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3056A -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3056A
CN112613056A CN202011576257.3A CN202011576257A CN112613056A CN 112613056 A CN112613056 A CN 112613056A CN 202011576257 A CN202011576257 A CN 202011576257A CN 112613056 A CN112613056 A CN 112613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logistics
logistics company
management system
service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62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13056B (zh
Inventor
王艳玲
郑紫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5762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30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3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3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13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3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利用注册用户填写的寄件信息生成加密发布到物流用区块链上的区块信息用的公钥,物流公司揽收网点及各货物转运物流网点均利用自己的临时私钥以及上一站发来的私钥对货物承运过程信息加密,形成发布到物流用区块链上的区块链用信息或转运用区块信息,确保关于寄送物品的全程物流信息被清晰地记录在物流用区块链上,参与到本次物流运输的所有物流网点均能够记录变更信息,使记录在物流用区块链的物流信息成为可靠证据。一旦物品出现异常时,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就可以查询物流用区块链上的区块链用信息及转运用区块信息,确定物品出现异常时的物流环节,有利于物流公司针对物流信息的管理。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经济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的蓬勃式发展,物流行业得到迅猛发展。物流行业的稳定运行,需要各物流公司的不同网点参与,确保物流运输在每一个物流网点都得以正常安全流转,物流公司需要掌握每一件物品在寄收全过程中的运输信息,方才能够实现物品从寄件方运抵至收件方。一旦出现物品异常时,通过期望于可以通过调取物流公司管理系统处掌握的物流信息,确定物品异常时的责任方,理清各方责任,保证物流公司以及物流运输行业的正常、规范运行。
但是,现在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物流信息被独立地保存在每一个物流网点,上一站物流网点与下一站物流网点之间的物流信息没有必然的关联,甚至物流信息普遍集中在几个关键物流节点上,很容易出现物流信息被篡改、信息数据丢失等异常情况。一旦出现这种异常情况,现有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难以准确地确定物流信息出现异常情况时所对应的真正物流节点,不利于物流公司的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步骤14:
步骤1,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接收用户利用移动终端输入的寄收件用的注册信息;其中,注册信息包括用户在该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处的注册账号、注册账号登录密码、注册用个人信息、注册用联系地址和注册用联系手机号
步骤2,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注册信息做出判断处理:
当所述注册信息满足预设注册登记要求时,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生成寄收件统一密钥,并将该寄收件统一密钥存在至本地后,再发送至所述注册信息所对应的注册用联系手机号,转入步骤3;否则,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示用户重新登记注册,转入步骤1;其中,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将寄收件统一密钥与对应该寄收件统一密钥的注册信息作为一条验证用信息存储在本地;
步骤3,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监测到用户利用已成功注册的注册账号和注册账号登录密码登录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时,该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发送要求在预设时间段内输入寄收件统一密钥的提示信息给使用当前注册账号的用户;
步骤4,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当前注册账号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的寄收件统一密钥情况做出判断处理:
当接收到的寄收件统一密钥与该当前注册账号所对应验证用信息中的寄收件统一密钥一致时,转入步骤5;否则,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对该当前注册账号的登记状态做注销处理后,转入步骤3;
步骤5,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示当前注册账号所对应的用户输入寄件信息,且对该寄件信息做加密处理,以得到待用公钥;其中,寄件信息包括寄件人信息、寄件物品信息和收件人信息,寄件人信息包括寄件人姓名、寄件人身份证号、寄件人联系地址和寄件人联系手机号;收件人信息包括收件人姓名、收件人联系地址和收件人联系手机号;
步骤6,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生成对应所述寄件信息的物流单号,并指派距离所述寄件信息的寄件人联系地址最近的物流公司网点作为针对该物流单号的物流公司揽收网点揽收寄件人的物品;
步骤7,物流公司揽收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生成针对已揽收物品的揽件信息,且生成针对该已揽收物品的区块信息;其中,区块信息包括区块头和区块体,区块头内嵌设有区块顺序编号、该物流公司揽收网点的揽收网点标识号以及揽收该物品的揽收时间,区块体内存储有所述物流单号所对应的寄件信息;
步骤8,物流公司揽收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生成自己的临时私钥,并将该临时私钥以及自己生成的区块信息一起作为区块链用信息发布到物流用区块链上;其中,物流用区块链由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以及该归属该物流公司管理的所有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形成;
步骤9,归属所述物流公司且转运物流公司揽收网点已揽收物品的各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各自生成自己的临时私钥,且由该已揽收物品所处当前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将自己的临时私钥发送给下一站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
步骤10,所述下一站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利用上一站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发送来的临时私钥以及该下一站物流公司网点承接所述已揽收物品的承接时间,生成针对该已揽收物品的转运用区块信息,并将该转运用区块信息发布到物流用区块链上;
步骤11,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存储物流用区块链上已发布的区块链用信息以及与该区块链用信息对应的各转运用区块信息,且利用自己生成的待用公钥作为加密用公钥分别对物流用区块链已发布的区块链用信息和各转运用区块信息做加密处理,分别得到加密后区块链用信息和加密后转运用区块信息;
步骤12,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将所述加密用公钥分别发送至发布区块链用信息和各转运用区块信息的每一个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
步骤13,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将加密后区块链用信息和加密后转运用区块信息分别发送到物流用区块链上;
步骤14,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确认其所归属物流公司承运的物品出现异常时,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利用所述加密用公钥解密已发布在物流用区块链上的加密后区块链用信息和加密后转运用区块信息,确定物品出现异常时所对应的物流环节。
进一步地,在所述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中,在步骤5中,所述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按照如下步骤S1~S9的方式对所述寄件信息做加密处理,以得到待用公钥:
步骤S1,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取所述寄件信息中的寄件人姓名,统计该寄件人姓名的第一个中文所对应简体中文的姓氏首字总笔画数目;其中,寄件人姓名的姓氏首字总笔画数目标记为M,M≥1;
步骤S2,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取所述寄件信息中的寄件人身份证号,得到该寄件人身份证号中首个数字的数值以及该寄件人身份证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其中,该寄件人身份证号中首个数字的数值标记为N,该寄件人身份证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标记为U,U>0;
步骤S3,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取所述寄件信息中的寄件人联系手机号,得到该寄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其中,该寄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标记为V,V>0;
步骤S4,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所得该寄件人的姓氏首字总笔画数目、身份证号中的首个数字数值、身份证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及寄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得到表征该寄件人身份的寄件方身份标识值,并将该寄件方身份标识值作为加密后的第一嵌密信息;其中,该寄件人的寄件方身份标识值标记为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31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32
步骤S5,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取所述寄件信息中的收件人姓名,统计该收件人姓名的第一个中文所对应简体中文的姓氏首字总笔画数目;其中,收件人姓名的姓氏首字总笔画数目标记为M',M'≥1;
步骤S6,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取所述寄件信息中的收件人联系手机号,得到该收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其中,该收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标记为V',V'>0;
步骤S7,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所得寄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以及该收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得到表征收寄双方联系手机号对应关系的手机号数值平均值,并将所得该手机号数值平均值作为寄收双方联系参数值;其中,寄收双方联系参数值标记为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41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42
步骤S8,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所得该收件人的姓氏首字总笔画数目、收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以及所述寄收双方联系参数值,得到表征该收件人身份的收件方身份标识值,并将该收件方身份标识值作为加密后的第二嵌密信息;其中,该收件人身份的收件方身份标识值标记为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43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44
步骤S9,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第一嵌密信息和所述第二嵌密信息做融合处理,得到待用公钥:其中,待用公钥标记为PK: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45
再改进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还包括:
步骤a1,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预先编制且对应各种天气的天气编号列表;
步骤a2,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取所述寄件信息中的寄件人联系地址,并从气象部门获取寄件人联系地址在物品的所述揽收时间所对应的揽件时天气;
步骤a3,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天气编号列表以及获取的揽件时天气,得到该揽件时天气所对应的天气编号;
步骤a4,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将所述寄件方身份标识值、收件方身份标识值以及所述天气编号做融合加密处理,得到加密后的智能嵌密信息;
步骤a5,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将智能嵌密信息发送至物流公司揽收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且由该物流公司揽收网点利用打印设备将所述智能嵌密信息印制到纸质正式版快递面单上后,该物流公司揽收网点将贴设有该纸质正式版快递面单的快递寄出;
步骤a6,物流公司揽收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将已发出快递的快递单号以及该快递单号对应的智能嵌密信息一起作为物流嵌密信息发送给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
步骤a7,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选取距离所述寄件信息的收件人联系地址最近的物流公司网点,并将选取的该物流公司网点作为针对该物流单号的物流公司派件网点派送寄件信息所对应的物品。
进一步地,在所述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中,所述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按照如下步骤b1~b4的方式将所述第一嵌密信息、第二嵌密信息以及所述天气编号做融合加密处理:
步骤b1,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计算寄件方身份标识值与收件方身份标识值之间的嵌密比值;其中,嵌密比值标记为ε,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51
步骤b2,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计算所述天气编号与寄件方身份标识值之间的第一和值;其中,第一和值标记为τ1,天气编号标记为k,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52
步骤b3,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计算所述天气编号与收件方身份标识值之间的第二和值;其中,第二和值标记为τ2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53
步骤b4,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所得嵌密比值、第一和值和第二和值,得到加密后的智能嵌密信息;其中,智能嵌密信息标记为φ,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5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首先,该发明的物流信息管理方式通过基于注册用户所填写的寄件信息生成对物流用区块链上发布的区块信息做加密用的公钥,而且物流公司揽收网点以及转运货物的各物流网点均利用自己的临时私钥以及上一站发送来的私钥对货物的承运过程信息做加密,以形成不同的区块链用信息或转运用区块信息,并且这些区块链用信息或转运用区块信息都会发布到物流用区块链上,确保关于寄送物品的全程信息均被清晰地记录在物流用区块链上。一旦货物物流信息发生变化,所有参与到本次物流运输的物流网点都能够记录变更信息,保证货物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由于使用区块链技术记录下来的物流信息无法伪造,使记录在物流用区块链的物流信息成为非常可靠的证据。一旦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确认其所归属物流公司承运的物品出现异常时,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就可以查询物流用区块链上的区块链用信息以及转运用区块信息,确定物品出现异常时所对应的物流环节,有利于物流公司针对物流信息的管理。
其次,该发明中的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所生成的加密用的公钥是利用注册用户所填写的寄件信息生成得到,使得针对每一个寄件信息的公钥都是唯一的,避免了因公钥泄漏给无关的第三方而造成的泄漏,确保了物流用区块链上的信息安全。
最后,由于印制在快递面单上的智能嵌密信息是基于天气编号、第一嵌密信息和第二嵌密信息融合处理得到,且第一嵌密信息和第二嵌密信息又是利用不同的加密方法,分别基于寄件人中文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手机号以及收件人中文姓名、联系手机号等信息处理得到,快递面单上的寄件人信息和收件人信息始终以智能嵌密信息的加密形式呈现,只有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能够掌握寄收双方的个人信息,这样使得非该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所属的其他第三方难以破解得到寄收双方的个人信息,极大程度地保护了快递物流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避免了寄收双方个人信息的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参见图1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步骤14:
步骤1,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接收用户利用移动终端输入的寄收件用的注册信息;其中,注册信息包括用户在该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处的注册账号、注册账号登录密码、注册用个人信息、注册用联系地址和注册用联系手机号
步骤2,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注册信息做出判断处理:
当所述注册信息满足预设注册登记要求时,比如说,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规定的各项必填信息已经按照要求的格式填写完整,此时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生成寄收件统一密钥,并将该寄收件统一密钥存在至本地后,再发送至所述注册信息所对应的注册用联系手机号,转入步骤3;否则,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示用户重新登记注册,转入步骤1;其中,此处的寄收件统一密钥作为一种确定用户通过所述的物流公司合法寄送物品的认证信息以及合法接收他人所寄来物品的认证信息,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将寄收件统一密钥与对应该寄收件统一密钥的注册信息作为一条验证用信息存储在本地;
步骤3,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监测到用户利用已成功注册的注册账号和注册账号登录密码登录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时,该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发送要求在预设时间段内输入寄收件统一密钥的提示信息给使用当前注册账号的用户;
步骤4,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当前注册账号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的寄收件统一密钥情况做出判断处理:
当接收到的寄收件统一密钥与该当前注册账号所对应验证用信息中的寄收件统一密钥一致时,说明输入寄收件统一密钥的当前用户已经通过了利用该物流公司来合法寄收物品的身份认证,此时就转入步骤5;否则,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对该当前注册账号的登记状态做注销处理后,转入步骤3;
步骤5,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示当前注册账号所对应的用户输入寄件信息,且对该寄件信息做加密处理,以得到待用公钥;其中,寄件信息包括寄件人信息、寄件物品信息和收件人信息,寄件人信息包括寄件人姓名、寄件人身份证号、寄件人联系地址和寄件人联系手机号;收件人信息包括收件人姓名、收件人联系地址和收件人联系手机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步骤5中,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按照如下步骤S1~S9的方式对所述寄件信息做加密处理,以得到待用公钥:
步骤S1,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取寄件信息中的寄件人姓名,统计该寄件人姓名的第一个中文所对应简体中文的姓氏首字总笔画数目;其中,寄件人姓名的姓氏首字总笔画数目标记为M,M≥1;
步骤S2,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取寄件信息中的寄件人身份证号,得到该寄件人身份证号中首个数字的数值以及该寄件人身份证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其中,该寄件人身份证号中首个数字的数值标记为N,该寄件人身份证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标记为U,U>0;
步骤S3,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取寄件信息中的寄件人联系手机号,得到该寄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其中,该寄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标记为V,V>0;
步骤S4,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所得该寄件人的姓氏首字总笔画数目、身份证号中的首个数字数值、身份证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及寄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得到表征该寄件人身份的寄件方身份标识值,并将该寄件方身份标识值作为加密后的第一嵌密信息;其中,该寄件人的寄件方身份标识值标记为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71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72
步骤S5,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取寄件信息中的收件人姓名,统计该收件人姓名的第一个中文所对应简体中文的姓氏首字总笔画数目;其中,收件人姓名的姓氏首字总笔画数目标记为M',M'≥1;
步骤S6,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取寄件信息中的收件人联系手机号,得到该收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其中,该收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标记为V',V'>0;
步骤S7,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所得寄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以及该收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得到表征收寄双方联系手机号对应关系的手机号数值平均值,并将所得该手机号数值平均值作为寄收双方联系参数值;其中,寄收双方联系参数值标记为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73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74
步骤S8,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所得该收件人的姓氏首字总笔画数目、收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以及寄收双方联系参数值,得到表征该收件人身份的收件方身份标识值,并将该收件方身份标识值作为加密后的第二嵌密信息;其中,该收件人身份的收件方身份标识值标记为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81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82
步骤S9,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第一嵌密信息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83
和所述第二嵌密信息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84
做融合处理,得到待用公钥:其中,待用公钥标记为PK: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85
步骤6,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生成对应所述寄件信息的物流单号,并指派距离该寄件信息的寄件人联系地址最近的物流公司网点作为针对该物流单号的物流公司揽收网点揽收寄件人的物品;
步骤7,物流公司揽收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生成针对已揽收物品的揽件信息,且生成针对该已揽收物品的区块信息;其中,区块信息包括区块头和区块体,区块头内嵌设有区块顺序编号、该物流公司揽收网点的揽收网点标识号以及揽收该物品的揽收时间,区块体内存储有所述物流单号所对应的寄件信息;
步骤8,物流公司揽收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生成自己的临时私钥,并将该临时私钥以及自己生成的区块信息一起作为区块链用信息发布到物流用区块链上;其中,物流用区块链由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以及该归属该物流公司管理的所有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形成;
步骤9,归属该物流公司且转运物流公司揽收网点已揽收物品的各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各自生成自己的临时私钥,且由该已揽收物品所处当前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将自己的临时私钥发送给下一站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
步骤10,所述下一站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利用上一站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发送来的临时私钥以及该下一站物流公司网点承接上述已揽收物品的承接时间,生成针对该已揽收物品的转运用区块信息,并将该转运用区块信息发布到物流用区块链上;
步骤11,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存储物流用区块链上已发布的区块链用信息以及与该区块链用信息对应的各转运用区块信息,且利用自己生成的待用公钥作为加密用公钥分别对物流用区块链已发布的区块链用信息和各转运用区块信息做加密处理,分别得到加密后区块链用信息和加密后转运用区块信息;
步骤12,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将加密用公钥PK分别发送至发布区块链用信息和各转运用区块信息的每一个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
步骤13,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将加密后区块链用信息和加密后转运用区块信息分别发送到物流用区块链上;
步骤14,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确认其所归属物流公司承运的物品出现异常时,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利用加密用公钥PK解密已发布在物流用区块链上的加密后区块链用信息和加密后转运用区块信息,确定物品出现异常时所对应的物流环节。
在物流公司揽收用户寄送的物品、运输物品以及派送物品过程中,为了确保寄件人信息和收件人信息的安全,避免寄收件双方的个人信息被泄漏,在该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还包括采取防范个人信息被泄漏的个人信息做加密处理措施。具体地,此处针对个人信息的加密处理措施包括如下步骤a1~a7:
步骤a1,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预先编制且对应各种天气的天气编号列表;
步骤a2,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取寄件信息中的寄件人联系地址,并从气象部门获取寄件人联系地址在物品的所述揽收时间所对应的揽件时天气;
步骤a3,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天气编号列表以及获取的揽件时天气,得到该揽件时天气所对应的天气编号;
步骤a4,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将寄件方身份标识值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91
收件方身份标识值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92
以及所述天气编号做融合加密处理,得到加密后的智能嵌密信息;其中,该实施例通过如下步骤b1~b4的方式将寄件方身份标识值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93
收件方身份标识值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94
以及所述天气编号做融合加密处理:
步骤b1,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计算寄件方身份标识值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95
与收件方身份标识值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96
之间的嵌密比值;其中,嵌密比值标记为ε,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97
步骤b2,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计算所述天气编号与寄件方身份标识值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98
之间的第一和值;其中,第一和值标记为τ1,天气编号标记为k,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99
步骤b3,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计算所述天气编号与收件方身份标识值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910
之间的第二和值;其中,第二和值标记为τ2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911
步骤b4,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所得嵌密比值ε、第一和值τ1和第二和值τ2,得到加密后的智能嵌密信息;其中,智能嵌密信息标记为φ,
Figure BDA00028640948600000912
步骤a5,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将智能嵌密信息发送至物流公司揽收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且由该物流公司揽收网点利用打印设备将所述智能嵌密信息印制到纸质正式版快递面单上后,该物流公司揽收网点将贴设有该纸质正式版快递面单的快递寄出;
步骤a6,物流公司揽收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将已发出快递的快递单号以及该快递单号对应的智能嵌密信息一起作为物流嵌密信息发送给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
步骤a7,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选取距离所述寄件信息的收件人联系地址最近的物流公司网点,并将选取的该物流公司网点作为针对该物流单号的物流公司派件网点派送寄件信息所对应的物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印制在快递面单上的智能嵌密信息是基于天气编号、第一嵌密信息和第二嵌密信息融合处理得到,且第一嵌密信息和第二嵌密信息又是利用不同的加密方法,分别基于寄件人中文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手机号以及收件人中文姓名、联系手机号等信息处理得到,快递面单上的寄件人信息和收件人信息始终以智能嵌密信息的加密形式呈现,只有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能够掌握寄收双方的个人信息,这样使得非该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所属的其他第三方难以破解得到寄收双方的个人信息,极大程度地保护了快递物流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避免了寄收双方个人信息的泄漏。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步骤14:
步骤1,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接收用户利用移动终端输入的寄收件用的注册信息;其中,注册信息包括用户在该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处的注册账号、注册账号登录密码、注册用个人信息、注册用联系地址和注册用联系手机号;
步骤2,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注册信息做出判断处理:
当所述注册信息满足预设注册登记要求时,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生成寄收件统一密钥,并将该寄收件统一密钥存在至本地后,再发送至所述注册信息所对应的注册用联系手机号,转入步骤3;否则,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示用户重新登记注册,转入步骤1;其中,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将寄收件统一密钥与对应该寄收件统一密钥的注册信息作为一条验证用信息存储在本地;
步骤3,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监测到用户利用已成功注册的注册账号和注册账号登录密码登录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时,该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发送要求在预设时间段内输入寄收件统一密钥的提示信息给使用当前注册账号的用户;
步骤4,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当前注册账号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的寄收件统一密钥情况做出判断处理:
当接收到的寄收件统一密钥与该当前注册账号所对应验证用信息中的寄收件统一密钥一致时,转入步骤5;否则,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对该当前注册账号的登记状态做注销处理后,转入步骤3;
步骤5,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示当前注册账号所对应的用户输入寄件信息,且对该寄件信息做加密处理,以得到待用公钥;其中,寄件信息包括寄件人信息、寄件物品信息和收件人信息,寄件人信息包括寄件人姓名、寄件人身份证号、寄件人联系地址和寄件人联系手机号;收件人信息包括收件人姓名、收件人联系地址和收件人联系手机号;
步骤6,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生成对应所述寄件信息的物流单号,并指派距离所述寄件信息的寄件人联系地址最近的物流公司网点作为针对该物流单号的物流公司揽收网点揽收寄件人的物品;
步骤7,物流公司揽收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生成针对已揽收物品的揽件信息,且生成针对该已揽收物品的区块信息;其中,区块信息包括区块头和区块体,区块头内嵌设有区块顺序编号、该物流公司揽收网点的揽收网点标识号以及揽收该物品的揽收时间,区块体内存储有所述物流单号所对应的寄件信息;
步骤8,物流公司揽收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生成自己的临时私钥,并将该临时私钥以及自己生成的区块信息一起作为区块链用信息发布到物流用区块链上;其中,物流用区块链由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以及该归属该物流公司管理的所有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形成;
步骤9,归属所述物流公司且转运物流公司揽收网点已揽收物品的各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各自生成自己的临时私钥,且由该已揽收物品所处当前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将自己的临时私钥发送给下一站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
步骤10,所述下一站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利用上一站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发送来的临时私钥以及该下一站物流公司网点承接所述已揽收物品的承接时间,生成针对该已揽收物品的转运用区块信息,并将该转运用区块信息发布到物流用区块链上;
步骤11,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存储物流用区块链上已发布的区块链用信息以及与该区块链用信息对应的各转运用区块信息,且利用自己生成的待用公钥作为加密用公钥分别对物流用区块链已发布的区块链用信息和各转运用区块信息做加密处理,分别得到加密后区块链用信息和加密后转运用区块信息;
步骤12,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将所述加密用公钥分别发送至发布区块链用信息和各转运用区块信息的每一个物流公司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
步骤13,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将加密后区块链用信息和加密后转运用区块信息分别发送到物流用区块链上;
步骤14,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确认其所归属物流公司承运的物品出现异常时,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利用所述加密用公钥解密已发布在物流用区块链上的加密后区块链用信息和加密后转运用区块信息,确定物品出现异常时所对应的物流环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按照如下步骤S1~S9的方式对所述寄件信息做加密处理,以得到待用公钥:
步骤S1,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取所述寄件信息中的寄件人姓名,统计该寄件人姓名的第一个中文所对应简体中文的姓氏首字总笔画数目;其中,寄件人姓名的姓氏首字总笔画数目标记为M,M≥1;
步骤S2,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取所述寄件信息中的寄件人身份证号,得到该寄件人身份证号中首个数字的数值以及该寄件人身份证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其中,该寄件人身份证号中首个数字的数值标记为N,该寄件人身份证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标记为U,U>0;
步骤S3,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取所述寄件信息中的寄件人联系手机号,得到该寄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其中,该寄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标记为V,V>0;
步骤S4,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所得该寄件人的姓氏首字总笔画数目、身份证号中的首个数字数值、身份证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及寄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得到表征该寄件人身份的寄件方身份标识值,并将该寄件方身份标识值作为加密后的第一嵌密信息;其中,该寄件人的寄件方身份标识值标记为
Figure FDA0002864094850000031
Figure FDA0002864094850000032
步骤S5,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取所述寄件信息中的收件人姓名,统计该收件人姓名的第一个中文所对应简体中文的姓氏首字总笔画数目;其中,收件人姓名的姓氏首字总笔画数目标记为M',M'≥1;
步骤S6,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取所述寄件信息中的收件人联系手机号,得到该收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其中,该收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标记为V',V'>0;
步骤S7,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所得寄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以及该收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得到表征收寄双方联系手机号对应关系的手机号数值平均值,并将所得该手机号数值平均值作为寄收双方联系参数值;其中,寄收双方联系参数值标记为
Figure FDA0002864094850000033
Figure FDA0002864094850000034
步骤S8,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所得该收件人的姓氏首字总笔画数目、收件人联系手机号中所有数字的平均值以及所述寄收双方联系参数值,得到表征该收件人身份的收件方身份标识值,并将该收件方身份标识值作为加密后的第二嵌密信息;其中,该收件人身份的收件方身份标识值标记为
Figure FDA0002864094850000035
Figure FDA0002864094850000036
步骤S9,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第一嵌密信息和所述第二嵌密信息做融合处理,得到待用公钥:其中,待用公钥标记为PK:
Figure FDA00028640948500000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a1,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预先编制且对应各种天气的天气编号列表;
步骤a2,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提取所述寄件信息中的寄件人联系地址,并从气象部门获取寄件人联系地址在物品的所述揽收时间所对应的揽件时天气;
步骤a3,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天气编号列表以及获取的揽件时天气,得到该揽件时天气所对应的天气编号;
步骤a4,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将所述寄件方身份标识值、收件方身份标识值以及所述天气编号做融合加密处理,得到加密后的智能嵌密信息;
步骤a5,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将智能嵌密信息发送至物流公司揽收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且由该物流公司揽收网点利用打印设备将所述智能嵌密信息印制到纸质正式版快递面单上后,该物流公司揽收网点将贴设有该纸质正式版快递面单的快递寄出;
步骤a6,物流公司揽收网点的移动智能终端将已发出快递的快递单号以及该快递单号对应的智能嵌密信息一起作为物流嵌密信息发送给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
步骤a7,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选取距离所述寄件信息的收件人联系地址最近的物流公司网点,并将选取的该物流公司网点作为针对该物流单号的物流公司派件网点派送寄件信息所对应的物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按照如下步骤b1~b4的方式将所述第一嵌密信息、第二嵌密信息以及所述天气编号做融合加密处理:
步骤b1,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计算寄件方身份标识值与收件方身份标识值之间的嵌密比值;其中,嵌密比值标记为ε,
Figure FDA0002864094850000041
步骤b2,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计算所述天气编号与寄件方身份标识值之间的第一和值;其中,第一和值标记为τ1,天气编号标记为k,
Figure FDA0002864094850000042
步骤b3,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计算所述天气编号与收件方身份标识值之间的第二和值;其中,第二和值标记为τ2
Figure FDA0002864094850000043
步骤b4,物流公司寄收服务管理系统根据所得嵌密比值、第一和值和第二和值,得到加密后的智能嵌密信息;其中,智能嵌密信息标记为φ,
Figure FDA0002864094850000044
CN202011576257.3A 2020-12-28 2020-12-28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 Active CN1126130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6257.3A CN112613056B (zh) 2020-12-28 2020-12-28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6257.3A CN112613056B (zh) 2020-12-28 2020-12-28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3056A true CN112613056A (zh) 2021-04-06
CN112613056B CN112613056B (zh) 2022-03-08

Family

ID=75248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6257.3A Active CN112613056B (zh) 2020-12-28 2020-12-28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130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9346A (zh) * 2021-05-13 2021-07-23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信息传递的快递箱回收系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6098A (zh) * 2016-08-21 2017-01-04 吉选 一种智能快递系统及其寄、派、收件方法
CN106339849A (zh) * 2016-10-28 2017-01-18 贝朗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线上物流配送系统
CN106651238A (zh) * 2016-09-23 2017-05-10 浙江万里学院 智能物流寄送调度方法
US20180165612A1 (en) * 2016-12-09 2018-06-14 Cognitive Scale, Inc.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erce-Related, Blockchain-Associated Cognitive Insights Using Blockchains
US20180315017A1 (en) * 2015-11-05 2018-11-01 Kwon Suk Koh Merchandise shipping fee calculating system in electronic commerce
CN109416823A (zh) * 2017-04-18 2019-03-01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司机安全分的系统和方法
CN110024422A (zh) * 2016-12-30 2019-07-16 英特尔公司 物联网的命名和区块链记录
CN110046841A (zh) * 2018-11-28 2019-07-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溯源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0085348A1 (ja) * 2018-10-22 2020-04-30 力 松永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を用いた物流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データ取引システム
CN112085439A (zh) * 2020-08-20 2020-12-15 浙江万里学院 基于寄件网点智能分配的物流投保方法
CN112085438A (zh) * 2020-08-20 2020-12-15 浙江万里学院 基于数据嵌密的物流自助投保方法
CN112085437A (zh) * 2020-08-20 2020-12-15 浙江万里学院 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物流投保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315017A1 (en) * 2015-11-05 2018-11-01 Kwon Suk Koh Merchandise shipping fee calculating system in electronic commerce
CN106296098A (zh) * 2016-08-21 2017-01-04 吉选 一种智能快递系统及其寄、派、收件方法
CN106651238A (zh) * 2016-09-23 2017-05-10 浙江万里学院 智能物流寄送调度方法
CN106339849A (zh) * 2016-10-28 2017-01-18 贝朗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线上物流配送系统
US20180165612A1 (en) * 2016-12-09 2018-06-14 Cognitive Scale, Inc.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erce-Related, Blockchain-Associated Cognitive Insights Using Blockchains
CN110024422A (zh) * 2016-12-30 2019-07-16 英特尔公司 物联网的命名和区块链记录
CN109416823A (zh) * 2017-04-18 2019-03-01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司机安全分的系统和方法
WO2020085348A1 (ja) * 2018-10-22 2020-04-30 力 松永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を用いた物流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データ取引システム
CN110046841A (zh) * 2018-11-28 2019-07-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溯源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085439A (zh) * 2020-08-20 2020-12-15 浙江万里学院 基于寄件网点智能分配的物流投保方法
CN112085438A (zh) * 2020-08-20 2020-12-15 浙江万里学院 基于数据嵌密的物流自助投保方法
CN112085437A (zh) * 2020-08-20 2020-12-15 浙江万里学院 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物流投保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俊杰等: "数据智能:趋势与挑战",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梁文馨: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改进研究", 《物流技术与应用》 *
胡卫等: "基于二维码的物流业个人信息隐私保护方案设计", 《通信技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9346A (zh) * 2021-05-13 2021-07-23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信息传递的快递箱回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3056B (zh) 202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14974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快递信息隐私保护系统及其保护方法
CN104123624A (zh) 一种保密快递方法及其系统
CN104933371B (zh) 基于多层加密二维码的物流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系统
CN101939948B (zh) 签名方法和装置
CN107437105B (zh) 一种多角色全场景的nfc和qr码安全快递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6022673A (zh) 一种基于身份验证的物流信息安全加密方法及系统
CN105023137A (zh) 电子邮件证据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6651266A (zh) 一种物流系统、物流个人信息保护系统及方法
WO1998017042A2 (en) Electronic mail method
CN112613056B (zh)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
CN107085781A (zh) 一种基于属性加密的物流方法
CN112689019B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流状态监控方法
CN108960724B (zh) 物流的方法及系统
CN114462944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环境应用的物流安全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8710931B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邮寄地址信息隐私保护方法
CN105490814B (zh) 一种基于三维码的票务实名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12333136B (zh) 一种物流寄收件信息的加密方法
CN112184111B (zh) 一种快捷物流智能信息加密方法
CN104050574B (zh) 一种防伪方法及其防伪系统
CN104794600A (zh) 物流运输方法
CN112653704B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物流安全信息传输方法
CN104065483B (zh) 一种电子通信标识的ibc分级使用方法
CN111080185A (zh)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隐私保护快递派取件系统及方法
US20050289060A1 (en) Secure method of consulting article delivery receipts
CN107122676B (zh) 一种用于快递隐私面单的代收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