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20286B - 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20286B
CN112620286B CN202010500854.1A CN202010500854A CN112620286B CN 112620286 B CN112620286 B CN 112620286B CN 202010500854 A CN202010500854 A CN 202010500854A CN 112620286 B CN112620286 B CN 1126202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ow
flow guide
chamber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008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20286A (zh
Inventor
王锦堂
黄彦文
邱毓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rle Autom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rle Automa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0911776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I734497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Mirle Automa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Mirle Automati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620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20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20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202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5/00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DFLUID DYNAMICS, i.e. METHODS OR MEANS FOR INFLUENCING THE FLOW OF GASES OR LIQUIDS
    • F15D1/00Influencing flow of fluids
    • F15D1/0005Baffle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clones (AREA)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包含形成有气流通道的一筒体、及安装于所述气流通道内的一导流件。所述筒体形成有分别位于所述气流通道起始端与终端的一长形进气区与一排气口。所述气流通道定义有位于所述导流件相反侧的一导流室与一气旋室、及连通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气旋室的至少一个导流间隙。所述气旋室的容积为所述导流室与气旋室的容积总和的35%~95%。在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气旋室之间且涵盖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一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面积为所述筒体在所述纵向剖面的一围绕面积的1%~35%。据此,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能够在使用时,有效地提升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流场均匀性,进而具备较佳的运作效能。

Description

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排风装置的结构已趋于成熟,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也逐渐地忽视现有排风装置的结构改良,进而导致现有排风装置的运作效能面临瓶颈而难以进一步地提升。于是,本发明人认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科学原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其能有效地改善现有排风装置所可能产生的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工业设备,其包括:一制程机器,其一侧形成有一开口;以及一气旋式排风装置,安装于制程机器的开口,并且气旋式排风装置包括:一筒体,呈长形且定义有一长轴方向,筒体包围形成有一气流通道,筒体沿着长轴方向形成有位于气流通道起始端的一长形进气区,并且筒体形成有位于气流通道终端的一排气口;一导流件,安装于气流通道内;及一隔板,位于气流通道内并连接导流件与筒体;其中,气流通道定义有:一导流室,位于导流件与长形进气区之间;一气旋室,位于导流件远离导流室的一侧;其中,气旋室的容积为导流室与气旋室的容积总和的35%~95%;至少一个导流间隙,沿导流件的一长度方向而形成于导流件、并连通导流室与气旋室;其中,在导流室与气旋室之间且涵盖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一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面积为筒体在纵向剖面的一围绕面积的1%~35%;及一集气室,连通于气旋室与排气口、且通过隔板而与导流室隔离;其中,气旋式排风装置能用来供制程机器内部的一气流穿过开口与长形进气区而进入气流通道,并且导流件能用来导引气流穿过至少一个导流间隙而于气旋室内形成朝向集气室呈螺旋状流动的至少一个气旋。
优选地,导流件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长轴方向,并且气旋室的容积为导流室与气旋室的容积总和的40%~75%。
优选地,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面积为筒体在纵向剖面的围绕面积的3%~7%。
优选地,于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导流间隙于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宽度与及不大于第一宽度的一第二宽度,并且至少一个导流间隙任一处的宽度不大于第一宽度,而第一宽度为第二宽度的1~15倍。
优选地,于纵向剖面中,第一宽度为第二宽度的1~8倍。
优选地,于纵向剖面中,具有第一宽度的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一区域远离排气口,而具有第二宽度的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一区域邻近排气口。
优选地,于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宽度由远离排气口朝向排气口呈渐缩状,用以使穿过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气流的速度由远离排气口朝向排气口渐增。
优选地,导流件在远离排气口的部位形成有一导风口,并且导风口正投影于纵向剖面的一投影面积,其小于筒体在纵向剖面的围绕面积的16%。
优选地,导风口的投影面积小于筒体在纵向剖面的围绕面积的5%。
优选地,导流件包含有面向长形进气区的两个导流面,并且两个导流面之间的距离自邻近长形进气区朝远离长形进气区的一方向呈渐增状。
优选地,两个导流面形成有介于30度至180度的一夹角,并且位于两个导流面相反侧的导流件部位呈凹陷状,用以供至少一个气旋形成。
优选地,任一个导流面与长形进气区相夹而形成的一导流角,其等同于另一个导流面与长形进气区相夹而形成的一导流角。
优选地,在垂直长轴方向的气流通道的一横向剖面中,导流件与长形进气区相夹有介于0度~75度的至少一个导流角。
优选地,至少一个导流角进一步限定为0度~60度。
优选地,长形进气区包含有多个进气孔;导流件沿一投影方向朝向长形进气区正投影所形成的一投影区域,其覆盖多个进气孔的至少70%。
优选地,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数量进一步限定为两个,并且多个进气孔中的部分进气孔的位置沿着投影方向对应于两个导流间隙。
优选地,气旋式排风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排风扇,并且排风扇安装于筒体的排气口,用以于排气口形成负压。
优选地,长形进气区沿着长轴方向的一长度为至少0.5公尺,并且筒体仅以长形进气区与排气口来供一气体进出气流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也公开一种气旋式排风装置,其包括:一筒体,呈长形且定义有一长轴方向,筒体包围形成有一气流通道,筒体沿着长轴方向形成有位于气流通道起始端的一长形进气区,并且筒体形成有位于气流通道终端的一排气口;以及一导流件,安装于气流通道内;其中,气流通道定义有:一导流室,位于导流件与长形进气区之间;一气旋室,位于导流件远离导流室的一侧;其中,气旋室的容积为导流室与气旋室的容积总和的35%~95%;及至少一个导流间隙,沿导流件的一长度方向而形成于导流件、并连通导流室与气旋室;其中,在导流室与气旋室之间且涵盖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一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面积为筒体在纵向剖面的一围绕面积的1%~35%。
优选地,导流件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长轴方向,并且气旋室的容积为导流室与气旋室的容积总和的40%~75%。
优选地,至少一个导流间隙的面积为筒体在纵向剖面的围绕面积的3%~7%。
优选地,于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导流间隙于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宽度与及不大于第一宽度的一第二宽度,并且至少一个导流间隙任一处的宽度不大于第一宽度,而第一宽度为第二宽度的1~15倍。
优选地,导流件在远离排气口的部位形成有一导风口,并且导风口正投影于纵向剖面的一投影面积,其小于筒体在纵向剖面的围绕面积的16%。
优选地,在垂直长轴方向的气流通道的一横向剖面中,导流件与长形进气区相夹有介于0度~75度的至少一个导流角。
优选地,导流件包含有面向长形进气区的两个导流面,并且两个导流面之间的距离自邻近长形进气区朝远离长形进气区的一方向呈渐增状;其中,在垂直长轴方向的气流通道的一横向剖面中,每个导流面是与长形进气区相夹而形成介于0度~60度的一导流角,并且两个导流角的角度相同。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其在有限的构件之下,通过改良所述气旋室的容积比例及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面积比例,据以使得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能够在使用时,有效地提升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流场均匀性,进而具备较佳的运作效能(如:排尘效能提升、负压分布均匀)。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工业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气旋式排风装置的立体示意图(省略排风扇)。
图3为图2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图4沿剖线V-V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4的部位VI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沿剖线VII-VII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气旋式排风装置的横向剖面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气旋式排风装置的横向剖面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气旋式排风装置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气旋式排风装置的横向剖面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气旋式排风装置的横向剖面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气旋式排风装置的横向剖面示意图(三)。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气旋式排风装置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气旋式排风装置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公开有关“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本发明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发明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发明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组件或者信号,但这些组件或者信号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工业设备,其包含有一制程机器200以及安装于所述制程机器200的两个气旋式排风装置100。其中,所述制程机器200的相反两侧各形成有一开口201,并且两个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100分别安装于所述制程机器200的两个所述开口201,但本发明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在本发明未绘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制程机器200可以在其一侧形成有一开口201,所述工业设备包含有安装于所述制程机器200的所述开口201的一个气旋式排风装置100。
需额外说明的是,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100于本实施例中是以搭配于所述制程机器200来说明,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在本发明未绘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100可以单独地应用(如:贩卖)或是搭配其他装置使用;也就是说,所述制程机器200的种类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而加以改变。以下将先说明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100的各个组件,而后再适时介绍各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100包含有一筒体1、安装于所述筒体1内的一导流件2与一隔板3、及安装于所述筒体1外的一排风扇4。其中,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100于本实施例中能通过上述各组件的结构设计与配置,而有效地提升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100的排尘效能,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在本发明未绘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100的所述隔板3与所述排风扇4也可以省略或是以其他构件取代。
所述筒体1呈长形且定义有一长轴方向L,并且所述筒体1包围形成有一气流通道11。其中,所述筒体1沿着所述长轴方向L形成有位于所述气流通道11起始端的一长形进气区12,并且所述筒体1形成有位于所述气流通道11终端的一排气口13。
需说明的是,所述筒体1的所述长轴方向L于本实施例中是以呈直线状来说明,但其可依据设计需求而加以调整变化,并不以上述为限。举例来说,在本发明未绘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筒体1的所述长轴方向L也可以是呈曲线状。
更详细地说,所述长形进气区12沿着所述长轴方向L的一长度L12于本实施例中为至少0.5公尺,并且所述长形进气区12包含有多个进气孔121,而所述筒体1仅以所述长形进气区12与所述排气口13来供一气体进出所述气流通道11。其中,所述排风扇4安装于所述筒体1的所述排气口13,用以于所述排气口13形成负压,进而利于所述气体自所述排气口13流出所述气流通道11。
所述导流件2与所述隔板3安装于所述气流通道11内,并且所述隔板3连接所述导流件2与所述筒体1,而上述导流件2呈长形且其长度方向较佳是平行于所述筒体1的所述长轴方向L,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在本发明未绘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2的长度方向也可以依据设计需求而与所述筒体1的长轴方向L相夹有一锐角(如:小于5度)。
进一步地说,所述气流通道11(通过上述导流件2与隔板3相对于所述筒体1的配置)定义有分别位于所述导流件2相反两侧的一导流室111与一气旋室112、连通所述导流室111与所述气旋室112的两个导流间隙113、及连通于所述气旋室112与所述排气口13的一集气室114。其中,所述导流间隙113的数量于图3中所示的导流件2之中是以两个来说明,但本发明不受限于此。
其中,所述导流室111位于所述导流件2与所述长形进气区12之间,所述气旋室112位于所述导流件2远离所述导流室111的一侧,两个所述导流间隙113沿所述导流件2的长度方向而分别形成于所述导流件2的相反两侧,所述集气室114通过所述隔板3而与所述导流室111隔离。
据此,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100能用来供所述制程机器200内部的一气流F穿过所述开口201与所述长形进气区12而进入所述气流通道11,并且所述导流件2能用来导引所述气流F穿过任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而于所述气旋室112内形成朝向所述集气室114(或所述排气口13)呈螺旋状流动的至少一个气旋C(如:图4和图5)。
此外,在本发明未绘示的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100未设有所述隔板3时,所述气流通道11内则未形成上述集气室114,而所述导流件2则是用来导引所述气流F穿过任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而于所述气旋室112内形成朝向所述排气口13呈螺旋状流动的至少一个气旋C。
需说明的是,如图4至图7所示,为使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100能够在其内部有效地形成呈螺旋状流动的至少一个所述气旋C,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100的结构设计需使所述气旋室112的容积为所述导流室111与所述气旋室112的容积总和的35%~95%,并在所述导流室111与所述气旋室112之间且涵盖两个所述导流间隙113的一纵向剖面中,使两个所述导流间隙113的面积为所述筒体1在所述纵向剖面的一围绕面积的1%~35%。
据此,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工业设备(或气旋式排风装置100)能在有限的构件之下,通过改良所述气旋室112的容积比例及两个所述导流间隙113的面积比例,据以使得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100能够在使用时,有效地提升所述气流通道11内的流场均匀性,进而具备较佳的运作效能(如:排尘效能提升、负压分布均匀)。
换个角度来说,在符合上述气旋室112的容积比例及所述导流间隙113的面积比例,以使所述工业设备(或气旋式排风装置100)能够实现提升所述气流通道11内的流场均匀性的前提下,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100的组件外形与材质可以依据设计需求而加以调整变化。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气旋式排风装置100可以包含有众多不同的实施形态,因而在本实施例中难以逐个叙明,所以本实施例仅以能够进一步提升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100的运作效能(如:流场均匀性、排尘效能、或负压分布均匀性)的形态作一介绍(如: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100的各个构件较佳是能够符合下述的至少部分技术特征),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在本发明未绘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100可以是不符合下述所有技术特征或是仅符合其中至少一个技术特征。
具体来说,所述气旋室112的所述容积可以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导流室111与所述气旋室112的所述容积总和的40%~75%;而在所述纵向剖面中,两个所述导流间隙113的所述面积则可以限定为所述筒体1在所述纵向剖面的所述围绕面积的3%~7%。
如图7所示,于所述纵向剖面中,任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于所述长轴方向L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宽度W1与及不大于所述第一宽度W1的一第二宽度W2,并且任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任一处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宽度W1,而所述第一宽度W1为所述第二宽度W2的1~15倍(较佳为,所述第一宽度W1为所述第二宽度W2的1~8倍)。此外,所述第二宽度W2也可以是趋近于零,所以第一宽度W1可以是所述的二宽度W2的15倍以上。进一步地说,于所述纵向剖面中,具有所述第一宽度W1的任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的一区域远离所述排气口13,而具有所述第二宽度W2的任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的一区域邻近所述排气口13。
换个角度来说,于所述纵向剖面中,任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的宽度由远离所述排气口13朝向所述排气口13呈渐缩状,用以使穿过任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的所述气流F的速度由远离所述排气口13朝向所述排气口13渐增,据以利于所述气旋C的形成,且使所述气旋室112在所述长轴方向L上的负压能够分布较为均匀,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在本发明未绘示的其他实施例中,任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的宽度由远离所述排气口13朝向所述排气口13为大致等宽。
请参阅图5所示,其为垂直所述长轴方向L的一横向剖面,所述导流件2沿(垂直所述长轴方向L的)一投影方向朝向所述长形进气区12正投影所形成的一投影区域,其覆盖多个所述进气孔121的至少70%,据以使得经由所述进气孔121进入所述导流室111的气流F能够有效地被所述导流件2所引导。
再者,如图4至图7所示,多个所述进气孔121中的部分所述进气孔121的位置沿着所述投影方向对应于两个所述导流间隙113,据以使得经由所述进气孔121进入所述导流室111的气流F在穿过两个所述导流间隙113而流入所述气旋室112之前,所述气流F能够流经过所述导流室111的大部分区域,据以有效地降低气流F于所述导流室111产生死点的区域范围。
更详细地说,所述导流件2于本实施例中包含有面向所述长形进气区12的两个导流面21,并且两个所述导流面21之间的距离自邻近所述长形进气区12朝远离所述长形进气区12的一方向呈渐增状。其中,两个所述导流面21形成有介于30度至180度的一夹角α21,而上述夹角α21较佳是介于60度~180度,并且位于两个所述导流面21相反侧的所述导流件2部位呈凹陷状,据以利于至少一个所述气旋C形成,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在本发明未绘示的其他实施例中,位于两个所述导流面21相反侧的所述导流件2部位也可以依据设计需求而呈平面状或突出状。
换个角度来看,任一个所述导流面21与所述长形进气区12相夹而形成的一导流角α2,其等同于另一个所述导流面21与所述长形进气区12相夹而形成的一导流角α2。其中,任一个所述导流角α2较佳是介于0度~60度,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此外,所述导流件2在远离所述排气口13的部位还可以形成有一导风口22,并且所述导风口22正投影于所述纵向剖面的一投影面积,其小于所述筒体1在所述纵向剖面的所述围绕面积的16%。其中,所述导风口22的所述投影面积较佳是小于所述筒体1在所述纵向剖面的所述围绕面积的5%。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8至图10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一,所以两个实施例的相同处不再加以赘述(相同处请适时参阅上述实施例一),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差异大致说明如下: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2为长条状的平坦板体(相当于实施例一中的所述夹角α21为180度),并且所述导流件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筒体1的长轴方向L。再者,于垂直所述长轴方向L的所述气流通道11的一横向剖面中,所述导流件2与所述长形进气区12相夹有介于0度~75度的一导流角α2。其中,所述导流角α2较佳是限定为介于0度~60度。
而依据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技术内容可得知:于所述横向剖面中,所述导流件2与所述长形进气区12可以是相夹有介于0度~75度的至少一个导流角α2,并且至少一个所述导流角α2较佳是限定为介于0度~60度。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1至图14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类似于实施例一和二,所以上述实施例的相同处不再加以赘述(相同处请适时参阅上述实施例一和二),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和二的差异大致说明如下: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2也可以依据设计需求而形成仅具备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并且所述导流间隙113的位置较佳是位于所述导流件2的中央处且沿其长度方向延伸所形成,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在本发明未绘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间隙113可以是形成于所述导流件2的一侧缘与所述筒体1之间。
而依据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可得知,所述导流间隙113的数量可以是至少一个,并且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较佳是符合实施例一所载的技术特征。也就是说,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连通所述导流室111与所述气旋室112,并且所述导流件2能用来导引所述气流F穿过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而于所述气旋室112内形成朝向所述集气室114(或所述排气口13)呈螺旋状流动的至少一个气旋C。再者,于所述导流室111与所述气旋室112之间且涵盖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的一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的面积为所述筒体1在所述纵向剖面的一围绕面积的1%~35%(较佳为3%~7%)。
于所述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于所述长轴方向L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宽度W1与及不大于所述第一宽度W1的一第二宽度W2,并且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任一处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宽度W1,而所述第一宽度W1为所述第二宽度W2的1~15倍(较佳为1~8倍)。其中,具有所述第一宽度W1的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的一区域远离所述排气口13,而具有所述第二宽度W2的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的一区域邻近所述排气口13。换个角度来说,于所述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的宽度由远离所述排气口13朝向所述排气口13呈渐缩状,用以使穿过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113的所述气流F的速度由远离所述排气口13朝向所述排气口13渐增。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5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本实施例类似于实施例一至三,所以上述实施例的相同处不再加以赘述(相同处请适时参阅上述实施例一至三),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至三的差异大致说明如下: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2也可以依据设计需求而形成有三个所述导流间隙113,并且三个所述导流间隙113的位置较佳是分别位于所述导流件2的中央及其两侧处且沿其长度方向延伸所形成。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其在有限的构件之下,通过改良所述气旋室的容积比例及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面积比例,据以使得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能够在使用时,有效地提升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流场均匀性,进而具备较佳的运作效能(如:排尘效能提升、负压分布均匀)。
再者,在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之中,所述导流间隙的宽度可以由远离所述排气口朝向所述排气口呈渐缩状,用以使穿过所述导流间隙的所述气流的速度由远离所述排气口朝向所述排气口渐增,据以利于所述气旋的形成。进一步地说,所述导流件的两个所述导流面可以形成有夹角,而位于两个所述导流面相反侧的所述导流件部位呈凹陷状,据以利于至少一个所述气旋形成。
另,在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之中,所述导流件朝向所述长形进气区正投影所形成的投影区域,其覆盖多个所述进气孔的至少70%,据以使得经由所述进气孔进入所述导流室的气流能够有效地被所述导流件所引导。
又,在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之中,多个所述进气孔中的部分所述进气孔的位置沿着所述投影方向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据以使得经由所述进气孔进入所述导流室的气流在穿过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而流入所述气旋室之前,所述气流能够流经过所述导流室的大部分区域,据以有效地降低气流于所述导流室产生死点的区域范围。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用于排风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设备包括:
一制程机器,其一侧形成有一开口;以及
一气旋式排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制程机器的所述开口,并且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包括:
一筒体,呈长形且定义有一长轴方向,所述筒体包围形成有一气流通道,所述筒体沿着所述长轴方向形成有位于所述气流通道起始端的一长形进气区,并且所述筒体形成有位于所述气流通道终端的一排气口;
一导流件,安装于所述气流通道内;及
一隔板,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并连接所述导流件与所述筒体;其中,所述气流通道定义有:
一导流室,位于所述导流件与所述长形进气区之间;
一气旋室,位于所述导流件远离所述导流室的一侧;其中,所述气旋室的容积为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气旋室的容积总和的35%~95%;
至少一个导流间隙,沿所述导流件的一长度方向而形成于所述导流件与所述筒体之间、并连通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气旋室;其中,在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气旋室之间且涵盖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一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面积为所述筒体在所述纵向剖面的一围绕面积的1%~35%;及
一集气室,连通于所述气旋室与所述排气口、且通过所述隔板而与所述导流室隔离;
其中,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能用来供所述制程机器内部的一气流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长形进气区而进入所述气流通道,并且所述导流件能用来导引所述气流穿过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而于所述气旋室内形成朝向所述集气室呈螺旋状流动的至少一个气旋;
其中,于所述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于所述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宽度以及不大于所述第一宽度的一第二宽度,并且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任一处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宽度,而所述第一宽度为所述第二宽度的1~15倍;
于所述纵向剖面中,具有所述第一宽度的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一区域远离所述排气口,而具有所述第二宽度的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一区域邻近所述排气口。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风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旋室的所述容积为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气旋室的所述容积总和的40%~75%。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风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所述面积为所述筒体在所述纵向剖面的所述围绕面积的3%~7%。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风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纵向剖面中,所述第一宽度为所述第二宽度的1~8倍。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风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宽度由远离所述排气口朝向所述排气口呈渐缩状,用以使穿过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所述气流的速度由远离所述排气口朝向所述排气口渐增。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风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在远离所述排气口的部位形成有一导风口,并且所述导风口正投影于所述纵向剖面的一投影面积,其小于所述筒体在所述纵向剖面的所述围绕面积的16%。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排风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口的所述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筒体在所述纵向剖面的所述围绕面积的5%。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风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含有面向所述长形进气区的两个导流面,并且两个所述导流面之间的距离自邻近所述长形进气区朝远离所述长形进气区的一方向呈渐增状。
9.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排风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流面形成有介于30度至180度的一夹角,并且位于两个所述导流面相反侧的所述导流件部位呈凹陷状,用以供至少一个所述气旋形成。
10.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排风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任一个所述导流面与所述长形进气区相夹而形成的一导流角,其等同于另一个所述导流面与所述长形进气区相夹而形成的一导流角。
11.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风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垂直所述长轴方向的所述气流通道的一横向剖面中,所述导流件与所述长形进气区相夹有介于0度~75度的至少一个导流角。
12.依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排风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导流角进一步限定为0度~60度。
1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风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进气区包含有多个进气孔;所述导流件沿一投影方向朝向所述长形进气区正投影所形成的一投影区域,其覆盖多个所述进气孔的至少70%。
14.依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排风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数量进一步限定为两个,并且多个所述进气孔中的部分所述进气孔的位置沿着所述投影方向对应于两个所述导流间隙。
1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风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排风扇,并且所述排风扇安装于所述筒体的所述排气口,用以于所述排气口形成负压。
1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风的工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进气区沿着所述长轴方向的一长度为至少0.5公尺,并且所述筒体仅以所述长形进气区与所述排气口来供一气体进出所述气流通道。
17.一种气旋式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旋式排风装置包括:
一筒体,呈长形且定义有一长轴方向,所述筒体包围形成有一气流通道,所述筒体沿着所述长轴方向形成有位于所述气流通道起始端的一长形进气区,并且所述筒体形成有位于所述气流通道终端的一排气口;以及
一导流件,安装于所述气流通道内;其中,所述气流通道定义有:
一导流室,位于所述导流件与所述长形进气区之间;
一气旋室,位于所述导流件远离所述导流室的一侧;其中,所述气旋室的容积为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气旋室的容积总和的35%~95%;及
至少一个导流间隙,沿所述导流件的一长度方向而形成于所述导流件与所述筒体之间、并连通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气旋室;其中,在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气旋室之间且涵盖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一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面积为所述筒体在所述纵向剖面的一围绕面积的1%~35%;
其中,于所述纵向剖面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于所述长轴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宽度以及不大于所述第一宽度的一第二宽度,并且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任一处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宽度,而所述第一宽度为所述第二宽度的1~15倍;
于所述纵向剖面中,具有所述第一宽度的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一区域远离所述排气口,而具有所述第二宽度的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一区域邻近所述排气口。
18.依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旋式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旋室的所述容积为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气旋室的所述容积总和的40%~75%。
19.依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旋式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间隙的所述面积为所述筒体在所述纵向剖面的所述围绕面积的3%~7%。
20.依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旋式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在远离所述排气口的部位形成有一导风口,并且所述导风口正投影于所述纵向剖面的一投影面积,其小于所述筒体在所述纵向剖面的所述围绕面积的16%。
21.依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旋式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所述长轴方向的所述气流通道的一横向剖面中,所述导流件与所述长形进气区相夹有介于0度~75度的至少一个导流角。
22.依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旋式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含有面向所述长形进气区的两个导流面,并且两个所述导流面之间的距离自邻近所述长形进气区朝远离所述长形进气区的一方向呈渐增状;其中,在垂直所述长轴方向的所述气流通道的一横向剖面中,每个所述导流面是与所述长形进气区相夹而形成介于0度~60度的一导流角,并且两个所述导流角的角度相同。
CN202010500854.1A 2019-10-08 2020-06-04 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 Active CN1126202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912088P 2019-10-08 2019-10-08
US62/912,088 2019-10-08
TW109117763A TWI734497B (zh) 2019-10-08 2020-05-28 工業設備及氣旋式排風裝置
TW109117763 2020-05-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20286A CN112620286A (zh) 2021-04-09
CN112620286B true CN112620286B (zh) 2023-03-14

Family

ID=75300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0854.1A Active CN112620286B (zh) 2019-10-08 2020-06-04 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64571B2 (zh)
CN (1) CN11262028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6625A (zh) * 2017-09-08 2017-12-08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气化炉
CN208493546U (zh) * 2018-04-04 2019-02-15 鼎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以多重气旋滤尘的粉尘收集装置
CN212494449U (zh) * 2019-10-08 2021-02-09 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86964C (fi) * 1990-10-15 1992-11-10 Ahlstroem Oy Reaktor med cirkulerande fluidiserad baedd
US5738712A (en) * 1995-03-13 1998-04-14 Foster Wheeler Energia Oy Centrifugal separato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hot gas
JP6241288B2 (ja) 2014-01-16 2017-12-06 株式会社Ihi サイクロン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6625A (zh) * 2017-09-08 2017-12-08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气化炉
CN208493546U (zh) * 2018-04-04 2019-02-15 鼎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以多重气旋滤尘的粉尘收集装置
CN212494449U (zh) * 2019-10-08 2021-02-09 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64571B2 (ja) 2022-11-01
JP2021058876A (ja) 2021-04-15
CN112620286A (zh) 2021-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59408B (zh) 一种手柄进风式吹风机
US7093589B2 (en)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induction air flow rate to a turbocharger
CN212494449U (zh) 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
CA2314532C (en) Blower
US20200232480A1 (en) Centrifugal blowe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US4028076A (en) Centrifugal air precleane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P0585194A1 (en) Mixer ejector flow distributor
RU2001123590A (ru) Циклонный пылеуловитель в пылесосе
CN211460047U (zh) 导风装置以及清洁设备
KR102306207B1 (ko) 원동부 내의 원동 출구 및 복수의 하위 통로를 갖고 벤튜리 효과를 이용하는 진공 생성 장치
AU2020460634B2 (en) Air guide box and internal-circulation range hood thereof
CN112620286B (zh) 工业设备及气旋式排风装置
CN2768901Y (zh) 旋风分离装置
CN210662982U (zh) 集成灶的排烟结构
US20230151823A1 (en) Guiding mechanism, centrifugal fan thereof, and range hood thereof
CN108979792A (zh) 一种对冲式消音器
ITMI981182A1 (it) Unita' interna per condizionatore d'aria
CN103806983A (zh) 一种触媒消音器
CN217715411U (zh) 一种新型空调消音器
CN215111271U (zh) 一种排气管
CN216020792U (zh) 风道组件和扫地机器人
KR20020071624A (ko) 다중 싸이클론 집진장치
JPS6212182Y2 (zh)
KR100253006B1 (ko) 터보팬
JP7495205B2 (ja) エアクリー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