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5228A - 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5228A
CN112635228A CN202011488210.1A CN202011488210A CN112635228A CN 112635228 A CN112635228 A CN 112635228A CN 202011488210 A CN202011488210 A CN 202011488210A CN 112635228 A CN112635228 A CN 112635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ne
ratchet
assembly
ratchet tooth
internal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82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5228B (zh
Inventor
陈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882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52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5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5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5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52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6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along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及电子设备,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包括:转动设于壳体的花键轴,轴向上分别设有第一花键和第二花键,花键轴的一端设有按键帽;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和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二者工作旋向相反;花键轴位于轴向第一位置时,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与第一花键配合,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与第二花键配合,花键轴正转可带动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正转,反转可带动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反转;花键轴位于轴向第二位置时,第一花键脱离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在外力作用下可旋转复位。本申请能够实现按键的顺时针、逆时针、按动式等多种传动功能,结构简单,并能够避免因软件崩坏导致的无法操作的问题。

Description

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按键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穿戴类设备原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电子产品,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更是其中的主力军。同时随着人们对佩戴体验要求地不断完善,穿戴类设备的使用体验需求也是越来越高,智能手表的按键功能也是越来越复杂。
目前市场上高端手表按键均可实现旋转传动及按动等多种使用功能,但是此类按键目前问题也较为明显。
传统类机械表按键采用多级齿轮组原理实现复杂的传动功能,但其内部齿轮传动组可以多达十几组,设计复杂,安装精度要求极高,制造成本高昂;而对于目前新兴的高端智能手表而言,旋转按键的功能主要通过内部的电子传感器实现其功能,但是一旦内部传感器或电路软件问题便会导致该按键使用灵敏度大大降低甚至于失效,使用体验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可靠的按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能够实现双向转动以进行不同方向的传动,并能够实现差动式操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的电子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包括:
转动设于壳体的花键轴,轴向上分别设有第一花键和第二花键,所述花键轴的一端设有按键帽;
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和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二者工作旋向相反;
所述花键轴位于轴向第一位置时,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与所述第一花键配合,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与所述第二花键配合,所述花键轴正转可带动所述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正转,反转可带动所述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反转;
所述花键轴位于轴向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花键脱离所述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所述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在外力作用下可旋转复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花键套接的第一棘爪组件和设于所述第一棘爪组件外部的第一内棘齿轮,所述第一棘爪组件转动时,拨动所述第一内棘齿轮转动;
所述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花键套接的第二棘爪组件和设于所述第二棘爪组件外部的第二内棘齿轮,所述第二棘爪组件转动时,拨动所述第二内棘齿轮转动;
所述第一棘爪组件与所述第二棘爪组件的棘爪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内棘齿轮与所述第二内棘齿轮的棘齿旋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一棘爪组件包括:
第一套筒,套接于所述第一花键时,可与所述第一花键同步转动;
第一棘爪,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套筒,并连接使其与所述第一内棘齿轮的内棘齿啮合的第一弹性件;
和/或,所述第二棘爪组件包括:
第二套筒,套接于所述第二花键时,可与所述第二花键同步转动;
第二棘爪,转动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并连接使其与所述第二内棘齿轮的内棘齿啮合的第二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花键与所述第二花键在轴向上具有间隙,所述花键轴位于轴向第二位置时,所述间隙与所述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对准。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触发键,当所述花键轴受力并轴向移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花键轴的内端与所述触发键接触。
优选的,所述花键轴设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在外力撤销时,带动所述花键轴的轴向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优选的,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接于所述花键轴,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按键帽。
优选的,所述第二花键与所述第一花键在周向上具有角度差。
优选的,所述第二花键与所述第一花键在周向上相差90度。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按键机构,所述按键机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
本发明提供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中的花键轴能够进行正转和反转,并能够带动对应的棘轮齿实现对应方向的转动,同时花键轴能够轴向移动,以改变工作模式,实现对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的释放,若在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处于外部预加载旋转力的情况下,花键轴的第一花键释放对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的限位,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则能够实现复位。
因此,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通过棘轮和花键的结合实现至少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可以实现内接棘轮齿组件的顺时针、逆时针、按动式等多种传动功能,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能够降低因复杂结构导致的生产和维修的难度,同时采用机械结构实现按键操作,纯机械结构设计,无需任何电气元件辅助,能够避免因软件崩坏导致的无法操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的正剖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花键轴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按键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复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十字槽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9中,附图标记包括:
1-花键轴、2-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3-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4-壳体、5-复位弹簧、6-按键帽、7-十字槽螺钉;
11-第一级轴、12-第二级轴、13-第三级轴、14-第四级轴、15-第一花键、16-第二花键;
211-第一套筒、212-第一棘爪、213-第一弹性件、22-第一内棘齿轮;
311-第二套筒、312-第二棘爪、313-第二弹性件、32-第二内棘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能够实现双向转动以进行不同方向的传动,并能够实现差动式操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的电子设备。
请参考图1至图9,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的正剖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的爆炸图;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花键轴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复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按键帽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十字槽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主要用于电子设备中的人机交互结构中,主要包括花键轴1、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
花键轴1转动设于壳体4,本申请中的壳体4可以为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的壳体,或者为电子设备的壳体,壳体4可以为该按键机构的外部安装平台,泛指手表外壳、音响外壳或其他类设备外壳。花键轴1的轴向上分别设有第一花键15和第二花键16。
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均套接在花键轴1上,二者工作旋向相反,具体指的是二者内棘齿的旋向相反,即二者受到不同方向的旋转作用力时的状态是相反的。
具体地,花键轴1位于轴向第一位置时,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与第一花键15配合,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与第二花键16配合,此时,花键轴1可以进行正转,也可以进行反转,花键轴1的正转可带动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正转,反转可带动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反转。需要说明的是,花键轴1的正转时,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不转,且不会限制花键轴1正转;同样的,花键轴反转时,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不转,且不会限制花键轴1反转。
花键轴1位于轴向第二位置时,第一花键15脱离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在外力作用下可旋转复位。
花键轴1可以轴向移动,其位于轴向的第二位置时,第一花键15与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在轴向上错位,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处于自由状态,不受第一花键15的限制。若在此前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在周向上受到旋转方向的作用力,例如发条等的作用力,则在不受第一花键15的限制时,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能够周向自由旋转,以实现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以下统称为棘轮齿组件,棘轮齿组件的外圈均具有齿型结构,用于与电子设备中的对接部件啮合传动,上述旋转方向的作用力来自于对接部件;内圈具有棘齿结构,能够与花键轴1形成单向驱动,即花键轴1沿棘轮齿组件的工作旋向旋转,则能够带动棘轮齿组件旋转,反之棘轮齿组件则不会转动,也不影响花键轴1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中的花键轴1能够进行正转和反转,并能够带动对应的棘轮齿实现对应方向的转动,同时花键轴1能够轴向移动,以改变工作模式,实现对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的释放,若在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处于外部预加载旋转力的情况下,花键轴1的第一花键15释放对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的限位,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则能够实现复位。因此,上述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通过棘轮和花键的结合实现至少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可以实现内接棘轮齿组件的顺时针、逆时针、按动式等多种传动功能,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能够降低因复杂结构导致的生产和维修的难度,同时采用机械结构实现按键操作,纯机械结构设计,无需任何电气元件辅助,能够避免因软件崩坏导致的无法操作的问题。
棘轮齿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较为可靠且实用的实施例,棘轮齿具体为内外结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包括:第一棘爪组件和第一内棘齿轮22。其中,第一棘爪组件用于与第一花键15套接,第一棘爪组件外部设置有第一内棘齿轮22,第一棘爪组件转动时,拨动第一内棘齿轮22转动。
相类似的,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包括:第二棘爪组件和第二内棘齿轮32,其中,第二棘爪组件与第二花键16套接,第二棘爪组件外部设有第二内棘齿轮32,第二棘爪组件转动时,拨动第二内棘齿轮32转动。
具体地,第一棘爪组件与第二棘爪组件的棘爪旋向相反,第一内棘齿轮22与第二内棘齿轮32的棘齿旋向相反。也就是说,第一棘爪组件在正转时能够与第一内棘齿轮22卡接,以推动其转动,反转时,则与第一内棘齿轮22脱开或无相互作用力;第二棘爪组件在反转时能够与第二内棘齿轮32卡接,以推动其转动,正转时,则与第二内棘齿轮32脱开或无相互作用力。
第一棘爪组件和第二棘爪组件的棘爪方向相反,以下统称为棘爪组件,第一内棘齿轮22和第二内棘齿轮32的内棘齿旋向相反,以下统称为内棘齿轮。需要说明的是,棘爪组件分别与对应的花键卡接以实现同步转动,棘爪组件可具有一定的弹性或可调整性,以便在不同旋向时,与对应的内棘齿轮实现卡接或无相互作用。
具体地,请参考图2至图5,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棘爪组件包括第一套筒211和第一棘爪212。
第一套筒211套接于第一花键15时,可与第一花键15同步转动;
第一棘爪212转动设于第一套筒211,并连接使其与第一内棘齿轮22的内棘齿啮合的第一弹性件213;
与上述结构相同的,第二棘爪组件包括:第二套筒311和第二棘爪312。
第二套筒311套接于第二花键16时,可与第二花键16同步转动;
第二棘爪312转动设于第二套筒311,并连接使其与第二内棘齿轮32的内棘齿啮合的第二弹性件313。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套筒211和第二套筒311,以下统称为套筒,分别设置有花键槽,以便与对应的花键卡接以同步转动。第一弹性件213和第二弹性件313以下统称为弹性件,第一棘爪212和第二棘爪312,以下统称为棘爪,分别铰接在对应的套筒上,并设置弹性件以使棘爪在周向上具有一定的转动空间,一方面易于与内棘齿轮的内棘齿卡接,另一方面,当套筒的转向与内棘齿相反时,能够使棘爪进行弹性移动,以避让内棘齿轮,避免卡死。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使用过程中,当花键轴1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花键15与第一套筒211的花键槽卡接,第二花键16与第二套筒311的花键槽卡接;
花键轴1正向转动时,第一花键15带动第一套筒211转动,第一棘爪212与第一内棘齿轮22的内棘齿啮合,且其转动方向能够带动第一内棘齿轮22正向转动;第二花键16带动第二套筒311转动,第二棘爪312与第二内棘齿轮32的内棘齿卡接,但其转动方向使得第二棘爪312退出内棘齿,因此,第二内棘齿轮32不会转动。
与上述情况相反的,花键轴反向转动时,第一内棘齿轮22不会转动,第二内棘齿轮32反向转动。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花键15与第二花键16在轴向上具有间隙,花键轴1位于轴向第二位置时,间隙与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对准。
在花键轴1的轴向上,第一花键15和第二花键16具有的间隙应当大于或等于第一套筒211的花键槽的轴向长度,从而在花键轴1移动时,间隙恰好对准第一套筒211的花键槽,能够使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为自由状态,可以实现复位。
可选的,花键轴1也可以向反向移动,即在第一花键15的另一侧设置对应的空隙。
上述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除了转动驱动以外,还能够实现按动作用,即通过花键轴1的轴向移动实现对按键触发。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壳体4内设有触发键,当花键轴1受力并轴向移动至第三位置时,花键轴1的内端与触发键接触。在花键轴1的外端设置有按键帽6,按键帽6是形式上的按键,触发键则是实际按键。
可选的,本申请的花键轴1的轴向移动可以完全依靠使用者施加的外力实现,当然也可以设置复位件,实现在无外力下的自动复位。
具体地,花键轴1设有复位件,复位件用于在外力撤销时,带动花键轴1的轴向复位至第一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复位件的形式多样,例如可以通过磁力件进行吸附的方式,将磁力件设置在壳体内,并在花键轴1上设置与磁力件配合的吸附结构。当外力施加于花键轴1上时,花键轴1通过外力实现周向转动和轴向移动;当外力撤销时,花键轴1通过磁吸作用可以复位至第一位置,或者是其他预设的位置。
可选的,上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套接于花键轴1,且复位弹簧5的两端分别连接壳体和按键帽6,在按键帽6按下状态下,复位弹簧5为形变状态,以便使花键轴1和按键帽6能够复位。
可选的,第二花键16与第一花键15在周向上具有角度差。请参考图2和图3,第二花键16在轴向移动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为了避免第二花键16与第一套筒211的花键槽接合,第二花键16和第一花键15在周向上具有角度差。
可选的,第二花键16与第一花键15在周向上相差90度。在使用者按压按按键帽6时,第二花键16的底端面会限位于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的花键槽的外端,以此实现对花键轴1的轴向限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限定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的个数,二者均可以为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棘轮齿组件,同时,除了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和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还可以具有其他内接棘轮齿组件。
可选的,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的花键槽的行程可设置较长,主要用于复位弹簧5复位时为花键轴1的第二花键16的行程提供导向功能。
本申请提供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能够实现按键帽的正转、反转、轴向按动以及复位操作,可以实现对应的内接棘轮齿组件实现正转和反转、实现触发键的按压以及内接棘轮齿组件的复位。
上述花键轴1可以称为十字错位花键轴,花键轴1在轴向上具有至少四个部分:第一级轴11、第二级轴12、第三级轴13和第四级轴14,沿轴向依次设置。第一花键15设置于第一级轴11,第二花键16设置于第三级轴13,第二级轴12上不设置花键,用于使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或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进行周向的复位,复位件设置于第四级轴14。按键帽6与花键轴1通过十字槽螺钉7连接固定。
请参考图1至图3,按键帽6固定于花键轴1,按键帽6被转动将带动花键轴1转动。
当花键轴1顺时针转动时,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处于反向锁死状态,可以跟随花键轴1的第一花键15顺时针转动,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处于正向松扣状态,周向不转动,从而实现按键帽6带动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顺时针转动。
当花键轴1逆时针转动时,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处于反向锁死状态,可以跟随花键轴1的第二花键16逆时针转动,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处于松扣状态,周向不转动,从而实现按键帽6带动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逆时针转动。
若按键帽6被轴向按压,带动花键轴1轴向移动,第一花键15和第二花键16均轴向移动,此时第一花键15未脱离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的花键槽,第二花键16未脱离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的花键槽,均处于滑键状态。花键轴1与触发键接触,实现触发键的触发操作。
若按键帽6被轴向按压操作之前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已经受径向旋转力作用,产生了周向的转动,则轴向按动按键帽6至预设位置时,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与第一花键15脱离,与第二级轴12区域对准。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不再受第一花键15的锁定作用,此时可在外加径向力的作用下周向旋转,以便周向上的自动回位。此时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可与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相同,也处于脱离第二花键16的状态,从而实现自动复位,也可以依然处于与第二花键16的滑键状态,从而不会发生旋转。当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不转动、而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复位时,能够实现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和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的差动功能。
除了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的主要结构和连接关系的说明,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上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能够与电子设备的主体的控制器之间能够产生交互,该电子设备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和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动设于壳体(4)的花键轴(1),轴向上分别设有第一花键(15)和第二花键(16),所述花键轴(1)的一端设有按键帽(6);
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和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二者工作旋向相反;
所述花键轴(1)位于轴向第一位置时,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与所述第一花键(15)配合,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与所述第二花键(16)配合,所述花键轴(1)正转可带动所述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正转,反转可带动所述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反转;
所述花键轴(1)位于轴向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花键(15)脱离所述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所述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在外力作用下可旋转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包括:与所述第一花键(15)套接的第一棘爪组件和设于所述第一棘爪组件外部的第一内棘齿轮(22),所述第一棘爪组件转动时,拨动所述第一内棘齿轮(22)转动;
所述第二内接棘轮齿组件(3)包括:与所述第二花键(16)套接的第二棘爪组件和设于所述第二棘爪组件外部的第二内棘齿轮(32),所述第二棘爪组件转动时,拨动所述第二内棘齿轮(32)转动;
所述第一棘爪组件与所述第二棘爪组件的棘爪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内棘齿轮(22)与所述第二内棘齿轮(32)的棘齿旋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爪组件包括:
第一套筒(211),套接于所述第一花键(15)时,可与所述第一花键(15)同步转动;
第一棘爪(212),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套筒(211),并连接使其与所述第一内棘齿轮(22)的内棘齿啮合的第一弹性件(213);
和/或,所述第二棘爪组件包括:
第二套筒(311),套接于所述第二花键(16)时,可与所述第二花键(16)同步转动;
第二棘爪(312),转动设于所述第二套筒(311),并连接使其与所述第二内棘齿轮(32)的内棘齿啮合的第二弹性件(31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键(15)与所述第二花键(16)在轴向上具有间隙,所述花键轴(1)位于轴向第二位置时,所述间隙与所述第一内接棘轮齿组件(2)对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内设有触发键,当所述花键轴(1)受力并轴向移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花键轴(1)的内端与所述触发键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轴(1)设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在外力撤销时,带动所述花键轴(1)的轴向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5);所述复位弹簧(5)套接于所述花键轴(1),且所述复位弹簧(5)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按键帽(6)。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花键(16)与所述第一花键(15)在周向上具有角度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花键(16)与所述第一花键(15)在周向上相差90度。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按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机构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
CN202011488210.1A 2020-12-16 2020-12-16 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6352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8210.1A CN112635228B (zh) 2020-12-16 2020-12-16 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8210.1A CN112635228B (zh) 2020-12-16 2020-12-16 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5228A true CN112635228A (zh) 2021-04-09
CN112635228B CN112635228B (zh) 2022-09-23

Family

ID=75314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8210.1A Active CN112635228B (zh) 2020-12-16 2020-12-16 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5228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29790A (ja) * 1995-05-29 1996-12-13 Alps Electric Co Ltd タッチセンサ付き回転操作型電気部品
US6307304B1 (en) * 2000-04-13 2001-10-23 Motorola, Inc. Switch system
JP2003303532A (ja) * 2002-04-09 2003-10-24 Alps Electric Co Ltd 複合操作型電気部品
CN1832078A (zh) * 2005-03-10 2006-09-13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复合输入装置
CN101075504A (zh) * 2006-05-18 2007-11-21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带有按钮开关的旋转型电气部件
US20080017484A1 (en) * 2006-07-21 2008-01-24 Emerson Electric Co. Appliance Timer
CN101946593A (zh) * 2010-01-08 2011-01-19 赵延辉 自走草坪割草机中变速箱输出轴离合机构
CN207601671U (zh) * 2018-01-19 2018-07-10 湖北新纵科病毒疾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棘轮锁紧旋钮
CN108475132A (zh) * 2016-01-14 2018-08-3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CN208570434U (zh) * 2018-05-25 2019-03-01 乐清市上江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转动开关的自复机构
CN112053878A (zh) * 2020-09-14 2020-12-08 黄伟岳 一种双层编码器组合开关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29790A (ja) * 1995-05-29 1996-12-13 Alps Electric Co Ltd タッチセンサ付き回転操作型電気部品
US6307304B1 (en) * 2000-04-13 2001-10-23 Motorola, Inc. Switch system
JP2003303532A (ja) * 2002-04-09 2003-10-24 Alps Electric Co Ltd 複合操作型電気部品
CN1832078A (zh) * 2005-03-10 2006-09-13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复合输入装置
CN101075504A (zh) * 2006-05-18 2007-11-21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带有按钮开关的旋转型电气部件
US20080017484A1 (en) * 2006-07-21 2008-01-24 Emerson Electric Co. Appliance Timer
CN101946593A (zh) * 2010-01-08 2011-01-19 赵延辉 自走草坪割草机中变速箱输出轴离合机构
CN108475132A (zh) * 2016-01-14 2018-08-3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CN207601671U (zh) * 2018-01-19 2018-07-10 湖北新纵科病毒疾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棘轮锁紧旋钮
CN208570434U (zh) * 2018-05-25 2019-03-01 乐清市上江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转动开关的自复机构
CN112053878A (zh) * 2020-09-14 2020-12-08 黄伟岳 一种双层编码器组合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5228B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52630B1 (en) Electric power tool with switching member for selecting one operation mode among various operation modes
EP2128934A2 (en) Antirotation coupling for connector
JP5431443B2 (ja) クラッチ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604733B2 (ja) 車両用電動格納式視認装置
US11261922B2 (en) Clutch assembly for transmission
CN201224088Y (zh) 多功能电锤
CN112635228B (zh) 棘轮差动式按键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电子设备
CN111202488A (zh) 一种适用于内窥镜的自锁装置
EP3018088B1 (en) Improved self-engaging clutch
TW201914760A (zh) 具有套筒快卡結構的棘輪扳手
CN101337643B (zh) 一种电动绞盘离合器
CN212140390U (zh) 一种适用于内窥镜的自锁装置
JP2009162367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3389441A (zh) 锁芯联动机构及门锁
CN110799773B (zh) 驱动器
CN210530543U (zh) 一种吸合执行器应急复位机构
CN215407952U (zh) 锁舌驱动装置及门锁
CN113078015B (zh) 单次90度旋转到位的可撤回安全开关
CN101642901B (zh) 三段定位的棘轮扳手
JP2011021732A (ja) 二方向クラッチ
CN108724067B (zh) 无切换钮的换向式棘轮扳手
KR100900845B1 (ko) 자동 누전 차단기의 레버 회동장치
TWI611086B (zh) 簡易變號之號碼鎖結構
WO2019165815A1 (zh) 一种四级延时微动开关
CN215407951U (zh) 锁芯联动机构及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5

Address after: 266104 No. 500,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north of Yuqing street, east of Dongming Road,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s office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