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3695A - 一种塑料模板及其全周期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模板及其全周期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13695A CN112613695A CN202011360644.3A CN202011360644A CN112613695A CN 112613695 A CN112613695 A CN 112613695A CN 202011360644 A CN202011360644 A CN 202011360644A CN 112613695 A CN112613695 A CN 1126136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stic
- plastic template
- dimensional code
- unit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58 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105 tongue Anatomy 0.000 claims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9/00—Forming or shuttering elements for general use
- E04G9/10—Forming or shuttering elements for general use with additional peculiarities such as surface shaping, insulating or heating, permeability to water or ai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塑料模板及其全周期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次结构构件融合至结构图纸中,生产塑料模板单元;在每个塑料模板单元上设置出厂二维码;出厂二维码包含该塑料模板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编制塑料模板的施工方案,生成交底二维码;根据交底二维码的信息进行塑料模板的施工、检查和验收;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塑料模板单元;将拆除的塑料模板单元对应的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更新,将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小于等于0的塑料模板单元回收。塑料模板包括多个塑料模板单元,每个塑料模板单元上设置有出厂二维码。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提高了塑料模板的周转率,减少了资源浪费,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塑料模板及其全周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采用传统木模板支撑系统,对木材消耗大,且木模板可周转次数少,混凝土的成型质量随木模板周转次数的增多而降低。塑料模板以其机械性能、耐久性、耐腐蚀性、耐热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以塑代钢、以塑代木已成为国际流行趋势。但在塑料模板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人技术能力低、现场辅助设备落后等原因,依然会存在因塑料模板使用错误而造成的浪费或混凝土结构成型质量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塑料模板易浪费,周转率和施工质量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塑料模板全周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结构图纸和建筑图纸进行图纸深化,将二次结构构件融合至结构图纸中,形成深化图纸;根据所述深化图纸建立待施工建筑的三维模型;
步骤2:根据所述步骤1的三维模型进行数字化配模,形成塑料模板配模图,并根据所述塑料模板配模图制造标准化模具,生产出多个塑料模板单元;在每个所述塑料模板单元上设置出厂二维码;所述出厂二维码包含该塑料模板单元的编号、规格、使用部位和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
步骤3:编制塑料模板的施工方案,生成交底二维码;所述交底二维码包含每个所述塑料模板单元的三维模型、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信息;
步骤4:识别获取所述交底二维码的信息,并根据所述交底二维码的信息进行塑料模板的施工、检查和验收;
步骤5:所述塑料模板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施工;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各个所述塑料模板单元,完成建筑混凝土构件的施工;
步骤6:将拆除的所述塑料模板单元对应的所述出厂二维码内的所述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更新,将更新后所述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小于等于0的所述塑料模板单元回收再加工形成新的塑料模板单元。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建立待施工建筑的三维模型的同时,对所述二次结构构件的尺寸和位置进行复核检查,若有误则对所述二次结构构件的尺寸和位置进行修改,直至无误。三维模型建立的同时复合检查二次结构构件的尺寸和位置,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保证施工效率。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生产出的所述塑料模板单元的使用部位嵌设有应力传感器;所述应力传感器连接有应力监控系统;所述应力传感器监测应力值超过预警值时,所述应力监控系统发出报警提示并显示该应力传感器对应塑料模板单元的编号信息。通过压力传感器配合应力监控系统,实现塑料模板单元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涨模、爆模风险,以便于快速精准的调整加固体系,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所述塑料模板单元包括标准单元和非标单元;所述标准单元对应的所述出厂二维码中的所述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非标单元对应的所述出厂二维码中的所述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为1。
进一步,所述二次结构构件包括构造柱、门头过梁、短肢墙、门窗企口和电梯井道梁。将二次结构构件融合至结构图纸中,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和二次结构构件的施工质量。
进一步,所述步骤3的所述塑料模板施工方案包括每个所述塑料模板单元的施工工艺和多个所述塑料模板单元的施工方案。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拆除各个所述塑料模板单元后,利用智能实测实量设备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实测实量获得实测实量数据,对实测实量数据自动分析和整理。通过智能实测实量设备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检查和验收。
本发明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二次结构构件融合至结构图纸中,使二次结构构件与一次结构构件同步浇筑,可有效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通过在每个塑料模板单元上设置出厂二维码,便于对塑料模板单元的归类统计,通过出厂二维码中的使用部位信息可有效提高塑料模板单元之间的安装效率,避免使用错误造成塑料模板浪费;通过对每个塑料模板单元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的更新,提高了塑料模板的周转率,也提高了塑料模板生产企业的材料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节能环保。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塑料模板,包括多个塑料模板单元,每个所述塑料模板单元上设置有出厂二维码;所述出厂二维码包含该塑料模板单元的编号、规格、使用部位和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
进一步,所述塑料模板单元的使用部位嵌设有应力传感器。通过应力传感器对塑料模板单元的监控,可及时发现涨模、爆模风险,以便于快速精准的调整对应塑料模板单元的加固体系,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
进一步,至少一个所述塑料模板单元上设置有交底二维码;所述交底二维码包含该塑料模板单元或多个所述塑料模板单元的三维模型、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信息。交底二维码包含的信息与出厂二维码包含的信息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发明塑料模板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每个塑料模板单元上设置包含有编号、规格、使用部位和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的出厂二维码,实现塑料模板单元的标准化管理,提高塑料模板单元的周转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并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塑料模板全周期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塑料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施工方法根据待施工建筑的三维模型图进行数字化配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塑料模板单元;2-应力传感器;3-出厂二维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的塑料模板,包括多个塑料模板单元1,每个塑料模板单元1上设置有出厂二维码3;出厂二维码3包含该塑料模板单元1的编号、规格、使用部位和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出厂二维码3优选为喷印在塑料模板单元1的非使用部位,塑料模板单元1的使用部位嵌设有应力传感器2,应力传感器2采用无线连接方式与应力监控系统连接。当对应塑料模板单元1的应力传感器2检测值超过预警值时,该塑料模板单元1存在涨模、爆模风险,应力监控系统发出报警提示并显示该应力传感器2对应的塑料模板单元1的编号,便于施工人员快速定位到该塑料模板单元1的位置,并调整加固体系。
至少一个塑料模板单元1上设置有交底二维码;交底二维码包含该塑料模板单元1或多个塑料模板单元1的三维模型、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信息。现场管理人员通过该交底二维码包含的信息向现场施工人员布置施工任务,现场施工人员根据该交底二维码进行对应的塑料模板单元1的施工(即对应塑料模板单元1的拼装和加固)。
如图1所示的塑料模板全周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 1:根据结构图纸和建筑图纸进行图纸深化,将二次结构构件融合至结构图纸中,形成深化图纸;本实施例中二次结构构件包括构造柱、门头过梁、短肢墙、门窗企口和电梯井道梁,深化图纸内包括有一次结构构件和二次结构构件,施工时,一次结构构件和二次结构构件同步浇筑,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提高了二次结构构件的施工质量。
根据深化图纸,利用UG软件建立待施工建筑的三维模型;建立待施工建筑的三维模型的同时,对二次结构构件的尺寸和位置进行复核检查,若有误则对二次结构构件的尺寸和位置进行修改,直至二次结构构件的尺寸和位置无误。
S2:根据S1的三维模型进行数字化配模,形成塑料模板配模图,生产厂家根据塑料模板配模图制造标准化模具,生产出多个塑料模板单元,配模时,应尽可能选择标准化模块。待施工建筑三维模型的建立和数字化配模采用现有技术即可,本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每个塑料模板单元上设置出厂二维码;出厂二维码包含该塑料模板单元的编号、规格、使用部位和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出厂二维码可以是印制或喷印在塑料模板单元的非使用部位,也可以先将出厂二维码通过纸张打印出,再粘贴在对应的塑料模板单元上,为了提高塑料模板单元的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优选在生产塑料模板单元时在其非使用部位喷印出厂二维码。
出厂二维码包含的编号信息指该塑料模板单元对应的编号;规格信息指该塑料模板单元的尺寸信息,比如长宽高信息;使用部位信息指该塑料模板单元与浇筑混凝土接触面;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指该塑料模板单元的剩余可使用次数,本实施例的塑料模板单元包括标准单元和非标单元;标准单元对应的出厂二维码中的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为大于1的整数,标准单元根据其尺寸的不同以及设置位置的不同,对应的剩余可使用次数不同;非标单元对应的出厂二维码中的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为1,非标单元为一次性使用的塑料模板单元。
为了便于提高施工质量,生产出的塑料模板单元的使用部位嵌设有应力传感器;应力传感器连接有应力监控系统;应力传感器监测应力值超过预警值时,应力监控系统发出报警提示并显示该应力传感器对应塑料模板单元的编号信息,通过该编号信息即可快速找到应力值超过预警值的塑料模板单元,从而对该塑料模板单元进行加固调整。应力传感器和应力监控系统可采用现有成品,应力传感器优选为设置在塑料模板单元的使用部位的中心位置。
S3:编制塑料模板的施工方案,确定各个塑料模板单元或多个塑料模板单元形成的模板组件的支撑体系和加固体系,形成技术交底,并生成交底二维码;交底二维码包含每个塑料模板单元的三维模型、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信息;交底二维码的设置形式可以与出厂二维码的设置形式相同,比如,将交底二维码喷印在对应塑料模板单元的非使用部位,也可将交底二维码通过纸张打印,粘贴在塑料模板单元上或粘贴在施工现场展示板上。施工工艺信息指对应塑料模板单元具体的施工工艺参数或顺序信息,比如,该塑料模板单元对应的安装位置信息、连接方法、相邻塑料模板单元的拼接顺序或方法等。质量标准信息指该塑料模板单元的质量要求信息,比如,塑料模板单元拼装的水平度要求、垂直度要求等。安全措施信息指该塑料模板单元的支撑和加固体系的施工参数信息,比如,加固件数量,加固件支撑位置等信息。
本S3中的三维模型信息指每个塑料模板单元的三维模型信息和多个塑料模板单元组成的模板组件的三维模型信息,该三维模型信息以图形的形式展现,施工人员通过现有扫码设备扫描读取交底二维码,并通过图形展示设备显示该三维模型信息。每个塑料模板单元对应的三维模型信息上显示有该塑料模板单元对应的编号信息和使用部位信息。而实际上,当每个塑料模板单元上都设置有交底二维码时,交底二维码中包含的信息可以包含出厂二维码所包含的全部信息;即,扫描每个塑料模板单元上的交底二维码时,不仅可以获知该塑料模板单元的编号、规格、使用部位和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还可以获知该塑料模板单元的三维模型、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信息。塑料模板单元的生产厂家与施工单位将建立的待施工建筑的三维模型信息共享,并确保该建筑的三维模型信息无误;参见图3,图3所示为根据待施工建筑的三维模型图进行数字化配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进行数字化配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可作为显示三维模型信息的图形,便于后期施工、检查和验收。当然,为了便于现场管理,通常仅在每个塑料模板单元1上设置出厂二维码,再设置n份打印有交底二维码的纸张,便于施工现场的传阅扫描。
S3的编制塑料模板的施工方案包括编制每个塑料模板单元的施工工艺和编制模板组件(即多个塑料模板单元)的施工方案。模板组件的施工方案又包含该模板组件内多个塑料模板单元的施工工艺。作为优选,当塑料模板单元较多时,将相同施工工艺和相邻施工位置的多个塑料模板单元归类为同一个模板组件,从而整个施工体系包括多个不同的模板组件,每个模板组件中包括多个塑料模板单元,因此不同的模板组件存在对应的施工方案,而每个模板组件内的塑料模板单元也会存在施工工艺。这些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都以图表或文字的形式存储并通过扫描交底二维码获取。
S4:识别获取交底二维码的信息,并根据交底二维码的信息进行塑料模板的施工、检查和验收。
现场管理人员扫描交底二维码后,获知相应的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安排施工人员作业;而施工人员通过扫描交底二维码后,根据交底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进行具体的施工作业。检查人员通过扫描交底二维码后,根据交底二维码包含的信息对施工前后区域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各个塑料模板单元的拼装和加固方式。各个塑料模板单元拼接施工完成并检查完毕后,验收人员通过扫描交底二维码,将获知的交底二维码包含的信息与现场各个塑料模板单元具体的拼接加固的方式进行比对,以判断塑料模板单元的拼接加固施工是否达到要求,施工是否存在错误,提高验收效率。验收还包括比对各个塑料模板单元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比如,交底二维码包含有多个塑料模板单元组成的模板组件的三维模型信息,通过该三维模型信息即可获知某个区域的模板组件的各个塑料模板单元对应的编号信息和使用部位信息。而扫描每个塑料模板单元上的出厂二维码后也可获知对应塑料模板单元的编号信息和使用部位信息,将通过扫描交底二维码获知的对应区域的编号信息和使用部位信息与扫描该区域具体塑料模板单元上出厂二维码后获知的编号信息和使用部位信息进行比对,即可判断塑料模板单元是否安装位置是否存在错位。比如,拟施工建筑的某面墙体两侧分别铺设有六个塑料模板单元,而每侧的六个塑料模板单元形成一个模板组件,该六个塑料模板单元以2×3的矩形阵列拼接固定,扫描交底二维码后,获知的该模板组件的三维模型信息中包含有六个塑料模板单元的编号信息和使用部位信息;再依次扫描对应六个塑料模板单元上的出厂二维码,获知该六个塑料模板单元真实的编号信息和使用部位信息,若一致,则塑料模板单元的安装位置无误,若不一致,则更换或调整不一致的塑料模板单元。
通过这种交底二维码和生产二维码的方式,实现塑料模板单元的标准化,不仅便于塑料模板生产制造企业生产和回收塑料模板,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便于施工现场的施工、检查和验收,对于施工人员素质要求较低,将塑料模板的装配施工标准化,模板化,可明显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S5:塑料模板验收合格后,进行一次结构构件和二次结构构件的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施工;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各个塑料模板单元,同时利用智能实测实量设备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实测实量获得实测实量数据,对实测实量数据自动分析和整理,完成建筑混凝土构件的施工。只能实测实量设备可采用现有成品设备。可将实测实量数据与交底二维码包含的质量标准信息进行比对,进一步检验施工质量。
S6:将拆除的塑料模板单元对应的出厂二维码内的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更新,将更新后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小于等于0(零)的塑料模板单元回收再加工形成新的塑料模板单元。当然,回收的塑料模板单元不必须立刻进行重新加工,新的塑料模板单元同样需要通过三维模型进行数字化配模后再生产。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更新指的是将拆除后的塑料模板单元上出厂二维码包含的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进行后台修改,具体为,每次拆除的塑料模板单元,后台对其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进行减一操作;比如,当某个塑料模板单元的设计使用次数是四时,则该塑料模板单元的出厂二维码包含的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为四,该塑料模板单元使用一次并拆除后,在不改变其出厂二维码的同时对后台数据进行修改更新,使其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为三,因此该塑料模板单元还可周转使用三次,当扫描该塑料模板单元的出厂二维码后获知的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为零时,则生产厂家将该塑料模板单元回收再利用。由于塑料模板单元使用位置的不同,其受到的应力大小不同,塑料模板单元的设计厚度、尺寸、形状等因素也会影响塑料模板单元的使用寿命,生产厂家可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后,设计出使用寿命最长,制造成本最低,周转率最高的塑料模板单元。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同样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塑料模板全周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结构图纸和建筑图纸进行图纸深化,将二次结构构件融合至结构图纸中,形成深化图纸;根据所述深化图纸建立待施工建筑的三维模型;
步骤2:根据所述步骤1的三维模型进行数字化配模,形成塑料模板配模图,并根据所述塑料模板配模图制造标准化模具,生产出多个塑料模板单元;在每个所述塑料模板单元上设置出厂二维码;所述出厂二维码包含该塑料模板单元的编号、规格、使用部位和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
步骤3:编制塑料模板的施工方案,生成交底二维码;所述交底二维码包含每个所述塑料模板单元的三维模型、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信息;
步骤4:识别获取所述交底二维码的信息,并根据所述交底二维码的信息进行塑料模板的施工、检查和验收;
步骤5:所述塑料模板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施工;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各个所述塑料模板单元,完成建筑混凝土构件的施工;
步骤6:将拆除的所述塑料模板单元对应的所述出厂二维码内的所述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更新,将更新后所述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小于等于0的所述塑料模板单元回收再加工形成新的塑料模板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模板全周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建立待施工建筑的三维模型的同时,对所述二次结构构件的尺寸和位置进行复核检查,若有误则对所述二次结构构件的尺寸和位置进行修改,直至无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模板全周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生产出的所述塑料模板单元的使用部位嵌设有应力传感器;所述应力传感器连接有应力监控系统;所述应力传感器监测应力值超过预警值时,所述应力监控系统发出报警提示并显示该应力传感器对应塑料模板单元的编号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模板全周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塑料模板单元包括标准单元和非标单元;所述标准单元对应的所述出厂二维码中的所述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非标单元对应的所述出厂二维码中的所述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为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模板全周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结构构件包括构造柱、门头过梁、短肢墙、门窗企口和电梯井道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模板全周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所述塑料模板施工方案包括每个所述塑料模板单元的施工工艺和多个所述塑料模板单元的施工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模板全周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拆除各个所述塑料模板单元后,利用智能实测实量设备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实测实量获得实测实量数据,对实测实量数据自动分析和整理。
8.一种塑料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塑料模板单元,每个所述塑料模板单元上设置有出厂二维码;所述出厂二维码包含该塑料模板单元的编号、规格、使用部位和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塑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模板单元的使用部位嵌设有应力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塑料模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塑料模板单元上设置有交底二维码;所述交底二维码包含该塑料模板单元或多个所述塑料模板单元的三维模型、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60644.3A CN112613695A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一种塑料模板及其全周期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60644.3A CN112613695A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一种塑料模板及其全周期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13695A true CN112613695A (zh) | 2021-04-06 |
Family
ID=75228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60644.3A Pending CN112613695A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一种塑料模板及其全周期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13695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35388A (zh) * | 2021-07-08 | 2021-09-24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变电站安全措施票自动审票系统及方法 |
CN115081090A (zh) * | 2022-07-27 | 2022-09-20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bim的eps线条施工设计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68708A (zh) * | 2014-10-09 | 2015-01-07 | 湖南普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云智能技术的建筑模板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09763640A (zh) * | 2018-12-06 | 2019-05-17 | 深圳市前海格锐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识别芯片的铝模板及其识别扫描系统 |
CN110659864A (zh) * | 2019-10-10 | 2020-01-07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防碰撞可回收利用快递包装箱的方法 |
CN110924673A (zh) * | 2019-10-28 | 2020-03-27 |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铝合金建筑模板施工方法 |
JP2020153078A (ja) * | 2019-03-18 | 2020-09-24 |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 コンクリート追跡システム |
CN111797950A (zh) * | 2020-05-29 | 2020-10-20 | 无锡泰禾宏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二维码与移动通信系统的施工管理方法 |
CN111932393A (zh) * | 2020-07-16 | 2020-11-13 | 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管理软件系统及软件产品 |
-
2020
- 2020-11-27 CN CN202011360644.3A patent/CN11261369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68708A (zh) * | 2014-10-09 | 2015-01-07 | 湖南普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云智能技术的建筑模板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09763640A (zh) * | 2018-12-06 | 2019-05-17 | 深圳市前海格锐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识别芯片的铝模板及其识别扫描系统 |
JP2020153078A (ja) * | 2019-03-18 | 2020-09-24 |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 コンクリート追跡システム |
CN110659864A (zh) * | 2019-10-10 | 2020-01-07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防碰撞可回收利用快递包装箱的方法 |
CN110924673A (zh) * | 2019-10-28 | 2020-03-27 |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铝合金建筑模板施工方法 |
CN111797950A (zh) * | 2020-05-29 | 2020-10-20 | 无锡泰禾宏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二维码与移动通信系统的施工管理方法 |
CN111932393A (zh) * | 2020-07-16 | 2020-11-13 | 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管理软件系统及软件产品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35388A (zh) * | 2021-07-08 | 2021-09-24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变电站安全措施票自动审票系统及方法 |
CN113435388B (zh) * | 2021-07-08 | 2022-07-19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变电站安全措施票自动审票系统及方法 |
CN115081090A (zh) * | 2022-07-27 | 2022-09-20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bim的eps线条施工设计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70670B (zh) | 基于3d激光扫描的建筑预制构件质量检测系统及方法 | |
WO2018145510A1 (zh) | 一种基于bim的施工和装修方法 | |
CN112613695A (zh) | 一种塑料模板及其全周期施工方法 | |
CN110569621A (zh)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多维曲面玻璃幕墙设计加工及安装方法 | |
CN114510768A (zh) |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监控方法及系统 | |
CN108645360A (zh) | 一种桥梁监测方法 | |
CN110674548A (zh) |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及系统 | |
CN110263451A (zh) | 基于bim的拱肋加工施工方法 | |
US11977364B2 (en) | Modernization method of an existing passenger transport system | |
CN111898186A (zh) | 一种bim技术在样板临设中的应用方法 | |
CN115319911B (zh) | 一种复杂形状混凝土预制构件数字化生产工艺 | |
WO2011037315A1 (ko) | 원전 구조물의 통합적 수명관리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CN110804955A (zh) | 基于bim的桥梁施工方法 | |
CN114065346A (zh) | 一种爆炸场景下钢结构建筑倒塌评估预测方法 | |
CN116933374B (zh) | 钢混组合梁模块化生产方法 | |
KR101916358B1 (ko) | 재고 정보를 이용한 거푸집패널 자동 모델링 시스템 | |
KR20210123058A (ko) | 철근 콘크리트 구조물 자재의 수량 자동 산출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2837038A (zh) |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全过程管理系统 | |
KR101444539B1 (ko) | 통계적 공정 분석 방법 및 그 분석 장치 | |
CN114547754A (zh) | 超长公共空间机电管线的安装方法 | |
CN116011997B (zh) | 混凝土旧结构高质量回收翻新利用方法 | |
CN113070996A (zh) | 混凝土预制件的生产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系统 | |
CN116151772B (zh) | 一种用于装备制造企业齐套物料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17113489A (zh) | 预制构件生产辅助定位方法及系统 | |
KR102755108B1 (ko) | 스캐닝 프로그램을 사용하는 콘크리트 형상 품질관리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