盐,充分搅拌,获得铜单原子前驱体。
进一步的,所述类过氧化氢模拟酶金属盐同Zn(NO3)2的摩尔比为(0.05~0.2):1;所述二甲基咪唑与Zn(NO3)2的摩尔比为(0.8~1.5):1;所述Zn(NO3)2在甲醇中的浓度为22-45 mg/mL。
上述类过氧化氢模拟酶金属盐为乙酰丙酮铜、氯化铜和酞菁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步骤(a)或(b)中,所述恒温反应为在140~180℃温度下,恒温反应6~12小时。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氩气气流为0.1~0.5 m³/小时。
本发明高温煅烧过程中,所述逐渐升温的升温速率为2~5℃/分钟;所述高温煅烧的温度为900~1100℃,煅烧时间为1~3小时。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铜单原子催化剂在乙二醇溶液中的浓度为10mg/mL~1g/mL;所述氯金酸与铜单原子的质量比为1:(200~1000);所述氯金酸金含量>48%(金计量);所述高温回流的温度为160℃~165℃,回流时间为2~6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铜单原子/金团簇纳米复合材料在DMF溶液中的浓度为100mg/mL~1g/mL;所述DSPE-PEG-FA与铜单原子/金团簇纳米复合材料的质量比为1:(5~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应用,所述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或者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用作抗肿瘤药物、肿瘤成像剂或者药物运载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以金属有机框架化物(ZIF-8)为载体,通过笼蔽效应将乙酰丙酮铜装载其中,并藉由配位作用和空间限域作用,获得铜单原子前驱体,在高温还原法下获得铜单原子。在乙二醇的还原作用下,以铜单原子为锚点,获得铜单原子/金团簇纳米材料。经过DSPE-PEG-FA修饰后,可实现诊疗剂生物相容性、特异性靶向能力的有效提高。本发明所制备的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可实现三模影像引导下(光声成像/光热成像/CT成像)下的高效化学动力学治疗、光热治疗、饥饿疗法协同治疗作用,是一类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多功能纳米诊疗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制备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获得的铜单原子前驱体透射电子显微镜图(TEM)。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透射电子显微镜图(TEM)。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球差校正显微镜图(STEM)。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光热成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肿瘤细胞诱导凋亡存活率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肿瘤细胞内活性氧荧光成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小鼠CT成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抑瘤曲线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小鼠体重变化曲线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2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透射电子显微镜图(TEM)。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3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透射电子显微镜图(TEM)。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晰的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中,制备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则均为常规制备方法,所用的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从公开商业途径获得或根据现有方法获得。本发明中所述的百分比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质量百分比。
本发明制备流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制备的ZIF-8载体具有大量的氨基、羟基可有效配位铜盐,同时ZIF-8具有大量极其微小的孔道可有效通过吸附限域作用锚定铜盐,进而为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制备提供可能。
本实施例通过高温热还原法制备的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中单原子Cu的含量非常低(<2%),加之诊疗剂较小的给药量,对生命体的生理环境的影像十分微小,同时表面特异性包覆的DSPE-PEG-FA,可有效提高诊疗剂的特异性靶向能力和生物相容性。
本实施例制备的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中碳化的ZIF-8骨架具有高效光热转换作用,可实现肿瘤的光热治疗作用。同时,单原子Cu可实现肿瘤微酸性环境下的高效芬顿催化作用,实现高效化学动力学治疗;金团簇可实现类葡萄糖氧化酶作用,催化瘤内高浓度葡萄糖分解产生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一方面大量葡萄糖酸的产生可进一步降低瘤内pH,有利于Cu单原子芬顿催化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产生的大量过氧化氢又为Cu单原子诱导的芬顿催化反应提供了原料,进一步提高了瘤内的氧化压,实现肿瘤细胞高效诱导凋亡,即实现自加速化学动力学治疗作用和肿瘤饥饿疗法的协同,因此在肿瘤抑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实施例制备的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基于碳化ZIF-8的高效光热转换作用,可实现肿瘤区域的高效光声成像,同时金团簇赋予诊疗剂CT成像能力,即实现双模式影像引导下的高效抑瘤作用,在肿瘤诊断及治疗监控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单原子类过氧化氢模拟酶包括铁单原子、铜单原子、锰单原子、钴单原子等金属单原子中一种或多种,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单原子类过氧化氢模拟酶中铜原子的含量非常小,并且作为生命体的必须元素,铁对生命体的正常新陈代谢影响微乎其微。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类过氧化氢模拟酶金属盐为乙酰丙酮铜、酞菁铜、氯化铜等;类葡萄糖氧化酶金属盐为氯金酸、氯化金、碘化金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有机框架(ZIF-8)的形貌受硝酸锌、二甲基咪唑、甲醇的用量影响较大,因此,在单原子制备过程中,硝酸锌、二甲基咪唑用量比应控制在1:(7~9),此范围ZIF-8形貌均一、尺寸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乙酰丙酮铜与硝酸锌的摩尔比应控制在1:(10~1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制备方法,管式炉排空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排空时间太短,会产生金属氧化物,不利于抑瘤效能的提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制备方法,高温煅烧温度为900℃~1100℃,煅烧温度过低,无法得到铜单原子,煅烧温度太高会造成单原子含量降低,同样不利于抑瘤效能的发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制备方法,其中,DSPE-PEG-FA的分子量为500~10000,当PEG分子量过高会造成诊疗剂的团聚,不利于单原子诊疗剂的生物环境应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制备方法,其中,铜单原子催化剂与DSPE-PEG-FA的质量比为1:(0.5~1.5),在此范围内单原子诊疗剂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特异性靶向能力较佳,超出此范围表面包覆靶向试剂较少,不利于单原子诊疗剂的稳定和特异性靶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液分离可以为离心分离、过滤分离和静置分离中的一种或多种,固液分离的方式不限于上述举例。所述洗涤采用的溶剂可以为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洗涤所用的溶剂不限于上述举例。所述干燥可以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中的一种或多种,干燥方式不限于上述举例。
本发明所提供的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含有微量的铜单原子、金团簇对生物体的安全性有较大的保障,且经DSPE-PEG-FA修饰后诊疗剂的特异性靶向能力、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均较为良好,经小鼠活体实验发现对小鼠体内生物环境影响较小。
进一步,本发明所提供的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中的铜单原子具有高效的芬顿催化效能,可在肿瘤微酸性环境下高效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高细胞毒性的羟基自由基和水。诊疗剂中的金团簇可作为类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肿瘤内高浓度的葡萄糖分解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一方面产生的过氧化氢会成为铜单原子的催化底物,进一步提高瘤内的活性氧含量,提高瘤内氧化压实现肿瘤高效抑制,另一方面,产生的葡萄糖酸可进一步降低肿瘤微环境的pH,提高铜单原子的芬顿催化效率。更进一步的瘤内葡萄糖的大量消耗可实现肿瘤的饥饿疗法,有利于肿瘤的进一步抑制。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中的ZIF-8骨架具有光热转换作用在808nm激光照射下可实现光热治疗作用,协同提高活性氧治疗作用的提高,有效实现光热治疗。即本发明提供的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可实现饥饿疗法、化学动力学疗法与光热疗法的协同抑瘤。
本发明所提供的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可实现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成像)、光声成像、光热成像引导下的三模协同治疗作用。
实施例1
(1)向圆底烧瓶中加入310 mg乙酰丙酮铜(Cu(acac)2)、2700 mg硝酸锌(ZnNO3)、80mL甲醇,充分超声混合,得溶液A。向圆底烧瓶中加入6000 mg二甲基咪唑及80mL甲醇,充分超声混合,得溶液B。
(2)将100 mL溶液A及100 mL溶液B混合,缓慢搅拌4小时,转移至300 mL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并升温至165℃恒温12小时,离心洗涤,冻干备用,得铜单原子前驱体。
(3)将铜单原子前驱体转移至磁舟并置于管式炉中,以0.3 m³/小时的氩气排空40分钟,以2℃/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00℃,煅烧3小时后降至室温,得铜单原子催化剂。
(4)将1000 mg铜单原子催化剂充分研磨后超声分散于100 mL乙二醇中,并加入200 mg金计量的氯金酸,升温至160℃后回流6小时,在离心洗涤三次后即得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催化剂;
(5)将500 mg铜单原子/金团簇催化剂充分超声分散于40 mL DMF溶液中,并加入300 mg DSPE-PEG-FA,离心洗涤三次后即得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
实施例1制备的铜单原子前驱体的透射电镜图如图2所示,通过图2可见,铜单原子前驱体形貌均一,尺寸均匀,并且无明显金属颗粒出现;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如图3所示,经高温煅烧及乙二醇还原后诊疗剂形貌基本保持不变,形貌较均一,尺寸未发生明显变化,且无明显金属颗粒出现;球差校正显微镜图如图4所示,可见制备的诊疗剂以单原子分散的形式出现了铜单原子,并以团簇形式出现了金团簇;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光热成像图,如图所示,诊疗剂的光热转换能力主要来源于高温煅烧后的ZIF-8,而单原子诊疗剂基本保持了ZIF-8的高效光热转换作用;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人类乳腺癌细胞诱导凋亡存活率图,即将诊疗剂与人乳腺癌细胞共孵育后,基于WST-8法监控诊疗剂用量与肿瘤细胞存活率规律;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肿瘤细胞内活性氧荧光成像图,以活性氧探针(DCFH-DA)检测诊疗剂孵育后的乳腺癌细胞的活性氧产生情况;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小鼠CT成像图,经尾静脉注射,监控诊疗剂在小鼠肿瘤内的富集及成像能力;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抑瘤曲线图,即通过尾静脉给药,每三天给药一次(20mg/kg),共给药5次,测量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情况,以评估本实施例中所获得的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抑瘤效能;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小鼠体重变化曲线图,在图9所述尾静脉给药过程中,每两天测量小鼠体重,以评估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的生物安全性,通过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诊疗剂生物安全性好,无不良影响。
实施例2
(1)向圆底烧瓶中加入20 mg乙酰丙酮铜(Cu(acac)2)、260 mg硝酸锌(ZnNO3)、10mL甲醇,充分超声混合,得溶液A。向圆底烧瓶中加入650 mg二甲基咪唑及10mL甲醇,充分超声混合,得溶液B。
(2)将10 mL溶液A及00 mL溶液B混合,缓慢搅拌4小时,转移至100 mL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并升温至160℃恒温10小时,离心洗涤,冻干备用,得铜单原子前驱体。
(3)将铜单原子前驱体转移至磁舟并置于管式炉中,以0.2 m³/小时的氩气排空20分钟,以3℃/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0℃,煅烧1小时后降至室温,得铜单原子催化剂。
(4)将50 mg铜单原子催化剂充分研磨后超声分散于10 mL乙二醇中,并加入5 mg金计量的氯金酸,升温至160℃后回流4小时,在离心洗涤三次后即得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催化剂;
(5)将50 mg铜单原子/金团簇催化剂充分超声分散于5 mL DMF溶液中,并加入20mg DSPE-PEG-FA,离心洗涤三次后即得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
实施例2制备的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透射电子显微镜图(TEM)如图11所示。
实施例3
(1)向圆底烧瓶中加入35 mg氯化铜(CuCl2)、260 mg硝酸锌(ZnNO3)、10 mL甲醇,充分超声混合,得溶液A。向圆底烧瓶中加入650 mg二甲基咪唑及10mL甲醇,充分超声混合,得溶液B。
(2)将10 mL溶液A及00 mL溶液B混合,缓慢搅拌4小时,转移至100 mL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并升温至140℃恒温8小时,离心洗涤,冻干备用,得铜单(3)将铜单原子前驱体转移至磁舟并置于管式炉中,以0.2 m³/小时的氩气排空20分钟,以3℃/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0℃,煅烧1小时后降至室温,得铜单原子催化剂。
(4)将50 mg铜单原子催化剂充分研磨后超声分散于10 mL乙二醇中,并加入5 mg金计量的三碘化金,升温至160℃后回流5小时,在离心洗涤三次后即得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催化剂;
(5) 将50 mg铜单原子/金团簇催化剂充分超声分散于5 mL DMF溶液中,并加入20mg DSPE-PEG-FA,离心洗涤三次后即得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
实施例3铜单原子/金纳米团簇诊疗剂透射电子显微镜图(TEM)如图12所示。
综上,本发明所提供的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中的铜单原子具有高效的芬顿催化效能,可在肿瘤微酸性环境下高效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高细胞毒性的羟基自由基和水。诊疗剂中的金团簇可作为类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肿瘤内高浓度的葡萄糖分解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一方面产生的过氧化氢会成为铜单原子的催化底物,进一步提高瘤内的活性氧含量,提高瘤内氧化压实现肿瘤高效抑制,另一方面,产生的葡萄糖酸可进一步降低肿瘤微环境的pH,提高铜单原子的芬顿催化效率。更进一步的瘤内葡萄糖的大量消耗可实现肿瘤的饥饿疗法,有利于肿瘤的进一步抑制。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中的ZIF-8骨架具有光热转换作用在808nm激光照射下可实现光热治疗作用,协同提高活性氧治疗作用的提高,有效实现光热治疗。即本发明提供的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可实现饥饿疗法、化学动力学疗法与光热疗法的协同抑瘤,是一种具有较高生物相容性、稳定性的高效肿瘤抑制剂,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单原子诊疗剂可实现CT成像/光声成像/光热成像三模成像引导下的高效协同抑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Claims (8)

1.一种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铜单原子前驱体转移至氩气氛围的管式炉中逐渐升温后高温煅烧,获得铜单原子催化剂;
(2)将铜单原子催化剂充分分散于乙二醇中,加入氯金酸,高温回流后,获得铜单原子/金团簇纳米复合材料;
(3)将铜单原子/金团簇纳米复合材料超声分散DMF溶液,加入DSPE-PEG-FA,搅拌一段时间后,即得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
所述铜单原子前驱体具体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a)将类过氧化氢模拟酶金属盐、硝酸锌Zn(NO3)2、二甲基咪唑、甲醇充分共混后,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恒温反应,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离心洗涤后即可;
或者
(b)将硝酸锌Zn(NO3)2、二甲基咪唑、甲醇充分共混后,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恒温反应,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获得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ZIF-8,离心洗涤后,重悬于甲醇溶液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类过氧化氢模拟酶金属盐,充分搅拌,获得铜单原子前驱体;
所述类过氧化氢模拟酶金属盐为乙酰丙酮铜、氯化铜和酞菁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类过氧化氢模拟酶金属盐同Zn(NO3)2的摩尔比为0.05~0.2:1;所述二甲基咪唑与Zn(NO3)2的摩尔比为0.8~1.5:1;所述Zn(NO3)2在甲醇中的浓度为22-45 m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或(b)中,所述恒温反应为在140~180℃温度下,恒温反应6~12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氩气气流为0.1~0.5m³/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逐渐升温的升温速率为2~5℃/分钟;所述高温煅烧的温度为900~1100℃,煅烧时间为1~3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铜单原子催化剂在乙二醇溶液中的浓度为10mg/mL~1g/mL;所述氯金酸与铜单原子的质量比为1:200~1000;以金计量,所述氯金酸金含量>48%;所述高温回流的温度为160℃~165℃,回流时间为2~6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单原子/金团簇纳米复合材料在DMF溶液中的浓度为100mg/mL~1g/mL;所述DSPE-PEG-FA与铜单原子/金团簇纳米复合材料的质量比为1:5~10。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或者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用作抗肿瘤药物、肿瘤成像剂或者药物运载体。
CN202011608358.4A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126569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8358.4A CN112656943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8358.4A CN112656943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6943A CN112656943A (zh) 2021-04-16
CN112656943B true CN112656943B (zh) 2022-12-23

Family

ID=75410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08358.4A Active CN112656943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69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1639A (zh) * 2021-08-23 2021-12-31 温州大学 一种铜单原子/原子簇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14939162B (zh) * 2022-03-24 2023-04-18 上海大学 一种超声介导生物正交反应的多功能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3581A (zh) * 2020-01-19 2020-06-09 浙江大学 一种增强化学动力治疗与饥饿治疗联合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420052A (zh) * 2020-01-14 2020-07-17 深圳瀚光科技有限公司 DSPE-PEG-FA改性的BP/rGO光热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5752B (zh) * 2012-06-11 2014-09-10 东南大学 基于金纳米簇的肿瘤靶向活体多模态成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0052A (zh) * 2020-01-14 2020-07-17 深圳瀚光科技有限公司 DSPE-PEG-FA改性的BP/rGO光热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53581A (zh) * 2020-01-19 2020-06-09 浙江大学 一种增强化学动力治疗与饥饿治疗联合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based multifunctional therapeutic platform for enhanced photodynamic therapy via catalytic cascade reactions;Lihan Cai 等;《SCIENCE CHINA Materials》;20200907;第64卷(第2期);摘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6943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ei et al. Single-atom nanozymes for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CN110152010B (zh) 一种金属有机骨架类纳米药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17147B (zh) 一种Fe, Pt双活性位点单原子诊疗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656943B (zh) 一种铜单原子/金团簇多功能诊疗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253581A (zh) 一种增强化学动力治疗与饥饿治疗联合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680926B (zh) 一种纳米诊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398255B (zh) 一种具有协同催化功能的二氧化锰/铁铂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07430A (zh) 一种纳米酶基材料的应用
CN110179818A (zh) CaO2@DOX@ZIF-67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960696B (zh) 具有类生物酶活性的中空氧化钴@金铂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Yang et al. Multifunctional nanoreactors with nutrient consumption and ROS generation capabilities for antibacterial and skin repair
CN115120720A (zh) 一种金属多酚网络包覆二氧化锰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54613A (zh) 一种多功能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5185A (zh) 一种聚多巴胺包裹的载药二硫化钼纳米片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2972423A (zh) 一种基于级联反应的纳米酶与化疗药共载的仿生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52644B (zh) 一种协同饥饿疗法/化学动力疗法增强抗肿瘤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253636B (zh) 一种Co4N/CNE纳米材料的应用
CN114246946B (zh) 一种用于诊疗一体化的纳米造影剂及制备方法
CN114939162B (zh) 一种超声介导生物正交反应的多功能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67853A (zh) 自供氧声动力和葡萄糖清除的肖特基结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CN116196438B (zh) 一种氧化响应性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14949212B (zh) 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微生物复合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69909A (zh) 一种基于自由基的抗肿瘤治疗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845082A (zh) 一种石墨炔-铜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仿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77735A (zh) 一种具有双重纳米酶活性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