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5042A - 监护仪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监护仪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5042A
CN112635042A CN202011392579.2A CN202011392579A CN112635042A CN 112635042 A CN112635042 A CN 112635042A CN 202011392579 A CN202011392579 A CN 202011392579A CN 112635042 A CN112635042 A CN 112635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rror
curve
monitor
perspective
det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925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5042B (zh
Inventor
周永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op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op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op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op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9257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50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5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5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5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50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3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local ope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97Determining parameters from multiple pic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2Operational features
    • A61B2560/0223Operational features of calibration, e.g. protocols for calibrating sens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监护仪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拍摄图像,拍摄图像包括定位尺和待检测曲线,对拍摄图像进行透视转换,获得透视转换图,根据透视转换图的扭曲误差,确定透视变换图是否有效,若透视变换图有效,则从透视变换图中提取待检测曲线,获取待检测曲线与第一标准曲线之间的第一误差,并根据第一误差确定监护仪的校准结果,第一标注曲线为生命体征模拟器输出的曲线。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了监护仪校准的检测结果的精度及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监护仪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发生器监测校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监护仪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生命体征监测仪是监测生命体征的医疗仪器,生命体征监测仪的准确与否事关病人的生死,因此需要对生命体征监测仪定期进行校准检测,及时发现监测仪的故障,保证设备能准确反应病人的身体情况。
生命体征监护仪的校准检测的方法是:使用生命体征模拟器输出标准曲线,并将显示标准曲线的信号发送至生命体征监护仪,生命体征监护仪显示对应曲线。此时,测试工程师需观察标准曲线与显示曲线是否一致,或是使用直尺测量生命体征监护仪的显示曲线并记录显示曲线的数据,与生命体征模拟器的标准曲线的数据进行对比。然而,目前的生命体征监护仪的校准监测方式,存在检测效率低、且精度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监护仪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监护仪校准方法,方法包括:
获取拍摄图像,拍摄图像包括定位尺和待检测曲线;
对拍摄图像进行透视转换,获得透视转换图;
根据透视转换图的扭曲误差,确定透视转换图是否有效;
在透视转换图有效的情况下,从透视转换图中提取待检测曲线;
获取待检测曲线与第一标准曲线之间的第一误差,并根据第一误差确定监护仪的校准结果;第一标注曲线为生命体征模拟器输出的曲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透视转换图的扭曲误差,确定透视转换图是否有效之前,还包括:
从透视转换图中提取定位尺中的曲线;
将定位尺中的曲线与第二标准曲线进行对比,获取扭曲误差;第二标准曲线为定位尺的标准曲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透视转换图的扭曲误差,确定透视转换图是否有效,包括:
在扭曲误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误差阈值的情况下,确定透视转换图无效;
在扭曲误差小于第一预设误差阈值的情况下,确定透视转换图有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尺包括4个二维码和至少两条曲线;各二维码分别位于定位尺的4角位置,曲线分别位于二维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监护仪校准方法,还包括:
对拍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确定各二维码的位置;
根据二维码的位置,对各二维码进行霍夫变换,得到各二维码的边界框与拍摄图像的背景之间的分界线;
将各分界线延长,得到延长后的分界线之间的交点位置;
获取交点位置和定位尺的标准焦点位置之间的第二误差;
在第二误差小于预设的第二误差阈值的情况下,执行对拍摄图像进行透视转换,获得透视转换图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待检测曲线与第一标准曲线之间的第一误差,包括:
获取待检测曲线上各像素点的第一高度,和第一标准曲线上各像素点的第二高度;
根据各第一高度和对应的第二高度,计算得到第一误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误差确定监护仪的校准结果,包括:
在第一误差处于预设的误差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校准结果为监护仪的校准正常;
在第一误差处于误差范围之外的情况下,确定校准结果为监护仪的校准异常。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监护仪校准装置,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拍摄图像,拍摄图像包括定位尺和待检测曲线;
透视转换模块,用于对拍摄图像进行透视转换,获得透视转换图;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透视转换图的扭曲误差,确定透视转换图是否有效;
提取模块,用于若透视转换图有效,则从透视转换图中提取待检测曲线;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曲线与第一标准曲线之间的第一误差,并根据第一误差确定监护仪的校准结果;第一标注曲线为生命体征模拟器输出的曲线。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中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中方法的步骤。
上述监护仪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拍摄图像,对拍摄图像进行透视转换,获得透视转换图,根据透视转换图的扭曲误差,确定透视转换图是否有效,若透视转换图有效,则从透视转换图中提取待检测曲线,获取待检测曲线与第一标准曲线之间的第一误差,并根据第一误差确定监护仪的校准结果。由于进行透视转换的时候会产生图像扭曲导致产生误差,在透视变换后需要对该图像进行判断,在保证透视变换图可用的情况下,对透视转换图的待检测曲线与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判断监护仪是否正常,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度,同时,方法简单可行并替代了人工观察测量计算的检测方式,大大的提高了监护仪校准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监护仪校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监护仪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为一个实施例中定位尺的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监护仪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监护仪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监护仪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监护仪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a为一个实施例中待检测曲线和第一标准曲线的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监护仪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监护仪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监护仪校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监护仪校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监护仪校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生命体征是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险程度的指标,生命体征监测仪就是监测生命体征的医疗仪器,是对危重病人监护的重要设备,生命体征监测仪的准确与否事关病人的生死,因此生命体征监测仪需要定期进行计量检测,及时发现监测仪的故障,保证设备能安全准确地反应病人的身体情况。而医疗应用中,生命体征监护仪种类繁多,由国内外的不同厂商生产,只能使用最原始的方法使用直尺测量波形的长度,影响检测的效率及准确度。
本申请提供的监护仪校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该应用环境包括:监护仪11、生命体征模拟器12、摄像机13和计算机设备14。其中,监护仪用于接收生命体征模拟器的出发指令显示标准曲线,摄像机用于拍摄监护仪的显示区域图像,并将图像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用于接收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信息并进行计算处理,判断进行透视转换后的图像是否可用,并对图像中的显示曲线与预存的标准曲线计算对比,判断监护仪是否出现异常。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护仪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提升监护仪校准的检测效率、并提高检测精度。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具体地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资源信息推送方法,图2-图8的执行主体为计算机设备。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此,以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监护仪校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计算机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02,获取拍摄图像,拍摄图像包括定位尺和待检测曲线。
其中,定位尺为确定待检测曲线区域的标尺,可以包括二维码信息,及标准曲线。其中,待检测曲线为监护仪接收到生命体征模拟器发出的触发信号后显示的曲线。
具体地,获取拍摄图像,拍摄图像包括定位尺和待检测曲线,首先需将定位尺完全贴合在监护仪的屏幕可能会显示待测曲线的位置上,并与监护仪的屏幕保持水平,待生命体征模拟器向监护仪发送触发信号,监护仪接收到触发信号后显示待检测曲线,利用摄像机对监护仪的屏幕进行拍摄,摄像机将拍摄图像传输给计算机设备,以此获取包括定位尺和待检测曲线的拍摄图像。其中,监护仪可以是便携式监护仪、插件式监护仪、遥测监护仪、HOLTER(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仪等,在此不加以限制。
S204,对拍摄图像进行透视转换,获得透视转换图。
其中,透视转换的本质是将图像投影到一个新的视平面。例如,透视转换是通过变换公式
Figure BDA0002813226920000051
来实现,其中(u,v,w)为原始图像像素坐标,由于原始图像为二维坐标,所以w为固定值1;(X',Y',W')为透视变换前的三维坐标,
Figure BDA0002813226920000061
为变换之后的图像像素坐标;
Figure BDA0002813226920000062
为变换矩阵。透视变换矩阵图解如下:
Figure BDA0002813226920000063
其中,
Figure BDA0002813226920000064
表示图像线性变换,T2=[a13a23]T用于产生图像透视变换,T3=[a31a32]表示图像平移。
具体地,在对贴有定位尺的监护仪的屏幕区域进行拍摄后,拍摄图像因为拍摄角度的原因,相较于贴有定位尺的监护仪的区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偏差,通过透视转换还原贴有定位尺的监护仪的屏幕区域的图像。示例地,贴有定位尺的监护仪的四周为横线,拍摄图像上横线可能呈现为斜线,通过透视转换将拍摄图像中的斜线转换为横线,并生成透视转换图。
S206,根据透视转换图的扭曲误差,确定透视转换图是否有效。
其中,扭曲误差是指拍摄图像经透视转换后,与监护仪上的实际图像进行比较产生的误差。
具体地,可以直接将透视转换图和监护仪的实际图像进行对比,得到透视转换图的扭曲误差,将扭曲误差直接与预设误差阈值进行比较,若预设误差阈值大于扭曲误差,则拍摄图像有效;若预设误差阈值小于等于扭曲误差,则拍摄图像无效,需重新获取拍摄图像。或者,也可以是分别提取透视转换图中定位尺的曲线,对比提取曲线与计算机存储曲线并计算两曲线的误差作为透视转换图的扭曲误差,将扭曲误差与预设误差阈值进行比较,若预设误差阈值大于扭曲误差,则透视转换图有效;若预设阈值小于等于扭曲误差,则透视转换图无效,需重新获取拍摄图像,在此不加以限制。
可选地,如果需要判断定位尺中的待检测曲线的扭曲误差S是否小于预设阈值K,如图2a所示,只需要判断定位尺中下侧标准曲线A的扭曲误差a和右侧标准曲线B的扭曲误差b与预设阈值K的大小关系即可得知。由于在透视转换图中,以左上角二维码的为原点为例,待检测曲线C与左上角原点的水平距离比定位尺右侧的标准曲线B距离近,根据透视转换公式可知距离较近的像素点比距离较远的像素点位移或插值的发生的情况小,因此接近原点的像素误差更小。如果定位尺中距离原点较远的标准曲线的扭曲误差b小于预设阈值K,即b<K,可推断S<b<K,即待检测曲线C的水平扭曲误差也小于标准误差K;同理可以得到竖直距离扭曲误差S<a<K。所以当两标准曲线的扭曲误差均小于K即可以认为未知曲线误差S也小于误差K;当两条标准曲线的扭曲误差其中一条大于预设阈值,认为待检测曲线与实际扭曲的程度可能大于可接受范围,要求重新拍摄图像。
S208,在透视转换图有效的情况下,从透视转换图中提取待检测曲线。
具体地,透视转换图有效,即透视转换图的扭曲误差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可以对透视转换图进行灰度化、二值化、细化等处理,最终获取透视转换图中的待检测曲线的数据。
S210,获取待检测曲线与第一标准曲线之间的第一误差,并根据第一误差确定监护仪的校准结果;第一标注曲线为生命体征模拟器输出的曲线。
其中,第一误差是指待检测曲线与第一标准曲线对比产生的误差。
具体地,可以是获取到待检测曲线的图像形状,与存储在计算机设备中的生命体征模拟器输出的标准曲线图像形状直接进行对比,获取第一误差,若第一误差小于预设阈值,则监护仪正常;若第一误差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监护仪异常。也可以是通过待检测曲线的像素数据,与标准曲线的像素数据进行比较,若待检测曲线的像素数据与标准曲线的像素数据之间的第一误差,小于预设阈值,则监护仪正常;若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监护仪异常。示例地,待检测曲线的像素数据,包括横纵坐标,根据待检测曲线的横坐标列数,将标准曲线划分成对应列数的横坐标,对待检测曲线和标准曲线的相同横坐标对应的纵坐标数值进行做差,得到第一误差值,若第一误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监护仪正常;若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监护仪异常。
上述监护仪校准方法中,通过获取拍摄图像,对拍摄图像进行透视转换,获得透视转换图,根据透视转换图的扭曲误差,确定透视转换图是否有效,若透视转换图有效,则从透视转换图中提取待检测曲线,获取待检测曲线与第一标准曲线之间的第一误差,并根据第一误差确定监护仪的校准结果。由于获取的拍摄图像和实际图像会有一定的误差,所以需要使用透视转换来修正拍摄图像,首先对拍摄图像是否可用进行判断,在保证可用后再进行透视变换,对透视变换图进行再次判断,对透视变换图中的待检测曲线与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判断监护仪是否正常,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度,同时,方法简单可行并替代了人工观察测量计算的检测方式,大大的提高了监护仪校准的检测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在步骤S204之前,还包括:
S302,从透视转换图中提取定位尺中的曲线。
具体地,透视装换图中包括经透视转换后的定位尺中的曲线,计算机设备可以直接获取到经透视转换后的定位尺中曲线的图像信息,可以是曲线形状、曲线的像素数据等,在此不加以限制。
S303,将定位尺中的曲线与第二标准曲线进行对比,获取扭曲误差;第二标准曲线为定位尺的标准曲线。
具体地,可以预先将第二标准曲线的图像信息存储在计算机设备中,将经透视转换后的定位尺中的曲线的图像信息与第二标准曲线的图像信息进行对比。可以是,将经透视转换后的定位尺中的曲线所在的位置,截取图片对其进行计算机视觉细化处理,最终将获得定位尺中的曲线数据A,其后与计算机存储的第二标准曲线的数据B进行对比;取A、B中首个峰值像素点作为基准点,对A、B每一列像素进行比较;记第N列像素A像素点的高度为An,记第N列像素B像素点的高度为Bn,最后得到该线段的误差
Figure BDA0002813226920000081
本实施例中,通过从透视转换图中提取定位尺中的曲线,将定位尺中的曲线与第二标准曲线进行对比,获取扭曲误差,能够准确获取扭曲误差,进而判断拍摄图像是否可用,保证了监护仪校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根据透视转换图的扭曲误差,确定透视变换图是否有效,包括:
S402,在扭曲误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误差阈值的情况下,确定透视转换图无效。
其中,预设误差阈值是指每个定位尺中预先设定的可允许图片扭曲程度的最大值。
具体地,若扭曲误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误差阈值,则确定透视转换图无效,例如,扭曲误差为1,第一预设误差为0.5,则透视转换图像无效;或者扭曲误差为1,第一预设误差为1,则透视转换图无效。
S404,在扭曲误差小于第一预设误差阈值的情况下,确定透视转换图有效。
具体地,若扭曲误差小于第一预设误差阈值,则确定透视转换图有效,例如,扭曲误差为0.2,第一预设误差阈值为0.5,则透视转换图有效。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比扭曲误差与第一预设误差阈值,可以对透视转换图是否有效进行判定,这种方法简单有效,进一步确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尺包括4个二维码和至少两条曲线;各二维码分别位于定位尺的4角位置,曲线分别位于二维码之间。
其中,二维码是指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拍摄图像时可根据二维码信息确定拍摄区域。
具体地,定位尺可如图2a中所示,包括4个二维码,分别位于矩形的四个顶点上,在最右侧和左下侧的两个二维码之间包括两条曲线。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二维码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能够确定拍摄区域,进而拍摄图像。同时,定位尺中的曲线可作为判断图片扭曲的标准曲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监护仪校准方法,还包括:
S502,对拍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确定各二维码的位置。
具体地,对拍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确定各二维码的位置,计算机设备可以对拍摄图像上的二维码通过逐一识别,也可以对拍摄图像上的二维码同时识别,确定二维码的位置。
S504,根据二维码的位置,对各二维码进行霍夫变换,得到各二维码的边界框与拍摄图像的背景之间的分界线。
其中,霍夫变换是一种特征检测,用来辨别找出物件中的特征。其中,二维码是具备黑色底色内有白色几何图形的二维码,可参见图2a。
具体地,当计算机设备获取到二维码的位置后,可以对各个二维码逐一进行霍夫变换,也可以同时对四个二维码进行霍夫变换,获得四个二维码黑色边框与拍摄背景之间的分界线。
S506,将各分界线延长,得到延长后的分界线之间的交点位置。
其中,交点位置是指定位尺中每个二维码的角点位置。
具体地,可以将同一个二维码的4条延长线延长到出现交点,计算机设备可以得到延长后的分界线之间的交点位置。
S508,获取交点位置和定位尺的标准焦点位置之间的第二误差。
其中,可以以定位尺中一个二维码的一个角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然后计算出其他二维码的角点的位置坐标,即定位尺的标准焦点位置。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获取到交点位置后,可以是交点之间的横坐标与纵坐标进行相互比较。例如,取拍摄图像左上角的二维码左上角点位基准点,剩余的交点则有对应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交点之间的位置可以通过横纵坐标进行比较。其中必然可以得到每一个交点的位置关系A;定位尺中左上角二维码左上角点位为基准点,剩余的交点则有对应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交点之间的位置可以通过横纵坐标进行比较。其中必然可以得到每一个交点的位置关系B,该位置关系B是提前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对位置关系A和位置关系B进行比较得到第二误差。
示例地,位置关系A和位置关系B将组成一个二维交点矩阵,其中分别包括16个交点;原点在矩阵的(0,0)位置,左上角二维码的其余三个交点则对应坐标(0,1),(1,0),(1,1),如此类推16个交点的坐标值;计算矩阵每一行中任意两点的纵坐标差值与每一列中任意两点的横坐标差值的最大值,作为第二误差。
S510,在第二误差小于预设的第二误差阈值的情况下,执行对拍摄图像进行透视转换,获得透视转换图的步骤。
其中,第二误差阈值是提前预设在计算机设备中第二误差的最大值。
具体地,在第二误差小于预设的第二误差阈值的情况下,执行对拍摄图像进行透视转换,获得透视转换图的步骤。例如,第二误差阈值为20,第二误差为10,则执行获取透视转换图的步骤,若第二阈值误差为35,第二误差为70,则重新获取拍摄图像。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拍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确定各二维码的位置,根据二维码的位置,对各二维码进行霍夫变换,得到各二维码的边界框与拍摄图像的背景之间的分界线,将各分界线延长,得到延长后的分界线之间的交点位置,获取交点位置和定位尺的标准焦点位置之间的第二误差,若第二误差小于预设的第二误差阈值,则执行对拍摄图像进行透视转换,获得透视转换图的步骤。由于二维码定位的方式简单准确,而通过霍夫变换,得到各二维码边界框与拍摄图像的背景之间的分界线延长后的交点位置信息,并与标准焦点位置信息比对,得到第二误差,能够准确判断拍摄图像是否可用,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获取待检测曲线与第一标准曲线之间的第一误差,包括:
S602,获取待检测曲线上各像素点的第一高度,和第一标准曲线上各像素点的第二高度。
其中,待检测曲线上各像素点的第一高度是指以待检测曲线的首个峰值或谷值作为原点,取待测曲线上每一个像素点与原点的水平或竖直间距作为坐标高度;其中,第一标准曲线上各像素点的第二高度是指第一标准曲线上每一个像素点与原点的水平或竖直间距作为坐标高度。
具体地,如图6a所示,待检测曲线由X个像素点组成,每个像素点对应各自的坐标值,将第一标准曲线转化为具有X个像素点的曲线,每个像素点对应各自的坐标值,基于一个原点,可以得到待检测曲线和第一标准曲线上横坐标相同的各像素点的纵坐标,将横坐标相同的待检测曲线上各像素点的纵坐标作为第一高度,和将相应的第一标准曲线上各像素点的纵坐标作为第二高度。
S604,根据各第一高度和对应的第二高度,计算得到第一误差。
具体地,取待检测曲线和第一标准曲线中首个峰值像素点作为基准点,在曲线的横向方向上按照预设步长划分,将检测曲线和第一标准曲线划分为多个列像素,对检测曲线和第一标准曲线每一列像素进行比较;记第N列像素待检测曲线像素点的高度为An,记第N列像素第一标准曲线像素点的高度为Bn,最后得到该线段的误差
Figure BDA000281322692000012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待检测曲线上各像素点的第一高度,和第一标准曲线上各像素点的第二高度,根据各第一高度和对应的第二高度,计算得到第一误差。能够准确地得到待检测曲线与标准曲线之间的误差值,根据此误差值可以准确判断监护仪是否异常,提高了监护仪校准的准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根据第一误差确定监护仪的校准结果,包括:
S702,在第一误差处于预设的误差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校准结果为监护仪的校准正常。
其中,预设的误差范围是指预设的第一误差所允许的范围,也是判断监护仪校准结果的范围。示例地,预设的误差范围为0-0.2,第一误差为0.12,则监护仪的校准正常。
S704,在第一误差处于误差范围之外的情况下,确定校准结果为监护仪的校准异常。
示例地,预设的误差范围为0-0.2,第一误差为0.3,则监护仪的校准不正常。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比较第一误差和预设的误差范围,确定第一误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从而判定校准结果是否正常,接种方式简单高效,且结果准确,提高了监护仪校准检测的准确率,并提高了检测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监护仪校准方法包括:
S802,获取拍摄图像,拍摄图像包括定位尺和待检测曲线;定位尺包括4个二维码和至少两条曲线;各二维码分别位于定位尺的4角位置,曲线分别位于二维码之间。
S804,对拍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确定各二维码的位置。
S806,根据二维码的位置,对各二维码进行霍夫变换,得到各二维码的边界框与拍摄图像的背景之间的分界线。
S808,将各分界线延长,得到延长后的分界线之间的交点位置。
S810,获取交点位置和定位尺的标准焦点位置之间的第二误差,判断第二误差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误差阈值。若第二误差小于预设的第二误差阈值,则执行步骤S812,若第二误差不小于预设的第二误差阈值,则返回执行步骤S802。
S812,对拍摄图像进行透视转换,获得透视转换图。
S814,从透视转换图中提取定位尺中的曲线。
S816,将定位尺中的曲线与第二标准曲线进行对比,获取扭曲误差;第二标准曲线为定位尺的标准曲线。
S818,若扭曲误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误差阈值,则确定拍摄图像无效,则返回执行步骤S802。若扭曲误差小于第一预设误差阈值,则执行步骤S820。
S820,确定透视转换图有效。
S822,从透视转换图中提取待检测曲线。
S824,获取待检测曲线上各像素点的第一高度,和第一标准曲线上各像素点的第二高度。
S826,根据各第一高度和对应的第二高度,计算得到第一误差。
S828,若第一误差处于预设的误差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830;若第一误差处于误差范围之外,则执行步骤S832。
S830,确定校准结果为监护仪的校准正常。
S832,确定校准结果为监护仪的校准异常。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8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8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监护仪校准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911、透视转换模块912、确定模块913、提取模块914和第二获取模块915,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911,用于获取拍摄图像,拍摄图像包括定位尺和待检测曲线;
透视转换模块912,用于对拍摄图像进行透视转换,获得透视转换图;
确定模块913,用于根据透视转换图的扭曲误差,确定透视转换图是否有效;
提取模块914,用于在透视转换图有效的情况下,从透视转换图中提取待检测曲线;
第二获取模块915,用于获取待检测曲线与第一标准曲线之间的第一误差,并根据第一误差确定监护仪的校准结果;第一标注曲线为生命体征模拟器输出的曲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获取模块获取拍摄图像,透视转换模块对拍摄图像进行透视转换,获得透视转换图,确定模块根据透视转换图的扭曲误差,确定透视转换图是否有效,提取模块在透视转换图有效的情况下,从透视转换图中提取待检测曲线,第二获取模块获取待检测曲线与第一标准曲线之间的第一误差,并根据第一误差确定监护仪的校准结果。由于透视转换模块进行透视转换并根据透视转换图的扭曲误差,首先确定模块对透视转换图是否可用进行了判断,在保证透视转换图可用的情况下,对透视转换图中的待检测曲线与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判断监护仪是否正常,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度,同时,方法简单可行并替代了人工观察测量计算的检测方式,大大的提高了监护仪校准的检测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监护仪校准装置,还包括:提取模块916和对比模块917。
提取模块916,用于从透视转换图中提取定位尺中的曲线;
对比模块917,用于将定位尺中的曲线与第二标准曲线进行对比,获取扭曲误差;第二标准曲线为定位尺的标准曲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确定模块913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9131,用于在扭曲误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误差阈值的情况下,确定透视转换图无效;
第二确定单元9132,用于在扭曲误差小于第一预设误差阈值的情况下,确定透视转换图有效。
可选的,定位尺包括4个二维码和至少两条曲线;各二维码分别位于定位尺的4角位置,曲线分别位于二维码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0,监护仪校准装置还包括:
识别模块918,用于对拍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确定各二维码的位置;
变换模块919,用于根据二维码的位置,对各二维码进行霍夫变换,得到各二维码的边界框与拍摄图像的背景之间的分界线;
延长模块920,用于将各分界线延长,得到延长后的分界线之间的交点位置;
第三获取模块921,用于获取交点位置和定位尺的标准焦点位置之间的第二误差;
执行模块922,用于在第二误差小于预设的第二误差阈值的情况下,执行对拍摄图像进行透视转换,获得透视转换图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11所示,第二获取模块915包括:
获取单元9151,用于获取待检测曲线上各像素点的第一高度,和第一标准曲线上各像素点的第二高度;
计算单元9152,用于根据各第一高度和对应的第二高度,计算得到第一误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11所示,第二获取模块915,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9153,用于在第一误差处于预设的误差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校准结果为监护仪的校准正常;
第四确定单元9154,用于在第一误差处于误差范围之外的情况下,确定校准结果为监护仪的校准异常。
关于监护仪校准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监护仪校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监护仪校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2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监护仪校准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监护仪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拍摄图像,所述拍摄图像包括定位尺和待检测曲线;
对所述拍摄图像进行透视转换,获得透视转换图;
根据所述透视转换图的扭曲误差,确定所述透视转换图是否有效;
在所述透视转换图有效的情况下,从所述透视转换图中提取所述待检测曲线;
获取所述待检测曲线与第一标准曲线之间的第一误差,并根据所述第一误差确定所述监护仪的校准结果;所述第一标注曲线为生命体征模拟器输出的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透视转换图的扭曲误差,确定所述透视转换图是否有效之前,还包括:
从所述透视转换图中提取所述定位尺中的曲线;
将所述定位尺中的曲线与所述第二标准曲线进行对比,获取所述扭曲误差;所述第二标准曲线为所述定位尺的标准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透视转换图的扭曲误差,确定所述透视转换图是否有效,包括:
在所述扭曲误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误差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透视转换图无效;
在所述扭曲误差小于第一预设误差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透视转换图有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尺包括4个二维码和至少两条曲线;各所述二维码分别位于所述定位尺的4角位置,所述曲线分别位于二维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拍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确定各所述二维码的位置;
根据所述二维码的位置,对各所述二维码进行霍夫变换,得到各所述二维码的边界框与所述拍摄图像的背景之间的分界线;
将各所述分界线延长,得到延长后的分界线之间的交点位置;
获取所述交点位置和所述定位尺的标准焦点位置之间的第二误差;
在所述第二误差小于预设的第二误差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对所述拍摄图像进行透视转换,获得透视转换图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待检测曲线与第一标准曲线之间的第一误差,包括:
获取所述待检测曲线上各像素点的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一标准曲线上各像素点的第二高度;
根据各所述第一高度和对应的所述第二高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一误差。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误差确定所述监护仪的校准结果,包括:
在所述第一误差处于预设的误差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校准结果为所述监护仪的校准正常;
在所述第一误差处于所述误差范围之外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校准结果为所述监护仪的校准异常。
8.一种监护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拍摄图像,所述拍摄图像包括定位尺和待检测曲线;
透视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拍摄图像进行透视转换,获得透视转换图;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透视转换图的扭曲误差,确定所述透视转换图是否有效;
提取模块,用于若所述透视转换图有效,则从所述透视转换图中提取所述待检测曲线;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检测曲线与第一标准曲线之间的第一误差,并根据所述第一误差确定所述监护仪的校准结果;所述第一标注曲线为生命体征模拟器输出的曲线。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392579.2A 2020-12-02 2020-12-02 监护仪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6350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2579.2A CN112635042B (zh) 2020-12-02 2020-12-02 监护仪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2579.2A CN112635042B (zh) 2020-12-02 2020-12-02 监护仪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5042A true CN112635042A (zh) 2021-04-09
CN112635042B CN112635042B (zh) 2022-10-28

Family

ID=75307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92579.2A Active CN112635042B (zh) 2020-12-02 2020-12-02 监护仪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504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9114A (zh) * 2022-01-06 2022-02-08 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标准曲线生成方法、装置、分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6246764A (zh) * 2022-12-14 2023-06-09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一种多参数监护仪测试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67467A1 (en) * 2007-04-30 2008-10-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a diagnostic imaging display
US20080294012A1 (en) * 2007-05-22 2008-11-27 Kurtz Andrew F Monitoring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CN108596905A (zh) * 2018-05-10 2018-09-28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体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920003A (zh) * 2017-12-12 2019-06-21 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相机标定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0136123A (zh) * 2019-05-17 2019-08-16 无锡睿勤科技有限公司 物品检测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89322A (zh) * 2019-06-04 2019-08-3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整度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1815552A (zh) * 2019-04-09 2020-10-23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检测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67467A1 (en) * 2007-04-30 2008-10-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a diagnostic imaging display
US20080294012A1 (en) * 2007-05-22 2008-11-27 Kurtz Andrew F Monitoring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CN109920003A (zh) * 2017-12-12 2019-06-21 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相机标定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08596905A (zh) * 2018-05-10 2018-09-28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体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15552A (zh) * 2019-04-09 2020-10-23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检测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0136123A (zh) * 2019-05-17 2019-08-16 无锡睿勤科技有限公司 物品检测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89322A (zh) * 2019-06-04 2019-08-3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整度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9114A (zh) * 2022-01-06 2022-02-08 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标准曲线生成方法、装置、分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6246764A (zh) * 2022-12-14 2023-06-09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一种多参数监护仪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6246764B (zh) * 2022-12-14 2024-01-26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一种多参数监护仪测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5042B (zh) 2022-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003830A1 (en) Detection device and detection method
CN112635042B (zh) 监护仪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39951A (zh) 体温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751149B (zh) 目标对象标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07129709A (ja) 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をキャリブレートするための方法、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の配列を含むイメージングシステムをキャリブレート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イメージングシステム
CN109901123B (zh) 传感器标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18124B (zh) 投影图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70629A (zh) 一种伤口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71724B (zh) 磁共振成像的sar值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749646A (zh) 基于单目视觉的人体身高测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68160B (zh) 图像匹配方法和存储介质
KR100930594B1 (ko) 안면 영상 촬영장치 및 그의 안면 특징점 검출 방법
CN112352289A (zh) 提供ecg分析界面的方法及系统
CN112200002B (zh) 一种体温测量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853560B1 (ko) 생체신호 감지부의 배치를 안내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379687A (zh) 网络训练方法、图像检测方法和介质
US20220076399A1 (en) Photographing guide device
CN102421367B (zh) 医用图像显示装置及医用图像显示方法
CN114979618A (zh) 计测系统及记录有计测程序的记录介质
KR101475742B1 (ko) 사진 계측 장치 및 방법
CN109727234B (zh) 显示面板生成方法、扫描范围规划方法及设备
CN109480886B (zh) 骨损伤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Zhao et al. Study on CCD laser scanning flatness measurement method for hot rolled strip
CN113393500B (zh) 脊柱扫描参数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096922B (zh) 编码点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