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1062A - 投影系统及投影屏幕 - Google Patents

投影系统及投影屏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1062A
CN112631062A CN201911011889.2A CN201911011889A CN112631062A CN 112631062 A CN112631062 A CN 112631062A CN 201911011889 A CN201911011889 A CN 201911011889A CN 112631062 A CN112631062 A CN 112631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fixed frame
projection
emitting
projec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118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健
李建军
周伯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631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10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565Screens allowing free passage of soun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投影系统及投影屏幕,属于投影技术领域。该投影系统包括:投影设备和投影屏幕,投影屏幕包括固定框架、光学膜片、承载体、发声板、一个或多个激励器、第一类固定件和第二类固定件;承载体通过第一类固定件与固定框架连接,光学膜片贴合在承载体的第一侧;发声板位于承载体的第二侧,发声板通过第二类固定件与固定框架连接;一个或多个激励器固定在发声板上远离承载体的一侧,一个或多个激励器能够激发发声板振动以发出声音;投影设备与一个或多个激励器电连接,且用于发出光线至光学膜片。本申请通过固定框架将承载体上的光学膜片和发声板固定在同一区域,从而具有声音从画面发出的效果,提高了投影系统的投影效果。

Description

投影系统及投影屏幕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09月2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910892996.4、发明名称为“投影系统及投影屏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余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投影系统及投影屏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投影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目前,投影系统主要包括投影设备和投影屏幕。其中,投影设备主要用于发出光线,投影屏幕固定在支撑体上,且用于对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以实现画面的投影。
相关技术中,以投影系统为激光电视为例,激光电视可以包括投影主机和显示屏幕,投影主机可以发出光线,同时播放音频数据,显示屏幕可以接收投影主机发出的光线,并在反射后形成画面。
然而,在通过上述方式实现画面的显示,以及音频数据的播放时,投影主机和显示屏幕必然不在同一位置,从而很容易造成画面和声音不统一的情况,进而降低了投影系统的投影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投影系统及投影屏幕,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画面和声音不统一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投影系统,所述投影系统包括:投影设备和投影屏幕,所述投影屏幕包括固定框架、光学膜片、承载体、发声板、一个或多个激励器、第一类固定件和第二类固定件;
所述承载体通过所述第一类固定件与所述固定框架连接,所述光学膜片贴合在所述承载体的第一侧;
所述发声板位于所述承载体的第二侧,所述发声板通过所述第二类固定件与所述固定框架连接;
所述一个或多个激励器固定在所述发声板上远离所述承载体的一侧,所述一个或多个激励器能够激发所述发声板振动以发出声音;
所述固定框架用于与支撑体连接,所述投影设备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激励器电连接,且用于发出光线至所述光学膜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声板与所述承载体之间能够形成空腔,且所述发声板与所述承载体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所述第一距离阈值是指避免所述发声板发出的声音在形成的空腔内产生能量损耗的距离阈值。
可选地,所述发声板的边缘和所述固定框架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所述第二距离阈值是指所述发声板发出的声音能够沿所述发声板的边缘与所述固定框架的边缘之间的间隙传输时的距离阈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小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类固定件包括多个拉力弹簧,所述发声板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多个拉力弹簧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通孔,每个拉力弹簧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一通孔连接,每个拉力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框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类固定件还包括多个鸡眼扣,所述多个鸡眼扣与所述发声板上的所述多个第一通孔一一对应,每个鸡眼扣包裹对应第一通孔的边缘,每个拉力弹簧的第一端与对应的鸡眼扣连接。
可选地,所述多个拉力弹簧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一拉力弹簧和/或至少两个第二拉力弹簧;
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拉力弹簧中每个第一拉力弹簧所在的直线与所述发声板的一条侧边之间的夹角位于参考夹角范围内,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拉力弹簧中每个第二拉力弹簧所在的直线垂直或平行所述发声板的一条侧边。
可选地,所述光学膜片通过双面胶贴合在所述承载体上。
可选地,所述投影屏幕还包括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激励器一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泡棉胶,所述一个或多个激励器分别通过对应的泡棉胶粘接在所述发声板上。
可选地,所述投影屏幕还包括挂架和弹性垫;
所述固定框架支撑在所述挂架上,且所述弹性垫夹紧在所述挂架与所述固定框架之间,所述挂架用于与所述支撑体连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投影屏幕,所述投影屏幕包括:固定框架、光学膜片、承载体、发声板、一个或多个激励器、第一类固定件和第二类固定件;
所述承载体通过所述第一类固定件与所述固定框架连接,所述光学膜片贴合在所述承载体的第一侧,所述光学膜片用于接收投影设备发出的光线;
所述发声板位于所述承载体的第二侧,所述发声板通过所述第二类固定件与所述固定框架连接,所述固定框架用于与支撑体连接;
所述一个或多个激励器固定在所述发声板上远离所述承载体的一侧,所述一个或多个激励器能够激发所述发声板振动以发出声音,所述一个或多个激励器用于与所述投影设备电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
本申请中,将光学膜片贴合在承载体的第一侧,这样在投影设备发出光线至光学膜片时,光学膜片可以对该光线进行反射,从而在光学膜片上实现画面的投影。另外,由于发声板上固定有与投影设备电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激励器,这样,投影设备可以驱动激励器振动,从而通过激励器带动发声板共同振动,以通过发声板发出声音。由于发声板和承载体均固定在固定框架上,从而可以保证发声板与固定在承载体上的光学膜片处于同一区域,这样可以达到声音从画面发出的效果,避免了画面和声音不统一的情况,提高了投影系统的投影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屏幕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屏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投影屏幕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投影屏幕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投影屏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投影屏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屏幕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投影设备;2:投影屏幕;
21:固定框架;22:光学膜片;23:承载体;24:发声板;25:激励器;26:第一类固定件;27:第二类固定件;28:挂架;
211:内边框;212:外边框;241:第一通孔;251:泡棉胶;271:拉力弹簧;272:鸡眼扣;281:弹性垫;
2711:第一拉力弹簧;2712:第二拉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投影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投影屏幕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投影屏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投影系统包括:投影设备1和投影屏幕2,投影屏幕2包括固定框架21、光学膜片22、承载体23、发声板24、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第一类固定件26和第二类固定件27;承载体23通过第一类固定件26与固定框架21连接,光学膜片22贴合在承载体23的第一侧;发声板24位于承载体23的第二侧,发声板24通过第二类固定件27与固定框架21连接;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固定在发声板24上远离承载体23的一侧,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能够激发发声板24振动以发出声音;固定框架21用于与支撑体连接,投影设备1与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电连接,且用于发出光线至光学膜片22。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光学膜片22贴合在承载体23的第一侧,这样在投影设备1发出光线至光学膜片22时,光学膜片22可以对该光线进行进行反射,从而在光学膜片22上实现画面的投影。另外,由于发声板24上固定有与投影设备1电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这样,投影设备1可以驱动激励器25振动,从而通过激励器25带动发声板24共同振动,以通过发声板24发出声音。由于发声板24和承载体23均固定在固定框架21上,从而可以保证发声板24与固定在承载体23上的光学膜片22处于同一区域,这样可以达到声音从画面发出的效果,避免了画面和声音不统一的情况,提高了投影系统的投影效果。
其中,固定框架21可以为框架式结构,且固定框架21可以为一个带有中空区域的矩形、圆形或其它形状的结构。当然固定框架21也可以为其他非中空的框架结构,只要可以实现承载体23和发声板24的连接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体23的边缘和发声板24的边缘与固定框架21连接,以使承载体23和发声板24的中心区域位于固定框架21的中心区域,以便于可以将光学膜片22贴合在承载体23的中心区域,同时保证发声板24发出的声音可以位于正中心位置。
当然,承载体23和发声板24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固定框架21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比如,固定框架21的中心区域可以设置有支撑架,以将承载体23连接在支撑架第一侧,将发声板24连接在支撑架的第二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膜片22可以通过双面胶贴合在承载体23的第一侧。当然,光学膜片22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贴合在承载体23的第一侧,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体23可以是可以是软质布,也可以是硬质板,只要可以承载光学膜片22,并与固定框架21连接即可。
当承载体23为软质布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类固定件26可以包括多个拉力弹簧271,这样,在通过第一类固定件26固定连接承载体23和固定框架21时,第一类固定件26可以处于拉伸状态,也即是多个拉力弹簧271处于拉伸状态,以凭借自身的弹性拉力将软质布撑开,使软质布张开为平整的伸展状态,并绷紧在固定框架21的中心区域。
示例地,软质布可以是合成布,以保证软质布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从而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处于绷紧状态,且不会发生变形。
此时,由于软质布和光学膜片22相互贴合在一起,因而当软质布向外伸展时,也会对光学膜片22形成向外拉伸,直至光学膜片22伸展至平整的状态。此时,光学膜片22可以保证较好的平整性,使投影在光学膜片22正面的画面和图像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避免投影画面出现歪斜和形变。
另外,当第一类固定件26包括多个拉力弹簧271时,不仅可以起到拉紧软质布的作用,还可以在固定框架21振动时,起到一定的减振和缓冲作用,以避免固定框架21上微小的振动对光学膜片22产生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连接软质布和固定框架21时,投影屏幕2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类固定件26,也即是投影屏幕2可以包括多个拉力弹簧271,软质布的边缘设置有与多个拉力弹簧271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通孔。这样,每个拉力弹簧271的第一端可以连接在对应的第二通孔上,每个拉力弹簧271的第二端可以与固定框架21连接。
其中,多个第二通孔可以绕软质布的边缘均匀布置。示例地,当软质布为矩形形状时,多个第二通孔可以分布在软质布上相对的两条侧边上,也可以分布在软质布的四条侧边上。
进一步地,第一类固定件26还可以包括多个鸡眼扣,多个鸡眼扣与多个第二通孔一一对应,每个鸡眼扣包裹对应的第二通孔的边缘。这样,拉力弹簧271的第一端可以穿过对应的鸡眼扣实现与软质布的连接,以保证拉力弹簧271与软质布之间的作用力能够均匀分布在鸡眼扣上,进而避免软质布因局部受力较大而发生破损。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类固定件26可以包括多个固定螺钉,此时可以使承载体23张紧并平铺在固定框架21上,进而通过多个固定螺钉将承载体23的边缘钉紧在固定框架21上,以实现承载体23与固定框架21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多个固定螺钉具有固定强度高,钉紧效果好,不易产生晃动的优点,因此多个固定螺钉可以牢固并且稳定地将软质布钉紧在固定框架21上。
当承载体23为硬质板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类固定件26可以包括多个固定螺钉,多个固定螺钉沿硬质板的边缘与固定框架21连接。
硬质板的边缘可以设置有与多个固定螺钉一一对应的多个通孔。比如,当硬质板为矩形时,多个通孔可以分布在硬质板的两条相对的侧边,当然也可以分布在硬质板的四条侧边上。
需要说明的是,硬质板较为平整,并且具有一定刚度,从而可以使光学膜片22更加平整地贴合在硬质板上,并且不易发生变形。此时,投影在光学膜片22上的画面不易出现歪斜或形变现象,以保证画面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固定框架21还可以包括内边框211和外边框212,这样可以通过第一类固定件26将承载体23连接在内边框211上,之后可以将外边框212包裹在内边框211上,以便于可以通过外边框212遮挡第一类固定件26,以及第一类固定件26与承载体23的连接点,从而使投影屏幕2更加美观。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通过第二类固定件27将发声板24连接在固定框架21上时,由于发声板24工作时处于振动状态,为了避免发声板24带动固定框架21同步振动,从而产生噪音,第二类固定件27至少可以包括多个弹性件,也即是发声板24与固定框架21之间可以通过多个弹性件实现弹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类固定件27可以包括多个拉力弹簧271,在通过第二类固定件27固定连接发声板24和固定框架21时,第二类固定件27可以处于拉伸状态,也即是多个拉力弹簧271可以处于拉伸状态,以凭借自身的弹性拉力将发声板24拉紧在固定框架21的中心区域。
另外,当第二类固定件27包括多个拉力弹簧271时,不仅可以起到拉紧发声板24的作用,还可以基于多个拉力弹簧271所具有的弹性形变,在发声板24振动时起到一定的减振和缓冲作用,以避免发声板24的振动带动固定框架21发生振动,从而可以减小固定框架21因振动而产生的噪声。
需要说明的是,在连接发声板24和固定框架21时,发声板24的边缘可以设置有与多个拉力弹簧271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通孔241,每个拉力弹簧271的第一端可以与对应的第一通孔241连接,每个拉力弹簧271的第二端可以与固定框架21连接。
其中,多个第一通孔241可以沿发声板24的边缘均匀布置。多个第一通孔241可以在发声板24上相对的两条侧边上均匀布置。
示例的,可以在发声板24上相对的两条侧边上分别对称设置六个第一通孔241。对于任一条侧边上的六个第一通孔241,其中两个第一通孔241可以设置在该任一条侧边的中间位置,剩余四个第一通孔241可以均匀且对称的分布在该任条一侧边的两端。第一通孔241的尺寸设置只要保证拉力弹簧271的第一端可以伸进对应的第一通孔241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拉力弹簧271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一拉力弹簧2711和/或至少两个第二拉力弹簧2712;至少两个第一拉力弹簧2711中每个第一拉力弹簧2711所在的直线与发声板24的一条侧边之间的夹角位于参考夹角范围内,至少两个第二拉力弹簧2712中每个第二拉力弹簧2712所在的直线垂直或平行于发声板24的一条侧边。
其中,参考夹角范围可以是指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范围。这样,第一拉力弹簧2711相对于发声板24的侧边倾斜布置,可以使得第一拉力弹簧2711的拉力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各产生一个分力,从而使得整个发声板24可以在竖直和水平方向均受力,这样,可以只通过至少两个第二拉力弹簧2712将发声板24的上侧和下侧与固定框架21连接,或者将发声板24的左侧和右侧与固定框架21连接,从而可以减少第二拉力弹簧2712的数量。
其中,第一拉力弹簧2711所在的直线与发声板24的一条竖直方向的侧边之间的夹角存在一个最佳值,此最佳值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得知:
Figure BDA0002244451700000081
上述公式中,θ为第一拉力弹簧2711所在的直线与发声板24的一条竖直方向的侧边之间的夹角,X为竖直放置时拉力弹簧271的总长,Y为倾斜放置时拉力弹簧271的总长,L为弹簧原长。
需要说明的是,此角度可以存在±5°的偏差,多个拉力弹簧271可以对称分布在发声板24上相对的两条侧边,从而能够保证发声板24在相背的两个方向上受力平衡,避免拉力弹簧271将发声板24拉歪,或造成发声板24的某片区域受力不均衡,从而发生破损的现象。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通过第二类固定件27连接发声板24和固定框架21时,第二类固定件27还可以包括多个鸡眼扣272,多个鸡眼扣272与发声板24上的多个第一通孔241一一对应,每个鸡眼扣272包裹对应第一通孔241的边缘,每个拉力弹簧271的第一端与对应的鸡眼扣272连接。
这样,拉力弹簧271的第一端可以穿过对应的鸡眼扣272实现与发声板24的连接,以保证拉力弹簧271与发声板24之间的作用力能够均匀分布在鸡眼扣272上,进而避免发声板24因局部受力较大而发生破损。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发声板24发出的声音能够有更好的发生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发声板24与所承载体23之间能够形成空腔,且发声板24与承载体2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
其中,第一距离阈值是指避免发声板24发出的声音在形成的空腔内产生能量损耗的距离阈值。
由于承载体23和光学膜片22的透声性较差,发声板24发出的声音可以沿发声板24与承载体23之间的间隙传播,而在声音沿发声板24与承载体23之间的间隙传播时,发声板24与承载体23之间形成的空腔决定了发声板24的发生效果。
其中,空腔作为一个共振腔,可以使声音在发声板24和承载体23之间来回反射,如果发声板24与承载体23之间的间距大,声音反射过程中经过的路程较长,很容易造成声音的损耗,从而影响发声板24的发生效果。因此,可以调整发声板24与承载体23之间的距离,保证发声板24的发生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和图6所示,由于发声板24通过第二类固定件27与固定框架21固定连接,承载体23通过第一类固定件26与固定框架21固定连接,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固定框架21的内边框211的形状,以调整第一类固定件26和固定框架21的第一连接点与第二类固定件27和固定框架21的第二连接点沿固定框架21的厚度方向的距离,从而保证发声板24与承载体2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
还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合成布和发声板24分别通过第一类固定件26和第二类固定件27连接在固定框架21上,合成布和发声板24的间距不能超过固定框架21的厚度值,因此第一距离阈值可以小于或等于固定框架21的厚度。
示例地,第一距离阈值可以为14mm,也即是发声板24与承载体23之间的距离小于14mm。比如,发声板24与承载体23之间的距离可以为4mm,此时发声板24的传声效果较好。
另外,由于第一距离阈值可以小于固定框架21的厚度,这样在将发声板24和承载体23固定在固定框架21上后,可以避免发声板24与支撑体接触,从而避免发声板24振动时支撑体对发声板24产生的影响。
进一步地,在承载体23与发声板24之间还可以设置弹性连接件,弹性连接件的长度可以与发声板24和支撑体的间距相等,以通过弹性连接件限定承载体23与发声板24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板24的边缘和固定框架21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是指发声板24发出的声音能够沿发声板24的边缘与固定框架21的边缘之间的间隙传输时的距离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声音从发声板24的边缘和固定框架21之间传出,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发声板24与固定框架21之间的间隙距离,以增强发声板24的发生效果。当然,发声板24的边缘和固定框架21之间的最小距离不能过大,否则会使发声板24的面积较大程度减小,直接影响发声板24的发声面积。
示例地,发声板24的长边或者短边的尺寸可以比固定框架21的内腔的长边或者短边的尺寸小12-18mm,也即是,发声板24的边缘与固定框架21之间的距离可以为6-9mm。此时可以假设第二距离阈值为10mm,以保证发声板24的边缘与固定框架2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
由上述说明可知,发声板24与承载体23之间形成空腔间隙,发声板24的边缘与固定框架21之间也存在间隙,声音可以依次经过发声板24与承载体23之间的空腔、发声板24的边缘与固定框架21之间的间隙传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发声板24上设置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均匀阵列分布,这样声音可以透过多个通孔传递出来。这样,声音不光可以依次经过发声板24与承载体23之间的空腔、发声板24的边缘与固定框架21之间的间隙传出,而且可以直接从发声板24上的多个通孔直接传出,此时声音具有多条传输通道,从而可以增强发声板24的发生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可以弹性连接发声板24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投影屏幕2还可以包括与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一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泡棉胶251(图中未示出),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分别通过对应的泡棉胶251粘接在发声板24上。
激励器25在工作时,需要在发声板24的法向方向上做往复运动,同时激励器25在靠近发声板24时可以将声波传递给发声板24,另发声板24的整个板面共同振动。由于泡棉胶251具有一定弹性,所以可以保证粘接激励器25的同时使激励器25实现在发声板24的法向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投影屏幕2还包括挂架28和弹性垫281(图中未示出),固定框架21支撑在挂架28上,且弹性垫281夹紧在挂架28与固定框架21之间,挂架28用于与支撑体连接。
这样,可以通过挂架28对固定框架21的支撑,以及挂架28与支撑体的连接,实现将固定框架21支撑在支撑体上,进而实现将投影屏幕2支撑在支撑体上。另外,夹紧在挂架28与固定框架21之间的弹性垫281可以有效防止固定框架21的振动带来的异响,并且可以避免挂架28与固定框架21之间刚性接触引起的摩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挂架28可以为三段弯折的折弯挂架28,挂架28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连接段,第一段与连接段的第一端垂直连接,第二段与连接段的第二端垂直连接,并且第一段与第二段分别朝向连接段的两侧。
这样,在通过挂架28支撑固定框架21时,挂架28的第一段可以沿固定框架21与发声板24之间的间隙伸入固定框架21,且使第一段上远离连接段的一端朝上,第二段上远离连接段的一端朝下,这样在挂架28的第二段与支撑体连接后,可以通过挂架28的连接段对固定框架21形成支撑,以实现支撑体对固定框架21的支撑。
这样,由于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有一个垂直于两者的连接段,从而限定了挂架28的第二段和发声板24之间距离,也即是限定了发声板24与支撑体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了挂架28和支撑体与发声板24之间的接触和摩擦,避免了异响的产生。
相应地,弹性垫281可以为“L”型的两段式折弯弹性垫281,弹性垫281的第一段贴紧在挂架28的第一段上,弹性垫281的第二段贴紧在挂架28的连接段上,这样,弹性垫281能够夹紧在挂架28与固定框架21之间。
示例地,弹性垫281可以是泡棉材质,以保证弹性垫281具有减振和缓冲作用。
综上所述,设置有发声板24的投影屏幕2兼具画面显示和声音播放的双重物理功能,投影系统不再需要使用传统扬声器,这种发声板24和光学膜片22结合使用的方式,可以达到EVS(Excited Voicing Screen:激音屏)的效果。而固定在发声板24上的多个激励器25可以在不同位置激励发声板24,以使发声板24可以发出立体声弯曲声波。
需要说明的是,激励器25驱动发声板24发声的方式具有多方面的优良性能。在音色方面,其发声板24的振幅为微米级小振幅,失真小且具有极好的瞬态响应,声音还原度高,并且有合适的力度、较高的清晰度和良好的空间深度,因而发声板24可以传出更加真实的乐器的声音或人声等。在声音传播方面,发声板24为面生源,具有均匀的声场,并且可以360度立体发声,其声压级随距离变化较慢,即使是很小的声音,也可以传播到更远的位置。在音频方面,发声板24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及其宽广,使得最接近屏幕的听众不会遭受近距离声压的冲击,不会感觉过于吵闹,当听众在远处时依然可以听得清楚,在任意位置聆听均可获得相同音质的声音;当听众从屏幕的侧方移至屏幕正对位置处,听众所听到的高低音也不会有明显变化,同样不会有音量变小,音场收缩的感觉,甚至屏幕受到相当程度的遮挡,也不至于对音质产生明显影响。
因此,当发声板24发出的声音伴随着图像发出时,可以带给用户强大的视听体验。另外,投影屏幕2呈薄板型屏幕,体积小、重量轻,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观感。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光学膜片贴合在承载体的第一侧,这样,在投影设备发出光线至光学膜片时,光学膜片可以对该光线进行进行反射,从而在光学膜片上实现画面的投影。另外,由于发声板上固定有与投影设备电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激励器,这样,投影设备可以驱动激励器振动,从而通过激励器带动发声板共同振动,以通过发声板发出声音。由于发声板和承载体均固定在固定框架上,从而可以保证发声板与固定在承载体上的光学膜片处于同一区域,这样可以达到声音从画面发出的效果,避免了画面和声音不统一的情况,提高了投影系统的投影效果。发声板与承载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并且发声板与固定框架之间也有一定间距,发声板产生的声音可以更加完整地传播出去。第一类固定件和第二类固定件均有紧固和减振的作用,可以使投影屏幕呈现更加清晰的画面,并且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
图2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投影屏幕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投影屏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投影屏幕包括:固定框架21、光学膜片22、承载体23、发声板24、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第一类固定件26和第二类固定件27;承载体23通过第一类固定件26与固定框架21连接,光学膜片22贴合在承载体23的第一侧,光学膜片22用于接收投影设备1发出的光线;发声板24位于承载体23的第二侧,发声板24通过第二类固定件27与固定框架21连接,固定框架21用于与支撑体连接;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固定在发声板24上远离承载体23的一侧,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能够激发发声板24振动以发出声音,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用于与投影设备1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固定框架、光学膜片、承载体、发声板、一个或多个激励器、第一类固定件和第二类固定件的结构可以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固定框架、光学膜片、承载体、发声板、一个或多个激励器、第一类固定件和第二类固定件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光学膜片贴合在承载体的第一侧,这样,在投影设备发出光线至光学膜片时,光学膜片可以对该光线进行进行反射,从而在光学膜片上实现画面的投影。另外,由于发声板上固定有与投影设备电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激励器,这样,投影设备可以驱动激励器振动,从而通过激励器带动发声板共同振动,以通过发声板发出声音。由于发声板和承载体均固定在固定框架上,从而可以保证发声板与固定在承载体上的光学膜片处于同一区域,这样可以达到声音从画面发出的效果,避免了画面和声音不统一的情况,提高了投影系统的投影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说明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系统包括:投影设备(1)和投影屏幕(2),所述投影屏幕(2)包括固定框架(21)、光学膜片(22)、承载体(23)、发声板(24)、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第一类固定件(26)和第二类固定件(27);
所述承载体(23)通过所述第一类固定件(26)与所述固定框架(21)连接,所述光学膜片(22)贴合在所述承载体(23)的第一侧;
所述发声板(24)位于所述承载体(23)的第二侧,所述发声板(24)通过所述第二类固定件(27)与所述固定框架(21)连接;
所述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固定在所述发声板(24)上远离所述承载体(23)的一侧,所述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能够激发所述发声板(24)振动以发出声音;
所述固定框架(21)用于与支撑体连接,所述投影设备(1)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电连接,且用于发出光线至所述光学膜片(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板(24)与所述承载体(23)之间能够形成空腔,且所述发声板(24)与所述承载体(2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所述第一距离阈值是指避免所述发声板(24)发出的声音在形成的空腔内产生能量损耗的距离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板(24)的边缘和所述固定框架(21)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所述第二距离阈值是指所述发声板(24)发出的声音能够沿所述发声板(24)的边缘与所述固定框架(21)的边缘之间的间隙传输时的距离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小于所述固定框架(21)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固定件(27)包括多个拉力弹簧(271),所述发声板(24)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多个拉力弹簧(271)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通孔(241),每个拉力弹簧(271)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一通孔(241)连接,每个拉力弹簧(271)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框架(2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固定件(27)还包括多个鸡眼扣(272),所述多个鸡眼扣(272)与所述发声板(24)上的所述多个第一通孔(241)一一对应,每个鸡眼扣(272)包裹对应第一通孔(241)的边缘,每个拉力弹簧(271)的第一端与对应的鸡眼扣(27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拉力弹簧(271)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一拉力弹簧(2711)和/或至少两个第二拉力弹簧(2712);
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拉力弹簧(2711)中每个第一拉力弹簧(2711)所在的直线与所述发声板(24)的一条侧边之间的夹角位于参考夹角范围内,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拉力弹簧(2712)中每个第二拉力弹簧(2712)所在的直线垂直或平行所述发声板(24)的一条侧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22)通过双面胶贴合在所述承载体(2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屏幕(2)还包括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一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泡棉胶(251),所述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分别通过对应的泡棉胶(251)粘接在所述发声板(2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屏幕(2)还包括挂架(28)和弹性垫(281);
所述固定框架(21)支撑在所述挂架(28)上,且所述弹性垫(281)夹紧在所述挂架(28)与所述固定框架(21)之间,所述挂架(28)用于与所述支撑体连接。
11.一种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屏幕包括:固定框架(21)、光学膜片(22)、承载体(23)、发声板(24)、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第一类固定件(26)和第二类固定件(27);
所述承载体(23)通过所述第一类固定件(26)与所述固定框架(21)连接,所述光学膜片(22)贴合在所述承载体(23)的第一侧,所述光学膜片(22)用于接收投影设备(1)发出的光线;
所述发声板(24)位于所述承载体(23)的第二侧,所述发声板(24)通过所述第二类固定件(27)与所述固定框架(21)连接,所述固定框架(21)用于与支撑体连接;
所述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固定在所述发声板(24)上远离所述承载体(23)的一侧,所述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能够激发所述发声板(24)振动以发出声音,所述一个或多个激励器(25)用于与所述投影设备(1)电连接。
CN201911011889.2A 2019-09-20 2019-10-23 投影系统及投影屏幕 Pending CN1126310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929964 2019-09-20
CN201910892996 2019-09-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1062A true CN112631062A (zh) 2021-04-09

Family

ID=712600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11889.2A Pending CN112631062A (zh) 2019-09-20 2019-10-23 投影系统及投影屏幕
CN201921786737.5U Active CN210835571U (zh) 2019-09-20 2019-10-23 投影系统及投影屏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86737.5U Active CN210835571U (zh) 2019-09-20 2019-10-23 投影系统及投影屏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263106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8748B (zh) * 2020-11-09 2023-08-04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屏及投影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5571U (zh) 202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51330B2 (ja) フラットパネルスピーカおよび表示装置
CN215956626U (zh) 显示装置及可发声屏幕
CN211086905U (zh) 投影系统及投影屏幕
US11503410B2 (en) Display modu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display module
JP3599699B2 (ja) フラットスピーカー
CN112099298B (zh) 显示装置、发声基板以及投影屏幕
CN215187358U (zh) 显示装置及电磁激励器
CN217467421U (zh) 显示设备
KR20210038061A (ko) 유리 가진용 익사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JP3762400B2 (ja) フラットパネルスピーカー
CN210835571U (zh) 投影系统及投影屏幕
CN112584288B (zh) 发声板及投影屏幕
CN112543398B (zh) 发声板及投影屏幕
JP2001136594A (ja) 音響放射体
CN213342672U (zh) 显示装置
CN213342673U (zh) 显示装置及可发声oled屏幕
CN112782928A (zh) 投影系统及投影屏幕
JP2005223410A (ja) 超指向性スピーカ、プロジェクタ、及び携帯情報端末
CN114500896B (zh) 显示设备
CN114089590B (zh) 投影屏幕及激光投影系统
US20240004228A1 (en) Display device, exciter, and audio signal playback method
CN213846884U (zh) 发声屏幕及激光投影系统
WO2022152301A1 (zh) 发声屏幕及激光投影系统
CN112383763B (zh) 投影屏幕及激光投影系统
CN116848837A (zh) 一种显示装置、激励器及音频信号播放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